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含义推断法

一位平凡的网友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一位平凡的网友”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文言实词含义推断法(共7篇),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文言实词含义推断法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常见实词数量多,变化多,怎样来推断实词的含义呢?下面提供的方法,在推断和解释文言实词含义上还是非常有效的,对考生复习也会有帮助的。

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

例如:(全国高考题)“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题目中给的词义是:贾祸―消除祸患。我们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判定是错误的。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贾”虽然由“做买卖”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另一义项是“招引”、“招惹”。

二、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

再如:“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

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例如:(全国高考题)“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

四、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齐人追亡逐北”,题目所给的义项是:北―指败逃者。依据《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亡”当“逃亡的人”、“北”当“败逃的人”讲,可以推断答案也是正确的。

五、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再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

六、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例如:(20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拔”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抽出、拔出,二是高出、超出,其义项可分别见于成语“拔苗助长”、“出类拔萃”。“攻取”义是由“拔出”义作了引申而来的,古时攻城必拔敌方军旗,拔下军旗即为“攻取”,再考虑上下文的语境,也可推断解释为“被攻取”是正确的。

七、古今比照法(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

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以今律古”。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

例如:(年全国高考题)“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中的“南面”。

来源:搜狐教育社区

篇2:文言实词推断五法(网友来稿)

文言实词推断五法(网友来稿)

江苏省兴化中学 王广清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版《考试说明》保留内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本文拟结合近几年高考相关试题具体阐述。

一 、因文定义法

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如20春季高考北京、安徽卷B项“乃皆易十二蹑”,根据上文“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可知,此处“易”应为“改变”,而题干中将其解为“交换”,显然脱离了语境,是错误的。再如春季高考安徽、内蒙古卷第11题C项:“以中益怒,曰:‘丞慢我。’慢,诋毁。”,此处的“慢”,是否作“诋毁”解呢?上文讲“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捕之不获,怒,尽絷(拘禁,笔者注)其乡邻”,吴履到任后,察之冤情,在未通知周以中的情况下,“立释之”,在周以中看来,是对自己的“大不敬”,是傲慢之举,这样分析后可知,此处的“慢”显然应该解为“傲慢,不敬”,而非“诋毁”。由如年高考江苏卷第11题B项“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题干解作“强迫”显然也是望文生义,由上文不难推断应为“强行改变(他的主张)”,天津卷第11题C项“ 一日一夜与虏相及”,题干解为“达到”,据原文“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可知,此处应为“追赶”意。

二、联想迁移法

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充分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如20高考全国卷第11题C项:“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遇”的义项有:相遇(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际遇(斯固百世之遇也)、接触(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待遇(盖追先帝之殊遇)、对待(不如因而善遇之),语文读本中有“遇人恭谨”(《汉书季布传》),也作“对待”解,根据上下文语境,不难发现此处“遇”应该解作“对待”,而不是“优待”。

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将联想的触角指向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如年春季高考北京卷第7题D项: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成语有“东奔西窜”“狼奔豕突”,都作“逃跑、逃亡”讲,根据上文语境,此处的“奔”也应作“逃亡”解,与现代汉语中的.“奔走”显然不同。再如2004年高考辽宁卷第11题A项“韩轨遂投城遁走”,句中“投”是否作“投奔”解呢?据上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再联想到成语“投笔从戎”,可知此处“投”应为“扔掉,舍弃”。

三 、语法推断法

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与其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生也可从句法结构入手“破题”。如春季高考全国卷第12题D项:(孙)登辞疾不受(急速)。从句法关系来看,“辞疾”即“辞以疾”,是“以疾辞”的倒装,全句犹言“登以疾辞而不受”,即“以有病为借口推辞不接受孙权的赏官”,题干中解释为“急速”显然不对。又如20高考北京卷第17题,要求翻译“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一句,其中关键是对“多”的解释,从句法来看,“管仲之贤”是一个名词性的偏正短语,整个句子的谓语只能由“多”担当,可见“多”只能是动词,联想到学过的“夫古之让天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五蠹》)中的“多”为“称赞、赞美”,以此代入本句中刚好相符,因此全句意为: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不少考生将其译成“天下像管仲这样贤明的人不多”是错误的。再如2004年湖北卷第11题C项,“昌期少年,不闲吏事”题干中将其解作“空闲”是否正确呢?根据语法知识可知显然是错误的,这里的“闲”在句中应为谓语动词,而“空闲”是形容词,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应该解作“熟习”,古语有“闲于兵甲,习于战攻”(《战国策燕策二》),可资佐证。

