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PEP《Where is my ruler》三年级下Unit5教学反

幻幻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幻幻”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人教PEP《Where is my ruler》三年级下Unit5教学反(共13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人教PEP《Where is my ruler》三年级下Unit5教学反

人教PEP《Where is my ruler》三年级下Unit5教学反思

这堂课作为一节空中英语课堂的优质课参评,我做了细心的准备与筹划,但在上课的时候仍然发现了不少的问题,以及由于经验不足时所暴露出来的缺陷。我的教学流程如下:先有一段儿歌:Where is your book?Here it is!Where isyour ruler?Here it is!复习歌谣的同时引出课题。(lead―in导入):Where is my ruler?

这个环节所要注意的是:如果学生没有及时领悟教师的用意,当老师问的时候Where is your book?。可能会跟着老师一起喊:Where is your book?所以先要与学生交流沟通,复习三上学过的Where is my hand?Here it is!Where is my nose?Here it is!接着我拿起小飞机问学生“what’s this?”播放空中英语课堂的课件,引出四个单词:bike bus taxi jeep 这个环节我以学生的发音训练为主,强调学生发音时的口型和方法,输入正确的发音信息,这段做了一节常规课是非常好的,也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但是作为一节空中英语课堂的课却是不成功的,因为我过多的强调老师的带读,忽视了资源给我们提供的`正确的发音模式,脱离的空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资源,与常规课混淆。这是课后老师们给我提出的最大的不足之处。其次,将准备的词卡贴在黑板上(四线三格)给学生确立良好的书写格式这个方法很好,但是我是将单词写在词卡上,团成山小学的陈老师和倪老师建议我直接书写的黑板上,这样更能让学生记忆单词同时考验学生的基本功,我觉得这点很好,也是我开始没有想到的。还有就是在单词操练上方法不多,指令不清晰准确,陈老师,倪老师课后给我做了带读示范,也许是教学经验的不足,在组织课堂上,行之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的手段还是近期领我困惑的难点,也是我今后工作的重点。

第三段着重讲“look out!”我通过老师闭上眼睛想向障碍物走去的方法,来让学生体验“小心,当心”的意境,但是由于所设情景简单,课后两位老师建议我多设情景,让学生真正体会这个短语的意思。

第四个步骤:我将准备好的桌子图片贴在黑板上,通过小飞机这个媒介来讲授介词on、in、under 。这个环节基本上是按照空中英语课堂中lily老师讲课的思路来设计的,所以传授的信息学生能及时掌握,但是在与其后的句型操练脱了节,或者说联系不是很紧密,学生操练时候没有安排好,造成学生也不知所云,使得课堂次序有些混乱,学生操练的目的也没达到。

最后一个环节是:Let’s check通过设定的四个对错练习题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教学内容,这个环节虽然设立的基本点是好的,但是总觉得没有把资源利用起来,使得课尾的一部分没有利用资源,这也是这个环节没有考虑成熟之处。

总得来说,这堂虽然得到了老师的好评,但是想到老师们从关爱年轻人的角度出发,还是以鼓励为主。做为职教人,我觉得我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资源利用不充分;操练单一;环节导入,导处处理显得粗糙,再就是组织学生力度不大等等一系列问题,都让我清楚的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尤其是刚刚跨行不久的新老师,虽然也在这行爬了一,两年,但是就实际教学经验来说我还是极其的欠缺。没有成熟老师的稳重,课堂设计也不够精巧。但是只要有机会,我还是会多讲课,毕竟机会难得。就想李阳英语中常说的那句话:不要怕丢脸!说真的到了这地步,我也没什么好想的啦,做好充足的准备,尽其所能讲好市级观摩课,希望不断的历练能让我教学更成熟!

篇2:小学三年级下Unit5《Parts of the Body》教学反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习兴趣,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小学英语教学要符合多元智能理论与儿童智慧教育,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优势,使学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探究式学习和个性发展得到最大的体验,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而且身体部位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很熟悉的,学生对这个主题很感兴趣,比较活跃,而且在前面一个单元已经学过关于身体部位的单词,为整堂课的情景设置提供了语言基础。

本单元——《Parts of the body(2)》,是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本节课所需课时为2课时,80分钟;本单元主要是学习人体部位legs, hands, arms和feets等几个单词,本单元创设了chant, song和rhyme,内容很贴近生活,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我在设计课时本着“激趣、创新、应用、拓展”的原则采用全身活动法、反应法、小组和作学习法、任务驱动组织教学,游戏、活动、比赛贯穿始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创新思维。做了如下尝试:

其一,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英语课程标准》灵活处理教材。

其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优势,优化课堂教学。

其三,补充教学卡片、图片、大型板书、歌曲等。

其四,充分利用和开发英语课程资源。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力求通过多样化的操练和游戏活动,创设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篇3:小学三年级下Unit5《Parts of the Body》教学反

小学英语教学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参与、体验、实践、加强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师要通过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于以上认识,我设计实施的本课教学。纵观课堂,我认为在以下几方面较为成功。

