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脑的分工理论是什么

你的小狗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你的小狗”参与投稿,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左右脑的分工理论是什么(共10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两脑的具体分工

大脑就是你自己的智囊。科学研究证明,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是管人的右边的一切活动的,一般左脑具有语言、概念、数字、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右半球是管人的左边的一切活动的,右脑具有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像、综合等功能。

现代人们左脑超负荷运转,而右脑闲置浪费。其实,左脑与右脑分工不同。我们可以有效开发右脑的功能,我们强调右脑的好处并不是不再用左脑,我们要左脑跟右脑并用,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在不同的时候采取不一样的思考模式这才是我们所希望的,纯粹去追求右脑是没什么作用的。

美科研发现左右脑功能有异

真正确立左右脑分工的新观念,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技术研究院的教授、著名生物学家斯佩里和他的学生开始在动物身上进行裂脑实验研究,并发现当切断猫(随后是猴子)的左右脑之间的全部联系时,这些动物仍然生活得很正常。更令人兴奋的是,他们可以训练两个脑半球以相反的方式去完成同一项任务。后来他们又对裂脑人进行了实验研究,即对严重癫痫病人切断两半球之间的神经联系,使其成为相对独立的半脑半球。结果发现,各自独立的半球有其自己的意识流,在同一个头脑中两种独立意识平行存在,它们有各自的感觉、知觉、认知、学习以及记忆等。也就是说,左脑同样具有右脑的功能,右脑也同样具有左脑的功能,只是各有分工和侧重点而已。

如果进行形象一点的描绘,左脑就像个雄辩家,善于语言和逻辑分析;又像一个科学家,擅长于抽象思维和复杂计算,但刻板、缺少幽默和丰富的情感;而右脑就像个艺术家,擅长于非语言的形象思维和直觉,对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活动有超常的感悟力,空间想像力极强。不擅言辞,但充满激情与创造力,感情丰富、幽默、有人情味。

左右脑两部分由3亿个活性神经细胞组成的胼胝体联结成一个整体,不断平稳着外界输入的信息,并将抽象的、整体的图像与具体的逻辑信息连接起来。

事实说明脑功能是一个整体,而且一个半球可以代替另一个半球的功能,半个大脑也能挑起一个大脑的重担。

关于左右脑的另一种说法认为左脑储存的信息一般是我们出生后所获得的,在左脑反复得到强化的信息最终转存在了我们的右脑,而右脑继承了我们祖先的遗传因子,是祖先智慧的代言人。因此我们又将左脑称为“现代脑”,将右脑称为“祖先脑”。

右脑是创新能力的源泉

如果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某件困惑已久的事情突然有所感悟,或者突然豁然开朗,其实这都是右脑潜能发挥作用的结果。

人脑的大部分记忆,是将情景以模糊的图像存入右脑,就如同录像带的工作原理一样。信息是以某种图画、形象,像电影胶片似地记入右脑的。所谓思考,就是左脑一边观察右脑所描绘的图像,一边把扈符号化、语言化的过程。所以左脑具有根强的工具性质,它负责把右脑的形象思维转换成语言。

被人们称为天才的爱因斯但曾经说过:“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以后,我要花很大力气把他们转换成语言。”可见,我们在进行思考的时候,首先需要右脑通过非语言化的,“信息录音带”(记忆存贮)描绘出具体的形象。

现代社会强烈要求的创新能力或者说创造力是什么呢?它实际上就是把头脑中那些被认为毫无关系的情报信息联结。联系起来的能力。这种并不关联的信息之间距离越大,把它们联系起来的设想也就越新越奇。人是不能创造出信息的,所以,创造力也就是对已有的信息再加工的过程。因此,假如右脑本身直观的、综合的、形象的思维机能发挥作用,并且要有左脑很好地配合,就能不断有崭新的设想产生。

“左脑人”将被电脑取代

在电脑迅速普及的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对我们每个人又提出了什么要求呢?简单他说,“就是每个人都要能够适应计算机时代的大脑使用方法。”前面我们讲到,人有左、右两个大脑,电脑恰恰能够代替左脑,例如Windows95系统,它能够很好地组织文字、编辑文章,替代人的左脑的部分语言功能。电脑,一开始就是为了代替人的逻辑、计算、语言处理和分析等功能而制造的,这些恰恰都是左脑的工作。随着电脑功能和软件技术一日千里的发展,升级速度的加快,电脑功能就会远远超过人的左脑功能。

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有所突破,要在人才济济中脱颖而出,每个人、特别是从事脑力工作的管理人员、企业家、策划师、销售人员等,都必须充分地活化、开发和使用自己的右脑,必须把用脑方向转向电脑无能为力的创新策划、综合判断、制定计划、分析感悟和形象概括上。由此可见,不论是否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电脑,现代人都必须注意开发和使用右脑,活用右脑往往成为现代人突破困境、出奇制胜的犀利武器。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95%以上的人仅仅使用自己一半的大脑,即左脑。这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由于人体的自然生理属性。如前所述,由于人主要通过右手使用各分析、数字处理、记忆等,都由左脑处理,所以造成人体的大脑左脑满负荷运作;另一方面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加重了左脑负担。随着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电脑等高科技产品更加普及,不会使用右脑的人将面临同电脑“争饭吃”的窘况,生存空间将越来越狭窄。

年龄大了还能开发右脑吗

生活中也许有这样的人,当他突然听到“右脑革命”这个概念时,感到像学电脑和英语那样有一种压力。首先,他认为自己三四十岁了,大脑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衰退,现在开始缎炼已经来不及了。实际上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开发右脑潜力,不应受制于年龄。的确,有许多人发现,从四十岁前后开始记忆力逐渐衰退,有些正当年富力强的人悲观地认为这是人大脑衰退的表现,其实,这只是单纯的脑细胞数量的减少,而脑的机能特别是右脑机能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如果我们把人脑比作电脑,脑细胞组织是硬件,而使用方法是软件。人脑的硬件分三个阶段形成,即第一阶段零岁到3岁,第二阶段4岁到13岁,第三阶段14岁到20岁,全部硬件的70%在第一阶段的3岁左右形成,到20岁大体上全部形成。这些硬件当然分为左脑硬件和右脑硬件,它们分别有适于自己的软件。我们灵活地运用大脑产生出创造性的设想,实际上就是分别巧妙地用好左右两部分硬件,使它们协调工作。

人上了年纪,脑细胞减退,是指包括左右脑在内的硬件逐渐衰退的情况,而大脑的软件部分还大有潜力,丝毫也没有衰退的问题。现代人由于接受了从小学开始的一套正规的左脑教育,所以左脑软件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其中有不少人被填鸭式教育撑得够呛。可是,右脑软件的开发还很不够,即使到了40岁,他们的大脑都大有开发的潜力。年龄越大积累的资料越多,重新组合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只要充分开发右脑软件,年龄越大,就越容易产生新知独见。

篇2:左右脑的分工理论是什么

20世纪50年代,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杰·斯佩里(Dr. Roger Wolcott Sperry)和他的学生龙·迈尔斯开始在动物身上进行裂脑实验研究。当他们切断猫和猴子的两个脑半球之间的全部联系时,发现这些动物仍然很正常,而且他们发现可以训练两个脑半球以相反的方式去完成同一任务。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大脑左右半球具有两个相对独立的意识活动。大脑两半球具有一种合作关系,即左脑负责语言和逻辑思维,而右脑则做一些难以换成词语的工作,通过表象代替语言来进行思维。