四 、互文对举法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有时同一句中相对应之处的字词也具有这种性质,因此有时用互文对举法可帮助你快速判断。如年高考北京卷第7题D项要求判断“去郑而之许”中“去”与现代汉语的异同,“郑”和“许”同为地名,都作宾语,“之”为动词“到”,“去”与“之”相对,可见应为“离开”,刚好与现代汉语相反。再如2001年高考全国卷第11题D项为:齐人追亡逐北(败逃者)。“追”与“逐”相对应,且同义,那么“亡”与“北”也应同义,“亡”为“败逃者”,那么“北”也应为“败逃者”,可见原题中的解释是正确的。

五 、通假代入法

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如2003年春季高考北京卷第7题B项:吾说晏子之义。此处如不从通假角度考虑就难以理解,这里的“说”通“悦”,以此代入,符号上下文语境。再如2002年春季高考上海卷第21题,要求将“知者创物,能者述焉”译成现代汉语,相当一部分考生得的是零分,究其原因,乃不明此处“知”通“智”,它和后面的“能”相对,根据对举性完全能够判断出来,全句意为:有智慧的人开创一门新的技艺,有才能的人对之加以传承。再如2004年湖北卷第11题D项“昌宗从旁趣说” , 这里的“趣”就是通假字,通“促”,意为“催促”,否则就讲不通。

此外,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近几年试卷中时有涉及,高考已考过“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再如2004年高考北京卷第11题D项“讼者多两让而止”,句中“两”命题人解作“再次”是否正确?据上文“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一句,考生如知道古代诉讼的双方称为“两造”,就可推知此处“两”应该解做“双方”,而非“两次”。又如福建卷第11题 D项“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题目解为“凭感情做事”,也是不明文化常识之故,古文中“用事”专指“掌权”,中学教材中学过的《触龙说赵太后》中“赵太后新用事”即是一例。

当然,以上几种方法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可综合运用,对同一道题目而言,也可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多掌握几种方法技巧,在解答文言实词题时会受到事半功倍之效,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若能就此平时有意识地结合课本进行操练,做到熟能生巧,在未来的高考竞技场上就不会“茫无头绪,手足无措”了。

作者邮箱: xhwgq@163.com

篇3:教案: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教案: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教学目标

培养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的水平,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教案)。

教学内容与步骤

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关键是读懂原文,准确地把握文意,而能读懂原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能正确理解文中实词的意义。鉴于此,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对学好文言文和应试都大有裨益。

一、例题:

1、贫民虽平价不能籴。

2、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祉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解析:会意字,上为“入”,下为“米”,整合可知。

解答:籴--买进粮食联想:粜--卖出粮食

启示:汉字的形旁与字义有关

再如:

(1)用“贝”字作偏旁的字:购

例: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购:悬赏捉拿﹚

结论:用“贝”作偏旁的字大都与“钱财”有关

⑵用“糸”作偏旁的字:缢绡缒

例句:①自缢于庭树《孔雀东南飞》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烛之武退秦师》

结论:用“糸”作偏旁的字大都与“绳索、丝织品”有关。

⑶.用“王”作偏旁的字:瑾瑜璐

例句:①.何故怀瑾握瑜《屈原列传》

﹙瑾、瑜:美玉,此处比喻美好品格﹚

②.被明月兮佩宝璐《涉江》

﹙璐:美玉﹚

结论:用“王”作偏旁的字大都与美玉有关。

补充: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钅(金)、木、氵(水)、(火)、土”

--与五行有关;

“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

--与兵器有关;

“马、牛、羊、豕、犭、鸟、虫”

--与动物有关;

“辶(走)、彳(行)、(心)、(言)”

--与人的行为有关。

其它:

禾--五谷、皿--器具、

宀--房舍、冖--笼罩、

求--毛皮、歹--死亡、

月--肉、页--首、

目---眼、尸--身体、

隹(zhuī)--鸟雀.

