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影响口译的文化差异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漂亮哥哥都归我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漂亮哥哥都归我”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试论影响口译的文化差异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共8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影响口译的文化差异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影响口译的文化差异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口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合格的口译员必须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架起沟通的桥梁.在英、汉口译过程中造成文化障碍的文化差异可分为五个方面,即:民族习俗、文化沉积、认知体系、思维模式和非言语语言.众多的文化差异会对口译产生重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口译的质量和信息的传递.然而由于口译本身在我国发展相对滞后,口译中文化的'导入远远不够,造成口译者跨文化意识不强.因此培养口译员的跨文化意识,加强口译训练中的文化导入已成为当务之急.

作 者:邓建华 任婷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04 刊 名: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11(6) 分类号:H059 关键词:口译   文化差异   跨文化意识   口译质量  

篇2:浅析影响口译的文化差异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浅析关于影响口译的文化差异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论文摘要:口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合格的口译员必须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架起沟通的桥梁。在英、汉口译过程中造成文化障碍的文化差异可分为五个方面,即:民族习俗、文化沉积、认知体系、思维模式和非言语语言。众多的文化差异会对口译产生重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口译的质量和信息的传递。然而由于口译本身在我国发展相对滞后,口译中文化的导入远远不够,造成口译者跨文化意识不强。因此培养口译员的跨文化意识,加强口译训练中的文化导入已成为当务之急。

论文关键词:口译;文化差异;跨文化意识;口译质量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国际化的不断加深,国与国之问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口译活动也越来越活跃。传统上,人们一一直认为口译员只是担当着交际过程中语言转换专家的角色,而现在,众多的口译实践已经证明口译员的角色绝不仅仅限于此,他必须担当起一个新的角色——文化的传播者。事实上只成为一个语言专家离合格的口译员还相去甚远,合格的口译员必须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架起沟通的桥梁。他在交际过程中要消除的不单单是语言方面的障碍,还包括文化的障碍。正如王佐良教授所说:“口译员要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因此口译员必须要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口译员的跨文化意识已成为保证口译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口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一)口译的定义说明口译的本质是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关于口译的定义曾有许多专家学者根据不同的侧重因素做出不同的阐释。中国语言文化大学刘和平教授认为:口译同笔译一样,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且是不同语言社团重要的交流形式,是两种思维的转换过程。IzJ上海外国语大学梅德明认为: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听到(问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张文教授对口译的概念进行了较全面的界定。她认为:口译是在人们跨文化、跨语言的交往活动中,为消除语言障碍,由能运用交流各方所使用的语言的人,采取口语表达方式,将一种语言所表述的思想内容以别种语言做出转述的即时翻译过程。

上述定义,虽然语言表述不同,但都基本表达了口译的本质,即口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在跨文化交际口译中,口译者很可能面临的是截然不同的文化,口译员必须要明确跨文化交际和口译之间的关系,尽量避免文化差异导致的种种错误。

(二)口译的过程模式说明必须重视口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

口译的最终目的在于将原作者的真实意图传达给目的语的听者。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需要对原语的理解,对目的语的表达,更离不开对语言和文化的分析。由厦门大学口译小组率先提出的厦大口译模式,用模式集中体现了影响口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重要因素和所需技能,见图1。

在这个模式中,C=Comprehension(理解);R=Reformulation(表达);S=Skill(技能);A=Analysis(分析);D=Discourse(语篇);CC=Cross—CulturalAwareness(跨文化意识);K=Ex~a.Linguistic Knowledge(非语言知识);TL=TargetLanguage(目的语);SL=SourceLanguage(原语);I=Interpreting(口译)三个圆圈分别代表口译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置于三个圆圈中央的三角形说明技能在整个口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至R箭头指明口译的整个过程,而A至C与A至R的箭头说明分析在理解与表达方面的重要意义。这是一种非直线型模式,旨在说明口译包括理解原文(C)和用目的语表达意义(R)两个阶段。这个交际过程只有在分析(A)语篇(D)和特定情景中的文化因素(CC)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厦大模式强调了对语篇和文化分析的同等重要性。正如英国着名语言学家Lyons所晚,每一种语言都与其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该语言的语言结构、语言交际模式、说话人的思维、心理等等都很大程度上受到作为该语言的文化观念的影响,甚至制约。在跨文化交际口译中,接受信息一方对原信息分析的任务就落到口译者的.身上。口译分析不仅包括对非文化信息的分析,还包括直接影响准确传递的那些可能引起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的分析,这时跨文化交际是否成功往往取决于口译者是否能够对交际双方的浯言及语言所包含的文化正确理解、分析和表达,进行正确的转换,口译也因此成为交际双方成功交际的桥梁。如果口译者对信息中文化因素进行了错误的分析和理解,翻译后的信息必然会有悖于原信息文化之处,也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

