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管理的效果分析比较

卢十八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卢十八”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ICU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管理的效果分析比较(共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ICU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管理的效果分析比较

ICU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管理的效果分析比较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以本院首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39名ICU全体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 在转变护理理念, 提高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认识的基础上, 实行责任组长负责、责任护士分管患者的整体护理模式, 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后, 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 提高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保证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小组责任制; 优质护理

ICU是收治各类急危重症或有潜在生命危险的患者, 应用先进的医疗技术设备, 对患者进行连续的、动态的、定性的和定量的监护和加强治疗的特殊护理单元[1]。如何对ICU护理工作实行全面、系统、科学、有效的管理, 合理利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极为重要。5月本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 ICU设立责任组长负责、责任护士分组的整体护理模式,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ICU共有床位14张, 护士39名, 床护比为1.0∶2.5~3.0;学历:本科11名, 大专23名, 中专5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 主管护师5名, 护师13名, 护士20名;工作年限:以上8名, 5~10年10名, 3~5年9名, 1~2年7名, 1年以下5名, 均有护士执照, 其中合同护士15名。

1. 2 方法

1. 2. 1 转变观念并提高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认识 活动开展初期, 很多护士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情绪不高, 甚至存在抵触情绪, 对此本科多次召开护士例会, 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卫生部(现卫计委)及省卫生厅相关文件精神, 明确优质护理服务是在夯实基础护理的基础上, 建立和完善整体护理模式[2]。并根据ICU特点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 修订各层级护士岗位职责, 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1. 2. 2 构建护士岗位层级体系

1. 2. 2. 1 组建护理小组 护理部根据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等的不同, 将护理人员分为N0~N4级, 选出责任组长, 将ICU分为5个责任护理小组。

1. 2. 2. 2 层级责任整体模式的实施 责任组长职责:全面负责本组的护理管理并保证护理质量。各级责任护士岗位职责:N0级护士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患者常规护理工作。N1级护士主要负责病情较轻患者的护理。N2级护士主要负责病情较重患者的护理, 完成部分临床教学工作。N3级护士主要负责重症患者的护理, 危重患者的`抢救, 临床带教。N4级护士主要负责危重症患者的专科护理, 指导督查其他层级工作, 协助护理质量管理。

1. 2. 2. 3 层级排班 科室实行12 h值班制, 以减少护士交班次数。国外有文献报道, 频繁更换护士不利于护士对患者心理、社会问题的了解, 也不利于护理和医疗的沟通[3]。

1. 2. 3 实行责任小组负责制的整体护理模式 将整个病区39名护理人员, 分成5个责任护理小组, 每组7名责任护士, 均有1名责任组长负责。患者入院时,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住院相关规章制度, 病房环境;住院期间为患者实施治疗, 病情观察, 生活护理, 并为患者家属提供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转出ICU时,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康复与健康指导, 真正实现了全程管理、全程服务。

1. 3 观察指标

1. 3. 1 护理质量 采用本院护理部制订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护理质控办通过稽查和月检查的形式进行考评, 考核内容6项, 各项满分100分。

1. 3. 2 患者满意度评价 根据本院《病房护士服务满意度调查表》, 调查表经相关专家审定, 效度合理, 信度可靠。分别于优质护理活动实施前后3个月, 对全科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包括满意和不满意)进行评价。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 1 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比较 小组责任制护理实施后, 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实施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小组责任制护理实施后, 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讨论

3. 1 通过分层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与安全 在岗位责任明确的前提下, 护士按相应层级工作, 有利于不同层级护士优势互补, 从而达到降低医疗、护理风险的作用[4]。实行分层管理后, 高层级的护士可对低层级的护士进行指导和督导, 既保证常态工作的安全有序, 又确保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5]。

3. 2 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实施分层管理可调动所有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对实现护理人员的客观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护士分层管理既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作用, 又减轻低年资护士的心理压力;而且调整分配机制, 实现了同工同酬, 优劳优得, 激发ICU护士的工作热情, 体现了层级护士的自身价值。

3. 3 提高住院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护士的工作模式由被动执行医嘱转变为主动服务的整体护理模式;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实行弹性排班, 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 有效地提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同时针对患者在ICU期间对护患交流、探视的需求, 本科实行了人文关怀护理,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服务, 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蓝蕙兰, 黄慧根, 李利屏, 等.分层管理方法在综合ICU的应用与效果.中华护理杂志, , 43(12):1129-1131.

