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的诗歌

桃子熟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桃子熟了”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故居的诗歌(共8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故居的诗歌

故居的诗歌

这条路

我也不知走了多久,

三年迷离,也过了三个春秋,

柳叶上的露珠映着阳光,显得斑驳,

沾着我的一些晶莹的烟雨旧梦。

还是那把生了锈的铁锁,

曾经锁住了多少的繁华与寂寞。

现在它却与时光作伴,褪尽铅华,

目送着这一代代的莘莘学子,

步入这车水马龙。

短小的走廊陌生而又熟悉,

灰白的墙壁上淡刻着时光的.痕迹。

耳旁仿佛响起了昔日的欢声笑语,

而唯独那个角落的静谧,

只有些阑珊记忆。

布满尘土的窗户仍是吱呀不停,

撒落的银杏依旧漫天黄明。

倚着扶栏看那远处的霓虹,一片澄静,

一段青春的记忆驻留在

我的心里。

这渺小的院落还是安然矗立,

慢慢走过这短小的走廊,

又是一片平静与安宁。

终于,

又记得那划入历史最深处的故居,

曾有无数的落寞,

沁润心灵……

篇2: 故居

故居 -资料

故居距重庆市万州区50公里,距开县城28公里,是原四川省、现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

。故居占地面积8.65亩。 故居坐落在风光旖旎的小华山一台地沈家湾,门前的浦里河沿山脚缓缓流过,直通长江,

资料

故居翠竹环抱,地貌特异,颇多传说。可遥望对面云雾飘浮酷似睡佛的.山岭,俯瞰河边农贸兴旺的赵家镇。看上去山腰像一把座椅,椅前的一台地名日“点将台”,山对面广阔的坝子呼之为“阅兵场”。每当稻子收割后,那一坝水田堆立的谷草垛,如同百万军士排列的方阵,一派恢宏气势。

篇3:杨贵妃故居

杨贵妃故居

一、山西省永济市杨贵妃故居

杨贵妃故居,位于山西省永济市首阳乡独头村东向100米处(杨贵妃生长于此)。占地面积近百亩,建筑形制为仿唐民居。杨贵妃故里,是一座类似城堡式的独宅三进院落,它依山势而建,南北走向,可瞰黄河。建筑分堡门、下院、中院、上院、西花园、贵妃池,自下而上,建在一条中轴线上。

上院,主楼是供奉杨家历代祖宗的祭祀房屋。厢房是杨家长辈和接待贵客的地方。

中院,过去是杨贵妃姐妹兄弟和叔婶居住的地方。这次修复后,为了再现杨贵妃的香踪芳迹,精心泥塑大型贵妃生平彩塑群像160余尊,栩栩如生,力求还“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的'绰约风姿,使这位唐时绝代美人,再现人间。

下院,昔日是佣人居住的地方,现在辟为接待室和歌咏杨贵妃诗词书法字画展览厅。

从角门出去,可直通花园,这里奇花异木,假山曲桥,亭台水榭,不仅可以赏花划船,还可以在望河亭举目远眺,使游客心旷神怡,胸襟坦荡。 望河亭下面有贵妃池,乃是杨贵妃童年洗头的清水潭,池水光滑如脂,清澈见底。

二、广西省容县杨贵妃故居

中国历史四大美人之一杨贵妃出生在山水秀美的世外桃园--容县杨外村,现在容县县城梳妆楼遗址修建了贵妃园,该园占地15亩,是根据杨贵妃一生的传奇故事而建造的仿唐建筑,各组建筑物内采用仿真硅硅胶人物像,重现贵妃出世、云凌斑竹、梳妆容州府、册封贵妃、贵妃醉酒、贵妃出浴、妃子笑、贵妃起舞、含冤马嵬坡历史片段。

篇4:张九龄故居

张九龄的故居位于广东始兴县隘子镇石头塘村,在这个默默无名的小山村里,却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宰相,唐代开元名相张九龄。

张九龄世称“张曲江”,他的故乡在韶州曲江。为何他的故居会在始兴县呢?据说,张九龄的母亲孕满十月尚未分娩。家人就觉得很奇怪,找来一位老先生看病。那人见过张九龄的母亲后说:此儿非同小可,始兴的地方太小了,容不下他。他换个大点的地方才能生下来。于是,他的父亲就只好迁家到了韶州。但在始兴县的民间,仍流传着许多关于张九龄的传说和故事。

张九龄的曾祖父是岭南张氏的开山始祖。据说在岭南,有成千上百的张氏宗祠,而张九龄故居的宗祠是在岭南建得最早的一座。目前,张九龄故居遗迹仅存张氏宗祠、张文献公祠等遗迹。宗祠内设有张九龄和他迁居祖宏愈公等人的牌位。而张文献公是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宰相,在清康熙年间所建。据说初建于湖湾桂山岗左上方山麓,后迁到旗岗寨山麓。

