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定窑鉴赏

w1314yl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w1314yl”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宋代定窑鉴赏(共1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宋代定窑鉴赏

宋代定窑鉴赏

提到瓷器,必言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这其中,定窑是烧造时间最早的,主要烧白瓷,其他四窑都是青瓷系,为白色在宋代瓷器中撑起了一片天。

定窑

五大名窑里,也只有定窑不以釉色取胜,而以纹饰作为装饰特点,刻花、划花、印花……多种多样的装饰手段,将定窑瓷器装点得极其美妙。

定窑白釉刻划花卉纹罐

“定窑在唐代时就已是著名瓷场,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北宋中后期,定窑由于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北宋定窑装饰技法丰富多彩,有堆塑、刻花、划花、剔花、印花等,其剔花、刻花、印花技法对同时期其他窑场产生了重要影响。”

北宋 定窑白磁刻莲花纹盌

五代定窑白釉“官”字划花莲瓣纹盖罐

故宫博物院的收藏里,定窑类型的瓷器近八百件,多数具有花纹,无论划花流畅如画、印花繁丽如织绣,均能见到宋人纹样设计的多样趣味。

定窑白釉刻划花石榴纹碗

定窑白釉刻花花卉纹唾盂

北宋苏东坡曾咏叹「定州花瓷琢红玉」,金人刘示阝亦记载「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句,足见有花纹的定窑白瓷,风靡当时代。

北宋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定窑瓷首饰

而就是这些瓷器中的白富美,经过几千年的时光流转几世轮回的人间繁华,在如今仍能焕发出迷人的光芒:观复猫屋部分老瓷片首饰,选瓷于宋代定窑,穿越千年寻找定窑的那份记忆。

定窑

白色胎土上或以刀刻划花纹或以模子笵印花纹,纹线间呈现清晰的.图案,为牙白素净的瓷面增添无限的华美。这样含蓄温雅、变化万千的美感,让人一眼望穿!

“经匠人倾心镶嵌,与银质、暗香红木搭配的定窑瓷素洁大方,质朴无华被淋漓尽致地展现于眼前,润洁的白胎晶莹似玉,仿若洒下的月光,纯然皎洁。用定窑的素雅表达自己内心的恬静,幸存一瓣定窑花,心存一瓣花芬芳!”

……

篇2:宋代诗词鉴赏

宋代诗词鉴赏

感遇三十八首(其四)

陈子昂

乐羊为魏将, 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 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 乃属放麑翁。

孤兽犹不忍, 况以奉君终。

这是《感遇诗》的第四首。诗人拈出两则对比鲜明的历史故事,夹叙夹议,借古讽今,抒写自己对时事的深沉感慨。全诗质朴雄健,寄寓遥深。诗中写了两个历史人物:乐羊和秦西巴。乐羊是战国时魏国的将军,魏文侯命他率兵攻打中山国。乐羊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国君就把他杀死,煮成肉羹,派人送给乐羊。乐羊为了表示自己忠于魏国,就吃了一杯儿子的肉羹。魏文侯重赏了他的军功,但是怀疑他心地残忍,因而并不重用他。秦西巴是中山国君的侍卫。中山君孟孙到野外去打猎,得到一只小鹿,就交给秦西巴带回去。老母鹿一路跟着,悲鸣不止。秦西巴心中不忍,就把小鹿放走了。中山君以为秦西巴是个忠厚慈善的人,以后就任用他做太傅,教育王子。

一个为了贪立军功,居然忍心吃儿子的肉羹。骨肉之情薄到如此,这样的人,对别人岂能有忠心呢?一个怜悯孤兽,擅自将国君的猎物放生,却意外地提拔做王子的太傅。这样的人,对一只孤兽尚且有恻隐之心,何况对他的国君呢?他肯定是能忠君到底的。

现在要研究的是:陈子昂为什么要写这两个历史故事?他当时“遇”到了什么事,因而有“感”要发呢?原来武则天为了夺取政权,杀了许多唐朝的宗室,甚至杀了太子李宏、李贤、皇孙李重润。上行下效,满朝文武大臣为了效忠于武则天,干了许多自以为“大义灭亲”的残忍事。例如大臣崔宣礼犯了罪,武后想赦免他,而崔宣礼的外甥霍献可却坚决要求判处崔宣礼以死刑,头触殿阶流血,以表示他不私其亲。陈子昂对这种残忍奸伪的政治风气十分愤怒。但是他不便正面谴责,因而写了这首诗。这首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首咏史诗,实质上是一首针砭当时政治风气的讽谕诗。清代陈沆《诗比兴笺》说它“刺武后宠用酷吏淫刑以逞也”,是道出了作者旨意的。

