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中贫困学生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不愿透露姓名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不愿透露姓名”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等学校中贫困学生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共10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高等学校中贫困学生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高等学校中贫困学生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起点公平的.重要内容,但起点公平不等于教育过程、结果的公平.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充分考虑贫困学生的经济状况及文化背景差异,往往会导致贫困学生在平等享有教育教学资源、学业成绩获得公正评价方面处于弱势地位.本研究通过对高校中教育管理、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检视,揭示高校教育环境中不利于贫困学生教育公平的因素,并针对这些不利因素,就如何促进高校中贫困学生的教育公平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

作 者:陈立鹏 刘燕青 CHEN Li-peng LIU Yan-qing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刊 名:大学教育科学 英文刊名:UNIVERSITY EDUCATION SCIENCE 年,卷(期): “”(4) 分类号:G649.28 关键词:高等学校   贫困学生   教育公平  问题   对策  

篇2: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

新闻背景:2月17日《中国青年报》以相当篇幅报道了城市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现状,长时间内,这些“非法”的民办打工子弟学校游走在城市的边缘,在艰难中跋涉前行。

难道连最低限度的上学机会都要毁掉吗

现代民主宪政精神要求每一个公民都有享受基础教育的权利,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必须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与提供教育服务。其中,基础教育领域的公平乃是具有根本性的底线公平。但城市中的公办学校不但对民工子弟筑起了高不可攀的“门槛”,更没有为民工子弟留出足够的“座位”。各种民办打工子弟学校虽然只能提供恶劣的硬件设施与质量低下的教学服务,但它们毕竟能够以民工兄弟们可以接受的价格提供聊胜于无的基础教育。不要让事实竟然变成这样:对于民工子弟而言,以维护教育公平为法定职责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非但不能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而且连他们最低限度的受教育权居然也要毁掉!(文/毛飞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莫忘农村的娃娃

20年前的2月16日,上海展览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亲切地摸着一名娃娃的头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20年后的现在,这句话产生的威力已经在城市中随处可见,各种电脑的广告没完没了,面向娃娃的培训班多如牛毛。由此衍生的新名词层出不穷:昨天还是ADSL,今天又是10兆以太网,明天又变成迅驰加无线宽带……

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陕北的黄土高坡上,在云贵的藏苗山寨,在湘赣的'大山谷中,在内蒙古的草原深处……许许多多农村的娃娃还不知道什么叫PC,什么叫软件,什么叫硬件,他们很少见到真正的电脑,更别说会使用了。许多娃娃见过的,还只是书本上的图片或者电视里的图像。我国农村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农村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在计算机普及这个关系到中国未来的重要事业上,可不要忘记农村的娃娃们!(文/赵亚辉 摘编自《人民日报》)

教师为何最关心“自己的待遇”

一项调查表明,在3390名受访的高校教师中34.66%最关心“自己的待遇”,而关心“国家大事及国际形势”的只有1.68%。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在逐步增加,然而,毕竟“僧多粥少”,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不可能享受到相同的“甘露”。一边是教育资源的极度浪费,一边是教育(www.xfht

[1] [2] [3]

篇3: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

新闻背景:2月17日《中国青年报》以相当篇幅报道了城市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现状,长时间内,这些“非法”的民办打工子弟学校游走在城市的边缘,在艰难中跋涉前行。

难道连最低限度的上学机会都要毁掉吗

现代民主宪政精神要求每一个公民都有享受基础教育的权利,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必须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与提供教育服务。其中,基础教育领域的公平乃是具有根本性的底线公平。但城市中的公办学校不但对民工子弟筑起了高不可攀的“门槛”,更没有为民工子弟留出足够的“座位”。各种民办打工子弟学校虽然只能提供恶劣的硬件设施与质量低下的教学服务,但它们毕竟能够以民工兄弟们可以接受的价格提供聊胜于无的基础教育。不要让事实竟然变成这样:对于民工子弟而言,以维护教育公平为法定职责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非但不能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而且连他们最低限度的受教育权居然也要毁掉!(文/毛飞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莫忘农村的娃娃

