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之声》看美国的移民文化

姜达令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姜达令”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从《音乐之声》看美国的移民文化(共6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从《音乐之声》看美国的移民文化

从《音乐之声》看美国的移民文化

一个国家的文化往往能体现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风貌与特征.美国是一个极为典型的移民国家,其文化不可避免地有别于它国.<音乐之声>是驰名世界歌坛的`明星玛丽亚・奥格斯塔・特莱普的一部自传体小说.我们可以从主人公玛丽亚的亲身经历来分析美国的移民文化的特征.

作 者:贾梦姗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27 刊 名: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X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年,卷(期): 8(1) 分类号:G03 关键词:移民   移民文化   民族   多元化  

篇2:从街头音乐看美国社会和文化论文

从街头音乐看美国社会和文化论文

“我们是不是常常会在街头从艺者与破衣烂衫、肮脏、瞎眼的乞丐之间画上等号?”面对这样的诘问,你该怎样回答?我相信多数人将给出肯定的答案。原因很简单,在我们号称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中,街头艺术及其从艺者向无获得过人们由衷地赞赏――先秦的歌唱家韩娥能使“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却因沿街乞唱而不能赢得雍门百姓的尊重;宋代都城勾栏瓦舍中的卖唱艺人和路歧“打野呵”者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薪火传接者,也只能在野史、逸闻中方能找到些许客观描述;解放前,华彦钧的《二泉映月》《听松》等名曲已伴随他多年,直到解放后才被识乐的“伯乐”录音整理,不致绝世……凡此种种说明,我国历史上虽出现了大批的“街头艺术家”,但只有少数的幸运者得以青史留名。

西方文化史中也曾出现过大量街头音乐家性质的流浪艺人。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流浪艺人的性质和他们的音乐活动情形就类似于我们谈论的街头音乐家的内容和形式。那些无拘无束的流浪艺人,无人知晓他们来自何方,浪迹何处,他们在法兰西、英格兰、日耳曼及意大利随处游荡,在民间和宫廷演奏着他们的音乐,为欧洲艺术音乐的发展播下了种子。然而,这些出身贫寒、没有固定住处的流浪艺人却没有被当时的“官方”――教会所认可。因此,有关他们的内容很少被载入历史。

中世纪晚期和近代以来往往把这些流浪艺人称之为游吟艺人(Minstrel)或戎格勒(Jongleur),随着他们规模的扩大和影响的加剧,更由于社会历史环境的进步和发展,流浪艺人才逐步进入文学家和史学家的笔端,使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游吟艺人和戎格勒的情况,音乐史学家保罗・朗在《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一书中有一些比较详尽的论述。他叙述到,流浪艺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罗马时代,他们的文学知识和音乐才干让人窥视到古代的'公众戏剧演出和其他节庆的残余痕迹。游吟艺人在欧洲整个中世纪里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即使在今天人们已耳熟能详的西方艺术音乐的发展历程中,也有许多街头音乐所寄附的影子。例如,开古典主义音乐先河的海顿的音乐就直接获益于他农夫般的经历,从乡村和民间,甚至街头上,他获得了许许多多的音乐养料,海顿常常运用通俗的民间音调作为自己创作的素材,其中包括德国的、波西米亚的、克罗地亚的、匈牙利的,还有吉普赛的曲调。这些音乐素材都是他早年的生活经历所积累下来的。当时,海顿经常独自一人在乡村、民间巡游,有时候为了获取民间音乐的素材和即兴演奏的经验,他经常参与街头、广场艺人们的演奏。这种方式不仅让海顿更加接近他的生活、他的品格,而且从中使得他获得了丰富的音乐源泉。

由此看来,街头音乐作为一种音乐活动存在的方式并不是某个国家或社会独有的,也并非现代社会才出现的文化现象,它其实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文化传统的延续。

但现代人恰恰忽略了这一文化现象,以至于留美音乐学者洛秦博士从事这一领域研究时,面对的竟是一片荒芜――不但在国内找不到参考资料,在美国也是可怜得连一篇介绍性的文字都没有。