从1952年至 1961年的里,斯佩里先用猫、猴子、猩猩做了大量的割裂脑实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为以后做“裂脑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从1961年开始,斯佩里把“裂脑人”作为研究大脑两半球各种机能的研究对象,对“裂脑人”长时间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1981年,罗杰·斯佩里也因他的“左右脑分工理论”荣获了诺贝尔医学奖

斯佩里左右脑分工理论的大脑训练

训练目的

对于正常人来说,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是均衡和协调发展的,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的控制系统。若没有左脑功能的开发,右脑功能也不可能完全开发,反之亦然,无论是左脑开发,还是右脑开发,最终目的是促进左右脑的均衡和协调发展,从整体上开发大脑。

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视、听、嗅、触、味觉)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脑可以称作“意识脑”、“学术脑”、“语言脑”。

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像、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斯佩里认为右脑具有图像化机能,如企划力、创造力、想像力;与宇宙共振共鸣机能,如第六感、透视力、直觉力、灵感、梦境等;超高速自动演算机能,如心算、数学;超高速大量记忆,如速读、记忆力。右脑像万能博士,善于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许多高级思维功能取决于右脑。把右脑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才能表现出人类无穷的创造才能。所以右脑又可以称作“本能脑”、“潜意识脑”、“创造脑”、“音乐脑”、“艺术脑”。右脑的神奇功能征服了全世界,斯佩里为全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爱戴,被誉为“右脑先生”、“世界右脑开发第一人”,斯佩里的重要研究成果是对人类大脑科学研究的重大里程碑。人的左脑主要从事逻辑思维,右脑主要从事形象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是艺术和经验学习的中枢,右脑的存储量是左脑的100万倍。然而现实生活中95%的人,仅仅只是使用了自己的左脑。科学家们指出,终其一生,大多数人只运用了大脑的3%—4%,其余的97%都蕴藏在右脑的潜意识之中,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吃惊和遗憾的事实!人的大脑蕴藏着极大的潜能,这种潜能至今还“沉睡”着,所以深入挖掘左右两半球的智能区非常重要,而大脑潜能的开发重在右脑的开发。左脑是人的“本生脑”,记载着人出生以来的知识,管理的是近期的和即时的信息;右脑则是人的“祖先脑”,储存从古至今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遗传因子的全部信息,很多本人没有经历的事情,一接触就能熟练掌握就是这个道理。右脑是潜能激发区,右脑会突然在人类的精神生活的深层展现出迹象;右脑是创造力爆发区,右脑不但有神奇的记忆能力又有高速信息处理能力,右脑发达的人会突然爆发出一种幻想、一项创新、一项发明等等。右脑是低耗高效工作区,右脑不需要很多能量就可以高速计算复杂的数学题,高速记忆、高质量记忆,具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人的大量情绪行为也被右脑所控制。右脑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右脑的优势,并不是以右脑思维代替左脑思维,而是更好地将左右脑结合起来,进行人类左右脑的第二次协同,充分调动起人脑的潜能。斯佩里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两半球存在着机能上的分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左半球是处理语言信息的“优势半球”,它还能完成那些复杂、连续、有分析的活动,以及熟练地进行数学计算。右半球虽然是“非优势的”,但是它掌管空间知觉的能力,对非语言性的视觉图像的感知和分析比左半球占优势。有研究表明,音乐和艺术能力以及情绪反应等与右半球有更大的关系。

右脑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右脑的优势,并不是以右脑思维代替左脑思维,而是更好地将左右脑结合起来,进行人类左右脑的第二次协同,充分调动起人脑的潜能。斯佩里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两半球存在着机能上的分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左半球是处理语言信息的“优势半球”,它还能完成那些复杂、连续、有分析的活动,以及熟练地进行数学计算。右半球虽然是“非优势的”,但是它掌管空间知觉的能力,对非语言性的视觉图像的感知和分析比左半球占优势。有研究表明,音乐和艺术能力以及情绪反应等与右半球有更大的关系。对于正常人来说,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是均衡和协调发展的,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的控制系统。若没有左脑功能的开发,右脑功能也不可能完全开发,反之亦然,无论是左脑开发,还是右脑开发,最终目的是促进左右脑的均衡和协调发展,从整体上开发大脑。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最新研究发现:人类大脑左半球对大范围拓扑性质的知觉占优势,右半球对局部几何性质的知觉占优势。该发现发表于12月26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并被该刊《本期导读》专栏介绍。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陈霖院士领导的认知科学和脑成像团队,创立了“大范围首先”的拓扑性质知觉理论,向半个世纪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局部首先”的理论提出挑战,强调知觉过程是由大范围拓扑不变性质开始的,为左右大脑差别的研究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该所王波等青年学者把“大范围首先”的拓扑性质知觉理论应用到大脑半球不对称性的研究。他们经过6年多的大量实验把各种拓扑性质(如洞的个数、内外关系等)和其他几何性质(如朝向、距离、大小、对称性、平行性、直线性等)进行了系统比较测试,一致揭示了惯用右手的人左脑拓扑性质的知觉占优势;还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发现,拓扑性质分辨产生大脑左半球颞叶兴奋。有专家认为,该研究得出的结论“左半球拓扑性质知觉占优势、右半球局部几何性质知觉占优势”,为解决视觉的左右大脑关系的各种争论问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同时为认识大脑、开发大脑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科学根据。

顺其自然

在日常生活中做技巧性活动习惯于用左手称为左利手,俗称左撇子,习惯于用右手称为右利手,俗称右撇子。有人说左撇子聪明,并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从严格意义上,人体是没有办法做到绝对的均衡和对称,和一般哺乳动物相比较,人的肢体侧向性发展是最明显的。大多数人习惯于用右手运动,这样写字、运用鼠标、打乒乓球、打篮球、打网球等,时间久了,可能就会发现,右手臂要比左手臂粗壮一些。根据调查研究表明,强行纠正左撇子可能会导致脑紊乱,所以应该顺其自然。右脑的机能有四个特征:共振能力,想象能力,快速大量记忆信息的能力和快速自动操作信息的能力。右脑具有无比庞大的学习潜能,通过全脑学习训练,使右脑接受大量学习的刺激,不仅可以开发和保留相当一部分右脑潜能,更可以促使大脑神经的生长,扩大脑容量,进而有助于左脑的生长。开发全脑就是平时思考问题时要运用左右脑,活动和运动左右肢体。两只手可以轮换工作,刚开始用左手会感到不习惯,但是只要坚持下去,渐渐就可以改变过来的。根据成功学的理论,一个人改变习惯分为强制、不自觉、自觉三个阶段,只要坚持到最后,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不成问题的。刚开始运用右脑思维和记忆也会感到不习惯,不过渐渐就会好转的。爱因斯坦说:“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只要我们有意识地运用右脑,并做到左右脑协调平衡发展,就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智能环境

