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与网络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比较分析

Ach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Ach”参与投稿,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电视与网络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比较分析(共8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电视与网络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比较分析

胡军琅1,2(1.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系浙江杭州310001;2.浙江传媒学院体育部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原本只应用于军事的网络,而如今,早已涉足媒介传播的方方面面。面临网络媒体的强势登陆,电视这一传统的大众媒介所处的地位和未来发展趋势又将如何?本文通过对于网络与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在特征和属性层面的比较,试图为电视在网络时代的新发展建言建策。

【关键词】网络;电视;大众媒介

・ 1网络,异军突起

网络的发展,仿佛一夜之间,整个世界都被它“一网打尽”了。网络的出现,给全世界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人们可以看新闻、做电子商务,还可以通信、聊天等等。

它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悄潜入我们的生活。显著的时效性,让我们能“足不出户而先知天下事”。例如,第一时间发布了“我国驻南使馆被炸”;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两会”报道;第一时间网上发布“我国载人航天飞船实验成功”;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中美世贸谈判签字”的消息……因此,美国Paragon研究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13%的美国家庭因为上网退掉了订阅的报纸。另据美国时代公司的最近调查表明,由于人们忙于上网,18%的人减少阅读杂志,11%的人减少看报纸,而78%的人减少看电视。可以说,网络以其特有的传播品质,对电视这个大众第一传媒构成了挑战和威胁。

2网络,优势明显

网络一出现,它便以其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迅速占领了传媒市场空间。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

2.1传播范围的“全球化。网络创造了一个“塞柏空间”(Cyberspace),只要将所要传播的信息放到因特网的任何一个终端处理器上,世界各地的网络用户就可以获得你发布的信息。对于因特网来说,地理上的空间距离,已经失去了意义。对于电视而言,覆盖面最广的电视,在理论上至少也需要三颗卫星才能覆盖全球。更何况,现在大多数卫星电视节目上得了天,却落不了地。而一台电脑,只要连上互联网,就等于连上了全世界。同时,网络在传播的时效性上更是跨越到新的历史性阶段:从定时到不定时、从定时到及时、进而又到了“共时新闻报道”的阶段,即所谓当时发生、同时传播,并且还可以做到同时反馈。

2.2网络信息量的多元化。网络具有汇聚海量信息的能力。网站建立的新闻文献仓库和其他数据库,提供的在线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具有重要意义。这点对于一直苦于抢时效、时段固定的电视,可谓是望尘莫及了。

2.3主动的传播方式。网络是点对点的异步主动式传播,用户通过网络提取网站信息,实现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而电视只是点对面的同步被动式传播,由电视台向受众提供信息。通过网络,受众立马就变成了传播者,这就意味着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得到突破,受众更为主动。这种让任何受众都可以变成信息发布者的传播方式,让个体深刻地感到了自我的存在。网络传播的个性化,具有相当人性的价值,是对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体性地位不断加强的一种契合。

2.4反馈方式的平等性。这一点说明了网络具有用户和传者之间可以随时传递和反馈信息的优势,是平行的。而电视所体现出来的反馈,只能是受众向传者自下而上的反馈,如写信、打电话。

3电视的稳固根基

网络的传媒试水,显然有些挑战了电视这一大众第一传媒的地位。但是它并不能完全动摇电视的生存根基。我们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上,去探悉电视这一传统媒体的生存前提。

电视和网络,在技术层面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信息通道”。但是,真正决定大众传播的“日常性行为”的,是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同时,也只有电视这种传统媒体,才具有整合社会这一共同体的力量,才具有这种意识形态的构建力。

电视由于具备完善的把关体系,使其所传播的信息在真实性和可信度、权威性方面,有了充分的保障。而网络立法目前还不够完备,其信息主体的多元化和匿名性,使得网络信息的可信度问题,成为网络媒体的顽症。

