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走近毛泽东有感

暴躁的徐多宝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暴躁的徐多宝”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看走近毛泽东有感(共12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篇1:看走近毛泽东有感

看完纪录片《走进毛泽东》,伟大的形象又变得那么可亲可爱。

毛泽东也是人,普通人,一位可爱喜欢跟老百姓混在一起谈笑风生的老人。只是时势造英雄,民族的屈辱,民族的衰亡,需要一位领袖,一位统帅一位舵手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毛泽东要“立奇志,交奇友,读奇书,创奇事,作一个奇男子”;他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迈和自信;他勇于挑战,有挑战自然,挑战对手,挑战社会,挑战世界的雄心和壮志;他有阅万卷书,读百家言,融会贯通的智慧和远见;他又有“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乐观和豁达;正是有这样的豪情万丈和激志自信,是毛泽东适应了时势的要求,让他用笔杆子赶走了小日本,击败了反动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而毛泽东自己也成为了人民心中的神和永远的向导。

纪录片开题一段话: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却不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己却不当大元帅。他就是毛泽东。寥寥几十字,道出了毛泽东的辉煌功绩和做人的谦逊。其实褪去毛泽东的光坏,他就是一位仁义、智慧、慈爱、风趣,喜读书爱写作的平常老人。这就是现在又看毛泽东我的看法,对他本人又有了深一层本质上的了解。

毛泽东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带兵打仗,他的志向是做一位教书育人的老师,用笔写尽天下文章,做一位诗人文学家,从来不想与人打仗,更何况是枪林弹雨的战争呢?一次记者问答的媒体采访会上,一位刁钻的记者问毛泽东为什么会想到去打仗夺权,毛泽东的回答仅有四个字:逼上梁山。是的,不是因为老蒋欺压太甚,不是因为无可选择,谁会愿意去打仗呢!这也是毛泽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可见毛泽东是一位有仁义爱的人,不得已时才会选择极端手段。

步入晚年后,毛泽东越发地回忆起自己当年的志向,越发地表现出自己平和幽默的一面。毛泽东喜爱青年,面对在苏联的中国留学生,他表现出了激励育人的一面:“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你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战争结束了,毛泽东也想回归自然,率真直爽让他的眼角里总是充满了慈爱、宽容与平和。毛泽东喜欢宴请朋友客人,请他们到家里吃饭,席间递烟夹菜,谈笑风生,充满了祥和的气氛。会见美国的基辛格夫妇是,毛泽东风趣的一语双关的说起了英文“paper tiger(纸老虎)”,请几次到访的斯诺夫妇登上天安门城楼观赏北京城,在会间造访的非洲妇女时,笑容可掬的学非洲屈膝礼以还礼。就是在这些严肃的外交场合,毛泽东也是一展率真幽默的自我,这是他的本性。

毛泽东是世界上第一个喊出“人民万岁”的国家领导人。因为他出身农民家庭,育之长之农民气息的土地上,他深信“谁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谁就能赢得全中国”。最后毛泽东的预言变成了现实,他胜利了,人民胜利了。晚年的毛泽东更想靠近群众,倾听群众的声音,因为他本身的博爱之心,因为他深知“水中可以没有鱼,但鱼儿永远离不开水”,他喜欢走访调查全国各地,喜欢拉着老乡的手席坐田间地头,与之聊天。闻着农民的气息,毛泽东就神清气爽。后来,为了保护毛泽东的安全,中央决定,毛泽东外出时必须戴上口罩,这样一来人民群众就认不出他了,他因此也失去了与人民群众的密切接触。“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如是说。毛泽东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在外调查各地,但是口罩然他远离了群众,毛泽东心里很不舒服,休息是,他独自瞭望远方,神情无奈黯淡。

毛泽东怀着仁爱之心,始终心系群众。他曾风趣的说:“我毛泽东喜欢吃鱼,活着吃了不少的鱼,等毛泽东死了,把他的骨灰洒在江水里,让鱼儿来吃,吃的肥肥壮壮,再更好的服务人民!”毛泽东就是这般的系天下系百姓,“为人民服务”是他叫道政府官员必须履行的神圣职责。

“人总要死的,毛泽东是人,所以毛泽东也会死的。我死了,大家可以开个庆祝会,你就上台讲话,就讲今天我们这个大会是胜利的大会,毛泽东死了,大家来庆祝辩证法的胜利······。”毛泽东如是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讲。他伟大而又谦逊,可敬可爱可亲,正因如此,顺应时代的毛泽东才会被人民所膜拜至万世吧!