20年前的2月16日,上海展览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亲切地摸着一名娃娃的头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20年后的现在,这句话产生的威力已经在城市中随处可见,各种电脑的广告没完没了,面向娃娃的培训班多如牛毛。由此衍生的新名词层出不穷:昨天还是ADSL,今天又是10兆以太网,明天又变成迅驰加无线宽带……     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陕北的黄土高坡上,在云贵的藏苗山寨,在湘赣的大山谷中,在内蒙古的草原深处……许许多多农村的娃娃还不知道什么叫PC,什么叫软件,什么叫硬件,他们很少见到真正的电脑,更别说会使用了。许多娃娃见过的,还只是书本上的图片或者电视里的图像。我国农村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农村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在计算机普及这个关系到中国未来的重要事业上,可不要忘记农村的娃娃们!(文/赵亚辉 摘编自《人民日报》)

教师为何最关心“自己的待遇”

一项调查表明,在3390名受访的高校教师中34.66%最关心“自己的待遇”,而关心“国家大事及国际形势”的只有1.68%。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在逐步增加,然而,毕竟“僧多粥少”,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不可能享受到相同的“甘露”。一边是教育资源的极度浪费,一边是教育资源相当紧缺。一面是条件好的城市学校,教师享受到丰厚的待遇,一面是贫穷的农村学校,教师连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生活都成问题。目前的教育状况是不乐观的,“富”教师要比“穷”教师少得多,怎能不让教师关心自己的待遇呢!(文/张魁兴 摘编自《光明日报》)

审慎看待大学生就业“大众化”

就业观念的“大众化”首先必须以大学教育的.“大众化”为基础。然而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指出:中国内地仍有1/4的县没有普及小学教育,中学升学率只有10%,全国平均中学升学率只有44%。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主任何宪也表示,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5%。大学教育尚处于“精英”阶段时,就业步入“大众化”非常突兀,而显得像个怪胎。     在目前城乡教育差距较大的情况下,一个农村家庭要培养出一位大学生所付出的相对成本要远远高于城市。并且农村中本来就已经有很多家庭放弃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对于学子们来说同样遇到类似的困境,读大学是否有用,也遭到越来越广泛的怀疑。(文/陈丰 摘编自《燕赵都市报》)

教育为何成了西部农民心头最大的痛

仔细思考“教育支出是甘肃农民返贫的第二大因素”这个现象,笔者认为农民投资教育收益率低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无可否认,我国实施的城乡对立的二元模式,以户籍制度、用工制度把人死死地束缚于所在之地,对农民更是如此。实行的学校教育是着眼于城市和工业化社会、立足于精英选拔的教育,高考制度配合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培养了城市所需的大量人才,但却对农村教育造成了冲击和负面影响。由于升学考试制度的存在,一小部分人得以离开农村,而大多数人却不得不生活在农村,可怕的是学校并没有给他们传授能够在农村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农村的学校教育对提高当地农业劳动生产率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大量有才能的农村青年离开农村,而农村发展日益艰难。(文/朱四倍 摘编自《工人日报》)

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当重视

为了讨回600元工钱给开学的儿子交学费,一位装修工打碎13楼的玻璃爬出窗户,悬挂在空中。     各地在春节前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清欠行动,帮助不少民工兄弟讨回了工钱。然而,尽管如此,依然有部分民工工资没有追回,一些单位将去年的旧债带到了今年,春节过完了,历史遗留问题仍旧没有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民工家庭子女入学问题当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因为孩子的受教育权是平等的,是不应因为拖欠工资而被剥夺的。(文/朱茂文 摘编自《京华时报》)

享受高教的权利应该全国平等

在特大城市高教入学率比其他地区高出3倍还多的情况下,学生在“快乐着学习并全面发展”的时候,其他地区的考生或许正为了那不公平的高考线多出的30分而挣扎在故纸堆中,我们又怎能奢望其他地区的学校也彻底地摒弃应试教育,和特大城市一样搞素质教育呢?学生们都是中国公民?穴但他们并没有选择自己户箱的能力?雪,他们应该平等地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这不仅是社会公平的表现,也是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文/舒圣祥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愿“黑灯办学”的尴尬尽早终结

