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房颤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申小胖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申小胖”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老年性房颤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共6篇),希望您能喜欢!

篇1:老年性房颤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包括药物复律控制心室率及抗凝。药物复律的适应证:①持续性房颤小于半年,或经超声检查证实心房内无血栓;对于阵发性房颤病人,在房颤发作或发作间歇期均可以治疗。②电复律后用药物维持窦性心律。

(1)药物复律:

①奎尼丁:ⅠA类药物,减慢心房内传导速度,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加快房室传导,并有抑制迷走神经加快心率的作用。是最早用于复律的药物。用法:先口服0.1g,若无过敏反应,第2天开始加量,常用剂量为0.6~2.0g/d,复律成功率40%~80%。维持量为0.6g/d。其副作用:皮疹发热、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导致尖端扭转性室速,发生晕厥因此在复律期间,应进行心电监护,注意QRS波宽度和QT间期,如QTc超过0.50s,则停药。

②氟卡尼:ⅠC类药物减慢心肌内传导,对不应期的影响较小有抗迷走作用该药对有病变心脏的传导抑制作用明显,易致新的心律失常,心脏严重受损者不宜选用此药。口服用法:200mg2次/d,或静脉注射1~2mg/kg·d。

③普罗帕酮: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少于同类药物,目前仍被广泛使用用法:口服150~300mg3次/d,静脉2mg/kg或70mg/次静脉注射

④胺碘酮: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延长心房有效不应期从而消除房颤,为目前治疗房颤较好的药物之一。该药半衰期长发挥作用很慢可长期服用。该药对心肌的抑制作用很轻,复律效果好鶒转复率可达70%以上合并心功能不全时也可应用。其优点:A.抗心肌缺血。B.抗心律失常。C.预防猝死。D.延长寿命。过去认为此药易致尖端扭转性室速,但经过大量研究报道,其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少甚至当QT间期延长超过0.60s时,致尖端扭转性室速的发生率也只有17%。用法:口服第1周0.2g3次/d鶒,第2周减为0.2g2次/d鶒,以后改为维持量0.2g1次/d,服药第1周时,需每天监测心电图,注意QT间期变化第2周可隔日监测心电图,第3周以后可每周做2次心电图。当QT间期为0.45s时为发挥作用,QT间期>0.50s,慎用此药。静脉剂量为600mgivdrip/d。对老年患者,胺碘酮有许多优点,由于该药作用时间持续几天,即使患者忘记服药,或每次剂量达不到等都不重要。通常不引起也不加重传导障碍。用药期间注意甲状腺功能减退窦性心动过缓等,健康搜索一般少见肺纤维化。本药与地高辛合用时有协同作用,应注意减量。

(2)控制心率:对于已不适合药物转复,或药物及电复律转复失败的老年患者,治疗目的是控制心室率。①洋地黄:对于有明显症状或伴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快速房颤健康搜索,应及时控制心室率,洋地黄是最常用于减慢心率的药物A.毛花苷C(西地兰):用于急性房颤。常用方法:0.2~0.4mg溶于5%葡萄糖20ml中缓慢静注至心室率满意程度,半小时后酌情重复上述剂量。毛花苷C(西地兰)有加速旁道传导功能的作用,对于预激综合征伴房颤要慎用B.地高辛鶒:该药是目前控制心室率最常用的药物适用于慢性房颤控制心室率。用法一般为0.125~0.25mg/d一次口服地高辛的作用机制:通过迷走神经作用于房室结,从而减慢房室传导,降低心室率。②β-受体阻滞药:此药也常用于减慢房颤病人的心室率主要用于增强运动时房颤心室率健康搜索的控制对静息时的心室率也有控制作用,并可使心室律相对规则。可与地高辛合用,其作用机制为:直接抑制房室传导。常用药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安酰心安。③钙离子拮抗药:主要指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药,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硫氮唑酮),可延长房室结不应期,减慢房室结传导速度,可减慢安静及运动时房颤的心室率,特别是当病人合并有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时宜首先采用。维拉帕米(异搏定)静脉用药5~10mg缓慢静注口服40~120mg/d,分3次口服,地尔硫卓(硫氮唑酮)主要为口服用药,30~60mg,3次/d。④胺碘酮:因其具有预防猝死及延长寿命的作用,可以作为控制心室率药物之一。临床上应用疗效佳选择方案:对于不同病因引起的房颤可以考虑相应的控制室率的药物。①冠心病伴房颤:硝酸异山梨酯(异舒吉)(10~30mg)+复方丹参(40~60ml)+强极化液(10%葡萄糖500ml、胰岛素8U、10%氯化钾15ml、25%硫酸镁20ml)+胺碘酮(或β-受体阻滞药)+阿司匹林胺碘酮用法如前已述。阿司匹林75~150mg1次/d,早8时口服,最大剂量300mg/d。②高血压伴房颤时,降压治疗同时,可选用地尔硫卓(硫氮唑酮)或维拉帕米(异搏定)③心衰伴房颤时,纠正心衰同时可选用地高辛或胺碘酮④甲状腺功能亢进伴房颤时可选用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药,普萘洛尔(心得安)等。当一种药物不能满意控制心室率时,可以两种合用,如胺碘酮与地高辛合用或地高辛与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合用。理想的心室率控制目标为60~80次/min健康搜索,轻度活动不超过90次/min。