,张九龄文化研究会和张九龄的后裔、张氏宗亲等募资270余万对张九龄故居的宗祠进行修复工作。修复工作主要依据原建筑风格和格局进行,历时两年完工,先占地面积已达到多平米。

张九龄有“岭南第一相”的美誉,他在任期间不畏权贵,敢于恶势力作斗争,而正是他的这种高尚品质,才会被人们纪念至今。而他的故居,在修葺后也如他的精神一般,将永远屹立在中国南海。

张九龄的家族成员

张九龄曾祖父:张君政

张君政:派出范阳,系张良后裔,唐贞观中来官韶州别驾,府邸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内。张君政有六个儿子,十四个孙子,二十九个曾孙,裔孙昌炽,遂成一派,因家居‘曲江’,世称‘曲江派’,堂号‘清河堂’。

张九龄祖父:张子胄

张子胄:字公谨,剡令,朝请大夫,知越州军州事,范阳进相上图形凌烟阁,胞兄弟六人,排行为长。墓葬在广东省仁化县周田镇平甫。夫人姚氏葬仁化县水口。

张九龄父亲:张宏愈

张宏愈:字宗振,索卢丞,朝请大夫,知新州军州事。有胞兄弟四人,排行为长。由曲江迁居始兴清化。生四子:九龄、九皋、九章、九宾。张宏愈夫人卢氏赠‘桂阳郡夫人’。

篇5:张九龄故居

张九龄:字子寿(678-740),进士出身,唐玄宗朝为宰相,一代文宗,世称‘南天第一人’,封‘始兴伯’,赠‘司徒’,谥‘文献公’,传世有《千秋金鉴录》《曲江集》《朝英集》,今遗迹有三栋进张九龄故居,张九龄家墓园。

张九皋:唐玄宗时为岭南节度使,封‘南康伯’。其子孙中以张仲芳最出名;进士出身,历任唐德宗至文宗六朝皇帝谏议大夫,封‘曲江县伯’,赠‘礼部尚书’,谥‘曰成’,今福建张溪张氏多为其后裔。

张九章:唐玄宗朝任岭南刺使,历任温、吉、曹三州征拜鸿胪卿,天宝(746)年任岭南经略节度使,册封‘南海神’,‘广利王’。

张九宾:隐居好善,为丞相殿中鸿胪卿长老,其四子俱登仕籍。

篇6:陈少白故居

陈少白故居

陈少白故居

陈少白故居位于江门市外海街道南华里1号,近代建筑,分为两处,隔河相望,以“白桥”连为一体,分别为“莎萝坪”和“白园”,白园右侧有一池塘,故居总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

白园为一座封闭式院落,因所有建筑物的梁架和封板以及内墙皆漆以白色,故名白园。此处为陈少白先生主要的起居之所,由其父陈子桥先生始建,1927-1932年两次重修,成今天所见布局,总占地面积约1040平方米。白园设前门、后门和侧门,各门两侧均有用以防御的枪眼;院内左侧为起居室,建有阁楼,底层长度35米,宽4米,阁楼长度16米,宽4米;右侧建有“亚字楼”,为故居的主楼,长8.4米,宽7米,青砖水泥砌建,楼高二层,在二楼前有一小阳台,可俯览整个白园之风光,亚字楼是陈少白闲居乡里时,主要的起居之所。现在二楼的房间内,还保留有一张陈少白睡过的酸枝木大床。亚字楼的后面建筑分别为厕所、浴室及厨房;故居的后面是一座仿古建筑,面宽进深各三间、硬山顶、四柱、硬山搁檩;面宽约18米,进深5米,在这座建筑的左前方,有一棵米兰树,树干的直径约有13厘米,是陈少白亲手所栽,可惜于1987年4月枯萎。院内所有建筑皆以檐廊连接。在陈少白故居的门前,有一座陈少白于1934年春兴建的水泥砌筑石桥,称为“白桥”,白桥与莎萝坪相通。莎萝坪既接故居,又临田野,门前流水,屋边鱼塘,树木婆娑,池台倒影,环境清幽。

陈少白十分喜爱莎萝坪,间居乡里,多在此度过,晨起或练拳,或理花。陈少白曾亲笔书的对联“如此生涯十亩桑田百为稻,是真风水三分东北二分南”,立于莎萝坪外面。莎萝坪内建有单层带天面平台建筑,名“瞻云台”,园内有六柱六角亭,内置铁锅,名“粥锅亭”,该锅曾为陈少白被清兵追捕时隐身之所。

