泰山土著登泰山的散文

有樂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有樂”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泰山土著登泰山的散文(共12篇),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泰山土著登泰山的散文

泰山土著登泰山的散文

作为地道泰山人,总有朋友很羡慕很好奇地问起本地人生活在泰山和对游泰山的感受。今应朋友要求整理了几篇文字,谨为个人所见所思,管中窥物,也算对朋友们有个交代。

本地人登泰山一般来说有两大目的:一是上山烧香还愿,二是随心所欲闲游。

【香客】

上山烧香是***俗了,前些年以乡村老年人居多,近年来香客杂陈,穿金戴银的本地大小老板居多,其中也不乏时尚媛郎。祈保平安,求财盼富,人之常情,“泰安”嘛。

在山道上你偶尔会遇到乡村来的老大娘,她们会很执着地一步一步登到山顶,去朝拜心目中神圣的“泰山老奶奶”。正如李健吾先生在《雨中登泰山》中所描述:“一位老大娘,挎着香袋,尽管脚小,也稳稳当当”,此形象多年如一,看来虔诚做事也是永恒的一种状态。

如果你遇到几位头戴耳麦,衣饰前卫的年轻人,他们正在神像前跪拜,你应该会意一笑。人本向善,这本来就是寄托美好的一种方式。

如果你遇到一位怀抱着两三米长,钵口粗细的物件前行的游人,不要疑惑,他不是建筑工地的打工仔,他是老板。他抱着的不是建筑材料,是“巨香”,而他此时的心态,是“巨”虔诚。

泰山人民受神灵佑护,国泰民安;泰山诸神灵享受着如此旺盛的烟火,善哉,善哉。

【闲游】

居住在市区的泰城人一早一晚登山健身或随心闲游亦是一大乐事。融此二事合一便是到山里挑泉水。

天未亮,在朦朦晨光中,淡淡路灯下,你会看到一位从山里挑泉水归来的老人,一副小巧玲珑的扁担,两只塑料桶,老人挥动着双臂,大踏步走着,任扁担在肩头一颤一颤的,极有韵律的'跟着老人脚步前行。随着老人远去的身影你开始为老人遐想。老人在家里肯定有一泥炉,一把打了梮子的紫砂茶壶。老人到家后点上泥炉,水壶里煮上刚挑来的山泉水,然后半躺在榻上,或掩目小憩,或嘻戏儿孙,何等悠哉......

在山中本地闲游者与外地游客很好分辨。背着行囊或神采奕奕上行或略有倦色的下山者自然是各地游客,而一身休闲装束漫然踱步或运动装碎步急登者便是土著人士了。在柏林从中,你会看到舞剑的老者;在柏林旁的山岩边,你会看到正在劈腿的壮年人;在寒冷的冬季,你甚至会看到只着运动短裤背心的长跑者,而在另座山头的水库里,自然不乏真本色的冬泳者。

说句题外话,本地健身者在山上的售票处可安然而过,售票员对此熟视无睹,不加过问。如果你是位精打细算的旅行者,可将行李寄存山下,独身前往,到售票口时作健身状狡然漂过。此招百试不爽,吼吼......

【个人对游泰山的体会】

游泰山最大的乐趣是拾级而上,率意而为。你可以细细把玩道旁柏树下林林总总的碑文、石刻,饶有兴趣地研摩下古朴文字与浓厚的历史典故;你可以偶而撇下盘道,一头扎进旁边的山林,说不定在哪片山坡上你会发现一株奇异的花草或一块浑然天成的泰山石;你可以跟质朴的山民讨上一杯山泉水,跟他们谈上几句,他们会很乐意告诉你关于泰山的人文轶事。你可以停足久驻某座道觀,查看已褪色的古墙的朱红,触摸已千古的苍柏的质感;你可以自己静静地躲在一个无人山坳里,在树下,在水边,体会下山的大,或体会下自己的小。“清楚地认识到我的微小,我的平常,更进一步安于微小,安于平常。”

篇2:登泰山_

这一次登泰山,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也是我最骄傲的一次经历。从登泰山的起点开始,背着重重的背包,踏上了我们的登泰山之旅。

一路上,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岱庙,游玩岱庙,又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的 一千五百米的上坡路,来到红门。从红门上去,就是一节一节的楼梯了。爬了一段路程,慰劳我们的是泰山的名花――绣球花。这种花像绣球,很大一朵,五颜六色,美极了。

接下来,我们到了十八盘,它分为慢十八盘,不紧不慢十八盘和紧十八盘。十八盘全程有六千余级,其中慢十八盘占了四千多级,不紧不慢十八盘占

据了八百多级,紧十八盘占据了一千多级。紧十八盘最陡,不紧不慢十八盘有的陡,有的不陡。

终于到了山顶,我觉得,人活下来就得有毅力。就像爬山一样,爬到一半时,人已累得不行了,只想放弃,但一想到山顶有更好、更美的风景,就有一股意念支撑我往上爬。所以,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能随便放弃,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恒心才能战胜困难。

篇3:登泰山

在十月一日黄金周的时候,我爸爸带我去了有名的“五岳之尊”泰山。泰山是祖国的一大名山,以险峻着称于世,所以要爬上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年级:王冠航

篇4:登泰山游记散文

登泰山游记散文

到达泰山站,天色刚刚拂晓。东方还近似鱼肚白,熹微的晨光正穿破黎明,散发着点点光芒。秋分初过的泰安,显得一片沉寂。一出车站,放眼望去,朦朦胧胧中就是闻名遐迩的中华第一山—泰山。对于这座被称之为“五岳之首”的泰山,此时出现在我的眼前,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涌上了心头。我和驴友在附近找了家早餐店,简简单单,吃了点早餐,便开始了我们的登山之旅。