新华社记者近日进行专题调查时发现:一方面,公办学校因资金、校舍等因素的掣肘,无力也不愿招收农民工子女;另一方面,在城乡结合部应运而生的大量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却大多是“黑灯办学”,办学条件、教学质量令人担忧。  我国18周岁以下的流动人口达1982万,其中处于义务教育年龄段的孩子有9.3%处于失辍学状态,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这些主要来自农村的孩子们,长大后无论是留在城市或是返回家乡,都将成为未来劳动力大军中的一员。他们的素质高低必将对未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文/翟伟、李术峰 摘编自新华网)

篇4:课堂教学公平问题研究

课堂教学公平问题研究

课堂教学公平问题研究

文/张星婷

摘 要: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关注的热点话题,课堂教学是教育公平的微观层面,也是学校教育最主要的教育形式。针对课堂教学公平的现象进行剖析,并给出建议,以促进课堂教学公平的实现。

关键词:课堂教学公平;教育公平

一、课堂教学不公平现象透析

1.教学资源分配不均

(1)座位安排不公平

班级授课制是我国主流教学组织形式,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秧田式”的座位安排方式占据主导地位。以往的座位安排是根据学生的身高,从前向后排,这种做法有悖于教学公平的原则。现在,座位一般由家庭经济条件、成绩好坏以及有无关系来决定。经济条件好的、有关系的、成绩好的学生坐在前排,得到教师的关照,这无形之中就对后排各项条件都一般的学生产生不公平。

(2)课堂硬件设备分配不均

如今,教育未能实现均衡发展,各区域之间的教育经费投入、学校设备设施等多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

①校际间资源分配不均

由于地区差异,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对教育的经费投入不同,各学校的设施的配备存在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多,学校设备齐全,多媒体教学等充分发挥优势作用;而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过少,学校的硬件实施欠缺,无形中对课堂教学的质量产生影响。

②不同类别、不同级别教育间资源分配不均

一直以来,国家对高校的发展一直给予很大力度的经费投入,高校的设备设施明显优于基础教育。同一个地区,小学连投影仪都没有,而高校的每个班级却都配备了多媒体,这不利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更好地发展。

同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资源分配也存在不均衡。一般认为,普通教育的地位高于职业教育,所以,对普通教育的经费投入很充足。而职业教育被认为是低级的教育,这也是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学生产生自卑感的原因。

2.教师的差别性对待

(1)教师对成绩不同的学生差别性对待

在课堂互动过程中,成绩优秀学生的机会总是多于中等学生和差生。由于成绩优秀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且对自己充满信心,回答的正确率比较高,所以,能得到教师的偏爱。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而言,本来基础就不好,不自信,再加之教师对他们的忽视,容易致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教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差别性对待

个体在成长过程当中,处于不同的环境,养成不同的性格。有的学生外向活泼,能够很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这类学生更易被老师喜欢,在课堂上得到的机会比较多。而有的学生内向,不好表现自己,一般不会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类学生容易被老师所忽视。因此,教师对性格不同的学生也会有意无意地差别性对待。

(3)教师对不同性别的学生差别性对待

教师因为性别差异也会差别性对待,男生在课堂上一般比较活跃、好动,有时会影响课堂秩序,所以,容易遭到老师批评。而女生大多比较文静,且自尊心较强,所以,教师很少在课堂上批评女生。这种做法极其普遍,存在大多数课堂,但这种做法会打消男生的学习积极性,削弱女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3.教学评价标准单一

应试教育要求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备考而展开,要求学生积累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考取高分。这在无形中就要求教师将分数作为教学的唯一追求,并以分数作为衡量教师和学生水平的标尺。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与评聘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这在客观上迫使教师产生差别性对待,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方面,教师都以优等生的需求来确定教学等各方面,而忽视中等生和差生的需求。

4.课堂教学各环节表现出不公平

课堂教学一般分为讲授、提问、管理、练习这四个主要教学行为,而在每个环节都会表现出不公平现象。

(1)讲授环节

①教学内容差异导致不公平

教师只会针对班级的一部分学生来选择教学内容,并控制教学进度和难度。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很难做到面向每一个学生,所以只能选择一部分,而优等生和中等生就成了教师参照的对象。