人的平均脑量有1400克(重量约为3.5磅),刚出生的婴儿脑重约390克,等于成人的2/7,到3岁时增加到1010克,约为成人的5/7,而到7岁时,脑重可达1280克,相当于成人的90%。这说明了人脑的重量主要是在儿童时期增加的,因此儿童时期是智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如果17岁时人的智力水平已达到100%,那么4岁时可达到50%,4岁到8岁又可增加30%,最后的20%是在8岁到17岁完成的。当爱因斯坦死后,科学家替他作过切片观察,发现其大脑神经胶质细胞轴突或神经鞘众多,比普通人多出73%,这一发现证明了大脑是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专家们认为,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结果,是由于爱因斯坦长期从事创造性的活动,积极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致使大脑发展了新的神经元和大脑皮层。这种大量的胶质细胞在经常从事音乐活动的音乐家的大脑中存在,这种现象是超常规的学习与锻炼的结果。突触(轴突)之间的接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紧密有效,脑力启动力强、智力高。因此,想要提高智力,就必须经常给予优秀的信号刺激。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879—1955)说:“如果我在早年没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话,那么我无论在什么事业上都将一事无成”。这段话就印证了这个道理。

篇3:新国际分工理论述评论文

新国际分工理论述评论文

分工“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 (P304)国际分工是世界秩序的基础。一个国家在经济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地位和影响:“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 (P68)

分工理论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经济学文献开始关注“分工”这一概念始于17世纪晚期。从18世纪开始,特别是亚当·斯密论证分工几乎是经济进步的惟一因素之后,直到19世纪末,分工问题在经济理论著作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但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分工问题不再是经济研究的主题,而被资源配置问题取代了。这与马歇尔(1920)倡导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有关, 马歇尔用规模经济概念替代了专业化经济概念,这使得经济学的焦点从生产率与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分工问题)变成了要素、产品数量与价格的相互影响(资源配置问题)。 尽管随后就有扬格(1928)指出马歇尔这样替代是个错误,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经济增长问题成为经济学家的主要研究对象后,分工问题才重新开始受到重视。20世纪50年代的两篇文献对这一回归起到了很大作用,一篇是豪客尔(1956)的,一篇是斯蒂格勒(1951)的。前者唤起人们分清斯密的分工经济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的区别。该文指出,斯密的分工经济是比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更一般的概念:即使没有事前的比较优势,如果当事人关于专业化选择的决策不同,也有可能因为分工经济产生事后生产力的差别。后者延续扬格(1928)的研究,部分区分出了专业化经济与规模经济的不同。尽管20世纪50年代以来分工理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我们的分析表明,由于新国际分工是一个纷繁复杂、动态变化的过程,诸多层面的相关问题还没有进入理论的视野,现有的理论范式还不能全面、系统地解释20世纪5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国际分工。对近来有关新国际分工现象的论述进行归纳、总结,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新国际分工现象的重要观点

自从弗洛布尔(1978)的著名论文《新的国际分工》发表以来,很多学者开始讨论新的国际分工现象,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新国际分工”是跨国公司生产体系向第三世界国家的扩展

弗洛布尔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国际分工与此前旧的国际分工进行了比较。作者通过对德国纺织与服装业的全球区位演变的分析论述道,此前形成的极少数工业化国家从事工业生产,其他绝大多数欠发达国家则为前者提供原材料,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国际分工格局正在打破,跨国公司将一批批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线,开始从工业国家向欠发达国家转移。欠发达国家由此涌现出越来越多与世界经济体系相关联的生产部门。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也由此发生了重大改变,从“贸易”转向“生产”。

弗洛布尔认为,新国际分工发生的根本原因是:(1)技术进步使得距离和地理位置对于生产的重要性减少了;(2)技术进步、企业组织的改进使得复杂的生产过程可以分解为基本的简单步骤,受教育很少的人也可以很快学会;(3)发展中国家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赫里克(1982)论述的新国际分工与弗洛布尔比较接近。但他揭示出了资本—生产关系在国际分工中的改变。他选择1973—1974年的石油危机作为国际分工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传统的国际分工占主导地位,基本特征是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家用制造品换取第三世界国家的原材料;之后,体现为第三世界国家用制造品换取西方工业国家的资本品。这种改变显然也是跨国公司生产体系向第三世界国家扩展的结果。贝隆(1981)、拉斯蒂(1985)、马斯达帕定义的“新国际分工”与赫里克基本相同,也是从资本—生产—商品的关系来论述国际分工的新特点的。

(二)“新国际分工”是国际垂直一体化

在题为《垂直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所有权的优势》这篇著名论文中,格罗斯曼和哈特(1986)并没有明确指出垂直一体化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国际分工。但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的发展看到,他们对于垂直一体化的所有权优势提供了准确的预见,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开始采用这种分工方式,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国际分工模式。20世纪80年代晚期后,跨国公司采取垂直一体化方式的FDI开始大量流向发展中国家。1990—1995年,采用垂直一体化分工模式的FDI每年增长了20%,而—间,则每年增长了40%(UNCTAD,)。

(三)“新国际分工”是“订单制造”(或者“外包”)

罗斯杰把订单制造(contract manufacturing,简称CM)称为网络时代的新国际分工。 罗斯杰对订单制造的定义是:大型公司把部分(或全部)零件设计、程序工艺、装配设备、后勤、营销渠道、仓储、售后服务等环节用合同的方式外包给其他企业,产品和服务贴发包公司的品牌,承包企业则一般没有品牌。订单制造是IT行业增长最快的一个亮点,每年达到20%—25%的增长率。根据“技术预测者”的计算,20全球的订单制造达到了880亿美元。而IT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CM从“美国模式”变成了全球的大规模生产模式。CM不限于IT行业,通讯行业、汽车行业、空间技术等行业都有。 订单制造导致了专门从事订单制造企业的产生。订单制造业开始成为行业的“基础设施”,而订单企业则成为跨国分工网络的载体。

(四)“新国际分工”是产品内分工对福特制、丰田制分工模式的替代

卢锋认为,分工首先是企业内分工,以始于20世纪初的福特制为代表。[9] 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例:生产方式是:从大湖附近矿山运来煤炭和矿石,全部过程,包括热处理、制模、铣削、冲压、焊接、抛光、喷漆、总装等数百种工艺,都在底特律的雷格工厂完成。克鲁格曼形象地说,雷格工厂一头吃进的是煤和矿,另一头吐出的是轿车。其次是企业间分工,以20世纪80年代风行世界的丰田制为代表。以丰田汽车为例:这是一种多层次生产方式,总公司只进行最终组装和基本原材料供应;数以百计的企业在第一层:次级组装,大部件生产;数以千计的企业在第二层:单个部件生产;数以万计的企业在第三层:工程性服务。此后就是产品内分工,以产品为对象的分工——以工序、区段为对象的分工体系。这开辟了生产率提升和经济增长的新源泉。为发达国家对全球资源进行整合提供了方便;为发展中国家融入国际分工提供了新的契入点,这正是跨国公司全球价值网络的细密化。

(五)“新国际分工”是随资源禀赋变化的国际分工

在《全球化与“更新的”国际分工》一文中,弗朗西斯描述了比弗洛布尔(1978,1980)的“新”国际分工“更新”的国际分工。他认为,弗洛布尔的新国际分工理论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资源禀赋的动态发展,因而认为新国际分工的根本特征是中心国家集聚高技术生产,外围国家集聚低技术生产,而且外围国家越来越被逼到外围。可是,弗朗西斯认为,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虎”的崛起否定了弗洛布尔的观点。[10]