来泰山之前,我已经把泰山的做过了一番了解。站立在岱山牌坊下望去,赶往泰山的人流早已经一波一波地从我们的身旁走过。我和驴友面面相觑了一时,随后我们便步向红门。

我们是从红门作为此次登山的起始点。沐浴着仲秋的晨风,聆听着来自大自然里的歌唱,观察着岩畔秀色可餐的景物,不知不觉便来到了群仙楼。其实,这群仙楼才是登山的起始点,因为此处正是剪票入山的真正关卡,过了群仙楼才算是真正开始了登山之旅。登山伊始,并不觉得累,反而是感觉异常的欢快愉悦。过了斗母宫、经石峪、摩天岭、壶天阁、步云桥、到中天门时,疲累之意略初现身体。登山路上,我和驴友是走时多,歇时少,总之,不愿落伍。在歇时,我开玩笑说:“这哪像爬泰山了,简直就是像在泰山绝顶召开的“丐帮大会”呢?”说这话时,身旁掠过的那些手持木拐的行人不免的会看我几眼。在多如繁星的驴友中,很多的人都像“丐帮弟子”,因为他们单手拄着拐棍,让人一看就想到了天下第一帮——丐帮。

登山之路,越走越难走,过了云步桥、望人松、对松亭时,就是很有名的“泰山十八盘”路了。经过了十八盘,就到了南天门了。但是仅仅的这“泰山十八盘”就够人累的够呛。记得在登十八盘时,有些小女孩子累的不行了,就直接爬着向上走了。我和驴友又说:“累了可以歇会,怎么能够爬着走呢?”驴友迷我一眼,你去跟她说。我于是乎,瞪了瞪眼,耸了耸肩笑道:“不认识,也不敢啊!”接着我们便一笑而过。在十八盘升天坊时,亲眼目睹了,遇到过些许令我不可思议的人。他们或许就是初中时学过的“挑山工”吧!在熙熙囔囔的人流中,那些“挑山工”肩负百斤,一步步滴着汉登山而上。初始,我不仅惊叹,而且也深深地佩服。后来他们的心灵让我感到倍感温馨。如此既险且陡的泰山之路,是他们让我们这些驴友们感到,他们能行,我们更加能行。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历经四个小时,登到了泰山之巅玉皇顶。虽然一路劳累,但到达玉皇顶时,一切都好像烟消云散了一样。平视望去,群山叠翠,细密的秋风吹拂而过。顿时,让人神清气爽。下得玉皇顶,是“五岳独尊”石刻处,本想借此在这留个影,作个纪念。却因人多,故从日观峰而去。从“五岳独尊”石刻向上攀爬里许,便是“日观峰”。这“日观峰”,顾名思义就是观看日出的一座峰峦,也是为泰山之巅观看日出的极佳地点,每天的看日出,都是在此处。与“日观峰”相对应的是“月观峰”,两峰夹峙于泰山之巅玉皇顶的两侧,犹如蝴蝶之两翅。上的玉皇顶,遥望泰山,一座座峰峦连绵不断地雄峙在齐鲁大地上。凭栏远望,黛青色的群峰屹立在蓝天白云下。

仲秋的风轻拂来,登时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我和驴友,做了几次深呼吸,想把这湛蓝云天的新鲜空气呼吸一番。这时,“丐帮”的人群向我们相继迎来。在北京未出发点时,我和驴友早把这看日出也当是我们此次登山的目标之一。我和驴友避开人流,顺着蜿蜒如蛇的道路向“拱北石”径直走去。这时候,眼尽之处,一对年轻的小情侣正在站在“拱北石”上拍照留念。我移目望向那“拱北石”,只见一块大大的石头悬在山峰端上,大石头的腹下几块立柱般的细石支撑着它,乍看之下,很是渗人,“拱北石”上的女孩子站在其上,撑开双臂摆弄着身姿拍照。驴友问我,你也过去站在上方,我给你也拍张照片留个念。我耸了耸肩,愕然答道:“我可不敢,看着它我都胆颤心惊。”驴友瞥我一眼道:“真没想到,胆子连个女孩子都不如啊!”我莞尔一笑,扬起他的手,肩并肩向前方的一座亭阁走去。

在泰山绝顶小亭,小憩片刻后,秋风渐大,吹拂在身上有股微微的寒意。虽说是午后碧空如洗,但秋季的寒气还是如潮如涌。我独自倚栏入梦,全然忘记了此刻我是身在泰山之巅。我很想知道,几百多年以前,正当年轻气盛的诗人杜甫开始过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的生活。当年的他是不是也像我这样借游玩之累,在泰山之巅写下了那句千古绝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泰山上,古时多少文人墨客用充满诗情画意的诗词为它赞颂、又有多少风花雪月的浪漫爱情在此一线牵成。古自始皇帝开始,乃至随后的汉武帝等,曾在此封禅。也许在那个年代,泰山早已经成为了帝王将相,文人骚客们的伫足地了。在齐鲁大地上,曾经的辉煌,曾经的红极一时,早已经流逝在了如烟似梦之中。然而,尽管是这样,中华泰山的精神依然像那些给泰山题诗刻画的伟大诗人一样,流芳百世,让后人敬仰。

一阵阵习习秋风轻轻地吹拂过,把梦靥中与杜甫在花前月下吟诗作对的我,缓缓吹醒。我仿佛从梦中看到了杜甫苍白的脸颊上充满了忧愁,微风中,他的须发交织在了一起,宛如蜻蜓点水般。他的手掌布满了老茧,眼角噙满了对民生疾苦的担忧。或许,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下,他才倾吐出这样伟大的诗篇。的确,当我登上了这泰山绝顶时,登山路上所遇到的重重困难都化为乌有。在那样艰难困苦,崎岖不平的登山路上“挑山工”们还一步步拾级而上,又何况是身无长物的我们呢?我想,正是这样的激励,才使我们每一个登上的才奋发而上。

下午时分,我和驴友别了玉皇顶,徒步朝南天门、中天门逶迤而去。顺着下山的路看去,参加此次登山的“丐帮弟子”们也纷纷而下。我移目观望了一遭,蓝天白云相间下的秋鸟,成群结队的飞过天空。只听得,路旁枯草丛中的秋蝉隐隐约约地鸣叫了起来。宛若一曲薄暮时分的优美天籁,饶是听得让人依依不舍,流连忘返。下得中天门,黄昏黑压压地降临在了泰安,路旁昏黄的路灯闪耀着寒光闪闪。夜行登山的“灯火客”已经开始涌来。原本打算下山后的下一站是“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博物馆”,可是屈指算来,时间不允许我们再继续前往大汶口了。我和驴友饱饱地在中天门吃了晚饭,我打趣地问驴友,要不我们再登一次山,明日看了日出再下山得了。没想到我和驴友一拍即合,他也正有此意。随即我们便在中天门租了两件棉大衣,再一次在夜晚的寒风中爬上了南天门方向。

