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不通外文的翻译家

EffyFranky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EffyFranky”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林纾:不通外文的翻译家(共9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林纾:不通外文的翻译家

林纾:不通外文的翻译家

( -06-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视界・文史・阅读

林纾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近代文学翻译的开创者,正式译介西方文学第一人。他虽然是一个精通古汉语却不懂外文的文人,却与魏易、曾钟巩等人合作,以“耳受笔追”的方式翻译了涉及11个国家的107名作家的作品,对西方文献的引进和当时社会文化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通力合作

林纾5岁那年,外祖母开始教他读书识字,启蒙课本是《孝经》。1882年,林纾从一个穷秀才一跃成为举人。然而,后来“七上春官,屡试屡败”的历程,让他在科场失意的同时,看到了太多官场的黑暗。他从此绝意于仕途,专心致志地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

林纾有一位同乡叫王昌寿,1885年曾赴法留学6年,法语精湛。他回国后给林纾讲了许多外国名著,使林大开眼界。于是,两人开始合作翻译小仲马的《茶花女》。由王昌寿口译,林纾用文言文记录下来。那时,闽江的一条小船上常可看到这样一幅景致:王昌寿手捧原著,一边浏览,一边口述;林纾则展纸挥笔。林纾耳聪手疾,文思敏捷,经常是王昌寿刚说完一句,他就已写好一句。一天4个小时下来,记下的文字已有6000多字。18夏天,昌言报馆版本的.《茶花女遗事》公开发售。一时间,洛阳纸贵,很快流传开来。

在之后短暂的27年生命里,林纾与魏易、陈家麟等曾留洋的才子们合作翻译了160余部西洋小说,如英国作家狄更斯著的《大卫・科波菲尔德》,俄国托尔斯泰著的《恨缕情丝》,西班牙塞万提斯的《魔侠传》,英国司各特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等。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多才多艺

除翻译外国名著外,林纾还精通文学写作和绘画。辛亥革命后,他创作了长篇小说《京华碧血录》,书中虽以恋爱故事为主干,但它涉及戊戌变法、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等重大历史事件,描写的生活面极其广阔,在当时颇受读者欢迎。后来,他又陆续写了《金陵秋》《劫外昙花》《冤海灵光》《巾帼阳秋》《官场新现形记》等长篇小说和一系列短篇小说,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林纾23岁时曾拜师陈文召学画,其名

林纾:不通外文的翻译家气不下于他的文学创作和翻译。他擅长花鸟,得师真传,晚年定居北京后致力于山水创作。作品灵秀略似文征明,浓厚处近戴熙,传世作品有《理安山色图》《仿王椒畦山水图》。军阀吴佩孚在他51岁生日时,愿出巨资请林纾画一幅祝寿图,林纾鄙夷其执政时草菅人命,一口拒绝,在当时的京城传为佳话。对于后学,林纾则竭尽全力予以提携。19,湖南湘潭人齐白石初到京城,想以卖画为生,但当时整个北京城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为了摆脱困境,齐白石登门拜访林纾,林纾将其绘画全部收购,并在自己编审的《平报》上发表文章,极力推崇齐白石的画作。由于这些幕后工作,帮助齐白石在北京慢慢有了名气,终成一代国画大师。

来源:《人民政协报》

篇2:林纾墓

林纾墓位于福州市北郊新店乡过溪村白鸽垅。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林纾墓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目录所在位置基本概述墓主介绍文物保护收缩展开所在位置

林纾墓位于福州市北郊新店乡过溪村白鸽垅。

基本概述

墓坐北向南,如意形,三合土夯筑,三层墓埕,面宽11米,深18.5米。封土隆起,形如覆釜。封土前立一块花岗岩质墓碑,高1.48米、宽0.63米。碑文楷书:“清,莲塘林畏庐先生之墓”,落款“长乐高鸣岐拜题”。封土后护坡墙正中饰一团形“福”字,径0.58米。墓柱隶书对联:“著述傥沾东越传,功名早淡北山文。”

