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宝宝应该怎样学数学才好

绿毛水怪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绿毛水怪”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四岁宝宝应该怎样学数学才好(共9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四岁宝宝应该怎样学数学才好

四岁宝宝学数学的方法

1、在游戏中多念多反复

如果你想让孩子学会一样东西,法宝就是“重复”,不厌其烦的重复。古人不就是:“读诗百遍,其义自见”的吗?

带宝宝上下楼梯的时候,可以嘴里碎碎念着“1、2、3、4、5......”;看到了车牌号,可以随时告诉宝宝车牌上的数字,包括公交车的数字;在搭积木的时候也可以随口跟宝宝说1个、2个、3个、4个等等。

家里的水果、积木等不同种类的东西都可以让他学着数。每次练习的时间,以不超过5分钟为宜,否则孩子就烦了。

2、用儿歌或歌谣学习数字

用手指比划数字,对于大人来说是约定俗成的,而对于宝宝来说可就需要一定的学习了。爸爸妈妈要反复教宝宝以手指的组合来代表特定的数字,同时编出儿歌式的语句进行配合,甚至让宝宝给儿歌任意配曲,这样可以为这项学习增加更多趣味性。

用下面的儿歌教孩子学1到5的数字的:

“1呀1,1是毛毛虫爬呀爬;2呀2,2是小兔子跳跳跳;3呀3,3是小花猫喵喵喵,4呀4,4是小黄狗汪汪汪;5呀5,5是小白鸽飞又叫,1、2、3、4、5,我会从一数到五”……

1-10: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

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

5像秤钩来买菜,6像哨子嘟嘟响,

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圈,

9像勺子来盛饭,10像棍子打棒球。

3、玩数字玩具或者软件

数字和字母玩具或者相应的APP也可以很好的帮助宝宝学习哦。

家长可以把10个数字按顺序排好,依次读给宝宝听;或者将顺序打乱,宝宝随意抓起哪一个,就告诉他抓起的数字是几,在这些游戏过程中,宝宝逐渐会学会数字。

4、在游戏中多念多反复

如果你想让孩子学会一样东西,法宝就是“重复”,不厌其烦的重复。古人不就是:“读诗百遍,其义自见”的吗?带宝宝上下楼梯的时候,可以嘴里碎碎念着“1、2、3、4、5......”;看到了车牌号,可以随时告诉宝宝车牌上的数字,包括公交车的数字;在搭积木的时候也可以随口跟宝宝说1个、2个、3个、4个等等。

锻炼4岁孩子数学思维的方法

1、学画正方形

可以练习用铅笔沿着一个方形小盒画出正方形,转角时拐成有角的形状,不要画圆角。之后可学写口、日、白、田、回、国等。

2、用三角形拼成四角形

3、谁最大,按大小排队

4、学读三位数

5、试做三位数不进位的加法

可摆数字练习。将结果用现成数字摆出来。例如:

126 417 539 648 457

+253 +262 +340 +231 +532

6、摆单数双数

用珠子或花生排开两行,单数下面是单个的,双数是齐头的。孩子拿取时常一手拿两个,遇双数时可完全放手,遇单数时只能放下一个,孩子很容易找出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平时数东西时可以一手拿两个,用2,4,6,8,10去数,比一个个数要快些。

7、数楼层

宝宝知道每层楼一定要有窗户,在楼前数窗户的竖排就可知道层数。

8、学习圆轮

在长方形木板上插上5根活动的木棍,最长一根穿5个红色圆轮,第二根穿4个黄色的,第三根穿3个蓝色,第四根穿2个绿色,第五根穿1个黑色。学习圆轮主要学习五以内的加减。

9、倒数数

倒数数是培养逆向思维的开始,在解决困难时十分有用。

10、算盘练习加法

4岁孩子学数学的好习惯

1、认真“听”的习惯。

为了教和学的同步,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思想,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听边思考,对中、高年级学生提倡边听边做听课笔记。

2、积极“想”的习惯。

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使自己始终置身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是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一般要求达到:有根据、有条理、符合逻辑。随着年龄的升高,思考问题时应逐步渗透联想、假设、转化等数学思想,不断提高思考问题的质量和速度。

3、仔细“审”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内容,学会抓住字眼,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旁注、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性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建议教师们经常进行“一字之差义差万”的专项训练,不断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4、独立“做”的习惯。

练习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实践活动,还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教师应教育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盲从优生看法,不受他人影响轻易改变自己的见解;对知识的运用不抄袭他人现成答案;课后作业要按质、按量、按时、书写工整完成,并能作到方法最佳,有错就改。

5、善于“问”的习惯。

俗话说:“好问的孩子必成大器”。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大力提倡学生自己设计数学问题,大胆、主动地与他人交流,这样既能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同学友情,又可以使学生的交际、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逐步提高。

篇2:6岁宝宝应该怎样学数学才好

6岁宝宝学数学的方法

一、背数和点数

背数和点数不同,背数时孩子只是在背唱顺口溜,只在9进10时略加注意就可以往下背诵。点数要求手口一致,如一边拨珠一面数数,或一边摆积木一面数数。两风半之前孩子手的动作欠灵活,经常手口不一致。到33-36个月时手的灵活性逐渐增加,半数儿童能手口相符地数6-8个,最优秀的能点数12个且做到手口一致。4岁以后用10个珠子一行的数数器帮助数数,可以减少进位时的差错,平均4-5岁儿童可以手中一致地点数到40-45。

二、按数拿取

一岁时几乎所有孩子都会按大人的要求拿取1个,约半数能按指示拿取两个。两岁时几乎都能拿取3个,就算会背数到30,点数到10但按数拿取3个已是最确切的量,拿4个时就捧出一大堆数不清楚了。但两岁时孩子知道从拿取的3个当中取走1个后还剩2,拿走2个后还剩1,放下两个就有3。也知道两边都有3个就是 “一样多”,3个之内能分清哪边多。

3岁时多数会按数拿取4个,部分会拿取5个,4岁时几乎所有孩子都会拿取5-6个,部分会信口开河拿取8- 10个。会拿取几个就会在那几个之内进行加减。5-6岁的儿童会拿取10个,约半数能拿取到20个。个别儿童会按5个一组,一直拿取到100个。5-6岁一年之内会有很大的进步。如果从4岁半起,展开一些猜测及拿取的游戏,到5岁时,几乎全组儿童都能拿取100,并有可能在100之内进行加减。 按数拿取是孩子真正识数的上限,这个限的确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