二、影响口译的文化差异

口译中译员面对的文化差异问题是一个影响交际效果和质量的现实问题,对文化差异进行适当分类,有利于口译实践和教学,有利于口译员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差异外在表现为语言表达、风俗习惯、体态表情等,更深层的差异则表现在思维方式、价值标准、道德观念、审美观、心理因素、对世界的感知等方面。

在英、汉口译过程中造成文化障碍的文化差异按承载方式分为言语语言和非言语语言两大类。具体可分为五个方面,即:民族习俗、文化沉积、认知体系、思维模式和非言语语言。

民族习俗差异指的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逐渐形成了包括礼仪、习惯、喜好和禁忌在内的各自的特点。口译员必须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甚至造成语用失误。受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生性谦虚慎言,倾向含蓄内蕴,藏而不露,常用婉言曲语平缓语气,强调客气。因此交流中喜爱用一些模糊词,如“也许/或许/可能”,“大约/大概”(about,approximately),差不多(almost,nearly),大体上的/基本上的(generally,basically)等。但这类词语用多过滥会起反作用。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性格开放豪爽,说话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过多的模糊词给人模棱两可,言不由衷的印象。也由于同样的原因,在发言之前中国人常常会说:“我对这方面了解不多,准备得不好,看法很粗浅,不当之处,请不吝赐教。”等等;我们本民族人都了解这只是讲话人的谦虚,可是如果口译员直译过去,英美国家的听众就真的会认为你没有作好准备。再比如当外方对中方为他所做的一切表示感谢时,中方习惯回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若直译出去,中方的好意就会被误解为“你是出于工作而并非愿意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口译者如果懂得异国文化习俗,用“withpleasure”或“Itismypleasure”等表达,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使交流深入下去。

篇3:试论影响口译的文化差异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国际化的不断加深,国与国之问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口译活动也越来越活跃。传统上,人们一一直认为口译员只是担当着交际过程中语言转换专家的角色,而现在,众多的口译实践已经证明口译员的角色绝不仅仅限于此,他必须担当起一个新的角色——文化的传播者。事实上只成为一个语言专家离合格的口译员还相去甚远,合格的口译员必须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架起沟通的桥梁。他在交际过程中要消除的不单单是语言方面的障碍,还包括文化的障碍。正如王佐良教授所说:“口译员要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因此口译员必须要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口译员的跨文化意识已成为保证口译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口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一)口译的定义说明口译的本质是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关于口译的定义曾有许多专家学者根据不同的侧重因素做出不同的阐释。中国语言文化大学刘和平教授认为:口译同笔译一样,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且是不同语言社团重要的交流形式,是两种思维的转换过程。IzJ上海外国语大学梅德明认为: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听到(问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张文教授对口译的概念进行了较全面的界定。她认为:口译是在人们跨文化、跨语言的交往活动中,为消除语言障碍,由能运用交流各方所使用的语言的人,采取口语表达方式,将一种语言所表述的思想内容以别种语言做出转述的即时翻译过程。

上述定义,虽然语言表述不同,但都基本表达了口译的本质,即口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在跨文化交际口译中,口译者很可能面临的是截然不同的文化,口译员必须要明确跨文化交际和口译之间的关系,尽量避免文化差异导致的种种错误。

(二)口译的过程模式说明必须重视口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

口译的最终目的在于将原作者的真实意图传达给目的语的听者。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需要对原语的理解,对目的语的表达,更离不开对语言和文化的分析。由厦门大学口译小组率先提出的厦大口译模式,用模式集中体现了影响口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重要因素和所需技能,见图1。

在这个模式中,C=Comprehension(理解);R=Reformulation(表达);S=Skill(技能);A=Analysis(分析);D=Discourse(语篇);CC=Cross—CulturalAwareness(跨文化意识);K=Ex~a.Linguistic Knowledge(非语言知识);TL=TargetLanguage(目的语);SL=SourceLanguage(原语);I=Interpreting(口译)三个圆圈分别代表口译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置于三个圆圈中央的三角形说明技能在整个口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至R箭头指明口译的整个过程,而A至C与A至R的箭头说明分析在理解与表达方面的重要意义。这是一种非直线型模式,旨在说明口译包括理解原文(C)和用目的语表达意义(R)两个阶段。这个交际过程只有在分析(A)语篇(D)和特定情景中的'文化因素(CC)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厦大模式强调了对语篇和文化分析的同等重要性。正如英国着名语言学家Lyons所晚,每一种语言都与其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该语言的语言结构、语言交际模式、说话人的思维、心理等等都很大程度上受到作为该语言的文化观念的影响,甚至制约。在跨文化交际口译中,接受信息一方对原信息分析的任务就落到口译者的身上。口译分析不仅包括对非文化信息的分析,还包括直接影响准确传递的那些可能引起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的分析,这时跨文化交际是否成功往往取决于口译者是否能够对交际双方的浯言及语言所包含的文化正确理解、分析和表达,进行正确的转换,口译也因此成为交际双方成功交际的桥梁。如果口译者对信息中文化因素进行了错误的分析和理解,翻译后的信息必然会有悖于原信息文化之处,也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

