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中的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

谢必安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谢必安”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和谐社会中的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共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和谐社会中的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

和谐社会中的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

随着高校学生与社会接触程度的不断加深和互动频率的.频繁.各种社会思潮和观念也荡涤着这个特殊群体的内心世界.在今天.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怎么样构建高校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本文作以浅谈.

作 者:卢桂珍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湖南永州,425100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35) 分类号:G64 关键词:和谐社会   高校学生   核心价值观  

篇2: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体现先进性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体现先进性

――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张云泉先进事迹的启示 内容提要:●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共产党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应当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心和时代使命感,做和谐社会的辛勤建设者和忠诚维护者。 ●张云泉在实际工作中,展现民主法治的威力,追求公平正义的境界,创造诚信友爱的氛围,保护社会的创造活力,珍惜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广大共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勤勉务实、善解民忧,严于律己、一身正气,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共产党员应当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辛勤建设者和忠诚维护者,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社会的和谐进步,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维护人民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中。这是学习江苏省泰州市信访局局长、优秀共产党员张云泉同志先进事迹后得到的深刻启示。张云泉在信访工作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公正,化解难题,赤诚负重,无私奉献,想的是为民解难、为党分忧,求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安定和谐。他的事迹令人感动、使人敬佩,充分体现了当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笔精神财富。 做和谐社会的辛勤建设者和忠诚维护者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在这样一个时期,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政治重任和时代使命。张云泉的先进事迹深刻启示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当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辛勤建设者和忠诚维护者。 张云泉所在的信访岗位,坐的是“清水衙门”的位,当的是“无权无职”的官,干的是“机关第一难”的事。在这样的岗位上,所见的常是“烦事、难事、窝囊事”,所听的'常是“怨声、怒声、诉泣声”,所面对的常是困难群众。但张云泉认为,“上访的人愁眉苦脸来,怀着满意去,我就心安了”;“我最大的满足,就是让群众从我们身上看到共产党好”;“为群众解难,就是为党分忧”。人民群众从张云泉身上看到的,是党和政府可亲、可敬、可信、可靠;张云泉给社会奉献的,是公平、诚信、安定、有序与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靠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智慧,也需要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心和时代使命感。这种政治责任心和时代使命感,首先来自于共产党人对于文明、和谐、进步的社会理想的美好追求。共产党人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美好作为自己的追求,并为之不懈奋斗。张云泉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展现了对美好社会理想的执着追求,对社会文明进步的倾心呵护。无论在怎样的困难和矛盾面前,他总是充满信心,充满追求社会和谐的热情。这种政治责任心和时代使命感,也来自于胸怀大局、为党分忧的执政意识。执政党的党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具体地履行着党的执政使命。张云泉这样理解自己的岗位:“爱的是为党分忧之岗,敬的是为民解难之业。”为民解难,就是为党分忧;社会和谐安定,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就“看到共产党好”。这种胸怀大局、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力量源泉。说到底,共产党员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责任心和时代使命感,来自于始终坚持党的宗旨、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定信念。“共产党的干部都应是人民的儿子”――张云泉的这种境界,正是他一言一行最深层次的精神源头。 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格局的新拓展,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在社会建设方面的新探索,也是必须付出艰苦努力的一项系统工程。这一伟大事业要求共产党员深刻理解党员先进性的时代内涵,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以党员的先进性引领社会走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张云泉在这方面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 展现民主法治的威力。张云泉并不把信访工作看成是批条子、发指示或找领导解决问题的简单工作,而是理解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维护、实现和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过程。