(3)预防房颤的复发:即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无论是药物复律还是电转复窦性心律后,都需要药物来维持窦性心律,如不维持,1年内房颤的复发率可达70%~75%。一般来说所有用于复律的药物均可用作预防房颤的复发。在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房颤复发时应注意病人的年龄(>60岁),基础心脏病类型、病变程度、房颤持续的时间(≥3~6个月)心功能(Ⅲ级以上)等,以便更好的掌握药物的选择及剂量。

篇2:老年性房颤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1)同步直流电复律:是借助电除颤复律器,使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其原理鶒是瞬间内给予心脏以强大电能,使心房肌细胞在短时间内同时除极,消除颤动波,从而重建窦性心律,采用同步电复律装置以R波触发复律器放电,分为体外及体内复律。优点:安全、迅速、成功率高。电复律成功后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心脏射血分数明显增加,病人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改善适应证:①房颤病史短,半年内效果好最多不超过1年②应用抗心律失常药,但室率控制不佳者。③左房内径≤45mm,心胸比例<0.55。④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房颤,矫正术后,仍有房颤者。⑤甲亢症状已控制的房颤。⑥冠心病、高血压病引起的房颤电转复前需常规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使体内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预防复律后房颤的复发,同时提高转复的成功率。复律前对病人进行麻醉,使病人安静,以减少病人不适感。复律过程中,应给予心电、血压及呼吸监护,并准备好抢救设备及药品除颤能量一般为100~150J,个别达200~300J健康搜索并发症少见,偶有栓塞的报道,发生率为1%~2%,故而有些学者认为转复前宜抗凝治疗。体内电复律临床应用较少,是指将电极置于心房内或者食道内进行电复律有效率为73%~100%。

(2)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主要应用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或有明显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及心室率不易控制的持续房颤患者。最早采用的是房室结消融术,造成永久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然后配合起搏治疗,改善病人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效应近年来,开展改良术即为选择性消融房室结慢径,改良房室结的传导,减慢房颤的心室率,多数病人术后可不需永久起搏治疗

(3)外科治疗:主要包括希氏束离断术“走廊术”及“迷宫术”目前临床普遍采用“迷宫术”。其主要机理是在一系列切口之间,引导心房同时激动以消除房颤即通过一系列切口打断常见健康搜索的折返环,建立一条特殊的传导通路使心房电活动同步。该手术既保留了窦房结至房室结的“走廊”又使窦房结的冲动能传导到各心房肌组织使心房肌能收缩一致健康搜索

(4)起搏治疗:临床上对于一些慢性房颤病人特别是老年房颤患者,应用起搏器治疗已成为一种手段。有些还合并有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如植入心脏起搏器(VVI或VVIR型),可弥补心室率慢及房颤心室律不规则导致的心室充盈不足,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并为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提供条件。

篇3:老年性房颤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用药主要为鶒:(1)阿司匹林为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该药乙酰基与环氧化酶结合,抑制花生四烯酸变成前列腺素H2和G2。使血小板不产生TXA2,降低血小板集聚度。健康搜索一般以小剂量为宜,75~150mg/d,最大可应用300mg/d。主张早8时服用此为最佳治疗时间窗。(2)华法林。为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物阻碍维生素K的代谢致使维生素K缺乏依赖于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合成减少,从而达到较好的抗凝作用。口服华法林一般2~7天才出现抗凝活性,停药后还可持续2~5天华法林副作用:皮疹、胃肠道反应,最严重者致大出血,年发生率为2%~4%。

预后: 偶尔短暂发作又无明显不适者预后良好,亦不需治疗。持久房颤心率较快,心脏基础较差如AMI或并发难治性心衰者则预后较差 预防: 老年人房颤与房扑绝大多数发生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低血钾急性肺部感染或洋地黄中毒等,因此,应首先查清病因积极进行病因治疗。一般在房颤或房扑发作前,先出现频繁房早,应予以积极治疗,以防发展为房颤或房扑。对于反复频繁发作者,可摸索适当抗心律失常药物以最小剂量予以长期维持,防止复发。