上得南天门,放眼夜幕下的泰安,又是一派静谧祥和。寒气吹冷,我紧紧地穿上棉大衣还略微感到身子被冻的瑟瑟发抖。白日里没有在“五岳独尊”石刻处拍照留念,我和驴友趁着姣好的月色打开了闪光灯在石刻处留了念,也算是完成了我们此次登山的第一个心愿。

此后,我们在黑夜中度过了漫长的一夜。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彻夜不眠。圆月如璧,倾泻着清亮的'辉光。我痴痴望着一弯冷月,试着去感受泰山的雄伟与博大。那一夜,第一次野外生存,第一次亲近大自然,第一次脱离了人生成长中响彻在耳畔边的叮咛与嘱咐。我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家打电话说,我在泰山绝顶流彻夜不能成眠时,父母是何等的担忧。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谆谆相告。一夜时间,在寒冷与牵念中度过。我想,父母亲是不是那夜也和我一样,彻夜无眠呢?

翌日,我们早已经在“日观峰”蛰伏待机了。日光从云层中一喷薄而出时,宛如一道镶嵌了金边的圆盘一样,缓缓侵出云霄。天空中像环一样的云朵,散落在日光的四周,格外的让心歆羡。“日观峰”上站满了观看日出的“棉衣客”,他们像我们一样,身披军绿色的棉大衣,扬起双眼,眯着天空。泰山的日出,据说要比任何地方都要早。我和驴友站在“五岳独尊”石刻下,直等到日光完全升起时,我们才踱步走去。日出时分,朝霞相伴。等到太阳升的老高时,朝霞早已散向了无边无际的天际远方。

看完日出,顺利完成了此次登泰山的两个心愿,唯有遗憾的是没有去成“山东大汶口文化”博物馆。下山时,我们没有走登山的那条路,而是选择了去往桃花坞索道的那条路。尽管这是下山的索道,但是我和驴友依然还是徒步走了下来。

离开泰安时,又一波攀登泰山的人群,朝着红门而去。要离开了,真的有点舍不得。这次泰山之旅,给我留下了无穷无尽的回忆。假如人生只如初见,那么该多好啊!泰山不仅是一座山,我想它还是一座集结着我中华儿女们精神的一座心灵丰碑。它在五岳中首居第一,我想它是当之无愧的。

昔日的杜甫一声呐喊,一句诗词,成为了泰山的千古绝唱。只可惜,往日早已不复存在。泰山,却永远屹立在我的心中......

篇5:雨中登泰山散文

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

而今确实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天是灰的,心是沉的。我们约好了清晨出发,人齐了,雨却越下越大。等天晴吗?想着这渺茫的“等”字,先是憋闷。盼到十一点半钟,天色转白,我不由喊了一句:“走吧!”带动年轻人,挎起背包,兴致勃勃,朝岱宗坊出发了。

是烟是雾,我们辨认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洄漩的水面。这里叫作虬在湾:据说虬早已被吕洞宾渡上天了,可是望过去,跳掷翻腾,像又回到了故居。

我们绕过虎山,站到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暗恶叱咤,似有千军万马,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黄锦是方便的比喻,其实是一幅细纱,护着一幅没有经纬的精致图案,透明的白纱轻轻压着透明的米黄花纹。,也许只有织女才能织出这种瑰奇的景色。

雨大起来了,我们拐进王母庙后的七真祠。这里供奉着七尊塑像,正面当中是吕洞宾,两旁是他的朋友李铁拐和何仙姑,东西两侧是他的四个弟子,所以叫作七真祠。吕洞宾和他的两位朋友倒也还罢了,站在龛里的两个小童和柳树精对面的老人,实在是少见的传神之作。一般庙宇的塑像,往往不是平板,就是怪诞,造型偶尔美的,又不像中国人,跟不上这位老人这样逼真、亲切。无名的雕塑家对年龄和面貌的差异有很深的认识,形象才会这样栩栩如生。不是年轻人提醒我该走了,我还会欣赏下去的。

篇6:雨中登泰山散文

记得作家李健吾曾写过《雨中登泰山》的散文,成为津津乐道的美文,与其感受不同的是,五十年后的今天,偶然一次机会,我也有过冒雨登泰山的经历,比平日里登泰山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给我带来了美好的遐想和向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始终难以忘怀。

登山这天清晨,天是晴朗的,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做好了登山准备,7点开始登山,不一会儿,乌云密布,雷声大作,天公不作美,似乎与我们作对似地,天空淅淅沥沥地开始下起雨来,这时导游鼓励我们说,估计今天也没有大雨下,我们已经定好了登山,大家辛苦一下,坚持坚持吧,也体验一下雨中登山的感受。经导游这么一说,大家只好脚踏着积水,冒雨乘车,向泰山进发。大巴车沿着崎岖的、连绵不断的盘山公路前进,左拐右转,把大家晃来晃去,引来大家一阵阵笑声,大家兴致勃勃,在雨中前行,增添了雨中登山的新感受。车过中天门,来到了泰山脚下,车已无法前行,只能徒步攀登,导游招呼大家纷纷下了车,戴上了统一配发的红色旅游帽,打着雨伞,沿着被雨水冲洗过的台阶,被太阳返照,十分光亮,踏着台阶上留下的雨水,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好像在为雨中登山伴奏、鼓劲,一步一个台阶行进,一路欢声笑语不断,给雨中的泰山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知不觉间,已近龙门,一直走在队伍前面的一位作家感慨地说:“啊,雨中登泰山更迷人!”是啊,大家似乎深有同感,七嘴八舌地叙说着雨中登泰山的感受:“山是那样的光亮”,“涧中树木丛森,挂着颗颗水珠”,“远处山涧还有奔泻的瀑布”,“漂亮极了……”谈笑间,我不由得极目远眺,山涧灰蒙蒙的一片雾,围着山转了一圈,变成了美丽的云海,雾里观泰山,约隐约现,似梦似幻,顿生一种虚无缥缈之感,又增添了几分气势,几分秀丽,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这是晴日里所看不到的景观,大家纷纷拿出照相机,变换着不同的角度,咔嚓、咔嚓……,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抢拍了雾中泰山迷人的景象,定格在美好的瞬间里。