他特别注重引导群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努力向上访群众宣传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服务。尤其是他首创的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制度,不仅为上访者提供了依法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且促进了政府的依法行政,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要求。 追求公平正义的境界。上访群众在社会利益关系格局中常常是处于弱势的一方。张云泉每天接触的大部分是社会基层最为普通的群众。面对群众的泪水、苦衷和难题,他时常提醒自己:“信访工作,接待的是不满意的群众,处理的是不满意的事情,感受的是不满意的情绪。”他把信访部门比作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倾心倾听群众的利益诉求,尽心关爱群众的生活困难,努力保护群众的正当权益,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化解基层的矛盾冲突。在帮助一个个群众、化解一件件冲突中,他维护了社会公平,主持了社会公道,弘扬了社会正气,彰显了社会正义。 创造诚信友爱的氛围。信访工作面对的是矛盾,信访群众需要的是帮助。信访工作做得好,实际上是在推进全社会互帮互助,促进社会各方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张云泉在信访工作中,把诚信友爱化作一句句温暖人心、滋润心田的话语,化为处理一个个繁杂矛盾和突出难题的具体行动。他经常对来访的群众讲:“有话跟我说”、“我来帮助你”;他对困难群众表示:“请你们放心,只要共产党在一天,就保证你们有饭吃、有衣穿,让你们享受人世间的温暖。”这些言行举动,无不深刻折射出我们党的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挚爱与真情,群众也由此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可亲、可敬、可信、可靠。 保护社会的创造活力。对于群众的上访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成为消极因素,甚至损害社会的活力。张云泉深深理解信访工作对于保护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性。他常说:“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事不上访。”信访工作就是要使“不满意的群众满意、不满意的事情解决、不满意的矛盾化解”。把这些困难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解决了,就是化解了最难化解的消极因素,就能最广泛地保护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我们的社会始终充满活力。张云泉的事迹充分说明,共产党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竭力地帮助困难群众,既能化解社会矛盾,又能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 珍惜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信访工作所面对的问题,常常事关社会安定、人民安生,事关改革发展所必需的稳定秩序。所以,张云泉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岗位,并立了一个规矩:对群众的信访问题,凡是能够解决的,尽快解决;暂时没有条件解决的,耐心地向群众讲清情况,多说暖人心、得人心、稳人心的话,争取群众的谅解;即使个别群众的要求过高或者要求不尽合理,也应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政策、讲道理,尽最大努力化解矛盾。张云泉在工作中始终坚持这一原则,使一个个困难群众得到关怀,一桩桩突发事件得到化解,一起起群体性矛盾得到缓和,被人民群众称为安定团结的忠实卫士。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张云泉是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他说:“是人民公务员,心里就必须装着群众;是共产党人,就必须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因为如此,他理直气壮地伸张正义、主持公平、展示诚信、维护安定,春风化雨般地消解矛盾、建立友爱、解人忧愁、唤人奋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每一个共产党员有甘做“人民的儿子”的境界,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在张云泉的人生天平上,人民群众始终是最重的砝码。他认为,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如果我们吃了人民的饭却不为人民做事,就是对人民的背叛。他常说,“不怕自己苦,就怕百姓苦,群众高兴我就高兴。”正是有了这样的公仆情怀,张云泉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视人民群众如父母,视信访对象胜亲人,尽力帮扶困难群众家庭,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他平均每年接待上访群众多人次,处理人民来信2000多封,接听来访电话几千次,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共产党员心系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心灵深处称颂共产党好,这是社会和谐、文明、进步最重要的政治保障。 勤勉务实、善解民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发展、社会结构不断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这就要求共产党员既要有维护人民利益的诚心,又要有维护人民利益的智慧。人们说,张云泉对困难群众是“仁者”,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化解利益冲突是“智者”。他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创造了“五心五力”工作法:接待群众要有热心,对待问题要有责任心,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有同情心,对待有阻力的问题要有决心,对待疑难问题要有恒心;信访工作者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与来访者迅速拉近距离的能力,有用辩证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依靠政策、法律和有关部门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驾驭复杂局面、现场平息事态的能力。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风貌和实际本领,张云泉把号称“机关第一难”的信访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尊敬。 严于律己、一身正气。张云泉说过:“做人必须像人,当官不可像官”。面对上访群众,面对各种矛盾和难题,只有“必须像人”,才能真正服人;只有“不可像官”,才能使群众信“官”。张云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但对自己的亲属子女则显得有点“不近情理”。他为许多上访群众联系解决了就业问题,而自己的亲属中却有八九个人下了岗。他对家里人表露心迹:“你们跟着我受苦了,但我工作的底气更足了。”这样的干部,自然敢秉公办事;这样的干部,自然能一身正气 。