最后,谨以此片的结尾来表达我对毛泽东本人的崇敬吧!

他最大的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他最大的创造,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他最艰辛的探索,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

他最伟大的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篇2:看走近毛泽东有感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青年的毛泽东以此明鸿鹄之志,吟鲲鹏之情。书生意气,风华正茂。他立奇志,行奇事,交奇友。他特立独行,他锐意革新,他不甘平庸。他以一个年轻人独有的热情和信念去奋斗,去拼搏,去改变这落后的旧中国。他要的,是一个独立,富强,民主,和平的新中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壮年的毛泽东,这个慨然昂扬的男子,助中国共产党以薄弱的星星之火成不可遏制的燎原之势,领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导中华民族重新屹立,将“东亚病夫”的帽子摘下,狠狠地摔在帝国主义列强的脸上。

可岁月的风刀霜刻,年代的变化沧桑已使曾经的风华正茂,意气正盛的青衫少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戎装盛年变得苍老龙钟。只是,那一身英雄气概,三分首长风范,却丝毫未减。

岁月,可以在墙头上剥落曾经的繁盛豪华,也可以在人面上刻录如今的沟壑纵横,亦可以在石板上回荡千年的期望等待。只是,有些人,有些事,任是岁月也无法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去,从历史的变迁中抹去。有些情结,有些气概,亦是无法轻易随风而散,不会就像风前絮般,欢也零星,悲也零星,它会如陈年的女儿佳酿般,历久弥香。

滚滚长江的东逝水,浪花淘尽了几多英雄。多少风云惨淡湮没在历史长流中,单留下永不掉落的浪花演绎着快意恩仇,永不停息的江涛吟唱着成王败寇。只是,青山依旧在,夕阳也红了又红。白发渔樵,秋月春风,浊酒一壶,管他浪迹几何,我只要契阔谈宴,对酒当歌。

自古不乏壮志凌云几分愁,高堂明镜悲白发。烈士暮年,壮心虽不老,但已力不从心。岁月沉默,夕阳不走。昔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今日刀钝刃乏,发华鬓白。不过,纵流光容易把人抛又何如,起码,曾经,我黄沙百战穿金甲;起码,曾经,我有翠袖殷勤把酒呷。风沙侵蚀的是我行将就木的身体,却触不到我慨然铿锵的不灭豪气。浪花淘走的是我琐碎落魄的一生,却卷不掉我为苍生拔过的剑,受过的伤,流过的血。

侠骨雄心,笑看坚铠丛中逬万矢;孤怀统揽,曾经沧海慨平生。是非成败,且留后人去评判笑谈。(

篇3:看走近毛泽东有感

当1949年10月1日的时候,天安门上传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今天成立了!”这是谁的声音,这么庄严,这么铿锵有力,这样激情四射,他就是毛泽东,一代伟人毛泽东。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军事家,在他的诗中,往往透露出,他对革命的雄心壮志,对未来的大展宏图,也透露出革命的艰难。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过千军万马,他曾在地图和沙盘上指挥着全中国的中国解放军和工农红军。

毛泽东从一位拥有满腔热血的知识青年到一位决定着中华命运的传奇人物,他经历了多少常人所不能经历的事。他从一位刚刚毕业的知识分子到一位饱读红色书籍的共产主义领导人,他付出了常人所不能付出的。当国民素质低下时,毛泽东曾幻想当一位老师,让下一代保卫自己的国家,然而现实却打破了他的美好的梦想,后来,在毛泽东的采访录里,他说,他是被“逼上梁山”的。是啊,在那样的一个年代里,多少人因为无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然而正是这位曾经“被逼上梁山”的青年,成为了中国近代革命史上,一个高不可攀的里程碑。