弗朗西斯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源有了巨大的增长。他援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来说明这一点。到1995年,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在校生达到3540万,超过了发达国家的3370万。其中技术类在校大学生发展中国家也超过了发达国家(700万/580万)。技术类大学生在多为发展中国家的亚洲分布最多,达到460万(其中中国120万,印度100万),而发达国家集中的欧洲、北美分别只有270万、200万。拉美地区的技术类大学生也达到了140万。发展中国家这种资源禀赋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按照里德尔(1996)的研究,一个国家有没有绝对数量的技术人力资源,对于这个国家能否参与基于知识的经济活动具有关键的意义。发展中国家技术类人力资源的增长将影响跨国公司的生产分布决策,使发展中国家卷入新的国际分工。罗尔()和伯曼、马欣(2000)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11]

(六)“新国际分工”是基于“全球商品链”的国际分工

格里(1998)将“全球商品链”定义为:一系列企业围绕着一种最终产品而建立起来的劳动和生产过程的组织间网络,这一网络将居民、企业、国家融合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12] 新的企业不断通过整合到这种全球商品链参与国际分工,使得全球商品链条越来越庞大,其作用开始超越政府之间的经济交往作用。[12]

(七)“新国际分工”是基于跨国公司关系网络的国际分工

孟庆民、李国平、杨开忠这样描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新国际分工的基本内涵:跨国公司是新国际分工的主角,推动跨国公司促进新国际分工格局的动力是市场需求、契约转让、生产一体化以及降低成本的要素构成和生产组织的改革,新国际分工的直接动力是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生产。[13] 新国际分工的全球格局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格局、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格局的差异,以及分工中区域分工优势的升级转换规律。再之,新国际分工促使企业国际化、区域一体化。因而企业、地方在新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地方、国家在新国际分工中的角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了各种利益的需要而参与新国际分工的竞争,竞争成为新国际分工的基本机制。

(八)“新国际分工”是市场价格引导的国际分工演变为跨国公司引导的国际分工

冼国民(1994)认为,主权国家对于要素流动的限制,对本国工业和市场的保护以及地理距离等因素的存在,价格机制对国际分工的调节受到一定的限制。跨国公司的成长改变了传统国际分工的性质及其协调机制。[14] 随着传统国际分工部分被跨国公司内部国际分工所替代,世界市场机制就被跨国公司的层级管理制所替代。“看得见的手”因此替代了“看不见的手”来协调各国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调节资源在各国企业之间的配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跨国公司改变了传统国际分工的性质,使当代国际分工出现了转型:在由盲目的市场机制协调的国际分工中,出现了由跨国公司内部有意识地、有计划地予以协调的企业内部国际分工。这样,当代国际分工就成为由跨国公司占主导地位的,包括其他传统类型国际分工的混合结构。

(九)“新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性质从“剥削”转向“经济互补”

多杜辛(1993)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尽管18、19世纪的古典经济学家证明了不仅个人之间可以实现高效率的分工,国家之间也是可以的,但由于殖民地时代的阴影,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很多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因为害怕“资本主义的剥削”以及受“自立发展”思想的影响,低估了国际分工带来的机会,拒绝参与国际分工。[15] 在《互补性——国际分工的新趋势》这本书中,多杜辛认为,殖民地时代的国际分工是以“剥削”为特征的,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国际分工是以“经济互补”为特征的:国际分工同样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会,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国外要素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国内国外要素的组合实现经济、社会的更高效率。

(十)“新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从为国家服务演变成为跨国公司服务

在《新国际分工中的后工业化》中,伍(1994)从市场功能/企业功能对比这一角度来研究新旧国际分工的对比。他引用了哥德斯丁(1976)提出的这一命题:企业内交换是一种后市场经济机制,对市场机制具有某种替代作用,不过前者只能平衡企业内经济,不具备后者平衡整个社会经济的功能。伍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企业内交换”已经超过了国际贸易的一半这一事实出发,认为,近来跨国公司的快速成长使得企业内交换逐渐将市场平衡社会经济的功能弱化了,国际分工也就发生了新的变化:尽管新的国际分工与旧的国际分工相比,减少了传统剥削,增加了经济互补作用,但这是以扭曲所在国的市场功能为代价的。伍认为,跨国公司力量的来源是对产品的创新和多样化具有控制力,这使得它们与当地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很强,最终将发展为当地政府与其说是参与国际分工,不如说是参与跨国公司的企业内分工。

二、对新国际分工理论的综合分析

我们注意到,上述研究几乎都论述了新的国际分工与跨国公司有关。盎德深咨询公司的一篇工作论文形象地称跨国公司为“全球网络人”,这提示我们,新的国际分工可能是一种基于跨国公司全球网络的分工,而不同的学者看到了网络的不同的部分,从而研究了不同的国际分工。下面的论述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跨国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在第三世界国家进行贸易,通过自己的“国际贸易网络”吸收廉价的自然资源以及推销自己的产品来增加企业利润;而6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就开始在第三世界大量复制生产体系,从“国内生产”转向“国际生产”,通过“生产网络”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降低成本来增加企业价值,这正是弗洛布尔看到的“新国际分工”。

跨国公司在其他地方复制生产系统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是:要不要对这个生产系统拥有所有权。如果需要,就是“垂直一体化”,如果不需要,就是“外包”。当生产地既可以是国内又可以是国外时,就可以有四种选择:国内垂直一体化、国外垂直一体化、国内外包、国外外包。跨国公司到底选择哪种分工模式,要看哪种模式有利于增长企业利润。这四种分工模式构成了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基本框架。如果跨国公司选择拥有所有权的国外生产,就是从国内生产转向“国际垂直一体化”,这正是格罗斯曼和哈特(1986)的理论预见的“新国际分工”。如果选择没有所有权控制的国外生产,就是从国内生产转向“国际外包”,这正是罗斯杰(2002)看到的.“新国际分工”。这里我们看到,“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16] (P25)

跨国公司建立起全球生产网络后,就会谋求生产网络的细密化,以便在全球捕获更多的利润增长点。理论上,从企业内分工、企业间分工、产品内分工这个分工细化的路径可能产生分工经济,于是跨国公司开始大量采用产品内分工,这正是卢锋()看到的“新国际分工”(产品内分工又可能采取四种分工模式:国内、国外垂直一体化,国内、国际外包。可见后四种分工模式是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基本框架)。

上述三种研究都只是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某个单一视角进行观察,因而掌握到的是新国际分工局部的性质。

格里和孟庆民、李国平、杨开忠的研究视角更大一些。格里定义的“基于‘全球商品链’的国际分工”,将观察视角从跨国公司一个特定的价值链扩展到跨国公司的商品网络,发现了新国际分工更多的性质。比如观察到生产网络对于其他企业、国家、地区的分工的整合性。但他们的研究没有充分考虑跨国公司对于这一网络的主动构建性,也没有对跨国公司的生产活动予以足够的重视。孟庆民等比格里更加重视跨国公司在新国际分工中的主动性,可是“跨国公司关系网络”这样的定义过于抽象和宽泛。

上述四种研究基本上是静态的分析,弗朗西斯用动态的眼光考察了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变化。理性的跨国公司必然随着“当地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全球生产网络,以便动态地最大化企业价值。弗朗西斯看到的原来的附属企业在国际分工链中地位的上升可以看成是在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中地位的上升。这很可能是跨国公司生产决策的结果:把更高的工序给资源条件更好的企业,选择资源条件更次一些的企业替代它的位置。当然,还可能是附属企业主动采用了新的技术框架,发生了分工地位的跃迁。