二、例题:

①金就砺则利

②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③生而眇者不识日

解析:从字形入手

①“砺”,“石”旁。推断它可能与一种“石”有关,据上下词意“金”和“利”可知,“砺”:“磨刀石”。

②“昳”,从“日”,有光,联系“形貌”及“丽”,“昳”可以理解

为“光彩”。

③“眇”,从“目”从“少”,联系下文“不识日”,可推知为眼盲。

归纳:

以形推义,联系语境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90%以上,大都可以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其词义(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形旁为“之”,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这里的文意不符。

根据汉字的造字特点,我们能够从汉字的字形来推断文言实词的词义。如《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作者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苦时说:“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能否理解该句的关键是对“怠”字的掌握程度。据造字法我们可知,“怠”是个形声字,从心台声。其形旁“心”,本义为心脏。从“心”的字的含义大多与人的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及人的道德品质有关。知道了这些。再联系“手指不可屈伸”一语和“弗”等词语,可推断出这里“怠”的含义是由本义“怠慢、轻慢”引申出来“懈怠”的意思。再如《赤壁之战》中“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句中的“引”,是会意字,从“弓”“丨”,其本义是拉开弓。这里若讲成“拉开弓”显然不通。如果能联系“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这一句(即:一开始交战,曹军的军队失利),其意思就显豁了:像拉开弓一样把军队拉开;但因为是失利,所以不可能向前拉,只能向后拉。由于“向后拉”,再一联想,当然是“后退”“退却”了。

三、例题:

①韦编三绝

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③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④以为妙绝

⑤佛印绝类弥勒

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提示:从语法结构关系(句子成分)分析

分析示范:

①断绝

②主语“群响”;“毕”修饰“绝”,状语;

“绝”当是谓语,动词,译为“停止”

③“与世隔绝的”

④“到了极点”

⑤“非常”

⑥“渡过”

例题

①烟涛微茫信难求

②楚王贪而信张仪

③信义著于四海

解析:

①修饰谓语“难求”,作状语,教案《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教案)》。意为“实在”

②“信张仪”是一个动宾结构,因而推断“信”作“相信”讲

③“信义”是句中主语,推断“信”是名词,作“信用”讲

归纳:

联系上下文,作语法分析

即审察该实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确定其词性,以此来推断其意义。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烟涛微茫信难求”的“信”字,通过对语法结构的分析,可知它是用来修饰谓语“难求”的,显然是作状语。状语一般由副词和形容词来充当,结合语境可推断出“信”字是“的确”“实在”(副词)的意思。又如全国高考卷第11题,要求判断对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题面C项“自放驴,取樵炊爨”中的“樵”,给定的解释是“打柴”。“樵”固然有“打柴”的意思,但它在句中已作了动词谓语“取”的宾语,而取在这里是“砍”“打”的意思,若再将“樵”释为“打柴”岂不扦格不通了?

练习:

1、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20全国)

“樵”作动词“取”的宾语,当为名词,解释成动词“打柴”错误。

2、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雨雪:下雪。(春季)

“雨雪”是两个名词连用,“雨”活用作动词,“雨雪”即“下雪”。

3、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和:和睦(2004湖南)

“和”接代词宾语“之”,当为谓语动词,而不能理解为形容词,“和”应为“应和”。

4、昌期少年,不闲吏事闲:空闲

“吏事”当为名词,作宾语,“不”修饰“闲”,表明“闲”为动词,故错。当通“娴”,意为“娴熟”。

5、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辩:辩驳

“多”当为谓语(可联系“山多石,少土”),“辩”处于宾语位置,不是动词,当解释为名词,“辩才”。

四、例题: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六国论》

(“族”字义同“灭”字,“消灭”)

4、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

(精通)

5、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选择、选拔)

6、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谏太宗十思疏》

(谨慎)

归纳:

联系上下句,作结构推断

(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

再如:“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

练习:

1、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可矜怜。

“顽鲁”的释义提供了四个选项:

A、愚笨而鲁莽;B、固执而粗鲁;

C、顽皮而愚蠢;D、愚昧而蠢笨。

解析:句中“顽鲁”对“贤俊”,“贤俊”是“贤能而有才智”的意思,那么“顽鲁”自然是“愚昧而蠢笨”了。

2、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行旅:旅行,游览

解析:“行旅”与“人物”处于对应位置,借助“人物”可推知\"行旅&quo

篇4: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六种方法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往往多读几遍,文意自然就明了了。要注意根据已知的上下文的意思去推知个别的未知的难懂的字词的意思。根据语境和语言规律推断实词的具体含义的方法有:

1.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如: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不速之客)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

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

臣从其计,大王赤赦臣。(言听计从)

2.借助较整齐的句式来推断词义。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通五经,贯六艺。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有时借助整齐的句式,可以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比如: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变姓名,诡踪迹。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3.形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如:

“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义为“辶”,联系后面的“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其是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4.声训法,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如:

“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句中“顿”的意义。“顿”与“钝”字形相似,读音相近,“钝”的含义是“不锋利”,“甲兵顿弊”就是“甲弊兵钝”,意思是长期放弃战备,铠甲破弊,兵器也不锋利了。

5.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

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句中“跬步”的意义。“跬步”对“小流”,可以推断“跬步”即为小步、半步的意思。

又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中的“忧劳”与“逸豫”构成对举,与“忧劳”义相反的“逸豫”就是安逸享乐之意了。同理可以推出“梅以欹为美,正则为景”句中“欹”的词义为“不正”或“倾斜”;“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中的“殚”义可由熟悉词“竭”的意义推知;“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句中的“弥”可由“愈”义推知。

6.选项推断法

一般来说,文言文后边的设题的选项实际上是对文言文选段比较晦涩难懂的关键字词的某种注解,要充分利用设题的选项理解原文,交互理解。

篇5:如何推断文言实词的论文

如何推断文言实词的论文

一、结合语境,据形推义

汉字中的形声字所占比例很大,大都可以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推断词义。如江苏高考题第8小题翻译“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矣”,“殓”的意思可由其字形来推断;歹,与死亡有关,“殓”应理解为“入殓”,“入棺”。再如“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其中“购”解释为“悬赏捉拿”,为什么想到这个意思?因为“贝”作偏旁的字大都与“钱财”有关,加之文中的“我”是在逃跑途中,元军在后追捕,结合这样的语境,可以推知它的意思。其他如用“王”字作偏旁的字大都与“玉”有关;禾,与“五谷”有关;皿,与器具有关;宀,与房舍有关;冖,与笼罩有关;求,与毛皮有关;月,与肉有关;页,与首有关;隹(zhuī),与鸟雀有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所以,根据汉字的造字特点,我们能够从汉字的字形来推断文言实词的词义。

二、结合语境,以声推义

需要以声推义多半是因为通假字的问题。今天,我们学文言文,就要注意通假现象,因为有时需要根据它们的读音来推断其意思。一般说来,通假字应当读被通假字的音。例如,罢,本读ba,借作“疲”字,应读pí;内,本读nèi,借作“纳”字,应读纳。因此,复习文言文中实词时,我们可以根据通假字的现象来推断词义。

三、联系上下文,作语法分析

即根据汉语语法知识推断词义。阅读过程中,要审察该实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确定其词性,以此来推断其意义。如安徽高考题第4小题a选项: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家:定居。“家”在句中解释为“定居”是否正确可由它的词性来判断,它前面的“遂”解释为“于是”,副词,副词只能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所以“家”应活用为动词,“安家”或“定居”的意思。a选项是正确的。

四、联系上下句,依句式推断

文言文中对称句子很多,在对举的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借助其对称特点,由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如20全国高考1卷第8小题d选项:法天道,顺人心法:效仿。“法”的词性可由后句“顺”来推断,作动词,效法;由此可知d选项是正确的。再如“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句中“弥”,可根据句式对称的特点,找到与“弥”相对应的“愈”来理解其意思,“愈”解释为“越,更加”,所以“弥”也解释为“更加”。所以,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句式特点,总结规律,为我所用。

五、前后比照,联想推断

高考文言文考查的实词,在文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如果平时熟读课文,并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实词”的`例句,考试时根据已学的类似的例句来推断,找到正确答案的可能性会很大。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联想,举一反三,,将知识迁移。例如2010年江苏高考题第5小题a项:年二十以归吾:归:出嫁。此解释是否正确,可联想《项脊轩记》中“后五年,吾妻来归”一句来推断,解释是正确的。

我们不仅要能联想到文本中的句子,还要善于联想平时常见的成语,以此来推断出文言实词的意思。例如“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胜,可由成语“不胜枚举”中之“胜”来推断,解释为“尽”。

六、借助邻字,纵横比较

文言文中,有的实词其某些意思我们平常很少见,这时就可借助其临近的字来猜测。例如2010年安徽高考题第4小题b选项:远近蛮夷,莫不款附款:款待。此解释是否正确,我们可根据其邻字“附”来推断,“附”解释为“归附”,那么“款”解释为“款待”显然不妥,结合语境,应解释为“诚心”。所以b选项是错的。

总之,能否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直接关系着能否读懂文言文,在平时复习和应考中,要灵活利用一些技巧,正确推断实词的意义。