一、结合学情,合理使用教材

本课是闽教版小学英语第二册Unit5 Parts of the Body (2) Lesson 9的第一课时。教材内容较多,有单词hand, arm, leg, knee, foot/feet以及短语clap your hands , wave your arms , bend your knees, stamp your feet.还有对句子How many … can you see? I can see … .的巩固。对于我们这样的山区县三年级学生,如果要把以上内容放在一节课里让学生学习的话,实在是勉为其难了。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重点定为是要让学生能听、说、读单词:leg, hand, arm三个单词;能听说Clap your hands. Wave your arms. 两个短语,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对于句子How many … can you see? I can see … .学生在第一册Unit3 Numbers Lesson 5中已作为重点学习过,而且在下一课Lesson 10中还将出现,所以在这一课中我对它的操练就相对偏少。与其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不如抓住重点,学其一二。精简的教学内容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二、注重实践,发展语言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和学习语言。我让学生通过感知和观察,在情景中理解、识记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进行句型练习。设计任务时,我不是一味地追求任务的多样性,而是把任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放在了第一位,让学生去感悟、探究、发现和体验学习的快乐,使任务活动有效地开展起来。拼读单词有利于学生正确地掌握单词,也能为其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最后,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幸福拍手歌》,让学生在欢乐的节奏中再次巩固了新知识,也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习气氛推向了**。同时,课堂用语Follow me的不断使用,不断刺激,学生对它已不再陌生了,为下节课的Chant和Song作了很好的铺垫。另外对中外文化习俗的讲解,学生也十分感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三、利用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单词卡片、音像、光盘等教学资源实现整合,提高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效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我还十分注重捕捉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如让学生在课堂游戏时,当让学生clap your hands wave your arms时,相机引导学生以How many hands /arms can you see?来问答,既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又丰富了课堂教学环节的内涵。

四、多元评价,促进目标达成

三年级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教学中,我把全班分成了4个小组进行学习竞赛。一张张小小的sticker却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有同学们的good good good very very good 以及老师的You’re great /clever. I love you 等都很大的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在于激励与唤醒。在课堂上,当学生有精彩表现时,我大方地将表扬送给他;当学生学习有进步时,我真诚地为他竖起大拇指;当学生学习中暂时未能达到要求时,我耐心等待并给予表现机会……有效的评价真正发挥了促进功能,将学生导向成功。

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我在追求扎实有效的课堂中,由于自身水平等原因难免有一些遗憾。如我把学生的水平估计过高,总认为这么简单的知识他们一定能掌握;又如学生的探究意识的培养总把握不好时机等。因此我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进行研究判断,对照课程教学目标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课堂更加灵活高效。

篇4:人教三年级语文下教案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并能正确书写。随文用多种方法理解“水泄不通”、“气宇轩昂”、“冉冉”等词语的意思,并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注意从国旗卫士的动作中体会升旗仪式庄严肃穆的情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对国旗、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读懂课文,从重点词句中体会升旗仪式场面的庄严肃穆以及人们激动而骄傲的心情。

教具准备:

1.小黑板。

2._升旗仪式的录像片段。

3. 歌曲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歌唱祖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前在黑板上贴上国旗)

师:(师指国旗)孩子们,瞧,这是――(生答:五星红旗。)

师激情介绍:同学们:我们上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我爱北京天门、我爱五星红旗!”五星红旗就是我国的国旗,红色象征革命,黄色代表灿烂辉煌,四颗小星围绕着大星,代表着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

孩子们,每天清晨,当太阳跃出地平线的时候,在雄伟的_广场上,都要升起这鲜艳的五星红旗。你们,想去那里参加那隆重而庄严的升旗仪式吗?(生: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_广场,去目睹这庄严的时刻――(师指课题示意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看到大家渴望的眼神,我就知道你们有多想赶快加入到观看升旗仪式的队伍中,还等什么呢?

打开书本,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注意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师: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生1:课文主要讲了国旗在_广场上升起

生2:课文主要讲了人们在_广场上观看升旗仪式。 (师板书“升旗”)

师:作者按升旗前、升旗时、升旗后的顺序把升旗的过程清楚地记录了下来,那课文哪些段落写升旗前?哪些段落写升旗时,哪些段落写升旗后呢?在文中找出来。(板书:升旗前 升旗时 升旗后)

三、细读课文,再现情景

出示_升旗仪式的录像片,观看,学生说说对升旗仪式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根据学生反馈的最感兴趣的部分,教师相机教学,再现情景。

学习“升国旗”这一部分。(1、2段)

1、自由朗读课文1、2段,体会人们的心情,勾出表现人们心情的有关句子、词语。

2、对比朗读“华灯还在淡淡的晨雾中闪烁”与“成千上万的人已从四面八方汇集到_广场”,理解“热切”一词的含义,体会人们当时激动而又急切的心情。(对比朗读与理解词语融合)

3、学生观看升旗仪式的录像片,说一说从画面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画面体会“水泄不通”的含义,感受围观的人众多;并从“静静”一词中体会升旗场面的庄严肃穆。

4、指导朗读本段,注意读出层层递进的语气。

学习“升旗中”这一部分。(3、4段)

1、观看国旗卫士护送国旗这一段录像,读有关段落,体会是怎样写的。

①结合片子感受国旗卫士们的“气宇轩昂”,体会护卫队的精神抖擞。

②标出描写国旗卫士动作的词语,再现升旗仪式的壮观场面。

③随着《歌唱祖国》的雄壮乐曲,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2、观看国旗冉冉升起这一录像,读有关段落,体会是从哪些方面写的。

①想一想: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观看升旗仪式的人们表情有了什么变化?勾出相关句子。

②结合片子体会“注视”的意思一表达的情感。

③在升旗纪录片的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有感情地朗读第4段,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着背下来。