行止龙门,行进中不知是谁惊呼:“出太阳了!”“哦,真出太阳了”顿时,大家眼前一片光亮,雨随之也渐渐地停下来,大家收了雨伞,轻装前行,似乎轻松了许多,继续沿着十八盘攀登,泰山爬山难度最大的就是十八盘,远远看就像是天上云梯一般,当地人称“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正是说的攀登十八盘的难度,大家开始还小跑似的,一会儿就跑不动了,快到南天门时,有的已大汗淋漓,行走的速度也慢了下来,走走歇歇,歇歇走走,当抬头影影绰绰地看到南天门时,大家突增登山的劲头,争先恐后,一口气登上了南天门。这时,站在南天门下,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我又回头望望走过的路,长长的盘道,巍巍的群山,心情惬意极了,登临南天门的经历使我联想到创作:创作似爬山,爬山必有难,难中必有苦,苦中必有甜,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看到了“南天门”,就如同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看到了希望,再登“玉皇顶”,就有了信心和勇气,继续攀登创作的高峰。

沿着南天门再继续行进,不远处即到了天街,似乎是一个简易的商业区,天街旁边大小店铺林立,各式各样的纪念品琳琅满目,这里地形也比较平坦,心情格外轻松,远处传来如意的钟声,声声敲心坎,置身于此的我,好像不是在登山,就像是在悠闲地逛街市,就像是人在事业稍有所成之后积蓄力量继续奋斗的感觉,我一边走,一边想;一边想,一边走。不知不觉来到了泰山极顶,四处远眺,众山皆在脚下,此时真正体验到了“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的感觉。

雨中登泰山,不仅使我们领略到了雨中泰山的景致,也使我们磨炼了抵挡风雨的勇气和意志。雨中登山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困难,只能磨炼人们的意志,勇敢者摆脱困难,勇往直前,达到新的高度;怯懦者,畏难发愁,止步不前,只能半途而废。

篇7:雨中登泰山散文

近年来,母亲很想爬泰山。但“五一”“十一”人太多,寒暑假又太冷或太热等原因一直未能成行。今年,母亲已年近七旬,身体也有些一年不如一年。不能再等了,暑假末期,等天气一转凉,我便决定陪母亲一起去爬泰山。

到达泰安的第二天早晨五点钟,母亲就把我叫醒了,收拾了一下又吃了点东西,便决定上山。走出酒店大门时天上正飘着雨,我犹豫了,怕雨天路滑摔伤了母亲,想等天晴了或者等一天再去爬。正举棋不定间,一位在酒店附近卖雨衣的老者告诉我们雨中爬泰山没有危险,这才决定爬山。此时,已是早上近七点了。搭车来到山脚下,穿上雨衣出发。

刚一进山,沿路的风景已令人心旷神怡,天上下着小雨,满眼的苍翠欲滴,和着古树碑刻更显得泰山古韵古香。我们兴致勃勃地爬过了一天门,到了一个寺庙前。我抬头一看庙门匾额上写着“斗母宫”,望文生义,我赶紧把已进庙门的母亲叫出来,继续往上走。母亲是兴奋的,走得也挺快。而我感觉我背包里的东西有些沉:两瓶水,一些苹果、梨、桃子等,这些是母亲准备用来供奉神仙的。也不管是否是“供果”,我从包里拿出最大最重的梨边走边吃,以便减轻背包的重量。母亲默许了,我想,在母亲的心里,女儿一定比“供果”更重要吧。

早上八点左右,已有不少人从山上下来了,披着雨衣,穿着厚厚的衣服,有的甚至穿着羽绒服。一问,才知他们是昨晚12点前来登山的,估计是想看日出。可惜,天上一直在下雨。我庆幸,没有在昨天中午刚到达时就去爬山而是先去参观了岱庙,母亲原本是想看日出的,但我担心母亲身体吃不消,又怕山上太冷了,才极力相劝。

一路上,游人越来越多,不断地超过我们。沿路的风景也越来越漂亮,古树参天,山谷幽深,松柏漫山,数不清的历代摩崖碑碣遍布山中。

母亲见庙就进,我们走走停停。看母亲有些累了,想到早饭吃得太仓促,便想让母亲吃点泰山上的小吃。可一路走来,除了煎饼之类的,再无其它更多的新花样了。走到经石峪附近,见一台阶旁的小吃部的帐篷还算大,地方还算宽敞,还有山泉水,便停住与母亲坐下来吃点东西,歇歇脚。

匆匆再次上路。走过了清凉的柏洞,雨也没有要停的意思,而山上的风越来越大,倒是凉快。怕风大吹坏了雨衣,我帮母亲把帽子上的带子系好,把买来的平安带系在了母亲腰间,又把母亲的裤腿挽起各用一条平安带系住。我们的鞋子早已湿透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爬山的兴致。

古老的泰山上一步一景,雨中登泰山真是妙不可言!特别是那山间云雾缭绕,山顶云海翻滚,使人感觉如入仙境,如做神仙。中天门的景色更美,美到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此时我包里的水果,因一路上被我吃的差不多了,重量减轻了不少,所以感觉步伐越来越轻,心情也越来越好。云步桥上,但见瀑布挂前川;五松亭、对松亭上,古树与巨石相互辉映,宛若一幅幅天然的画卷。