三、学认数字

从19 个月起,少数儿童会指挂历上的1;两岁时72%的儿童会指和说出挂历上的1和8;3岁前有40%的儿童已经学会认数字1-10;46个月时9.6%的儿童会写1~2个数字;到56个月时72%的儿童会写10个阿拉伯数字。孩子们最常写错的是6和9,也常将3写成ε,将6写成?,这种错误一般都能在66个月前纠正。

四、复述数字

复述数字就是顺着背出大人口授的数字,这要求儿童有短暂的注意力和记忆力。1987年,在接受调查的儿童中,有76.2%的30个月儿童能复述两位数,有78.3%的38个月儿童能复述3位数。比内L-M(1972年)是表要求2.5~3岁复述两位数;3~3.5岁复述3位数;7岁复述5位数;10岁复述6位数(比内以70%人能达到的标准规定该年龄能达到的能力)。

五、倒述数字

倒述数字要求儿童将大人口授的一串数字以相反的次序倒述出来,如口授123时倒述为321。在倒述数字时不容许看写出来的数字,或自己用毛将口授的数字用笔写下来。这要求儿童十分注意听,马上将数字记忆,同时要用心去想即是通过逆向思维将数字的次序倒着背出来。

六、倒数

倒数数就是从大到小倒着数数,如54321。学过用儿歌倒数的儿童从3岁半就能倒数10~1。儿歌押韵,顺口:123,321,1234567,7654321。先学会背熟7~1,往上加10,9,8就很容易了。倒数的关键在10~9上,如重点练习100~99,90~89,70~69……,经过练习的儿童都能从自己背数的最大数倒数到1。儿童之所以能倒数数因为中文数字是单音,易于学习和背诵。尤其从11~20没有规则的变化,所以较容易学会倒数数

七、分左右

我国儿童学会分清左右是因为早拿筷子,几乎所有会拿筷的孩子都知道拿筷子的手是右手。个别左利的孩子也知道自己用左手拿筷子,所以从26个月就认识自己的右手了。家长经常同孩子在镜前做游戏,孩子就会快速指自己的左眼、右耳、左肩、右膝、右夹肢窝,左肘等部位。孩子分清鞋的左右最早是23个月,多数是33个月,仅有个别独立能力被剥夺者才拖到52个月。

八、知道自己几岁

从10个月起,如果大人问“你几岁?”时,宝宝会竖起食回答,到15个月时就会自己说“1岁”。说话较

迟的宝宝到28个月时就会自己说“两岁”。但是比内量表和格塞尔量表都认为应当5岁才能正确回答自己折年龄。

九、画正方形

3 岁左右的儿童画出的正方形要求至少有一个是直角。我国儿童从30个月就可以学会画下方形,较迟的也在44个月学会了。因为许多汉字是正方形的,孩子们从阅读中看惯了正方形文字,有些家长也让两岁半前后的宝宝学写汉字,所以画正方形对我国儿童来说,比较容易。

十、认识硬币和找钱

在50个月时有74.6%的儿童会认3种硬币,到53个月时有76.8%的儿童会用1和2分凑成5分,或1角,5角凑成1元。有78.2%的5~6岁儿童学会用硬币做买卖的游戏。 比内规定6岁时能认4种硬币,美国有1分,5分,1角,25分四种。比内L-M量表规定在9岁时学会找钱,即从35分之内找钱。我国钱币10进制,可能较容易,不过提前3~4年也很可观了。

6岁前孩子的数学启蒙要点及方法

1、从上楼梯中引导孩子对数量的认识

很多妈妈都会知道,比如上楼梯的时候会让孩子一格一格的数数,从1数到10,下楼梯的时候倒着数数,从10数回到1,这是非常好的启蒙。然后,可以延伸出数字累加的这个概念,多上了一级,数字就增加了1,多上了两级,数字就增加了2。然后,当孩子如果已经很熟悉了数数这个简单的认识以后,再上楼梯的时候,妈妈们有没有想过让孩子去领悟,这一层台阶一共是10级,再上一层台阶还是10级,那一共我们爬了多少级台阶呢?

同理,就算坐电梯也可以有很多游戏的空间,比如同时两部电梯在运行,孩子可能只是纯粹无意识地去按了其中一部电梯,这时候我们一边等电梯一边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哪一部电梯会来得更快呢,为什么会来得更快呢?孩子也许不可能一下子就能知道,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是因为这一部电梯的数字距离我们所在的楼层数字更小,于是这部电梯就会来得更快。然后小多少呢,很自然的就可以推导出十以内或者二十以内的减法的认识。每次坐电梯的时候,花一两分钟的时间去引导孩子,让孩子学着自己判断,哪一部电梯会来得更快,或者这一部电梯比那一部电梯来得要快几层。

再比如家里切了西瓜,我们对还是小婴儿的宝宝可能会说,我们来切一个西瓜吃吧,这里是只让孩子认识单纯的数字。孩子再大一点了,还是切西瓜,就可以让孩子数数我们家一共几个人呀,如果每个人想吃一块西瓜的话,这个西瓜要分成几块才够呢,让孩子学习这之类的简单均分的规律。

2、逛超市是最简单易行的办法

在孩子到了三四岁的时候,是数学启蒙的最佳时期,感知能力也增强了,这时候就可以增加一些生活中所能接触的数学范畴了。最简单易行的就是带孩子去逛超市的时候,除了可以带孩子认识蔬菜水果之类的事物,更可以让孩子试着去认识商品标价签上的数字含义。

或者从孩子最喜欢呆的玩具店里入手,让孩子除了下意识地喜欢某样玩具之外,可以学到一些数学的应用。

可以先从单价为整数的一些价签开始熟悉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几块十几块几百块到上千块。也不用非常刻意地去教孩子对个十百千位的读法,而是无意地指着某件商品的价签时,自己读出来这样一个数字的读法,然后找出同类型的一些标签去读,吸引孩子去关注。我们在读了几个同类型价签以后,试着让孩子去读一两个,起到强化这类数位的读法的目的,在无形之中慢慢就让孩子知道了个十百千位直到小数点以后的读法,就算孩子暂时还不会明白个十百千位的意义,但首先可以明确地读出来。只要坚持每次去超市时,都这样做上几次,有领悟力的孩子逐渐就能明白一些规律,可以比较出哪些数字大就是更贵,数字小就是更便宜的意思。

