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阅读书籍情况调查报告

下辈子不读博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下辈子不读博”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大学生阅读书籍情况调查报告(共1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大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情况调查报告

为深入了解现在的大学生的课外书籍的阅读情况,我们于11月进行了一项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本校各年纪学生。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涵盖了大学生课外书籍阅读量、书籍来源、阅读课外书籍的目的、阅读习惯、阅读的计划性及获得的知识的应用程度等问题,以便对大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全面统计和概括。

我们对我校100名在校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目的是针对大学生的读书情况,举行系列活动,推动大学生积极阅读书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量调查

我们对我校学生的月平均课外阅读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0%的大一新生每月阅读课外书籍量仅1-2本,而50%的大二大三学生每月阅读量约3-4本,60%的大四学生每月读课外书平均为1-2本。综合以上分析,大多数大一与大四学生平时读书较少,而大二大三读课外书稍多。其主要原因是大一课业较为繁忙,而大四学生则忙于找工作、考研或者出国深造;大二大三学生相对于大一大四学生,因为课业较少,课余时间较多,看的书也较多一点。但是,由于各年级学生总体阅读量过低,就造成了大学生课外知识获取的缺失的严峻形势。

课外书籍来源

我们也对大学生所接触的书籍来源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90%的大一学生读的课外书都来自图书馆,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阅读的课外书100%来自图书馆。可见,图书馆在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活中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因此,对于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学会如何恰当的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学习成果的大小。

阅读习惯调查

关于大学生阅读习惯的调查,我们设置了3个问题进行不同方面的了解与调查。

首先是关于阅读后是否会写一些感悟,调查显示:17%的大一学生经常会写,45%的大一学生有时会写,38%的大一学生基本不会写;经常写与基本不写的大二学生均占18%,64%的大二学生有时写;而大三学生中37.5%的人有时写,62.5%的学生基本不写;大四学生中,经常写与基本不写的各占40%,20%的学生有时写。综合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知道,经常写读后感的学生极少,大多数学生没有读完书后记下感想的习惯。可以说,读后感我们从一年级就会写,但很少有学生能正式读后感的真正意义,因而没有养成这种记录的习惯,这对我们应用所学的知识是不利的。

后两个关于阅读习惯的问题其实是相关的。其一是在阅读时是否有深入思考的习惯。数据显示:各年级学生中,约50%的人在阅读时会深入思考,37.5%的人很少会进行深入思考,12.5%的人会思考,但时间很短。其二是阅读时是否有勾画的习惯。数据表明:约70%的人阅读是有勾画的习惯,30%的人没有在阅读时勾画的的习惯。第一项数据告诉我们,大多数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深入思考。这在第二项数据中得到了验证,70%的人会在自己阅读时勾画,这就说明他们在看书时,进行了一定的思考。相反的,在阅读时不思考的人,他的勾画一定也会相应减少。透过这两项,我们可以了解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我们读书会有多少收获有着怎样不可忽视的影响。只有思考了,我们才会有收获。

阅读目的调查

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我们还对他们阅读的目的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查。

首先是大学生阅读的书籍类别,约有50%的选择了青春文学,30%的人选择了其他,即如盗墓、推理、侦探一类的小说。这明显地表示,大多数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兴趣和娱乐自我。而下一项显然印证了这一结论,关于阅读的课外书籍是否均为自己感兴趣的书这一问题,约有60%的人选择了“大部分是的”这一选项。

第三项是直接提问大学生阅读的目的,约有50%的人选择了“丰富课后生活,充实自己”,另外50%的人选择了为了“放松心情“。我们不否认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可以补充一定的知识,但这些数据也直接表明了大学生课后阅读的目的就是娱乐与放松。这样的结果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仅仅为了娱乐与兴趣的阅读,将有多大的收获呢?显然,答案会另我们失望,大学生若是仅仅为了娱乐而读书,那么在学校的时间里,他们将学到少得可怜的知识。因为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大一部分是由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构成的。

阅读的主动性与计划性调查

除了已有调查外,我们还对大学生阅读的计划性作出了调查,以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约85%的大一学生没有明确的课外阅读计划,50%的大二学生没有明确的课外阅读计划,75%的大三学生没有明确的课外阅读计划,98%的大四学生没有明确的课外阅读计划。由此可见,在本校大学生中,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长期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课外书阅读的主动性不强,因而也没有明确的课外阅读计划。这显示了大学生不断下降的课外书阅读率,这样的状况必然会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不利。

课外阅读获取的知识的应用程度调查

我们调查的最后一项内容是大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所获取的知识的应用程度,这将显示出课外阅读对于我们学习与工作的重要性。调查数据显示:约50%的大

一、大二和大三学生认为课外阅读中获取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被应用到学习和工作中,80%的大四学生没有留意自己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是否被运用,20%的大四学生认为自己经常应用这些知识。从调查到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在课外阅读中所获取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占据了较重的比重,由此,我们也就可以了解到,无论是哪一个时代,课外阅读对于我们来说,仍是相当重要的。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确定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同时也看清了当前学生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的形势。因此,我们应当采取积极措施,争取改变这一现状。

首先,作为一名大一新生,我们应当从此时就开始培养自己长期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例如:规定自己每两周看2本自己喜欢的名家著作或心灵鸡汤或传记回忆录等,并且任选其中自己感触较深的,写下自己的感触,由此形成一个较为长期的阅读习惯,进而对阅读的书籍进行阶段性规划。其次,我们应当注意培养自己读书时的习惯。平时看书时,看到或巧妙、或深刻、或含蓄的句子,我们都可以画下来,在一定的时候,这些句子也许会给你以启示,或许它们会改变你人生的方向。然后,我们应当培养阅读课外书的主动性,而不是只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才去阅读课外书籍。最后,我们应当注意课外阅读所获取的知识的应用,遇到难题时,多多思考,说不定在某个瞬间,你就会想起自己曾经在某本书上看到过相关的知识,到那时,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也进一步了解到了自己的优缺点,更加懂得了团队中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在一开始,我们在选取题目上产生了争议,但经过大家冷静的协商之后,我们确定了一致的意见。而后的调查中,我们进行了明确的分工,迅速而有效率的完成了此次调查。这些经历是我们更加团结,促使我们成为了更好的朋友与搭档,是我们对团队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些经历将对我们产生无比重要的作用。

篇2: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选题介绍

阅读,理所应当是当代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读书可以让生命保持与年龄无关的向上生长。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阅读已然成为我们提升自己的重要途径。我个人比较喜欢阅读,从大家名手到小生漫谈,只要是有益的知识,一概来者不拒。随着网络信息的高速发展,电子阅读也成为可供我们选择的重要阅读方式。现在大家对阅读保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因此我选了这个一个主题。

一、调查目的

通过详细问询和数据分析可以让我们充分了解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为了调动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方便更好地开展读书主题周活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此次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

目标人群包含但不仅限于本校。鉴于短时间传播有限且有效对象来源较单一,为使调查报告更有实际价值,以本校全科生为主。

2.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网上问卷和走访问卷相结合的方式,随机向有效对象发放《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了解学生自身课外阅读的情况。

3.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取样的调查方法,在调查问卷有效期内随机获取若干满足条件的样本信息,数据统一登记整理。

三、调查内容

问卷采用选择判断题型样式,涵盖大学生阅读态度、阅读频率、单次阅读时长、月均阅读量、图书类型、阅读方式、阅读目的等十三项相关内容,以求对大学生阅读情况有一个全面具体的调查。

附网上调查问卷页面展示及链接

四、调查结果分析

在搜集整理参与问卷调查的所有数据后,我们对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作出如下分析:

1.人群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发现参与调查的主要人群为文史类专业大三学生,且多为女性。结合学校实际分析,调查人员接触对象多为师范全科生,且以女性为主,说明此次调查受区域地缘关系影响较大。全科生是国家定向培养的服务于农村小学的全科教师。他们大多热爱教育事业、综合素质高、基础知识宽厚、专业技能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强、能够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而大二大三是教资备考的关键期

2.阅读态度

在受邀的一百位参与者中,有70.83%的大学生认为应博览群书,提高文化素养;有22.92%的大学生认为应在精通专业基础上,阅读部分经典图书;还有6.25%的同学认为只需要读有价值的图书;没有人认为读不读书影响不大。

3.课外阅读频率

对于课外阅读频率的提问,一百名受邀者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有近35.42%的大学生课外阅读每周一到两次;有20.83%的大学生课外阅读每周三次以上;坚持每天阅读的大学生只占到总数的10.42%;与之相反,基本不看书的大学生高达33.33%。

4.单次阅读时长

对于单次阅读时长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数据:43.75%的大学生单次阅读一小时左右;28.13%的大学生单次阅读时长达两小时以上;还有28.13%的大学生单次阅读时长仅有半小时。

5.月均阅读量

通过对于月均阅读量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高达62.5%的大学生都能够完成1-2本的月均阅读量,还有3.13%的大学生月均阅读量超过三本书,月均阅读量在两本到三本之间的占9.38%,还有约四分之一的大学生月均阅读量少于一本。

6.阅读类型

就本次调查结果而言,当代大学生阅读书籍类型更加多元化,这在数据上有一定体现。大部分学生喜欢综合性书籍、实用性书籍,也有部分学生喜欢小说类和休闲类书籍。具体见下图分析。

7.阅读途径

大学生课外阅读主要有网络阅读、从图书馆借阅、向别人借阅和自己购买四种情况。分析数据可知,大学生课外阅读最主要途径是从图书馆借阅,占比37.5%,网络阅读紧随其后,占比31.25%,然后是自己购买,占比21.88%,最后是向别人借阅,占比9.38%。

由此可见,图书馆是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书籍获取的第一渠道。

8.阅读目的

在调查课外阅读情况时,阅读目的的调查是重要的一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排在众多大学生阅读目的的第一位,占比90.63%;排在第二位的是满足兴趣爱好,占比78.13%;然后是学习需要和娱乐休闲,分别占比65.63%、56.25%。

9.阅读方式

在纸质书与电子书的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到,有46.88%的大学生阅读电子书多于纸质书,有25%的大学生阅读纸质书多于电子书,有18.75%的大学生两种阅读方式差不多,几乎不读纸质书或者电子书的人微乎极微。

附:为什么不进行课外阅读?

在调查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同时,我们也对没有课外阅读的大学生进行原因调查,以下是针对大学生不进行课外阅读的详细解读。

五、调查结果总结

通过上述的调查报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代大学生对阅读的意义和重要性有清楚的认识,但是绝大多数大学生并没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得益于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学习者参与阅读的方式更加多样化,选择知识的类型也更加多元化,这些都为我们的知识获取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然而多数大学生受制于碎片化的时间管理,反而丧失了追求高效阅读的能力。而且随着短视频、游戏等快餐文化的侵袭,阅读时间进一步受到挤压。

前段时间沈巍事件爆光,流浪大师一时风头无俩。千万人对拾荒者顶礼膜拜,不禁有人慨叹“这是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可是这难道不正是最好的时代吗?——就像电影所说的,时代没有错,人心变了。物欲横流流尽了浮夸,纸醉金迷迷乱了方寸。有多少人还矢志不渝初心不改、一如既往地敬畏知识呢?

“浮躁的年代里,它像一只末世荒城的鹰,停栖的地方再不如旧,于是出现了一群勇士,却不免沦为苦行僧。”在这个匆忙的世界,我们更应该热爱阅读,敬畏知识,拿起书本去耕耘世俗的荒漠,做个有底线的读书人。

篇3: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曾经说过:“学外语没有什么秘诀,就是给予足够的时间,坚持下去。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查字典。”给英语学习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作为一种衡量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题型和手段,大学生一定要准确把握其解题技巧,通过阅读能力的提升,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英语阅读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英语学习者语言综合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手段和目的,是英语学习者其他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英语学习者通过英语阅读培养了阅读能力,并以阅读能力为基础去发展其他各种语言能力,如写、听、说、译的能力。随着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语言知识的不断增加,英语学习者的阅读量也会不断增加,最终达到运用获得的信息进行交流的目的。就短期目标而言,良好的阅读技能有助于学生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就长期目标而言,较强的阅读能力可以让学生及时获取所需资料及信息,甚至有利于学生未来事业的发展。因此,大学生应该始终注重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当前大学生英语阅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我们特地组织了这次的调查。

二、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现场测试和统计报表三种形式。以下就是我们调查的一些数据。

在学期初的第一堂课上, 在没有任何引导的情况下,老师让我们班34 名学生按照我们原有的速度和习惯进行阅读, 通过仔细观察, 结果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存在以下问题。

(1)有3~4 名同学用直尺比着逐行阅读。

(2)有5~6 名同学拿笔指着逐字阅读。

(3)有4~5 名同学边阅读嘴唇在不自觉地动。

(4)有些同学在不停地回读。

(5)有4~5 名同学遇到生词直接去查电子词典。

(6)只有1~2 名同学在课本上边读边做一些标记。

(7)有很多同学读过之后,对每个词的意思都基本了解,但对全句意思并不是很清楚。

经过分析并且与老师探讨, 我们把这些问题归为三类:

关于阅读习惯方面的问题(问题1、2、3);

阅读技巧方面的问题(问题4、5);

阅读理解方面的问题(问题6、7)。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呢?