②教学进度差异导致不公平

教师在无力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时,会有所放弃,优等生和中等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进度。对于一个简单的知识点,优等生和中等生都掌握了,而差生未掌握,教师会选择忽视差生,一带而过。这样的做法违背了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2)提问环节

师生互动表现出不公平。课堂教学中互动内容分配有明显差异,教师如果提出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会选择优等生来回答,而提出一些简单的、概念性的问题,则会选择中等生或者差生来回答。这会让学生在内心对自己进行象征性的定位,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3)管理环节

在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群体会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对于优等生,如果在课堂上犯错,只是善意提醒或口头警告,极其注意维护其自尊。而对于差生,则依照自己的情绪主观臆断,不尊重其人格尊严,甚至施以体罚、变相体罚。这样不仅不能有效管理课堂秩序,还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4)练习环节

在课堂上,教师认为差生容易在解题过程中出问题,所以一般会找差生板演。而差生所体现出来的问题一般都是简单的,成绩优秀的学生会有所懈怠,悄声讲话,不能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二、针对课堂教学不公平现象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1.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课堂教学的资源是有限的,学生的情况也是各有差异,不合理的教学资源会导致课堂教学不公平恶性循环。

(1)政府要加大教育的资金投入,以保证硬件设施建设。

(2)倡导小班化教学,班级人数要控制在20人左右,并且更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实施。

(3)灵活变动座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前排和后排,以此消除差生的自卑感。

(4)重点扶持贫困区域的教育,以保证不同区域学校教师资源配置均衡。

2.构建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公平的社会环境

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出现各种不良风气,对课堂教学公平造成影响,这也是在大多数心中已经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理念间接造成的。素质教育理念还未能被所有人所理解,教师和家长应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教育公平。政府要加大对素质教育理念的宣传和学习力度,以抵制应试教育的误导,为教师营造一个美好又公平的社会环境。

3.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及课堂氛围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活动,因此,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好坏。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师代表权威,而忽视了学生也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这种不平等的关系造成课堂教学的不公平。

教师应端正态度,将学生视作朋友,尊重其人格尊严,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构建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最终实现课堂教学公平。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教师是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实施者,也是教育事业的实践者,所以,必须提高教师素质。

(1)学校应加大对教师各项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自身素养。要求教师既要有充足的理论知识支撑,又能运用多媒体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还要能灵活、公平地处理课堂出现的各种教学问题。教师在具备良好专业素质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独特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以感染学生,让学生不仅能学到科学知识,还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教师这个职业,不同于一般职业,教师职业道德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作为教师,应该关心每个学生,与学生互动过程中,体现出一种不怕困难、淡泊名利、积极向上的态度,以自己独特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3)教师应多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调整情绪,不要将自己的情绪带到课堂中影响课堂氛围。同时要有高度控制能力,不以自身喜好区别对待学生,造成课堂教学不公平。最后,还要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以调节各类学生的情绪,最终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

篇5:教育资源公平配置问题研究综述

教育资源公平配置问题研究综述

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内在要求,目前,教育资源不公平分配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教育公平化发展和可持续前进的重要瓶颈.因此,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内涵、原则、现状、成因、对策等讨论做了简要综述.

作 者:黄勇 张仲涛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1816 刊 名:理论观察 英文刊名:THEORETIC OBSERVA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G40-054 关键词:教育公平  资源   配置   综述  

篇6:科学中的公平问题

科学中的公平问题

在常人眼中应是充满公平、理性的'科学领域,随着一系列问题的披露,人们发现科学的殿堂也不是纯洁的,而是有歧视,有偏见,甚至还有欺骗.我们把在科学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以便进一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作 者:刘明建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哲学系,厦门,316005 刊 名:中国科学基金  ISTIC PKU英文刊名:BULLETIN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年,卷(期): 19(1) 分类号:N1 关键词:科学   公平  评价  

篇7: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问题调查报告

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问题调查报告

摘要:

主要调查xx市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入学资格条件对比、现今教育不公平的主要表现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和转移,进城农民工子女剧增,而学校等公共资源配套建设滞后,加之城区教育投入历史欠帐较多,义务教育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