同理,这样的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孩子认识汉字(或者英语),常常在一些固定的地方比如超市过磅台,每次经过的时候总是给孩子指认过磅台三个字,或者在停车场里墙上贴的慢字,每次经过的时候用半分钟跟孩子念几遍,下次再经过这里的时候,随意的让孩子找一下慢字写在哪里的啊,过磅台三个字在哪里啊,大脑的记忆功能增强是需要强化和有效刺激记忆的。

3、学习认识时间,更培养守时守信品质

让三四岁的孩子学习认识时间也是数学在生活中的最好应用。认识时间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孩子去认得时间的数字,除了让孩子知道时间的分钟秒钟这些概念以外,而是应该和孩子的日常行为联系起来,可以不仅让孩子学会认识时间,更可以做到守时守信的品质。

比如先跟孩子约定,我们一共可以看二十分钟动画片,现在的时间是1点20分,看20分钟就是1点40分钟的时候就要停下来了这样。孩子在刚开始,可能不会把我们说的时间当回事,这时可以逐次提醒一下,1点30分的时候提醒孩子已经过了十分钟了,还剩5分钟的时候再提醒一次,到时间就让孩子停下来,不再延时。如果每次约定的时间最后又延时处理,对孩子来说就失效了,起不到任何作用。

前几次也许孩子会不配合,需要大人去提醒他时间的流逝,慢慢的他就会有了时间的概念。但如果孩子就算不配合,试几次,哭闹也不延时,他就会明白了说20分钟就是20分钟,必须守时守信。然后可以逐步让孩子自己去认识多少分钟以后的时间是几点,也可以因人而宜地处理,比如告诉孩子,你这次做到了守时的话,下一次就可以让你多看5分钟,否则下一次就给你减掉5分钟,让孩子在时间的应用上去明白数字增减的规律。

当孩子慢慢清楚了分钟的应用时,再逐渐引入到秒钟上面,比如答应了孩子再过5分钟可以吃冰淇淋,就可以告诉孩子分钟和秒钟甚至小时之间的关系,当然这是建立在孩子能对这些方面感兴趣的做法,如果孩子根本对这个不感兴趣,就不要勉强了,可以把这样的方法应用到生活中其它的方面,道理是一样的,做法可以有很多。

在孩子认识了时间的分钟和秒钟的概念以后,逐渐可以延伸到周、月、年的概念。比如在买玩具上面,大多数理性的妈妈都不是在孩子一要买玩具就会同意买的,但是如果总是敷衍孩子说什么我今天没带钱呀改天再买之类的,是不会获得孩子的信任和理解的,他只会没完没了的在玩具店里跟你纠缠。如果平时试着让孩子对周、月、年有了基本概念的话,可以跟孩子约定,比如每个月基本上有30天,我们一个月只可以吃一次麦当劳,吃多了没啥好处的。或者一年有365天,这一年当中你有四次机会可以为自己选择玩具,生日、春节、六一和圣诞,除此之外不能随便买玩具。然后当孩子缠着你买玩具的时候,你可以跟他说,你现在可以在玩具店里看一会儿,但咱们约定可以买玩具的时间不是还没到吗,还差几个月或者还差多少天,妈妈不希望你是一个不守信用的孩子呀。

因为让孩子理性地去明白一个定点的时间,他也有个盼头,总比每次都敷衍说下次或者改天,要好得多。如果一开始孩子还不是太有时间的概念,时间范围可以短一点,先以一周为限,比如跟孩子约定,你一周的7天里,只有周六周日的这两天你可以看1个小时的动画片,当他逐渐能接受一些时间的限制以后,再扩大到一月和半年一年这样,既是让孩子清楚知道时间的概念,更是培养孩子的一种自律精神,在约定的时间里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自律性高的孩子长大了在学习上也会有更高的自觉性。

孩子快乐学数学的口诀

20以内进位加法

看大数,分小数,凑整十,加零头。

(掌握“凑十法”,提倡“递推法”。)

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退位减,口算方法和简单。

十位退一,个加补,又准又快写得数。

加法意义,竖式计算

两数合并用加法,加的结果叫做和。

数位对其从右起,逢十进一别忘记。

例:435+697=

减法的意义竖式计算

从大去小用减法,减的结果叫做差。

数位对齐从右起,不够减时前位拿。

例:756-569=

两位数乘法

两位数乘法并不难,计算过程有三点:

乘数个位要先算,再用十位乘一遍,

乘积末位是关键,要和十位来对端;

两次乘积相加完,层层计算记心间。

例:15×24=

两位数除法

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除三位。

除到那位商那位,余数要比除数小,

然后再除下一位,试商方法要灵活,

掌握“四舍五入”法,还有“同商比较法”,

了解“折半定商法”,不足除数商九、八。(包括:同头、高位少1)

篇3:高三数学应该怎样学才好

高三数学学习方法

一、知识点是有限的,题型也是有限的。

不少学生打题海战术,仅仅局限于数量,但是现实中,曾经做过的题目,时间一长就忘记了。最近几年,在高考之前,我总会找一些试卷给学生做,其实包括一些考完不久的试卷,并且还是大考试卷,结果还是有一些学生对试卷陌生。那么刚结束的大考试卷对他们来说都有点陌生,那么对以前做过的题目呢?显然,在复习中,仅仅追求做题的数量,是不科学的。因为,我们要知道,高考涉及的知识点是有限的,题型也是有限的。特别是在第一轮复习中,对知识点的理解、运用、衍生等环节着手是必要的。对知识点掌握后,通过对题型的总结和归纳,做到对每一种常见的题型都能驾驭。然后再通过一定的题目来训练,一方面巩固,一方面找做题的感觉,相信你会取得很大的收获。

那么有些人就问了,对题型总结部分,学生很难做到,如果老师不总结的话,仅仅靠学生的能力把题型总结全是不现实的。其实不是这样的,只要稍加留心,做到这些不难。例如就拿数学学科来说,很多学生手上都有高考真题,那么高考中涉及的题型已经明显的展现在眼前,再比如,函数与导数部分是高考重点部分,最常考得知识点和题型一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函数性质的运用

(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3)函数中涉及的最值问题

(4)函数的图像以及零点相关的问题

(5)恒成立问题

(6)函数图像的切线问题

(7)与其它知识点的相关运用

为此面对高考真题,可以把高考中相关的题型放到一起归纳一下,看看每种类型中,知识点是如何体现的,对一些常见的问题,解题思路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积累,表达过程中需要怎样的思路等等。就这样不断的积累,总结、归纳和完善,相信这系列的问题能被系统化吸收和掌握,自学能力也相应的增强。肯定比哪些盲目的题海战术受用得多。对于其它学科,知识点是有限的,题型依然是有限的。