上述五种研究更加重视的是新国际分工的“现象”,而冼国民的研究更加重视这种现象背后的“本质”。分工是沿着两条主线展开的: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社会分工受市场机制的引导,企业分工受管理机制的引导。当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主要组织者时,社会分工的显性地位就被企业分工取代了,这势必带来世界经济联系的深刻变化。只不过,冼国民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更进一步地分析跨国公司的具体生产活动,可以发现新国际分工更加生动的性质。我们看到,跨国公司生产的产品,交易的商品,相对以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即是卢锋论述的“企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

上述五种研究都是实证的,多杜辛、伍的研究是规范的,用同一种价值标准来判断新国际分工的“好”或者“坏”。

三、启示:新国际分工引发的新问题及亟待研究的领域

上述分析提示我们,“新国际分工”可以概括为“基于‘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网络’的产品内分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每一部分都由分工链(或者国际分工或者国内分工)组成,它将世界各地的个人、企业、国家、地区以及世界各种资源整合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来,形成一个基于分工网络的共同利益。[17] 总结起来,新国际分工“新”在:(1)新国际分工是由跨国公司生产网络主导的;(2)导致了新的生产现象——产品内分工:从“产品在一个民族经济中完成制造的过程”(霍布斯巴,1979)逐渐转变到“不再有民族的产品或技术,民族工业,乃至民族经济”(瑞奇,1991)。

由于产品内分工成为重要的经济现象,笔者提出应该寻求重新解读国际贸易数据的理论依据。这里的基本问题是,A国对B国的贸易顺差可能是由于B国(或者C国)跨国公司在A国的子公司通过企业内贸易方式出口引起的,而且A国的顺差反而是B国(或者C国)收入:比如A、B两国最初贸易平衡;A国跨国公司在A、B两国实行产品内分工,分别完成X、Y两部分工序,X是高端价值部分,Y是低端组装部分。A国出口X到B国,B出口X+Y(作为一个产品)到A国,A再将X+Y出售到世界各地。这样一来,海关统计出来的数据是,从事低端生产的B国比A国出口量还多,看似是B国打破了贸易平衡,实则主要由A国跨国公司的产品内分工引起,而且利益的大部分仍然在A国。不过这里还有诸多问题没有研究,比如如何在理论层面上更新当前国际海关统计通行的原产地规则赖以建立的传统分工、贸易理论,等等。

产品内分工极大加剧了企业内贸易,FDI可能不再是在全球寻找比较优势从而促进资源的全球最优配置,而是试图利用企业内贸易谋求躲避国内税收、转移国内利润、避开国内外汇管制、到海外资本市场融资,这应该引起理论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篇4:左脑分管理论,右脑分管感情

斯伯利为了治疗癫痫病,以被切断了作为左右脑联络网络的脑梁的人们为对象,反复进行了实验。

根据他的实验结果,认识了下面的事实,人体由于从脊髓往大脑的信息联络经络是左右交叉着的,所以,右半身获取的信息是由左脑接受,左半身获取的信息是由右脑接受。同时这还意味着,右脑的兴奋与紧张,最初是传达给左半身,而左脑的兴奋,首先是传达给右半身。

斯伯利还反复进行了这样的实验:他让被切断了的脑梁、中断了左脑与右脑直接联络的患者们分别用右手和左手花房子、图形等图案。结果发现了出人意料的事实。

用左手画的画,具有比较实在的形状和结构感;用右手画的画,则简直象是毫无意思的乱写乱画。

也就是说,可以推测,在绘画上所必要的空间图片的认识机能,是存在于把信号发给左手的右脑,而左脑却不存在。

左脑分管理论,右脑分管感性

斯伯利多次反复了上述实验后,得出了下面的结论。

“左脑分担着主使理论、分析、计算这些机能,右脑分担着主使视觉判断(图案认识)、直观力、整体把握能力、感觉、感性这些机能。”

具体地将,一瞬间就能在人群中发现熟人的面孔,不由自主地就能回忆起在街角骤然听到的音乐的标题,能一下子把握住像拼图玩具般的图案等,这些事主要是由右脑起作用的。

另一方面,像解微积分之类难解的计算问题,有条有理地说服对方等场合,却是左脑的用武之地。

不过,我们并不是有意识地分别使用着左脑和右脑,而是当面对思考对象的时候,条件反射般地,大脑就作出了反应。

关于左脑和右脑的机能分担,T·R·布勒库斯利著有《右脑革命》、志贺一雅著有《潜在脑的发现》,请参阅。

大脑也与人体,比如一张脸并非左右完全对称一样,左脑和右脑的发达程度也不平衡。如果哪一方极端发达,而另一方不发达的话,就会产生想象力贫乏,或感情表现为幼稚等情况。

基于从幼儿期就为以后的考试而接受形式上的理论思考和单调的语句背诵教育,我认为,这样做仅仅锻炼了左脑,右脑几乎没有受到考验的机会。左脑

·右半身的触觉·调节

·计算机的处理能力

·观念的思考

·理论的思考

·分析的思考

·时间连锁思考

右脑

·左半身的触觉·调节

·音乐的感觉

·图形的感觉

·空间的知觉

·全体把握能力

·合成的思考

问答的思考法与速读的密切关系

那么,对于当面交谈问题的语言,又是由哪边脑子来接收,哪边脑子来理解呢?

篇5:斯佩里左右脑分工理论是什么

斯佩里左右脑分工理论

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Roger Wolcott Sperry,1913.8.20—1994.4.17)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因此荣获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正常人的大脑有两个半球,由胼胝体连接沟通,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正常的情况下,大脑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工作的,来自外界的信息,经胼胝体传递,左、右两个半球的信息可在瞬间进行交流(每秒10亿位元),人的每种活动都是两半球信息交换和综合的结果。大脑两半球在机能上有分工,左半球感受并控制右边的身体,右半球感受并控制左边的身体。

理论

理论由来

所谓割裂脑实验就是将大脑左、右两个半球之间的胼胝体割断,外界信息传至大脑半球皮层的某一部分后,不能同时又将此信息通过横向胼胝体纤维传至对侧皮层相对应的部分,每个半球各自独立地进行活动,彼此不能知道对侧半球的活动情况。从1952年至 1961年的里,斯佩里先用猫、猴子、猩猩做了大量的割裂脑实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为以后做“裂脑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从1961年开始,斯佩里把“裂脑人”作为研究大脑两半球各种机能的研究对象,对“裂脑人”长时间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实验结论

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视、听、嗅、触、味觉)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脑可以称作“意识脑”、“学术脑”、“语言脑”。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像、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斯佩里认为右脑具有图像化机能,如企划力、创造力、想像力;与宇宙共振共鸣机能,如第六感、透视力、直觉力、灵感、梦境等;超高速自动演算机能,如心算、数学;超高速大量记忆,如速读、记忆力。右脑像万能博士,善于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许多高级思维功能取决于右脑。把右脑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才能表现出人类无穷的创造才能。所以右脑又可以称作“本能脑”、“潜意识脑”、“创造脑”、“音乐脑”、“艺术脑”。右脑的神奇功能征服了全世界,斯佩里为全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爱戴,被誉为“右脑先生”、“世界右脑开发第一人”,斯佩里的重要研究成果是对人类大脑科学研究的重大里程碑。