“我要用文房四宝打倒反动派。”大家听到这句话,可能感觉很奇怪,怎么用笔去打反动派?然而这就是当年毛泽东满怀激情的豪言壮语,他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他把笔视作枪杆子,纸张就是战场,毛泽东用特殊的方式在与反动派做着斗争,取得了胜利。如果主席没有博览群书的知识,怎能夸下这样的海口,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毛泽东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和对自己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信心。然而如果我们面对当时的情况,我们敢于说出这样的话语吗?我们能有这样的信念吗?答案是唯一的:不能!是因为我们没有毛泽东的那么多的知识吗?这是其次的一点。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没有毛泽东的雄心壮志和他的才华。

从主席的身上,我们不光能学到这些,我们还应该学到主席那种简朴的生活作风,主席的拐杖简单到我们不能想象,就是一根树枝在外面缠上了一层橡胶,就是这根拐杖伴随了毛主席以后的几十年。然而我们现在还具有毛主席那种不奢侈的习惯吗?有的人会说时代不同了,难道时代不同了,那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就应该消失吗?

还应该学习毛泽东的领袖风采:1.睿智2.包容力3.亲和力。睿智是指毛泽东有智慧,有能力,这是毛泽东之所以优秀的基础。包容心,毛泽东有很大的胸怀,也很能包容别人的过失,“用人所长,容人所短。”这句话用来形容毛泽东很合适,因为他充分利用他人的长处,并对别人的短处适当的包容。亲和力,毛主席除了对敌人,对任何人都是笑眯眯的,对待下属,甚至对待那些村民都是很和蔼的,让人感觉平易近人。这就是毛泽东独特的领袖风采,只有掌握了这些领袖风采,你的人缘就会迅速上升。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您的光辉思想永远照我心……”是啊,走进毛泽东,学习毛主席。毛主席是一座永远不倒的丰碑,屹立在我的心上,激励着我永远向前进……

篇4:观走近毛泽东有感

《走进毛泽东》这部影片讲述的是毛主席的一生。从他的出生到他的主席生涯,都有叙述。

在我们中国的主席史上有这样的一个人,他虽然出生贫苦,但志高远大,他成立了新中国,他让农民过上了小康的生活,这个人就是——毛泽东。

毛泽东的理想其实不是做一个主席,而是平平淡淡的做一个小老师。但是,他也是被现实的情况“逼上梁山”的呀!毛泽东是第一个用笔杆子打战的人,他同后来的鲁迅一样,都是用自己的言语去恐吓敌人,令敌人闻风丧胆。

毛泽东同时也是一个不喜欢抢的人。指挥红军作战的他,甚至连一枪都没有打过。他也成为了当时中国第一个拥有持枪证却从未打过一枪的主席!

毛泽东创造了许许多多个第一,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愿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篇5:观走近毛泽东有感

寒假,我去观看了大型文献纪录电影《走近毛泽东》。影片多半是反映革命战争年代的事,毛泽东带领全国人民勇敢地奋斗,顽强地拼搏,解放了全国。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毛泽东住进了紫京城,那位历经千难万苦的革命领袖身着朴素的中山装,上面缝补的痕迹显而易见。

一天夜里,炊事员送来了一小碟花生米和一碗稀粥,毛泽东将其喝了,还在吃得比较干净的碗里舔了又舔,直到不剩一点米粒。人民在毛泽东心里是至高无尚的,也是始终不渝的信仰。在谈到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时,毛泽东常用这样的比喻:“水里可以没有鱼,但鱼儿永远离不开水。”出身于农民家庭的毛泽东,始终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从延安到北京,毛泽东保持着俭朴的生活作风。穿了多年的衣物舍不得扔掉,总是缝缝补补再穿。毛泽东真是当之无愧的主席,那么艰苦朴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进入晚年的毛泽东,对于人的生老病死是非常旷达的。闲暇时他同身边工作人员聊天说:“人总是要死的,毛泽东是人,所以毛泽东会死的。”这是一个乐观的主席,胸襟开阔的主席。在他写的《长征》《卜算子·咏梅》中也写出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死是悲壮的,但人生总免不了一死,要把悲观转化成乐观,那便是毛泽东精彩的人生。