相对而言,读者是幸运的。我们今天看到了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洛秦博士历经近八年的异域采风终结成果――他的第一本街头音乐研究专著《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人民音乐出版社,11月)已经出版,该书也是国内外第一本关注街头艺术的研究专著。书中精选了数十个代表性的美国街头音乐的唱奏场面,以音乐人类学的叙述笔法对当代美国文明进行了描述和透视,并配上一百二十余幅作者现场拍摄的街头音乐图片,夹叙夹议,文图互照,寓枯燥的学术语言于轻松的文图陈述之中。考虑到普通读者的音乐知识程度,在文章的叙述中凡出现专业术语和名词,作者还特意间插了许多“旁白”式的小短文,对之予以浅显的解释,以增加读者的音乐知识积累并协助理解文章原旨。为了增强读者的现场感和理解度,作者另将采集到的街头音乐家唱奏的音乐音响精选出15曲,压制成一张CD附于书后,供读者同步听赏,从而使全书达到文、图、声并茂,知识、学术、趣味并举的出版效果。

随着社会人群的日益都市化和生存观念的日益开放,街头音乐、街头艺术不再只是欧美人侧目的一个景观,它同样也是我们愈来愈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对“街头音乐”的关注无疑让我们首先获得了走近美国文明的新视域,同时也使我们增添了一个关注社会和文化的新视角。

篇3:从筷子看日本文化

从筷子看日本文化

摘要:本文通过筷子这种取食工具分析日本文化的内涵。日本和中国同属汉字文化圈和筷子文化圈。从中国引入日本后筷子后在饮食生活中得到普及和发展,并产生了独特的筷子文化。筷子的长度和形状也进行了改造,与中国多用竹筷子不同,日本筷子多木制、稍短、尖头粗尾,更好的适应日本饮食多生冷、分餐制的特点。日本筷子还因使用者而有所区别,有儿童专用筷、成人专用筷、客人专用筷,还分男女筷。公用筷和方便筷的产生都缘于日本人认为筷子用后灵魂会停留在上面,不能让别人玷污了自己的灵魂而使自己遭受灾祸。在筷子的使用上有多达几十种禁忌,其中除了不雅举止外,有的还和葬礼有关系。

关键词:箸;筷子文化圈;灵魂;禁忌;日本文化;职称论文

在日语中筷子称为“箸”。按照《箸の文化史》的记载,日本首次正式使用筷子是在隋朝裴世清使团的访问时的日本宫廷宴会上。圣德太子听了遣隋使者小野妹子对隋朝宫廷宴会的描述,决定用中国礼仪款待中国使团,“箸食制度”就此引入日本。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发展,到了奈良时代(710-784),随着唐风盛行,筷子进入到日本的普通家庭中,“唐箸”在日本人的饮食生活中得到普及和发展。

1.筷子文化圈

如果以吃饭时获取食物的方式为基准,世界可以被划分成三部分:用手的占四成,用筷子和用刀叉的各三成。筷子文化圈包括中国、越南、朝鲜和日本等,这恰好和汉字文化圈重合。与其他用筷子的国家兼用汤勺不同,日本人只用筷子,包括喝酱汤的时候。日本料理中允许直接用嘴接触碗去喝汤汁,而在中国喝汤时要用“レンゲ”(调羹,因形似凋谢的莲花得名)。

日语中“箸”的训读和日语汉字“端”、“橋”相同。日本认同儒家文化,“箸”基本沿袭中国理念。“端”指制作箸的材料仅是竹子或木头的局部,也可以用来表示筷子形状“首方足圆”,将“天”与“地”连为一体,表现人们对天地赐予食物的感恩。汉字“端”又有端庄、端正之意,所以也要求拿筷子时举止要端庄。碗中的食物与嘴巴之间,需要一个“橋”才能进食。可见,“箸”在日语训读中的读音非常巧妙和讲究。庆祝活动时使用名为“太箸”( ふとばし) 的竹筷字,这种筷子中间鼓起,据说一头由神使用,另一头由人来使用,筷子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体现了日本神人合一的宗教思想。

日本虽不是发明筷字的国家,但于1975年将8月4日定为“箸の日”,因为日语中“箸”读作“は(8)し(4)”。每年的筷子节,主妇们纷纷购买新筷子,焚烧旧筷子,提倡正确使用筷子,感谢筷子为人类进餐做出的贡献。日本的研究显示,筷子巧妙运用杠杆原理,用其吃饭使人手巧,可以训练大脑使之灵活,人在用筷子夹取食物时,有80多个关节和50条肌肉在运动,并且与脑神经有关。