三、调查分析

首先,我们从阅读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始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词汇量不足是影响阅读水平的主要原因,英语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中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时虽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但多数学生词汇量不足,还没有达到熟练运用词汇的程度。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不得不停止连贯的阅读活动,将注意力放在对某个单词的猜测上,导致整个阅读速度的减慢,从而影响了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语法知识虽然已在中学阶段系统地学习过,大学阶段主要是对语法的灵活运用,但是不少学生对语法的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在阅读中遇到长句或难句时,理不清句子中各层次间的语法关系,以至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2、知识面和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语言知识固然是进行阅读的基础,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往往会对读者形成文化干扰,造成阅读短路(指没有获得有意义的阅读)。学生不了解文中涉及的背景知识,只好从字面上理解。英语文章中不仅涉及大量的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习俗、政治、经济、名胜等各种背景知识,还涉及到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如果阅读时不具备这些知识,必然会影响到对句子段落的理解,并出现误解。

3、语感差。要提高阅读能力, 最终得依靠泛读, 大量的泛读可以增强语感。语感在阅读理解中非常重要, 良好的语感会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就会读得快、读得多, 反过来再次增强语感, 这样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会很快提高阅读能力, 就会自如地应对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如果阅读量小, 就会语感差, 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4、缺乏大量阅读 。只靠课堂学习,没有课外大量泛读的配合,提高阅读能力亦是一句空话。课堂阅读教学不能代替阅读本身。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实现。但遗憾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泛读,总以专业课繁忙为由不愿多花时间读或根本就不读,错误地认为只要背会精读课本上单词,会做练习就足够了。其结果是课外阅读量越少,对语言的基本形式,诸如语汇、语法和句型就越陌生,读得也越慢,理解也越差。

接着是阅读习惯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阅读中视线跟随指头或笔头的移动而移动,或者头脑中一直读出并听到每个词的发音,回视前文,重复阅读。这种方式是(最新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指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某些生词或对一段文字意义不明确时,反复阅读已经读过的部分。这样会分散注意力,不利于读者抓住文章的要旨或主题,减少读者的阅读兴趣;遇到生词就查字典。该习惯会使学生丧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自我训练。

其次是从阅读技巧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

阅读总是有目的,不是为了消遣就是为了获取信息,或是为了提高阅读能力,以应付考试,获得好分数。不同的阅读目的决定了不同的阅读方法。确定了阅读的目的,方能有的放矢,解决想要解决的问题。社会学家把它概括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为了获取某一具体的信息的话,就应该以略读着手,先确定段落中心思想,而后在相应的段落里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不是盲目地从头到尾找寻信息。如果你想找一本你以为值得一读的好书,就应先浏览全书,再确定是否要加以细读。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就应先了解作品作者的风格特点,再细细品味,赏析。好的作品能引发人去思索遐想;能产生共鸣的效果,人生的感悟;能引人入胜,开卷有益。

最后是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在目前多数情况下,阅读理解教学以完成课本上的内容为满足,阅读材料单一;有限的课时,机械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等主客观因素,造成了学生的阅读训练量不够,阅读面不广。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缺乏创新,部分教师还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阅读教学:讲解阅读材料中的生词,分析材料中的长、难句的结构,要求学生回答材料后面提供的问题。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听课和做笔记,进行英语阅读理解训练的机会较少或根本没有,而被动阅读显然是无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解决之策

知道了原因,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以下就是我们提供的几条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对策。

第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求知活动和学习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愉快地从事某种活动。凡是符合自己的兴趣的活动,都容易提高人的积极性。兴趣作为个体进行成就事业活动的基础,可以激发个体进行创造活动的内部动机,充分发挥潜能的作用,使其感知力敏锐,创造性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从而提高事业成功的效率。学生只有自己对英语阅读感兴趣,才能学好英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词汇、语法知识的掌握是英语阅读理解的先决条件,词句理解则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与否,关键要让学生学会对语篇的分析技巧。这是因为,它能培养或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我们都知道阅读的体裁主要有四种: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描写文。

1、记叙文

记叙文就是叙述一件事情或者是一系列事件,从广义上包括小说、故事、传记、新闻报道、历史等。既然是记人叙事就要交代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在英语阅读理解考试中所选的叙事文章一般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交代人物事件的

2、议论文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议论文的目的就是阐明观点,许多议论文的阅读理解题旨在提问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或态度,所以寻找、判断议论文的论点是阅读此类文章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就是开头罗列一些事实或现象,然后加以论证,在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演绎法就是先提出论题,然后在文章中用足够的论据分析论证这一论题,最后总结验证论题的正确性。也就是说,归纳型的文章作者的观点通常出现在结尾处,而演绎型的文章论点则直接出现在开头。想要把握议论文的总体结构并判断其论证方法和逻辑走向,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略读。通过略读首先抓住文章的论点,然后找到每一段落的主题句。这不仅有利于判断作者的观点,也为解题时查读寻找细节做好了准备。

3、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说明文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和议论文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后者主要阐述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观点,具有很强的主观性。阅读说明文首先还是通过略读弄清文章说明的事物以及文章的脉络,然后通过查读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及细节。

4、描写文

描写文用生动而形象化的语言把人物、事件及环境具体刻画出来,有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景色描写,场景描写等。有时候,描写文和记叙文会互相补充,使文章丰富多彩。描写可以分为两方面,客观描写与主观描写。客观描写就是将描写的对象如实的描绘,不带有感情成分;主观描写则侧重感情色彩,通常会把一种情绪或意境传神地表达出来,因此此类描写文的主观性极强,描写文的解题规律基本上是先通过略读确定描写对象,再分析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对描写对象进行描述的。如果是夹叙夹议或者描写叙事的文章,则需要确定时间或空间的参照点,根据时间的时间先后,地点推移和因果关系等方面来进一步地分析。

如果从理解考题的设计上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旨大意型

理解主旨要义,主要测试考生对短文整体理解概括的能力。一般文章,尤其是说明文和议论文,往往有主题句表明中心思路,文章中的所有事实、例证或发展都是以主题句为核心的,因此能否正确判断主题句是抓住一段文章中心的关键,主旨大意型题目一般是第一或最后一个题。标志词有:mainly about、mainly discuss、best title、digest 等。这类题目要注意首段和各段第一句话,将其含义连接成一个整体。小心“首段陷阱”,不要一看开头就选择答案。使用快速作文法解题,做题前可以自己思考一下“如果是我写这个题目,我会怎么写?”,以达到正确答题的目的。

2、观点态度型

任何文章的表情达意都是贯穿着作者的思想、态度、观点的,这些观点的提出,有的直截了当,有的隐含在字里行间,只有仔细阅读才能从某个词、某句话、某个段落和某几个段落找到已提到过的或者是暗示的意思。有的需要通读全文,在领会文章的主旨大意的基础上才能对作者的观点做出正确的判断。态度观点题主要考察考生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的能力。其标志词有:attitude、purpose 等。观点态度题强调的是存在于文章的客观事实,因此在阅读时,作者的意图即使没有用明显的词语或短句加以表现,也会在文章的遣词造句上露出“破绽”。在回答这类题目时,可以有的放矢地在文章中找出相关的反映作者观点、态度、语气内容的章节。要准确理解四个选项词语的含义:归纳起来,常见的态度词有:opposition 反对,suspicion 怀疑的,approval 支持,indifference 冷漠(一般不选),optimistic 乐观的,subjective 主观的,objective 客观的,pessimistic悲观的,biased 有偏见的,impartial 偏心的,sensitive 敏感的。

3、推理判断型

推理题答案不能直接在文章中找到,要根据上下文中出现过的暗示、隐喻,经过思考推敲、归纳分析推理才能确定。一般包括数字推理、知识推断和逻辑推理,它主要考察我们理清上下逻辑关系的能力,可以算是各类题型中最难的一种。推理题常常考查考生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等,逻辑词常用的有:suggest、conclude 等。做好这类题目要看是否通过题干返回原文(或根据选项返回),依据原文的意思进行“三错一对”的判断,注意推理时的“最接近答案”原则。

当然,阅读理解还有很多种类型,比如:事实细节型、语义分析型、句子理解型等,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此部分内容参考了《英语专业四级 阅读理解与写作》)

三、学习必要的阅读技巧,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1、浏览

浏览是指对文章的整体结构作一个概观。其目的是弄清概念,看清层次,分清主次以及认清意图。弄清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为了了解文章的题材和体裁,以确定如何量衣量体裁衣。所谓题材,就是文章所涉及的领域,是经济金融,文学艺术,航天地质,还是人文历史等等。所谓题材就是文章究竟属于记叙文、描述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是媒体作文还是科学论文,是科普文章还是报刊摘抄。体裁决定了写作风格,决定了基本结构,决定了文章中心。看清层次就是要了解文章的层进关系,是以时间顺序递进还是以对比形成反差递进,或是以类比的手法递进等。也可以各种手法参插递进,文章一般都环环相扣,逐步递进的。层次可以是宏观意义上的,如一本书的目录。它直观平叙了书的各个章节,这就是层次,文章的布局。层次也可以是微观上的,如一篇300来词考试用的 篇章,也层次清楚,是主题还是佐证,是批驳还是评论,一点也不含糊。简言之,看清层次就是看清它的来龙去脉。

2、略读

略读,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旨在获得所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各个段落所表达的大意。略读犹如走马看花,以主旨大意为基本出发点,常常从以下步骤着手:一、从一本书的层面上讲:①看一看书名,各个标题,章节布局,以了解书籍的整体结构;②读一读封面、封底的描写以了解作品的对象;③看一看前言或引子,以了解作品涉及的范畴;④读一读目录,以了解作品的来龙去脉;⑤看一看各个章节,以了解作品的概况;⑥读一读第一章,以了解文章的宏观论述;⑦看一看各节的基本结构、以了解文章的整体构思;⑧读一读各节,确认是否是自己的期待,当务之急,能为我所用。切忌读了,看了,却忘了想了,这是从感性向理性发展的重要环节。二,从一篇文章的层面上讲:①看一看文章的体裁,以确定阅读方法;②找一的主题句,以了解文章所涉及的内容;③读一读每段的段首句,以确定段落的中心思想;④看一看段首的第一个词,以把握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⑤找一找therefore, in short,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等这类词,以确定作者对某一论点的看法;⑥读一读最后一段、最后一句,以注意文章如何归纳总结;⑦想一想这篇文章是否完整,预测一下下文的走势,它在原文中的定位。考试层次越高,这类题目越多;⑧尤其是要注意文章中的那些论点,看法与自己的观点、看法是否一致,相抵触,它们往往是考试的重点。

3、查读

查读是一个较生疏的名词,却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比如查词典、翻电话号码或者看地图,读者都是带着特特定的问题、目的去查阅资料,其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该信息所处位置,而后慢慢细读。读者在寻读时实现快速下移,而不是通篇一律地从左看到右,一行一行看。查读一般分成四种;1. 查找任务、日期、地点等;2..确定某种事实、论点、想法等;3.查找某种论点的出处、定义、外延等;4.证实作者的观点、看法或态度等。查找任务、日期、地点等都是以已掌握的人物名词、具体日期、地点为出发点,以文章中的大写字母为主要特征去查找。确定某种事实、论点、想法等需要以已知信息、以已确定的论点为出发点,以正反论证类比论证或举例论证为主要特征去查找。查询某种论点的出处、定义、外延等往往以引言、引语、引证着手。论点的提出一般由于其新颖、独特常常伴之以陈述、解释,甚至是举例。这就成了快速阅读的切入点。

证实作者的观点、看法或态度等则要把重点放在最后一段。一般而言,最后一段作者对于全文有个归纳总结,这样才顺理成章。读者或考生要注意作者的观点不等于文章的中心思想。

4、细读

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克服逐字读。逐字阅读限制了视线的移动速度,会造成前读后忘,影响阅读效率。阅读时尽量减少回读的次数,不要逐词逐句分析语法结构或翻译,要把注意力放在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或情节上,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同时通过过渡词等连接而保持思维的连贯,这样的阅读有利于主要信息的获取。

3、除了积累大量的词汇和表达,熟练地掌握语法,具备广博的知识外,还必须懂得运用一定的阅读技巧。老师平时要培养学生养成归纳同义、近义、反义词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尽可能多记忆一些有用的词组、短语搭配,这样不但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有助于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脉络。其次,指点学生阅读时通过信息词来线索,抓文中的思路,信息词一般分为五组。这五组信息词看似普通,却在阅读和写作中的有着重要的功能。

五、了解英美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篇4:大学生阅读调查报告

【大学生阅读调查报告范文一】

本次调查涉及大学生的整个课外活动,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兴趣丰富多彩,范围广泛,种类繁多。当代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按次序排列分别为:体育运动(49%)、阅读(21%)、文娱活动(12%)、聊天聚会(11%)、逛街旅游(5%)、其他(2%)。本次调查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范围是书籍、报纸和杂志,调查表明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就是阅读,排序仅次于体育活动,位列第二。

(一)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状况

目前大学生最喜欢阅读的课外书籍按次序排列为:文学类(41%),社会政治法制类(23%)、历史人物类(9%),英语计算机类(7%),经济类(6%),专业辅导类(3%),生活类(2%),科技类(1%),军事类(1%),其他(7%)。目前大学生最喜欢阅读的报纸分别是《参考消息》(32%),《中国青年报》(17%),《光明日报》(12%),《人民日报》(11%),本专业类报纸(9%),体育类(7%),晚报类(5%),文摘(3%),其他4%。目前大学生最喜欢阅读的杂志分别是:文摘类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等(38%),青年类的《中国青年》、《大学生》等(21%),专业类(12%),体育、婚姻、家庭、生活类(11%),社会法律类(8%),影视类(5%),其他5%。

(二)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差异

从年级看,低年级大学生比较喜欢娱乐性、消遣性的课外读物;高年级大学生比较喜欢知识性、专业性和学术性的课外读物。例如,低年级大学生最喜欢言情、武侠类小学的人数为24%,而相对高年级只有7%(p0.01)。高年级大学生阅读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书籍、报刊的人数为16%,而低年级相对只有4%(p0.01)。从性别看,女大学生比较喜欢轻松、娱乐性、消遣性的文学类、生活类、言情类课外读物,男大学生比较喜欢严肃性、理论性、专业性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科技等方面的课外读物(p0.01)。

(三)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分析

课外阅读兴趣,是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课外活动兴趣之一,仅次于课外体育活动兴趣,占总人数的21%,这也是大学生作为知识文化群体的主要特征。调查发现,文学书籍(主要是小说)依然是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中最主要的读物,这与文学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有关。《参考消息》作为大学生最喜爱阅读的报纸,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最关心的仍是现实社会和时事政治,他们特别喜欢迅速客观的报道和中肯的评论分析,而这正是《参考消息》的办报宗旨,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渴求更多了解中国、了解世界的思想状况。《读者》(原《读者文摘》)是大学生最喜欢阅读的杂志,在紧张而又枯燥的专业学习之余,大学生们希望阅读一些高质量的休闲、娱乐类读物,而《读者》所追求的隽永、和谐、亲情、人性等风格,非常适合大学生的阅读心理(也适合更多的大众),因此成为了大学生首选的阅读刊物。造成大学生低年级和高年级阅读兴趣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低年级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比较差,学术水准较低,专业理想尚未完全形成,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方法,因而对专业性、理论性、学术性的课外读物难以产生兴趣,只能把阅读兴趣主要放在消遣、娱乐性的读物上。特别是许多女大学生对严肃的逻辑性强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科技等方面的读物兴趣更少,而对活泼、轻松、娱乐性的文学类、生活类、言情类读物甚感兴趣,这主要和女大学生的重形象思维,情感丰富细腻,社会亲和性强等特有的性别心理有关。

【大学生阅读调查报告范文二】

一、大学生读书现状分析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往今来,无数名人对优秀的书籍推崇备至。毋庸置疑,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历届白宫主人无不嗜书如命,而且大都从学生时代就养成读书的习惯。