3、学习“升旗后”这一部分。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久久”一词,体会人们对国旗以及祖国的深深眷恋。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学生可采取自由朗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形式。

5、默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勾出来,并说说_广场的升旗仪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6、讨论:为什么说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四、拓展延伸,丰富外延

1、教师可补充介绍关于_广场升旗仪式相关资料。

2、介绍_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的相关资料。

3、组织学生唱歌曲《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4、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如旭日东升,蒸蒸日上。在这期间,我们的祖国、家乡或者你的家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随着音乐的起伏推动,全场师生心灵受到深深震撼,心中涌动着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人教三年级语文下教案

篇5:人教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课堂教学必须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创造品质的培养为目标。”小学语文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增长知识,还要增长智慧,能力;不仅要学会,还要会学,这样就必须改变以往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从书本到黑板再到书本的不良教法,因为这种教法让学生仍处于被支配,被控制的地位。课堂上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校积极响应新课改精神,在一年级实行新课改,经过一个学年的新课改实验,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激活新课堂教学:

在以往教学中,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刚从幼儿园上来,上课时大多数孩子都坐不住,都在东张西望,因此集中孩子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成为我们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我在教学时采取引发兴趣,定向导入,启发理解等学习方法。例如:在教学第二册识字5这篇课文时,我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课文,让学生带着想揭开谜底的心情来学习课文,从而也做到集中孩子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的作用。也大大加强了课堂学习气氛。在教学最后我还让学生从课外书籍中查找谜语让同学猜一猜,还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己为汉字编谜语,这样不仅使孩子学到了知识,还能引导学生去阅读课外读物,增强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可爱,但他们还十分不懂事,不懂得该如何学习,因此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实施一套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成为最大的难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从和他们谈心开始,了解他们的想法,从而找出一套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例如:在教学第二册第14课《荷叶圆圆》时,我让孩子们自己说说应该用什么学习方法来学,许多孩子都认为应该用朗读、表演读的方法学习。因此,我让孩子分成四人小小组进行朗读学习,自己排练表演读。孩子的学习气氛特别高,排练表演读的形式也很多,一节课下来,大多数的孩子都能把这篇课文背下来,提前达到了课时要求。

同孩子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和学习动态,有助于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这样做即增强了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达到预定的教学,真是一举三的。

三、新课改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新课改使孩子们变得爱学、乐学、想学、会学;也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提高了一定的教学质量。但在新课改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例如:课文的识字量太大,虽然在教学中我采取了识字袋、自己用好办法识字,交流识字等方法学习,但许多孩子展握的识字量最多只有80%,特别向我们这样的一般校,差生面较广,差生的识字量最高只能达到50%。另外,有2/3的课文都偏长,低年级学生阅读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也是我校课改组当前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希望通过和其他学校的课改总结交流来解决这项难题。

篇6:人教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

对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汉语拼音是他们的入门课,也是基础课,所以必须让学生开始就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情况着手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学习。

孩子年龄小、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学习抽象的拼音,接受并熟练地拼读音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拼读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借鉴并运用了一些形象生动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拼音教学应把图文、形、音三者结合记忆。

人教教版汉语拼音的教学内容并不怎么枯燥乏味,原因是每一课都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儿歌。学习字母时先从儿歌入手学生感兴趣积极性较高,教材也提供了很好的插图,合理利用起来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e时,我先让学生自由拼读儿歌,小组互相帮忙,这样学生学起来都比较轻松,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再出示图画:一只漂亮的大白鹅。我充分借助插图调动孩子的兴趣,通过讲故事、看插图、编顺口溜,让他们在快乐中,在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中愉快的认读、书写,准确而迅速的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

2、形近字母比较记忆。

汉语拼音是符号文字,由一些固定的字母笔画组成,包括左半圆、右半圆、长竖、短竖等等。在教授由这些笔画组成的b、p、d、q等字母时,可将这四个字母分成两组启发学生采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这组形近字母在比较时,可以引导学生想:b—p都是右半圆,听广播(b)天线往上拉,泼水(p)水往下流;d—q都是左半圆,马蹄(d)向上带土,气球(q)下边拉绳。还可同时加上手势和口诀:右下半圆b,左下半圆d,右上半圆p,左上半圆q。学生在边看、边说、边比划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这两组字母的记忆。两个相近字母一目了然,使学生模糊的形象得以清晰。

3、讲故事

讲故事学生最爱听,生动有趣,容易记忆。能够帮助儿童在听故事中获得知识,形成记忆,如学习jqx和ü相拼的规则时,我就讲了jqx三兄弟很调皮的故事让学生记忆jqx和ü相拼的时侯去掉两点。学生不仅听得津津有味,而且记忆深刻。

4、游戏中学习

一年级学生的记忆特点是记得快、忘得快,根据学生年龄小,好动、爱表现、记忆力强的特点,我将枯燥无味的复习巩固方法换成找朋友、开火车、比一比、猜一猜、变魔术比赛等游戏形式激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和活动,学生对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对拼音音节的拼读积极性更高,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反思“课改”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教师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将所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另外,教师作为学生惟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所以,教师不能再满足学生知识的讲授,而应该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才能为他们以后发展奠定基础,才能有利于他们的学习。