墓主介绍

林纾(1852~1924年),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近代文学家,光绪间举人,曾任教于京师大学堂。依据他人口述,将英、法、俄、日本、希腊、挪威等十多个国家、近百名作家的小说共170余种,转译成中文(古文)。在白话文未兴之前,“林译小说”风靡一时。善诗、画,有《畏庐文集》、《畏庐诗存》及传奇、小说、笔记等传世。1924年病逝于北京。次年,其妻杨道郁、子林琮护柩归葬原籍。林纾墓在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过溪村白塔垄山,三合土构筑,宽11米,深18.5米,平面呈“风”字形,三层墓埕。墓碑刻楷书:“清莲塘林畏庐先生之墓”,旁署“长乐高凤岐拜题”。转角石柱上镌刻隶书对联:“著述傥沾东越传,功名早淡北山文”。 林纾由于家境贫寒、且遇乱世,他不得不为生计终日奔波。闲时他也不忘苦读诗书,13岁至20岁期间校阅残烂古籍不下两千余卷。1882年对于林纾来说是关键而又具转折性意义的一年-----从一个穷秀才一跃成为江南赫赫有名的举人。在摆脱贫困窘境的同时,他广结师友、饱读诗书。爱国心切的他,虽已过而立之年,却不辞辛苦,七次上京参加礼部会试。原本一心报效祖国的林纾“七上春官,屡试屡败”因而从此绝意于仕途,专心致志地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18,已步入不惑之年的林纾捧着《闽中新乐府》和让洛阳“一时纸贵”的《巴黎茶花女遗事》译本开始了他迟来且丰硕的著译生涯。然而,林纾涉入译界却是极为偶然的事,他的译作如此畅销也在意料之外。当时恰逢林纾母亲去世,接踵而至又是妻子病故。魏翰、王寿昌等几位好友为帮林纾走出消沉的困境邀他一同译书。林纾起先再三推脱,最后才接受了这一请求。《巴黎茶花女遗事》得到国人相当的认可,从某种程度上激励着林纾沿着翻译文学作品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在之后短暂的27 年生命里,他不仅用一腔爱国热血挥就了百余篇针砭时弊的文章;用犀利、恰切的`文笔完成了《畏庐文集》《讽喻新乐府》《巾帼阳秋》等40余部书,成功地勾勒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人生百态;而且在不谙外文的特殊情况下,与魏翰、陈家麟等曾留学海外的才子们合作翻译了180余部西洋小说,其中有许多出自外国名家之手,如英国作家狄更斯著的《大卫・科波菲尔德》、英国哈葛德的《天女离魂记》,俄国托尔斯泰著的《恨缕情丝》,西班牙塞万提斯的《魔侠传》,法国 森彼得的《离恨天》,英国司哥特著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笛符著的《鲁滨逊漂流记》等。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它们牢固地确立了林纾作为中国新文化先驱及译界之王的地位。至此,林纾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文坛的开山祖师及译界的泰斗,并留下了“译才并世数严林”的佳话。

文物保护

198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福州市文管会对坟墓进行全面修缮。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林纾墓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篇3:不懂外文的翻译家记叙文阅读原文及答案

林纾出生时,大清王朝已病入膏肓。青年时代的林纾被乡里视为“狂生”,这与他的秉性有关,更因为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蔑视。1882年,林纾作为以文名显于乡里又不断赴京应试的举人,出入于士流之中,奔走于南北之间。他感受着时代风雨和民族的危难,强烈地意识到自身的责任。1884年,甲申中法之战在林纾故乡福州海面上爆发。停泊在马尾港的法国舰队突然向中国的船只发起进攻,一个多小时就击沉了中国全部船只,摧毁了洋务派苦心经营的马尾造船厂,福建海军全军覆没。林纾悲愤莫名,与挚友林崧抱头痛哭,引以为奇耻大辱。1884年11月,左宗棠来福州督办军务,林纾与好友拦马告状,控告当时主持福建军务的人谎报军情,掩盖败绩。当时林纾目光如炬,纵谈败状,未尝有所顾忌。告状后,林纾与友人相约“不胜,赴诏狱死”。