就我们自身而言,十二年寒窗苦读换来了一张大学通行证,十二载书山攀登赢得了人生的半块虎符。这是莘莘学子们走过的求学之路。那么走进大学校园后的大学生们的读书现状又是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本院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做了一份读书类别的调查。在整个读书过程中调查发现:文学著作及报刊杂志是最受同学们欢迎的;由于学习需要,学科辅导书在学生中也是比较受欢迎的,而遭遇冷门的则是政治法律、哲学及军事科学等。

这些书本的选择是学生知识阅读单调的体现,在一个如此丰富多彩的时代,学生阅读的书本选择却缺乏多元化,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二、大学生读书现状原因分析

(一)学科影响,读书功利化

在此次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中文系中外名著以及与各种考证相关的参考书是比较受欢迎的,而谈到中外名著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首学科的性质及老师要求使然,就我们所知,中文系的的许多课程,例如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文学。都需要阅读很多作家的小说,课上老师也会要求或者介绍一些作家的作品。考试以及学习需要,作为中文系的我们或多或少的会选择中外名著,而如果我们调查的是历史系的阅读书籍情况,毋庸置疑的当属历史文化类占主导位置。其二各种考证,考研使然,就我们所知,不论哪个系,哪个学生,大学都要拿到英语四级,计算机一级,普通话的证书才可以毕业,所以各种证书的参考书成了我们的宠儿。中文专业的学生考研的占多数,而考研的学科分支中的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古代文学又是选择的热门,这几科的考试需要较深的文学功底,所以我们在选择书籍的时候会朝着功利化发展。

(二)兴趣驱动,读书选择化

这次的调查中,除了学科影响,造成功利化的想象严重,其次就是兴趣造成的个性化选择,男生就对关于历史文化,以及军事文化的书籍比较感兴趣,而女生则对名著,以及报刊杂志情有独钟,这是男女兴趣差异的驱动,造成书籍选择的不同,在生活里我们就能发现男生比较喜欢篮球,军事的节目,而这些是女生不感兴趣的,男女生选择书籍与其性格有很大的关系,这样就造成了读书具有选择化的。

三、解决方法

拓宽阅读途径,激发阅读兴趣

图书馆是人类积聚知识的宝库,是传播、交流知识和信息的中心,是大学生求知的第二课堂。图书馆在学生中的作用之大毋庸置疑,同时我们学院的学生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情况是比较好的。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重要性是愈来愈重要,同学们应当有效利用手中的资源,在网上搜寻有效的'读书渠道,阅读健康有益的书籍在利用网络时恰当的控制时间和内容,合理的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自己服务;学校也应当完善学校网络数据库的形式引学生有效利用数字资源,要积极发挥校园网的功能,建立网络信息资源目录,为大学生读者提供集成化的阅读信息检索服务,同时提供便捷及时地网络阅读导航,在校园网上实现书目导读,把那些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的优秀书籍推荐给大学生,有意识地对大学生的读书方向给予引导,避免大学生盲目浏览,节约其时间,提高其阅读效果。而对于手机阅读,我们也应当看到其中的好处,由于手机的便携性,方便随时随地阅读,其实只要阅读内容积极健康,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阅读方法。此外,随着人们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经典著作被翻拍成电影或是电视剧,同学们进行有选择性的观看也是一种间接的阅读方法,影视剧的生动性能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也能巩固我们对书中内容的印象。当然,作为大学生,对于自己的生活费有一定的支配和规划能力,每个月从生活费中拿出一部分来购买书籍也是一种理所应当的阅读手段。

加强硬件设施,创建良好环境

学校是学生读书的天堂。大学生大部分的读书时间都是在校园内,因此学校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因此,我建议:首先,对于学校图书馆,应及时添加新的书籍,增加图书的数量和类别,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性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增加图书馆中的座位数,尽量让想在读书馆阅读的同学能找到座位;加强图书的馆的管理,做到书随人走,杜绝占位却不学习的现象;同时学校应设立电子阅览室,方便学生查阅书籍。其次,学校应多开展关于读书的活动,如读书交流活动,读书月,评选学校读书之星等。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虽然读了一些书,但很多都是浅读,看完之后并不能深刻的理解,另外我们还发现很多同学并不喜欢读书,不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因此学校开展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聚集喜欢读书的同学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和读书体会,加深对喜欢的书的理解,同时也能带动和鼓励平常不喜欢读书的人,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体会读书所带来的快乐。再者,学校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做一个有文明有素质的大学生,在公共场所,如读书馆、自习室读书时,每个人都应该有主人翁的意识,不大声喧哗,保持卫生,为读书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图书出版方面应该把握正确的文化方向,做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有理想、有追求的出版人。经济效益不是出版人的唯一追求,对此,出版人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为一时的经济利益所左右,通过了解市场,了解读者,出版有利于引导正确价值观的书籍,同时,图书的价格也应当合理,不要让学生们为价格望而却步。

树立正确的阅读价值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我知道大家都想学习一点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因此大多数同学会选择专业、考试类和小说类等书籍来阅读,因为这些书可能很快显示出效果或者读起来比较有意思,学以致用这没有错,但为什么学了都一定要有立竿见影的成效呢我们对待阅读不要太功利,只注重读书对自己的现时作用,却不懂得厚积薄发,读书卷书才能行万里路的道理,因此,要建立正确的阅读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压力,各方面的诱惑也很多,在生活中保持一块心灵的净土。因此,我们每天都要让自己读书,哪怕是一篇优秀的文章,一首好诗,或者只是读一句话,只要养成习惯,阅读就会为你展开一个新的天地。我们也知道,大学,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时期,是增加知识的储备,提高自身修养的关键时期,而读书是学生大学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社会生存能力的提升。社会现在需要的是十字型人才,需要综合素质整体都高的大学生。因此,我们不仅要读书,更要多读书,不仅要读与专业有关的书籍,也要读专业以外的书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的了解世界,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增加内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从而达到社会对十字型人才的需求。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立足于社会,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种长期投资,目前可能没有明显的收益,可是其长远利益是非比寻常的。多关注一些好书推荐栏目,选择有内涵的书籍,培养自己的阅读品味。

四、调查总结

由于客观条件和个人能力所限,本次调查存在一定得局限性,但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问题。首先,当代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偏少毋庸置疑,很多同学将课余时间花在其他活动上,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书籍。调查中,部分受访者表示自己在休息时宁愿看电影或者玩游戏,而不是在看书本。另一方面,电子书成为另一种书籍阅读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由于其方便,更新速度快,价格相对较低等优点在学生阅读人群中独树一帜,然而,其缺点也不容忽视。由于网络信息庞杂,很容易产生内涵较肤浅的快餐文化,混淆视听,对大学生思想,生活造成一定负面的影响。

我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底蕴深厚,我们应该尽量多阅读,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品质。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提高自身素质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不能忽视阅读对于个人品质提高及知识储备的重要作用,应该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并付之行动,同时,大学应该加强硬件设施,比如校图书馆的建设,为学生提高良好的阅读条件和环境,组织开展倡导阅读的活动,鼓励健康阅读的良好风气形成。相信拥有梦想,充满朝气同学会因为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而更加自信,品质更加高尚,相信当代大学生阅读量会因为重视阅读和相应的措施而大幅度提高。

篇5: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一、大学生读书现状分析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往今来,无数名人对优秀的书籍推崇备至。

毋庸置疑,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历届白宫主人无不嗜书如命,而且大都从学生时代就养成读书的习惯。

就我们自身而言,十二年寒窗苦读换来了一张大学通行证,十二载书山攀登赢得了人生的半块虎符。

这是莘莘学子们走过的求学之路。

那么走进大学校园后的大学生们的读书现状又是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本院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做了一份读书类别的调查。

在整个读书过程中调查发现:文学著作及报刊杂志是最受同学们欢迎的;由于学习需要,学科辅导书在学生中也是比较受欢迎的,而遭遇冷门的则是政治法律、哲学及军事科学等。

这些书本的选择是学生知识阅读单调的体现,在一个如此丰富多彩的时代,学生阅读的书本选择却缺乏多元化,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二、大学生读书现状原因分析

(一)学科影响,读书“功利化”

在此次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中文系中外名著以及与各种考证相关的参考书是比较受欢迎的,而谈到中外名著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首学科的性质及老师要求使然,就我们所知,中文系的的许多课程,例如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文学。

篇6:大学生阅读调查报告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75名在校大学生。

二、调查结果分析与建议

经过几天的调查实践,我对大学生读书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资料整理,我总结出了大学生阅读情况的一系列问题,反映了大学生对待读书的一系列情况。下面是我根据具体的调查项目总结出的结论及调查过程中各种状况的建议。

1、大学生读书基本情况分析

(1)有接近43.5%的大学生读书时间少于一小时,可见影响大学生读书的最主要原因是课外时间不足。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我发现,虽然大学生的读书倾向比较高,但实际读书率比较低。很显然大学生的空闲时间不足,大部分大学生都忙于备考和各种社团活动。从调查大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结果发现,43.5%的学生阅读时间少于一小时,38.7%的大学生阅读时间为1-3小时,9.3%的大学生阅读时间在3小时以上,6.7%的大学生基本不看书。

(2)影响大学生阅读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他们对待阅读的态度。81.3%的大学生觉得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16%的大学生认为阅读无所谓,仅有2.7%的大学生认为阅读纯属浪费时间。

(3)根据调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阅读文学类书籍,除此之外娱乐消遣类书籍和科普读物也非常受欢迎,相比,实时纪实类书籍和专业技术类书籍阅读量较低。

(4)得知书籍信息的渠道也是影响大学生阅读情况因素之一。从调查数据可以知道,大学生对书籍选择的原因最多的一项是无意发现随意浏览。也有一部分大学生是通过他人或媒体推荐了解并阅读书籍。因为喜欢一位作者而阅读其创作的书籍的大学生也相对较多。相比,少数人是根据一本书的流行度而选择阅读。

(5)阅读的目的决定了大学生读书的质量。绝大多数大学生比较注重拓展课外知识,以此为目的而阅读的人数占61.3%,其次,休闲娱乐也是大学生较为注重的阅读目的,占53.3%。相比之下,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而阅读的人数比较少。

(6)在电子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经不再拘泥于纸质书,阅读电子书的人数与日俱增。在本次调查结果中发现,43.1%的大学生倾向于手机阅读,6.7%喜欢在电脑上阅读,但书本阅读的人数仍占最大比重:49.3%。

(7)好书让我们受益匪浅,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们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们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在本次调查问题“您认为读书有何作用”提供的选项中,提升个人文化素养、学到更多知识、和别人交谈时有话题、开阔眼界发散思维和放松身心的百分比相近,说明阅读无论对我们的生活还是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和意义。

(8)关于提高大学生阅读素质和质量,绝大多数大学生更希望图书馆和相关协会增强读书宣传力度,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大家读书,也有相当多的大学生认为减少课时与学业压力,给同学们充分的课外阅读时间是提高阅读素质和质量的关键。有些大学生持读书是个人的事,任凭大家兴趣的观点。极少数同学比较被动,倾向于老师指导或将读书作为学习任务纳为学分考评的方法。

2、大学生阅读的特点。

从上述的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大学生阅读呈现以下特点:

阅读态度较端正;阅读方式多种多样;阅读时间较局限;阅读书目种类繁多;选择书籍盲目;阅读目的明确等。

3、对大学生阅读的建议

1、我们要坚持每天阅读,要形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生活方式。只有长期的阅读才能不被社会淘汰。

2、读书要有选择性,要读历经沧桑仍被奉为经典的书籍。书太多了可好书并不多,所以大家要有能够选择好书的能力。经验告诉笔者经典的书籍里的每一句话都值得咀嚼都让你有很长时间的思考,而且你读了几遍都不生厌,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受。

3、互联网上的知识很多,可以称为知识的海洋,成本也非常低。可网上的知识垃圾也很多,很多朋友上网的大部分时间不是花在阅读上而是找知识上。网络阅读的干扰度太大使得大家的心不能静下来,影响阅读的效果,阅读纸质书是更好的选择。

4、要端正读书的态度。每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越壮阔,就要拥有渊博的知识。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多读书,读好书。

5、要采取正确健康的阅读方式,保护好眼睛。不走路看书,不在光线弱的环境下看书,看书时与书保持适当的距离。

三、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现在的大学生课外生活主要是兼职和上课备考,阅读时间太少。但是他们对阅读的态度是积极的,只是受时间精力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不过我在大学生身上还是看到了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渴望。阅读不仅仅能起到身心放松的效果,更让我们在学习之余,多了一个与心灵对话,与世界沟通的机会。

篇7: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成员:xx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阅读资料向人们扑面而来。上世纪末至今,随着海量资讯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取代精英文化成为市场的主流,阅读对象也不仅仅是文字,更涵盖了影像、画面等等一切传统阅读并未包含的东西,似乎我们已经进入了浅阅读的时代。而作为今后国家建设中坚力量的中国当代大学生,他们的阅读状况如何呢?为了了解大学生的阅读情况,我们就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探讨了其中的原因,找了一些解决方法。现将具体调查情况做如下报告。

本次调查对象为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80名大学生,共发出80份问卷,收回76份有效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阅读目的和动机、阅读态度、阅读媒介、阅读爱好等。

现在,随着海量资讯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取代了精英文化成为市场的主流,搜索式阅读、标题式阅读、跳跃式阅读、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成为阅读的主要形式,名著通俗本、精简本、口袋本的盛行,财经、励志类图书以股市语言行文代替学术说理,以及各地书店中通俗读物高居畅销排行版前列的现象,多媒体、博客、电子小说代替纸质图书潜进大学生的生活,种种现象表明,这是一个“浅阅读”的时代。什么是浅阅读?为什么会产生浅阅读?要如何看待浅阅读?

一、什么是浅阅读?

