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电子信息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林木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林木”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苏州高新区电子信息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共10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苏州高新区电子信息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苏州高新区电子信息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本论文以产业生态学的角度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剖析了苏州高新区电子信息业的现状及问题.继而分别从企业、行业、社会这三个层面重点提出了苏州高新区电子信息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为其按循环经济的规律运行作了有益的探索,也为其循环经济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 者:魏婷 吴长年 蒋林明 朱晓东 WEI Ting WU Chang-nian JIANG Lin-ming ZHU Xiao-dong  作者单位:魏婷,吴长年,朱晓东,WEI Ting,WU Chang-nian,ZHU Xiao-dong(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蒋林明,JIANG Lin-ming(苏州高新区管委会,江苏,苏州,215011)

刊 名:四川环境  ISTIC英文刊名:SICHUAN ENVIRONMENT 年,卷(期): 25(6) 分类号:X196 关键词:电子信息业   循环经济   苏州高新区   对策  

篇2:循环经济保障体系初探--以苏州高新区为例

循环经济保障体系初探--以苏州高新区为例

循环经济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研究循环经济的保障体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以苏州高新区为例,着重从组织、政策、技术、资金、社会和环境管理工具构建了其循环经济保障体系,为开发区按循环经济的规律运行作了有益的探索,也为循环经济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 者:吴长年 魏婷 WU Chang-nian WEI Ting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刊 名:环境科学与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 28(z2) 分类号:X196 关键词:循环经济   保障体系   苏州高新区  

篇3:内蒙古地区循环经济发展对策论文

内蒙古地区循环经济发展对策论文

【摘要】近些年来内蒙古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管是从微观、中观还是宏观上来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总体来看仍旧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当前尚未形成技术支撑体系、尚无可以支撑其的关键技术、相应的法律法规等不够完善和健全,而面对这些问题,内蒙古循环经济要想更好的得到发展必须在此基础上找出相应的破解对策。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改革;技术;体系

所谓循环经济指的就是将资源进行高效性和循环性的利用,通过物质闭环和能量的阶梯使用,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走的是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而这种模式不管是从当前的政策要求角度,还是从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角度来看都是不适宜的,所以近些年来内蒙古地区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已经提高到了战略性的地位,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找出内蒙古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不足,然后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求为内蒙古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一、内蒙古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从内蒙古经济的整体来看其仍旧属于高增长、高收益、高投入、高排放及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其经济的增长对固定资产的依赖较大,这种发展模式和整个内蒙古地区的人口是非常不相称的,所以内蒙古自治区在国家有关政策的引导下积极的采取的循环经济发展方式,有效的环节了当前资源约束型的发展模式,不断的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不断的进行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首先在政策上实行了贷款贴息、产业政策的审批及核准等,其次在产业层面上建立起生态循环式的发展模式,最后在企业领域还重点培育了一批重点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企业。

二、制约内蒙古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当前尚未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科学技术可以说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循环经济发展的每个环节都和污染治理、废物利用、清洁生产等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这也是促进内蒙古地区循环经济从理论向着实践进行转变的技术支撑。那么以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的体系,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是其发展循环经济最大的障碍,而体系当中的资源节约技术、零排放技术、材料替代技术等的匮乏已经对内蒙古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产生了制约,当前内蒙古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所欠缺,无法和其发展的路径相适应。1.缺少发展循环经济必须的技术技术的匮乏是当前内蒙古循环经济发展之后的主要原因,虽然当前内蒙古地区已经建立起了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同时还发布看一系列的循环技术,但是这对于内蒙古地区范围内的工业企业来说是非常有限的,没有办法满足其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2.在循环经济上的投入力度不够当前内蒙古对循环经济的投入尚未达到世界范围内的平均水平,甚至和国内的一些省份之间也有着很大的差距,这说明了内蒙古地区对循环经济的投入力度还是不够的,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3.企业对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力度不够虽然当前内蒙古地区在资源的高效利用技术的研发生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总体来说,其技术相对还是较为滞后的,大多数的企业缺乏大幅度进行资源利用率提高的研发,再有其自主研发的能力也不足,在研发中基本上都是与国外的企业进行合作研发,依赖研发进口的问题较为突出。

(二)内蒙古地区当前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尚不够合理

内蒙古地区在经济和产业结构当中过分的重视重化工业,重工业的总产值比重超过了50%以上,而经济增长对重化工的过渡依赖导致了内蒙古地区的能源消耗总量、环境污染逐年加重,尤其是一些内蒙古地区为了不断的壮大地区的经济,迫切的进行招商引资,无视环境承载力,在经济发展上走的`是粗放型的道路,这使得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另外内蒙古地区的轻重工业在结构上还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调问题,当前内蒙古的很多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工业园,但是其却形成完善的产业链。这对于内蒙古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工业产业结构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其循环经济发展无法得以良好的进行。