人的左脑主要从事逻辑思维,右脑主要从事形象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是艺术和经验学习的中枢,深入挖掘左右两半球的智能区非常重要,而大脑潜能的开发重在右脑的开发。左脑是人的“本生脑”,记载着人出生以来的知识,管理的是近期的和即时的信息;右脑则是人的“祖先脑”,储存从古至今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遗传因子的全部信息,很多本人没有经历的事情,一接触就能熟练掌握就是这个道理。右脑是潜能激发区,右脑会突然在人类的精神生活的深层展现出迹象;右脑是创造力爆发区,右脑不但有神奇的记忆能力又有高速信息处理能力,右脑发达的人会突然爆发出一种幻想、一项创新、一项发明等等。右脑是低耗高效工作区,右脑不需要很多能量就可以高速计算复杂的数学题,高速记忆、高质量记忆,具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人的大量情绪行为也被右脑所控制。

科学家发现人脑记忆的“新大陆”,是近年来脑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进展。人们不禁要问,大脑究竟是怎么回事?脑科学在现代科学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21世纪真的是“脑科学的世纪”吗?人们知道,人的平均脑量有1400克(重量约为3.5磅),由14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大脑是人体中最复杂的部分,也是宇宙中已知的最为复杂的组织结构。大脑是人体的神经中枢,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如脏器的活动、肢体的运动、感觉的产生、肌体的协调以及说话、识字、思维等,都是由大脑支配和指挥的。大脑的复杂性,还在于神经细胞在形状和功能上的多样性,以及神经细胞结构和分子组成上的千差万别。关于大脑功能的研究,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最深奥的课题。为了探索人脑奥秘,攻克各种疾病,开发人工智能技术,欧美等国家纷纷制定了脑科学研究的长远计划,并宣布21世纪是“脑科学时代”。美国政府命名20世纪90年代为“脑的10年”,支持发展神经科学,促进脑的研究。日本继1986年制定并实施将脑研究放在重要位置的《人类前沿科学计划》之后,又于1986年推出了“脑科学时代”的为期的脑科学计划纲要。在我国,脑功能研究列入了重大基础科学研究计划——“攀登计划”。科学家们预言,脑科学将在21世纪自然科学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人类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全是大脑的功劳。记忆活动使人不仅能够制定计划,而且能够把思想和观念整理得井井有条,进而进行逻辑思维,将感觉到的信息加以分析和综合,以揭示不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可以看出,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认识和改造自己,从而更进一步地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篇6:融合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理论:以国际分工为基础

融合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理论:以国际分工为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相融的趋势日渐明显,人们逐渐发现,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实际上是同一行为主体的不同选择,两者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决定基础。因此,研究和探索有关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两种理论在新形势下的融合,并建立起一个融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于一体的理论分析框架,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回顾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这两者都是国际分工的结果,所以,用国际分工的思想作为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共同基础,是本文研究的一个切入点。

一、两种理论的研究溯源与现状

(一)传统理论上的不相容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规模报酬不变。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各国生产同种商品的价格差异,而价格差异则是由成本差异造成的,成本的不同是因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同所致,生产要素的价格则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决定的。正是由于各国生产要素丰裕程度的不同,决定了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时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或价格优势。所以,一国将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丰裕的生产要素制造的商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稀缺的生产要素制造的商品,国际贸易的格局也就由各国的资源优势所决定。由此可见,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框架中,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生长的空间。

现代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生和发展,恰好否定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假设――完全的自由竞争导致完全的市场结构。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认为,市场的不完全性,尤其是技术和知识市场的不完美,才是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市场的非完美性,跨国企业才有可能运用组织的效率,发挥它在获得资本、劳动、技术和知识等要素方面的有利条件,在世界市场上与当地企业竞争。跨国企业在市场、生产、规模经济以及诸多方面的垄断优势是确保跨国生产有利可图的必要条件,也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基础。可见,这一分析框架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框架是完全不相容的。

(二)两种理论融合的尝试

较早地把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纳入同一分析框架的是美国学者弗农(R.Vernon  1966)。他用“产品周期理论”来系统解释企业在出口、许可证形式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选择,并将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与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弗农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成新产品期、产品成熟期和产品标准化期,他认为,在新产品期,企业选择在国内生产,对国外市场的需求主要采取出口贸易的形式;在产品成熟期,企业想保持最佳经济效益必须考虑对外直接投资;当产品进入标准化期后,价格竞争的结果是使产品的生产或装配业务逐渐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原来发明产品的国家则转为从国外进口该产品。

澳大利亚学者科登(W.Corden,1974)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放弃了瑞典学者赫克歇尔(E.F.Hecksher,1919)和俄林(B.Ohlin,1933)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H-0理论)中的要素在两国之间不可流动的假定,同时引进了第三个要素――知识,并允许资本、劳动和知识三要素进行国际流动,这使得扩展后的国际贸易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现象。

英国跨国公司专家邓宁(J.H.Dunning,1976)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为国际生产综合理论),也是至今为止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邓宁提出了用折衷主义方法来解释国际生产活动,该理论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对外直接投资”。这就是说,如果三者都具备,国际直接投资是最佳的选择;如果具有所有权优势,同时取得内部化优势,则可以选择对外贸易;如果仅仅具有所有权优势,他国区位优势又不明显,那么许可证贸易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正是这些理论对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与企业发展之间紧密关系的描述,使得将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成为可能。

(三)两种理论融合的研究现状

日本学者小岛清(K.Kojima,1978)将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同时置于国际分工框架下进行研究的方法,为我们对两种理论进行融合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启示。小岛清理论的基本思路是:从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理论出发,在H-0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内,先确定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再根据国际分工原则选择合适的投资产业。

以克鲁格曼(P.R.Krugman,1980)和赫尔普曼(A.Helpman,1983)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提出的基本观点是:各国并不一定因为本国的资源禀赋而参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不完全是比较优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规模报酬递增驱动的。他们试图用要素禀赋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格局和跨国公司的产生:要素禀赋差异较大的国家间主要进行产业间贸易;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间主要进行产业内贸易;如果当要素禀赋差异太大且公平的市场交易无法使要素价格均等化时,国际直接投资则是最佳选择,这样就产生了跨国公司。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波特(M.E.Porter,1985)提出了全新的“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这一微观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现象。波特研究的逻辑线索是:国家竞争优势取决于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又决定了企业竞争战略。他是站在产业(中观)层次,从下而上,即从企业(微观)层面向上扩展到国家(宏观)层面上。这是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方法的一种拓展。

我国学者在两种理论融合的研究方面以往只停留在总结述评他人的研究成果上(王福军、吴先明,),最近有人提出在比较优势下融合两种理论的观点(黄河,),并对两者相互融合的趋势和统一的途径阐述了看法。但是,至今为止我国学者还没有就这两种理论如何融合进行深入的论述和研究,也没有出现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二、构建新的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

(一)现有理论研究成果的不足

1.理论研究的重心发生偏移。从李嘉图(D.Ricardo,1817)开始,古典经济学关于比较优势的产生问题开始偏离斯密(A.Smith,1776)以早期国际分工为理论出发点的内生决定论。斯密认为,比较优势产生于分工和专业化,是内生的;而李嘉图则认为比较优势是产生于资源配置过程,是外生的。另外,由于数学工具的局限,导致以马歇尔(A.Marshall,1920)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放弃了古典经济学的内核(分工和专业化),研究重点完全转向了资源配置问题。