甲午战争后,维新变法思潮高涨。林纾走进维新派的行列,不过他凭的是文学。1897年,林纾出版了第一部诗集《闽中新乐府》,这是在他“每议论中外事,慨叹不能自已”的特定情况下写成的。这部诗集实际上是仿照白居易的讽喻诗为儿童创作的带有启蒙性质的通俗歌诀。“每日国仇似海深,救国须鼓儿童心”,由于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现实性,“养蒙者奉为金科玉律”,影响甚大,后来流传到海外。1897年,这位不懂外文的落第举人,正式走上了翻译西洋文学的道路。这是维新思潮影响的结果,也是林纾成为维新派的有力标志。他们倡导“诗界革命”,又倡导“小说界革命”。译介西洋文学正是“小说界革命”的一大方面。这年夏曾佑(学者、诗人)、严复在《国闻报》上主张译介欧美小说以“使民开化”,次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又主张“特采外国名儒所撰述,而有关切于中国时局者,次第译之”。林纾在实践上从事小说翻译,与他们在理论上倡导小说翻译是同步的。颇具传奇色彩的是,第一部在近代文学翻译史上引起巨大反响的《巴黎茶花女遗事》,竟是友人王寿昌手捧法文原著,口译小说内容,林纾“耳受手追”,摇笔整理成篇。小说发表以后,引起了轰动。接着他不惜重金,通过各种渠道,购置欧美文学原著。然后请人给他“口译”,再由他进行“笔述”。其用力之勤,搜罗之广,译作数量之多,都是惊人的。

18,林纾举家移居杭州。他眷爱杭州的湖山之美,曾尽力维护西湖的旖旎风光。他每游西湖,就留心查看何处缺树,一一记在心头。第二年清明节前,他亲购垂柳幼苗千株,着人补栽在缺柳之处,此事在杭州传为佳话,他以此自号“西湖补柳翁”。他和魏易又进行了《黑奴吁天录》的翻译。他们认为中国刚刚经历八国联军入侵之辱,亡国灭种之祸迫如燃眉,此小说深刻地暴露了种族压迫的罪恶,可以警醒国人。他们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这部小说的翻译工作。林纾在《跋》中指出“非巧于叙悲以博阅者无端之眼泪,特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不能不为大众一号”。显然,林纾已自觉地把自己的文学翻译与中国的反帝斗争结合在一起了。这时他已是举国瞩目的文学家了:用“新学”的眼光来衡量,他奉献给国人的是西洋小说,因此维新派为有这样一位翻译家而自豪;用“旧学”的眼光来衡量,他的译文是文言,颇有马班韩流的神韵、传统文学的风采,因此嗜好“旧学”的人也对他刮目相看。无论新派旧派都承认林纾的文学才华和地位。林纾的译笔有其独自的特色,又颇能保有原文的情调,人物也能传原著之神。他借助他人口译来翻译的小说,其成功译作至今还具有生命力。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此后的十六七年间,他几乎是无间断地在译坛上辛苦耕耘,译作的总数达179种,涉及11个国家的98位作者,被誉为“译届泰斗”。

然而,从政治立场看,辛亥革命之前的林纾,一方面强烈要求反帝救国、热血澎湃,一方面却不赞同以改朝换代谋求救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伴随着政治立场的落伍,林纾身上亦新亦旧的二重色彩更明朗化了。辛亥革命后,林纾对“共和”制下的民国是否优于那个未曾实现的“君主立宪”产生了疑惑,对于民国初年的乱哄哄的“共和”渐渐不满、失望乃至绝望。他写道“时局日坏,乱党日滋。天下屹屹,忧心如焚。无暇作谑,但有深悲”。前清已矣,现实又给他当头棒喝,他的立场复归到辛亥革命前的立宪派那里。他成了一位可叹的“遗老”。

(摘编自张俊才《林纾评传》)

篇4:不懂外文的翻译家记叙文阅读原文及答案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林纾虽然年轻时就以文才出名,但“狂生”的名声使他仕途坎坷,他不得不一次次地赴京赶考,最终还是成为落第举人。

B.中法之战,中国海军全军覆没,左宗棠督办福州军务后,林纾和好友拦马告状,控告有关官员掩盖败绩的罪行,表现出林纾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C.林纾的诗集《闽中新乐府》以鲜明的政治性和现实性成为向人们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著作,被奉为金科玉律,影响很大,流传很广。