(三)内蒙古地区缺少循环经济发展所保障的法律法规

当前内蒙古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相应的法律法规主要表现在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上,从国家层面来讲,当前国家的法律当中虽然有了一部分利于内蒙古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但是尚处于初级阶段,和循环经济发展的需求有着很大的差距。而从地区的层面上来看,地区所建构的法律法规在操作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创造性的立法较少,没有全局的观念。另外从当前现有的法律来看,其系统化的程度不够,例如《情节生产促进法》当中的很多规定都是围绕企业如何进行清洁生产设立的,其中的循环经济理念并不占主导地位,而是辅助性的地位,这就使得循环经济尚未在法律体系当中形成系统化,而处于辅助的位置。

三、加快内蒙古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举措

(一)不断完善相应政策,有效的支撑循环经济发展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框架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那么在市场政策方面需要完善响应的税收政策,从而实现税收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调节和职能作用;在市场创建政策方面需要建立起绿色的核算体系,引导内蒙古地区不断的走向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道路;在规章制度建设方面,应该注重建立起具有实操性的内容;在公众参与政策方面应该多个部门共同参与,从研发到最后的处置过程都要和环保要求达到契合。

(二)构建出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本文所构建的技术支撑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政府,政府需要发挥出其在体系当中的主导作用,和科研单位、高校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最好是组建出相应的科研小组,为技术体系构建夯实基础;第二个方面是设立专项的技术研发基金,基金主要用于进行节能、节水、新材料、生态等技术的研发;第三个方面是建立其技术咨询服务和信息体系,面向社会发挥循环经济发展领域的信息.

(三)以大企业为核心建立产业集群

内蒙古能源资源相对较为富集,这对产业集群的形成来说有着绝对的优势,那么我们可以考虑以大企业作为核心,根据循环经济理念去构建产业集群。首先所建立的集群内部需要有大企业或者是大型的集团作为依托,然后有步骤的逐渐推进,最终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其次对水资源等要实行产业集群的统一化管理,建立起相应的产业额布局和制度;第三要将产业集群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接合在一起,不断的引导产业集群以循环经济理念去发展。

四、总结

近些年来内蒙古地区依托自然优势、资源优势走上了经济飞速发展的道路,但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大量废弃、大量消耗等,而这种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实际上对于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是非常不利,故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将是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内蒙古地区的循环经济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旧存在着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尚不合理、尚未形成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缺少保障其发展法律法规三大问题,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措并举,以政策完善、、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构建、以大企业为核心建立产业集群来实现。

【参考文献】

[1]侯俊芝.咚阿思根.内蒙古能源现状及产业格局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03):80-81.

[2]张超.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济.(05):55-57.

篇4: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对策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对策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它关注的是资源减量、循环及再利用的问题.通过对国外为实现循环型经济所采取的税收政策的比较,分析我国目前在该领域采取的措施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税收对策.

作 者:谢永清  作者单位:江西吉安市吉州区国税局,江西,吉安,343000 刊 名:西部探矿工程 英文刊名: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年,卷(期): 18(2) 分类号:F810.422 关键词:循环经济   税收优惠   完善税种  

篇5: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对策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对策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它关注的是资源减量、循环及再利用的问题.通过对国外为实现循环型经济所采取的税收政策的比较,指出了我国目前在该领域采取的措施所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对策.

作 者:谢永清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国税局,江西,吉安,343000 刊 名:再生资源研究 英文刊名:RECYCLING RESEARCH 年,卷(期): “”(2) 分类号: 关键词:循环经济   税收优惠   完善税种  

篇6: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人均资源占有不足、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作 者:滕向丽  作者单位:中共烟台市委党校,山东,烟台,264000 刊 名: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ADMINISTRATORS' COLLEGE 年,卷(期): 22(1) 分类号:F20 关键词:循环经济   社会经济体系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  

篇7:汩罗市循环经济发展调研及其财税对策研究(续)

汩罗市循环经济发展调研及其财税对策研究(续)

(接上期) 4 汨罗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4.1 汨罗再生资源产业自身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容量小,产业集群度低.