母亲执意自己要爬十八盘。母亲抓着路上铺设的粗大栏杆往上爬,我则在一边保护着。都说十八盘险峻,可我此时并没感觉到,或许,是有神仙在保佑吧!在步行几乎没怎么休息地爬了六小时之后,身体一向并不怎么强壮的我,平时连走一小时的路都感觉累,而此时,却反倒一点儿也不觉得累,且越爬越兴奋,越爬越轻松,甚至竟有些“身轻如燕”的感觉了。回望,逶迤的十八盘上,游人摩肩接踵,五颜六色的雨衣雨伞如长龙游动着,而远处的游人则如浮在缥缈的半空中,如梦如幻。

台阶处,看到了一小庙:药王庙。一看此庙的说明,知是为药王孙思邈设的庙。据说,在此许愿,百病皆除。这正合我意,虽我不迷信,但我情愿相信在此庙烧香能够为母亲祛除一切疾病,保佑母亲健康长寿。我虔诚地在药王庙前那系满平安带的树上系上了一根红色的平安带,为母亲祈福,又随母亲到庙里许愿。庙里坐着的老者一如其他庙里的人一样,也让我们买“符”之类的东西。这次我很乐意,赶紧掏钱,只要这“符”放到母亲的枕头里能祛除她的病就好。

下午一点多,在爬了七个小时之后,我们终于到达了南天门。此时南天门上大雾弥漫,一片朦胧,已很难看清前行的路,仿佛已是黄昏。风也很大,气温很低,真是高处不胜寒。看见母亲的嘴唇冻得有些发紫,直后悔没给母亲多带件厚衣服,于是,我临时决定不再去玉皇顶等景区了,如再向前走,万一因看不清路有什么闪失,或者母亲冻感冒了,就不合适了,况且南天门有下山的缆车直达中天门。我让母亲站在南天门巨大的牌坊下拍照留念,忽然,数码相机的宽屏里出现了“奇观”,云雾缭绕中,母亲头戴粉红色雨帽,身披粉红色雨衣,风一吹,粉红色雨衣里灌满了风,鼓鼓的,如同驾祥云下凡的“菩萨”。不,是真的“菩萨”,母亲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无私的爱,还有比这更真实的“活菩萨”吗?我至爱的母亲,才是我此生最大的“庇护神”啊!在这灵岱之上,我大悟,眼中瞬时充满了感动的泪水!

母亲把带上山的所有的水果糕点全部摆在了一神像前,依旧虔诚地参拜。等母亲拜完,我轻轻挽起母亲的胳膊,充满感激地走上了天街,那儿直通下山的缆车处……坐在下山的汽车里,心中满是感激、满是爱意,看着车窗外同样美丽的风景,我决定:明年后年,只要母亲还想来,只要母亲身体允许,我定会陪母亲再来泰山的。

篇8:风雨登泰山散文

风雨登泰山散文

整理相册,看见了有在泰山的照片。泰山我只去过一次,还是在二十多年前。之前对泰山也是早有耳闻,诗圣杜甫对泰山早就说过“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俗话也说“牛皮不是吹的,泰山不是堆的,火车不是推的,罗锅不是揻的”。泰山什么样虽然不知道,可我就是不相信谁能“泰山压顶不弯腰”。到泰山看看早已向往,正巧有个机会我利用工作之便,就借出差到泰山一游。

火车到泰安已经是下午了,为便于坐车旅游经旅店介绍处推荐住在山下的一个旅店里,旅店隔着一个小桥就是冯玉祥将军墓,往左通往元始天尊庙,往右有一里多路是普照寺。信步就来到了普照寺,寺是依山而建,里面无非是神像石碑,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游人和尚。香火非常旺盛,有人大捆大捆的烧香,顶礼膜拜,功德碑上记着历代捐赠者的名字。寺里有冯玉祥将军下野时居住过的地方,陈列着将军当年的用品,很多用品反映了将军当年朴素的生活,那不眠的爱国爱民之心。游没尽兴突然狂风大作天阴沉沉的,闪电划破长空,雷雨在即催人早回,回到旅店就落下了不紧不慢的大雨点,接着就细雨蒙蒙,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第二天坐汽车直接到了中天门,在中天门有缆车通往山顶。要是坐缆车岂能观赏沿途的风光,领略登山的乐趣,和那累得气喘嘘嘘急于到山顶的心情,要是坐缆车还不如在家看看画报。于是便沿山路石阶而上,这天天气不好,云雾缭绕细雨霏霏,时而有大风吹来。由于天气不好所以游人不多,因为是游玩就悠闲的走着,有挑夫过来就得给让路,那挑夫并不高大,但步伐矫健,在扁担的两头直接捆着各五块砖,累了也不停歇,扁担在肩上一拧就前头转后头,左肩变右肩了,也有的扛着长长的木杆健步而上,一会功夫就落下我们很远。也有被我们追上的,几个半小脚的老太太挎着筐,里面有香烛供纸什么的,相互搀扶着,一会就是一歇。一个两腿在膝盖下没有了的人,膝盖下绑着两个胶皮鞋底,用手拄着地艰难的上着台阶,看来他一天也到不了山顶,他也做好了上不去的打算还背着露宿的用具。这都是朝山进香的,这敬佛之心,知难而上的劲真是高尚得叫人敬服!

快到山顶有一多半路程的地方,有个步云桥,旁边有一个亭子,走到这的人都会累得在这休息。亭柱上有楹联;一联是:“拔险惊心到此浮云成梦幻,登高极目从今俗思自销沉”,一联是:“风云奔走历尽艰辛施跪礼,因果循环绩成功德敢朝山”。想来写这联的人一定也到过这里,不然不会有此感受,诗圣不到山顶也不会说出“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我的感受是我没有挑夫的'体力矫健,没有那朝山进香的人虔诚。