D.林纾十分喜爱西湖的旖旎风光,他查看并补栽垂柳幼苗的举动在当时的杭州传为佳话,他也高兴地自号“西湖补柳翁”。

E.作为一篇人物评传,材料融记叙和评论为一体,记述了一代翻译家林纾的突出成就,也没有回避他的缺点,记叙清楚,评价公允。

(2)林纾受维新思潮的影响在材料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分析。(6分)

(3)林纾为什么被誉为“译界泰斗”?请简要分析。(6分)

(4)林纾是怎样成了一位可叹的“遗老”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篇5:不懂外文的翻译家记叙文阅读原文及答案

12.(25分)(1)(5分)选E给3分,选B给2分,选D给1分,选A、C不给分。

(2)(6分)①印行第一部诗集《闽中新乐府》,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启蒙儿童思想;②译介西洋文学,参加文学改良运动;③不赞同以改朝换代谋求救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林纾的翻译开拓人们的视野,向人们展示西方文化,引起巨大反响;②林纾的译笔有特色,有些成功译作至今还具有生命力;③林纾在译坛上耕耘十六七年,用力之勤,译作数量之多,都是惊人的。(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①辛亥革命前,林纾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求反帝救国,热血澎湃;②甲午战争后,林纾接受维新思想,主张改良社会,不赞成改朝换代;③辛亥革命后,林纾对现实忧心如焚,对“共和“渐渐不满乃至绝望;④亦新亦旧的矛盾思想使林纾政治立场落伍,复归到立宪派,成了可叹的“遗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6分)

篇6:文言文阅读理解之林纾

文言文阅读理解之林纾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8分)

阂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②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③之礼?即呼备④,赍⑤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①林琴南孝廉纾(shū):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②亟:急忙。③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④呼备:叫人准备。

⑤赍(jī):携带。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⑴从师读( ) ⑵以袜实米( )⑶负以致师(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

20.林琴南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给老师?从中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参考答案:

18.⑴跟从(跟) ⑵装满(装) ⑶背(背着)

19.你的心地是善良的,但这能作为送给老师的礼物吗?(或你的想法本来是好的,但这能作为学生拜师的礼物吗?)20.因为他得知老师没有米煮饭,想帮助老师。(或因为他得知老师家很穷,没有米煮饭。)这件事反映了林琴南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译文:阂县(今福建福州市)人林纾(字琴南,当时是孝廉,即举人)六七岁的时候,跟随老师读书。老师非常贫困,做饭没有米。林纾知道后,急忙回家,用袜子装米,装满了,背着送给老师。老师大怒,说这是他偷来的,推辞不接受。林纾回来后告诉了母亲,母亲笑着说:你的心意虽然是好的,但是这样的方式(袜子装米)难道是学生赠送老师礼物的礼节吗?随即让人准备,林纾携带者一石米送到私塾,老师于是接受了。

篇7:林纾的翻译和近代文学思潮 毕业论文

林纾的翻译和近代文学思潮 毕业论文

梁琨(新乡学院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摘要:林纾的翻译小说第一次向国人介绍了众多的外国作家及作品,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和艺术视野。

林纾的这种翻译活动与当时中国所处的特殊时代有密切的关系。近代中国不仅内部存在着严重的社会矛盾,外来的野蛮侵略也是愈演愈烈。为摆脱这种危机,人心思变,人们想在变易、改革中寻找出路。林纾的翻译就是在这样的复杂形势中适时而出,其翻译成果给这个特殊时代带来了一定影响。

关键词:林纾;林译小说;近代社会思潮;社会动因;文学影响

任何思潮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但不是任何历史时期都会出现影响深远的重大思潮。因为凡是思潮,都是激烈的现实矛盾的反映,在平平庸庸的历史时期,一般很少出现重大社会思潮,即使在社会**、民不聊生、人心思变的时期,如果只有个体的不满和怨恨,没有求变的共同目标,没有人将他们的要求愿望加以凝结,升华为一种前进的学说,思潮也很难形成。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这种特殊的社会形态里,其思想文化观念都有独特性。