篇6:文言实词意义的推断(网友来稿)

文言实词意义的推断(网友来稿)

河北省迁安一中教师 韦秀平

语文考试大纲“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改为“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里加了“文言”二字,考查的目标就更准确了。为此,我们要积极备战高考,培养学生在语境中推断文言实词的能力。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1、字形推词义法

在汉字中,形声字占大多数。形声字分声旁和形旁两部分,其中的形旁为我们推断字义提供了条件。例如:“樯橹灰飞烟灭”,其中的“橹”我们知道是木制的“船具”,而对“樯”就不甚理解,但我们知道“樯”从“木”,同“橹”字联合成词,都属船具,便可推知“樯橹”有“船”的意思,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格。再如:从“页”,词义就和“头”有关;从“厂”,词义就和“房子”有关。

2.通假推词义法

文言文中的通假大致有三种情况:①完全同音。如“兵不顿而利可全”,把“顿”理解为“劳顿”,就成了“武器不劳顿就可以取得完全的胜利”,意思显然不通,这时“顿”的意思就成了理解全句的关键了。这时,如果我们根据同音形似通假的规律,联想到表示“不锋利”意思的“钝”字,就可以将全句译为“(未经战斗)武器还很锋利而胜利可以完全取得了”,句意就通畅明白了。②声母相同。如:“河曲智叟亡以应”句中“亡”通“无”字。③韵母相同。如:“张仪至秦,详失绥堕车”句中“详”字通“佯”。我们只要根据通假字规律,就可以推出本字的含义来。

3.句式结构推词义法

在文言文中,有很多运用了对偶的整齐句式。我们可根据相应位置的词词义或相同或相反的规律来推断词义。例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其中“逸豫”义可由“忧劳”来推断,词义相反。“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我们知道“终日”与“须臾”。是反义对文,这样就可以由“终日”是“整天、时间长”的意思推知“须臾”的意思是“时间短”了。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这里的“殚”和“竭”是同义。如果知道“竭”的意思是“尽”,就可以推知“殚”的意思也是尽了。 “蒙故业,因遗策”句中“因”字意思可由“蒙”推断是“沿袭”的意思。“拥雍州之地,据崤函之固”句中“固”字应与“地”字词性相同,为“坚固的形势”之意。“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句中,“以”字意思和“用”相同,“任用,重用”的意思。

4. 语法推断词义法

根据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来判断词性,理解含义。例如信”字在“烟涛微茫信难求”一句中,从结构上看是在状语“难”和谓语“求”的前边,可以推断其词性为副词,这样就可以解释为“确实”的意思了。 “齐人追亡逐北”句中“北”字做“逐”的宾语,是名词,译为“败北的军队”。“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句中“行旅”词做句子的主语,是名词,译为“旅行的人”。“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句中“曲折”词做句子的宾语,是名词,译为“隐情,复杂的、不顺当的情节”。

5、联想推断词义法

在理解课外文言实词含义时,我们可以运用相关联想。联系相关的.课本语句或日常生活中的成语来推断词义。例如“威自京都省之”句中“省”字意思,可由课本语句“省坟墓”推断,是“探望”的意思。“讽帝大征四方奇技”句中“讽”字意思,可由课本语句“邹忌讽齐王纳谏”推断,是“劝告”的意思。“岁凶,汝旁诸县多盗”句中“凶”字意思,可由课本语句“凶年免于死亡”推断,是“收成不好”的意思。如要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涉江》)中的“薄”字意义,可以联想成语“日薄西山”,不难推断出“薄”是接近、迫近的意思。又如高考卷第12题目A项“善才绳之”中的“绳”字,给定解释是“捆绑”,这种解释对不对呢?我们可以联想成语“绳之以法”,这成语中的“绳”是法律制裁的意思,由此可以推断“善才绳之”中的“绳”也是这个意思。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句中“责”字意思,可联想成语“求全责备”,推断为“要求”的意思。