越往上越不好走了,台阶越来越陡,雾雨越来越重,风更大天更冷。到了十八盘,下在石阶上的雨就结了冰,一边是悬崖,一面是峭壁,脚下一跐一滑,我也得把着靠山边的拦杆往上爬了,天虽然冷到了南天门已是满头是汗了。到得天街平坦得多了,一路游来,五岳独尊,天下大观,泰山极顶,碧霞寺,玉皇顶,处处雄伟壮观。山上的摩崖石刻,名胜古迹,个个不同荡气回肠。一座殿宇临悬崖而建,有拦杆保护可我还是不敢近前,由于恐高无法领略这在险峰的无限风光。山上没有太陡峭的路,轻松了就感觉冷了,天气也是越来越冷,旅游点就向游人出租黄军大衣。这才是十月六号本不该这么寒冷,是因寒流而造成的,这样的天气叫人无缘看泰山日出,远眺黄河,天地间混沌一气,也没有云山雾罩的迷幻。能见度低好多景致淹没烟雨,又高处不胜寒,只好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下山还不坐缆车,在中天门也不坐汽车,走完这没有走过的路程,再看泰山美景。从中天门到山下景致也多,有斗母寺,四槐庄,娘娘庙,一天门,红门,孔子登临处。虽有名胜可无大景,四槐庄的槐树传说是当年程咬金种下的,可有的也倒了。下得山来才知道还有一个大的景观,走了一天不知道的是在山下还有岱庙,有说法是游泰山不到岱庙是泰山没走全。到此正好游游岱庙,可惜的是时间晚了岱庙要关门了,只在前殿和宋天配殿看看。

好不容易积成功德游泰山一回还赶上那么个坏天气,泰山的美景,泰山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人文景观我所诉九牛不足一毛,又过这么多年难免遗漏多多。何时再成功德,天缘有分再来游。

篇9:国庆登泰山

山东泰安师范附属学校二年级八班    郭格理

今年国庆期间,我们全家一起去爬了一次泰山,那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我们吃过早饭,坐车来到了泰山的后背――天烛峰景区。首先来到了有着明镜般水面的`天烛峰水库,堤坝高耸地山坳里,形成壮观的千尺瀑。沿着崎岖蜿蜒的盘道向上走,一路上我们穿过了仙鹤湾的悬崖峭壁;涉过了风魔涧的急流险滩;听过了天烛峰的阵阵松涛;我们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泰山极顶――玉皇顶。在泰山的怀抱里,我不但感受到了泰山的雄伟壮丽,而且感受到了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愉快的旅行。

通讯地址:山东泰安师范附属学校二年级八班    郭格理

邮政编码:271000

投稿:-4-27 21:18:38

篇10:登泰山记(网友来稿)

登泰山记(网友来稿)

梁万年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音

汶wèn水 石蹬dèng 姚鼐nài

若偻lǚ 膝xī盖 岱dài宗 徂cú来

石罅xià 山麓lù 樗chū蒲 降皓hào 瀑pù水

填空

姚鼐,清代著名-----家。因室名-----轩,故号-----,安徽-----人。是清代-----派的奠基人。在文学理论上,主张-----、-----、-----三者结合。

课文结构

1、简介泰山的位置、形势――按方位(面)、分界(线)、日观峰(点)的位置描写,为下文做铺垫。

2、登泰山的经过

交代从京城到泰安的旅程。“十二月”“乘风雪”,点明时令是冬季,为下文登山张本。

描写登山过程。先总写登山日期、同伴和出发地点,然后写七千余石级,显示泰山高峻;接着写登山路线,介绍三谷,中间插入郦道元、古人、世人的记述、传闻;介绍沿途名胜,显示泰山是古老名山。

描写山顶夕照俯视所见。落日、白雪、青山、流水、城郭,尽受眼底,是一幅绚丽壮观的夕照图。

3、描写观日出的情景。

等待日出:客观环境――大风扬积雪击面

主观心情――足下皆云漫。高耸于云端之上,内心充满自豪感。

日出的三个阶段:日将出――稍见山峦微露,转眼成五彩

日正出――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已出――西峰“降皓驳色”

4、介绍泰山的古迹:建筑群――岱祠、碧霞祠、行宫

刻石

5、综述泰山冬季特点:三多、三少、三无、雪与人膝齐。

课外阅读

西湖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一日之盛,为朝烟早晨烟雾迷蒙,为夕岚向晚的山光。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抑制,与杏桃相次开发一个接一个地开放,尤为奇观。

石篑数屡次为余言:“傅金吾圆中梅,张功甫家故物原有的东西也,急往观之应该赶紧去看。”余时为桃花所恋迷住,竟不忍去离开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绿柳红桃,颜色浓艳,弥漫二十余里,歌吹唱歌奏乐为风,粉汗年轻妇女的汗为雨,罗纨指贵妇人家的装束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艳丽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湖水成为绿色之工巧妙,山岚设色用颜色描画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夕阳未下,始极其浓媚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享受,安可为俗士为利禄奔走的人道哉。

作者邮箱: liangwannian@tom.com

[1]

登泰山记(网友来稿)教案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11:登泰山记

登泰山记

【 自 读 程 序 】

1.结 合 注 释 ① 和 教 师 的 讲 解 , 了 解 姚 鼐 及 “ 桐 城 派 ” 。

2.借 助 注 释 自 读 课 文 , 找 出 文 言 知 识 点 , 并 口 头 翻 译 课 文 。

3.用 原 文 句 子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深 入 理 解 课 文 内 容 。

① 由 课 文 的 哪 些 句 子 可 以 推 断 出 泰 山 和 泰 山 日 观 峰 的 地 理 位 置 ?

② 作 者 是 如 何 从 京 城 到 泰 安 的 ?

③ 叙 述 作 者 登 山 的 过 程 。

④ 登 上 山 顶 后 , 作 者 按 照 由 高 到 低 的 顺 序 描 写 了 “ 望 晚 ” 时 的 哪 些 景 物 ?

⑤ 文 章 通 过 景 物 变 化 来 写 泰 山 顶 上 的 日 出 , 分 别 写 了 哪 些 景 物 ?这 些 景 物 是 按 什 么 顺 序 排 列 的 ?

⑥ 作 者 还 写 了 泰 山 的 哪 些 人 文 景 观 和 自 然 景 观 ?