关键词:教育、资源、差距

一、调查资料

xx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全市城区(包括七个县、市、区城区)现有人口近130万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17.2万人,在校生20.7万人,专任教师7473人,师生比1:27.7,高于省定标准。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36%。共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106所,班级2971个,其中大班额2330个。生均校舍占地面积为8.73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3.55平方米。XX年全市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5%、96%,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视听残入学率和智残入学率达到80%和85%以上。在学者看来,xx整体教育已处在相对均衡的高位,类似于“橄榄球”形状。理想的优质教育结构就是优质的学校略多一点,薄弱的学校少一些,而腰部则很壮实。而不是像金字塔结构,多数薄弱学校在底层,少数优质在顶层。XX年是xx教育体制改革的丰收年,均衡是改革的关键词,多项措施已经或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建设好每一间学校;扩大小升初电脑派位范围。把市属优质初中全部纳入电脑派位范围,并且面向全市派位,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入读优质初中。在高中阶段:统筹普通高中发展,激发各级政府办学活力;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指标生比例达到40%,均衡全市普通高中生源,提高普高整体质量,扩大普高优质学位。此外,完善扶困助学制度,提高资助标准,扩大资助范围,健全资助体系,决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增加积分入学指标数,让越来越多的外来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近年来,我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在教育均衡化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全市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一是加大经费投入,拓展教育资源。不断加大城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采取教育资源整合、扩建和新建学校等办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城区学校建设和改造,城区各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二是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教育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二、调查结果

根据连续两天的走访和实地调查,发现政府对城乡教育资源的投入程度、本地人和外地人入学资格条件全部都不一样。还有现今教育制度不公平的体现。

三、调查分析

一、政府对城乡教育资源的投入程度不一样。走访的两间小学之间对比,东区水云轩位于xx市的城区,政府投放的资源自然相对多一点。而第一小学只是城镇小学,得到的资源明显比较少。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由于各镇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现行办学体制、评价机制存在缺陷,市镇之间、校际之间存在一般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稀缺资源配置不公平现象。初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在市的层面主要集中于名校,在镇的层面主要集中于少数公办重点校。但是政府每年都会对城乡的学校发放教育支出补助经费和务工农民子女教育费用的补贴,XX年与往年相比,教育补贴经费大大上涨。XX年,xx市教体局XX年项目支出经费一共有34428万元,分布在51个项目。其中预算数最多的三个项目分别是粤财教(XX)497号XX年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资金8994万元,粤财教(XX)551号XX年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中央奖励资金5299万元,市属学校免费义务教育补助经费2149万元。而在XX年xx市教育局财政预算公开的项目支出中,粤财教(XX)356号XX年免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资金为6838万元,免学费教育补助经费为1545万元,没有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中央奖励资金的相关项目支出。

二、市内本地人与外地人入学资格条件对比,外地务工人民子女想要在xx市上学相对要比较麻烦一点。XX年起,xx市实行流动人员积分入学入户。所谓积分制管理,就是对流动人员的素质高低和贡献大小,进行一个量化的评定。然后以这个评定为基准,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差别待遇。政策规定流动人员子女需凭积分入户通知书入学的,实行新生入学需求信息登记管理,明确其申请积分入户时,必须登记子女新生入学需求信息。建议广大积分申请者,务必及时登记入学信息。修改主要便于政府准确掌握底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积分入户入学指标安排的合理性;否则,镇区政府在落实“流动人员在取得积分入户资格3年内,子女可享受户籍居民义务教育待遇”政策时,由于对流动人员子女入学需求时间和人数难以准确预测,实际操作中给公办学位安排造成不必要的困扰。新的积分制政策文件,将参加积分对象由目前在xx连续工作一年以上修改为目前在xx工作并累积满1年以上的流动人员。充分考虑到流动人员工作的不稳定性和生活流动性大的因素,将工作时间的弹性空间放大,将那些以前在我市工作多年,近一年出现工作间隔,未达到连续工作一年要求的流动人员,纳入积分制管理对象,从而使得积分政策更加科学、完善、公正。