范仲淹:《渔家傲》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词作鉴赏

范仲淹的《渔家傲》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

范仲淹守边时,作《渔家傲》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修尝称为“穷塞主”之词云云。现仅存一首。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延州的所区域。当时延州为西北边地,是防止西夏进攻的军事重镇,故称“塞下”。“秋来”,点明了季节。“风景异”,概括地写出了延州秋季和内地大不相同的风光。作者用一个“异”字概括南北季节变换之不同,这中间含有惊异之意。“衡阳雁去无留意”。雁是候鸟,每逢秋季,北方的雁即飞向南方避寒。古代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所以王勃说:“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词里的“衡阳雁去”也从这个传说而来。“无留意”是说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奋飞,毫无留恋之意,反映了这个地区到了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下边续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战地景象:“四面边声连角起”。起谓“边声”,总指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这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上句写延州周围环境,它处层层山岭的环抱之中;下句牵挽到对西夏的军事斗争。“长烟落日”,颇得王维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写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而“长烟落日”之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把所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展现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隐隐地透露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下片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燕然,山名,即杭爱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汉和帝永元元年(89),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还”(《后汉书。和帝纪》)。词意是说,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然而要取得胜利,更为不易。“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羌管,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发的是凄切之声,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耳闻目睹尽皆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下句:“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情调苍凉而悲壮。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

宋词赏析:点绛唇

点绛唇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王禹偁词作鉴赏

此词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作者唯一的传世之作。全词以清丽的笔触、沉郁而高旷的格调,即事即目,寓情于景,通过描绘江南雨景,寄寓了作者积极用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理想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竹林纪事》评此词云:“情丽可爱,岂止以诗擅名。”起首一句“雨恨云愁”,借景抒情,借情写景。云、雨并无喜怒哀乐,但词人觉得,那江南的雨,绵绵不尽,分明是恨意难消;那灰色的云块,层层堆积,分明是郁积着愁闷。即使是这弥漫着恨和愁的云雨之中,江南的景色,依旧是美丽的。南齐诗人谢朓《入朝曲》写道:“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王禹偁用“依旧”二字,表明自己是仅承旧说,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上片煞拍写的是:濛濛的雨幕中,村落渔市点缀湖边水畔;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空袅袅升起;水天相连的远处,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但如此佳丽的景色,却未能使词人欢快愉悦,因为“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古人心目中,由飞鸿引起的感想有许多。“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这里,词人遥见冲天远去的大雁,触发的是“平生事”的联想,想到了男儿一生的事业。王禹偁中进士后,只当了长洲知县。这小小的芝麻官,无法实现他胸中的大志,于是他恨无知音,愁无双翼,不能象“征鸿”一样展翅高飞。最后,王词将“平生事”凝聚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之中,显得含蓄深沉,言而不尽。

这首词艺术风格上一改宋初小令雍容典雅、柔靡无力的格局,显示出别具一格的面目。词中交替运用比拟手法和衬托手法,层层深入,含吐不露,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饰,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从思想内容看,此词对于改变北宋初年词坛上流行的“秉笔多艳冶”的风气起了重要作用,为词境的开拓作了一定的贡献。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韵一)

洛阳儿女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韵二)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韵三)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韵四)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韵五)

婉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韵六)

这首诗的体裁,名为“七言歌行”。魏晋以来,这种诗体,多用于乐府歌辞,到了唐代,渐渐脱离乐府,成为一种七言古诗的形式,名曰“歌行”。歌行是诗,不是乐府曲辞了。卢照邻,骆宾王等初唐诗人都有篇幅较长的歌行,不过他们的句法,还继承齐梁诗的浓丽风气,又多做对句。刘希夷的歌行,极少用对句,也不多用典故。文字明白流利,诗意也不隐晦。这些特征,都是继承了古诗的传统,和当时流行的文风不合。因此,他这一类诗在同时代是被认为肤浅俚俗,有乖风雅。直到六七十年以后,在玄宗天宝年间,丽正殿学士孙翌,字季良,编选了一部《正声集》,把刘希夷这首诗选进去,以为全集中最好的诗,从此才被人注意。

《唐才子传》称:刘希夷,字延芝,颍川人。《全唐诗·小传》说:刘希夷,一名庭芝,颍川人。历代选本,或称刘庭芝,或称刘希夷,大概他的名与字已无法辨正了。《唐才子传》又记录他是上元二年(公元六七五年)的进士,是宋之问的外甥。但宋之问也是上元二年进士及第的,可知甥舅年龄差不多。刘希夷作《代悲白头翁》,宋之问看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联,极其喜爱,知道这首诗还没有流传出去,就向刘要这一联,用入他自己的诗中。刘希夷当时答应了,但后来又反悔,因而泄漏了这件秘密,使宋之问出丑。宋之问大怒,叫人用土袋压死刘希夷,当时刘还不到三十岁。这是唐人小说中所记的一段文艺轶事,未必可信,但由此可知这首诗是很著名的。当时及后世,都有人摹仿,甚至剽窃。《才调集》选录贾曾的一首《有所思》云: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幽闺女儿爱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岁花开君不待,明年花开复谁在。

故人不共洛阳东,今来空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这完全是剽窃了刘希夷的主题和诗句,甚至连宋之问赞赏的两句也据为已有。直到清朝,曹雪芹作《红楼梦》,代林黛玉作《葬花词》,还偷了好几句。