(解 说 : 此 设 计 旨 在 训 练 学 生 的 文 言 文 自 读 能 力 , 让 学 生 在 熟 悉 课 文 的 基 础 上 理 解 字 词 的 含 义 和 用 法 。 做 思 考 题 时 强 调 字 不 离 句 , 句 不 离 篇 , 一 方 面 使 字 词 知 识 得 以 巩 固 , 一 方 面 从 整 体 上 把 握 课 文 思 路 , 初 步 扫 除 文 字 和 理 解 上 的 障 碍 。 )

【 自 读 点 拨 】

1.姚 鼐 和 “ 桐 城 派 ”

姚 鼐 (1731- 1815), 字 姬 传 , 一 字 梦 谷 , 安 徽 桐 城 人 。 乾 隆 39年 辞 官 后 , 曾 在 江 宁 、 扬 州 等 地 书 院 讲 学 四 十 余 年 。 治 学 以 经 为 主 , 兼 及 子 、 史 、 诗 文 。 作 品 多 为 书 序 、 碑 传 之 类 。 有 以 其 室 名 命 名 的 《 惜 抱 轩 全 集 》 。

“ 桐 城 派 ” 是 清 代 散 文 的 主 要 流 派 , 创 始 人 是 康 熙 时 的 方 苞 。 方 苞 注 重 文 章 的 “ 义 法 ” , 主 张 以 “ 清 真 雅 正 ” 之 文 , 载 孔 、 孟 、 程 、 朱 之 道 。 刘 大 木 魁 师 事 方 苞 , 并 发 展 了 他 的 理 论 , 强 调 “ 义 理 、 书 卷 、 经 济 ” , 要 求 作 品 阐 发 程 朱 理 学 , 同 时 又 主 张 在 艺 术 形 式 上 模 仿 古 人 的 “ 神 气 ” “ 音 节 ” “ 字 句 ” 。 姚 鼐 是 刘 大 木 魁 的 弟 子 , 他 的 口 号 是 : “ 义 理 、 考 据 、 辞 章 , 三 者 不 可 偏 废 。 ” 实 际 上 是 以 “ 考 据 ” “ 辞 章 ” 为 手 段 来 阐 发 儒 家 的 “ 义 理 ” 。 因 为 上 述 三 人 都 是 安 徽 桐 城 人 , 所 以 人 们 称 他 们 为 桐 城 派 (但 后 来 的 桐 城 派 作 家 并 不 都 是 桐 城 人 )。

2.基 础 知 识 重 难 点 解 析

① 通 假 字

A.成 五 采 (“ 采 ” 通 “ 彩 ” )

B.多平方 , 少 圜 (“ 圜 ” 通 “ 圆 ” )

C.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有 ” 通 “ 又 ” )

② 词 性 活 用

A.汶 水 西 流 济 水 东 流 (名 词 作 状 语 )

B.明 烛 天 南 (名 词 作 动 词 )

C.山 多 石 , 少 土 ; 多平方 , 少 圜 ; 少 杂 树 , 多 松 (形 容 词 作 动 词 )

③ 积 累 并 掌 握 “ 当 ” “ 余 ” “ 以 ” “ 及 ” 等 一 词 多 义 现 象 。

④ 文 言 名 量 表 示 法

文 言 文 中 名 词 与 量 词 的 位 置 与 现 代 汉 语 不 同 , 是 先 名 词 后 量 词 。 如 “ 数 十 ” “ 云 一 线 ” 在 现 代 汉 语 中 应 为 “ 数 十 ” “ 一 线 云 ” 。

3.学 一 点 古 文 化 常 识

① 关 于 “ 阴 ” “ 阳 ” 。

② 关 于 “ 朔 ” “ 晦 ” “ 望 ” “ 既 望 ” 。

③ 古 代 纪 年 、 月 、 日 、 时 方 法 。

4.课 文 内 容 重 难 点 把 握

全 文 分 五 段 , 第 1段 点 出 泰 山 及 日 观 峰 的 位 置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第 3段 观 泰 山 日 出 , 第 4段 介 绍 泰 山 古 迹 , 第 5段 介 绍 泰 山 冬 季 景 色 。 其 中 , 第 2段 和 第 3段 为 课 文 重 点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可 分 为 三 个 层 次 : 一 是 由 北 京 到 泰 安 , 二 同 从 山 麓 到 山 顶 , 三 是 到 山 顶 以 后 所 见 到 的 景 物 。

第 3段 是 全 文 重 点 中 的 重 点 , 也 是 写 得 最 精 彩 的 部 分 。 作 者 按 时 间 顺 序 依 次 写 了 待 日 出 、 日 将 出 、 日 正 出 和 日 出 后 的 情 景 , 以 云 天 、 东 海 和 群 峰 为 陪 衬 , 表 现 了 泰 山 日 出 的 万 千 气 象 。 写 等 日 出 , 着 意 写 了 当 时 的 环 境 和 氛 围 , 以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形 容 风 力 的 强 劲 , 以 “ 足 下 皆 云 漫 ” 显 示 日 观 亭 高 耸 于 云 天 之 上 。 在 这 样 的 环 境 中 等 待 日 出 , 内 心 自 然 是 充 满 豪 情 。 写 日 将 出 , 则 集 中 表 现 东 方 天 际 的 变 化 , 最 初 是 被 白 雪 覆 盖 的 山 峦 微 微 显 露 出 来 , 接 着 天 际 出 现 了 一 条 “ 异 色 ” 云 带 , 一 转 眼 又 变 成 了 五 彩 斑 斓 的 云 霞 。 这 一 层 全 是 写 景 之 笔 , 但 从 “ 稍 见 ” “ 须 臾 ” 这 两 个 词 语 也 可 以 看 出 作 者 全 神 贯 注 进 行 观 察 的 情 状 。 写 日 出 , 只 有 两 句 , 但 “ 下 有 红 光 动 摇 承 之 ” 却 是 泰 山 日 出 的 特 有 景 象 。 最 后 写 日 出 后 日 观 亭 以 西 诸 峰 的 “ 绛 皓 驳 色 ” , 另 有 一 番 妖 娆 之 态 , 又 用 一 个 拟 人 化 的 比 喻 “ 若 偻 ” 来 烘 托 日 观 峰 凌 空 俯 瞰 群 峰 的 雄 姿 。