从1976年至今,毛泽东逝世20xx年了,在这20xx年间,足足有一整代和毛泽东同时代的人离开人世,同时也有一整代新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成长起来。有许多人看了毛泽东的书、电影,向他学习,继承发扬好的传统。让我们回望毛泽东,走近毛泽东,感悟毛泽东,就仿佛能看到他穿越时代之门,从历史的风风雨雨中向我们走来。

篇6:观走近毛泽东有感

纪录片 《走近毛泽东》 讲述了毛泽东不平凡的一生。青年时代的特立独行,中年时代的艰苦斗争,老年时代的平静慈祥。全面展现了一个去掉神的光环走进大众的毛泽东。让普通人有了一个了解伟人成长并向伟人学习的素材。

影片中毛泽东在少年时代就对当时国内的进步思想抱有好感,常常借阅相关书籍,无意中为日后的革命精神打下了基础。毛泽东十几岁时辍过学,只身离乡求过学,并转过多所学校,原因是他认为学校限制了自身的发展,由于家境不宽裕,他最终在湖南师范就读。在学习期间,他创立进步社团,到岳麓书院读书,到湘江游泳,学习古典和进步文化等等为毛泽东自身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些经历放到今天来看,也是不寻常的青少年时代。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都是二十出头的青年人的原因。他们当时有了在今天看来到而立之年才有的经历。在这里我不得不说说今天教育的失败,学生们只知道试题和课本,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课堂(至少在上大学之前),到了二十岁也没有成年人的心智。就目前来看,以现有教育方式是教不出来下一个毛泽东的,恐怕半个都难。

中年时的毛泽东与中国的腐朽做斗争,为中国革命倾注全部,早年亡妻还有后来为革命牺牲的五个亲人。1957年毛泽东有这样一首词:

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羞,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水顿作倾盆雨。

从中不难感受到毛泽东对妻子的深厚感情,但其中并没有哀怨,因为是“忠魂”,表明这是一个革命家应有的态度和人生。我想,在毛泽东意识到“枪杆子里出政权”时,他就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了。为革命牺牲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革命本身就会流血。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表现的不止是面对困难时的实事求是,放眼全局冷静的思考,更是一种从小经受砺炼而具备的坚韧不拔、决不气馁的人生观的自然流露。革命初期走“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观点,摆脱围剿时“四渡赤水”的惊人举动,不可能是毛泽东某日醒来后的突发奇想,这些都是个人能力长期积淀而来。

毛泽东晚年对人说起过自己的人生志愿,那就是当一个普通教员。他一生都不用枪,他只用手中的笔与侵略者和反动派手中的枪做斗争。这一点让我感怀颇深,一个爱好和平的人,在民族危亡时起身革命,遭到反动派屠杀时才走上“武装斗争”的道路,这是被逼出来的,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把自己手中的笔杆子换成枪杆子。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大仁大爱”的境界吧。

毛泽东是一个伟人,毛泽东思想是一座丰碑,但他也有平凡人的一面。从主席的一生中就能感受到“平凡与伟大”的辩证与统一。

篇7:走近毛泽东读后感

这部为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一十周年摄制的纪录片,时长九十分钟。其资料来源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及其前身延安电影团的新闻工作人员,跟随毛泽东的足迹整整六十五年,所拍摄和珍藏的一大批宝贵文献资料,该片选用了其中许多未曾公开过的珍贵历史画面。诸多专家在审评该片后,用的最多的词语就是:新颖。

《走近毛泽东》这部影片的最大特色是创作者用平民化、生活化的视角展现了毛泽东。它简化了一些过去人所共知的大场面、大事件,而是从“情”的角度,以更形象化、生活化、平民化的角度去解读毛泽东的个性、毛泽东的伟大、毛泽东的普通,解读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