这首诗的题目,各个选本都有不同。《唐音》、《唐诗归》、《唐诗品汇》、《全唐诗》,均作《代悲白头翁》。《文苑英华》、《乐府诗集》,《韵语阳秋》作《白头吟》。尤袤《全唐诗话》作《白头翁咏》。此诗又见于宋之问诗集,题作《有所思》。唐人编《搜玉小集》题作《代白头吟》。闻一多以为应当以《代白头吟》为是,因为《白头吟》是乐府旧题,晋宋人拟作古乐府,都加一个“代”字,例如鲍昭所作乐府,就有《代白头吟》、《代东门行》等。

按《乐府古题要解》说:《白头吟》是汉代卓文君所作。因为司马相如要娶一个茂陵姑娘为妾,卓文君乃作《白头吟》表示要与司马相如离婚。相如才放弃了娶妾之意。后世诗人拟作此曲,都以女人被丈夫遗弃之事为主题。如果用比兴的方法,也大多是写忠臣失宠于帝王的苦闷。刘希夷这首诗的主题,显然并无此意。《韵语阳秋》作者葛立方又误解“红颜子”为妇女,因而说此诗是写男为女所弃,离作者的本意更远了。刘希夷另外有两首诗,题为《代闺人春日》,《代秦女赠行人》,这两个“代”字之后,并不是乐府旧题,可见《代悲白头翁》决不是《代白头吟》之误。又同时诗人崔颢有《江畔老人愁》,张谓有《代北州老人答》,都是代老人诉苦的作品,可知当时曾流行过这样的主题。因此,我以为这首诗的题目仍当以《代悲白头翁》为是。题意表示,不是作者自己悲叹白头翁,而是代别人悲叹。代什么人呢?代那些“红颜美少年”。全诗的主题是警告青年人,不要耽于行乐,须知青春不能长驻,公子王孙的歌台舞阁,最后都成为黄昏时鸟雀悲鸣的地方。今天看见一个白头翁,应当怜悯他,也就是怜悯自己的将来。作品的思想倾向是消极的,它只有指出华年易逝,而没有鼓励青年如何抓住华年的积极因素。

全诗二十六句,第一句至第十二句为前半篇,以落花为中心。大意说:花有谢落之时,但明年仍然开花,人则红颜一改,便成老翁。从此转到下半篇,劝告青春旺盛时代的青年人,应该怜悯“半死白头翁”,自己警惕。今天你看到的白头翁,当年也是“红颜美少年”,他也曾和公子王孙一起在花前清歌妙舞,在光禄勋、大将军的园林、楼阁里饮酒作乐。可是,一转眼就病了,老了,不再有人邀请他去参加“三春行乐”。从前在筵席上歌舞的姑娘,也不经久,不到几年,便已满头白发。著名一时的豪家的园林、楼阁,曾经是多少青年宴饮作乐的地方,到后来都成为一片荒地,只有鸟雀在黄昏时候喧噪,好像是有所悲悼。后半篇是全诗的主体,前半篇只是一个引子。这样的艺术手法,用古典文学批评的术语来说,叫做“以落花起兴”。

什么叫“起兴”,说来话长。但既然讲到了这个语词,就不能不全面地讲解一下。在汉朝的`时候,有一位姓毛的学者,不知其名。有人说是毛亨,有人说是毛萇,弄不清楚,相传称为毛公。毛公研究《诗经》,给每一篇诗标明了主题思想,称为“诗序”。卷首有一篇总序,称为大序,于是每首诗的序,就称为“小序”。在《大序》中,他提出了诗的“六义”。他说:“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他所谓诗的六种意义,其实是诗的体裁和创作方法。“风、雅、颂”是诗的三种作用。因作用不同而体裁也不同。《诗经》这部古代诗选集是按照“风、雅、颂”三种作用来编定的,“赋,比、兴”是创作方法。但是这位毛公解释了“风、雅、颂”,而没有解释“赋、比、兴”,好像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后来郑玄笺注《诗经》,常常在诗的第一章下注曰:“兴也。”但是他绝不注出“比也”,或“赋也”。他以为比和赋是人人都知道的,不用注明。只有兴,他还特别作了解释:“兴是譬喻之意。意有不尽,故题曰兴。”意思是说:兴也是譬喻(比),不过不是单纯的对比,而是超越了对比的范围的。因此,他专把用“兴”的手法做的诗注明,使读者了解比和兴的区别。从此以后,我国古典诗歌的刨作方法,就一直用“赋、比、兴”三字来说明。刘勰的《文心雕龙》里有一篇《铨赋》,又有一篇《比兴》,对这三个字作了细致的解释。现在我把他对赋、比、兴所下的定义节录在这里:

赋——赋者,铺也。铺采捕文。体物写意也。

比——何谓为比?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也。

兴——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比则蓄愤以斥言,兴则环比以托讽。盖随时之义不一,故诗人之志有二也。

这些铨释,为六朝人的文体所局限,今天看来,不够明确。到南宋时,朱熹作《诗经集传》,他在每一首诗下都注明了“赋也”、“比也”或“兴也”。他还给每一个字下了简明的定义:

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赋就是正面描写某一事物,修辞上可以用渲染、夸张的手法。比是引用一个事物来比拟另外一个事物。兴是先讲一个事物,引起主题思想中要用到的事物。这三种创作方法,赋最单纯,比和兴则似同实异,在某些作品中,不易区别。刘勰也说:“比显而兴隐”。(《文心雕龙·比兴》)朱熹对某些诗的注释,曾用“赋而兴也”,或“比而兴也”,可知他也感到不容易划定。由此,我们应当注意,这三个字并不代表绝然不同的三种创作方法,特别是比和兴。我们可以说,比是直接的比喻,兴是间接的比喻。从比喻这一作用来看,它们原是相同的。所以在文学批评的术语中,“比兴”总是结合成为一个名词,和“赋”对立。而做诗为什么要用比兴手法,为什么不能像散文一样的直说,而偏要用一个事物来比喻或兴起另一个事物?这是为了要用具体的事物形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思想概念,即所谓形象思维。

现在,我们回头来再看刘希夷这首诗。前半篇里的落花与人的关系是比,但前半篇对后半篇的关系却是兴。按照朱熹的方法来讲,这就是“比而兴也”。先以落花为比,以引起白头翁之可悲。

这首诗的比兴方法运用得简单,所以一读就可悟到。前半篇和后半篇,区分得很明显。初学作诗的人,可以从这一类诗的习作入门。歌行体诗发展到盛唐,李白、杜甫等大诗人都写了不少著名的歌行。他们的艺术手法更高超,比兴的运用也更复杂、更深刻、更隐晦。

歌行与律诗不同之处,第一是句数可随作者自由,不象律诗那样有规格。第二是不需要用对句。有些作者偶尔用几联对句,例如此诗只有第四、六、十联是对句。也有作者通篇都用对句,例如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第三是平仄粘缀没有律诗那样严格。第四是它不限韵数,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随便转韵。这些特征,都与古体诗同,而与律体诗不同。所以歌行属于古诗,而不属于律诗。

这首诗用了六个韵脚,即转韵五次。第一联和第二联都是二句一韵。第三、四联四句一韵,第三句(即第四联上句)不协韵,这和一首绝句同。第五、六、七联六句一韵,第三、五句不协韵,这和一首律诗同。第八、九、十、十一联八句一韵,也和一首律诗同。第十二、十三两联四句一韵,第三句不协韵,亦和绝句同。由此可见,一首歌行的句法、章法组织,包含了各种诗体在内。学作歌行体诗,同时就是学作各体诗。

歌行都是长篇。如果一韵到底,一则音乐性太单调,二则作者不易选择韵脚。因此就需要转韵。盛唐以后,歌行转韵,渐渐地有了规律,一般都是四句或八句一转。转韵处总是在一个思想段落处,隐隐还保存四句一绝的传统,刘希夷这首诗的转韵方式,特别是第一联一韵之后,第二联立刻转韵,第三联又转韵,这种不规则的转韵方式,在以后的歌行中,是极少见到的。

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骆宾王 《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篇3:宋代经典古诗词鉴赏

宋代:杨泽民

双眼滟秋波,两脸凝春雪。尊前初见处,琴心绝。千磨百难,石上琼簪折。人非天样阔。车马难通,奈何没个关节。

深盟密约,啮臂曾流血。须知弦断有,鸾胶接。别离日久,转觉归心切。先把新词说。憔悴相容,怕伊相见离别。

杨泽民

南宋乐安人。著有《和清真词》,时人合周邦彦、方千里词刻之,号三英集。作品有《瑞龙吟》、《琐窗寒》、《风流子 》、《渡江云》、《应天长 》、《荔枝香》、《还京乐》、《扫花游》、《玲珑四犯 》、《解连环》等。

渔家傲(福建道中)

宋代:陈与义

今日山头云欲举。青蛟素凤移时舞。行到石桥闻细雨。听还住。风吹却过溪西去。

我欲寻诗宽久旅。桃花落尽春无所。渺渺篮舆穿翠楚。悠然处。高林忽送黄鹂语。

两同心・巍巍剑外

宋代:杜安世

巍巍剑外,寒霜覆林枝。望衰柳、尚色依依。暮天静、雁阵高飞。入碧云际。江山秋色,遣客心悲。

蜀道d行迟。瞻京都迢递。听巴峡、数声猿啼。惟独个、未有归计。谩空怅望,每每无言,独对斜晖。

篇4:定窑瓷器鉴定

定窑瓷器鉴定

定窑瓷器鉴定

定窑瓷器的鉴定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定窑瓷器多为白胎,尤其宋代产品,几乎都是白瓷胎,胎质十分坚硬。这是因为原料中含氧化铝量较高。所以釉面之色呈所谓的“象牙白”色。少数质差的釉为白中微闪灰黄。白定釉面呈半透明状,因为施釉较薄,所以薄处能隐约看到胎色。在器物的折腰处可见积釉呈浅浅的黄绿色。积釉处气泡稀疏通透,大小不一。这是鉴识时要注意的要点。