同时,电视媒体拥有一批精练完备和稳定的专业记者队伍、新闻渠道和庞大的受众群体。早期的互联网,多为技术精英们所创建,他们对新闻规律掌握并不多。而今天在商业网站里做新闻的许多人,并未接受过专门的新闻训练,这与电视的编辑队伍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电视具有极强的形象感、现场感和过程感,可以通过形象的、运动的画面,直接向观众展现现场的情况、事件发展的过程,再加之声音的运用,使得电视有了高保真度和传真力,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电视作为大众第一传媒,发展时间长,积累了许多无形资源。如名牌栏目、明星主持人,品牌化道路发展,这些都是网络所没有具备的。

另外,电视还拥有大批量存储信息资源和星罗棋布的信息采集网,这使电视的传播存在了一定的再发展潜力。所以面对网络,电视还是颇有竞争力的。

此外,电视的高速率入户、低文化要求、分散和集中相统一的数据库资源,及视频、音频与数据服务的紧密结合,都是网络所不能比拟的。

4“网罗”电视―――资源聚合齐发展

当一种新媒体出现时,它必然对以往媒体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但是我们更应看到的是:原有媒体虽然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却并没有在其冲击下衰亡。原因在于,各种媒体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就网络而言,受众要求高。网络的受众,不单要识字,还必须能够基本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方法。因此,虽然网络有着“无国界”的传播优势,但是计算机应用普及率低,将是其发展的一个障碍,也是一个局限性。而电视则是一种很宽泛的媒介,它打着“普及”的旗号来“赢”得传媒天下,老少皆宜。在竞争的过程中,网络和电视必须以各自的特点来取长补短。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只有积极变革,探寻适合自身的新的生存方式,才能在网络时代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活力。

电视应吸收借鉴网络媒体在互动性、个性化、实时性等方面的优势,以实现传播价值增值,并发挥自身特色,即变全方位出击,为聚合并进入自己“相对优势的领域”。如数字电视的开通,随着信息的大容量化,对应个别要求的“点播方式”的双向性服务。“学会”应对每位观众的习惯、兴趣和爱好,并能挑选出受众喜欢的节目,编排整理,按照观众自己的时间表,形成观众每天独特的收视频道。

中国大学网

篇2:如何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功能

如何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功能

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功能在现代军营生活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把握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使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 者:刘铭 朱彦冰 王帅  作者单位:刘铭,朱彦冰(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湖北,襄樊,441118)

王帅(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国人民解放军65127部队,吉林,梅河口,135027)

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CHUANGCXI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41 关键词:大众传播媒介   教育功能  

篇3:大众传播媒介中的汉语拼音问题研究

大众传播媒介中的汉语拼音问题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规模覆盖全社会,在传播各种信息方面发挥极大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众媒介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还存在着混乱现象.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讨论大众媒介在汉语拼音方面存在的问题.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新闻界  PKU CSSCI英文刊名:PRESS CIRCLES 年,卷(期): “”(5) 分类号:H1 关键词: 

篇4:数字电视与网络电视论文

数字电视与网络电视论文

关键词:电视;数字电视;网络电视

以电脉冲的“0”和“1”两种状态对信号进行编码、传输、处理的数字技术一诞生,就以其抗干扰能力强、质量高、适于远距离传输和便于长期储存的优越性,为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数字压缩技术特别是数字视频图像压缩技术的发明,使电视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数字电视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所谓数字电视,是指包括节目摄制、编辑、发送、传输、存储、接收和显示等环节,全部采用数字技术处理的全新电视系统。数字电视在接收端的显示部分,仍然采用模拟电视机通过综合解码器IRD(俗称机顶盒)来收看数字电视节目,在用户接收端之前,全部实现了数字化。

一、数字技术把电视带进了全新领域。

数字电视从节目制作到信息的传输、接收和显示,其工作过程及原理与模拟电视几近相同,所不同的,是它运用数字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传输、接收和显示。数字电视对于传统电视媒体的影响是革命性的。