二、影响口译的文化差异

口译中译员面对的文化差异问题是一个影响交际效果和质量的现实问题,对文化差异进行适当分类,有利于口译实践和教学,有利于口译员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差异外在表现为语言表达、风俗习惯、体态表情等,更深层的差异则表现在思维方式、价值标准、道德观念、审美观、心理因素、对世界的感知等方面。

在英、汉口译过程中造成文化障碍的文化差异按承载方式分为言语语言和非言语语言两大类。具体可分为五个方面,即:民族习俗、文化沉积、认知体系、思维模式和非言语语言。

民族习俗差异指的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逐渐形成了包括礼仪、习惯、喜好和禁忌在内的各自的特点。口译员必须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甚至造成语用失误。受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生性谦虚慎言,倾向含蓄内蕴,藏而不露,常用婉言曲语平缓语气,强调客气。因此交流中喜爱用一些模糊词,如“也许/或许/可能”,“大约/大概”(about,approximately),差不多(almost,nearly),大体上的/基本上的(generally,basically)等。但这类词语用多过滥会起反作用。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性格开放豪爽,说话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过多的模糊词给人模棱两可,言不由衷的印象。也由于同样的原因,在发言之前中国人常常会说:“我对这方面了解不多,准备得不好,看法很粗浅,不当之处,请不吝赐教。”等等;我们本民族人都了解这只是讲话人的谦虚,可是如果口译员直译过去,英美国家的听众就真的会认为你没有作好准备。再比如当外方对中方为他所做的一切表示感谢时,中方习惯回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若直译出去,中方的好意就会被误解为“你是出于工作而并非愿意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口译者如果懂得异国文化习俗,用“withpleasure”或“Itismypleasure”等表达,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使交流深入下去。

篇4:口译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口译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跨文化意识是任何外语教学中都不能忽视的重要教学内容.口译作为高级外语教学,对译员的跨文化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跨文化意识的`有无与强弱程度是评价一个优秀译员的重要标准.本文旨在探讨口译与跨文化意识的关系,并提出建立统一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模式.

作 者:周彦君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外语系,广西,南宁,530001 刊 名:内蒙古电大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RADIO & TV UNIVERSITY 年,卷(期): “”(1) 分类号:H319.9 关键词:口译   跨文化意识   培养模式  

篇5:影响口译的文化差异论文

关于影响口译的文化差异论文

传统上,人们一一直认为口译员只是担当着交际过程中语言转换专家的角色,而现在,众多的口译实践已经证明口译员的角色绝不仅仅限于此,他必须担当起一个新的角色——文化的传播者。事实上只成为一个语言专家离合格的口译员还相去甚远,合格的口译员必须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架起沟通的桥梁。他在交际过程中要消除的不单单是语言方面的障碍,还包括文化的障碍。正如王佐良教授所说:“口译员要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因此口译员必须要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口译员的跨文化意识已成为保证口译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于口译的定义曾有许多专家学者根据不同的侧重因素做出不同的阐释。中国语言文化大学刘和平教授认为:口译同笔译一样,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且是不同语言社团重要的交流形式,是两种思维的转换过程。IzJ上海外国语大学梅德明认为: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听到(问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张文教授对口译的概念进行了较全面的界定。她认为:口译是在人们跨文化、跨语言的交往活动中,为消除语言障碍,由能运用交流各方所使用的语言的人,采取口语表达方式,将一种语言所表述的思想内容以别种语言做出转述的即时翻译过程。

上述定义,虽然语言表述不同,但都基本表达了口译的本质,即口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在跨文化交际口译中,口译者很可能面临的是截然不同的文化,口译员必须要明确跨文化交际和口译之间的关系,尽量避免文化差异导致的种种错误。

口译的最终目的在于将原作者的真实意图传达给目的语的听者。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需要对原语的理解,对目的语的表达,更离不开对语言和文化的分析。由厦门大学口译小组率先提出的厦大口译模式,用模式集中体现了影响口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重要因素和所需技能。