多田道太郎将筷子视为“高级工具”,“仔细考察叉子,就会发现叉子其实从纵向延伸了人类的手指,也即叉子是人类手指的延长。”“与之相比,筷子必须手握两根小棒加以操作。如果不加操作,根本无法发挥其工具的作用。”筷子的实用功能很多,能挑、拨、翻、扒、捡、捞、戳、夹。无论烹饪方法是煎、炒、煮、烧、炸、烤,也无论对象是丝、片、条、丁、丸、块,只要灵活转动挑拨张合伸缩,全部都可以实现。“若从用手指灵巧操作这一点来看,或许能说筷子是最高级的工具,在这一点上叉子无论如何都不占优势”。

2.吸收与改造

日本的筷子和中国的竹筷子相比,多木制、稍短、尖头粗尾。因为饮食中多生冷食物,如生鱼片,日本人将筷子前端改成又尖又细的圆锥形,使用起来更方便。中国人在很多人围着桌子吃饭时,使用长筷子可以轻松夹到远处的菜品,还可以帮别人夹菜。而日本人就餐时,每个人跟前都有一份饭菜,所以日本的筷子不需要那么长。

日本的筷子因使用者而有所区别,有儿童专用筷、成人专用筷,还有客人专用筷。甚至还分男女,男用的筷子比女用筷子粗且长,夫妻饭碗也一样,男用的.比女用的大,这样看起来女子吃得少,可以显出女子的文雅。

烹饪时用的筷子有“菜箸”和“真魚箸”,比就餐用的筷子长,约有三四十公分。为了防止串味,往盘子里摆放菜时用“菜箸”,切割和摆放鸡、鱼时用“真魚箸”,这样的情景在古代的画卷中也可以看到。从火盆里取炭时用的金属制筷子叫“火箸(ひばし)”(火筷子)。

直接用自己的筷子从盘里取菜被称为“直箸(じかばし)”。吃生鱼片拼盘或火锅的时候如果没有配备“取り箸”(公用筷),日本人会向服务员索取,或者把自己的筷子倒置,用自己的嘴没有碰到的另一端夹取食物。“洁癖”的日本人还准备有“取り皿”(小碟子),将食物先用“取り箸”夹到“取り皿”后再食用。在接待的场合,如果喝醉了忘记用筷子的哪一端从大盘里夹取食物,招待方会很体贴的告之不用倒置筷子,以显示其亲切与体贴。

3.方便筷的发明

在明治三十年(1897)之前日本人进餐时都有属于自己的“食案”,类似于现在的“矮脚饭桌”,上面放着各种分好的饭菜和碗筷。虽然这一传统发生了变化,但是并未消失。现在的日本家庭中,成员都有属于自己的碗筷,孩子会说自己父母的碗筷“不干净”而拒绝使用。虽然大多数家长并没有对碗筷一定属于某人进行教育,但是在传统的日本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心里,还是有一种碗筷是专用的意识,不允许别人碰。而对于西洋传过来的咖啡杯子和咖喱盘子以及刀叉,却很少有人在意之前是否有人使用过。

在民俗仪式中出现的筷子多用洁净的原木或青竹制成,被视为神灵依附之物。日本各地至今仍残留着分手时在门口摔碗的习俗,这是由于人们不想让自己的灵魂留在上面,碗筷承载着的日本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也促使了“割り箸(わりばし)”(方便筷)的发明。在古代日本,人们出门都会带着自己的筷子,因为外出就餐无法忍受别人用过的筷子。方便筷是江户时代(1603-1867)后期随着“二八荞麦面”(两成面粉和八成荞麦粉做成的荞麦面)在街头的热卖而出现的。一次性的筷子用过后就不会再有人用了,但是当时的人们还是会在吃完面后将筷子折断扔掉。因为人们相信自己的灵魂会停留在用过的筷子上,随便丢弃会给自己招致灾祸。至今仍有人会在吃完便当后随手将筷子折断。

篇4:从广告语看消费文化

广告语本身就是一种修辞活动,它是为了寻求广告信息的最佳传播效果而选择最恰当语辞的过程 。 这里的 “ 语辞 ” 意义比较广泛, 不仅包括平面媒体中的文字语言, 还包括影视广告中的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 。广告语是一种以营造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方式为目的的文化形式。随着广告语的快速发展,广告文化在刺激消费心理、引导消费方式、转变消费观念、构建消费时尚、传播消费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消费文化是对一定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消费意识形态的反映,它包括消费产品、消费心理、消费观念、消费方式,以及象征消费者社会身份、地位的各种消费符号。广告语对消费文化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处于消费意识的浅层,是构成消费意识的基本因素和影响个人消费行为的直接动因。 消费心理是消费意识中最不稳定的成分,它最容易因受广告文化的影响而变化。正因如此,广告语便运用各种修辞来刺激消费者, 对消费者的视觉、听觉及心理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并通过持续的诉求诱发消费者对广告所竭力宣传的商品的购买欲望。如丰田的一则为人熟知的广告语 “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格,音、字回环往复,达到了很好效果 。