在课改小学语文观摩研讨会上,两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师说的比较少,只起一个组织管理的作用。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区别,看起来教师的工作是轻松了,实质不言。教师在课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指导学生如何来收集资料、到哪里去收集资料。资料收集到以后,在进行加工制作,最后让学生欣赏体会。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如执教《美丽的武夷山》一课。造型奇特的山峰图片,为学生的想象激发了兴趣。因为学生毕竟学生,完全的自主学习是不可能的,要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自主学习。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执教《小猪画画》一课中,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阅读基础,以演促读,以演质疑,以演导思,以演品读,教学扎实,不流于形式,同时注重了学生在教学过程的评价,收到很好的效果。

篇7:习作论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教学论文)

厚 积 薄 发

--习作教学之管见

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难教,学生习作难字当头,我们教师在积极地探寻和尝试,力图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作文质量是很难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就存储不了丰富的语言词句,就谈不上良好的语感、生动流畅的表达;没有积累,就不能在大脑有效存储自然景象、人文景观和人生的历练,就不能积累丰富的体验和习作素材,以致于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没有积累,就不能真正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那么怎样促使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抓好积累,厚积薄发呢?

一、阅读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材料。教师指导学生要充分地阅读课内外读物。课内外读物可拓展课程时空,它打开学生的视野,把过去、现在、未来的有关知识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阅读,它跨过地域的界碑让学生占有人类的全部精神财富;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发现,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在读中充实自我,在读中积淀,在读中丰富自己的语言,在读中领悟写作的技能。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会发现,语文成绩好、习作能力强的孩子,阅读量一定较高。习作能力差的孩子让他多读多思,习作能力慢慢就上去了。因而我们语文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兴趣,形成习惯。很多学生知道阅读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素养,但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主动去阅读积累,只是把阅读当成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任务。为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体验到阅读的重要和乐趣,可采取一些教学措施,比如词句接龙游戏,精彩句段大比拼,读书讲故事、朗诵会等。鼓励学生从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书看起,把印象深刻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开办“你知道吗”的趣味信息交流会,交流学生从书上学到的趣味知识信息。在阅读内容的吸引和活动的指导和促进下,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爱好阅读的习惯。

2、引导阅读,内化知识。可采用教师推荐,学生推荐的方法引导学生选择好的书来读。要引导学生阅读健康有益的书籍,并且能内化阅读知识,这是阅读积累的关键。一本好书不一定对孩子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但一本坏书很有可能毁掉孩子。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学生对不健康书籍的抵御能力,并形成一种对阅读内容摒弃的态度,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学生读书积累并不是读书的目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有益的书籍中学到知识,能把书中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可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日记,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交流读后感、读书收获和读书方法,进行好书推介。这些活动能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形成正确的阅读态度和习惯,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丰富习作素材,并从文章中获得表达的技能。著名作家路遥,他曾花了一年的时间专门阅读以人民日报为主的报纸,后来才创作了著名的小说《平凡世界》。可见阅读积累对写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古人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生活积累

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多动笔。让他们在生活中经历风雨,感受人生的苦涩与甜美;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脑子想,用心灵感悟,用口述说、交流,用笔记录倾诉。习作教学要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拓展教学时空,使习作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把社会生活提供给学生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知道人应该如何做人、做事,使他们在与世界的沟通中感受生命的崇高,精神世界与习作内涵日益丰富起来。

1、学会观察,主动积累。生活教会学生思考,生活给予学生创作的广阔空间,生活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和情感,生活充实了学生习作内涵。然而学生如果对身边的人与事,景与物无动于衷,熟视无睹,其习作素养是得不到有效培植的。不会观察就不会作文,这就需要老师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在生活中观察发现,培养他们善于观察思考、乐于表达的习惯。我带领学生游赏校园,指导学生掌握有重点、有顺序,注意细节,用观察加联想的观察方法去观察校园景物,并表述出景物的特点和自己观感,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保持留意周围的人与物的注意力,把学到的观察方法予以运用,在大脑中积累生活万象,丰富习作源泉。

2、多写多练,练笔积累。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观后感、读后感、读书笔记、片断描写、内心独白,表述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指导他们在学习中认真完成单元习作,并积极进行一个个小练笔活动;在口语交际及日常生活中,围绕一个个话题,注重有条理有重点的表达交流,说写结合。鲁讯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写作是一种需百般锤炼才能具备的能力,必须在反复的写作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获得写作的技能。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只有多写,坚持多种形式的练笔,才能实现由量变到质变,才能下笔如有神。

总之,写好作文的根本在于多读多积累多练习,厚积薄发。只要学生有博览群书的兴趣,有爱好动笔的习惯,学会一些观察和写作的方法,积累了一些素材,锤练好扎实的习作技能,就能在作文时笔随意欲,内容应笔而生,无话变成有话,不会写变为会写,千篇 一律变为百花齐放,万芳争艳,学生习作水平自然就会提升,使学生习作不再难作,作文教学不再难教。

[习作论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教学论文)]

篇8:鄂教版三年级下风筝教学反思

鄂教版三年级下风筝教学反思

课文构思巧妙,把风筝与孩子们的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语文课堂,在备课中,我主要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指导,进行引读,不断提高学生读和说的能力。

这样引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到风筝就是孩子们的理想,这样的引读很有必要。

不仅如此,我还注重挖掘文章的空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主动表达。例如:在体会放风筝的内容时,我抓住了一句话“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每个人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出各人的风筝及代表的理想,想象放风筝的情景,进行语言训练,并出示那幅插图让孩子们去自由的想象,更有趣的是,让全班的孩子都站起来,在老师的调动下,一起去快乐地感受,孩子们显然感到非常兴奋,表现的欲望大增。