在这个模式中,C=Comprehension(理解);R=Reformulation(表达);S=Skill(技能);A=Analysis(分析);D=Discourse(语篇);CC=Cross—CulturalAwareness(跨文化意识);K=Ex~a.LinguisticKnowledge(非语言知识);TL=TargetLanguage(目的`语);SL=SourceLanguage(原语);I=Interpreting(口译)三个圆圈分别代表口译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置于三个圆圈中央的三角形说明技能在整个口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至R箭头指明口译的整个过程,而A至C与A至R的箭头说明分析在理解与表达方面的重要意义。这是一种非直线型模式,旨在说明口译包括理解原文(C)和用目的语表达意义(R)两个阶段。这个交际过程只有在分析(A)语篇(D)和特定情景中的文化因素(CC)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厦大模式强调了对语篇和文化分析的同等重要性。正如英国着名语言学家Lyons所晚,每一种语言都与其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该语言的语言结构、语言交际模式、说话人的思维、心理等等都很大程度上受到作为该语言的文化观念的影响,甚至制约。在跨文化交际口译中,接受信息一方对原信息分析的任务就落到口译者的身上。口译分析不仅包括对非文化信息的分析,还包括直接影响准确传递的那些可能引起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的分析,这时跨文化交际是否成功往往取决于口译者是否能够对交际双方的浯言及语言所包含的文化正确理解、分析和表达,进行正确的转换,口译也因此成为交际双方成功交际的桥梁。如果口译者对信息中文化因素进行了错误的分析和理解,翻译后的信息必然会有悖于原信息文化之处,也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

口译中译员面对的文化差异问题是一个影响交际效果和质量的现实问题,对文化差异进行适当分类,有利于口译实践和教学,有利于口译员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差异外在表现为语言表达、风俗习惯、体态表情等,更深层的差异则表现在思维方式、价值标准、道德观念、审美观、心理因素、对世界的感知等方面。

在英、汉口译过程中造成文化障碍的文化差异按承载方式分为言语语言和非言语语言两大类。具体可分为五个方面,即:民族习俗、文化沉积、认知体系、思维模式和非言语语言。

民族习俗差异指的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逐渐形成了包括礼仪、习惯、喜好和禁忌在内的各自的特点。口译员必须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甚至造成语用失误。受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生性谦虚慎言,倾向含蓄内蕴,藏而不露,常用婉言曲语平缓语气,强调客气。因此交流中喜爱用一些模糊词,如“也许/或许/可能”,“大约/大概”(about,approximately),差不多(almost,nearly),大体上的/基本上的(generally,basically)等。但这类词语用多过滥会起反作用。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性格开放豪爽,说话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过多的模糊词给人模棱两可,言不由衷的印象。也由于同样的原因,在发言之前中国人常常会说:“我对这方面了解不多,准备得不好,看法很粗浅,不当之处,请不吝赐教。”等等;我们本民族人都了解这只是讲话人的谦虚,可是如果口译员直译过去,英美国家的听众就真的会认为你没有作好准备。再比如当外方对中方为他所做的一切表示感谢时,中方习惯回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若直译出去,中方的好意就会被误解为“你是出于工作而并非愿意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口译者如果懂得异国文化习俗,用“withpleasure”或“Itismypleasure”等表达,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使交流深入下去。

篇6:培养跨文化意识与高职高专外语教学

培养跨文化意识与高职高专外语教学

作为一对“孪生姐妹”,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的学习必然要包括对文化的学习,交际能力的最终体现则反映在能否准确而得体地交流信息和感情,因此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教育正受到外语教师的极大关注.我院当前外语教学存在的弊端之一,就是没有让文化意识的教育“显性”出来,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终掌握.本文从环境熏陶、文化教学、语言实践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实践措施.

作 者:宋玉霞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23)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   英语交际能力   高职高专学生  

篇7:浅析口译与跨文化交际

浅析口译与跨文化交际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研究口译,分析了语言文化与口译的关系,并举例说明了口译中存在的文化障碍,指出培养译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有助于提高口译质量.

作 者:陈慧华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13) 分类号:H0 关键词:口译   文化障碍   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意识  

篇8: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有多方面影响,本文从词语内涵、宗教、价值观、非语言交际以及社会心理等五个方面,分析产生交流障碍的'原因,并力图找出解决此障碍的根本途径.指出了了解文化差异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 者:曾利娟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外语部,河南,郑州,450052 刊 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1 34(5) 分类号:G0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相关专题 文化差异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