三、教育存在不公平现象,表现在高收费导致的择校问题、各地分数差异导致的入学差异、不健全的加分制度、教育设施不均衡、与师资分配不健全。xx市的教育存在的最大的不公平在于学校电脑派位。从XX年开始,我市从市一中和市侨中拿出部分学位,通过电脑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小学毕业生升入上述2所学校的学生名单。今年刚好是实施电脑派位的第XX年,每年电脑派位的现场,被抽中者欣喜若狂,落选者沮丧不已。尽管如此,不少市民仍表示接受了这种方式,因为是电脑抽出来的——公平。然而,在今年的市政协会议上,市政协委员、千里行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文坚却提交了一份《关于实施公平派位,促进教育均衡的建议》,指出现行的电脑派位做法“造成了教育最大的不公平”,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方案。其实就算知道明白是不公平,但还是会有人去支持这样子的做法。城区学校进行派位录取这种现象很普遍,但在城镇很少会出现这种情况。

四、建议

根据我市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对于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的问题,我的建议如下:

①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实现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又是实现教育资源均衡的重要途径。要将信息化列入教育发展规划,加大硬件投入,重视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搭建软件环境,研发切实际的教育软件,实现教育行政管理、学校管理、教科研管理智能化,组建开放、动态的教育信息资源库,建立信息教育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与能力,积极探求 基于网络的全新教育方式,形成网络资源共享,实现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化。

② 加快我市经济发展,大力开发教育资源。从整体上看,投入不足,经费困难一直是制约教育资源不足的“瓶颈”因素。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教育普及,人们对教育资源需求日益增大,而教育资源却没能力满足人们早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所以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开发教育资源并合理的运用,才能做到每一分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而缓解教育资源紧缺的状况,促进其均衡发展。

③ 改革教育管理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第一,明确政府职责。一是要规划职责,政府在投入教育资源时,必须明确其正确职责,要做到公平公正,更有利于落后地区,薄弱学校的发展,缩小差距。二是要投入职责,在增加投入资源时,调整教育支出结构,积极想贫苦地区和困难地区倾斜。三是要监督职责,建立均衡发展的量化标准和评估机制,努力把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予以均衡分配和合理利用。

第二,转变政府行为。在推进均衡教育资源进程中,政府不能只关心重点学校,而要更多的去关怀每一所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千方百计的缩小差距,政府要成为教育主要投资主体,在资源分配、教育人事、考试招生、教育评估等方面制定公平的政策措施,为均衡教育资源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④平衡城乡发展,促使城乡教育间差距缩小。城乡经济的发展快慢不一,致使教育的发展进度不齐。国家需要更注重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大财政支持,扶持偏远地区的教育发展,促进城乡间的平衡发展。

⑤ 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要合理的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遵循平等、对等和补差原则,同时,应积极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给予资金、政策支持。教育部门还要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精兵简政、加强管理,是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佳的效益。

⑥ 强化教育督导,完善评估机制

各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强化督导评估工作,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督导网络,进一步完善对各级政府教育发展的督导评估机制,将评估结果纳入当地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体系。定期对城区所有学校进行评估,督促纠正城区内教育资源配置不当或学校差距过大的现象。加强对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督导评估并公示,建立表彰制度,形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机制。

篇8:城乡小学语文教育公平研究论文

城乡小学语文教育公平研究论文

一、信息技术的优势

1.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个人素养。信息时代之前的学习效率是比较低的,在遇到相关难题的时候,学习者只能通过查阅书籍或者是当面问教师。而现在,信息技术的发达,让学习者减去了很多麻烦。上网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不需要烦琐的浏览程序,这些丰富的资料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思维。网络上的信息更新速度很快,学习者在学习之余还会主动或者被动接受一些社会新闻大事,涉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问题,他们的大脑或多或少会对其进行解读和思考。所以,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个人素养。2.有利于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在竞争力如此强烈的现在,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习者必须接纳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然而,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偏向于应试需求,很多方面要靠学习者自己。信息技术下的网站开发,有许多满足学习者不同需求的信息来源和资源共享,以及锻炼自身能力的平台。这些技术的开发,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对小学语文教育事业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培养多样化人才提供优质条件。3.有利于跨越时空的限制服务小学语文教育。信息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播来自各个地区的信息。接受小学语文教育实现了不分时间、空间,只要学习者有心,寸步不离依旧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既然小学语文教育要面向国际,与世界接轨,信息技术自然是不二之选,它的特点和优势,对开展小学语文教育国际化的积极作用是必然的。而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育问题,信息技术也可以引入教学模式,把外界的信息通过网络传递给大山深处的农村,让当地的村民感受这个社会的变化。