二、高效的利用时间。

高效的利用时间不是把每一分钟都有效的利用起来,夜以继日的努力,而是把属于自己的时间拿过来做有效的规划。当然对于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来说,根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面对各科的复习,学校加班加点补课,课后还有大量的作业,如果要抽时间的话,只能挤出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这样下来,又导致休息不好,学习效率更低。那么遇到这些情况怎么办才好?为此对于这些方面我给同学们以下建议:

1.审视自己。

其实没有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借口,因为你的时间虽然花费了,可是并不花费在自己的事情上,都被格式化掉了,自己的问题还是那些问题,整天浑浑噩噩的忙碌,结果做的事情对自己还没有好处,俗话说,无利不起早,你的时间究竟花费给谁了?学校的作业?还是机械的死记硬背?自己得到哪些?因此说在最大限度抽出时间的时候,我们应该审视一下自己,自己主要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得更好,那么这样一下你肯定会舍掉一些东西,那么时间自然就会有了。

2.把最清醒的时间,留给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

比如说,某个晚上你从7点到10点可以自由的复习,那么可以把这三个小时拿过来规划,分为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你最迫切做的事情是什么?哪些事情可做可不做?等等。当然这些事情一般局限于学习方面的事情。那么你可以把三个小时中最清醒的部分时间留给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剩余的时间留给最迫切做得事情,一切出发点都是自己的现状。最大限度的挑战极限,最后留给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把主要的时间放在主要矛盾上,你就抓住了主干,解决了大部分问题,信心、积极性都会相应的增强,时间利用率也能得到保证。

三、让课堂更好的充实自己。

学生在学校,多半时间都在课堂中度过,但是以往机械的“课前预习,课中专心,课后复习,作业按时完成”对高三学生来说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合理的。面对六科老师的课,你哪有充足的时间预习?很难保证每堂课都用心听,课后复习作业一样能把你压得喘不过气。所以说,一些学生觉得课堂效率特别低,甚至把自己对学习的被动归咎于对老师恨,对自己的失望。显然这样是不对的,最后失去最多还是你自己。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更有价值?

以一周为一个单位,对课堂进行规划。

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老师已经固定,讲课方式也基本固定,讲课的内容以及所用的学案基本上也是固定的。为此,对于这些固定的东西,分析起来比较容易,建议把老师一周的课拿过来规划,规划的角度如下:

(1)接下来一周的课,主要内容是哪些?

(2)你自己在这些内容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3)这一周对于某个科目有几次课?

(4)你期待从课堂上获得哪些?

(5)这一周中会有什么样的考试,会有哪些作业,并且哪些作业适合的实际情况,打算如何完成它等等。

那么一周的课是一个整体,那么随着进度的进行。特别是当这一周即将过去的时候,你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总结:

(1)你对这周的内容掌握得怎样?

(2)哪些收获是超出你预期的?

(3)有哪些方面没有达到你的预期,你有哪些资源来弥补?等等。

把这一周的时间以及内容细节化,始终围绕着自己需要的方面着手,那么这样的话课堂才更好的服务于你。

四、合理的做题

面对大量的习题,很多学生按部就班,从前往后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最后很多能只能印证文章开头所说的,做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最后能记住的部分,或者有用的部分甚少。那么怎样做题才有效?建议把题目分成三个方面的内容:

(1)巩固部分

面对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面对题型的归纳和总结,所以说需要做一定的题目来巩固所学习的部分,这个环节中,把陌生的变成相对熟悉的,把以往熟悉的,变成更熟悉的,速度思路都得到提升。

(2)检测部分

如果说遇到某次考试,即使你发挥得再不好,那么对你来说都是一种收获,因为通过检测,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特别是一些方面没有巩固好。如果说没有进行考试,自己也应该抽时间对自己所学的内容,做一个初步的检测,这部分的题目要慎重对待,因为自己的不足,自己最应该清楚,找出不足的地方。

(3)完善部分

找出不足的部分,从知识点体现形式、审题、思路的构建、表达等多方面着手,通过这个部分的题目来完善自己。这样一来,你不仅仅是属于会做题的学生,更是会学习的学生。

高三数学学习技巧

一、用好课本: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数学概念重新认识,深刻理解其内涵与外延,区分容易混淆的概念。如以“角”的概念为例,课本中出现了不少种“角”,如直线的斜角,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复数的辐角主值,夹角、倒角等,它们从各自的定义出法,都有一个确定的取值范围。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锐角或直角,而不是钝角,这样保证了它的唯一性。对此理解、掌握了才不会出现概念性错误。

2.尽一步加深对定理、公式的理解与掌握,注意每个定理、公式的运用条件和范围。如用平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必须满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有的同学之所以出错误,不是对平均值不等式的结构不熟悉,就是忽视其应满足的条件。

3.掌握典型命题所体现的思想与方法。如对等式的证明方法,就给大家提供了求二项式展开式或多项式展开式系数和的普遍方法。

因此,端正思想,认真看书,全面掌握,并结合其它资料和练习,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从而为提高解题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上好课:课堂学习质量直接影响学习成绩

1.会听课。会听课就是要积极思考。当老师提出问题后,就要抢在老师前面思考怎么办?想一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所有可能的途径和方法,然后在和教师讲的去比较,可能有的想法行有的不行,可能老师的方法更好,可能你的方法还简明、还奇妙。而不要等老师一点一点告诉你,自己仅仅是听懂了就认为学会了,这实际上是只得怀疑的。难怪不少同学说老师一讲就会,自己一做就错,原因是自己没有真正去思考,也就不可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积极思考是上好课最为重要的环节,当然也学习的主要方法。

2.做笔记。上课老师讲的含有重要概念,各种问题常规思想与方法,易错的问题,以及一些很适用的规律和技能等,所以,上课做好笔记是必要的。

3.要及时复习。根据记忆规律,复习应及时,每天一复习,一周一复习,每单一总结为好。

三、多做题:高三学习数学要做一定量习题

1.难度适当。现在复习资料多,题多,复习时应按老师的要求。且不能一味做难题、综合题,好高骛远,不但会耗费大量时间,而且遇到不会做题多了就会降低你的自信心,养成容易忽略一些看似简单的基础问题和细节问题,在考试时丢了不丢的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练习时应从自已的实际情况出发,循序渐进。应以基础题、中档题为主,适当做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以提高能力和思维品质。