高清晰度、高画质是视觉效果的更高享受,而这些标准,向来不属于传统的模拟电视,而只属于电影或事件的直观现场。数字电视的出现,使高清晰度、高画质的电视效果成为了可能,打破了电影对高清晰度、高画质的独享,实现了直观现场更为逼真地再现。目前,世界范围的电视业界,正就数字电视的画质标准进行界定,一般倾向于按接收机显示分辨率划分,已大体划分为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增强清晰度数字电视和达到1000线或以上的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三大类。数字电视的高清晰度画面给人的视觉感受,完全可以达到电影的效果,同时,其立体环绕音效更是传统电视无法企及的。数字电视系统可以录制、传输并重现五声道加超重低音声道的5+1环绕声效,这样高品质画面和立体环绕音响效果,再加上一定规模的大屏幕显示,是完全可以营造出逼真的家庭影院的氛围,给人以美妙的享受的。

抗干扰和低损伤是数字电视系统的另一大优势。传统的模拟电视系统极易受到干扰,且在采录、制作和传输过程中,信号的损伤、流失较大。而数字电视系统,因其具有的抗干扰能力强和信号转换、传输过程几乎无损的技术支持,在工作过程中,信号损伤及流失极低,可始终保持视、音频信号的高品质,达到极佳的显示效果。

二、互联网、宽带、多媒体与电视。

源于冷战时期美国军事指挥系统的互联网,就是一种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把许多电子计算机网络都连接在一起的国际性网络。可以说,数字技术的成熟,不仅带来了电视的数字化革命,同时也催生了第四媒体――互联网。人类也由此进入了信息时代。

现在,互联网已遍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全世界有150多个国家的网络进入互联网体系,实现了互联互通,网络用户也以每月10%的速度在递增。互联网的方便、快捷、互动、多功能、大信息量和个性化特点,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使整个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逼迫传统媒体直接面对挑战与生存危机,其竞争的领域更加宽泛。虽然,目前互联网囿于宽带不足等传输瓶颈的限制,在活动视频方面还无法与电视相抗衡,但是随着光纤到户、无线宽带、卫星电视和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必将使活动视频图像在网上自由、快捷地传送得以成为现实。

网络电视一旦成熟,传统电视将立即失去几乎所有优势。试想,人们坐在家里或走在路上,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无阻地点播数十套或更多网上电视的直播或已播节目,可以便利、快捷地相互传递各类信息,包括活动视、音频信息。电视,尤其是传统电视的生存危机,不是已经迫在眉睫了吗!

三、融汇于网络――未来电视的唯一出路。

传统电视的网络化生存,虽然是一个全新课题,都有着充实的现实基础和未来可能。首先,相同的技术基础,为电视网络化提供了客观技术便利。数字化正在将电视带入数字时代,而数字技术又正是互联网的基本技术之一,其所有信息的处理都依赖于数字技术。这就为数字电视系统融入互联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基础。其次,在线视、音频点播时尚,将成为传统电视网络化的需求动力。可以想见,未来网络电视将需要大量的数字化视、音频信息,而这恰恰是传统电视数字化后的优势。以节目采录、制作见长的传统电视,可以为网络电视提供充足的.节目源;网络电视对视、音频信息的海量需求,又为传统电视施展所长,提供了施展的空间。再次,有线电视宽带网是传统电视网络化的试验田,同时,也是其与互联网相互融汇的极好中介。目前,已建的有线电视网大多为宽带单向传输,还不具有双向传输功能,但其双向传输改造正在大范围内展开。若其双向传输功能改造规模成网,将成为数字电视网络化的最佳载体和中间介质。最后,抢占互联网站阵地,是传统电视网络化生存的先机。互联网短暂而多变的历史告诉我们,知名度、权威性、时效性和信息丰富是网站生存的必备条件,而这些正是传统电视在其传统领域的所长。如果将电视在其传统领域中的优势转化为网络优势,唯一的选择,就是尽早抢占互联网主阵地,提高网上知名度,努力成为站。一俟电视上网,占先机者昌。