2、要有玉质感。宋代制瓷追求玉质效应,以有玉质感的为上品,特别是作为宫廷烧造的瓷品,更是必须要烧出玉质感来的。

3、要见“竹丝刷痕”。定窑的制胎工艺中,在胎半干之时,有用竹丝刷子旋修这一道工艺,因此在胎面上就留有一些“竹丝刷痕”。

4、宋代定窑白釉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所谓的“泪痕”。这是上釉过程中,釉浆流淌的痕迹,“泪痕”厚处均有明显的偏黄色。无论是正烧,还是覆烧,“泪痕”流向均是自上往下流淌。这是鉴定定窑瓷器尤其要仔细观察的重要特征。

如果你想要免费鉴定的话,可以上藏龙古玩网。

定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以生产白瓷而驰名。定窑瓷器多为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酱釉、褐釉、绿釉等品种。定窑白瓷的驰名始于北宋,而定窑白瓷的烧造则始于唐代。定窑窑址位于河北曲阳涧磁村,

定瓷大宗的北宋定窑白瓷,具有以下的特征: 信息条形码:351039481010983697

上海世博会已落下帷幕,但通过这次文化盛会,全球的目光聚焦于上海,正是鉴于其强大的辐射力,全球的影响力,高质量的欣赏和购买力,中国上海已经为古董艺术品的交易所中心,也是中外文化门所交流的理想之地。

春秋季大型拍卖会开始征集藏品啦,联系人余经理 联系电话:15021888256,邮箱:1944734541@.伴随着20上海世博会在上海的成功举办,上海 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古玩艺术行业的发展更是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为了迎接来自内地、港澳台,世界各国的成功人士以及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到来,满足成功人士对艺术真品、精品、极品的极度收藏和投资需求;公司以持续的创新力和优质的服务率先推出专业化的.服务项目,打造一流的古玩交易平台,为国际和国内的古玩行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公司服务:权威专家鉴定,物理机械检测,展览交易平台,艺术精品拍卖,大型鉴宝和文化沙龙活动

征集范围:

精品陶瓷:各代窑口及各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翡翠玉器: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 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名家字画: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杂项清玩: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等。

明清家具: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为最好。

买家构成:香港鼎藏集团客户;胡润百富买家;山西大买家;江浙房地产老板;温州商会,温州企业家 联合会;上海赛车俱乐部,游艇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买家等等!

国家级文物鉴定专家的鼎力支持,国内外高端客户的雄厚实力保证。

聚全球华商财力,定向委托搜天下资深藏家宝物。

媒体宣传和网络展拍结合,打造全面立体的宣传阵容。

搭建业内规模较大特色明显的拍卖广场,成就钻石级艺术品交易平台。

公司特色:上海泓宝拍卖公司除以拍卖形式帮助藏家达成交易外,展厅销售也占有很大比例。公司拥有自己的精品展厅,凡高档藏品都可展出,以此吸引更多买家欣赏和购买。

凡参拍藏品都可在拍卖前展出,以此吸引更多买家购买并提高成交率。拍卖图录将发送给五百强企业家及各地商贾政要!在财富类杂志及各媒体重点推广宣传!送拍流程:(凡欲送拍品者,请将藏品图片发送到电子邮箱,注明您的姓名、电话,所在区域,我们会在三天之内给您回复。) 公司竭诚为供拍和竞买双方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届时垂询。

篇5:宋代诗词的鉴赏技巧

宋代诗词的鉴赏技巧

【例题解析】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解析:(1)送别的内容一般表现朋友之间的挚爱深情,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或伤感,或期待等。这类词大多缠绵凄切(但也有例外)。这类词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读出一种“不舍”之情,从“水送无穷树”“云埋一半山”又可看出朋友此去是山长水远,作者的情感已从这两句写景中流露出来,即寓情于景。(2)题干中已暗示,这首词在下片写出了两层“新意”,既是新意,就意味着不流俗于一般的送别诗词只是抒发离愁别绪。这里只要读懂下片中的两句,就不难看出两层新意分别是对友人的安慰劝勉和嘱咐。

答案:(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远比路途**险恶得多。

【阅读指导】

宋代诗词鉴赏在古代诗词鉴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在鉴赏宋代诗词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生平

言为心声。每一首诗词的问世,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和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及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如果我们把每首诗词和作者作此诗此词的背景、作者的性格割裂开来,就不能确切地理解其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抱负。如欧阳修《梦中作》:“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其中第一问是: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第二问是: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如果不了解欧阳修作此诗的背景,不了解作者的生平,这两个问题便无从谈起。好在材料的后面有注释:本诗约作于皇v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在这首诗中,诗题为“梦中作”,因此诗中写了四个梦境即秋月、春宵、棋罢、酒阑,四个梦境看似跳跃变幻,但是有一条线把它们贯串起来,这就是作者的心情:他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希望能脱离官场返回家乡。本诗在写法上是一句一个场景,四句诗写出了四个梦境。另外,这首诗还有拟景写情、情景交融的特色。