中国近代文艺思潮,从纵的方面观察,正处于旧的封建文艺观念向新的近代文艺观念蜕变的转折点;从横的方面观察,又正处于中国文艺观念与不断输入的西方文艺观念冲撞和融合的结合点,因此具有终古萌新、中西交杂的基本特征。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林纾的翻译适时而出。翻阅林纾的翻译小说,其中有反封建、倡民主、追求人格独立的新声,有反专制、倡改革、改良社会的期盼,也有重教育、戒陋习、兴办实业的呼号。林纾的这些声音与近代风云激荡的进步社会思想相吻合。

一、林纾其人

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自号冷红生,晚年称补柳翁、践卓翁,福建闽县人。林纾幼年家境贫寒,靠母亲、姐姐做女工度日。他幼而好学,博闻强记,自幼嗜书如命,熟读《史记》、《左传》、《汉书》及唐宋名家作品,练就了一手优雅、凝练的中国古文文笔。后林纾因家中祖父母、父亲相继去世,忧伤成疾,常咯血,但他仍刻苦学习,这一切为林纾以后的创作和翻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林纾的功名道路并不顺畅,七次进京参加礼部试,皆未得中。后以教书为业,在北京任中学教员和京师大学堂教习。林纾的性格刚强易怒,时时怒斥他人,令别人甚感难堪,有许多人因此而与他疏远。

正如他自己所说:“家贫而貌寝,且木强多怒。”但是当别人有危难时,林纾却不惜奔走救助。林纾的挚友王灼三、林述庵早逝,林纾毅然把他们的孤儿收养在家十多年,衣食训诲备至,恩养一如己子,亲授古文、诗词。

18,林纾的夫人刘琼姿病逝,林纾时年46岁。丧偶对他刺激很大,他忧郁难遣。次年夏天,林纾认识了从法国归来的王寿昌。王寿昌对他说:“吾请与子译一书,子可以破岑寂,吾亦得以介绍一名著于中国,大胜于蹙额对坐耶?”于是二人合译法国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这部译作由于内容新鲜,译笔凄婉且有情致,一时之间风靡海内。严复说:“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1]132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的大获成功,开启了林纾的翻译文学生涯。

95二、近代文学思潮

文艺思潮的形成,有文艺内部的原因,也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原因。如果一种文艺思潮的出现主要是由内部的原因促成的,那么它主要的导向就是解决文艺自身的问题,以促使它繁荣发展。

如唐代的“古文运动”,就是为革除六朝绮靡文风的影响,让文学从刻意追求辞藻、对偶、声律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之具有充实的内容和比较自由的表现形式。西欧的浪漫主义兴起,就是为了解决文艺中情与理的矛盾以突破古典主义的约束,达到用自由的形式表现个性的目的。如果一种文艺思潮的出现,主要是由外部原因促成的,那么它主要着眼点就在于如何使文艺与外部环境相协调,去适应外势。

中国近代文艺思潮主要是由外势促成的,所以它的主要导向是为适应社会历史的变革,以革弊启蒙为己任,务实重用。而中国近代文艺思潮导向是由时代造成的。中国近代是处于封建制度崩溃、资本主义势力发展的时期,社会历史的演变空前迅速,折射在意识形态领域就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各种思想学说在历史舞台上各施影响,相互较量,最终的结果是,其中不适应社会历史环境的失去影响,适应社会历史环境的茁壮成长。从当时的社会思潮看,这是封建文艺观念终结、反映资本主义要求的文艺观念发展的历史阶段。这种终古萌新、新旧交替的蜕变,赋予了近代社会思潮以过渡性质。

这种过渡性首先表现在新旧并存、新旧交替上。

近代维护道统、文统、义法的旧文艺观念和主张表现新思想、新现实,以自由的形式抒发个人胸臆的新文艺观念并存;其次还表现在正统消失、权威未立上。

中国的文艺,受儒、道、佛、法各家的'影响很深,在不同的文艺观念中,都可以看到不同哲学思想的影子。

虽然两千多年来儒家学说一直在思想界占正统地位,但到了近代这一大变动时期,儒家学说的根基被动摇了,封建文艺观念的正统地位也不复存在,各种文艺观念斗争呈现多样化特征,在这种多样化斗争中并没有确立新的思想理论权威。另外,过渡性还表现在变化的急速上。中国近代各种社会势力的力量对比经常变化,导致文艺思潮随着起伏不定的社会思潮而急速应变: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变革思想,到太平天国时期的反孔思想,再到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启蒙思想,又到民主革命派的民主革命思潮,其中间隔不过十多年。这种变化之急速,是其他时期没有的。