2.假设条件与现实状况不符。例如,完全竞争市场、同质要素、信息对称、零交易费用等等,这些假设条件符合了经济学理论研究者的科学理想,可以用来构建清晰而精致的数学模型和推理严谨的分析框架,但是,用这些作为理论的前提是根本无法得出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成果。

3.理论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分离,个体、企业、行业、国家分别进行研究。例如,国际贸易理论是以国家作为基本分

析单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以企业作为基本分析单位;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是以行业作为基本分析单位;杨小凯等人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是以个体作为基本分析单位。

4.行为主体决策的判断标准单一。例如,弗农是用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来作为行为主体选择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判断标准;小岛清是把比较成本原则作为选择的判断标准;克鲁格曼是用各国的要素禀赋差异来作为选择的判断标准;波特是用竞争优势的原则来作为选择的判断标准。

(二)为何重拾国际分工思想

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斯密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最大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注:[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5页。)200多年前的这一论述,至今仍为当代经济理论研究者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有关分工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立足点在于分工的基础和职能的分工。“由于机器和蒸汽的作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的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页。)国际分工就是指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因此我们可以说,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带来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随之而产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分工和专业化理论的两个侧面,同时也是微观经济学在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领域中的延伸。随着国际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企业之间借助国际市场实现的国际分工可能并不经济,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加以替代,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发展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代国际分工的内容、性质和形式。

在当代国际分工的理论研究中,已形成三种研究对象不同的理论体系:一是研究由市场机制予以组织和协调的国际分工理论;另一是研究由跨国公司为载体予以组织和协调的企业内部国际分工的理论;第三种则是由杨小凯(X.Yang,1993)等人为代表的研究由个人的专业化、生产的迂回程度予以组织和协调的国际分工理论。杨小凯等人用非线性规则(超边际分析法)和其他非古典数学规划方法将分工和专业化等经济思想形式化,创立了以分工思想为基础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这一理论重新将分工和专业化作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其中许多命题的证明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启示性的典范并缩小了最优化范围。同时在此分析框架内,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融合在一起,不仅大大扩展了经济学理论的解释能力和范围,而且将许多原来相互独立的经济学分支用一个内在一致的核心(分工和专业化)统一起来。

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是通过引入交易费用和交易效率的概念来解释企业的产生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因为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劳动分工的形式,企业的出现是企业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的结果,所以交易费用的差别是企业出现的原因。同理,降低交易成本、改进交易效率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沿用他们的思路,我们不难推出这样的结论:当国际贸易的交易费用高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生产费用时,人们将会选择国际直接投资,跨国企业会从国际分工中出现;当用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来组织分工比向东道国市场输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进行国际贸易的形式来组织分工更有效率时,人们选择前者。

三、新的理论分析框架的解析

本文采用的理论分析框架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类似,只是用“行为主体”(个人、企业、行业、国家)来代替原来的“个体”的概念。第一层是行为主体在作出国际贸易或国际直接投资决策前,从竞争优势的角度对当时所处的经济环境和自身条件进行分析;第二层次是用数学中的最优决策理论分析行为主体的利益最大化;第三层次是用均衡分析方法分析国际市场结构、国际企业制度和行为主体的自利行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各种结果;第四层次则是与行为主体价值观有关联的所谓社会福利分析。

(一)从竞争优势的角度作出决策

我们把竞争优势定义为“组织结构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的整合。所谓组织结构优势,即行为主体协调其组织活动的资源和能力的优势,包括人力结构和资本结构、技术和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和对国际一般惯例熟悉程度等优势。所谓社会资源优势,即影响组织收益分配的社会资源和能力的优势,它包括市场、客户、社会网络融资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和增强竞争优势既是行为主体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又是其目标,它涉及内生函数和外生函数所包含的诸多因素。所以,我们可以从行为主体具有的竞争优势的角度来解释其国际贸易、技术许可转让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决策(见表1)

表1 竞争优势整合

组织结构优势 社会资源优势

国际贸易 必需具备无需具备

技术许可转让 必需具备有无均可

国际直接投资 必需具备必需具备

(二)从收益的角度作出决策

行为主体(国家、行业、企业、个人)需要作出决策的问题是:在当前自身所拥有的总额为I的投资能力中,是进行国际贸易还是国际直接投资?对于行为主体而言,目标之一就是使总预期利润最大化。用公式表示为:

附图

式(1)中,NPV[,F]为在东道国进行折现数额为I[,F]的直接投资所获得的折现预期利润(净现值),NPV[,T]是向东道国出口折现数额为I[,T]的贸易所得的折现预期利润(净现值),NPV[,D]是将剩余投资能力(I-I[,F]-I[,T])投资母国市场所得到的折现预期利润(净现值)。其等价形式是与净现值相等价的净现值流(每年等量的净收入)形式:

附图

式(2)中,r[,F]为从直接投资中获得的内部收益率,r[,T]为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内部收益率,r[,D]为从母国市场中所获得的内部收益率。行为主体从目标函数出发作出决策:

1.如果r[,F]<r[,T]且r[,D]<r[,T],即当国际直接投资的收益率低于国际贸易的收益率,且国内市场的收益率低于国际贸易的收益率时,行为主体选择国际贸易;

2.如果r[,T]<r[,D]且r[,F]<r[,D],行为主体选择在国内生产和销售;

3.如果r[,T]<r[,F]且r[,D]<r[,F],行为主体选择国际直接投资;

4.如果r[,D]<r[,T]或r[,D]<r[,F],行为主体选择的决策公式可表示为:

附图

根据公式(4)即可从收益的角度做出相应的决策。

(三)从均衡分析的角度作出决策

附图

其中,β与消费偏好有关,k是最终产品的交易效率系数,t为中间产品的交易效率系数。

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为主体的决策问题在于,确定每一种产品的自给量、市场购买量、市场销售量以及如何组织生产这两种产品。以下讨论四种可能出现的结构形态(如图1所示),解出其角点均衡

,然后从这些角点均衡中识别出完全均衡。

1.结构A由组态(XY)组成。在这个组态中,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为主体对无论是中间产品X还是最终产品Y都采取自给自足的方式。设在组态(XY)中。(注:详细的推导过程可参考:Wenli  Cheng,Jeffrey  Sachs,and  Xiaokai  Yang,An  Inframarginal  Analysis  of  the  Ricardian  Model,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8(2):PP.209-213.)此结构的角点均衡是:

附图

附图

图1 国际市场结构和国际企业制度

附图

其中U[,1](D)和U[,2](D)是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业主体在结构D中的人均真实收入。

3.结构FY由组态(L[,X]/Y)和(Y/L[,X])组成。在组态(L[,X]/Y)中,国家1的行为主体卖出它的劳动力而成为国家2的行为主体在国家1中设立的跨国公司内生产中间产品的工人,并且从国家2中进口最终产品;而在组态(Y/L[,X])中,国家2的行为主体从国家1购买劳动力组建跨国公司以生产中间产品,然后把这些中间产品返回本国生产最终产品,最后把最终产品出口到国家1。换句话说,国家1的行为主体只从事国际贸易,而国家2的行为主体既从事企业内部贸易和国际贸易,又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结构FY的角点均衡分别为:

附图

上述两式中,v是结构FY用于生产中间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系数,U[,1](FY)和U[,2](FY)是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为主体在结构FY中的人均真实收入。

4.结构FX由组态(L[,Y]/Y)和(Y/L[,Y])组成。在组态(L[,Y]/Y)中,国家1的行为主体卖出他的劳动力成为国家2的行为主体在国家1中设立的跨国公司内生产最终产品的工人,并且从国家2的跨国公司中购买最终产品;而在组态(Y/L[,Y])中,国家2的行为主体生产中间产品,然后把中间产品出口到国家1,并且从国家1购买劳动力组建跨国公司以生产最终产品,最后把最终产品在国家1的市场上销售,同时又把最终产品返销回本国。换句话说,国家1的行为主体既没有从事国际贸易也没有进行国际直接投资,而国家2的行为主体既从事了企业内部贸易又进行了国际直接投资。此结构的角点均衡分别为:

附图

上述两式中,U[,1](FX)和U[,2](FX)是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为主体在结构FX中的人均真实收入,r是结构FX中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系数。

因为人均真实收入最大的角点均衡就是完全均衡,所以我们用微分的方法可以求得以上各式的最大值点,并得出以下推论:

1.若专业化经济程度以及产品和劳动的交易效率足够小,则结构A的角点均衡是完全均衡。此时,行为主体选择自给自足的方式。

2.若专业化经济程度以及产品的交易效率(k,t)足够高,则结构D的角点均衡是完全均衡。在这种情况下,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为主体都分别作出国际贸易的决策。

3.若专业化经济程度以及最终产品的交易效率k足够高,且用于生产中间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v与中间产品的交易效率t以及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r相比足够高,则结构FY的角点均衡是完全均衡。在此组织结构中,国家1作出只从事国际贸易的决策;国家2的行为主体选择既从事企业内部贸易和国际贸易,又进行国际直接投资。

4.若专业化经济程度足够高,且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r与产品的交易效率(k,t)以及用于生产中间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v相比足够高,则结构FX的角点均衡是完全均衡。在此组织结构中,国家1的行为主体选择既不从事国际贸易,又不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国家2的行为主体选择既从事企业内部贸易,又进行国际直接投资。

(四)从福利分析的角度作出决策

行为主体在进行国际贸易还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决策时,通常要对母国和东道国的不同政策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判断的标准通常是一国的国民福利或社会福利。他们一般会选择干预成本最小或使国民福利最大的政策,称之为最优政策选择。例如:(1)自由贸易政策,即零干预或不干预政策。无论是从一国的国民福利还是从所有贸易参与国的国民福利的角度看,自由贸易政策都被认为是具有“帕累托效率”的政策。此时,行为主体作出国际贸易的决策。(2)高关税政策,这种政策阻碍和限制了商品(及生产要素)的国际流通,减少了人们通过自愿的国际贸易可能获得的好处。此时,行为主体选择国际直接投资,以此来规避高关税壁垒。

四、小结

以往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是在不同的分析框架下,对国家与企业的贸易和投资活动进行解释,本文则将它们放在同一的理论分析框架下进行研究;以往理论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是分离的,对个体、企业、行业、国家分别进行研究,本文则将这些基本分析单位统一在“行为主体”的概念之下;以往理论研究中行为主体决策的判断标准单一,本文则以竞争优势的原则、收益最大化原则、市场结构均衡原则和社会福利最优原则来作为行为主体决策的共同判断标准。因此,本文的结论是,虽然世界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参加WTO后会趋向于逐渐公正和平等,但对任何一个行为主体而言,究竟是选择国际贸易还是对外直接投资,其决策主要取决于它们对自身竞争优势的整合和提升、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市场结构均衡的评估以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考虑。

上述分析方法和结论对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和参与国际竞争,对各管理层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应当是会有所启发。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者对产品差异化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近10年来,世界主要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安排已经把我国纳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之中,这将大大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发展和在专业化基础上的大规模生产投资的扩大,这些都要求我国的对外贸易和投资政策作出及时准确的反应。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贸易―投资―生产―贸易一体化的方式将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利用跨国公司来发展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参与国际分工和拓展贸易与投资规模,形成“贸易―投资”双向联动、互相促进的良好态势,将是经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越来越普遍的战略选择;我们只有提前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策略,才能实现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均衡、配套发展的良性循环,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作为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的领域和范围会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理论研究的假定条件也会发生变化,两种理论的最后发展趋向势必是在统一的理论基础上融为一体。

收稿日期:11月15日

【参

考文献】

[1] 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日]小岛清著:《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文真堂,1985年。

[3] 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

[4] Kiyoshi  Kojima(),Trade,Investment  and  Pacific  Economic  Integration:Selected  Essays  of

Kiyoshi  Kojima,Tokyo:Bunshindo  Publishing  Company.

[5] Paul  R.Krugman(1990),Rethinking  International  Trade,The  MIT  Press.

[6] 王福军:《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国际生产的一般理论述评》,《国际经贸探索》第1期。

[7] 吴先明:《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发展趋势》,《经济学动态》19第6期。

[8] 黄河:《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在比较优势下的融合》,《国际经贸探索》第2期。

篇7:财务人员职责分工

1、统计电商平台订单数据,并及时形成报表上表;

2、办理日常会计业务,收付款、报销、登记入帐等;

3、电商平台物流费用的管理,统计平台结算数据,整理入帐等;

4、销售开单工作等。

篇8:财务人员职责分工

(1)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及时准确反映公司财务状况;

(2)负责费用报销审核工作;

(3)负责编制各类财务报表,根据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分析和总结;

(4)负责税费计算、纳税申报,并根据业务情况进行税收筹划;

(5)负责会计档案整理、装订及保管工作;

(6)负责专项课题资金管理、登记及协助配合结题等工作;

(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篇9:财务人员职责分工

1、协助会计进行报税申报、

2、会计凭证的检查、整理、装订、归档;

3、办理银行所有业务;

4、负责应收帐款的跟进、落实及整理。

5、负责进销项发票的审核、开具、登记及管理、购买;

6、每个月发票扫描;

7、负责国地税的相关业务办理;

8、办理免税手续

9、处理财务部门及上级交代的其他事宜。

篇10:财务人员职责分工

1.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参与公司重大财务问题的决策,组织制定财务计划;

2. 关注外部财税政策的变化,及时为公司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建议,组织税务筹划,合法纳税;

3. 根据公司经营目标,组织编制公司财务预算、成本计划、利润计划,监督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4. 定期组织财务决算,组织制作决算报告;

5.组织公司成本核算,提出成本控制指标建议,降低费用成本;

6. 参与公司销售基准价格制定及修订、采购基准价格制定及修订,付款前审核所有的采购合同;

7. 负责组织产品采购成本、销售费用(包括:差旅费、招待费、销售人员的工资和提成等)、推广方案的配赠成本、管理费用等各项成本的核算;

8.定期组织编制会计报表;

9. 定期组织编制财务状况说明书,分析公司经营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并提出财务建议;

10. 监督库存产品保管与出库工作,定期组织盘存;

11. 监督督促应收账款的回收与检查;

12. 定期组织固定资产、流动资金清查、核实;

13. 制定和完善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14. 负责公司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提出对下属人员的调配、培训、考核意见,指导下属员工制定阶段工作计划,并督促执行。

相关专题 右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