浅阅读它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内容上,以无厘头式的消遣、娱乐或感官的刺激为上,充满了游戏精神及荒诞不经的色彩;方式上则以动漫、图像、影像等为主,文字为辅。相对于品茗式的传统阅读而言,这种快餐式文化追求的是横向的广度,即所谓的“碎片式的语言,拼盘式的内容”。以“知道”代替“知识”,这样的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式的浅阅读正成为大学生时下的阅读新趋势。为此,我们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了一次书面的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阅读需求,从而分析大学生素质的现状,并为进一步探索提高大学生素质参考依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阅读认知度普遍较高。从调查结果看,47.6%的学生认为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35.29%的学生认比较喜欢阅读。而不太喜欢和很不喜欢阅读的学生仅占17.65%和1.96%。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

2、阅读时间较少。每天阅读3小时以上的学生仅为5.88%,1-3小时的为54.90%,1小时以上的为29.41%,有9.80%的学生处于基本不阅读的状态。

3、每月的平均阅读量较少。每月平均阅读5本书以上的学生仅占1.96%,3-5本的学生占5.88%,大部分学生每月平均阅读量为1-3本,这说明大学生的阅读量是少之又少的。

4、从阅读取向和阅读兴趣来看,我院学生的阅读兴趣表现出了个性化和多样化,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种类也繁多,他们往往按照个人兴趣来选择课外书籍进行阅读。时尚杂志、人物传记和通俗小说是我院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中最主要的读物,这与这些种类书籍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有关。在紧张而又枯燥的专业学习之余,大学生们希望阅读一些高质量的休闲、娱乐类读物,而以上种类书籍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各方面修养。在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学生对于阅读名著、经典书籍的热情不太高(仅为28.4%)。此外,经济管理、英语、计算机课程等专业性较强的书籍成为我院学生重要的选择。

5、我院55.8%左右的大学生将到图书馆借阅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找亲戚朋友借阅、网上浏览、在书店看等也都是重要的阅读途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学生买书热情不高,仅有13%左右的学生将买书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

由此可以看出,我院学生的阅读方式已经进入到浅阅读时代。

三、出现浅阅读的原因。

1、进行“浅阅读”是缓解无聊的方式。很多人认为,读“深”的读物乏味、吃力,读“浅”的轻松、有趣,还能作为闲聊的笑料。 职业技术学院女生小罗说道:“现在女大学生们都喜欢看《瑞丽》《昕薇》这样的时尚杂志,平时上网多是浏览娱乐新闻和网站论坛,的确不严肃,但读来十分有趣,大家都爱看。”

2、没有时间进行“深”阅读,只好“浅”阅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就业问题也是压在大学生头上的一块大石头。很多大学生从进入大学的那天起就给自己制定了计划,要考几个证书,英语过几级,要做多少兼职,似乎根本就没有时间去静下心来好好地读几本好书。越来越少有时间和心情读名著了,这是大学生普遍的心理感受。被就业、升学、出国等各种纷扰着,没有心思埋头读“用不着”的名著,只愿读“有用”的英语、计算机及专业书。他们更觉得,大学已经失掉读名著的氛围了。

3、学术著作和经典名著让人费解,不得已放弃。目前大学生扎堆看小说的势头很强。我们在走访大学图书馆时发现,许多流行小说已被翻阅得十分陈旧,而不少学术性著作却有八成新。为何少人读?大学生感叹,上课所用的课本就已经够枯燥了,怎么还敢碰更晦涩难懂的学术著作和经典名著?

4、学校没有读名著的氛围。如今信息蜂涌,流行快餐文化,大家都需要迅速有针对性地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无法静下心喝着午后茶翻看传统的名著。 当前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是专业知识型的,再加上国际经济全球化,不得不在外语上花大力气。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大学生都忙于准备各种证件考试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在一系列现实因素作用下,哪还有工夫安心读“经典”呢?

四、浅阅读带来的危害。

浅阅读是对经典作品的轻视与亵渎,浅阅读的读书方式会导致读者思维的钝化;浅阅读对青少年的个性培养不利 ;浅阅读导致读者语言运用能力的弱化。

五、如何走出浅阅读的困境?

1、从社会方面来说。

⑴出版人应该把握正确的文化方向,做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出版人,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出版人。经济效益不是出版人的唯一追求,对此,出版人要有正确的认识。

⑵出版社的编辑在搞选题策划时,要时刻牢记肩上担负的社会责任,杜绝盲目跟风、粗制滥造的出版行为。要有明确的出书思路,不要为一时的经济利益所左右,搞些没有文化内涵的东西。要努力在创造性上下功夫,通过了解市场,了解读者,出版有文化品位、能提高文化素质的精品。

2、从学校方面来说。

⑴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激发大学生阅读好书的兴趣,可以通过读书评书活动,联合教务处、学生处、学生会 等部门共同主办,来提高学生阅读健康书籍的兴趣。

⑵鼓励大学生有计划的阅读鼓励学生参与办好图书馆阅读宣传栏,简明扼要、丰富多彩,及时地通告到 馆新书、名家书评等 。⑶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开设系统的阅读课,阅读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老师酌情推荐阅读书目,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书籍来阅读。改善阅读环境,方便大众阅读。

⑷进一步解决图书馆各种类书籍资源,让 图书馆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大学生的天堂。

3、就大学生本人来说。

⑴认识到深度阅读的'重要性,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使我们增添人文素养,增长知识和内涵,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写作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种长期投资,目前可能没有明显的收益,可是其长远利益是非比寻常的。多关注一些好书推荐栏目,选择有内涵的书籍,培养自己的阅读品味,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好书是人类进步社会 文 明的体现。大学生是沿着书籍筑起的阶梯,攀登知识高峰的社会新人。除专业学习外,课 外阅读是大学生业余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同时,他们的观念、性格 、情感等又正在发展的形成中,具有不稳定性特点,这就要求有足够数量的有益的读物来适 应他们的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一个既有物质文明又有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 ,理应用课外阅读随时引导学生们健康成长。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世界正在由厚变得更厚,阅读是深还是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智慧,浅阅读时代 ,你是要随波逐流还是重拾经典,勇攀书峰,这全在于你的智慧!只是别在暮年孙儿膝绕在你身旁充满期待的看着你的时候,你却没有什么可以讲。这时,请不要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

篇8: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大学生来说,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颇为流行的开阔视野的方式,然而,读万卷书反而变得不易。如今,有了来自网络上游戏、电影、追剧等的诱惑,或者面对更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读书时间是否被一再压缩?在手机上看电子书变得更加容易而且方便,而纸质书是否还受同学们的青睐?那么现在的大学生是否还能像过去一样读名著读到热血沸腾,还是他们有了新的更广阔的读书领域,亦或是沉浸在网络小说中无法自拔?而对于专业方面的书籍以及现在如火如荼的畅销书,同学们又秉持什么态度呢?以上这些就是我这次调查报告所调查及研究的问题。

(一)调查时间:20xx年8月5日20xx年8月12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通过网上发布问卷调查的形式,借助新浪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站问卷链接,扩大问卷调查范围,面向各省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将通过填写得到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并用百分比的形式呈现出来。最后共收到122份调查问卷。

(三)调查内容:从大学生阅读时间、阅读习惯、阅读领域以及大学生活等方面进行调查。具体内容见附在本文最后的调查问卷。

(四)调查数据:

1.收到有效问卷122份,其中男生56人(约占45.90%),女生66人(约占54.10%);大一学生50人(约占40.98%),大二学生70人(约占57.38%),大三学生2人(约占1.64%)。因此主要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

2.在以最喜欢哪种途径读书及其大概比例中的调查结果为:约53.11%的同学阅读纸质书,约28.08%的同学阅读电子书和网上读书,约18.80%阅读报刊杂志。由此看出,纸质书仍然是大学生们阅读的主要途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书和网上阅读也以迅猛的势头增长。

3.关于每天是否读书的问题,只有约19.67%的同学选择是,约55.74%的同学选择基本能做到,而24.59%的同学选择了不是,只是偶尔会读。超过半数的同学基本能做到每天都阅读。

4.关于平均每天会花多长时间阅读,约6.56%的同学在三小时以上,约67.21%的同学在13小时之间,约22.95%的同学选择少于1小时,而约3.28%的同学选择了基本不看书。由此看来,大部分同学每天的阅读时间在13小时左右。

5.除课本外平均每个月会读几本书,约6.56%的同学选择0本,约73.77%的同学选择13本,约14.75%的同学选择46本,约4.92%的同学选择了6本以上。

6.在暑假生活中阅读了多少本书,约6.56%的同学选择0本,约50.82%的同学选择了12本(含2本),约34.43%的同学选择了34本(含4本),只有约8.2%的同学选择了5本及以上。

7.面对丰富的大学生活,面对时间的安排,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倾向,他们最注重哪点,这道题给出了答案。约14.75%的同学更喜欢学习,当学霸,约27.87%的同学更喜欢阅读,增长知识,约14.75%的同学更喜欢看电影,放松身心,约3.28%的同学更喜欢上网,享受时光,约29.51%的同学更喜欢参加社团或者兼职,锻炼能力,而约9.84% =的同学选择了其他。因为很可能喜欢大学生活的许多部分,因此这道题设为单选题,由此评估出哪一方面最得大学生重视。而由该样本得到,参加社团和兼职来锻炼能力最为受喜欢,紧随其后的就是阅读。因此当代大学生还是很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的。

8.关于通常的阅读地点的问题,约55.74%的同学选择图书馆,36.07%的同学选择自习教室,约73.77%的同学选择寝室,约55.74%的同学选择家,约22.95%的同学选择书店,约1.64%的同学选择食堂,约6.56%的同学选择其他。由此可见,寝室、图书馆、家和自习教室还是比较大众的读书地点。

9.关于阅读主要来源的问题,约70.49%的同学通过自己购买,约55.74%的同学通过到图书馆借阅,约42.62%的同学通过向他人借阅,约55.74%的同学通过下载到手机上阅读,约32.79%的同学通过网上阅读,约3.28%的人选择其他方式。由此可见,自己购买到图书馆借阅和下载到手机上阅读是阅读的主要来源。

10.关于喜欢什么类型的书籍,约59.02%的同学选择了文学名著,约50.82%的同学选择通俗小说,约34.43%的同学选择历史传记,约21.31%的同学选择经济管理,约40.98%的同学选择生活励志,约14.75%的同学选择宗教哲学,约19.76%的同学选择自然科学,约6.56%的同学选择军事,约1.64%的同学选择法律,约32.79%的同学选择专业书籍,约14.75%的同学选择其他。排在前三名的是文学名著通俗小说和生活励志,而专业书籍得到的喜爱程度仍然不够。

11.在更喜欢哪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中,约72.13%的同学选择小说,约8.2%的同学选择散文,约3.28%的同学选择诗歌,约1.64%的同学选择其他,约11.48%的同学选择都喜欢,约3.28%的同学选择不喜欢文学类。因此小说仍然是同学们的首选。

12.老师推荐的与专业相关的书是否积极去读的问题,约22.95%的同学选择通常都会找来看,约67.21%的同学选择看一些,约9.84%的同学选择从未。大部分的同学会看一些老师推荐的与专业相关的书籍。

13.关于是否会做读书笔记的问题,约19.67%的同学选择会,约34.43%的同学选择不会,约45.9%的同学选择偶尔,一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有做一些读书笔记的习惯,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同学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14.遇到喜欢的书,通常的做法,约59.02%的同学选择用最快的时间将它读完,约14.75%的同学选择按照自己的计划阅读,约21.31%的同学选择有时间就拿出来翻两页,约4.92%的同学选择虎头蛇尾,通常看不完。因此超过半数的同学还是对阅读充满兴趣,但要注意是否会因为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甚至是小说),影响自己本来安排去做的事情。

15.关于对自己读书量的评估,0%的同学认为自己读书很多,约4.92%的同学选择较多,约62.3%的同学选择一般,约22.95%的同学选择较少,约9.84%的同学选择很少。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的读书量还是不足,从中获取的知识更是不够。

16.大学生是否会关注和阅读畅销书,约31.15%的同学选择会,约60.66%的同学选择只是知道大概,不会去读,约8.2%的同学选择不关注。大部分大学生知道知道大概,这是紧跟时代步伐的一种表现,不能对于时代潮流熟视无睹,但也要仔细甄别,不能跟风而动,选择适合自己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书。

17关于阅读动力的话题,完全出于兴趣爱好这一选项被选次数占有效问卷总数的百分率约为83.61%,提高学习成绩约为16.39%,拓展知识面,跟上时代步伐约为52.46%,提高个人素养和品位约为57.38%,消遣,打发时光约为45.9%,选择其他的约为4.92%。可见,阅读对于大学生们来说,并非是绝对功利的,绝大多数的阅读是出自兴趣爱好。提高个人素质也是大学生阅读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其对于未来人生的塑造也是很有帮助的,在讲究各方面素质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更应该拓宽知识面,阅读确实是一种良好的途径。

18关于阅读最大困惑的问题,约21.31%的同学选择了不知道读什么,约14.75%的同学选择不知道怎样读,约19.67%的同学选择 不知道读了有什么意义,约57.38%的同学选择读了但记不住,约40.98%的同学选择读了但用不上或者不会用。相对来说,阅读之后记不住和不会用成为大学生们的阅读困惑。怎样学以致用,也许也是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思考的。

篇9:大学生阅读调查报告

阅读定义人生。现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可供阅读的内容非常丰富,而大学生又是最有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人群,他们的阅读趣味有什么特点呢?

拇指阅读近期发起大学生移动阅读调查,希望对这一问题做出解答。

本次调查为期16天,调查对象为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共收到737份有效问卷。在参与调查者中,高年级同学(大三大四及研究生)占总数的76%;文科生占65%,理科生占35%;男生占44%,女生占56%。

围绕阅读偏好,我们设置了四个方面的问题:知名刊物、名家栏目、新媒体、内容类别,通过回收问卷获得的数据分析大学生移动阅读偏好如下:

一、数据分析(以下选项皆为多选题)

1、拥有强大品牌的传统报刊依然受到青睐

图1:知名刊物及其微信公众号偏好分析

在知名刊物的阅读偏好调查中,《南方周末》受到学子们的普遍欢迎,有近60%的调查者投票。其次是《三联生活周刊》,获得近半数投票。由此可见,知名度较高的老牌杂志依然在移动阅读时代受到青睐。《壹读》、《人物》杂志、《新周刊》、《单读》、《博客天下》等刊物,各自获得20%-30%的投票。

2、名家专栏中吴晓波、蒋方舟最受欢迎

图2:名家栏目及其微信公众号偏好分析

图2是调查大学生们对名家栏目的偏好,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高踞得票最多,年轻作家蒋方舟紧随其后获得近40%的票数,许知远、和菜头、连岳、张佳玮等知名作者分别获得20-30%的票数。投票集中在社会知名度较高、在互联网相对比较活跃、写作通俗易懂的中青年作家上,以财经热点、社会议题和生活情感栏目最受欢迎。

3、原创类的人文新知新媒体得票率最高

图3:新媒体及其微信公众号偏好分析

从新媒体的投票情况来看,腾讯大家和大象公会得票率较高,分别为48.71%和34.46%,虎嗅、一席占据第二梯队位席,获得了超20%的票选。有较高知名度的、生产高品质原创内容的、能提供多一种视角看世界的人文新知类新媒体受到较多关注。

4、人文、读书、历史类内容大学生最感兴趣

图4:内容类别偏好分析

人文、读书、历史类内容是大学生最感兴趣的类别,有超过半数的调查者投票,其次为时局、商业&经济和时尚内容,而情感类话题得票最低。

二、小结

从以上四个表格,可以看出大学生们的阅读偏好有两个特征:

1、从渠道来说,那些有品牌影响力、内容质量优秀的知名杂志、名家和新媒体账号在移动阅读时代依然有强大的号召力和用户黏性。而注重互联网传播、拥有专业且稀缺的内容,有清晰风格独特定位的媒体也获得了年轻用户的拥护。

2、从内容分类上看,大学生们偏好的内容以人文新知、社会热点和生活娱乐类为主,这些内容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帮助他们建构对世界的认知。大学生们爱新知、爱生活,阅读是他们拥抱新世界的方式。

篇10:大学生阅读调查报告

在这多彩的世界里输是人的精神粮食,也是人的终身伴侣。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各学科教育都是智育,但是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学生的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他们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大学生涯中,也不例外。除了丰富多彩的其他生活,课外阅读也在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占一席之地,它能够提高阅读能力,锻炼其思维,陶冶其品德。而且对其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精神境界的形成与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可让学生直接接受书中的艺术鉴赏的角度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情。为了进一步明确书籍在我校大学生课余生活中的切实影响与大学生目前阅读存在的问题,我们团队针对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一次网上调查。

一. 调查结果分析

(一)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积极因素。

1.读书源于兴趣,类别丰富

很多的同学看重自己认为比较有用、值得阅读的书籍,同时大多数同学在努力提高自己文学素养的同时不忘相关专业书籍,这对于我们提高专业水平是很有帮助的。相当比例的大学生觉得应该多读文学类书籍,这有助于提高当今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其中也不乏像娱乐消遣这类质量相对较低的读物。但是不可否认这都反映了大学生课外阅读类别是比较丰富的。

2.阅读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

本次调查表明在课外阅读兴趣等方面,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兴趣表现出了个性化和多样化,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种类也繁多,虽然在调查中,我们知道的是大学生对文学类读物比较偏爱,但这并不能掩盖阅读的多样化倾向,大学生注重从多方面去发展提高自己,需要从不同的方向入手,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修养。

3.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社会性和实用性

兴趣的产生和发展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大学生兴趣的选择也是其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反映。从调查得知,专业辅导类是大学生经常阅读的对象,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中对专业读物的关注,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现实,这也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要体现。也反映了大学生对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关系认识的现实和实用的态度。

(二)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

1、阅读的时间少

60%左右的同学每天阅读时间不到一小时,这是远远不够的,提高自身素质就要多读一些课外书刊杂志。只有多阅读才能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才能提高自我。

2.流行粗浅读物兴趣倍增。

在课外所阅读的书籍中,娱乐消遣类占了23.5%,这也暴露了当前大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质量太低,深度不够。目前社会上流行的一些读物质量普遍存在问题,甚至无聊至极。而大学生却对此仍认识不够,实在令人担忧。

3.学生对课外阅读有所重视,但程度有待提高 。

大多数同学每学期都会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书籍,来提高自己文化素养的重要性,为大学生生活增添一份文学气息。但根据阅读时间和购书费用,也不难发现阅读课外书籍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并未占较重要角色。

3.购书仍占主流,网络异军突起

大多数同学更青睐在书店、网店买属于自己的书籍,并一直珍藏,可见大家的惜书、爱书意识还是很强的;此外同学们彼此交换书籍,交流思想,也为新思想、新意识的形成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但这也意味着,有更少的人选择去图书馆阅览书籍了,一些重要的文献、个人难支付的巨著自然被浪费了,图书馆没有达到有效利用的效果。此外,网络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也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如

网上购书、网上阅读、在线交流等,随着大学生宅女宅男的日渐增多,网络为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提供了更有效的工具但我们还是应更有效提高学校图书馆的利用率,毕竟那里有更全面的素材、资源;同时,在运用网络新手段时要学会辨别真伪、优劣,抵制不良阅读倾向。

二.对策及建议

(一)大学生自身的角度

1.阅读从兴趣开始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过调查我们认为要提高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可以组织活动来提高阅读能力,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同学们的心理,使大家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大家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而且在活动中应该互动、比如让同学们上台讲故事等等。长此下去,同学们就有可能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同的阅读方式也是使学生对阅读感兴趣的关键之一。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时,我们可以采用互读、分角色读等多种读的形式,提高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从而增强阅读的兴趣。”

2.推荐材料

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他还说:“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的糊涂虫,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文章来也糊涂。”这富有哲理的话,正是我们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玉良言”。因此,我们在帮助同学如何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同学们去阅读,这样同学们才能博览群书。同时也根据同学的实际情况向他们推荐适合的书籍。

3.选择性读书

有的同学认为“大学时代要博览群书”,因而见书就读。这其实是不合适的。“博览群书”的概念由于时代的不同,“群书”所表示的数量是不同的。今天,人们常用“信息爆炸”来形容信息量的增长速度,一个人能力再强、阅读速度再快,也是不可能把世界上的书读完。因此提高信息检索能力,比如说选择图书的能力就变得重要起来。 俄国的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因此,从读书的效果出发,必须学会有选择地读书。 选书,目的是区别哪些书应当精读,哪些书应当泛读,哪些书只要读部分章节,哪些书要放在案头随时备查,哪些书暂时可以不用读。

4.指导阅读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我们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而且 必须要“会学”。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有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但是如果我们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苟方法地去茫茫课外读书中“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收获不得而知。因此,我们不仅要爱读,而日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

在此我们小组推荐几种方法:1选读法。此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同学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在同学去借阅相关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2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要求同学们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四到”(即口到,眼到,心到,手到)、“三边”(边读,边想,边批注)、一养成(即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3速读法。这种方法要求同学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4摘录批注法。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种阅读法,就是说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诠释,写评

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我们应该根据个人不同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运用。

(二)从学校的角度浅谈对策与建议

1.完善管理制度,督促大学生多读书。

随高等教育的发展,教学培养方案中的必修课程学时减少了,学生自主时间多了,调查结果反映大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并不多。从教学管理角度讲,应结合选修课,在尊重学生兴趣,保证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建议以“提交读书计划――教师推荐书目――学生阅读――提交读书笔记――教师评阅――取得学分“的模式,督促大学生读书,提高读书效果。

2.举行专题活动,引导学生读好书。

大学是生的读书种类呈多样性,应该是好事。但是大学生读书种类并不理想,言情,武侠,动漫级消遣类占有很大的比例,这类读物大多属于快餐读物,文化含量相对较低,对构建完整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无实质帮助,通过举行专题读书活动,正面引导学生选择文化含量跟高的书籍阅读,无疑是帮助大学生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

3.拓宽图书来源,提供读书方便。

一些学校图书足,大学生购买图书输了也很有限,拓宽图书来源是当务之急。在不增加财力投入的情况下,拓宽图书来源确实有困难。但这种设想绝非死胡同。可以考虑以学生社团,读书会等形式,学生携带自己的藏书入会成为会员,成立临时小型图书馆。学校为其提供藏书场地和管理上的支持,不仅是对学校图书馆的补充,拓宽图书来源,也便于营造读书氛围,为学生提供方便。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了当代大学生的的课外阅读情况,其中存在了许多的问题,很多人大多面临着读书少 不愿读书的问题。而他们把很多时间用在其他事情,很大程度是他们没有认识到读书的好处。其实多读书,读好书,能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生活中形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对一切新事物保持很强的求知欲。对于自己的专业,我们也能够找到相关的专业知识的书籍,仔细阅

篇11:大学生阅读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了解我校教师眼中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为小课题《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的实施提供有力的实践准备。

二、调查对象:

都城镇锦江小学三至五年级语文教师。

三、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

20xx年度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各类报告

四、调查问卷设计:

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2)调查报告阅读课外小学生

五、调查问卷分析:

从回收的问卷来看,98%的教师都非常支持学生读课外书,而且认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非常必要,必须重视和加强,并愿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性指导。还有教师建议学校开设课外阅读课,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99%的教师认为班级图书角的设立势在必行,以及时满足学生的读书需求,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但学校的条件有限,一些好的想法实施起来可能还面临一定困难,改善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还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

六、调查问卷引发的思考:

从问卷中也看到了我校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这带给了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的思考。长期以来,我校作为一所城乡小学,学校语文教学缺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系统指导,只有个别教师比较注重,而大量的学生处在放任自流的状态,学生阅读习惯差,阅读不能有效地进行。虽然多数教师深知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具有指导学生阅读的良好愿望,但由于工作量大,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想办法去解决。

吕叔湘先生说过: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这个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由此可见,要改变我校学生的语文能力,加强对全体学生的课外阅读探索是一条必经之路。当然,这其中教师要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调查问卷中:有53%的教师在你觉得班里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吗?一栏中选择了一般。究其原因,学生缺乏课外阅读的主动意识,很少有人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另外,学生的课外书短缺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平时都没有合适的书籍去阅读,又何谈从中找到乐趣,从而热爱读书呢。学校虽然设有图书室,但由于意识不到位,管理不力等原因,图书丢失了大部分,剩下的当作了摆设或尘封起来,孩子们只能望书兴叹了。

七、调查问卷的研究结果:

教师要解放自己的头脑,提高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少些枯燥无味的讲授,少些机械重复的作业,多些时间给学生阅读,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我们有责任尽可能多地丰富孩子们的课外书,想方设法,采取多种渠道筹集,比如,设立班级图书角,向学校建议定期开放图书室等。再次,给学生以阅读的自由,给他们时间上的保证。两周一节的课外阅读课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每天挤出时间来,天天读,才能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这就要求所有的任课教师共同支持,尽量减少作业量,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去自由阅读。此外,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还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来记。本应该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到好文章,摘录好词佳句,记下心得体会;阅读累了,就在本子上或画一朵小花,或描一只小虫,给课外阅读增添无限的情趣。只有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才能让他们灵动的思想自由地翱翔于学海书山之间,从而稳定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篇12: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一、大学生读书现状分析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往今来,无数名人对优秀的书籍推崇备至。毋庸置疑,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历届白宫主人无不嗜书如命,而且大都从学生时代就养成读书的习惯。

就我们自身而言,十二年寒窗苦读换来了一张大学通行证,十二载书山攀登赢得了人生的半块虎符。这是莘莘学子们走过的求学之路。那么走进大学校园后的大学生们的读书现状又是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本院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做了一份读书类别的调查。在整个读书过程中调查发现:文学著作及报刊杂志是最受同学们欢迎的;由于学习需要,学科辅导书在学生中也是比较受欢迎的,而遭遇冷门的则是政治法律、哲学及军事科学等。

这些书本的选择是学生知识阅读单调的体现,在一个如此丰富多彩的时代,学生阅读的书本选择却缺乏多元化,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二、大学生读书现状原因分析

(一)学科影响,读书“功利化”

在此次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中文系中外名著以及与各种考证相关的参考书是比较受欢迎的,而谈到中外名著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首学科的性质及老师要求使然,就我们所知,中文系的的许多课程,例如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文学。都需要阅读很多作家的小说,课上老师也会要求或者介绍一些作家的作品。考试以及学习需要,作为中文系的我们或多或少的会选择中外名著,而如果我们调查的是历史系的阅读书籍情况,毋庸置疑的当属历史文化类占主导位置。其二各种考证,考研使然,就我们所知,不论哪个系,哪个学生,大学都要拿到英语四级,计算机一级,普通话的证书才可以毕业,所以各种证书的参考书成了我们的宠儿。中文专业的学生考研的占多数,而考研的学科分支中的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古代文学又是选择的热门,这几科的考试需要较深的文学功底,所以我们在选择书籍的时候会朝着“功利化”发展。

(二)兴趣驱动,读书选择化

这次的调查中,除了学科影响,造成功利化的想象严重,其次就是兴趣造成的个性化选择,男生就对关于历史文化,以及军事文化的书籍比较感兴趣,而女生则对名著,以及报刊杂志情有独钟,这是男女兴趣差异的驱动,造成书籍选择的不同,在生活里我们就能发现男生比较喜欢篮球,军事的节目,而这些是女生不感兴趣的,男女生选择书籍与其性格有很大的关系,这样就造成了读书具有选择化的。

三、解决方法

拓宽阅读途径,激发阅读兴趣

图书馆是人类积聚知识的宝库,是传播、交流知识和信息的中心,是大学生求知的第二课堂。图书馆在学生中的作用之大毋庸置疑,同时我们学院的学生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情况是比较好的。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重要性是愈来愈重要,同学们应当有效利用手中的资源,在网上搜寻有效的读书渠道,阅读健康有益的书籍在利用网络时恰当的控制时间和内容,合理的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自己服务;学校也应当完善学校网络数据库的形式引学生有效利用数字资源,要积极发挥校园网的功能,建立网络信息资源目录,为大学生读者提供集成化的阅读信息检索服务,同时提供便捷及时地网络阅读导航,在校园网上实现书目导读,把那些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的优秀书籍推荐给大学生,有意识地对大学生的读书方向给予引导,避免大学生盲目浏览,节约其时间,提高其阅读效果。而对于手机阅读,我们也应当看到其中的好处,由于手机的便携性,方便随时随地阅读,其实只要阅读内容积极健康,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阅读方法。此外,随着人们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经典著作被翻拍成电影或是电视剧,同学们进行有选择性的观看也是一种间接的阅读方法,影视剧的生动性能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也能巩固我们对书中内容的印象。当然,作为大学生,对于自己的生活费有一定的支配和规划能力,每个月从生活费中拿出一部分来购买书籍也是一种理所应当的阅读手段。

篇13: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曾经说过:“学外语没有什么秘诀,就是给予足够的时间,坚持下去。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查字典。”给英语学习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作为一种衡量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题型和手段,大学生一定要准确把握其解题技巧,通过阅读能力的提升,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英语阅读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英语学习者语言综合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手段和目的,是英语学习者其他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英语学习者通过英语阅读培养了阅读能力,并以阅读能力为基础去发展其他各种语言能力,如写、听、说、译的能力。随着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语言知识的不断增加,英语学习者的阅读量也会不断增加,最终达到运用获得的信息进行交流的目的。就短期目标而言,良好的阅读技能有助于学生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就长期目标而言,较强的阅读能力可以让学生及时获取所需资料及信息,甚至有利于学生未来事业的发展。因此,大学生应该始终注重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当前大学生英语阅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我们特地组织了这次的调查。

二、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现场测试和统计报表三种形式。以下就是我们调查的一些数据。

在学期初的第一堂课上, 在没有任何引导的情况下,老师让我们班34 名学生按照我们原有的速度和习惯进行阅读, 通过仔细观察, 结果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存在以下问题。

(1)有3~4 名同学用直尺比着逐行阅读。

(2)有5~6 名同学拿笔指着逐字阅读。

(3)有4~5 名同学边阅读嘴唇在不自觉地动。

(4)有些同学在不停地回读。

(5)有4~5 名同学遇到生词直接去查电子词典。

(6)只有1~2 名同学在课本上边读边做一些标记。

(7)有很多同学读过之后,对每个词的意思都基本了解,但对全句意思并不是很清楚。

经过分析并且与老师探讨, 我们把这些问题归为三类:

关于阅读习惯方面的问题(问题1、2、3);

阅读技巧方面的问题(问题4、5);

阅读理解方面的问题(问题6、7)。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呢?