5.表 现 手 法

①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本 文 写 景 状 物 主 要 采 取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的 写 法 。 例 如 写 泰 山 的 高 峻 , 先 用 “ 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暗 暗 点 出 , 然 后 借 人 在 山 顶 俯 视 所 见 “ 半 山 居 雾 ” 的 形 象 和 人 在 日 观 亭 时 “ 足 下 皆 云 漫 ” 的 图 景 来 进 行 烘 托 。 又 如 写 “ 雪 ” , 除 “ 冰 雪 ” “ 雪 与 人 膝 齐 ” 等 正 面 描 写 外 , 又 以 “ 明 烛 天 南 ” “ 白 若 ” “ 绛 皓 驳 色 ” 等 来 从 旁 烘 托 。 作 者 是 在 严 寒 中 登 山 的 , 而 文 中 不 着 一 个 “ 寒 ” 字 , 但 从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 冰 雪 , 无 瀑 水 , 无 鸟 兽 迹 ” 等 句 中 都 可 以 想 见 气 候 的 严 寒 。

② 动 静 结 合

动 静 结 合 是 本 文 写 景 的 又 一 特 色 。 如 “ 及 既 上 , 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望 晚 日 照 城 廓 , 汶 水 、 徂 徕 如 画 , 而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 皑 皑 白 雪 , 覆 盖 青 山 , 银 色 雪 光 , 映 亮 南 天 , 本 是 一 片 静 景 , 但 作 者 用 拟 人 化 的 “ 负 ” 与 用 如 动 词 的 “ 烛 ” , 将 静 寂 的. 远 景 变 为 一 幅 视 野 开 阔 、 气 势 宏 大 的 动 景 , 让 人 一 洗 寒 冬 游 客 寥 落 的 孤 寂 之 感 ,平添 阳 春 盎 然 之 意 。 汶 水 河 一 息 不 停 、 徂 徕 城 辞 旧 迎 新 , 作 者 “ 如 画 ” 一 笔 , 又 将 动 景 绘 为 一 帧 静 态 水 墨 。 “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更 是 化 动 为 静 的 神 妙 之 笔 , 缕 缕 云 雾 , 时 聚 时 离 , 飘 浮 不 定 ; 作 者 仅 以 “ 带 ” 绘 形 , “ 居 ” 字 描 态 , “ 半 山 ” 定 位 , 以 静 写 动 , 寥 寥 数 语 , 将 画 面 开 阔 、 气 象 万 千 的 丽 色 风 光 展 现 给 读 者 , 让 人 怦 然 心 动 , 登 临 绝 顶 , “ 一 览 众 山 小 ” 的 豪 情 , 超 乎 俗 众 的 意 境 悠 然 于 笔 外 。

③ 叙 事 简 练 , 语 言 形 象

全 文 只 有 六 百 多 字 , 却 充 分 表 现 了 雪 后 泰 山 的 特 殊 情 趣 , 给 读 者 留 下 深 刻 印 象 。 文 中 叙 事 简 练 , 如 从 京 师 到 泰 安 的 途 程 , 只 用 “ 自 京 师 乘 风 雪 , 历 齐 河 、 长 青 , 穿 泰 山 西 北 谷 , 越 长 城 之 限 , 至 于 泰 安 ” 几 句 就 完 整 地 表 现 出 来 了 。 其 中 “ 乘 ” “ 历 ” “ 穿 ” “ 越 ” 四 个 动 词 都 很 形 象 。

【 自 读 思 考 】

1.下 面 各 句 中 加 点 字 与 “ 明 烛 天 南 ” 中 “ 烛 ” 的 用 法 相 同 的 一 项 是 ( )

A.腰 白 玉 之 环

B.孔 子 师 郯 子 、 苌 弘 、 师 襄

C.其 阴 , 济 水 东 流

D.后 世 之 谬 其 传 而 莫 能 名 者

2.下 面 各 句 括 号 内 所 填 省 略 的 词 语 错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雪 )明 烛 天 南

B.余 始 循 (之 )以 入

C.中 谷 绕 (以 )泰 安 城 下

D.少 杂 树 , 多 松 , 生 (于 )石 罅

3.对 下 面 句 子 理 解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青 山 上 覆 盖 着 白 雪 , (雪 )光 照 亮 了 南 面 的 天 空 。

B.泰 山 之 阳 , 汶 水 西 流 。

泰 山 的 北 面 , 汶 水 向 西 流 去 。

C.或 得 日 , 或 否 , 绛 皓 驳 色 。

有 的 得 到 阳 光 照 射 , 有 的 没 有 被 照 到 , 或 红 或 白 , 颜 色 错 杂 。

D.山 多 石 , 少 土 。

山 上 多 有 石 头 , 少 有 土 。

4.将 《 登 泰 山 记 》 的 第 3段 扩 写 成 描 写 冬 天 泰 山 日 出 壮 丽 景 象 的 文 字 , 不 少 于 500字 。

参 考 答 案 1.

篇12:登泰山记..

登泰山记..

姚鼐

教学目的:

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阴”“始”“望”“坐”“视”“或”的用法。

2.理解词类活用现象:西、东、道、阴、烛

3.辨别通假字:采、圜

4.理解文章记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

教学重点及难点:本文详略恰当的特点;侧面烘托的.手法

教学方法:“读――讲――析――结”四步阅读法

教学课时:2课时

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岳”都是哪些山吗?对了,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之中,泰山是“三山五岳”之首,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美丽如画的泰山日出。

二.介绍作者、作品。

姚鼐。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考官。主讲于梅花、紫阳等书院40余年。是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其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

本文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记,重点记登山路径和泰山的景色,观日出一段尤其精彩,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记,文体名,即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是古文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体。

一、补充注音:

汶(w en)水 南麓(lu) 石磴(deng) 山颠(dian)

徂(cu)徕(lai)岱(dai)祠 行(xing)宫 姚鼐(nai)解释加点的字

二、补充释字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三、理清课文结构

写泰山地理形势   泰山地理位置

周围山川形势

记叙登泰山的经过    时间   路径

山顶所见

描写泰山日出       日出前―――风、雪、云

日出时――形、色、光

日出后――色

介绍泰山人文景观     建筑

古迹

介绍泰山自然景观

四、.说明游踪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

相关专题 泰山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