课文最后同样是语言训练的延伸,给了孩子们更大的空间去想象,在这里我处理的方式是让孩子们想一想:你想为自己扎一个什么样的风筝?为什么?达到把所想的变成文字抒发出来,从想到写,练习变得有梯度,为以后的作文作铺垫。

《风筝》拓展:各国的风筝文化

日本:浮世绘风格独特

风筝传入日本的时间,一般以为是在中国唐代时,通过遣唐使从中国带往日本的。

风筝传入日本后,原是作为同事方面传递讯息之用,直到江户时代才在民间流传开来。早期的风筝多为长方形和金半圆形,上面没有任何装饰。到了明治时代,浮世绘的画风已形成日本风筝的独特风格,让风筝的艺术与欣赏价值更为提高。

韩国:风穴风筝独树一帜

韩国自行发展出代表性的风筝——风穴风筝,这是由米字结构的风筝转化而来。

一般的米字风筝是以十字交叉与对角线交叉的骨架结合在一起,加强结构与增加受风。而韩国的风穴风筝更进一步地在平面上挖一个风穴,巧妙地运用受风与排风的位置,让背风转为浮力,使风筝的动作更为灵活,属于打斗风筝的一种。

泰国:风筝也有男女之别

泰国的风筝有男、女之别,男筝称之为鸟筝,女筝称之为鱼筝。鸟筝一般有2米高,又叫“猜朗康”;鱼筝形如钻石,也称“白宝”,放飞时要由7个女子操控。每年2月~4月是传统放风筝季节,常举办多风筝赛会。

荷兰:曾造出世界最大

现在的荷兰风筝多没有骨架,材料多为尼龙布和塑胶纸。荷兰曾在1984年展示一只世界上最大的风筝,无骨架,以尼龙布制成,放飞前要先充气,并由8吨的汽车牵引才能顺利升空。

英国:风筝监视潜水艇

在英国,风筝原先是作为航空学的装置之一。20世纪代,以风筝进行广告宣传已是常见的宣传手法,而二次大战中,英国曾用风筝载人来监视德国潜水艇的活动。20世纪40年代,英国海军还曾把风筝作为防卫空中攻击的装置配置在驱逐舰上。

美国:特技风筝来自靶机

放风筝,在美国被视为一种老少咸宜的体育活动,所流行的风筝多为尼龙布制,不怕风吹雨淋。

1956年发明软体风筝后,不仅放飞时只靠尼龙布或塑胶材料来支撑,更可将风筝折叠起来,携带相当方便。现在相当流行的特技风筝,据说就是根据导弹射击试验的靶机设计出来的。

篇9:荷花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教学要求:

1、 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 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

3、 研究作者是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的。

4、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5、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打一植物 (荷花)

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看荷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

2、 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1、 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挂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得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好的句子,老师为什么只挂出这一句?

①、 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这是一幅极富色彩且让人赏心悦目的画儿,你来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彩?(绿、白、嫩黄 色彩丰富)(朗读)

②、 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组成的,你来看看作者都描写了荷花的那些姿态?(注意与挂图的联系,把具体形象和文字训练统一起来)(朗读)

③、 荷花的姿态是不是只有这几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朗读)

④、 你还知道荷花有那些姿态?作者为什么只描写了这几种?

⑤、 你认为,在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你来找找看。(朗读)

⑥、 (挨挨挤挤: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同桌表演表演。

冒:同桌合作,用手势来表现

露出:重点讲出小莲蓬的可爱和莲蓬是在花瓣中包裹着的科学道理。

饱胀:用手势来表现)

⑦、 这幅画呀,色彩多、姿态多还得是活的,这么好的画儿是谁画的呀?(大自然)那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⑧、 感情前三个自然段。

⑨、 这节课,我们寻着清香到了美丽的荷花池。它就像一大幅(活的画)。这幅画的作者(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体会体会荷花的美。

(第二课时)

2、 第4、5自然段

①、 我听着大家的朗诵,好像看到了美丽的荷花池,我忽然觉得(范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②、 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③、 自由读课文,当作这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④、 如果,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想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⑤、 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⑥、 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四、总结写法

1、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 作者是怎样写出荷花的美的呢?

3、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板书: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五、回到整体,小结全课

1、 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荷花,大家都被这美景陶醉了。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荷花的美,齐读课文。

2、 下课之后,把课文读熟,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板书: 16 荷花

清香 活的画 变成荷花

闻到 看到 想到 回到现实

(色彩、姿态)

[荷花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篇10:惊弓之鸟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大吃一惊、本事、悲惨、愈合、孤单失群、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 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3. 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解题:

1、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2、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成语故事《惊弓之鸟》

3、解题:“惊”是惊吓,“鸟”在文中指大雁。“惊弓之鸟”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不用箭,只拉了一下弓,就让天上飞的大雁掉了下来。

3、引入下文:这个射箭能手是谁?他真的只用弓不用箭就能让大雁掉下来吗?大雁掉下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个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一)、出示学习步骤

1、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想办法认识圈出来的字,可以看生字表拼音,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问老师问同学,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二)、学生按步骤自学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哪个同学还有那个字不会读?学生举手提问,师生共同帮助,扫清每个学生的文字障碍。

2、利用生字卡,采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教师强调:“更”是多音字,在课文里读ɡēng,不读geng,“弦”读xian,不要读成xuan,共8画。“愈”读yu,不读yue;

“惨”是平舌音。

3、出示“惊弓之鸟”等词语,学生教读,教师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再齐读。

4、检查是否能把课文读得通顺,教师根据学生读书时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读好问句等。

5、默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四)、书写指导:

1.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笔画.