三、调查分析

首先,我们从阅读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始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词汇量不足是影响阅读水平的主要原因,英语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中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时虽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但多数学生词汇量不足,还没有达到熟练运用词汇的程度。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不得不停止连贯的阅读活动,将注意力放在对某个单词的猜测上,导致整个阅读速度的减慢,从而影响了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语法知识虽然已在中学阶段系统地学习过,大学阶段主要是对语法的灵活运用,但是不少学生对语法的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在阅读中遇到长句或难句时,理不清句子中各层次间的语法关系,以至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2、知识面和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语言知识固然是进行阅读的基础,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往往会对读者形成文化干扰,造成阅读短路(指没有获得有意义的阅读)。学生不了解文中涉及的背景知识,只好从字面上理解。英语文章中不仅涉及大量的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习俗、政治、经济、名胜等各种背景知识,还涉及到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如果阅读时不具备这些知识,必然会影响到对句子段落的理解,并出现误解。

3、语感差。要提高阅读能力, 最终得依靠泛读, 大量的泛读可以增强语感。语感在阅读理解中非常重要, 良好的语感会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就会读得快、读得多, 反过来再次增强语感, 这样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会很快提高阅读能力, 就会自如地应对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如果阅读量小, 就会语感差, 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4、缺乏大量阅读 。只靠课堂学习,没有课外大量泛读的配合,提高阅读能力亦是一句空话。课堂阅读教学不能代替阅读本身。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实现。但遗憾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泛读,总以专业课繁忙为由不愿多花时间读或根本就不读,错误地认为只要背会精读课本上单词,会做练习就足够了。其结果是课外阅读量越少,对语言的基本形式,诸如语汇、语法和句型就越陌生,读得也越慢,理解也越差。

接着是阅读习惯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阅读中视线跟随指头或笔头的移动而移动,或者头脑中一直读出并听到每个词的发音,回视前文,重复阅读。这种方式是(最新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指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某些生词或对一段文字意义不明确时,反复阅读已经读过的部分。这样会分散注意力,不利于读者抓住文章的要旨或主题,减少读者的阅读兴趣;遇到生词就查字典。该习惯会使学生丧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自我训练。

其次是从阅读技巧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

阅读总是有目的,不是为了消遣就是为了获取信息,或是为了提高阅读能力,以应付考试,获得好分数。不同的阅读目的决定了不同的阅读方法。确定了阅读的目的,方能有的放矢,解决想要解决的问题。社会学家把它概括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为了获取某一具体的信息的话,就应该以略读着手,先确定段落中心思想,而后在相应的段落里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不是盲目地从头到尾找寻信息。如果你想找一本你以为值得一读的好书,就应先浏览全书,再确定是否要加以细读。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就应先了解作品作者的风格特点,再细细品味,赏析。好的作品能引发人去思索遐想;能产生共鸣的效果,人生的感悟;能引人入胜,开卷有益。

最后是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在目前多数情况下,阅读理解教学以完成课本上的内容为满足,阅读材料单一;有限的课时,机械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等主客观因素,造成了学生的阅读训练量不够,阅读面不广。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缺乏创新,部分教师还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阅读教学:讲解阅读材料中的生词,分析材料中的长、难句的结构,要求学生回答材料后面提供的问题。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听课和做笔记,进行英语阅读理解训练的机会较少或根本没有,而被动阅读显然是无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解决之策

知道了原因,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以下就是我们提供的几条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对策。

第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求知活动和学习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愉快地从事某种活动。凡是符合自己的兴趣的活动,都容易提高人的积极性。兴趣作为个体进行成就事业活动的基础,可以激发个体进行创造活动的内部动机,充分发挥潜能的作用,使其感知力敏锐,创造性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从而提高事业成功的效率。学生只有自己对英语阅读感兴趣,才能学好英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词汇、语法知识的掌握是英语阅读理解的先决条件,词句理解则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与否,关键要让学生学会对语篇的分析技巧。这是因为,它能培养或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我们都知道阅读的体裁主要有四种: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描写文。

1、记叙文

记叙文就是叙述一件事情或者是一系列事件,从广义上包括小说、故事、传记、新闻报道、历史等。既然是记人叙事就要交代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在英语阅读理解考试中所选的叙事文章一般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交代人物事件的

2、议论文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议论文的目的就是阐明观点,许多议论文的阅读理解题旨在提问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或态度,所以寻找、判断议论文的论点是阅读此类文章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就是开头罗列一些事实或现象,然后加以论证,在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演绎法就是先提出论题,然后在文章中用足够的论据分析论证这一论题,最后总结验证论题的正确性。也就是说,归纳型的文章作者的观点通常出现在结尾处,而演绎型的文章论点则直接出现在开头。想要把握议论文的总体结构并判断其论证方法和逻辑走向,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略读。通过略读首先抓住文章的论点,然后找到每一段落的主题句。这不仅有利于判断作者的观点,也为解题时查读寻找细节做好了准备。

3、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说明文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和议论文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后者主要阐述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观点,具有很强的主观性。阅读说明文首先还是通过略读弄清文章说明的事物以及文章的脉络,然后通过查读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及细节。

4、描写文

描写文用生动而形象化的语言把人物、事件及环境具体刻画出来,有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景色描写,场景描写等。有时候,描写文和记叙文会互相补充,使文章丰富多彩。描写可以分为两方面,客观描写与主观描写。客观描写就是将描写的对象如实的描绘,不带有感情成分;主观描写则侧重感情色彩,通常会把一种情绪或意境传神地表达出来,因此此类描写文的.主观性极强,描写文的解题规律基本上是先通过略读确定描写对象,再分析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对描写对象进行描述的。如果是夹叙夹议或者描写叙事的文章,则需要确定时间或空间的参照点,根据时间的时间先后,地点推移和因果关系等方面来进一步地分析。

如果从理解考题的设计上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旨大意型

理解主旨要义,主要测试考生对短文整体理解概括的能力。一般文章,尤其是说明文和议论文,往往有主题句表明中心思路,文章中的所有事实、例证或发展都是以主题句为核心的,因此能否正确判断主题句是抓住一段文章中心的关键,主旨大意型题目一般是第一或最后一个题。标志词有:mainly about、mainly discuss、best title、digest 等。这类题目要注意首段和各段第一句话,将其含义连接成一个整体。小心“首段陷阱”,不要一看开头就选择答案。使用快速作文法解题,做题前可以自己思考一下“如果是我写这个题目,我会怎么写?”,以达到正确答题的目的。

2、观点态度型

任何文章的表情达意都是贯穿着作者的思想、态度、观点的,这些观点的提出,有的直截了当,有的隐含在字里行间,只有仔细阅读才能从某个词、某句话、某个段落和某几个段落找到已提到过的或者是暗示的意思。有的需要通读全文,在领会文章的主旨大意的基础上才能对作者的观点做出正确的判断。态度观点题主要考察考生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的能力。其标志词有:attitude、purpose 等。观点态度题强调的是存在于文章的客观事实,因此在阅读时,作者的意图即使没有用明显的词语或短句加以表现,也会在文章的遣词造句上露出“破绽”。在回答这类题目时,可以有的放矢地在文章中找出相关的反映作者观点、态度、语气内容的章节。要准确理解四个选项词语的含义:归纳起来,常见的态度词有:opposition 反对,suspicion 怀疑的,approval 支持,indifference 冷漠(一般不选),optimistic 乐观的,subjective 主观的,objective 客观的,pessimistic悲观的,biased 有偏见的,impartial 偏心的,sensitive 敏感的。

3、推理判断型

推理题答案不能直接在文章中找到,要根据上下文中出现过的暗示、隐喻,经过思考推敲、归纳分析推理才能确定。一般包括数字推理、知识推断和逻辑推理,它主要考察我们理清上下逻辑关系的能力,可以算是各类题型中最难的一种。推理题常常考查考生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等,逻辑词常用的有:suggest、conclude 等。做好这类题目要看是否通过题干返回原文(或根据选项返回),依据原文的意思进行“三错一对”的判断,注意推理时的“最接近答案”原则。

当然,阅读理解还有很多种类型,比如:事实细节型、语义分析型、句子理解型等,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此部分内容参考了《英语专业四级 阅读理解与写作》)

三、学习必要的阅读技巧,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1、浏览

浏览是指对文章的整体结构作一个概观。其目的是弄清概念,看清层次,分清主次以及认清意图。弄清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为了了解文章的题材和体裁,以确定如何量衣量体裁衣。所谓题材,就是文章所涉及的领域,是经济金融,文学艺术,航天地质,还是人文历史等等。所谓题材就是文章究竟属于记叙文、描述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是媒体作文还是科学论文,是科普文章还是报刊摘抄。体裁决定了写作风格,决定了基本结构,决定了文章中心。看清层次就是要了解文章的层进关系,是以时间顺序递进还是以对比形成反差递进,或是以类比的手法递进等。也可以各种手法参插递进,文章一般都环环相扣,逐步递进的。层次可以是宏观意义上的,如一本书的目录。它直观平叙了书的各个章节,这就是层次,文章的布局。层次也可以是微观上的,如一篇300来词考试用的篇章,也层次清楚,是主题还是佐证,是批驳还是评论,一点也不含糊。简言之,看清层次就是看清它的来龙去脉。

2、略读

略读,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旨在获得所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各个段落所表达的大意。略读犹如走马看花,以主旨大意为基本出发点,常常从以下步骤着手:一、从一本书的层面上讲:①看一看书名,各个标题,章节布局,以了解书籍的整体结构;②读一读封面、封底的描写以了解作品的对象;③看一看前言或引子,以了解作品涉及的范畴;④读一读目录,以了解作品的来龙去脉;⑤看一看各个章节,以了解作品的概况;⑥读一读第一章,以了解文章的宏观论述;⑦看一看各节的基本结构、以了解文章的整体构思;⑧读一读各节,确认是否是自己的期待,当务之急,能为我所用。切忌读了,看了,却忘了想了,这是从感性向理性发展的重要环节。二,从一篇文章的层面上讲:①看一看文章的体裁,以确定阅读方法;②找一的主题句,以了解文章所涉及的内容;③读一读每段的段首句,以确定段落的中心思想;④看一看段首的第一个词,以把握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⑤找一找therefore, in short,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等这类词,以确定作者对某一论点的看法;⑥读一读最后一段、最后一句,以注意文章如何归纳总结;⑦想一想这篇文章是否完整,预测一下下文的走势,它在原文中的定位。考试层次越高,这类题目越多;⑧尤其是要注意文章中的那些论点,看法与自己的观点、看法是否一致,相抵触,它们往往是考试的重点。

3、查读

查读是一个较生疏的名词,却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比如查词典、翻电话号码或者看地图,读者都是带着特特定的问题、目的去查阅资料,其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该信息所处位置,而后慢慢细读。读者在寻读时实现快速下移,而不是通篇一律地从左看到右,一行一行看。查读一般分成四种;1. 查找任务、日期、地点等;2..确定某种事实、论点、想法等;3.查找某种论点的出处、定义、外延等;4.证实作者的观点、看法或态度等。查找任务、日期、地点等都是以已掌握的人物名词、具体日期、地点为出发点,以文章中的大写字母为主要特征去查找。确定某种事实、论点、想法等需要以已知信息、以已确定的论点为出发点,以正反论证类比论证或举例论证为主要特征去查找。查询某种论点的出处、定义、外延等往往以引言、引语、引证着手。论点的提出一般由于其新颖、独特常常伴之以陈述、解释,甚至是举例。这就成了快速阅读的切入点。

证实作者的观点、看法或态度等则要把重点放在最后一段。一般而言,最后一段作者对于全文有个归纳总结,这样才顺理成章。读者或考生要注意作者的观点不等于文章的中心思想。

4、细读

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克服逐字读。逐字阅读限制了视线的移动速度,会造成前读后忘,影响阅读效率。阅读时尽量减少回读的次数,不要逐词逐句分析语法结构或翻译,要把注意力放在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或情节上,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同时通过过渡词等连接而保持思维的连贯,这样的阅读有利于主要信息的获取。

3、除了积累大量的词汇和表达,熟练地掌握语法,具备广博的知识外,还必须懂得运用一定的阅读技巧。老师平时要培养学生养成归纳同义、近义、反义词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尽可能多记忆一些有用的词组、短语搭配,这样不但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有助于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脉络。其次,指点学生阅读时通过信息词来线索,抓文中的思路,信息词一般分为五组。这五组信息词看似普通,却在阅读和写作中的有着重要的功能。

五、了解英美相关的文化

加强硬件设施,创建良好环境

学校是学生读书的天堂。大学生大部分的读书时间都是在校园内,因此学校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因此,我建议:首先,对于学校图书馆,应及时添加新的书籍,增加图书的数量和类别,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性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增加图书馆中的座位数,尽量让想在读书馆阅读的同学能找到座位;加强图书的馆的管理,做到书随人走,杜绝占位却不学习的现象;同时学校应设立电子阅览室,方便学生查阅书籍。其次,学校应多开展关于读书的活动,如读书交流活动,读书月,评选“学校读书之星”等。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虽然读了一些书,但很多都是浅读,看完之后并不能深刻的理解,另外我们还发现很多同学并不喜欢读书,不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因此学校开展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聚集喜欢读书的同学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和读书体会,加深对喜欢的书的理解,同时也能带动和鼓励平常不喜欢读书的人,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体会读书所带来的快乐。再者,学校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做一个有文明有素质的大学生,在公共场所,如读书馆、自习室读书时,每个人都应该有主人翁的意识,不大声喧哗,保持卫生,为读书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图书出版方面应该把握正确的文化方向,做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有理想、有追求的出版人。经济效益不是出版人的唯一追求,对此,出版人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为一时的经济利益所左右,通过了解市场,了解读者,出版有利于引导正确价值观的书籍,同时,图书的价格也应当合理,不要让学生们为价格望而却步。