篇4:房颤治疗方法

房颤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依然是房颤治疗的重要方法,药物能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转复窦性心律正常节律药物:对于新发房颤因其在48小时内的自行复窦的比率很高24小时内约60%,可先观察,也可采用普罗帕酮450mg~600mg或氟卡胺300mg顿服的方法。房颤已经持续大于48小时而小于7天者,能用静脉药物转律的有氟卡胺、多非利特、普罗帕酮、伊布利特和胺碘酮等,成功率可达50%。房颤发作持续时间超过一周持续性房颤药物转律的效果大大降低,常用和证实有效的药物有胺碘酮、伊布利特、多非利特等。

控制心室率频率控制的药物:控制心室率可以保证心脏基本功能,尽可能降低房颤引起的心脏功能紊乱。常用药物包括:1β受体阻滞剂:最有效、最常用和常常单独应用的药物;2钙通道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也可有效用于房颤时的心室率控制,尤其对于运动状态下的心室率的控制优于地高辛,和地高辛合用的效果也优于单独使用。尤其多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以及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3洋地黄:一直被认为是在紧急情况下控制房颤心室率的一线用药,目前临床上多用于伴有左心衰时的心室率控制;4胺碘酮:可降低房颤时的心室率,不建议用于慢性房颤时的长期心室率控制,只是在其他药物控制无效或禁忌时、在房颤合并心力衰竭需紧急控制心室率时可首选胺碘酮与洋地黄合用。

非药物治疗

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包括电转复转复窦性心律、射频消融治疗和外科迷宫手术治疗彻底根治房颤。电复律是指用两个电极片放置在病人胸部的适当部位,通过除颤仪发放电流,重新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电复律适用于:紧急情况的房颤如心肌梗死、心率极快、低血压、心绞痛、心衰等,房颤症状严重,病人难以耐受,上次电复律成功,未用药物维持而又复发的房颤。电复律不是一种根治房颤的方法,病人的房颤往往会复发,而且部分病人还需要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

导管消融治疗适用于绝大多数房颤患者,具有创伤小,病人易于接受。外科迷宫手术目前主要用于因其它心脏疾病需要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房颤病人,手术效果好,但是创伤大。

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病人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必要手段,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使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降低68%;但是抗凝治疗并不能消除房颤,不能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如心悸、乏力、心衰等。房颤病人如果有下列情况,应当进行抗凝治疗:年龄≥65岁;以前有过中风病史或者短暂脑缺血发作;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左心房扩大;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心房血栓。抗凝治疗一定要有专科医生指导,抗凝过度可能导致出血,抗凝强度不够则没有预防作用,长期应用华法林需检测国家标准比值INR,特别是用药初期,需要反复抽血化验,许多病人不能长期坚持。华法林的作用很容易受到其它药物或饮食的影响,使剂量的调整不好掌握。对于一些不能耐受华法林的病人可以用阿司匹林或/和氯吡格雷治疗。

篇5:房颤最好治疗方法

房颤最好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方法,药物能恢复或者在一定程度维持心律,且控制并发症得发生。常用的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以及胺碘酮等。药物治疗的好处是可以控制心室率,并且保证心脏的基本功能,同时降低心房颤动引起的心功能紊乱。非药物治疗的方法有电复律或者导管消融治疗、以及抗凝治疗等。抗凝治疗一定要有专业医生来指导,抗凝过度会引发出血,抗凝强度不够就没有疗效,所以千万要谨慎。

一般情况下非药物治疗的创伤比较大,一旦治疗失败,就需要立即使用药物来治疗。但是无论选择何种方法来治疗心房颤动,其治疗原则都是要恢复窦性心律,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治疗效果,所以所有房颤的患者都必须恢复正常心率。对于那些不可能将心律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患者,可以先通过药物把心率降下来,然后继续使用抗凝药物,以防止脑卒中或者血栓形成的发生。

所以,不难看出房颤这种类型的心律不齐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比较严重的情况,所以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到附近的大医院进行稳定治疗,防止出现更严重的疾病。

患有房颤这种病的患者通常都是心律过快,相比起正常人来说要快很多,房颤的发病原因也有很多,通常情况下都是与心脏疾病有关,但同时也与压力过大有关系,而上述文章中所介绍的治疗房颤的方法都是经过实践而得来的。