可见, 在广告语中, 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往往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能有效的解除消费大众的心理戒备,使其消费话语长驱直入,把其倡导的消费价值观推销给消费者,从而有效地引导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随着广告业自身的发展与不断完善, 广告已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商业活动, 还在社会公众的教育和引导方面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 规范 、巧妙的广告修辞, 能够完成广告最终的推销目的, 也能为受众带来文化方面美的享受 。

二、消费观念

广告语在倡导新的消费方式、引领和塑造新的消费观念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消费观念处于消费文化的深层, 是指人们对消费生活的认识、观点以及由此形成的指导消费行为的思想规范, 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人们的消费行为。 广告语的修辞文化功能主要地表现在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艺术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如英特尔公司的广告语 “ 给电脑一颗奔腾的芯 ” 就是此中典范, 这则广告语一语双关, 既突出了品牌又贴切地体现了奔腾微处理器功能和澎湃的驱动力 。广告语中对修辞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催生人们的消费理念。

“广告术乃是一门挑逗术, 它以物为中心, 以欲望为对象, 以时尚为结果, 以货币为准则, 这就是广告神话学。”一方面, 消费者逐渐改变传统的节俭型消费观念, 强调超 前消费的意义。很多消费者认为生活的目的是追求幸福, 而幸福就是消费更新和更好的商品。“饮纯伏特加酒, 享受生活, 应该的。”“给予如此豪华的生活, 我别无所求。”(劳斯莱斯汽车广告) 等广告语表明了当前众多消费者的

消费观念:享受生活的乐趣, 追求优裕的消费。 另一方面, 形成了注重商品符号价值的消费观念。 广告语麻醉着人们的精神, 在大量广告语的包围中, 消费大众迷失于符号所营造的世界中, 丧失了自己的理性观察力和判断力, 只一味地追求符号所带来的价值。 此时, 消费者关注的主要不是对消费品使用价值的消费, 而是对消费品所代表的符号价值的消费, 其消费的真正目的“主要不在于满足实用和生存的需要, 也不仅仅在于享乐, 而主要在于向人们炫耀自己的财力、地位和身份。因此, 这种消费实则是向人们传达某种社会优越感, 以挑起人们的羡慕、尊敬和嫉妒。” 于是追赶时尚、显示身份、炫耀阔气、满足虚荣等与真正生活需要毫不相关的欲望成为人们购买和消费商品的`真正目的。

三、消费方式

消费方式即人们消耗物质文化资料、接受服务的方法与形式,它对社会的生产方式、精神文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主导与调控作用。在广告语言的影响下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

一是炫耀性消费。消费文化倡导的消费其目的常常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把某种消费品与特定的消费目标联系起来, 并利用广告标语强化消费方式的等级差异以构成消费欲望的落差,从而不断诱导人们永无止境地追求炫耀性消费。 炫耀性消费一方面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恶化了生态环境,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另一方面强化了人们虚荣、攀比和过度享乐的消费心理。二是时尚性消费。 广告要想求得生存就必然通过巧妙的修辞让静态的文字产生动态之美,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受众对于广告产品或服务或理念产生心理认同和共鸣,乃至最终产生消费行动, 制造和生产出各种消费时尚,煽动人的消费热情,诱导甚至支配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对那些消费观念模糊,缺乏明确目标的消费者,以骤发性、短暂性、一致性和变动性为特征的时尚就成了消费的价值尺度, 似乎只有具备时尚价值的消费品才能真正能满足生活的需要。

炫耀性和时尚性消费方式给予消费者的并不是真正的高质量的生活,而是一种虚幻性的满足。 广告往往通过强调商品与消费者在精神层面上的关系, 营造一种虚幻的幸福生活。但是即使如此,人们还是去享受这种幸福生活。而且优秀的广告语言是合法、诚实、醒目生动的。著名广告大师、“USP 理论”提出者罗瑟瑞夫斯的经典之作———“只溶在口,不溶在手”,既突出了M&M巧克力糖衣包装的独特之处,又暗示了产品的口味好,以至于我们不愿意让其在手上停留。正是这句简短的广告语,使得M&M巧克力豆风靡全球。时至今日,它仍是M&M巧克力豆的促销主题。对处于发展时期的我国广告语言来说,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搜集、分析、研究及总结,使得广告语言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更好地发挥它的多种功能。