三、林纾翻译的社会动因

面对当时复杂的社会问题,林纾认为中国要摆脱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压迫,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根本的出路不是进行一场摧毁封建制度的社会革命,而是要进行一番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林纾的这种思想顺应了当时“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思潮,他力图以序跋、评论、按语的形式宣传自己译书的目的,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及西方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用小说来“振作士气,(为)爱国保种之一助”[2]198。为了惊醒广大同胞愿发挥“叫旦之鸡”的作用,他在《不如归・序》中说:“余老矣,报国无日,故曰为叫旦之鸡,冀吾同胞惊醒,恒于小说序中掳其胸臆……”他认为只有国力强、国威盛,中国才能在国际上有地位。他联想海外华工的“无国度之惨”和国内同胞“犹梦梦焉”的状态,悲愤地呼喊:“吾死不瞑目矣!”爱国之心,跃然纸上。林纾在一篇译序中写道:“今日之中国,衰耗之中国也。恨余无学,不能著书以勉我国人,则但有多译西产英雄之外传,俘吾种亦在其倦敝之习,追摄于猛敌之后,老怀其以此少慰乎!”[3]林纾对封建专制政体是不满的,他认识到不改变这种政体,中国断无自强之日。所以,他赞同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支持变法。

鉴于晚清时期列强入侵,民族危机日深,林纾期望通过译介外国作品警醒国人,教化国人,并最终达到救国保种、复国强民之目的。他用了66天翻译了斯托夫人的Uncle Tom’s Cabin。当时,在美华工正在受到非人虐待,甚至遭到杀戮。他不满于原名并根据实际需要,改名为《黑奴吁天录》。在《黑奴吁天录》的序中,林纾写道:“因之华工受虐,或加甚于黑人。而国力既弱,为使者复馁慑,不敢与争,又无通人记载其事,余无从知之。而可据为前谳者,特《黑奴吁天录》耳。”[4]2所以这本书不仅是同情美国黑人的悲惨遭遇,更是表现了旅美华工的悲惨处境,而这都是因为中国国力太弱。19,正是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中国,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之际,割地赔款,划分势力范围,筑路开矿

lunwen/ 中国大学网论文频道

篇8:庞德与林纾翻译观之异同

庞德与林纾翻译观之异同

林纾和庞德是翻译界的旷世奇才,为发展本国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翻译活动均是翻译界十分独特的现象.该研究从翻译的.三个基本方面,即翻译目的,翻译主体和翻译方法来对林纾和庞德的译介活动及其翻译思想进行比较,从中找出两人译介活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作 者:曹鑫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刊 名: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MEDICAL UNIVERSITY 年,卷(期): 10(2) 分类号:H059 关键词:庞德   林纾   翻译   目的   主体   方法  

篇9:阂县林琴南孝廉纾的阅读答案附翻译

阂县林琴南孝廉纾的阅读答案附翻译

阂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②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③之礼?即呼备④,赍⑤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①林琴南孝廉纾(shū):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②亟:急忙。③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④呼备:叫人准备。⑤赍(jī):携带。

译文:阂县(今福建福州市)人林纾(字琴南,当时是孝廉,即举人)六七岁的时候,跟随老师读书。老师非常贫困,做饭没有米。林纾知道后,急忙回家,用袜子装米,装满了,背着送给老师。老师大怒,说这是他偷来的,推辞不接受。林纾回来后告诉了母亲,母亲笑着说:你的心意虽然是好的,但是这样的方式(袜子装米)难道是学生赠送老师礼物的'礼节吗?随即让人准备,林纾携带者一石米送到私塾,老师于是接受了。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从师读 从

(2)以袜实米 实

(3)负以致师 负

2 林琴南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改日老师?从文中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加点字 (1)从:跟从 读:读书,上学(2)实:装满(3 )负:背着 致:送给

2 虽然说你的心地本来就是善良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个不是拜访孝敬老师的礼节

相关专题 外文翻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