树立正确的阅读价值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我知道大家都想学习一点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因此大多数同学会选择专业、考试类和小说类等书籍来阅读,因为这些书可能很快显示出效果或者读起来比较有意思,学以致用这没有错,但为什么学了都一定要有立竿见影的成效呢我们对待阅读不要太功利,只注重读书对自己的现时作用,却不懂得厚积薄发,读书卷书才能行万里路的道理,因此,要建立正确的阅读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压力,各方面的诱惑也很多,在生活中保持一块心灵的净土。因此,我们每天都要让自己读书,哪怕是一篇优秀的文章,一首好诗,或者只是读一句话,只要养成习惯,阅读就会为你展开一个新的天地。我们也知道,大学,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时期,是增加知识的储备,提高自身修养的关键时期,而读书是学生大学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社会生存能力的提升。社会现在需要的是十字型人才,需要综合素质整体都高的大学生。因此,我们不仅要读书,更要多读书,不仅要读与专业有关的书籍,也要读专业以外的书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的了解世界,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增加内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从而达到社会对十字型人才的需求。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立足于社会,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种长期投资,目前可能没有明显的收益,可是其长远利益是非比寻常的。多关注一些好书推荐栏目,选择有内涵的书籍,培养自己的阅读品味。

篇14: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在校大学生的读书现状及前景,我决定对少数大学生进行读书情况调查。从而了解大学生的阅读情况和对待阅读的态度。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75名在校大学生。

二、调查结果分析与建议

经过几天的调查实践,我对大学生读书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资料整理,我总结出了大学生阅读情况的一系列问题,反映了大学生对待读书的一系列情况。下面是我根据具体的调查项目总结出的结论及调查过程中各种状况的建议。

1、大学生读书基本情况分析

(1)有接近43.5%的大学生读书时间少于一小时,可见影响大学生读书的最主要原因是课外时间不足。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我发现,虽然大学生的读书倾向比较高,但实际读书率比较低。很显然大学生的空闲时间不足,大部分大学生都忙于备考和各种社团活动。从调查大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结果发现,43.5%的学生阅读时间少于一小时,38.7%的大学生阅读时间为1-3小时,9.3%的大学生阅读时间在3小时以上,6.7%的大学生基本不看书。如图所示

(2)影响大学生阅读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他们对待阅读的态度。81.3%的大学生觉得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16%的大学生认为阅读无所谓,仅有2.7%的大学生认为阅读纯属浪费时间。如图所示

(3)根据调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阅读文学类书籍,除此之外娱乐消遣类书籍和科普读物也非常受欢迎,相比,实时纪实类书籍和专业技术类书籍阅读量较低。如图所示

(4)得知书籍信息的渠道也是影响大学生阅读情况因素之一。从调查数据可以知道,大学生对书籍选择的原因最多的一项是无意发现随意浏览。也有一部分大学生是通过他人或媒体推荐了解并阅读书籍。因为喜欢一位作者而阅读其创作的书籍的大学生也相对较多。相比,少数人是根据一本书的流行度而选择阅读。

(5)阅读的目的决定了大学生读书的质量。绝大多数大学生比较注重拓展课外知识,以此为目的而阅读的人数占61.3%,其次,休闲娱乐也是大学生较为注重的阅读目的,占53.3%。相比之下,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而阅读的人数比较少。如图所示

(6)在电子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经不再拘泥于纸质书,阅读电子书的人数与日俱增。在本次调查结果中发现,43.1%的大学生倾向于手机阅读,6.7%喜欢在电脑上阅读,但书本阅读的人数仍占最大比重:49.3%。如图所示

(7)好书让我们受益匪浅,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们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们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在本次调查问题“您认为读书有何作用”提供的选项中,提升个人文化素养、学到更多知识、和别人交谈时有话题、开阔眼界发散思维和放松身心的百分比相近,说明阅读无论对我们的生活还是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和意义。

(8)关于提高大学生阅读素质和质量,绝大多数大学生更希望图书馆和相关协会增强读书宣传力度,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大家读书,也有相当多的大学生认为减少课时与学业压力,给同学们充分的课外阅读时间是提高阅读素质和质量的关键。有些大学生持读书是个人的事,任凭大家兴趣的观点。极少数同学比较被动,倾向于老师指导或将读书作为学习任务纳为学分考评的方法。如图所示

2、大学生阅读的特点。从上述的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大学生阅读呈现以下特点:

阅读态度较端正;阅读方式多种多样;阅读时间较局限;阅读书目种类繁多;选择书籍盲目;阅读目的明确等。

3、对大学生阅读的建议

1、我们要坚持每天阅读,要形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生活方式。只有长期的阅读才能不被社会淘汰。

2、读书要有选择性,要读历经沧桑仍被奉为经典的书籍。书太多了可好书并不多,所以大家要有能够选择好书的能力。经验告诉笔者经典的书籍里的每一句话都值得咀嚼都让你有很长时间的思考,而且你读了几遍都不生厌,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受。

3、互联网上的知识很多,可以称为知识的海洋,成本也非常低。可网上的知识垃圾也很多,很多朋友上网的大部分时间不是花在阅读上而是找知识上。网络阅读的'干扰度太大使得大家的心不能静下来,影响阅读的效果,阅读纸质书是更好的选择。

4、要端正读书的态度。每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越壮阔,就要拥有渊博的知识。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多读书,读好书。

5、要采取正确健康的阅读方式,保护好眼睛。不走路看书,不在光线弱的环境下看书,看书时与书保持适当的距离。

三、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现在的大学生课外生活主要是兼职和上课备考,阅读时间太少。但是他们对阅读的态度是积极的,只是受时间精力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不过我在大学生身上还是看到了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渴望。阅读不仅仅能起到身心放松的效果,更让我们在学习之余,多了一个与心灵对话,与世界沟通的机会。

篇15: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曾经说过:“学外语没有什么秘诀,就是给予足够的时间,坚持下去。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查字典。”给英语学习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作为一种衡量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题型和手段,大学生一定要准确把握其解题技巧,通过阅读能力的提升,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英语阅读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英语学习者语言综合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手段和目的,是英语学习者其他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英语学习者通过英语阅读培养了阅读能力,并以阅读能力为基础去发展其他各种语言能力,如写、听、说、译的能力。随着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语言知识的不断增加,英语学习者的阅读量也会不断增加,最终达到运用获得的信息进行交流的目的。就短期目标而言,良好的阅读技能有助于学生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就长期目标而言,较强的阅读能力可以让学生及时获取所需资料及信息,甚至有利于学生未来事业的发展。因此,大学生应该始终注重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当前大学生英语阅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我们特地组织了这次的调查。

二、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现场测试和统计报表三种形式。以下就是我们调查的一些数据。

在学期初的第一堂课上, 在没有任何引导的情况下,老师让我们班34 名学生按照我们原有的速度和习惯进行阅读, 通过仔细观察, 结果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存在以下问题。

(1)有3~4 名同学用直尺比着逐行阅读。

(2)有5~6 名同学拿笔指着逐字阅读。

(3)有4~5 名同学边阅读嘴唇在不自觉地动。

(4)有些同学在不停地回读。

(5)有4~5 名同学遇到生词直接去查电子词典。

(6)只有1~2 名同学在课本上边读边做一些标记。

(7)有很多同学读过之后,对每个词的意思都基本了解,但对全句意思并不是很清楚。

经过分析并且与老师探讨, 我们把这些问题归为三类:

关于阅读习惯方面的问题(问题1、2、3);

阅读技巧方面的问题(问题4、5);

阅读理解方面的问题(问题6、7)。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呢?

三、调查分析

首先,我们从阅读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始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词汇量不足是影响阅读水平的主要原因,英语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中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时虽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但多数学生词汇量不足,还没有达到熟练运用词汇的程度。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不得不停止连贯的阅读活动,将注意力放在对某个单词的猜测上,导致整个阅读速度的减慢,从而影响了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语法知识虽然已在中学阶段系统地学习过,大学阶段主要是对语法的灵活运用,但是不少学生对语法的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在阅读中遇到长句或难句时,理不清句子中各层次间的语法关系,以至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2、知识面和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语言知识固然是进行阅读的基础,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往往会对读者形成文化干扰,造成阅读短路(指没有获得有意义的阅读)。学生不了解文中涉及的背景知识,只好从字面上理解。英语文章中不仅涉及大量的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习俗、政治、经济、名胜等各种背景知识,还涉及到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如果阅读时不具备这些知识,必然会影响到对句子段落的理解,并出现误解。

3、语感差。要提高阅读能力, 最终得依靠泛读, 大量的泛读可以增强语感。语感在阅读理解中非常重要, 良好的语感会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就会读得快、读得多, 反过来再次增强语感, 这样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会很快提高阅读能力, 就会自如地应对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如果阅读量小, 就会语感差, 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4、缺乏大量阅读 。只靠课堂学习,没有课外大量泛读的配合,提高阅读能力亦是一句空话。课堂阅读教学不能代替阅读本身。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实现。但遗憾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泛读,总以专业课繁忙为由不愿多花时间读或根本就不读,错误地认为只要背会精读课本上单词,会做练习就足够了。其结果是课外阅读量越少,对语言的基本形式,诸如语汇、语法和句型就越陌生,读得也越慢,理解也越差。

接着是阅读习惯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阅读中视线跟随指头或笔头的移动而移动,或者头脑中一直读出并听到每个词的发音,回视前文,重复阅读。这种方式是(最新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指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某些生词或对一段文字意义不明确时,反复阅读已经读过的部分。这样会分散注意力,不利于读者抓住文章的要旨或主题,减少读者的阅读兴趣;遇到生词就查字典。该习惯会使学生丧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自我训练。

其次是从阅读技巧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

阅读总是有目的,不是为了消遣就是为了获取信息,或是为了提高阅读能力,以应付考试,获得好分数。不同的阅读目的决定了不同的阅读方法。确定了阅读的目的,方能有的放矢,解决想要解决的问题。社会学家把它概括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为了获取某一具体的信息的话,就应该以略读着手,先确定段落中心思想,而后在相应的段落里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不是盲目地从头到尾找寻信息。如果你想找一本你以为值得一读的好书,就应先浏览全书,再确定是否要加以细读。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就应先了解作品作者的风格特点,再细细品味,赏析。好的作品能引发人去思索遐想;能产生共鸣的效果,人生的感悟;能引人入胜,开卷有益。

最后是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在目前多数情况下,阅读理解教学以完成课本上的内容为满足,阅读材料单一;有限的课时,机械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等主客观因素,造成了学生的阅读训练量不够,阅读面不广。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缺乏创新,部分教师还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阅读教学:讲解阅读材料中的生词,分析材料中的长、难句的结构,要求学生回答材料后面提供的问题。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听课和做笔记,进行英语阅读理解训练的机会较少或根本没有,而被动阅读显然是无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解决之策

知道了原因,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以下就是我们提供的几条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对策。

第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求知活动和学习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愉快地从事某种活动。凡是符合自己的兴趣的活动,都容易提高人的积极性。兴趣作为个体进行成就事业活动的基础,可以激发个体进行创造活动的内部动机,充分发挥潜能的作用,使其感知力敏锐,创造性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从而提高事业成功的效率。学生只有自己对英语阅读感兴趣,才能学好英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词汇、语法知识的掌握是英语阅读理解的先决条件,词句理解则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与否,关键要让学生学会对语篇的分析技巧。这是因为,它能培养或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我们都知道阅读的体裁主要有四种: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描写文。

1、记叙文

记叙文就是叙述一件事情或者是一系列事件,从广义上包括小说、故事、传记、新闻报道、历史等。既然是记人叙事就要交代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在英语阅读理解考试中所选的叙事文章一般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交代人物事件的

2、议论文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议论文的目的就是阐明观点,许多议论文的阅读理解题旨在提问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或态度,所以寻找、判断议论文的论点是阅读此类文章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就是开头罗列一些事实或现象,然后加以论证,在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演绎法就是先提出论题,然后在文章中用足够的论据分析论证这一论题,最后总结验证论题的.正确性。也就是说,归纳型的文章作者的观点通常出现在结尾处,而演绎型的文章论点则直接出现在开头。想要把握议论文的总体结构并判断其论证方法和逻辑走向,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略读。通过略读首先抓住文章的论点,然后找到每一段落的主题句。这不仅有利于判断作者的观点,也为解题时查读寻找细节做好了准备。

3、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说明文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和议论文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后者主要阐述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观点,具有很强的主观性。阅读说明文首先还是通过略读弄清文章说明的事物以及文章的脉络,然后通过查读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及细节。

4、描写文

描写文用生动而形象化的语言把人物、事件及环境具体刻画出来,有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景色描写,场景描写等。有时候,描写文和记叙文会互相补充,使文章丰富多彩。描写可以分为两方面,客观描写与主观描写。客观描写就是将描写的对象如实的描绘,不带有感情成分;主观描写则侧重感情色彩,通常会把一种情绪或意境传神地表达出来,因此此类描写文的主观性极强,描写文的解题规律基本上是先通过略读确定描写对象,再分析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对描写对象进行描述的。如果是夹叙夹议或者描写叙事的文章,则需要确定时间或空间的参照点,根据时间的时间先后,地点推移和因果关系等方面来进一步地分析。

如果从理解考题的设计上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旨大意型

理解主旨要义,主要测试考生对短文整体理解概括的能力。一般文章,尤其是说明文和议论文,往往有主题句表明中心思路,文章中的所有事实、例证或发展都是以主题句为核心的,因此能否正确判断主题句是抓住一段文章中心的关键,主旨大意型题目一般是第一或最后一个题。标志词有:mainly about、mainly discuss、best title、digest 等。这类题目要注意首段和各段第一句话,将其含义连接成一个整体。小心“首段陷阱”,不要一看开头就选择答案。使用快速作文法解题,做题前可以自己思考一下“如果是我写这个题目,我会怎么写?”,以达到正确答题的目的。

2、观点态度型

任何文章的表情达意都是贯穿着作者的思想、态度、观点的,这些观点的提出,有的直截了当,有的隐含在字里行间,只有仔细阅读才能从某个词、某句话、某个段落和某几个段落找到已提到过的或者是暗示的意思。有的需要通读全文,在领会文章的主旨大意的基础上才能对作者的观点做出正确的判断。态度观点题主要考察考生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的能力。其标志词有:attitude、purpose 等。观点态度题强调的是存在于文章的客观事实,因此在阅读时,作者的意图即使没有用明显的词语或短句加以表现,也会在文章的遣词造句上露出“破绽”。在回答这类题目时,可以有的放矢地在文章中找出相关的反映作者观点、态度、语气内容的章节。要准确理解四个选项词语的含义:归纳起来,常见的态度词有:opposition 反对,suspicion 怀疑的,approval 支持,indifference 冷漠(一般不选),optimistic 乐观的,subjective 主观的,objective 客观的,pessimistic悲观的,biased 有偏见的,impartial 偏心的,sensitive 敏感的。