二、捕捉形象,领会诗歌意境

诗词的形象包括事象、物象、意象(事象、物象以特定的情意构成了固定的关系)等,既是指叙事类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英雄、名流、亲属、友人等),也是指抒情类诗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词中所描写的景和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烟之类,都是诗词中常见的形象。这些形象倾注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词中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如郭祥正的诗《访隐者》:“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其中第二问要求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在第三句中,作者通过“酒熟不出门”写隐者足不出户,独饮自己酿造的美酒;第四句通过“残花满地无人迹”的景物描写进一步烘托隐者孤独、随性自然的形象。因此答案可概括为: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打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三、理解题目,品味诗歌语言

看人先看头,赏诗先赏题,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它富含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作者的心情、诗词的意境以及诗词的.类型等。有不少诗词考题的设置和该诗词的题目有关,研读试题,往往能从中得到提示性的暗示。在通过题目了解到诗词所写的大体内容后,就要细细地去品味诗词的语言。诗词的语言形象凝练,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品味语言一是要品味作者“炼字”的妙处,二是要品味重要语句的作用,因为关键字词和重要语句就是诗词的眼睛。如陈与义的诗《送人归京师》:“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问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从题目看,这是一首送别诗,因此它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再结合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中的内容,可知虽然暂无战事,但国破山河碎,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现实仍然让诗人痛心疾首,因此诗中又充满着国仇家恨、忧国忧民的悲愤之情。所以这样写并不矛盾。

四、探究技巧,关注相关背景

诗词表达的意境和形象,大都与其所运用的表达技巧有关,如修辞的运用、情景的结合、虚实的结合等。所以探究技巧既可感到形式的妙处,也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与表达技巧一样需要同样关注重视的,还有诗词的相关背景,如作者的人生遭遇、风格特点、作品的创作动机等。了解这些,必将有助于我们对古代诗词的鉴赏。如王安石的诗《定林》:“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要求简析第三联中作者表现情感的手法。要回答此题,需要关注命题材料下面的背景注释“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再结合第三联诗句内容,答案可概括为:运用拟人手法,作者把“云”和“月”人格化。作者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了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情。

【阅读思考】

1.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梅 花

陈 焕

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梅花绝句

陆 游

闻道梅花坼[注]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注]坼:裂开,此谓花朵绽开。

(1)这两首诗中的头两句分别写出了梅花绽放时的不同状态,请加以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中的后两句分别借助奇特的想象写出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请加以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日偶成

程 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1)这首诗开头两句描摹了一幅春景图。“图”中描摹的景物都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内容主旨角度评析这首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日长简仲咸[注]

王禹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

不同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注]本诗作于作者因有志改革反被诬告而获罪被贬谪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时。

(1)首联的“闲”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情”与“景”的关系分析“风飘北院花千片”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莎 衣①

杨 朴②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①莎衣,即蓑衣,是以蓑草编织起来的御雨的衣披。②杨朴,字契元,为人恬淡闲静,不慕荣华富贵,一生布衣。

(1)在前两句中,作者为什么说“软绿柔蓝著胜衣”?试加以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颔联中,作者描绘了一幅渔人乐趣图,请描绘这幅画面,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要描绘这幅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柳州开元寺夏雨

吕本中[注]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成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沈浮。

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注]南宋初期,吕本中历尽艰辛,长途跋涉,从北方流亡到柳州避乱,因有所感而作此诗。

(1)从“静”“动”的角度分析诗中的三四两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最后两句借用了“面如田字”和“班超封侯”两个典故,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舟过荻塘

沈与求①

野航春入荻芽塘,远意相传接渺茫。

落日一篙桃叶浪②,薰风十里藕花香。

河回遽失青山曲,菱老难容碧草芳。

村北村南歌自答,悬知③岁事到金穰④。

[注]①沈与求:生活在南北宋之交,是个主战派。②桃叶浪:指落日余晖映照下的波浪。③悬知:料知,推想而知。④金穰:指丰收之年。

(1)简要分析诗中三四句描写景物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首诗中,作者寄寓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书友人屋壁

魏 野

达人[注]轻禄位,居处傍林泉。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闲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

静想闲来者,还应我最偏。

[注]达人,即通达知命的人。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的是什么内容?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加以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间两联,作者把友人的隐逸生活勾画得细致生动,请加以描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6:宋代李清照《武陵春》鉴赏

宋代李清照《武陵春》鉴赏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

⑴此词在《词杂俎本·漱玉词》、《类编草堂诗余》、《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文体明辨》、《古今名媛汇诗》、《词的》、《啸余集》、《古今女史》、《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城县志》、《花镜隽声》、《见山亭古今词选》、《诗余神髓》、《古今图书集成》、《同情词集选》题作“春晚”,《彤管遗编》、《彤管摘奇》、《名媛玑隽》题作“暮春”,《词学筌蹄》题作“春暮”,《词汇》题作“春晓”,《词鹄》调作“武陵春第二体”。赵万里辑《漱玉词》云:“至正本《草堂诗余》前集上如梦令后接引此阕,不注撰人。玩意境颇似李作,姑存之。”(案明成化本、荆聚本、陈钟秀本、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上,此首俱无撰人,与至正本同),《古今断肠词选》卷二又误以此首为马洪所作。