1、药物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依然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方法,药物能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转复窦性心律正常节律药物:对于新发房颤因其在48小时内的自行复窦的比例很高24小时内约60%,可先观察,也可采用普罗帕酮或氟卡胺顿服的方法。房颤已经持续大于48小时而小于7天者,能用静脉药物转律的有氟卡胺、多非利特、普罗帕酮、伊布利特和胺碘酮等,成功率可达50%。房颤发作持续时间超过一周持续性房颤药物转律的效果大大降低,常用和证实有效的药物有胺碘酮、伊布利特、多非利特等。 控制心室率频率控制的药物:控制心室率可以保证心脏基本功能,尽可能降低房颤引起的心脏功能紊乱。常用药物包括:

1β受体阻滞剂:最有效、最常用和常常单独应用的药物;

2钙通道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也可有效用于房颤时的心室率控制,尤其对于运动状态下的心室率的控制优于地高辛,和地高辛合用的效果也优于单独使用。尤其多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以及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

3洋地黄:在紧急情况下控制房颤心室率的一线用药,目前临床上多用于伴有左心衰时的心室率控制;

4胺碘酮:可降低房颤时的心室率,不建议用于慢性房颤时的长期心室率控制,只是在其他药物控制无效或禁忌时、在房颤合并心力衰竭需紧急控制心室率时可首选胺碘酮与洋地黄合用。

2、非药物治疗

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包括电转复转复窦性心律、射频消融治疗和外科迷宫手术治疗彻底根治房颤。

1电复律:是指用两个电极片放置在病人胸部的适当部位,通过除颤仪发放电流,重新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电复律适用于:紧急情况的房颤如心肌梗死、心率极快、低血压、心绞痛、心衰等,房颤症状严重,病人难以耐受,上次电复律成功,未用药物维持而又复发的房颤。电复律不是根治房颤的方法,病人的房颤往往会复发,而且部分病人还需要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 2导管消融治疗:适用于绝大多数房颤患者,创伤小,病人易于接受。

3外科迷宫手术:目前主要用于因其他心脏疾病需要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房颤病人,手术效果好,但是创伤大。

4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病人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必要手段,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使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降低68%;但是抗凝治疗并不能消除房颤,不能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如心悸、乏力、心衰等。

篇6:老年性肺气肿治疗方法

(一)发病原因

肺气肿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形成的。

一、引起慢支的各种因素如感染、吸烟、大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和有害气体的长期吸入、过敏等,均可引起阻塞性肺气肿。

二、弹性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失衡学说

α1- 抗胰蛋白酶缺乏和肺气肿关系的研究提示,肺气肿是由肺内的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含量的不平衡,使肺泡间隔破坏,大量肺气肿的动物模型支持这一假说。人类肺气肿的研究证明,弹性多肽的浓度在肺气肿的病人中增加。吸烟可增加弹性蛋白溶解活性,抑制肺的成纤维细胞的浸润,造成对弹性蛋白酶的组织敏感性增加,抑制了抗弹性蛋白酶的活性。这些发现支持吸烟使弹性蛋白酶和抗弹性蛋白酶的平衡被打破,从而造成肺的微细结构的破坏,引起肺气肿。

(二)发病机制

1、肺气肿的病理改变 肺气肿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肺泡和肺泡管异常扩大和肺泡壁破坏,使肺内残气量增多,根据其受累肺泡的范围分为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常位于肺尖部)、全小叶型肺气肿(常在肺基底部)和远端小叶型肺气肿。全小叶型和小叶中心型肺气肿与吸烟有关,这两种类型的肺气肿常合并存在,均匀分布在肺脏的上叶或下叶。当肺气肿严重时,气管梗阻亦有所发展。反复发作的细支气管的炎症造成气管梗阻、肺间质破坏,引起气管的机械支持力丧失,使其塌陷和气管梗阻,从而引起肺内气体增多,形成气腔。

2、肺气肿病理生理 呼吸肌肉的功能在肺气肿病人有明显的变化,其他呼吸辅助肌肉、肋间肌也不能在正常的长度-张力曲线上工作。膈肌的隆起程度减低,使其在收缩时不能形成足够的胸内负压,在膈肌变平时,收缩时向下牵拉下部胸廓,挤压肺脏,对呼吸的效果产生反向的影响,使膈肌收缩时胸廓变大引起吸气的功能转换为呼气。肺泡壁结构的破坏使肺毛细血管床减少,肺微循环的破坏使肺血管阻力增高,肺气肿病人的肺血流阻力与肺的CO弥散能力呈反向相关,所以,在肺气肿病人出现肺动脉高压之前,一定有气体交换功能的严重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