尽管由于技术层面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我们还不能准确地预测网络电视的发展进程,但可以预知的是,数字化为电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而互联网的前景为未来电视展现了光怪陆离的前景,同时,也对电视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难以回避的生存危机挑战。

篇5:诗歌的大众与小众的分析

诗是大众化还是小众的,从新诗诞生起,就一直在争论中。其中,争论的一个焦点是平民化还是贵族化。

新诗刚出世就显露了它的平民化倾向。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的核心,就是推倒贵族文学,建立国民文学。周作人等也提出“平民的诗”。其后,新诗的平民化运动一浪接着一浪。康白情“贵族的诗”的说法,虽得到朱自清等人的支持,在新诗史上几经沉浮。朱后来发表《新诗的进步》,则倡导“并存”。两种倾向可以说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民间写作”和“知识分子写作”。

不仅对诗坛,就是对同一位诗人来说,大众化倾向和小众化倾向也常常是“并存”的。李白有《静夜思》,也有《蜀道难》;老杜有三吏三别,也有《北征》。推出大众化的《死水》的闻一多,也出版过小众化的《红烛》;写过小众化的《雨巷》的戴望舒,也写过大众化的《元日祝福》。朦胧诗似乎是小众的,但是诸如“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之类的名句却得到广泛流传。当然,一位诗人总有他的主要审美倾向。李金发基本是小众化诗人,田间基本是大众化诗人。在一些诗人那里,主要审美倾向还会发生变化,殷夫、穆木天、艾青、何其芳等都是由小众化转向大众化的诗人。

从一个角度说,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诗终究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大众化和小众化倾向还与诗的外在环境密切相关。当生存关怀成为诗的基本关怀的时候,例如发生战争、革命、灾难的年代,大众化的诗就会多一些。当生命关怀成为诗的基本关怀的时候,例如和平、和谐、安定的年代,小众化的诗就会多一些。

大众化和小众化的诗都各有其美学价值,不必也不可能取消它们中的任何一个。但是,艺术总是有媒介化倾向,诗终究以广泛传播为旨归。大众传播有两个向度:空间与时间。不仅“传之四海”的空间普及,“流芳千古”的时间普及也是大众化的表现。李贺、李商隐生前少知音,但他们的诗歌几千年持续流传,成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诗歌的这种隔世效应也是一种常见的大众化现象。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也是大众化程度最高的诗歌时代,只要是中国人,大多能背出几首佳作。唐诗宋词成了中国人文化身份之一。白居易和柳永是很值得后世研究的代表。

胡适倡导新诗时,就很推崇白居易和他领军的新乐府。“但伤民病痛”的白居易推进了杜甫开辟的现实主义,“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从《赋得古原草送别》到《长恨歌》,再到贬居江州的《琵琶行》,白居易有明确的大众化艺术追求,他的不少诗篇也最大限度地产生了大众化效应。白居易的诗广布民间,传入深宫,当时凡乡校、佛寺、通旅、行舟之中,到处题有白诗。有的“粉丝”全身纹上白诗,有的歌*因能诵《长恨歌》而“增价”。元稹为《白氏长庆集》写的序言里有这样的叙述:“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白居易死,唐宣宗写诗悼念,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之句。新乐府用口语,但徒有乐府之名,实际和音乐没有多少干系,而柳永的词却充分运用音乐作为传播手段。柳永生于两宋社会的“盛明”之世,描写都市繁华,歌咏市井生活,在题材上有突破;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长调慢词,在文体上有突破。他熟悉坊曲,和歌伶乐伎合作,使词插上音乐的翅膀。叶梦得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新诗拥有唐诗宋词时代没有的现代传播手段,像诗的网络生存,就是古人远远不具备的条件。但是,新诗实际上很小众。和唐诗宋词相比,新诗的大众化存在诸多困难。一、年轻的新诗不成熟,甚至迄今没有形成公认的审美标准,诗人难写,读者难记,没有像唐诗宋词那样化为民族文化传统,至今游离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文化生活之外;二、新诗的发生更多地取法外国,不来自民间,不来自传统,也不来自音乐,主要借助默读,与朗诵尤其与音乐的脱节成为传播的大难题,把声音还给诗歌乃当务之急;三、和白居易的“为时而著”,“为事而作”不一样,当下有些诗人信服“私语化”倾向,使得公众远离诗歌。高尔基有句话还是有道理的:“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