四、消费主义

广告作为消费主义的载体和符号,以强大的力量推动着消费主义的蔓延,使消费主义逐渐渗透到社会价值观念之中。消费主义是一种崇尚以高消费作为满足自我和人生追求的价值观念, 文化态度或生活方式。 消费主义者主张通过过度的物质占有或消费来满足精神上的需要, 也就是说消费主义者试图把其精神需要用物质的手段来满足。消费主义的最大特征是过分看重商品的符号价值,它使现代消费由过去对商品的崇拜转向了对商品形象和意义的崇拜,使人们愈来愈重视商品的精神价值和情感意义,即把物质消费看作是自我表达、社会认同的主要形式和美好生活方式的标志。也就是说今天的消费者“实际上不在于获得产品, 而是通过购买使自己进入某种审美的生活方式。” 正如鲍德里亚所说“消费系统并非建立在对需求和享受的迫切要求之上, 而是建立在某种符号和区分的编码之上。”在过分注重消费品符号价值的消费世界里, 消费的前提是物品必须成为符号, 符号体现了物品消费中的人际关系以及差异性。正是由于消费对象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使人们对消费对象使用价值的需求转变成为欲望的需求。而广告修辞的运用正是考虑到受众的消费需求,使广告修辞运用的恰如其分,从而制作出内容新颖、创意独特、形式别致、受众喜爱的广告作品。迎合了人们的心里欲望,推动了消费的发展。

广告语言作为现代经济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消费文化既有消极地影响,助长了享乐主义、炫耀之风,但同时也有积极地作用通过巧妙的运用修辞可以建构合理的消费文化,倡导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构和谐社会需要的消费文化, 引导公众确立合理的生活目标及消费行为。当然广告语必须以人为主体和目的,重视人的精神需求,传播积极的价值理念, 帮助社会营造良性的文化空间,促进消费文化健康合理的发展,引导社会文化积极向上发展。

篇5:从音乐角度看《易经》

从音乐角度看《易经》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易经》则更是中国古圣先贤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而这些传统的文化不是仅仅局限于人生、哲学的领域,它已经渗透到许多学科,譬如数学、物理学、逻辑学、天文学、音乐、美术等学科领域。

中国传统文化一向对人文精神十分重视。凝聚着中国古圣先贤古老智慧的《周易》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说,观察人类文明的进展,就能用人文来教化天下。照此看来,《周易》是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积累起来的,也就是说,它是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周易》又叫《易经》,曾长久的被误解为是一本算命的书。随着科技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易经》逐渐在各个领域得到渗透与利用,受到中外科学界、文化界的重视。

它是三位圣人伏羲氏、周文王和周公父子,还有孔子(周文王与周公父子算一人)陆续共同创作的杰作。正因如此,有人认为《周易》 的这个“周”字与周文王所在的朝代“周”是有关联的。其实不然,我们从广义视角来看待《周易》的“周”字,是看的很周到,想的很周密、周详,一点都没有遗漏。而且它是周流不停、往复循环、生生不息的,所以才叫《周易》。它广大精微,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如果按系统来讲,《易经》可以称之为世界上最大的系统。因为所有能列举出来的大系统,像太阳系、银河系等等,都不可能大到“其大无外”;所有能列举出来的分子、原子、质子、电子等等,都小不过“其小无内”。这样一本广大精微的书已经成为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而且已经渗透到社会、科学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

音乐是有韵律的声音。有时是明朗欢快,给人愉悦的情绪,令人焕发闪烁的精神;有时是雄伟宏大的给人崇高奋发的激情;有时是和谐温柔、富有诗意,给人高雅、亲切甜蜜的畅想;有时悲壮凄凉,令人同情、伤感、哀痛,构成了美妙的音乐文化。音乐文化是一颗明珠,它的光辉不仅使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相互交融,还照耀着其他学科与文化的精髓与之相互的结合。形成了极其丰富多彩的富有动力的人类的大文化。构成了一个和谐的世界文化,丰富了人生的内涵,提升了人生的价值。