⑵“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花已尽”,《词谱》、清万树《词律》作“春已尽”。

⑶“日晚”,《花草粹编》作“日落”,《词谱》、《词汇》、清万树《词律》作“日晓”。

⑷“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三国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宋贺铸《雨中花》:“人非物是,半晌鸾肠易断,宝勒空回。”

⑸“泪先”,《彤管遗编》、《彤管摘奇》作“泪珠”,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珠,误”。《崇祯历城县志》作“欲泪先流”,误删“语”字。

⑹“闻说”,清叶申芗辑《天籁轩词选》作“闻道”。“春尚好”,明程明善辑《啸余谱》作“春向好”。“双溪”,水名,在浙江金华,是唐宋时有名的风光佳丽的游览胜地。有东港、南港两水汇于金华城南,故曰“双溪”。《浙江通志》卷十七《山川九》引《名胜志》:“双溪,在(金华)城南,一曰东港,一曰南港。东港源出东阳县大盆山,经义乌西行入县境,又汇慈溪、白溪、玉泉溪、坦溪、赤松溪,经石碕岩下,与南港会。南港源出缙云黄碧山,经永康、义乌入县境,又合松溪、梅溪水,绕屏山西北行,与东港会与城下,故名。”

⑺“拟”,准备、打算。“也拟”,也想、也打算。宋姜夔《点绛唇》:“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辛弃疾《摸鱼儿》:“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轻舟”,《汇选历代名贤词府》、清陆昶《历朝名媛诗词》作“扁舟”。

⑻“舴艋”,小舟也,见《玉篇》及《广韵》。“舴艋舟”,小船,两头尖如蚱蜢。《艺文类聚》卷七一·南朝宋《元嘉起居注》:“余姚令何玢之造作平牀,乘船舴艋一艘,精丽过常。”唐张志和《渔夫》词:“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又“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宋《金奁集·黄钟宫·渔夫词(十五首)》:“舴艋为家无姓名,胡芦中有瓮头青。”元吴镇《渔夫》词:“舴艋为舟力几多。江头云雨半相和。”

⑼“载”,清万树《词律》:“《词统》、《词汇》俱注‘载’字是衬,误也。词之前后结,多寡一字者颇多,何以见其为衬乎?查坦庵作,尾句亦云‘流不尽许多愁’可证。沈选有首句三句,后第三句平仄全反者,尾云‘忽然又起新愁’者,“愁从酒畔生”者,奇绝!案:‘流不尽’句,见赵师侠《武陵春·信丰揖翠阁》词。赵师侠,又名师使,有《坦庵长短句》。”“载不动”句,宋郑文宝《杨柳词》:“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篇7: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鉴赏

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鉴赏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 一作:隐耀;霪雨 通:淫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 显示全部

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明:(1)(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越明年(2)(明媚) 至若春和景明以:(1) (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2)( 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夫:(1)(那) 予观夫巴陵胜状(2)(表句尾感叹) 嗟夫观:(1)( 看) 予观夫巴陵胜状(2)( 景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极:(1)(直到) 北... 显示全部

成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湖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心旷神怡”: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旷:开阔;怡:愉快。“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 显示全部

分析

中心思想 这篇文章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主题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一提起岳阳楼,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起千古名臣范仲淹,千古名文《岳阳楼记》, ... 显示全部

创作背景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此时他身体很不好。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一口答应,但是范仲淹其实没有去过岳阳楼庆历六年六月(即1046年6月),他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一记叙文,这都是看图写的。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 显示全部

赏析

《岳阳楼记》全文有三百六十八字,共六段。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第二段,格调振起... 显示全部

艺术手法

就艺术而论,《岳阳楼记》也是一篇优秀的文章。第一,岳阳楼之大观,前人已经说尽了,再重复那些老话没有意思。范仲淹就是采取了换一个新的角度,找一个新的题目,另说他的一套。文章的题目是“岳阳楼记”,却巧妙地避开楼不写,而去写洞庭湖,写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最后一段所谓“... 显示全部

概述

记事、写景、抒情融为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这篇记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显示全部

理解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八百里洞庭湖,南接湘、资、沅、澧,北分松滋、太平等长江支流,烟波浩淼,湖山辉映,自古以 来就是令人神往的江山胜地;岳阳古称巴陵,位于洞庭湖与长江汇合之处,枕山带湖,为巴、蜀、荆、襄之要冲。北宋庆历六年(1046),一代名臣范仲淹应朋友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千古名文《岳阳楼... 显示全部

作者介绍

篇8:宋代《鹤林玉露》鉴赏

宋代《鹤林玉露》鉴赏

《鹤林玉露》是一部记述宋代诗文以及文人轶事的文学书籍,属于笔记集,由宋代罗大经进行相应的编撰。

罗大经(11961242)字景纶,号儒林,又号鹤林,南宋吉水人。宝庆二年(1226)进土,历仕容州法曹、辰州判官、抚州推官。在抚州时,因为朝廷起起矛盾纠纷被株连,弹劾罢官。此后再未重返仕途,闭门读书,博极群书,专事著作。大经有经邦济世之志,对先秦、两汉、六朝、唐、宋文学评论有精辟的.见解。著《易解》十卷。取杜甫《赠虞十五司马》诗爽气金无豁,精淡玉露繁之意写成笔记《鹤林玉露》一书。