无论是小众还是大众,新诗都需不断继承创新,在多样化格局中努力争取传播的大众化效应。

篇6:诗歌的大众与小众的分析

诗歌大众化与小众化是不断泛起沉滓的一个诗学百年问题,这一观念与阶级论社会思潮不无关联。我认为,这个讨论经过多年多次论证, 在新诗百年后,再持续讨论下去,犹如轮子空转,并无多大意义。讨论结果无关诗歌质量本身,因为大众化的诗歌很难推进诗歌质量的整体提升,小众化诗歌也并非一定就是高水准。这个讨论唯一能提醒我们的是: 注意写作者在创作时,心中有无读者?他为何而写?

在旧体诗词盛行时代,受教育者皆为文人。文人若要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他必须学写诗,会写诗;为了切磋与交友需要,诗人之间必然有交流,于是形成诗歌圈。而同一诗歌圈的人互相圈点,自娱自乐, 与圈外人何干?这种历史语境下,谁会多事地提出,文人诗歌一定要由挥锄头的农民老伯或拖儿带女的母亲来评论?诗人既是作者,也是读者, 他们在一个水平上,可谓门当户对式的写作与接受。如果圈外人水平不高, 想读懂,他会自己努力,不会轻易责怪写作者,而且是一个写作圈的作者群。

之所以有人提出大众与小众,普及与提高等问题,那是提出者由身份不平等,进而推演出文化上的不平等,他有着对底层百姓的充分认识, 他是社会学家,却不是文学家。他的目的是想通过诗歌给生活在底层的百姓获得些意识形态的认识,因此,他更注意诗歌乃至文学的功能性, 不在意文学的本质异于历史学、社会学,忽略文学需要美的表现。

于独立的写作者而言,他可以为自己而写,也可以为大众而写,这是个人的写作方向。一位诗人如果有意识地为大众写,至少有两种情况: 一是为宣传理念;二是商业企图。宣传理念包括道德伦理的教育、政治意图的传达;商业企图,则是把诗歌写作当作商品对待。当作者将诗歌写作的对象调整为大众时,为了为大众接受,他必须考虑大众需要,选择大众使用的语言,大众习惯的表达方式,描写大众熟悉的生活,这类诗歌应该表现出人类的共识,如伦理道德的规约,国家立场的表达,对 社会事件的表态等。这种写作时的诗人身份,好比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

诗歌小众化写作,为少数人自设的空间,我认为它可以存在。它可能不是只为个人情绪而写,有时它是一个实验平台,炼造出与众不同的好诗。百年来争议较大的小众化写作,指的是诗人写作目的不是为了在大众中传播,不以主流意识为中心,而以自我价值观念、审美态度为中心, 更多表达出个人对人性世界的复杂认识。在这类写作中,书写者可以使用他的个性化的语言、不合常规的技巧,而且这类作品可以选择不发表、不公开,只在朋友间交流。但是,假若他选择公开发表,那么,他就需要经受大众的各种追问,有责任有义务让大众“懂”。

我更觉得,大众化与小众化写作的问题,是由不太懂诗歌,也不明白诗歌接受者的差异而提出一个伪问题,我们不如更换思考的方式,去问:诗歌在什么情况下获得读者,在什么状态下失去读者,这种关切诗歌本体的提问,或许更能帮助到诗人写作。