篇3: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实践先进性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实践先进性

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广大党员和各级干部通过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意义的认识。许多同志深有体会地谈到,构建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就应该自觉投身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

有许多党员干部说,构建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许多同志结合先进性教育,认真学习胡锦涛的重要讲话,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有了更加明确和清醒的认识。

许多同志回顾改革和建设的实践认识到,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对共产党员实践先进性提出了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体现先进性,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必须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实践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要紧紧围绕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好。

许多党员干部谈到,构建和谐社会重在建设。我们要坚持求真务实,从能够办得到的事情做起,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有的同志提出,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和谐社会建设有不同的具体目标,既要把握目标和过程的统一,又要把握长远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统一。有的同志谈到,构建和谐社会,既要看到诸多有利条件,坚定信心,又不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坚持不刮风、不攀比、不提脱离实际的口号,不搞限时限刻的承诺,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人们看到,广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正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把和谐社会建设与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点点滴滴的工作,为和谐社会建设做贡献。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总是和时代提出的要求紧密联系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和谐社会,也为实践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供了广阔舞台。我们要把先进性教育活动焕发出来的热情和干劲,贯注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中去,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篇4: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图书馆构建研究

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图书馆构建研究

本文针对和谐社会中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引入和谐理念,提出和谐图书馆,对其概念与内涵,以及构建和谐图书馆的意义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构建和谐图书馆的方法与途径,最后就和谐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实现作了探讨.

作 者:徐玉萍 Xu Yuping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刊 名:河南图书馆学刊 英文刊名:THE LIBRARY JOURNAL OF HENAN 年,卷(期): 29(5) 分类号:G250 关键词:和谐社会   和谐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  

篇5: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道德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道德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道德建设,治国之基在于德.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需要把道德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去抓,从师范院校抓起,从少儿抓起,以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前提,构建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道德体系.

作 者:张清华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刊 名:理论界 英文刊名:THEORY HORIZON 年,卷(期): “”(7) 分类号:B824 关键词:和谐社会   道德建设   规范  

篇6: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坚定理想信念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的首要内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不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当前,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和信念集中表现为,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150多年来,社会主义实践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演变以后,科学社会主义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坚信不疑,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带领中国人民顺利地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并且正在朝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前进。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党的十六大报告论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明确要求“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在谈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时,明确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和特征;在论证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又提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重要任务,要求“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贡献,也是现阶段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集中表现。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和总体目标,是在坚持理想信念,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框架中提出来的。从党中央提出开创“社会和谐”新局面的概念,到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从揭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到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条件、途径、原则和方法等,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我们党提出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领导水平和工作本领的要求,是在全党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大背景中推出的。党中央从提高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延伸到提高党员干部和领导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本领,进一步体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反映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政通人和”的执政理念。这突出表现在,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达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发展。这些充分表明,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始终站在世界潮流的前头、站在人民群众的前头、站在社会发展的前头,是带领人民群众与时俱进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坚持党的理想和信念,而且要把党的执政能力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水平和工作本领,努力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落实好。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党员必须提高创造活力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和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在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中,才能具体而生动地体现出党的先进性。在党的先进性教育和先进性建设中,全体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当务之急是要认真对照检查自身在素质、能力、本领和作风方面存在哪些与党的先进性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经过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实施整改,以自己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流工作业绩来体现党员先进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永无止进的先进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发展的深刻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愿望提出的。它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反映了党的先进性与历史主动性的高度统一,顺应了世界潮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先进性品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共产党人都要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党员先进性。

篇7:和谐思维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和谐思维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和谐思维方式是和谐文化的深层内核,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思维方式,它是一种求同、协调与系统相融合的思维,正确认识和谐思维的内涵和特征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尤其是在认识功能和实践功能方面.

作 者:胡帆 陈宇宙 HU Fan CHEN Yu-zhou  作者单位:胡帆,HU Fan(湖南工业大学,社科部,湖南,株洲,41)

陈宇宙,CHEN Yu-zhou(湖南文理学院,政治系,湖南,常德,415000)

刊 名:创新 英文刊名:INNOVATION 年,卷(期): 1(6) 分类号:B80 关键词:和谐   和谐思维   和谐社会  

篇8:浅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浅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获得的一个最新的.重大理论成果.