作 者:欧阳煌 胡定华 邓海洪 OU Yanghuang HU Dinshua DENG Haihong  作者单位:湖南省财政厅,湖南,长沙,410015 刊 名: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英文刊名:RECYCLING RESEARCH 年,卷(期): 1(2) 分类号: 关键词: 

篇8:中国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化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化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由此产生的电子废弃物也快速增长,未来~将是电子废弃物增长的新高峰.中国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电子废弃物处理产业投资不足、管理体制混乱、技术水平低、缺乏健全的产业政策体系、二手市场过大等.本文在分析中国电子废弃物现状及其循环利用产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完善电子废弃物处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鼓励政策,促进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化;推行“生产者延伸责任制”下的企业跟踪回收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实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许可证制度;控制国外电子废弃物进入中国,整顿国内电子废弃物回收与处理市场;加强循环经济意识和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的舆论宣传力度.可以预见,中国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将有效解决我国电子废弃物问题,对我国资源短缺问题也有着极大的缓解作用.作 者:董锁成    范振军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期 刊:资源科学  ISTICPKUCSSCI  Journal:RESOURCES SCIENCE 年,卷(期):, 27(1) 分类号: 关键词:电子废弃物    循环经济    生产者延伸责任制    企业跟踪回收模式   

篇9:我国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论文

我国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论文

摘要:本文剖析了我国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县域;循环经济;困境;对策

毋庸置疑,县域循环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我国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正面临着一些困境,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成为摆在理论研究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1、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运行机制缺乏特色。

在全国各县的循环经济建设规划中,规划的发展领域、产业设计、政策制定等方面几乎相似,没有紧密结合各县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的特点,探寻出能体现各县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试点企业也仅局限在生产领域。笔者认为,我国县域的经济发展程度、主导产业定位及产业布局等差异较大,发展循环经济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2、循环经济的发展保障机制不到位。

第一,循环经济科技创新体系没有完善。以清洁生产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等为特征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尚处于研究、试点阶段,尚未得到普遍的推广。

第二,综合监督机制没有形成。我国有的县已开始建生态县,而循环经济建设缺少的正是这样的综合监督机制。

第三,法律框架及政策保障机制没有建立,也没有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来切实改变当前环境污染“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不正常现象。

第四,市场化运作模式没有成熟。建设循环经济的主要力量应该市场的推动,而当前尚处于政府推动阶段。

第五,绩效考核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尚有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干部绩效考核和人大监督的范围。

3、循环经济信息平台没有建立。

信息畅通是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重要保证,而我国在发展县域循环经济过程中却存在着众多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比方说公众与政府对循环经济认识的不对称、主管部门与污染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循环型企业与污染企业对废弃物内在信息的把握不对称、循环型企业与科研院所对循环型技术的要求不对称等,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换平台,这些不对称现象无法彻底得到解决,这些情况当然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1、构建县域循环经济的法律、政策框架体系。

发展县域循环经济需要法律、政策措施的引导与扶持。在循环经济尚处于边探索边发展的阶段,政府的引导与扶持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县域内可调配的资源有限,更加需要在政府扶持等方面加大力度,使循环经济逐步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主流。

第一,加大引导力度,把循环经济纳入县城经济发展规划。要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十二五”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宏观指导。与此同时,要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全社会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各级党政干部要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切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环境的倾向,使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成为各级政府与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第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科技开发应用水平,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不断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等资源浪费严重和高污染的产业,使县域经济转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增长方式。

第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政策导向。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以弥补市场缺陷。所以,县委、县政府必须结合国家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措施,立足于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引导、鼓励和支持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要在投资、税收、土地、人才、技术、服务等方面向循环经济倾斜,为循环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四,研究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必须抓紧制定《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法规。加快制定用能设备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与强制性能效标识、再利用品标识等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准规范。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逐步将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第五,加大试点力度,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循环经济总体上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构建循环经济体系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各地必须根据本区域的产业特点,重点选择一些企业、工业园区进行循环经济试点,以创建一批具有强大示范带动作用的循环型企业、循环型工业园区,不断积累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促进循环经济加快发展。

2、构建县域循环经济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

循环经济是先进生产技术、废旧资源再生利用技术和关键链接技术支撑的经济,不是传统的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下的经济,没有先进循环型技术的支撑,循环产业链就不完整,就很难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所以,必须创新循环型技术。

第一,建立专家人才库,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县域经济系统的物流、能流进行分析,研究开发出适合各县县情的资源节约与替代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电子废弃物及报废汽车的回收处理技术等循环型关键技术。

第二,把县域资源循环型技术研究纳入县科技攻关项目计划,划拨专门的研究经费,对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进行攻关。

第三,发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技术力量优势,进行对口合作交流,研究、开发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型技术。

第四,围绕现有的产业布局,运用相关科技创新成果,全面构建循环产业链。

第五,加强环境与资源监测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循环经济不是目的,而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循环经济需要有效率的政策与科学的管理,真实而充分的信息是提高管理水平,制定正确政策的基础。

当前,中国的环境与资源信息缺乏透明度与适时性,不利于循环经济政策的实施。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加强环境与资源监测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篇10: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对策支持体系研究