2.题贵在精。在可能的情况下多练习一些是好的,但贵在精。首先选题应结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和近几年高考题的考查的方向去选,重点体现“三基”,体现“通性、通法”。其次做题时的思考和总结非常重要,每做一道题都要回想一下自己的解题思路,看看能不能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并注意合理运算,优化解题过程。第三对重点问题要舍得划费时间,多做一些题。第四在复习过程中也要不断做一些应用题,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高考改革的方向之一。

3.重视改错。有的同学只重视解题的数量而轻视质量,表现在做题后不问对错,尤其老师已经批阅过的也视而不见,这怎么能进步呢?错了不仅要改,还要记下来,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和启示,尤其是考试试卷更要注意。只有经过不断的改正错误,日积月累,才能提高。

4.注意总结。不仅包括题型、方法、规律的总结,还要掌握一些基本题。

高三数学复习方法建议

1、注意命题题型变化,注重吃透考点,突出重点

观察近几年的命题规律,基本可以确定一点,运算量不会增大。在命题老师心态正常的情况下,一般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考虑问题,来考查学生多种能力,比如思维能力、推理能力、演算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复习时也应侧重于整理,根据学生记忆特点和心理特点,全面覆盖所学过的主要知识点,重点、热点、考点一起抓。对考生来说,吃透考点非常顶用。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主要考点,心中有数,笔头才能硬起来,答题才能顺畅。分析历年试题可以发现,除了10个选择题、7个填空题的知识覆盖面比较宽外,其他题目一般都有所侧重。

必考题目主要在以下几个知识点:立体几何中,直线与平面的关系肯定有一个大题;解析几何中,二次曲线与直线的关系会考到。还有,像三角与向量结合、函数与导数的结合、数列与不等式问题都是重点考查内容,另外,应用题的各种类型也会考到,可能在填空题中考查。因此,高三数学复习应在上述知识点上多花心思。

高三数学复习应注重“看”,从看中吃透考点,突出重点:要求学生把课本内容包括正文和习题完整地看一遍,将知识要点用框图的形式勾勒出来,在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熟记数学概念、定义、公式、定理等,巩固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书上例题不能看一下就过去,在看例题时,要把解答盖住,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做完或做不出时再去看答案,有时也要想一想,自己做的哪里与解答不同,哪里没有想到,该注意什么,哪一种方法更好,还有没有另外的解法。

高三数学复习还应注重“想”:对课本中的每道题不必一一做一遍,只需多想下列问题:本题解决的关键是什么?涉及哪些知识点?涉及哪些思想方法?尝试变更条件(或结论),会有怎样的结论或需要补充什么条件?高三数学复习更应注重“练”:挑选部分有代表性的习题演练一遍,体会如何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提炼具有普遍性的解题方法,以不变应万变最重要。

2、平时复习把握难度,注意查错补缺,合理解题

平时练习题目,应把握一个难度问题。我省高考数学试题难度在0.65左右,如果命题方向不偏的话,多数学生都可适当降低目前所做题目难度。至于尖子生,则应适当提高难度,灵活运用掌握的知识点,比较深入地分析问题,提高压卷题目的解答能力。平时应适度控制练题数量,把以前做过的题目翻出来,尤其是易错知识点,要重新过一遍,搞准概念,这样可相应降低类似题目再出错的几率。答题上,有两点很重要,一个是策略问题,一个是技巧问题。高考如同打仗一样,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又要重视敌人。在策略上,学生要树立信心。毕竟复习时间已经够长了,该掌握的知识点都掌握了,因此答题基本可立于不败之地。技巧方面,就是答题要先易后难。

考卷中,难点一般比较分散:选择题的难点在后面,填空题也是如此,大题呢,前面一两个一般都能做出来,后面的大题中,也有一两个小题相对容易。答题时,就要先解决这些题目。当遇到难题时,不要花太多时间,可以暂时放弃,把简单的做了,再集中精力突破难点。考试时间相对紧张,要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当然,这要因人而异。能力中等的同学要把重心前移,在前面的选择、填空多花时间,大题中,一些靠前面的题目也比较简单,能挣分的要拿住。尖子生要把握好前面的答题速度,在做好易题的前提下适当把重心后移。

平时每次考试中,或多或少会发生些错误,这并不可怕,要紧的是避免类似的错误在今后的考试中重现。因此,平时应该注意把错题记下来,做错题笔记包括三个方面:⑴记下错误是什么,最好用红笔划出。⑵错误原因是什么,从审题、题目归类、重现知识和找出答案四个环节来分析。⑶错误纠正方法及注意事项。

根据错误原因的分析提出纠正方法并提醒自己下次碰到类似的情况应注意些什么。你若能将每次考试或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记录下来分析,并尽力保证在下次考试时不发生同样错误,那么在高考时发生错误的概率就会大大减少。做题时,特别是做综合卷时要限时完成。考试也是一门学问,应试的策略因人而异。比如基础好的学生做填空、选择题可以控制在45分钟左右,基础较差的可能需要1小时甚至更多时间,主要是看怎样处理效果最好。

3、注意平时听课效率,加强解题速度,灵活运用

高三数学复习,更要提高听课效率,深刻体会老师对问题的分析过程,密切注意老师解决问题时的“突破口,切入点”,及时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在纠正中强化提高。加强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要做到这一点,至关重要的是加强理论的内化,通过一、二轮的复习,进一步有意识地强化对书本上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的理解,对这些东西理解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你能否灵活运用基础知识。

高三数学复习,更要加强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的强化训练,定时定量做一些客观题和中档题,训练速度并提高正确率,适量做一些综合题,提高解题思维能力,并及时总结、记忆,内化提高。高三数学复习,还要强化技能的形成,技能包括计算、推理、画图和语言表达等等,这些都必须做得非常规范,非常熟练,做的时候要再现数学思想,也就是要明白每一步为什么要这么做。还要加强阅读分析能力的训练,平时做题时要养成一个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强化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题中的指导性。

每次考试结束试卷发下来,要认真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

(1)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的题;比如说,“审题之错”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计算之错”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抄写之错”是在草稿纸上做对了,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了、漏掉了;“表达之错”是自己答案正确但与题目要求的表达不一致。