诗歌要获得更多的读者,有几个因素:题材的普遍性,写作不求文大于质,文风朴素,书写真诚,以情感取胜,不一味追求诗歌的写作难度, 而是增添温度。

诗歌失去读者的原因较多,假大空抒情,必然失去读者;晦涩难懂, 读者扭头而去;也有传播上的原因,与诗歌写作直接相关。自印刷术发达以来,诗人们逐渐忽略了诗歌的可诵特点。诗歌最初通过口诵流传, 它方便诗歌吟诵者与听众发生互动,朗诵者的音调、表情、声音,都能辅助听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因诗歌产生共鸣。回顾新诗历史,大概在朦胧诗之后,诗歌朗诵渐少。朗诵,与其说是诗的传播途径,也可以说是诗的写作方式。它的写作者会注意到写作的题材与接受者水平,朗诵是诗歌发生社会影响的一个重要途径。而阅读性的诗歌写作,无音韵可感, 再加上诗人对公众题材的疏远,诗歌逐渐变成自话自说的一种状态。

诗歌有自身发展的轨道和规律,如果把百年当作一个坐标,我们要清楚的是:诗歌必须有所发展,在继承传统的成就后,再突破前人的写作范式,灌注时代精神;我们还需梳理一些过于陈旧的诗歌观念,不因当下诗歌的问题而忽略诗歌本体的价值。此刻,不是新诗发展的终结点, 却是它重新出发的起点。

篇7:民俗节日文化的传播媒介分析

民俗节日文化的传播媒介分析

民族文化传播是建立民族传播学的重要内容,研究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文化传播现象和规律对于建立中国的民族传播学意义重大.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把民俗节日视为民族文化传播的.文本,运用当代传播学的知识分析民俗节日中的文化传播媒介及其特性,在分析众多民俗节日的基础上,把民俗节日文化传播中的传播媒介分为音乐歌舞符号群、物体语言符号群和民俗文化传播中的终极媒介--人,希望有助于民族文化信息传播规律的把握和民族传播学的建构.

作 者:苗瑞  作者单位:大理学院文学院,云南大理,671003 刊 名:大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 年,卷(期): 9(7) 分类号:G03 关键词:文化传播   民俗节日   媒介   终极媒介  

篇8:网络电视花屏

今天来写一个真实的案例,作为www.sq120.com的管理员,第一次以博客的形式来写一篇文章,我自己就曾经经历过网络电视花屏的问题,搞得我非常的痛苦。因为自己一个人租房,没有买电视,因为看电视的几率也不大,主要都是上网。所以实在想看电视的时候,就在下载的pplive上看看拉,但是最近忽然发现pplive看电视的时候花屏,首先我估计应该是软件原因,估计是显卡驱动问题,然后就更新了显卡驱动,发现花屏依然,发现不行,就重新下载了pplive,还是不行,

觉得有些奇怪了,找了个3d游戏―开了一会极品飞车,发现运行的非常流畅,也没有死机或者花屏。奇怪了,应该是2d上出了问题,但是在windows显示也很正常,莫非是显卡没有插好,或者是显存有问题?打开机箱,重新拔插了一下显卡,顺便清理了一下灰尘,还是不行。没有办法了。唉,没辙了,反正看电视的几率不高,就没有管。

过了好久,有一天,偶然从朋友那拷贝了一部大片过来,播放时候,居然又花屏了,这个时候,我把视线放在了视频播放器上,忽然想起来前两天刚刚升级了windows media 10,于是重新下载一次,重新安装了媒体播放器,居然就ok了,电影播放也不花屏了,pplive终于也恢复了正常,谢天谢地。从这件事之后,我忽然发现平时自诩为高手的自己,居然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居然考虑的这么不全面,看来以后还有许多东西需要我来学习哦。

相关专题 大众传播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