2.教师重点指导:“弓”是独体字,笔画是三画;“魏”是十七画;“雁”字,“厂”里是两个单人旁。

3.学生把生字练写在生字簿去,组内评改。教师根据存在的主要问题点评。

4.练习:修改错字(教师把学生写错的字写在黑板,让学生亲手修改)

(五)巩固练习

1.我会拼,我会写

Gong   jian      da   yan        bei  can        lie  ren       tong  ku

yu  he          lie  kai         la  xian        she  jian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理解更羸最后说的一段话,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惊弓之鸟》。

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新词

三、品析故事原因:

(一)1.自由读文,要求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

2.思考,讨论:(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2)你认为“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你从哪看出来的?你认为“惊”的意思是?你从哪儿看出来?

3.交流

(二)练习。

1、出示句子: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1)句子中的两个“直”意思一样吗?你有哪些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2)出示“直”在字典中的七种解释:

*不弯曲*是弯曲的伸开*垂直*爽快*一个劲地*汉字笔画,相当于竖*垂直

(注:引导学生反复读句子,感知文章里第一个“直”是“一个劲地”意思,后一个是“垂直”的意思。)

(3)生读句子,自由选择并在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理由。

(三)重点学习7-9自然段

1.指名读

2.出示第9自然段,齐读。

3.讨论:(1)更羸说了几句话?

(2)每句话讲了什么?

(3)用“━━”画出更羸观察到的,用“-----”画出更羸的分析。

(4)每个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

4.汇报交流

(1)更羸说了四句话,第一句和第二句,第二句与第三句,第三句与第四句之间都分别存在着因果关系。

(2)受伤、孤单--弦响--害怕--高飞--使劲--伤口裂开--掉下来。

(3)指名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5.练习:

(1)大雁飞得慢是因为(        ),叫得悲惨是因为(    ),大雁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就(   ),一使劲,伤口(   ),所以更羸不用射箭,大雁(     )。这段话共有(  )句话,其中第( )句是更羸看到和听到的,第(  )句话是他的分析判断。

(2)用“因为……所以……”改写这段话

(3)这一段主要讲了(                     )

(4)读了这段话,你觉得更羸是一个怎样的人?

6.“惊弓之鸟”常用来比喻什么样的人?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四、总结板书

10、惊弓之鸟

观察:飞得慢 叫得惨                  伤口裂开

↗│

分析:箭伤作痛 孤单失群 往高处飞  ↗ │

推理 心里害怕    ↗  │

↗       ↓

判断:不用箭 只拉弓 听到弦响 ↗ 掉了下来

飞 ↗ ∣

怕 ↗      ∣

“嘣” ↗      ↓

[惊弓之鸟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篇11:《掌声》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掌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麻、症、疾、姿、势、况、镇、绪、述”等9个生字。

2、正确理解“小儿麻痹症、忧郁、文静、犹豫”4个词语。

3、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两次掌声里的深刻含义,从而懂得并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鼓励的真情,学习关爱别人。回报别人的付出。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2、发动学生采用对比读、分段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领会大意。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的心理和活动。

4、让生互相交流,体悟文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关爱,从而理解爱、懂得爱,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为善,尊重他人,善待他人,鼓励别人;同时,也要懂得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2、通过师生共学、自主探究、发散想象等方法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流程:

一、游戏激趣,创设阅读动机

1、游戏环节:游戏环节:大家一起来做个小游戏?举起你的左手,举起你的右手,按照:X X X X X的节奏。

题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掌声,掌声,给人以激励;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以勇气,以奋进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自己鼓掌。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9课《掌声》。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 对比参读,激发情感

1、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仔细想想,以前的英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自由朗读后交流:(自卑、忧郁、不快乐,孤独……)(板书:自卑忧郁)

(1)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你们是从哪句话感受到这一点的呢?

课件出示句子: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想象一下当时同学们在干什么?

课件出示: “当同学们(    )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生:在做游戏。

生:在唱歌跳舞。

生:在操场上奔跑,跳绳。

生:在尽情地说笑。

师引读:当同学们快乐地游戏的时候---(生)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当同学们唱歌跳舞的时候---(生)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当同学们在操场上奔跑,跳绳的时候---(生)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师:是啊,那是教室的一角,更是孤独的一角,谁愿意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英子的孤独呢!(点击课件,去掉填空)指名读

(指名读评价:“总是”读得重一些,“默默地”读轻一点)

(3)英子为什么会这么自卑和忧郁呢?为什么不和同学们一起游戏,一起玩耍呢?(生)

(出示)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这场可怕的疾病给英子留下了什么?(留下了终身的残疾,留下了痛苦的回忆,留下了伤痛,留下了心灵的阴影……)

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生读)

(⒋)深情引读:

师引: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生读:“所以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点击课件)

(点击课件)师引:因为可怕的病魔带走了她的健康,带走了她与人交流的勇气,所以英子总是--生读:“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

(5)、师:是呀,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英子。那时的她不爱说话,默默无闻,多么可怜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一下英子的痛苦和孤独吧?(齐读第一段)

她忧郁的眼神,孤独的背影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眼睛。请带着痛惜的语气再来读读这一段。(再读第一段)

2、品读第二小节,体会开朗

(1)喜欢忧郁的英子吗?