池塘紧贴白园左侧,西面为民居,池塘周边砌筑石基以作保护,北面和东面用青砖砌筑花圃,塘内遍植荷花。

陈少白逝世后,其后人多旅居外地,故居楼宇日久失修,渐显颓败。1950年以后陈少白故居曾归外海的当地政府管理,作为外海的敬老院和卫生院。1983年开展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陈少白故居被定为江门市文物点,江门市政府将陈少白故居辟为陈少白纪念馆并移交市文化局属下的博物馆管理,1995年列为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陈少白简介

陈少白,原名闻韶,号夔石,1869年(同治八年)七月二十日出生于江门市郊外海镇一个基督牧师家庭。他天资聪敏,受其基督教徒叔父陈梦南的影响,少年时已阅读西学译本多种,方知国际大势,接受西方先进思想的`启蒙。青年时就读美国传教士哈巴牧师在广州创办的“格致书院”(岭南大学前身),1890年经传教士区夙墀介绍,前往香港西医院,结识当时学医的孙中山先生,两人志同道合,一见如故。孙中山邀陈少白在香港西医院读书,朝夕相处,点评时事。后来,他们又认识了尤列(顺德县人)和杨鹤龄(中山县人),彼此志趣相投,抱负一致,立誓“驱除满人,实行大同,四人一心,复国是从,至死不渝,务求成功”,当时清庭称他们为“四大寇”。

陈闻韶积极追随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活动,为便于工作,他把名字改为“少白”,取仰慕乡贤陈白沙之意。1894年秋,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授意陈少白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机关,筹划推翻清庭的革命活动,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孙中山、陈少白逃亡到日本,争取国际友人的支持协助,并做好旅日华侨的思想发动工作,陈少白先后在日本和台湾省建立了兴中会分会。

19,陈少白在香港创办中国民主革命派的第一张报纸――《中国日报》,亲任该报社长和总编辑。这份报纸成了宣传民主革命道理的重要阵地。19,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陈少白等人利用《中国日报》社为会址,成立中国同盟会香港分会,陈少白被推选为会长。

1910月,武昌起义爆发,广东宣布独立,胡汉民出任都督,陈少白受任外交司司长。19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陈少白辞去外交司长职,致力发展交通事业,组织粤航公司,购船航行于广州与香港之间。

19,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陈少白被聘为总统府顾问,参与国事。先生本功成不居之旨,不久便辞官归田,回故乡外海镇。乡亲力推他出任乡事委员会主席、民团保甲局长、乡长兼新会县第四区区长等职。他致力于家乡的公益建设,在外海兴办多所小学,修桥筑路,整顿治安,倡导戒赌,致力绿化、美化家乡环境,为家乡做了大量好事、实事。

1934年12月23日,陈少白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65岁。

陈少白的著作有:《兴中会革命史要》、《兴中会革命史别录》等。

篇7:陈诚故居

资料

现在其家乡高市保留有他出生及小时候居住的房屋一幢,为典型的`浙南传统民居;后于1934年4月将此屋赠送给高市小学作图书室、俱乐部和办公用房。另外在石门洞省级风景名胜区中有别墅一幢;在青田县城新寺巷保留有陈诚前妻吴舜莲居住的砖木结构房屋两间。

篇8:上海 故居

上海 故居 -资料

故居位于上海徐汇区东平路9号,现为音乐学院附中,

1927年12月1日, 与宋美龄在上海结婚。宋子文在今东平路9号买下一座较大的花园洋房,作为宋美龄的陪嫁之物。 十分喜爱这座法国式花园洋房,称其为“爱庐”。

解放后至今,“爱庐”作为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学的练琴房和乐队排练厅,1994年被列为本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爱庐”被批准立项进行修缮。

外立面、底楼的会议室(兼家庭放映厅)和餐厅、书房等都已修缮停当,

资料

2楼书房内的壁炉及两侧深红色固定木椅均保留原样。不过遗憾的'是,由于条件所限,2楼卧室并不能完全恢复原貌。因此,管理方将制作图片展现旧貌供人参观。

为“修旧如故”,整个修缮工程尽量恢复原有空间格局,进厅、楼梯间都不变,木装饰、五金件也不作丝毫改变。修缮方不惜重金专门定制“原汁原味”的物件。比如,为了恢复外立面原貌,修缮方赶到浙江象山石浦镇海滩,从每吨鹅卵石中挑选出约200公斤颜色、材质相似的鹅卵石;“爱庐”里的12只黑色吊扇,也专门请生产厂家按旧样定制。

“爱庐”修缮工程将接受有关部门的验收,如获通过,有望于近期以定期或预约等方式对外开放。不过,“爱庐”修缮后的主要功能仍旧是上音附中的教学用房。

相关专题 故居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