二、城乡小学语文教育的差异

1.小学语文教育经费。经济作为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众所周知,经济发达的地区,小学语文教育水平更高,所以很多来自农村的务工人员,都会带着孩子来城市接受小学小学语文教育。城市生活水平较高,父母有能力为孩子的小学语文教育付出更多的财力。城市中很多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接受了优质的小学语文教育。而在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父母的收入也有限,无法支持孩子接受更好的小学小学语文教育。再者,比如说一些乐器、书法、绘画等兴趣班,所需要的`费用更高,农村家庭基本是不能承担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育的经费方面,城乡有着明显的差距。2.师资力量。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自然离不开师资力量的推动。教师个人的能力和素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学校也是根据教师的能力进行招聘,所以在城市里,学校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对教师的各方面都要进行考察,尤其是近年来教师“虐童”问题泛滥,学校越来越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而在农村,大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是不如城市教师的,有些贫困的深山地区,只有一名教师,需要尽其所能教授各方面的知识。师资力量分配不均导致的后果,必然是小学语文教育水平差异越来越明显。

三、实现城乡小学语文教育公平的措施

1.建立现代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育平台。经济发达的地区,对教学设施要求都比较高,早早地将信息技术引入了教学。而对于解决城乡小学语文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政府可以提供相关的信息技术平台,给予农村小学崭新的教学设施。网络慢慢地深入很多地形复杂的地区,信息技术的引入成为可能。比如说电视机、投影仪的运用,利用这些现代信息技术来丰富农村小学课堂的教学,拓展小学生的视野,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个方面,政府必须发挥领导作用,组织各方力量对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水平进行改进。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育平台的投资力度,尽快完善农村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育的硬件设施,组织购买相关的教学软件,通过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育手段,把全国各地的优质小学语文教育资源归纳起来以方便师生共享。同时,政府需要针对城乡小学语文教育建立相关的小学语文教育制度,规范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育平台的开发与建立,保证投放的资金落到实处。2.加强优质教师的培训。教师在小学小学语文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小学生对教师基本是言听计从。城乡小学小学语文教育的不公平问题,突出表明教师个人能力和素养也需要加强。最主要的是要加强对教师的相关培训,比如一些专业知识、心理素质、教学能力、职业认知之类的培训。并且,在引入信息技术设施的同时,也要对教师进行培训,根据设备使用、更新的程度来制定对应的培训计划。农村技术相对落后,可以借鉴城市中一些发达地区的经验和教训。所以,缓解城乡小学语文教育公平矛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好每一小部分的工作,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总之,要实现城乡小学语文教育公平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深入探讨,根据不同的地区情况制定更加合适又详细的方案。信息技术提供的是手段,其他影响城乡小学语文教育不公平的因素,还需另外研究,只有把各部分的问题解决好,整体效果才能突出。城乡小学语文教育公平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需要各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周自波,吴景松,王静.滇西片区小学语文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小学语文教育,(11).

[2]徐啸.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联合体模式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6.

[3]吴秀圆.同步课堂背景下的城乡教师实践共同体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4]金泉元.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高校小学语文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探究[J].电子测试,2015(02).

篇9:中招公平公正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关于中招公平公正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目前中招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直接关系到能否贯彻落实中招公平公正的`录取原则,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分析中招存在困难和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贯彻落实中招公平公正录取原则的对策.