篇2: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职责

一、责任制护理整体护理内涵

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身心给予全面、系统‘整体的护理、责任护士从患者入院开始一直负责到出院,不仅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还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和家庭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配合医院,患者康复需要,给予最佳的护理。 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可以改变功能制护理模式,扭转病人接受不同护理人员的片断护理,护士被动工作的局面,使责任护士增强责任感,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

二、各临床科室实行“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具体工作工作需求如下:

(一)责任制工作原则

1、实行责任分工,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对护士合理分工;

2、责任护士职责清晰,分工实现扁平化,使有资质的护士独立分管患者;、

3、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不超过8个;

4、护理工作量大或一级护理患者较多的病房,护士人数适当增加;

5、排班根据患者需要和尊重护士的意愿,减少交接班次数;保证夜班、节假日和每班工作重点,落实护理措施。

2、有工作标准明确划分每一层级护士能力要求和工作职责,对护士分层管理,体现能级对应,并持续改进护理质

量。

3、按照层级要求对护士进行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考核。

4、排班根据患者需要和尊重护士意愿,减少交接班次数;保证夜班、节假日的人力。

(三)责任护士工作要求;

1、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按照“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整体护理服务,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做好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完成诊疗计划,同时,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尊重关心爱护患者,增进护患信任。

2、正确实施治疗处置,密切观察,评估患者病情并及时与医师沟通,配合医师共同完成诊疗计划,同时,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尊重关心爱护患者,增进护患信任。

3、提高自身专科护理水平,运用专业技术知识,对患者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导进行康复锻炼,促进患者功能恢复,解决护理疑难问题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4、认真做好交接,必要时应交待发生紧急情况时所采取的措施。

原文地址:

篇3: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职责

责任制整体护理实施方案

在新的医学模式指导下,在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影响下,整体护理作为一种先进的护理思想和护理模式脱颖而出,它是以护理对象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按系统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使患者得到高质量的.健康服务,为了进一步体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让病人真正受益,根据江苏省卫生厅《医院整体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试行)》和《医院评价标准与细则》(二级综合医院)的要求,结合我院护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开展整体护理的必要性

整体护理模式是以疾病为中心向病人为中心转变的过程,护理观念转变是一个全员参与且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进一步转变护理人员思想观念是实施整体护理的关键,在我们这个护理人员编制相对不足的医院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做到:一是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二是树立病人是整体的观念;三是要树立全程观念;四是增强护理程序意识;五是增强环境意识。

1、 组织管理落实

为了保证整体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在原来整体护理小组的基础上,增加小组成员,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医院整体护理实施方案,指导和督促科室的工作,协调解决在整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 继续搞好培训,普及知识

为了更好地开展整体护理,护理部采取讲课与辅导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整体护理的有关理论,使护理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

3、行政、后勤支持系统的保障

加强与医院各科室之间的工作协调,加强与临床医生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取得后勤、器械、物供部门的支持,及时供给病区各种物品,维修及时到位,提供后勤保障支持;取得药剂科、检验科的支持,为病区护理提供方便,节约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从而为病人提供更多的临床护理服务。

二、实施方案

1、 合理的人员配备和安排

合理的人员配备,是确保整体护理开展的基本要求,一是增加全院护理人员数,二是护理部经常深入临床一线,根据治疗、护理工作量,随时调配护士,同时要求各科室实行弹性排班,星期天、节假日应有较充足的护理人员数,以保障系统的护理程序为病员服务。实行病房护士分组管理,将病房护士分成2-3个小组,由学历高的或有经验的高年资护士任组长,每组负责一定数目的病人(根据床位数而定),为病人做好各种治疗、护理、宣教,主动做好各种护理的同时与病人

交谈,密切护患关系。

2、 加强护理质量监控

加强质量控制与评价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关键,质控的关键是设立标准,并注意护理效果的评价,以整体护理质量标准为依据,建立护理质控组,护理部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检查,检查时注意病人的实际效果,反映护理工作的有效性,通过询问病人,听取病人及家属的反馈意见,不断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3、 注意护理工作实效

加强护理人员与病人的沟通和健康指导、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接受完整的健康教育,完善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护理工作程序、质量评价标准、健康教育内容以及标准健康教育计划、规范护理记录,设立健康教育护士,让护士有限的时间用在病人的治疗护理、病情观察和健康教育上。

4、 运用激励机制,提高护士素质

将整体护理的内涵落实到对护士的素质评价、护理诊断率、护理措施是否满足病人的身心健康需要以及病人的满意率等方面,护理部每月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测评,让病人评寻最满意的护士”,使护理人员看到自身价值体现,从而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阅读详情:

篇4: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职责

发表时间:-12-15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33期供稿 作者:邓成英 杜利霞 李惠

[导读] 实施护士分层责任制整体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 。

邓成英 杜利霞 李惠(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心内科 四川乐山 6140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3-0140-03

【摘要】目的 探讨实施护士分层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对病区15名护理人员按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综合素质分层级使用,界定不同层级护士的工作职责,包病人到护,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即责任护士应用护理程序全面负责分管病人的生活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康复指导、健康教育等。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 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护士分层责任制整体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并且有利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护士分层管理 责任制整体护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erarchical responsibility nurses holistic nursing modeeffect. Methods 15 nurses in ward, job title, age, degree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hierarchical use, defined bydifferent level nurses job duties, packet patients to nursing, implement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for holistic nursingcare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nurses in charge of applying nursing procedure comprehensive patient care, observationof disease, treatment, rehabilitation, health education.

Comparison of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quality, patient satisfaction, job satisfaction of nurses. Results the quality of car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orksatisfaction degree of nurses was implemented before the rise apparently,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ense. Conclusionnurses stratified responsibility system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olistic nursing care, patients satisfaction,work satisfaction degree of nurses, and is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nursing personneland improve Author's address: Leshan City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heart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SichuanLeshan 614000,china.

【Key words】nurse grading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of holistic nursing nursing quality

上一篇:车间现场巡检工作职责  下一篇:巡检的工作职责概括

篇5:ICU护理风险管理

ICU护理风险管理

ICU护理风险管理【1】

关键词:风险种类 原因 预防措施

ICU是危重病人进行集中治疗的场所,其特点是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治疗复杂,应用多种监护,抢救、仪器和设备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护,是一个高风险科室。因此,ICU护理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其风险种类,常见原因及控制手段具体介绍如下:

1 工作人员应急能力低

其常见原因有:缺乏工作经验,专业理论及基础知识,对危重病人的评估能力差,不能熟练地使用抢救仪器,救护技术不熟练,控制手段:

1.1 对进ICU工作的护士进行短期规范化培训,使其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常见疾病的观察要点与方法,危重病人抢救技术等。

1.2 高年资护士做好传、帮、带工作。

1.3 护士长督促低年资,新进ICU的护士加强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要求他们苦练基本功。

1.4 经常组织护士学习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并定期对他们进行理论,监护水平,护理技能,应急能力考核。

2 窒息

其常见原因有:气管插管病人湿化不够,吸痰不及时,痰痂堵塞,喉头痉挛,无力咳痰,大量咯血,呕吐物误咽;其控制手段如下:

2.1 充分湿化气道,吸痰及时,方法正确。

2.2 大量咯血时病人头侧向一侧,如血压稳定,则取头低足高位,及时去除血块,血液。

2.3 病人呕吐时头侧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床边备吸引器及其相关用物。

2.4 正确判断窒息原因,对因处理,如血痂、痰痂等引起的气管插管堵塞,可用气管插管,内芯条疏通,再吸引,无法疏通者更换气管插管,如其他原因引起者则头侧向一边,紧急吸引,保持气管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3 口头医嘱

常见原因有:抢救病人多,医生来不及开书面医嘱,医生不在科室,电话口头嘱咐,夜间护士呼叫值班医生,但医生不愿意起床开医嘱。控制手段:

3.1 抢救时口头医嘱,护士必须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护士应督促医师及时补开医嘱。

3.2 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

4 监护仪器故障

常见原因有:设置不合理,电源未接上,元件损坏,保险丝断,机内积灰多;控制手段有:

4.1 熟练掌握监护仪的使用方法,合理设置报警范围。

4.2 遇故障时检查电路连接情况。

4.3 定期检修监护设备,由专人保管,维护保养。

5 院内感染

常见原因:危重病人全身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多;医务人员无菌操作观念不强,消毒隔离制度不落实或方法不妥,消毒隔离设施不合理,用品缺乏,控制手段有:

5.1 增强病人抵抗力,必要时实行保护性隔离。

5.2 医务人员自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严格出入ICU的制度,各项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控制非工作人员出入ICU,设立单独的物品消毒间,购置必要的消毒隔离用品。

6 管道脱开扭曲

常见原因有:导管质量差,不配套,管道受压,扭曲未能及时发现,病人不合作或不理解置管的重要性擅自拔掉,其控制手段有:

6.1 使用前检查物品质量。

6.2 使用过程中注意保证通畅,妥善固定,及时解除受压,扭曲等情况。

6.3 向病人说明,置管的目的与重要性。

ERCP的护理体会【2】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在肝胆胰疾患临床治疗中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对进行ERCP、EST术的56例患者的手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56例患者,检查过程中无肠道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ERCP是诊断和治疗胰胆管疾病的有效方法,护士完善的护理配合是ERCP治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关键词:ERCP术 EST术 术前术后 护理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是消化内镜手术的一部分,目前已发展成为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微创内镜介入技术[1]。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重复性强、疗效好等优点。

完善的护理配合也是获得满意治疗结果的重要条件。本文是至间在我院行ERCP及EST的56例患者的护理体会及心得。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患者的情绪、精神状态对十二指肠乳头平滑肌的松弛有很大影响,而十二指肠乳头平滑肌的松弛是ERCP术成功的重要条件[2]。向患者介绍ERCP的操作过程、手术的'优点、手术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术前病情评估。术前详细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出凝血时间,测定血、尿淀粉酶、血小板计数。胰胆管存在活动性感染和炎症为ERCP术禁忌症。

1.3 术前准备。嘱患者充分休息。禁食禁水6h以上,做好碘过敏试验。术前30分钟肌注654-2、安定,术前15分钟注射镇静剂及解痉药,以镇静、减少肠蠕动;松弛胃肠平滑肌,以提高插管成功率。

1.4 急救设备及药物的准备。包括吸引装置、氧气、急救车、钛夹、注射针、止血药、生理盐水、造影剂。

2 术中护理

2.1 一般护理。

患者取俯卧位或左侧卧位,电极板帖在患者小腿,将牙垫咬好,胶布固定。

吸氧,连接心电监护,监测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心率、心电图。

2.2 医护配合。

①协助进镜,术者插镜到十二指肠降段后寻找到乳头,将镜身拉直,调整好位置后,助手将造影导管或乳头切开刀用少量生理盐水充满,插入导丝,并递与术者插入胰胆管拔出导丝,在监视下缓慢推注造影剂。

②协助乳头切开,术者将乳头切开刀前端插入乳头开口后,调整好方向,助手将高频电导线与切开刀接好,调好电凝电切指数,收紧电切刀钢丝,使电切刀钢丝与欲切开的组织密切接触,术者踩下凝切踏板。

这时助手不要随意伸拉电切刀钢丝。

当术者调整电切刀方向时,电切刀钢丝应处于中立位。

③根据石头的大小进行取石或碎石,一般石头小于1.2mm直接用取石篮取石,大于1.2mm先采用碎石后再取石。

当术者将取石篮插入石头上方后打开网篮,套上石头后缓慢收紧网篮,网篮出乳头外时打开网篮,使石头释放到十二指肠,排出体外。

如碎石,当网篮套上石头时收紧网篮,确保套牢石头,伸出金属外套管与网篮紧紧连接包绕石头并摇动手柄将石头绞碎。

④协助放置鼻胆管,术者将导丝前端送过结石或狭窄部后,将鼻胆管的头端从导丝的尾端穿入,在线监视下术者将鼻胆管向前送,助手缓缓回收导丝,使导丝位置始终保持在送入鼻胆管之前术后护理的位置,待鼻胆管前端送达合适位置后,退出导丝到胆管外,当鼻胆管完全送入钳道口后全部抽出导丝。

术者在线监视下边退内镜边送鼻胆管,待内镜退出口腔后,在口腔端用手固定鼻胆管,拔出内镜。

用引导管将鼻胆管末端从鼻腔中引出。

检查鼻胆引流管没在胃内和口腔中盘曲,且引流顺畅后,用胶布固定在患者面部[3]。

3 术后护理

3.1 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及家属更要热情细心体贴关怀患者,降低患者的紧张度。

3.2 饮食护理。

术后常规禁食,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唇湿润。

术后根据患者的血尿淀粉酶及有无腹痛、发热、黄疸等情况进行饮食调整。

如无并发症发生,常规禁食24h后可进低脂流质,逐步过渡为正常饮食。

3.3 病情观察。

术后患者应卧床休息,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面色、体温、皮肤温湿度情况,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同时特别要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状态以及患者腹部体征变化,定时准确地留取标本测定血尿淀粉酶、白细胞计数等,以便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4 鼻胆管引流管的护理。