(2)一个人失去了自信,就如同鸟儿折断了美丽的翅膀,享受不了五彩缤纷的生活!此时此刻,你最希望看到一个什么样的英子?

(3)一群善良的孩子,你们的愿望实现了,请看--

[课件出示]: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①指名读。问:此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

②交流(自信,充满笑容的孩子)(板书)自信快乐

③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这一自然段吧。(齐读)

三 潜心品读,升华情感

过渡:是什么给了她力量,让她有了如此大的转变呢?我这里有一封英子寄来的信,请大家读一读,看看此时英子最想说些什么?(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1、是什么改变了英子?(掌声)掌声有这么大的力量吗?请大家默读第2、3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句子。

新来的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台讲故事,轮到英子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指名说)

( 课件出示: )

A、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追问: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当时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害怕)。她怕什么?(怕同学们嘲笑她)她想上去吗?(不想)她能不上去吗?(不能)

所以,当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那个角落,英子怎么样?--(生接)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假如你就是英子,请你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受。(齐读)

(评价:你把“一齐”读得比较重,“低了下去”读得轻,读得有感情。老师听出了你的无助/自卑/害怕)

此时此刻,英子真是左右为难,万般无奈,所以

(课件出示)-B、: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英子在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因此,从“慢吞吞”、“眼圈红红的”我们体会到英子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

5、师引读: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课件出示C句)她终于-- (生)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此时英子内心充满了痛苦、无助,甚至快要哭出来了,这个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的女孩,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现在--生接: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这个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女孩,在全班的注视下-----生接: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把终于读得这么响亮?(生答:下了很大的决心)

(评价:理解的多深刻啊!)

2、掌声再现,感情朗读

过渡语:这个残缺的女孩,尽管自卑,尽管紧张,尽管难过,但她还是站了起来,一摇一晃的走上了讲台。就在这一刻改变她一生的东西出现了!是什么呢?(掌声)

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掌声的句子,用横线画出。

课文一共出现了几次掌声?第一次掌声是在什么时候响起的?(生答)

(课件出示)“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骤然”还可以用哪个词来代替?(突然  忽然  猛然)

如果现在老师是英子,你们是英子的同学,什么样的掌声是“热烈而持久的”你们能用掌声表示一下吗?(生鼓掌)

这真是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啊,同学们把千言万语化作了这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是对英子的(鼓励 、加油)   板书:关心鼓励

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告诉她什么?

生:英子,你能行,我们相信你!

生:英子,你真勇敢!

生:英子,别害怕,我们不会歧视你!

这掌声对英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3.引读悟情。

师: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大家一起读)──生接: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师: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生接: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师: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生接: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如果说,这第一次的掌声,是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那么,当英子讲完故事后响起的掌声,又是什么呢?(课件出示第二次掌声: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次的掌声是对英子的(肯定、欣慰、表扬、赞美……--因为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

英子听到了同学们的鼓励、表扬,特别激动,特别感谢同学们。所以她--读:(出示)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同样的姿势,同样的一摇一晃,这一次心情是怎样的?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激之情齐读这句话:“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同学们,此时此刻,千言万语如潮水般涌上英子的心头,将它们都化作了-- “深深地鞠了一躬”。此时无声胜有声!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温暖的时刻。(出示第三段,播放伴奏音乐:最初的雪花)齐读这一段。

总结:(音乐继续)从掌声中,英子终于明白身体上的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上的残疾,只要鼓起勇气,生活不再是阴天,让我们带着这份理解与感受,再来读一读。(齐读)

四、回归课题,爱心显现

1、师引导三读课题

课文学完了,现在请大家大声地告诉我:

是什么让自卑的英子变得自信乐观?--(掌声)

是什么能让曾经失去自信的英子,重新找回了自信的,--(掌声)

是什么化解了她心中深沉的忧伤与孤寂?--(掌声)

2、是啊!这一切都来自掌声。读到这里,想到这里,同学们你们认为大家送给英子的,仅仅是掌声吗?那是什么?

从这掌声里传递着什么?(板书:鼓励、关心、帮助)

对,这掌声就是鼓励,支持,帮助,还有那真诚的关爱.

五、总结、升华

(课件:音乐)在课文中我们把爱化作了一阵掌声,其实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小事蕴含着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捐款、献血等图片并播放歌曲《掌声响起来》)(让座是最后一张)

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话--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同时,也不要忘记珍惜别人的掌声。

{延长时间的拓展:老师这里有一首小诗,想送给大家,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掌声陪伴你们快乐地成长,自信地生活,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课件一首小诗)

掌声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勇气的大门!

掌声是一场春雨, 能够滋润人们的心田!

掌声是一首美妙的歌,能够唤起人们的勇气!

掌声是一朵芳香的花,能够使人振奋!

掌声是一轮早晨的太阳,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缕阳光!

掌声是一片宽阔的海洋,能够把害羞淹没!