作 者:黄连珍 王建奎 杨宏威  作者单位:河北教育考试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刊 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年,卷(期): “”(33) 分类号:G71 关键词:中招公平公正   问题   研究探索  

篇10:语文教学中的教育公平案例(教学案例)

语文教学中的教育公平案例(教学案例)

背景描述:中英西南项目已经在从江县实施几年了,教育公平也真正开始走进课堂,许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开始感到老师可亲可敬了。过去的严师出高徒,板起脸孔教学,师道尊严,已经逐渐远离我们的中小学课堂,教育公平的主流化趋势已浮出水面。从江的老师在自己的课堂上也开始了许多新的探索。然而,要让我们的学生确实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感受到课堂中的公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要正视学生的闪光点,而不是揪住学生的不足而不放。可是现实中的课堂,我们许多的教师往往忽略了这点,或者认为无足轻重。我自己的一个真实故事让我坚信做到这一点是多么的重要,说小一点,可以帮助许多同学拾回自信;说大一点可以让老师成为学生眼中的优秀教师。

故事描述:我在教学七年级下册《邓稼先》一文后,要求两个同学(其中一个女的坐在前面,另一个男的坐后面)上黑板前,听写词语,其他的同学在下面写。我读了“马革裹尸、鲜为人知、可歌可泣、锋芒毕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当之无愧、宰割、彷徨、鞠躬尽瘁”等共十个词语。其中前面的这个女同学完整地写对了八个词语,另两个词语,分别出现一个错别字。后面这个男同学完整地写对了七个,后三个词语也分别出现了三个错别字。结果我在纠错时,学生的.问题,让我永远也难以忘怀。

我说:“下面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交换,对照课本检查错误,看他(她)写错了几个?”

我又示意在黑板前听写的两位同学回座位对照检查。两分钟后同学们检查起了,我按照惯例,给在黑板写的两位同学纠错。

我问:“大家看,我们请的顾重秀同学(女同学)还写错了几个词语?”同时我注意到她也意识到写错了,满脸变得通红。

同学们:“两个!”

我说:“不小心了吧?以后要注意啊。”

我说:“大家再看潘良坤写错几个词语?”

同学们:“三个!”

潘良坤满不服气地说:“老师,我只有三个字还没写对,其余的全对。”

潘良坤的话,让我楞住了:是啊,为什么?我总是强调出的错误,而不是他做的对的呢?他说的多好呀。为了掩饰我的尴尬,我便对同学们说:

“大家看,老师的话与潘良坤的话有区别吗?”

很多同学陷入了沉思,这时语文水平较高的唐班长站起来发言了:“有区别,您和我们强调的是他的错,他强调的是他的对的。”

“那么,老师应该强调对还是强调错呢?”

“老师,我觉得应该强调对的,也就是我们的优点,这会让我们产生一种自豪感。”唐班长的话音一落,全班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注意到,潘良坤同学眼里闪过了一丝自信和高兴。我也随着同学们拍起了手掌。

“好,老师给你们道歉,同时向大家承诺,今后我就强调你们的靓点,希望你们展现更多的靓点给老师看,好吗?”

“好!”全班同学声音整齐有力。……

故事后的反思:在教学中,往往我们老师为了使学生学得更好,总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强调学生学习的错误,希望他们能立马把自己所传授的学会,所谓恨铁不成钢,殊不知好铁成钢也有个过程,这过程还必须讲究技巧,才能炼出更好的钢来。老师强调学生学习的错误,出发点虽善,但对学生是很不公平的,忽略了学生自身的感受,很容易使学生泄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甚至挫伤学生的成就感。这可以说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因为,中小学生从心理学来讲,更需要的是老师的鼓励,老师一句鼓励的话对孩子来讲,就像炎炎夏日一丝凉爽的清风;老师一个赞美的眼神,就像寒冬天里一缕温暖的阳光。所以课堂上需要鼓励,我们作为老师,应该不仅给学生知识,还要给他们学习的快乐,让他们体会成功。而要做到这点,就要老师正视学生的闪光之处,不要紧紧地盯着出现的不足。如果一堂课,一个老师有几句鼓励的话,几个欣赏的眼神,几句赞美的话语,那孩子们该会怎样的高兴啊!试想这样的课堂,谁不欢迎呢?

所以让教育公平走进课堂,教师应该正视学生的闪光之处。

邓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