该片导演艾辛告诉记者,《走近毛泽东》不是面面俱到的人物船记片、功勋片或资料汇编。影片风格不仅是回忆和怀念,更是对毛泽东作为一个伟人、同时又是一个普通人的一种再现。细节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毛泽东给人让烟点烟、为避免引起群众围观而不得不戴大口罩等等。

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镜头,是毛泽东在接见非洲夫人的时候看到对方手上戴的手镯时,很好奇地抓着非洲夫人的手问这是象牙做的吗?当对方向他行非洲的礼节,即屈膝礼时,毛泽东十分幽默地也略一屈膝以示还礼。当时,毛泽东已经是七十七岁高龄。

篇8:走近毛泽东读后感

评价一个领袖,一个事业的带头人,我们当然要以成败论英雄。毛泽东的一生,成败得失都有,如果来进行一下客观的评价,大概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他是一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伟人。这种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他参与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为这个党的建设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在农民占人口80%以上的国家建设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两个先锋队”,这个不容易。为此,他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从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加强党的建设,开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提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提出反腐倡廉的问题。

第二,他创建了人民军队,提出了党指挥枪的原则,要求支部建在连上,主张打人民战争,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战术。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提出建设强大的国防军和巩固的国防。他是一位举世公认的军事家。

第三,他通过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领导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创了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为后来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历史的基石。

第四,他确立了新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这里有三件事值得一提。一是抗美援朝。这场战争打掉了斯大林的怀疑,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不可小视。有人说如果没有抗美援朝就可以解放台湾,这只是一种假设。实际上,美军第七舰队是朝鲜战争爆发后就立即开进台湾海峡的,而不是中国宣布抗美援朝以后才开进去的。

二是两弹一星。如果当初没有下决心搞,今天我们还搞得起来吗?人家还会让你搞吗?

三是建立起相对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体系是什么意思?就是自己能够循环,什么都能够制造,有螺丝钉,也有机床,经济命脉掌握在自己手里,不需要依靠别人过日子,不用看人家的眼色行事。当然,这种独立是无奈的,也是不完善、不全面的。

其次,他是影响中国文化的大家。

第一,我们知道,他是一个诗人。毛泽东的诗词也充满了虎气和猴气。如早年的《咏蛙》诗:“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出声?”

离开韶山冲的时候,他改写的诗词:“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到了长沙,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于是又写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结论是:“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到陕北,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新中国成立以后,则是“换了人间”!

这些还不是虎气?

篇9:走近毛泽东读后感

如何避免两极分化,说到底就是一个怎样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这也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一直努力去解决的问题。邓主席说过:“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大会也特别强调了这个问题,要求“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

毛泽东是中国农民的儿子。因为他生在农村,对农民的疾苦最为了解。早年他做过农村调查,了解中国的社会状况、阶级状况,对农民的社会地位和蕴藏的革命性的认识也最为深刻;对中国革命的动力在哪里,最为清楚。正是在农村的环境里,他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道路,同时又把农民成分占绝大多数的中国共产党改造成了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毛泽东这一辈子,对农民,对这些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是怀着深深的感情的。他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弱者,是真正需要去帮助、去解救的人。因此,他始终把自己当成是贫苦农民的代言人,当成是普通老百姓的代言人。也可以说,毛泽东最大的原则就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站在社会底层民众的立场上,努力避免两极分化,使他们不再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他特别担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掌权以后会脱离群众,如果脱离了群众,就要让他们去“洗洗澡”,去接受群众的改造,就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整风运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整党整风,包括三反五反,他都抓得很紧。特别是下决心枪毙张子善、刘青山,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被认为是了杀了两个人,管了。

毛泽东改变中国历史

毛泽东的一生,成败得失都有。问题是,我们要站在什么样的立场,来认识和评价毛泽东;要采取什么样的标准、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认识平台,来看待毛泽东。

中国人常说两句话,“不以得失论英雄”“不以成败论英雄”。我认为,恰恰是这两句话,给了我们三个评价体系和认识标准。

第一个,就是“以得失论英雄”。这里的得失,有很多种,我们姑且把它理解为“评价主体个人的得失”,也就是指我们评价者从自身的得失、切身的感受、个人的好恶去进行评价。不以得失论英雄,也可以理解为不以我们本人的、自身的得失来论英雄。

说是不以得失论英雄,但又有多少人不是以自己的得失、从切身的经历和感受去评价别人呢?