(2)似非之错。记忆的不准确,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一道题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

(3)无为之错。由于不会,因而答错了或猜的,或者根本没有答。这是无思路、不理解,更谈不上应用的问题。原因找到后就消除遗憾;弄懂似非;力争有为。切实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老大难问题。高三数学复习,还要防止出现的几个问题是:A、防止简单重复复习,不求深度思考。B、防止片面追求解题技巧。C、防止机械地就题做题,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D、防止眼高手低,简单的不想做或做得不规范,难的又做不出来或害怕做。

篇4:高一应该怎样学数学才好

高一数学学习方法

认真听课做笔记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好的听课习惯是很重要的。当然听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要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课堂效益低下,因此应适当地有目的性的记好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科学的记笔记可以提高45分钟课堂效益。

把握教材去理解

要提高数学能力,当然是通过课堂来提高,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学习高一数学的过程是活的,老师教学的对象也是活的,都在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变化,尤其是当老师注重能力教学的时候,教材是反映不出来的。数学能力是随着知识的发生而同时形成的,无论是形成一个概念,掌握一条法则,会做一个习题,都应该从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教学,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只有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

提高思维敏捷力

如果数学课没有一定的速度,那是一种无效学习。慢腾腾的学习是训练不出思维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是培养不出数学能力的,这就要求在数学学习中一定要有节奏,这样久而久之,思维的敏捷性和数学能力会逐步提高。

避免遗留问题

在数学课堂中,老师一般少不了提问与板演,有时还伴随着问题讨论,因此可以听到许多的信息,这些问题是很有价值的。对于那些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都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结症遗留下来,甚至沉淀下来,有价值的问题要及时抓住,遗留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补,注重实效。

高一数学应如何复习

1、抓概念

做数学不了解概念就相当于读文章不认识字,学习数学的第一步便是背概念。

2、抓记忆

有人可能会说,那么多概念、方法、要注意的地方怎么背呀?一个不错的方法就是借助顺口溜背诵。

3、抓系统

每学完一章就及时画出知识结构图,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凭记忆画,有错再纠正,千万不要抄书后或辅导书上的知识结构图。

4、抓错题

无论是平时做练习,还是考试,都会出现错题,这时要注意集错,最好再写出错因分析。这样,及时复习时找不到卷子,看看集错本仍可即进行复习工作。

5、抓做题

做题固然重要,但绝不能使用题海战术。做题也要注重方法,一本题集如果全做,时间肯定不允许,那怎么办?先看题,会做的题就过,不会做的题再做,实在不会就看看解答过程,但一定要在题上做标记,等下次再看这本题集时重点看做过标记的题。

6、抓整理

把老师提到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记载笔记本上,定期整理,以便复习时使用。

高一不同程度的数学学习方法

1、学习状态低迷

一定要做好预习,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能让学习事半功倍;做完作业要仔细检查,出错并认真订正才合理;老师要求的练习要认真完成,少动笔而能学好数学的天才是没有的;考试时,正确率和做题的速度一样重要,合理地放弃某些题目能帮助你发挥正常水平。

2、成绩进步缓慢

收集自己做过的错题,订正并写清错误的原因;对于考试成绩,定一个力所能及的奋斗目标;合理的作息时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获得稳定的学习成绩;并且邹老师尤其强调:“把很多时间投入到一个科目中去,不如把学习精力合理分配给各个学科。”

3、成绩很难取得突破

邹老师称:“数学不是知识性、经验性的学科,而是思维性的学科。”所以,数学的学习重在培养观察、分析和推断能力,开发学习者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这些能力。这会使数学成绩取得有效突破。

“学习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邹老师称:“要想学会学习,不仅要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还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理科,要独立思考,深入剖析题目。”比如要知道这道题用的方法是什么,这种方法适合于哪类题。如果能如此类比,融会贯通,不但可以记住具体的解题方法,也能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

篇5:高中生应该怎样学数学才好

高中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一、读好课本,学会研究

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课本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

因此,同学们应从高一开始,增强自己从课本入手进行研究的意识。可以把每条定理、每道例题都当作习题,认真地重证、重解,并适当加些批注,特别是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讲解分析,最后要抽象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做好书面的解题后的反思,总结出解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以便推广和灵活运用。另外,学生要尽可能独立解题,因为求解过程,也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过程,同时更是一个研究过程。

二、记好笔记,注重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好的听课习惯是很重要的。当然听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要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课堂效益低下,因此应适当地有目的性的记好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科学的记笔记可以提高45分钟课堂效益。

在数学课堂中,老师一般少不了提问与板演,有时还伴随着问题讨论,因此可以听到许多的信息,这些问题是很有价值的。对于那些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都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结症遗留下来,甚至沉淀下来,有价值的问题要及时抓住,遗留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补,注重实效。

三、做好作业,讲究规范

在课堂、课外练习中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也很有必要.在作业中不但做得整齐、清洁,培养一种美感,还要有条理,这是培养逻辑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必须独立完成。同时可以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和解题正确的责任感。

在作业时要提倡效率,应该十分钟完成的作业,不拖到半小时完成,疲疲惫惫的作业习惯使思维松散、精力不集中,这对培养数学能力是有害而无益的。抓数学学习习惯必须从高一年级主动抓起,无论从年龄增长的心理特征上讲,还是从学习的不同阶段的要求上讲都应该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写好总结,把握规律

一个人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遭遇挫折产生疑问,不断地总结,才有不断地提高。“ 不会总结的同学,他的能力就不会提高,挫折经验是成功的基石。”

学习要经常总结规律,目的就是为了更一步的发展。

通过与老师、同学平时的接触交流,逐步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步骤,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简单概括为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每一个环节都有较深刻的内容,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要落实到位。坚持“两先两后一小结”(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写好每个单元的总结)的学习习惯。

高一如何学好数学

1)高一新生大都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自己能考上全市重点高中,就说明了自己在学习上有一套。自己初中怎样学,高中还怎样学,就一定能成功。不知道改进学习方法的必要性。

2)甚至认为,刚上高一,适当对自己放松一下,奖励奖励自己前一段的苦学,一两个月以后再追,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这种不求上进,甚至釜底抽薪的想法,一定要尽早打消,防患于未然。

3)新生面临着新的学习任务,缺少迎难而上的思想准备。暑假期间,疯玩疯闹。基础知识大滑坡,基本技能大退步,头脑时常出现空白。学习时跟不上教学的进度与要求。

4)对高中课程的学习特点,缺少全面准确的了解。对高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学习方法,缺少系统的学习和掌握。