3、推理判断型

推理题答案不能直接在文章中找到,要根据上下文中出现过的暗示、隐喻,经过思考推敲、归纳分析推理才能确定。一般包括数字推理、知识推断和逻辑推理,它主要考察我们理清上下逻辑关系的能力,可以算是各类题型中最难的一种。推理题常常考查考生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等,逻辑词常用的有:suggest、conclude 等。做好这类题目要看是否通过题干返回原文(或根据选项返回),依据原文的意思进行“三错一对”的判断,注意推理时的“最接近答案”原则。

当然,阅读理解还有很多种类型,比如:事实细节型、语义分析型、句子理解型等,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此部分内容参考了《英语专业四级 阅读理解与写作》)

三、学习必要的阅读技巧,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1、浏览

浏览是指对文章的整体结构作一个概观。其目的是弄清概念,看清层次,分清主次以及认清意图。弄清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为了了解文章的题材和体裁,以确定如何量衣量体裁衣。所谓题材,就是文章所涉及的领域,是经济金融,文学艺术,航天地质,还是人文历史等等。所谓题材就是文章究竟属于记叙文、描述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是媒体作文还是科学论文,是科普文章还是报刊摘抄。体裁决定了写作风格,决定了基本结构,决定了文章中心。看清层次就是要了解文章的层进关系,是以时间顺序递进还是以对比形成反差递进,或是以类比的手法递进等。也可以各种手法参插递进,文章一般都环环相扣,逐步递进的。层次可以是宏观意义上的,如一本书的目录。它直观平叙了书的各个章节,这就是层次,文章的布局。层次也可以是微观上的,如一篇300来词考试用的篇章,也层次清楚,是主题还是佐证,是批驳还是评论,一点也不含糊。简言之,看清层次就是看清它的来龙去脉。

2、略读

略读,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旨在获得所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各个段落所表达的大意。略读犹如走马看花,以主旨大意为基本出发点,常常从以下步骤着手:一、从一本书的层面上讲:①看一看书名,各个标题,章节布局,以了解书籍的整体结构;②读一读封面、封底的描写以了解作品的对象;③看一看前言或引子,以了解作品涉及的范畴;④读一读目录,以了解作品的来龙去脉;⑤看一看各个章节,以了解作品的概况;⑥读一读第一章,以了解文章的宏观论述;⑦看一看各节的基本结构、以了解文章的整体构思;⑧读一读各节,确认是否是自己的期待,当务之急,能为我所用。切忌读了,看了,却忘了想了,这是从感性向理性发展的重要环节。二,从一篇文章的层面上讲:①看一看文章的体裁,以确定阅读方法;②找一的主题句,以了解文章所涉及的内容;③读一读每段的段首句,以确定段落的中心思想;④看一看段首的第一个词,以把握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⑤找一找therefore, in short,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等这类词,以确定作者对某一论点的看法;⑥读一读最后一段、最后一句,以注意文章如何归纳总结;⑦想一想这篇文章是否完整,预测一下下文的走势,它在原文中的定位。考试层次越高,这类题目越多;⑧尤其是要注意文章中的那些论点,看法与自己的观点、看法是否一致,相抵触,它们往往是考试的重点。

3、查读

查读是一个较生疏的名词,却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比如查词典、翻电话号码或者看地图,读者都是带着特特定的问题、目的去查阅资料,其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该信息所处位置,而后慢慢细读。读者在寻读时实现快速下移,而不是通篇一律地从左看到右,一行一行看。查读一般分成四种;1. 查找任务、日期、地点等;2..确定某种事实、论点、想法等;3.查找某种论点的出处、定义、外延等;4.证实作者的观点、看法或态度等。查找任务、日期、地点等都是以已掌握的人物名词、具体日期、地点为出发点,以文章中的大写字母为主要特征去查找。确定某种事实、论点、想法等需要以已知信息、以已确定的论点为出发点,以正反论证类比论证或举例论证为主要特征去查找。查询某种论点的出处、定义、外延等往往以引言、引语、引证着手。论点的提出一般由于其新颖、独特常常伴之以陈述、解释,甚至是举例。这就成了快速阅读的切入点。

证实作者的观点、看法或态度等则要把重点放在最后一段。一般而言,最后一段作者对于全文有个归纳总结,这样才顺理成章。读者或考生要注意作者的观点不等于文章的中心思想。

4、细读

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克服逐字读。逐字阅读限制了视线的移动速度,会造成前读后忘,影响阅读效率。阅读时尽量减少回读的次数,不要逐词逐句分析语法结构或翻译,要把注意力放在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或情节上,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同时通过过渡词等连接而保持思维的连贯,这样的阅读有利于主要信息的获取。

2、除了积累大量的词汇和表达,熟练地掌握语法,具备广博的知识外,还必须懂得运用一定的阅读技巧。老师平时要培养学生养成归纳同义、近义、反义词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尽可能多记忆一些有用的词组、短语搭配,这样不但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有助于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脉络。其次,指点学生阅读时通过信息词来线索,抓文中的思路,信息词一般分为五组。这五组信息词看似普通,却在阅读和写作中的有着重要的功能。

五、了解英美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英语阅读离不开文化背景,语言是文化的反映,一种特定的语言和使用这一语言的国家及其历史传统,社会习惯,文化背景等是分不开的。这就要求我们领会英语交际中的思维模式,增强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同时,增加阅读量和扩大阅读面,如通过文学著作,报纸杂志,原版电影戏剧和网络等,尤其是网络,它丰富广泛的教学资源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灵活有效。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去搜寻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教学辅助资料,这样不但延伸和扩展了课文知识,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体会阅读带来的愉悦。

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阅读是一个认知和言语交际的过程, 也是极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 学生的智力水平、生理条件、兴趣和个性、社会经济文化背景、语言基础、学习方法等都影响着学生阅读技能的提高。首先, 阅读是一个认知与思考的过程, 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背景知识都要经过学习才能掌握。智力较高的学生无疑学得快也学得好, 而智力较低的学生在潜力发挥、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方面受到限制。其次, 生理条件也能引起阅读障碍, 影响阅读效果。一般来讲, 女生比男生进步快, 一则由于兴趣、性格等易于接近语言学习, 二则由于女生同龄男生早熟, 而成熟也是学习的前提条件, 学生在不同年龄开始不同的学习任务, 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做好生理成熟的准备。此外, 学生的器官和思维等功能如果有缺陷, 不能正常工作, 也会导致严重的阅读困难。

七、创新教学方法。

1、调整教师角色。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局面,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引导学生的课堂活动,课堂积极主动的参加者应该是学生,因为教学效果主要依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实践性。对于阅读材料的处理,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语篇到语句,从大意到细节。同时,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以达到学生阅读理解后的最佳效果。

2、运用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既强调在运用中学习,也强调为了运用而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各种任务或活动为目标,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将新旧知识不断结合,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自动的实际的运用能力。完成任务中主动阅读材料,这样不但加大了阅读量,扩大了阅读面,而且激发了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例如,课文主题是关于节日,那么老师可给学生布置课前任务,要求学生寻找中西两方大型节日及庆祝的相关信息。上课时让大家积极地展示自己查到的信息、片和影像,进行交流汇总,这样不仅丰富了阅读材料,而且刺激了学生的e{主学习。课后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愉快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开展阅读专题讲座、读书论坛、心得交流会等。

3、合理充分利用教材,培养阅读能力。教材是经过专家们精心编选的完整语篇。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些材料,对词法、句法等基础语 知识进行分析、归纳,让学生慢慢吸收、消化,从而对文章有全面、系统的理解,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的整体水平打下扎实的基础。当然,词句的分析不是根本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再加一些理解训练。这些训练引导学生既能理解具体事实,也能理解抽象概念;既理解句面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思想、情感等,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材料难度和学生的英语能力必须达到平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阅读材料,一般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阅读的话题和类型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尽量多样化,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资料,引发学生内在的学习要求。当然.为了呈现英语语言的丰富优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想象力,适当地补充一些文学方面的散文、诗歌也会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以上就是我们本次调查的全部内容。希望通过这次的调查,可以对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有一定的帮助,在以后英语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篇16: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英语阅读离不开文化背景,语言是文化的反映,一种特定的语言和使用这一语言的国家及其历史传统,社会习惯,文化背景等是分不开的。这就要求我们领会英语交际中的思维模式,增强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同时,增加阅读量和扩大阅读面,如通过文学著作,报纸杂志,原版电影戏剧和网络等,尤其是网络,它丰富广泛的教学资源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灵活有效。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去搜寻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教学辅助资料,这样不但延伸和扩展了课文知识,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体会阅读带来的愉悦。

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阅读是一个认知和言语交际的过程, 也是极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 学生的智力水平、生理条件、兴趣和个性、社会经济文化背景、语言基础、学习方法等都影响着学生阅读技能的提高。首先, 阅读是一个认知与思考的过程, 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背景知识都要经过学习才能掌握。智力较高的学生无疑学得快也学得好, 而智力较低的学生在潜力发挥、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方面受到限制。其次, 生理条件也能引起阅读障碍, 影响阅读效果。一般来讲, 女生比男生进步快, 一则由于兴趣、性格等易于接近语言学习, 二则由于女生同龄男生早熟, 而成熟也是学习的前提条件, 学生在不同年龄开始不同的学习任务, 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做好生理成熟的准备。此外, 学生的器官和思维等功能如果有缺陷, 不能正常工作, 也会导致严重的阅读困难。

七、创新教学方法。

1、调整教师角色。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局面,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引导学生的课堂活动,课堂积极主动的参加者应该是学生,因为教学效果主要依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实践性。对于阅读材料的处理,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语篇到语句,从大意到细节。同时,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以达到学生阅读理解后的最佳效果。

2、运用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既强调在运用中学习,也强调为了运用而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各种任务或活动为目标,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将新旧知识不断结合,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自动的实际的运用能力。完成任务中主动阅读材料,这样不但加大了阅读量,扩大了阅读面,而且激发了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例如,课文主题是关于节日,那么老师可给学生布置课前任务,要求学生寻找中西两方大型节日及庆祝的相关信息。上课时让大家积极地展示自己查到的信息、片和影像,进行交流汇总,这样不仅丰富了阅读材料,而且刺激了学生的e{主学习。课后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愉快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开展阅读专题讲座、读书论坛、心得交流会等。

3、合理充分利用教材,培养阅读能力。教材是经过专家们精心编选的完整语篇。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些材料,对词法、句法等基础语 知识进行分析、归纳,让学生慢慢吸收、消化,从而对文章有全面、系统的理解,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的整体水平打下扎实的基础。当然,词句的分析不是根本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再加一些理解训练。这些训练引导学生既能理解具体事实,也能理解抽象概念;既理解句面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思想、情感等,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材料难度和学生的英语能力必须达到平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阅读材料,一般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阅读的话题和类型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尽量多样化,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资料,引发学生内在的学习要求。当然.为了呈现英语语言的丰富优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想象力,适当地补充一些文学方面的散文、诗歌也会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以上就是我们本次调查的全部内容。希望通过这次的调查,可以对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有一定的帮助,在以后英语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17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范文篇3

我们课题组对七年级62名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令人担忧。

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很多学生没有阅读兴趣,仅限于上课学习,阅读也只限于教科书。没有很好的阅读内容,没有良好的阅读氛围可以学习。家长忙于生计,对学生的阅读可以说置之不理。学校教育显得很是苍白。虽然我们学校有图书室,可以满足学生阅读的需求,但是学生不愿意参与其中。语文教师突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效甚微。

二、中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投入严重不足。经费上,多数学生在文学书刊方面的消费少得可怜,与他们动辄买几十元一本的教辅资料反差巨大。时间上,绝大多数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不足半小时,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时间逐渐减少。兴趣上,多数学生喜欢看《读者》《格言》之类的文摘,还有不少学生挑动漫类、武侠类、流行类等休闲或快餐文学来看。其实,多数学生还是能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的,知道阅读可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尤其对提高语文成绩效果明显,但升学的压力,课业的繁重,严重挤压了他们的课外阅读时间,而一些家长和一些非语文教师为了各自的目的,不主张甚至打压学生课外阅读,严重抑制了他们的阅读激情。因此,学生的阅读最直接的冲动是为了打发时间,舒缓压力;或者有一种投机的心态:想花尽量少的时间去获得最多的收成。

三、阅读的随意性影响了作品的品位。学生阅读的时间不多,进行的写作就更少了;读了,有了点想法或感触,就是懒得动笔。有时,阅读后也做一些摘抄,但坚持不久;能坚持下来的,也是东抄西放,没有明确分类。至于家长或老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同读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然后一起聊一聊受、心得,那更是凤毛麟角。就连我们的教材“课本”,有些同学也是浏览式阅读,相当一部分同学也没有真正用心去读过。

解决的对策:

我们尽可能用疏导式指导学生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只有高品位的阅读,才可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使他们爱上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动力。那么在这里面,教师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了。

一、利用课前五分钟引导学生美读。

教师在进入教学内容之前,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让学生朗读自己找到的美文。学生可以在报刊、杂志、网络上寻找,尤其可以借助网络,方便、快捷,可达到资源共享。当然这些美文必需与课文内容有所关联。朗读完之后,可针对美文的内容让学生谈一下自己的认识。比如喜欢这篇文章的原因,文章对自己有什么启发等。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可适当进行评价。评价时最好和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这项工作必需要有耐心、恒心,坚持下来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在教学何其芳的《秋天》时,就让学生找寻自己喜欢的描写秋天的诗歌,进行课前朗读,并要求学生对找到的诗歌进行简单的评价。学生都能积极响应。我对学生找到的诗歌进行了审查。最终形成了一册描写秋天的诗歌集子,每首诗歌都注明由谁推荐。对学生也是一种震撼,认为自己做的努力终有承认。这对以后的教学帮助很大。

这一教学环节,教师一定要注意这么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寻找美文的主人呢一定是学生,教师切不可越俎代庖。但是教师一定要提出要求,而不是让学生漫天寻找。

2、美文找到后,教师还要细心的对学生进行辅导。让学生读得流畅、读得有感情。还应该检查学生对所选美文的理解程度。这项工作比较琐碎,但很必要。

3、教师最好每次提前安排好一周的美文寻找内容。给自己和学生留下在足够的时间和选择空间。

二、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阅读一些好的书籍,并且进行讨论。

这项活动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进行比赛。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课活动展示,要求每个学生发言,教师也要对自己的阅读情况进行交流。这样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热情。最好是有所讲评,有所总结,不要虎头蛇尾,草草了事。

三、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背诵经典诗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诗歌,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需要我们的学生传承的。教师可以利用好早读时间,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背诵,然后进行朗诵比赛。这个活动我认为很有必要,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也是语文老师应该做好的一个文化传承的工作。教师应该很学生一起参与,一起努力,让我们的灿烂文化得以流传。这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极有帮助作用的。

以上就是针对我们杜陵中学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一点看法,还是需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检验和完善的。我们会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

相关专题 调查报告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