掌声是闪闪的星星, 能够把孤独的黑夜照亮!}

六、结束语: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做一次上课前的那个小游戏,举起你的左手,举起你的右手,把我们的掌声献给每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X X X X X。

板书设计:

29、掌声

自卑忧郁-----------自信快乐

关心、鼓励、帮助

[《掌声》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篇12:《绝招》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秦集小学   王丽兵

第一课时

一、设计理念

本着积极践行“5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此教学设计旨在“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分自主探究、合作互动、反馈测评三个大的模块,教学流程力求完整呈现导学、自学、互学、展示、测评五个板块。

合理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自主学习,愉快交流,获取知识。

二、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选自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第四组第16课,围绕着单元主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展开,讲述了几个小伙伴之间互比本领,主人公小柱子开始丢了面子,于是下决心苦练绝招,最后在不懈努力下出奇制胜,获得小伙伴们称赞的故事。课文充满着童心童趣,人物形象鲜明,正是这一阶段孩子的真实写照,学生很容易产生共鸣。

三、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于一个逐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个性活跃,自强,好胜,极其希望获取知识和认可的阶段,容易对自己身边的事情产生好奇心,通过引导,很容易激发浓厚的兴趣。具备一定的自学与互学能力,能借助拼音朗读课文,通过交流简单的了解文章大意。

四、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读“憋、腮、攥”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3、理解课文大意,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4、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大意,知道各个小伙伴都有什么绝招,绝招是怎么获得的。

教学难点:1、通过了解和评价每个小伙伴的绝招,分析小领子的绝招为什么引起大家的赞叹,从中体会小柱子的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质。

2、从绝招的评比中,体会到童年生活的快乐。

六、教学准备

制作简单课件

七、教学流程

教学模块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学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师生问答引入课题

2、课件出示自学提示,指导自学方法

(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哪几个人物;课文中讲了哪几种绝招;动笔画一画)1、通过精彩的插图导入课题,小伙伴的“绝招”很容易勾起学生的兴趣

2、自学提示告诉学生们要从哪里去学,要怎么学,起到指导作用。

自学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自学。

2、课件出示“我会读”、“我会填”,指名点读,填空,检查自学效果 1、三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合理的设计检查自学效果是防止学生不知重点的有效手段

互学 1、课件出示“我会评”,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讨论交流之后,评一评几位小伙伴的绝招

1、出示评价标准,可以合理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提示学习要点

展示 1、课件出示“我最喜欢___”

学生根据评价结果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位人物,并说出理由。

1、通过对人物的对比,体会各个人物,特别是小柱子的人物特征,从对比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测评 2、课件出示“我有也绝招”

创设情境:假如“我”也是小伙伴中的一员,在下一次比赛中,“我们”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1、通过学生想象下一次比赛的情境,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中“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就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2、通过这一环节将本课与接下来的“教你学一招”口语交际联系起来。

八、板书设计

16* 绝招

人物             绝招        怎么得到的

九、 教学反思

《绝招》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描写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趣事。讲的是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第一次输了,感到很羞愧,于是他暗自练习绝招。结果,在他的努力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这篇课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刻画的小柱子这个人物形象鲜活欲出,跃然纸上。可以说,他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很多学生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强,不服输。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学生完全可以自学学通,因此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是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积极践行“5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力求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授课时严格划分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馈测评三个板块,精心设计导学、自学、互学、展示、测评五个学习阶段,真正让课堂回归学生手中。

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没有网络资源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尽自己最大努力制作了简单的演示文稿来配合教学的实施,每一张演示文稿,就是一个教学板块的呈现,每一张演示文稿,也是一个学习要素的提示。

首先利用上节课的数学课,结合课文中小柱子的绝招--心算,再配合课文插图的展示,通过对话导入本课的课题,很快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听到孩子们响亮的回答声,我知道这节课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然后是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自学,自学后出示“我会读”和“我会填”进行自学效果评估,并由评估结果决定下一步的互学进度。经过实际的课堂验证,我觉得在课前的阅读提示中有一部分和自学提示有重叠部分,一部分内容可以在学生完成自学测评后通过交流归纳出来会更好,直接给出稍显突兀。

学生的互学和展示是“535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点,在这里我创设了两个比较容易调动气氛的情境:“我会评”和“我最希望是___” ,通过交流评价对于文中人物和他们绝招的看法,评出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和绝招,使学生在互动探究中体会到童年的乐趣,以及绝招的来之不易。本环节有一处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在小评委投票环节耗费的时间比预设的要多出了几分钟,稍显拖沓。

反馈测评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都围绕着引入第四组课文的口语交际来进行,学生讨论“如果自己也是小伙伴中的一员,在下一次比赛中,要展示什么绝招呢?”。这一环节突出了由课文延伸出去的理念,而学生们的表现也非常活跃,话音刚落,他们就迫不及待的交流起了自己的“绝招”,这样接下来的口语交际和习作都得到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这节课课堂结构鲜明,对于学生的评价和反馈比较积极和及时。不足之处是时间上的处理还有待加强,对于放手给学生去总结还有些底气不足。

/4/23

[《绝招》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篇13:燕子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4、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课前预习: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词语: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3、学习单元提示,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指导用用“增添、”“偶尔”造句。

1、理解词义--说说“增添、”“偶尔”的近义词。

2、指名造句。评议。

3、书面练习造句。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1、2、3、4、6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2、3、4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的方法读懂长句;背诵第4自然段。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子“黄绿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

3、学习第三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的。

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8、师:“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

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10、看图试背。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作业本第5、7、8题。

[燕子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相关专题 人教W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