作 者:李振海  作者单位:汾西矿业集团公司工程公司,山西,孝义,032300 刊 名: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 年,卷(期):2007 “”(5) 分类号:C912 关键词:和谐社会   思想政治工作   作用  

篇9: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建设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建设 -领导讲话

内容提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当正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中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大力拓展意识形态的功能作用,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一要求,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途径,使意识形态的功能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加强与拓展,已成为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全面审视构建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要求社会意识形态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任务的提出,必然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定位提出了新要求。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核心价值目标的确立,但这种价值目标能否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并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则取决于意识形态功能和作用发挥得如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意识形态工作应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任务提出了新要求。具体来说,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不动摇。同时,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思想保证。二是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社会氛围的形成。应注重激发社会主体的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三是在舆论引导上,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赋予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以新的时代内容。舆论引导讲求喜闻乐见、入心入脑,舆论监督着力化解矛盾、推动工作,努力营造“人心顺、士气高、干劲足”的良好舆论氛围。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途径提出了新要求。好的方法可以充分有效地展现意识形态内容的科学性,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凝聚力。经过长期努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人心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但也必须看到,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因此,应坚持与时俱进,在继承以往好的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使其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增强亲和力与渗透力。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努力形成有利于意识形态工作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的新机制;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文化需求的新方式;紧密结合现代传媒的发展趋势,根据人们接受信息途径发生的新变化,探索运用高新技术拓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手段,从而使主流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思想舆论阵地。科学把握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意识形态工作有其特定的规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着重从三个方面来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在为确立社会和谐理念提供理论支撑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增强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从而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社会未来发展的信心。因此,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着眼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作出新概括,开辟新境界,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为协调多元利益关系提供整合机制的过程中不断拓展。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它通过对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进行舆论引导,使人们对一些问题形成共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成员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人们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和利益冲突,理性合法地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愿望,把人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统一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先进文化的正确轨道上来。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秩序保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形式与方法的创新,既可以充分凸显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内涵与目标导向,又可以有效整合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应积极探索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新形式和新方法,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当前,尤其要充分利用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各种信息传播平台,丰富和拓展意识形态工作的载体及领域,进一步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应进一步提高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水平,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先进性与广泛性统一起来,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切实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使意识形态建设富于创造性创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所在。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使意识形态工作富于创造性。正确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同于其他阶级意识形态的一个根本特征,就在于它能够正确地反映和说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规律,继续推进理论创新。首先,回答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时代课题是实现理论创新的首要途径。对时代课题进行正确的解答和系统的阐述,实质上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深入阐述党为完成历史任务所提出的纲领、政策和主张,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其次,遵循认识规律是实现理论创新的重要步骤。任何新理论的形成,既要以当时社会实践的新状况和新趋势为基础,又要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汲取前人和同时代人的优秀思想成果。要在批判与继承、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运动中形成创造性的理论成果。再次,指导实践发展是实现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理论创新并不是抽象的纯粹的思辨活动,而是基于对社会实践的概括、服务与指导。只有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充分体现意识形态建设的广泛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同于其他阶级意识形态的又一根本特征,就在于它始终反映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意识形态建设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立足于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伟大实践,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努力运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使社会主义思想观念深入人心。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有战斗力。应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了解群众心理变化的特点和趋势,做到既统一思想又尊重差异,既引导群众又服务群众。应把逻辑的力量与事实的力量结合起来,把思想的严谨与表述的生动结合起来,做到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解开群众思想上的困惑,用身边熟悉的事例说明深刻的道理,使理论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巨大力量。努力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艺术性。意识形态工作方式的创新,是提高意识形态建设成效的重要保障。必须在继承实践经验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对于社会成员要区分层次,立足实际,因人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进行思想宣传教育工作。在继续巩固报刊出版、广播电视等宣传文化阵地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扩大主流意识形态在各种信息传播领域中的影响力,构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崭新平台。艺术性来源于实践性。主流意识形态应把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生活实践当作思想源泉,不断从生活实践中吸取新鲜营养,增强宣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同时,意识形态工作还应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努力在更为广阔的空间和领域展示先进的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切实提高意识形态建设的实效性。一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去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二是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意识形态工作新方式。既要针对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构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多层次平台,又要通过对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的规范和引导,保证其正确的发展方向。三是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导向作用。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坚持以人为本,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和要求,正确回答各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篇10:浅析经济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浅析经济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钱贵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实现这一伟大的战略目标,社会主义经济法律体系在其中必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经济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法律部门,主要调整国家在管理和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经济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其核心是经济利益关系,或称物质利益关系。由经济活动形成的各种具体经济关系,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秩序和整个社会秩序,与社会的正常维持、发展和安危密切相关。一般认为,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主要包括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规制关系、宏观调控关系和社会保障关系。相应地经济法一般也认为由市场主体法、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和社会保障法所组成。