比如说中国的老百姓,他们为什么感念毛泽东?还不就是因为毛泽东创建了新中国,让他们翻了身,当家做主人,政治上有了话语权,经济地位有了改变。这种朴素的感情使他们永远缅怀毛泽东。

从个人的得失、个人的情感来认识和评价毛泽东,这个东西错不错?我个人觉得不错。因为一个人如果完全超出自己的感情来评价,第一不真实,第二很难做到。

但是如果仅仅从个人得失、从自身的情感来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全面不全面?肯定不全面。因为这样的认识毕竟是个体的、感性的,很容易碎片化,很容易偏颇,很容易出现判断上的失误。所以时至今日仍会出现有的骂毛泽东、有的赞毛泽东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

第二个评价标准,就是“以成败论英雄”。这里的成败,与个人得失相比,更多的是强调客体的成败,或者说我们评价对象所领导的事业的成败。成败是事实,这是一种客观的评价,一种价值的判断。这种基于事实的评价,相比起前面的“以得失论英雄”,要客观得多。

篇10:走近毛泽东读后感

基辛格回忆当年陪同尼克松会见毛泽东的情景时这样写道:“这房间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学者的隐居处,而不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全能领袖的会客室。”解放后的毛泽东在中南海菊香书屋的个人藏书近10万册。拥有这样数字的图书,对于一个大国领袖不算什么,而看完这些图书,并且让这些图书留下他的遗泽,却是普通人做不到的。

学习的重要性,毛泽东在延安时曾讲过,“韩愈说,‘人不通今古,马牛而襟裾’,所以只要是人而不愿做牛马的,就要学习。”

读书对于毛泽东来说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部队攻打茶陵,闯进谭延闿老家。谭延闿曾经是清末进士,后任湖南都督、湘军总司令。《三国演义》就是从他家的藏书楼发现的。毛泽东说:“这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快乐不可言!”我们可以想见,在当时条件下,“敌军围困万千重”,对一般人而言,最需要的可能只是粮食和盐巴,而对于毛泽东来说,精神食粮则更显重要。

贺子珍回忆说:在井冈山,主席最爱在口袋装书,便于一有空就看,后来后勤部门就给他在衣服上做了两个大口袋以放书。

书的页面可分为版心与留空。现代留空因为人性化阅读的需求而越来越大。但在一般人那里,也许一辈子都不会想到使用书籍周围的留空部分。现在出版的很多毛泽东的读书笔记,都是从书的天头地尾收集来的。还在省立一中时,毛泽东就买了《韩昌黎全集》20多本,因为别人的书毕竟不好信笔抒发感慨。到了后来,毛泽东的眉批越写越长。1952年,买了大字本《二十四史》,据统计批注最多。

毛泽东在年轻的时候有一个雅号叫“毛奇”。他说:“要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奇男子”。1961年8月,胡乔木请长假。毛泽东要他去杭州。可以“专事游山玩水”,读书也可“专看闲书,不看正书”。他还说:“不仅《二十四史》,稗官野史也要读。”因为最理想的人才大多是“博”与“专”的统一,“专”为主,“博”为辅,“专”以“杂”拓展思维空间,“杂”以“专”为服务对象。有人形象地喻之为“图钉理论”。图钉是“点”与“面”的统一。“点”是专业,“面”是非专业。很显然,作为图钉,如果只有“点”而没有“面”的作用力,是很难发力的。

篇11:走近毛泽东读后感

作为一个美国人,特里尔先生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毛泽东,将他放在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大气候中,放在中国社会的历史土壤里,进而揭示了一个“历史之谜”——毛泽东何以成为毛泽东?