检查并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管在体外要双固定,连接负压引流袋,连接处用无菌纱布包裹避免逆行感染。

保持鼻胆管通畅和有效引流,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量。

引流初期,引流量较多,每日可达500~1000ml,后期逐渐减少,如引流量突然减少或引流液由黄色变为无色时,应警惕引流管堵塞或是否置入胰管,调整体位,保证引流通畅。

鼻胆管引流一般放置1~2周。

指导患者保持口咽部卫生。

3.5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术后应严密观察低血糖、急性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4]。

患者中有产生高淀粉酶血症,经禁食、抑酸抗炎,应用生长抑素类药物等内科保守治疗与精心的护理,高淀粉酶血症在1周内恢复正常,未发生其他相关并发症,无1例死亡。

3.6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饮食应以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为准则,多饮水,避免剧烈活动。

每隔1周复查血淀粉酶,每隔1个月B超检查,以观察肝胆系统情况。

如有发热、呕吐、腹痛腹胀及皮肤黄染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美国消化内镜学会指南:ERCP在胰腺疾病诊治中的作用,中国全科医学,,8(22):1865

[2]潘莉,金莉.ERCP及相关治疗的护理[J].实用全科医学杂志,,4(2):39

[3]赖美芬,周宇,王果.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体会[J].广东医学院报,2011,29(2):230

[4]李鹏,冀明.中国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操作指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8(1):102-103

篇6:ICU护理管理风险管理论文

ICU护理管理风险管理论文

1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1.1风险管理小组的建立

护理部研究决定组织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并且任命ICU科室的护士长为风险管理组的组长,分配给各个组对应的执行任务。依据风险管理制度的程序,对各个小组组长间的职责以及标准进行明确,例如质控、消毒隔离、护理文书、仪器维护等职责的负责人,各个组长同管理组长共同完成往年护理风险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进行整合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护和避免。按惯例对风险管理例行每周一次的检查,每月对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进行一次会议总结,并且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好的提升ICU病房护理工作者对于风险因素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帮助护理工作更顺利的开展。

1.2制定三级护理质量控制制度

对ICU病房的各个管床护士的护理风险防范的职责加以明确,提升辨别护理风险的能力以及对护理风险进行风险评估的能力;各个护理小组的.小组长每天都必须对自己组的风险管理质量进行检查,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积极、及时、准确的进行整顿和改正,并且做好详细的记录;管理组的组长必须监测ICU病房危重症患者、对其发病的时间点、重点护理环节等相关联的环节,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在会议上对于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1.3辨别护理风险

对ICU病房的护理管理工作者的护理风险评估能力进行提高,对可能存在的及已经发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分类整理,并且针对收集整理的历年ICU安全事故的案例进行分析,针对护理质量进行有建设性的反馈,辨识ICU病房护理风险因素,例如患者的病情性质的分类,是急症、重症、危重症以及仪器的监管问题,护理操作的规范化问题,以及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

1.4合理调控风险管理

强化理论知识及考核指标:针对ICU病房的护理工作者制定针对性的风险管理训练计划,每个月都对其进行风险管理的教育,主要涉及ICU的基础业务培训工作、仪器设备的使用、护患间的协调沟通技巧、ICU护理的理念、相关联的法律、法规、安全教育等方面,强化护理工作者更准确及全面的认知风险管理,提升护理工作者对高风险因素意识的认知及培养处理应急反应的能力,可以有效地实现预防及避免风险因素的发生。对护理质量的考核因素进行逐步的完善,培训以后进行定期的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考核,针对理论及实践进行考核,将考核的成绩同绩效联系在一起,帮助ICU护士提升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提升护理工作者的技能,完善护理流程:强化ICU病房护理工作者的业务技能水平,规范护理操作及流程,减低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因素,护理工作者经过风险因素的辨识及评估的培训以后,帮助ICU护理人员掌握对危重症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的要点,密切监测患者的意识形态、瞳孔、四肢等生命体征,正确的监管仪器设备是否通畅、连接是否正确等情况,定期对设备进行擦拭、整理,保证仪器设备在正常的状态下,对于抢救药品、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避免出现过期、损坏等现象的发生,避免耽误抢救的时机,进一步优化护理流程。