所以,音乐是人文科学的一部分,人文科学探索社会现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要回答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它是求善、求和谐、求美。正如《易经》产生之初,就要谈到《易经》首创人伏羲。在当时,人类还没有进入农业社会,人们靠打渔狩猎过日子。可是人们要出去打渔狩猎最怕的就是碰到天气骤变,来不及躲闪,很可能连命都没有了。这时候伏羲替当时的人们解决了很大的问题。可以说伏羲是全人类、全世界第一座气象台的台长,他告诉人们“明天是晴天,你去好了”,“明天往南走有雷,你要小心”,“你往西北走,有大雨” ……刚开始大家还是将信将疑,可是后来随着验证次数的增多,大家都觉得他说的很准,于是来问的人越来愈多。人多了,伏羲没有那么多时间应付,于是他就在大树上挂上各种图像,来表示明天天气的情况。每一幅图像其实就是一个密码。从此,伏羲得到了人们的信赖,并根据人们的需要,把他的气象预报逐渐的扩大,慢慢的画出不同的卦象,就变成了我们一直到今天都很熟悉的八卦。开始怕老百姓不理解,所以只告诉他们几个数字就好了,“1、2、1”代表什么,“1、2、2”代表什么,“2、2、1”代表什么,等等。所以数字化从很早就已经开始了,我们今天不过是继承伏羲的路线走来而已。可以说《易经》是我们人类最古老、最原始、最实用的一门科学。

艺术与科学的目标以及它们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共同的或是相通的。这就使人们的内心深处激起对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和谐和不可思议的秩序,产生只可心领神会不可言传的激情。音乐艺术是由音符诞生,音符也是由数字或是符号组成,最重要的功能恰如数学公式,也是把握和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作曲家试图创造合理的世界图像,吐露他们观天察地识人的一种特殊工具。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说过:“只有艺术同科学结合在一起,才能把人提升到神明的境界。”无论是伏羲、爱因斯坦还是贝多芬从科学和音乐的不同方面表述了宇宙结 构和谐的神秘性和艺术与科学的联系性。科学进行理性思维,探索求得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真实性,是对事物进行观察、实验、分析、逻辑推断的结果。它具有唯一性、逻辑性、实证性和一元性。音乐的对象的人,是人的精神世界,所以音乐是求“善”,它具有多种选择,非一元性的。音乐与科学两者的研究对象迥然不同,但两者是相通的,是相互依存的。都是为了构造一个美好的合理的和谐的世界,都是为真理而奋斗。人类通过科学和音乐达到一个高尚的境界,同时通过科学与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和精神塑造一个高尚的人。

我们首先用数理的方式来看看《易经》与音乐的关系。前面说过《易经》是由三位圣人先后完成的,第一位就是伏羲,他用一些横线来表示数,完整的一条理解为“1”,中间断开的一条理解为“2”也可以说,完整的一条叫做“阳”,断开的一条叫做“阴”。然后把这些横线三条罗列到一起,就形成了不同的密码。当时的老百姓看到这些图像或者说是密码就知道伏羲想要告诉大家的事情,后来根据这些图像伏羲画出了八卦图,这幅图我们已经在手上拿了七千多年,那正是打开宇宙密码的一把金钥匙。第二位是周文王,他在八卦图的基础上,产生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就是宇宙的六十四个密码,它也是用数字来代表的。凡是密码必定离不开数字,我们现在的保险箱很多都是用数字做密码的,但是那个数字是死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而《易经》里的数字是活的,是变化的。最后就是孔子替《周易》装上了十只翅膀,我们称之为《十翼》。他希望《周易》能够飞起来。

中国易学家认为数起源于《河图》。《河图》是由“点”组成的方阵图,或称“数图”。在河图中数点的排列是有序的,《河图》向人们阐释了数的起源和数的生成奥秘,“一与六共宗居北,二与七为朋居南,三与八同道居东,四与九为友居西,五与十相守居中”,每组后面的一个数都是由前面的一个数加五以后而成,所以两数位居同位。在《河图》中,“五”是一个基本计数单位,居于图的正中,五以上的数皆由五演变而来。而中国音乐的“五音”――宫、商、角、徵、羽,有高度(频率)、大小(律数)和顺序(排列顺序和生成顺序)。 “五音”中的音与《河图》中的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人有“律以隔八相生”的说法,即由此律至彼律相隔七个数。将《河图》中的数,顺向而数,正符合这一规律。五至二隔八,黄钟宫生林钟徵;二至九隔八,林钟徵生太簇商;九至六隔八,姑洗角生应钟变宫;十至七隔八,应钟变宫生蕤宾变徵。隔八相生而形成的五音顺序为宫―徵―商―羽―角。在《河图》的五音位置相生图中,八个相生的位置,正好与八卦中的天乾、地坤、水坎、火离、雷震、风巽、山艮、泽兑相对应。在《河图》的各数进行某种数学运算时,数理则发生变化,数变则五音也随之生变,前面说的黄钟、林钟、太簇、姑洗、应钟蕤宾等皆为我国古代律名。只此粗浅的看来音律的产生和《易经》数理当中的确有着近亲的关系。