提高数学学习成绩的关键

1.先看笔记后做作业。

有的高一学生感到,老师讲过的,自己已经听得明明白白了。但是,为什么自己一做题就困难重重了呢?其原因在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的理解,还没能达到教师所要求的层次。因此,每天在做作业之前,一定要把课本的有关内容和当天的课堂笔记先看一看。

能否坚持如此,常常是好学生与差学生的最大区别。尤其练习题不太配套时,作业中往往没有老师刚刚讲过的题目类型,因此不能对比消化。如果自己又不注意对此落实,天长日久,就会造成极大损失。

2.做题之后加强反思。

学生一定要明确,现在正做着的题,一定不是考试的题目。而是要运用现在正做着的题目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因此,要把自己做过的每道题加以反思,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要总结出:这是一道什么内容的题,用的是什么方法。做到知识成片,问题成串。日久天长,构建起一个内容与方法的科学的网络系统。

俗话说:“有钱难买回头看”。我们认为,做完作业,回头细看,价值极大。这个回头看,是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要看看自己做对了没有;还有什么别的解法;题目处于知识体系中的什么位置;解法的本质什么;题目中的已知与所求能否互换,能否进行适当增删改进。

有了以上五个回头看,学生的解题能力才能与日俱增。投入的时间虽少,效果却很大。可称为事半功倍。有的学生认为,要想学好数学,只要多做题,功到自然成。其实不然。一般说做的题太少,很多熟能生巧的问题就会无从谈起。因此,应该适当地多做题。但是,只顾钻入题海,堆积题目,在考试中一般也是难有作为的。要把提高当成自己的目标,要把自己的活动合理地系统地组织起来,要总结反思,水平才能长进。

3.主动复习总结提高。

进行章节总结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时是教师替学生做总结,做得细致,深刻,完整。高中是自己给自己做总结,老师不但不给做,而且是讲到哪,考到哪,不留复习时间,也没有明确指出做总结的时间。怎样做章节总结呢?

①要把课本,笔记,区单元测验试卷,校周末测验试卷,都从头到尾阅读一遍。要一边读,一边做标记,标明哪些是过一会儿要摘录的。要养成一个习惯,在读材料时随时做标记,告诉自己下次再读这份材料时的阅读重点。长期保持这个习惯,学生就能由博反约,把厚书读成薄书。积累起自己的独特的,也就是最适合自己进行复习的材料。

②把本章节的内容一分为二,一部分是基础知识,一部分是典型问题。要把对技能的要求,列进这两部分中的一部分,不要遗漏。

③在基础知识的疏理中,要罗列出所学的所有定义,定理,法则,公式。要做到三会两用。即:会文字表述,会图象符号表述,会推导证明。同时能从正反两方面对其进行应用。

④把重要的,典型的各种问题进行编队。要尽量地把他们分类,找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总结出问题间的来龙去脉。就象我们欣赏一场团体操表演,我们不能只盯住一个人看,看他从哪跑到哪,都做了些什么动作。我们一定要居高临下地看,看全场的结构和变化。不然的话,陷入题海,徒劳无益。这一点,是提高高中数学水平的关键所在。

⑤总结那些尚未归类的问题,作为备注进行补充说明。

⑥找一份适当的测验试卷,比如德智教育官网的本节试卷,一定要计时测验。然后再对照答案,查漏补缺。

篇6:初中数学应该怎样学才好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

1、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

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5、待定系数法

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它是中学数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6、构造法

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对条件和结论的分析,构造辅助元素,它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方程(组)、一个等式、一个函数、一个等价命题等,架起一座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解题的数学方法,我们称为构造法。运用构造法解题,可以使代数、三角、几何等各种数学知识互相渗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学习数学应培养什么样的能力

一、运算能力

否则每次考试大题第一题你就开始错!

二、空间想象能力

否则几何题会让你痛不欲生!

三、逻辑思维能力

否则以后的证明题和推导题会让你生不如死!

四、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不然应用题会让你虽死犹生!

五、数形结合互相转化的能力

这是每次考试的压轴题哦!

六、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归纳问题的能力

不然每次选择或者填空题的最后一题找规律会让你内流满面!研究、探讨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学不好的原因

1. 课堂上不认真听课

基础知识主要来自于课堂学习,而课堂效率高不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课上是否认真听课,倘若上课开小差,就很容易错过某个重点知识的讲解,导致课下花费很多时间去理解。

2. 学习无规划

很多孩子在学习上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该干什么,老师和家长让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要知道,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计划性都很强,小到每日计划,大到学年计划都安排好了。所以,一个针对性地学习计划是很有必要的。

3. 边做题,边翻参考资料

有的孩子边做数学题,会边翻参考资料,比如做到某道题时,忘记了公式翻一下,忘记了某个步骤翻一下,虽然对着书上的知识点也把这题做出来了,但是下次再遇到很有可能还是不会,最终结果还是不会做题。

这样做数学,就和开卷考一样,考完就忘了,很可能导致长时间掌握不住这个知识点,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东西记在脑子里。一来能节省时间,二来能够快速提供解题思路。

4. 只做题,不思考

数学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思考对于数学的学习是最核心的,做题更是如此。不坚持去思考、联想、类比、总结,那只相当于背书。

做题时要学会思考题中所包含的知识点的运用,题与题之间的异同、联系等。通过思考整合知识点,就会慢慢提炼出思路,以后再解这类题就会顺畅很多。每思考一次就会加深一次印象,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5. 打草稿,随心所欲

每个班都有不少孩子因为草稿乱七八糟,条件写错或者抄错了答案导致扣分,这就是随意打草稿的后果,而且一但出现错误也不容易检查到。

养成打草稿注意条例清晰的习惯,有助于培养自己清晰的思路,通过这个习惯的养成会慢慢提升对复杂计算的信心和仔细程度,考场上才能做到快与准的统一。

6. 看完答案,就不管了

仅仅粗略地看看最后的答案,就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解决问题,这是学习过程中最常见也最严重的错误。做完数学题和考试考完后,一定要多分析做过的题,尤其是对试卷上的错题进行分析整理。最好专门整理一个错题本,将错题分类整理,定期翻阅。

篇7:7年级数学应该怎样学才好

7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1.预习

七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也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学生预习时应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做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堂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根据预习提纲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提高自学能力。