2.结语

针对ICU病房的危重患者进行综合护理,依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风险预防的护理机制,做好预防护理风险因素的措施及完善应急处理的措施,对大出血、窒息等患者采取输血、维生素等合理的治疗手段,若是风险因素存在,必须快速做出应急处理,及时抢救危重症患者的生命。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护理记录保证详细、完整的对每项护理操作进行记录,客观、真实的反映护理工作者对患者的每项操作,如患者什么时间进行手术、检查,病情的变化、护理方法等内容,作为患者接受治疗及护理的依据。若是抢救发生时,抢救结束以后必须及时将医嘱及护理情况进行记录。培养医护工作者同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能力:ICU患者病情发展快,有效准确的跟家属沟通可以帮助患者家属更准确快速的掌握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的状况及风险,减低医疗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减少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该文通过对ICU病房进行风险护理管理,从三级护理质量控制制度、提升评估风险护理的能力及提升辨识风险意识护理能力等角度进行分析,强化ICU病房护理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扎实理论学习知识,规范护理操作流程,确保文书处理的完整、真实性,以及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提升患者及家属同医护工作者间的交流及沟通,并且对风险护理进行监督,提出由针对性的整改方案,减低发生护理差错的概率,改善整体的护理服务质量。

篇7:浅谈ICU护理风险管理论文

浅谈ICU护理风险管理论文

【摘要】目的探究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90例ICU患者,按照护理所用方法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风险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人员操作熟练度等护理质量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护理质量;满意度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属于危重病症患者的集中收治场所,因担心疗效或预后等因素,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需尽早采取有效治疗与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1]。为探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90例ICU患者临床资料。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90例ICU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所用方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0∶18,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6.26±9.13)岁;疾病类型:5例重症胰腺炎,8例脑出血,11例呼吸衰竭,14例复合伤;观察组男女比例28∶24,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46.35±9.14)岁,疾病类型;6例重症胰腺炎,9例脑出血,15例呼吸衰竭,22例复合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确保ICU湿度、温度适宜,保持空气畅通,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对其进行生活、压疮及气道护理等。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护理风险管理,主要包括:①成立护理风险小组:选派护士长为组长,设质控员、药疗、仪器监护与消毒隔离小组长,制定各自工作职责与标准,每月开展1次风险管理会议,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原因与应对措施。②强化教育与操作技能:遵照ICU培训计划对护理人员予以培训,每月组织1次操作示范与专业知识考核;借助失效模式对护理流程的潜在危险性因素予以分析,提高护理人员识别能力。③建立激励机制与加强护理记录管理:每年科室投票选出优秀医护人员予以嘉奖,详细记录患者病情、用药等情况[2]。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断标准

[3]护理质量参照ICU评分表,包括沟通能力、应急能力与操作熟练度,满分100分,得分与质量成正比。自制满意度评分量表,内容包括护理态度与护理技能等,总分100分,≥80分为满意,60~79分为较满意,≤59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

对照组沟通能力、应急能力与操作熟练度评分分别为(80.15±2.60)、(82.21±1.50)、(78.26±2.50)分;观察组分别为(92.90±6.09)、(92.46±6.70)、(92.80±6.30)分。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1、5.24、7.65,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分别为40例(76.92%)、9例(17.31%)与3例(5.77%),总满意度为94.23%;对照组分别为20例(52.63%)、6例(15.79%)与12例(31.58%),总满意度为68.42%;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53,P<0.05)。

3讨论

ICU中接受治疗的患者具有病情危重、病种多与病情变化迅速等特点,加之患者营养状况较差,肢体体位受限,易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情绪,影响预后[4]。为寻求ICU护理管理有效方法,本研究对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行护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护士沟通能力、应急能力与操作熟练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具体表现:观察组操作熟练度评分(92.80±6.30)分比对照组(78.26±2.50)分高,表明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考虑可能因为护理风险管理中,注重强化护士专业知识学习与操作技能训练,严格遵照ICU培训计划,每月落实操作示范与专业知识考核等,并借助失效模式对护理流程的潜在危险性因素予以分析,均有利于强化护士专业知识学习与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认知度,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应急能力与操作熟练度等。此外,激励机制建立和加强护理记录管理等,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意识,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42%,表明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总满意度。考虑可能因为在对患者予以护理风险管理时,在护理风险小组中设立组长与小组长,制定各自工作职责及标准,各司其职,且每月组织1次风险管理会议以探讨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和应对措施等,有利于取得良好护理效果,从而提高护理总满意度。综上所述,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秋琴.舒适护理对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7):13-14.

[2]张伟英,王万娟,陆冬妍,等.重症监护病房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21):67-68,76.

[3]李景华.综合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2):74-75.

[4]李洁琼,郭成,王学良,等.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36-37.

相关专题 责任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