如果真要追根溯源,探寻历史的真相,只有返回中国,这个拥有50文明史的古老国家,也惟有在这样的国度里,才可能产生毛泽东这样的历史伟人。

毛泽东是20世纪一位富有魅力的革命家,他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不是乌托邦理论的一支插曲,而是对中国社会的重建,具有深远的影响。尽管毛泽东作为一位管理者比作为一位传统观念的反叛者、导师和斗士远为逊色,尽管他有这样那样的过失,但这位魅力超群的政治家“支配了一个需要‘超人’的时代”,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如果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那么毛泽东将被视为一个新的黄金时代的奠基人。

历史的引力无处不在。毛泽东虽然离开我们已经30年了,但他和他的同志们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给20世纪的中国和世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投下了自己巨大的身影。当代中国人必须明智地对待毛泽东的历史遗产,因为毛泽东已经与中国历史融为一体了,不可分割,难怪有人这样说:毛泽东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现代史;读懂了毛泽东,也就读懂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读懂了中国人和中国的事。

“青史如鉴耀千秋!”在一篇访谈录里,新华社记者曲志江、李术峰说得好:“谁也无法否认,毛泽东对20世纪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巨大而深刻的作用和影响;谁也无法抗拒,毛泽东拥有的强烈而长远的个人魅力和精神力量。”

毛泽东生前曾经多次点名批判南斯拉夫共产党领袖铁托,但在毛去世后,铁托却称赞毛是一位“巨人之中的超级巨人”。对此,连特里尔先生也感到大惑不解:“事情总是这么奇怪,50、60年代诋毁他最多的政府,1976年却对他的赞辞最多。有些领导人说他是人类历史上一千年才会出现一个的天才。美国《新闻周刊》当天发表的社论标题是《历史上最后一位巨人》。”

没有任何崇拜者会比他生前的对手和敌人,更知道毛泽东存在的意义和分量,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对于毛泽东,今天的中国人还有许许多多的困惑和疑问,我们也许可以从这本《毛泽东传》中找到答案。

篇12: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周末,我观看了一部描写毛主席的影片——《走进毛泽东》。该片讲述了毛主席一生中的战斗经历,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传奇经历,毛主席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全中国人民的新生,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在充满荆棘的革命路上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毛主席同他的随从人员们一起去爬山,他们还未爬上山顶,太阳已经快西沉了,他的随从人员对他说:“毛主席,天色已经暗了,再继续往前走也是没有路可走的,还是回去吧!”毛主席听了他们的话之后,转过头来幽默地对随从的官员们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天再晚,也得继续往前走。”说完,便拄着他那根心爱的拐杖,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之中。在革命道路上,他凭着这种坚韧精神,勇往直前;不管前面的路有多危险,有多艰难,他总是用自己的脚,为人民开辟出一条条通向幸福生活的大道。

《走进毛泽东》这部影片里处处都在散发着毛主席思想的光辉,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有一次,当会议结束时,主持人请毛主席离席,毛主席因脚下有毛病而无法站起来,这时,大家都不愿离开了。毛主席说了一句使人心沸腾的话:“你们如果不走,我也不走。”一句平凡而有力的话,使在座的委员们的心里都在流泪……

从1953年到1962年,毛主席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工作人员看到他的衣服破了,劝他换件新衣服,他说:“我们国家穷,发的布票少,你不也穿着补丁的衣服吗?我为什么就不能穿?因为我是主席?我看还是应该节省点,不要做新的,破了再补嘛!”其中有件睡衣已是“面目全非”,领子全换过了,衣袖、前页,下摆等处补丁连补丁,看不出衣服的原布,仔细一数,整件睡衣竟有73个补丁。

毛主席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一生,他酷爱读书,至死方休。毛主席幼年时期就在先生的引导下,开始读《三字经》,继而读《孟子》、《论语》……成年之后,在辛勤工作之余,毛主席还喜欢写毛笔字,作诗赋词等。他在生病的时候,还坚持看书学习,真正地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可见毛主席是多么有毅力啊!

希望大家能观看这部影片,看了这部影片之后,你对毛主席一定会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相关专题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