6、语境推断词义法

结合上下文的语意来推断出要解释的词语的含义。例如:缪贤对赵王称赞蔺相如时说“臣窃以为其人勇士”中的“勇士”,如果解释为“勇敢”或“勇气”显然不妥,但如果联系到后面词语“有智谋”和他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的表现来推敲,就可以推知“勇士”在句中是指“有胆识的人”。如1993年六省市高考卷第13 题,要求选择文末“予访得之”中的“访”字的词义,四个选项分别为:咨询;探望;寻求;访问。联系上文内容,李衡临终告诉儿子,他生前曾购置有“千头木奴”,只有“寻求”一义合适。又如 年高考卷14 题翻译题A项,“在郡多有出息--在郡中有多方面的发展前途”,这实际上是考查“出息”一词的意思。联系上文“资产巨富”和下文“常得郡县为征”、“为债数来”,就可推断这里的“出息”绝对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不是指发展前途和志气,而是指资产的租息收益。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两句中,“言”字意思不同,因郦元、渔工水师的身份、文化程度的不同,可推断两句中“言”字意思分别为:“叙述;记载”之义。

另外,也可根据文后的注释来推断词义,也可由选段的最后一题选项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总之,能否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直接关系着能否读懂文言文,在平时复习

和应考中,要灵活利用一些技巧,正确推断实词的意义。在解题中可以根据题干和题肢的具体要求采用某一种,也可以综合运用,从不同的几个侧面加以反复推断,以提高解题的准确率,从而做到准确地读懂文章,提高文言翻译的分数。

(邮编:064400)html )

篇7: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与技巧

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与技巧1,形训推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

a,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b,若少屈,冀得一归觐(1998年高考)

a句“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就可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b句“觐”为形声字,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拜见”之义。

2,声训推断法:(通假推断法)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

a,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a句“顿”与“钝”读音相近通假,“钝”的含义是“不锋利”,那么“甲兵顿弊”就是“甲弊兵钝”,意思是“长期放弃战备,铠甲破弊,兵器也不锋利了。”b句“要”与“邀”同音通假,推断“要”的意思是“邀请”。

3,词性推断法: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

a,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b,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c,变姓名,诡踪迹

d,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a句为对仗句,“据”对“拥”,“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的意思,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b中借助“良”推断“劲”应为形容词,进而解为“硬的、强有力的”。c句中借助“变”推断“诡”应为动词,解为“隐蔽”。d句中借助“戴”将“腰”解为“腰上佩戴着”。

4,语法结构推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由结构推断词性,进而推断词义。

a,楚王贪而信张仪

b,信义著于四海

在a句中“信张仪”是一个动宾结构,因而推断“信”作“相信”讲;在b句中“信义”是句中主语,推断“信”是名词,作“信用”讲。

5,联想推断法:通过课文中有关语句中的用法,互相比照,确定其实词的含义。

a,金人曳出,击之败面(1998年高考)

b,使老弱女子乘城(XX年高考)

在a句中,我们联想到《口技》中“曳屋许许声”,《送东阳马生序》中“当余从师也,负箧曳屣”,还有成语“弃甲曳兵”中的“曳”都是“拖、拉”的意思,进而推断这句中的“曳”作“拉”讲,省略了宾语“之”。在b中,我们联想到《氓》中“乘彼诡垣,以望复关”,《涉江》中“乘鄂渚而反顾兮”,两句中的“乘”都是“登”的意思,进而推断此句的“乘”作“登”讲。

6,句式推断法:借助对仗句和互文修辞推断词义。

a,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b,优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c,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d,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a句既是对仗句又是互文辞格,借助“用”推断出“以”也作“被任用”讲。b句依据“慎”推断出“敬”也作“谨慎”讲。c句借助“竭”推断出“殚”也作“尽、竭尽”讲。d句中借助“愈”推断出“弥”也作“越、更加”讲。

7,语境推断法:(“因文定义”法)语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语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可借助这些语境来推断。

a,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b,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a句联系全篇及背景看,渔工水师虽知石中山命名的真正原因,但因文化水平低,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因此这句中的“言”可推断为“记载”之义。b句中联系下文“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的事实和经验教训,就可推断出“人事”就是“人的作用、人的主观努力”之义。

8,代入推断法:仅适用于选择题。把词义代入原文中去理解,通过比较考查,推断出词义的正确判断。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XX年高考)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

可把各解释代入原文中,文意贯通,解释准确即为正确判断。a项把“省”释为“探望”,根据上下文意和平时的“省亲”类比,推断a正确。b项把“审”释为“知道”,根据上下文意和平时的“当局者迷,旁观者审”类比,推断b正确。d项把“信”释为“使者”,根据上下文意和平时的“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类比,推断d正确。c项把“樵”释为“打柴”,关键看是名词还是动词,从“取樵”这一动宾式看,“樵”应是名词“柴”,所以本题选c。

相关专题 实词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