2.听课

在听课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

(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

(2)听知识的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

(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

(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5)听好课后小结。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应注意:

(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

(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

(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

(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

可以说“听”是“思”的前提和关键,“思”是“听”的深化和升华,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课堂笔记。七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学生作笔记时应做到:

(1) 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

(2) 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

(3) 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

要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

3.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

七年级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应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

(1) 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

(2) 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

(3) 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建议

1、“读法”指导

七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读数学书,在读的过程中,沿用小学的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既不能读懂,更无法读透,且使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去读数学书呢?平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是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枝干,并能粗略掌握本章节知识的概貌,重、难点;二是细读。对重要的概念、性质、判定、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等反复阅读、体会、思考,领会其实质及其因果关系,并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以便求教);三是研读。要研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研讨书本知识安排意图,并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把书本读“薄”,以形成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

2、“听法”指导

“听”是直接用感官去接受知识,而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果下降。因此应指导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做到:(1) 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 听知识的引入和形成过程;(3) 听懂教学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预习中不理解的或有疑问的知识点);(4)听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及应用的数学思想方法;(5) 听好课后小结。

3、“思法”指导

“思”指学生的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更离不开思维活动,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可见,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掌握好知识的前提。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往往还停留在小学的思维中,思维狭窄。因此,在对他们进行指导时,应使他们在学习中做到:(1)敢思、勤思、随读随思、随听随思。在看书、听讲、练习时要多思;(2) 善思。会抓住问题的关键、知识的重点进行思考;(3) 反思。要善于从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4、“问法”指导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学科的学习无不是从问题开始的。但七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问,不懂得如何问。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教给学生一些问问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1) 追问法。即在某个问题得到回答后,顺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到底继续发问;(2) 反问法。根据教材和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把问题提出来;(3) 类比提问法。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理、性质等的相互关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提出问题;(4)联系实际提问法。结合某些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此外,还应要求学生在提问时不仅要问其然,还要问其所以然。

当然,平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因人而异地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乐问、敢问、勤问、善问。

5、“记法”指导

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没有笔记可记,有记笔记的学生也是记得不够合理。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所写的都记下来,用“记”代替“听”和“思”。因此,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在“听”,“思”中有选择地记录;(2) 记学习内容的要点,记自己有疑问的疑点,记书中没有的知识及教师补充的知识点;(3) 记解题思路、思想方法;(4)记课堂小结。并使学生明确笔记是为补充“听”“思”的不足,是为最后复习准备的,好的笔记能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打好七年级数学的基础

(1)细心地发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例如,在代数式的概念(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数式)中,很多同学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代数式”。二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三是,一部分同学不重视对数学公式的记忆。记忆是理解的基础。如果你不能将公式烂熟于心,又怎能够在题目中熟练应用呢?

我的建议是:更细心一点(观察特例),更深入一点(了解它在题目中的常见考点),更熟练一点(无论它以什么面目出现,我们都能够应用自如)。

(2)总结相似的类型题目

这个工作,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我们的同学要学会自己做。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在进入八年级、九年级以后,同学们会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天天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其原因就是,他们天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能专心攻克。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的一团糟。

我的建议是:“总结归纳”是将题目越做越少的最好办法。

(3)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同学们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但现实情况是,同学们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的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我们之所以建议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是因为,一旦你做了这件事,你就会发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现在发现原来就是这一个反复在出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懂,现在发现原来就这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

我的建议是:做题就像挖金矿,每一道错题都是一块金矿,只有发掘、冶炼,才会有收获。

(4)就不懂的问题,积极提问、讨论

发现了不懂的问题,积极向他人请教。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这一点,很多同学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该问题的重视不够,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问老师被训,问同学被同学瞧不起。抱着这样的心态,学习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闭门造车”只会让你的问题越来越多。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的,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时,会更难理解。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你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直到无法赶上步伐。

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一个比较难的题目,经过与同学讨论,你可能就会获得很好的灵感,从对方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讨论的对象最好是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这样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

我的建议是:“勤学”是基础,“好问”是关键。

篇8:四岁宝宝应该怎么正确学习数学

感兴趣时再学

宝宝眼里的数学是什么?其实就是宝宝经常遇到的生活场景。宝宝生日,几岁,今天是X年X月X日星期X,玩具的形状、房间内外的空间、硬币和购物找钱,量身高、称体重,排队,走路,搭了几块积木,这些都是数学。在玩中习得,他们会说“数学好玩”,这也正是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的名言。所以最好的引导就是营造有趣的氛围。

数学要怎么学?给刚会坐的孩子拿玩具,1个球,2个球,这就是数的概念。这样的数学启蒙,每个家长都会做。到了1岁多,有的孩子已经会数数,一口气0误差数到100。这些启蒙都是极好的。

几岁可以学点难的?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蒙特利尔说,数学敏感期大约在4.5岁-7岁。教育总要选恰当的时间,孩子准备好了,才开始尝试。

在肯肯对数字开启“为什么”、“是什么”、“干什么”疯狂模式后,从百问到千、万、亿,后来连兆和负数都被他挖出来了,还经常“画”数字、按计算器,拿棋子数数,正数倒数、数双数也很溜了。他的小脑袋里装了许多数字和好奇,敏感期和兴趣度都到了,这时,肯爸觉得可以适度“整点儿”加法了。

▲ 3岁的肯肯“画”数字,画了很多反的3和4

▲“下棋”后2个2个数棋子

篇9:四岁宝宝应该怎么正确学习数学

数数是法宝

数学难学吗?初学要注意什么?

肯爸说:

1. 一开始是数数,不断数生活中各种实物来建立数感;

2. 花式数、反复数,在此之前不接触任何加减法。

把数字数好,培养数感。我们迟迟不肯教计算,却因此得益。不愿走路时,我就跟他玩数台阶,一口气数100多个台阶骗到家;下完棋惯例数棋子;一家人挨个报数等——好像都是游戏,但又暗藏“玄机”,面对哭闹的“小怪兽”我们还临场发明创造了许多游戏。

肯爸说,数数、数东西,其实就是加法,是最简单的加1;2个2个数棋子就是“练习”加2(感知双数和加法)。数多了会发现每数完10,就开始重复循环了(感知十进制);10个以上的太多了数不过来,就每10个凑一堆,一堆加1就是11;更大的数就是数完一堆堆的,再数零散的(感知拆分和合并)。后续肯肯学加法也像是玩数数游戏。

相关专题 才好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