其次,我们要从思维方式上来看。一切科学研究的成果都是人类大脑思维的结果,思维是人类大脑的活动,包括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但是人脑除了这两种思维外,还有一种灵感思维。画家需要灵感才能创作出旷世佳作,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作曲家需要有灵感才能创作出不朽的乐章,陶冶人们的心灵;诗人需要有灵感才能创作出浪漫的、令人回味无穷的激励人心的诗句。同样《易经》更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集结了三位古圣先贤的智慧、灵感及对世界所独有的洞察能力。所以在《周易》成书以后,多少人想动它一个字,都动不了。

《易经》中有六十四个卦象,而这些看似复杂的卦象,其实只包含两个符号,一个是阴(- -)。一个是阳()。伏羲八卦图告诉了我们一个宇宙最基本的密码――阴阳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最基本的元素,天底下的变化,就是阴阳的变化。比如说。白天是阳,夜晚是 阴;天是阳,地是阴;大拇指是阳,其余四个手指是阴。阴阳之间的关系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样才有生命力。

在《易经》中,奇数表示阳;偶数表示阴。刚刚我们提到大拇指和其余四个手指的关系。大拇指,它是1,是奇数,表示阳;但是它只有两个节,2是阴,叫做阳中有阴。而且这个阴阳是分不开的,所以人要刚柔并济才好,不能刚到底,有柔才会有刚,没有柔,也根本不存在刚。而其余四个手指是偶数,为阴,但是这四个手指却每个都有三个节,叫做阴中有阳。多么奇妙,我们每个人的手都是一个简单而复杂的阴阳统一体,只有这样统一和谐的事物,才会创造出统一和谐的生活,统一和谐的世界。就像人们用手来弹钢琴,在手指弹奏的过程中大拇指和四个手指是一种“拿握住”的关系,它们用力的方向是不同的,两个大拇指是向手掌的外侧下方用力,而四个手指是相对于人体自身向里侧下方用力的。这样人的手在阴阳统一的前提下,才会创造出和谐悦耳的音乐。

“手”对于演奏者来说是制造音乐的工具,还要有一颗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心灵与头脑,敏锐洞察世界与情感的眼睛。经过孕育、沟通,涌现于显意识,成为灵感思维,作用于各种发声体,最后成为音乐。所以,音乐具有激活右脑形象思维的特殊能力。其中,交响乐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奥的哲理。它有较严格的结构,明显的层次,严密的逻辑一步一步的发展;而且有思想、有情感,有对事物的洞察和分析;有善与恶、美与丑、爱与恨、生与死的矛盾和斗争,有因果辩证关。就像《易经》所说的阴阳。它们总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一定是阴,一定是阳。如果没有相对,你就不知道哪个是阴,哪个是阳。有相对才有阴阳。譬如,音乐中的强与弱,它们也总是相对的强与弱,没有绝对的,“强”必须要多么强,“弱”必须要多么弱。有相对才有强弱,有相对才有阴阳。其次,阴阳是合一的。相对是前提,但是它是会变动的,所以阴阳是分不开的,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我们刚才说到音乐中的美丑、善恶、爱恨、生死……这些都是阴阳的辩证关系在音乐中的具体体现。

篇6:从《论语》看文化的古为今用

从《论语》看文化的古为今用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但时代的久远和封建卫道士的'面具使现代人望而却步.本文以现代视角从学问、教育、孝道、修养几个方面诠释经典,拉近了古典与现代之间的距离.

作 者:张轶韪  作者单位:抚顺师专 刊 名: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6 “”(3) 分类号:G03 关键词:经典   现代   学问   教育   孝道   修养  

相关专题 美国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