1.在市场主体法中,重塑和完善经济体制的基础――企业制度。经济法认为,现代公司、企业法人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它包含着内部意志外部化、外部意志内部化,企业法人没有自己的意志,企业法人的意志是而且应当是投资该企业的产权人的共同意志。要使市场主体中最重要的部分――企业能规范运作,通过合理的权利配置来实现激励兼容,促进企业相关利益者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的形成,同时承担其对社会的责任,需要经济法不仅从实体上合理确定企业内部的产权结构,而且从形式上要保证利益主体间维护自己权益的程序科学合理规范透明。现代社会特别强调市场主体承担公共责任:企业除了要满足利润最大化要求外,还要体现出对社会公共政策过程的参与,这些公共政策可以包括公平的就业机会、劳动者的安全保障与健康、环境的保护等等。

2.在市场规制法中,经济法致力于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及其活力,采取相关措施维护竞争秩序,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市场规制法是国家干预这只“有形之手”纠正市场调节“无形之手”所导致的'弊端,同时又力求使“无形之手”在最大范围内、最高程度上发挥作用的产物。不管是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是产品质量法、会计审计法,无不是从促进市场交易,协调市场主体利益关系,保证各方经济利益平衡角度出发,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特别要看到,要更好地发挥经济法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应该尽快制定《反垄断法》。发达国家把反垄断法作为经济宪法,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在市场交易中出现许多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市场封锁、行业及公用事业垄断等现象,垄断现象的存在造成消费者利益受到侵害,而且使行业之间获取利益的机会不均等,拉大不同行业之间人员收入的差距,不利于社会安定,因此需要反垄断法来进行规制。

3.在宏观调控法中,经济法致力于确保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科学制定、有效实施,以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健康、快速、稳定增长。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日益重视运用法律手段来完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法包括产业政策法律制度、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财政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银行法律制度、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等内容,这些法律规范的基础是市场和责任。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把宏观调控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让市场能够发挥或者更好地发挥作用。经济法意识到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的政府并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因此,宏观调控法在允许国家基于经济社会化要求,广泛深入地介入经济生活,干预、调控市场主体行为的同时,从法律上明确政府的权限和责任,以保证经济生活的健康有序运行。

4.在社会保障法中,经济法重点调整以国家和社会为主体,保障有困难的劳动者和其他社会成员以及特殊社会群体成员的基本生活并逐步提高其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的目的是满足公民维持一定生活水平或质量的需要,以保障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社会保障有两个层次的目的,其表层目的是保障公民在生活发生困难时仍能获得一定生活水平或质量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其深层目的是通过满足公民维持一定生活水平或质量的需要,进而为实现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当前我国还存在着结构复杂、分布广泛的困难群体,即使社会能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其中的一部分人由于身体状况、个人能力差别等种种原因在实际的竞争中也会处于不利地位,如果国家对之放任不管,是很难建立一个和谐社会的。社会保障法确保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为主要内容,多渠道筹集保障资金、管理服务逐步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顺利运行,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经济法对于整个经济生活的调整作用不容忽视。它在对经济生活进行法律调整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平衡协调原则,从整个国家的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引导或强制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的统一,这些本质特征决定了经济法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必然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