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对策支持体系研究

内容摘要: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选择。构建与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政府的积极财税政策支持。在对税收政策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支持体系。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税收政策 环境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每年以两位数增长,在使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的同时,经济竞争的加剧使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骤然变得严肃起来。为了实现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环境保护税收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现行环境税费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目前已实施的环境税费政策和税收措施,基本上采取的是“奖限结合”的办法,其存在不少问题。

1.我国环境税制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我国税制的绿化度,即环境税费总量占税收总量与环境的收费总量之和的比例,2000年为10.24 %,2001年为9.18%,2002年为9.16%,而我国环境税费总额2002年为1778.32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19.28%,环境税制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制约了环境税制的作用力度,助长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不和谐。

2.现行环境税费措施调节力度不够。环境税费政策措施的实施,是对市场经济主体环境保护行为施加一定的经济奖罚,但由于现行政策中为贯彻环境保护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调节面窄,调节深度不够,如很多税收制度主要以税收优惠措施的形式,即减税、免税政策来体现对环境保护的税收调节,往往影响税收措施的作用力度。

3.现行环境税费政策种类繁多,执行标准难统一。我国实施的环境保护税费政策和措施,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税收政策上的激励,但从具体的税费种类来看,税费种类过多,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在标准尺度的把握上往往很难统一,容易导致征收过程中随意性加大,无法有效地发挥现有的环保税费政策的优势,从而直接影响环保税费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支持体系在立法设计过程中遵循依法治税的原则, 体现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原则, 有利于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的原则, 发展循环经济。

1.完善现有税种(1)改革增值税,体现环保理念。利用增值税支持节能产业发展方面,可以借鉴国家支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相关政策,对关键性的节能效益异常显著且价格等因素制约其推广的重大节能设备和产品,实行一定的增值税减免优惠政策。

(2)增强资源税的环保功能。通过改革资源税,禁止地方对矿产资源的滥开滥挖和企业对资源的大量耗费, 使资源走上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轨道。一是扩大征收范围。二要强调资源税的特殊性、惩罚性。三是资源税的征收应发展为事前行为。四是制定必要的鼓励资源回收利用、开发利用替代资源的税收优惠政策。

(3)调整高能耗产品的进出口关税政策。提高那些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资源产品和初级产品出口关税税率, 以逐步减少直至取消煤炭及焦炭、电解铝、磷矿等国内紧缺且污染环境的产品出口。与此同时, 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的进口产品课以进口附加税, 或者限制、禁止其进口,甚至对其进行贸易制裁, 以强制出口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规定的义务。

(4)调整现行消费税政策。一是将目前尚未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不符合节能技术标准的高能耗产品、资源消耗品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对资源消耗量大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二是根据不同产品的环境友好程度, 设计差别税率以鼓励清洁环保产品的使用, 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

(5)调整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政策。对以清洁能源为动力, 符合节能技术标准的车辆, 可按适当比例给予减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改革车船使用税的计税标准, 对不同能耗水平的车船规定不同的.征税额度, 实行差别征收。

(6)完善企业所得税政策。①鼓励节能产品生产和开发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措施: 一是建议对专门从事节能产品生产和非专门从事节能产品生产的企业生产经营节能产品取得的所得, 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二是加大对节能设备和产品研发费用的税前抵扣比例。②促进节能产品使用和消费的所得税优惠措施: 一是建议对企业为达到国家规定的能耗标准进行节能改造而购置的节能产品, 按其产品投资额的一定比例从企业应纳所得税额中抵免。二是对企业用于资源节约型、再利用型和清洁生产型产品的关键设备, 可适当缩短折旧年限或实行加速折旧方法计提折旧。三是对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 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产品所取得的收入, 可减按一定的比例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2.开征新税种(1)开征环境保护税。可考虑将现行的排污、水污染、大气污染、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废弃物、噪音等收费制度改为征收环境保护税, 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环境费税综合政策体系, 促进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转变,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开征燃油税。开征燃油税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而且可以使技术先进、耗油量少的车主导市场, 有助于形成更理性的汽车消费习惯, 使各地进一步发挥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主力军作用,缓解我国能源紧缺问题。改革现行对原油征收资源税的计税办法, 改从量征收为从价征收, 使国家能从原油价格上涨中分享部分收益。

(3)开征碳税。从长期来看, 采用碳税, 或者与能源税相结合的碳税是一种可行的选择。采用碳税会实现较好的二氧化碳减排效果, 同时对经济影响有限。考虑征收碳税可能会促进我国一些新兴行业发展, 在未来几十年里将促进我国的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技术升级, 进而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

此外,财政、金融、价格政策和完善的市场体系等,都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机制性问题。因此,国家财政在支出方面, 应关注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参考文献:

(美)巴里。菲尔德玛莎。菲尔德原毅军陈艳莹译: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相关专题 苏州电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