此书分甲、乙、丙三编,共18卷。半数以上评述前代及宋代诗文,记述宋代文人轶事,有文学史料价值。如乙编卷四《诗祸》一则,记宋理宗宝庆、绍定间江湖诗案一事,有助于对江湖诗派的了解;卷三《东坡文》一则,论苏轼文章深受庄子战国策影响,因为作者善文,其议论自具眼力;卷五《二老相访》一则,记杨万里与周必大晚年的亲密交往,可与史书所记二人不甚相合对比研究。书中对南宋偏安江左深为不满,对秦桧乞和误国多有抨击,对百姓疾苦表示同情,其中有不少记载,可与史乘参证,补缺订误。更为重要的是,对文学流派,文艺思想,作品风格,作过中肯而又有益的评论。

篇9:宋代女词人选评及鉴赏

宋代女词人选评及鉴赏

宋代乃词的黄金时代,无论是贵族妇人,还是平常女子,能够作词的`很多。除朱熹所言杰出女词人李易安、魏夫人(二人)外,尚有孙夫人、朱淑真、吴淑姬、张玉娘,并称为宋词名媛四大家。其他则更多,如唐诗一样,各阶层的人都有,可谓灿若群星,举不胜举。魏夫人(生卒年未详),名玩,襄阳人。丈夫曾布,字子宣,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弟弟,累居高职,仕途坦顺。徽宗即位(公元11),官拜右仆射,后与蔡京不睦而罢。据此推算,她大约为北宋末年人。曾燠《江西诗徵》卷八五《魏玩传》称:“玩,字玉汝,道辅(魏泰字道辅)姊,曾文肃布妻。博涉群书,工诗,尤擅人伦鉴,累封鲁国夫人。有《魏夫人集》(已佚)。”其词以婉丽清艳见常。如《江城子》云:“别郎容易见郎难,几何般。懒临鸾。憔悴容仪,陡觉缕衣宽。门外红梅将谢也,谁信道,不曾看。晓妆楼上望长安,怯轻寒,莫凭阑。嫌怕东风,吹恨上眉端。为报归期须及早,休误妾,一春闲。”又《菩萨蛮》两首:“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复引《阮郎归》:“夕阳楼外落花飞,晴空碧四垂。去帆回首已天涯,孤烟卷翠微。楼上客,鬓成丝,归来未有期。断魂不忍下危楼,桐阴月影移。”

魏夫人词,十之八九多离愁别恨之作。此为少妇一般共同心理,但别人都郁悒不宣,她凭却其才华,一无遮拦,俱付笔端。作为贵族夫人,衣食无忧,所欠仅是感情上的不足。远别的丈夫乃为英华俊貌、温柔体贴,愈使其自伤孤寂。故其词少有壮怀,闺情自专,较之男儿狭隘一些。然意出旁观,别出心裁,又多了几分雅韵与女子柔媚忧郁哀怨。清人陈焯云:“魏夫人词笔颇有超迈处,虽非易安之敌,亦未易才也。”如其《系裙腰》云:“灯花耿耿漏迟迟。人别后,夜凉时,西风潇洒梦初回,谁念我,就单枕,皱双眉。锦屏绣幌与秋期。肠欲断,泪偷垂,月明还到小窗西。我恨你,我忆你,你争知?”《好事近》:“雨后晓寒轻,花外早莺啼歇。愁听隔溪残漏,正一声凄咽。不堪西望去程赊,离肠万回结。不似海棠阴下,按凉州时节。”《定**》:“不是无心惜落花,落花无意恋春华。昨日盈盈枝上笑,谁道,今朝吹去落谁家。把酒临风千种恨,难问,梦回云散见无涯。妙舞清歌谁是主,回顾,高城不见夕阳斜。”《武陵春》:“小院无人帘半卷,独自倚栏时。宽尽春来金缕衣,憔悴有谁知。玉人近日书来少,应是怨来迟。梦里长安早晚归,和泪立斜晖。”《卷珠帘》:“记得来时春未暮,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暗卜春心共花语,争寻双朵争先去。多情因甚相辜负,轻拆轻离,欲向谁分诉。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减字木兰花》:“西楼明月,掩映梨花千树雪。楼上人归,愁听孤城一雁飞。玉人何处,又见江南春色暮。芳信难寻,去后桃花流水深。”“落花飞絮,杳杳天涯人甚处。欲寄相思,春尽衡阳雁渐稀。离肠泪眼,肠断泪痕流不断。明月西楼,一曲栏杆一倍愁。”《菩萨蛮》:“东风已绿瀛洲草,画楼帘卷清霜晓。清绝比湖梅,花开未满枝。长天音信断,又见南归雁。何处是离愁,长安明月楼。”《点绛唇》:“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渐消残酒,独自凭栏久。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时人常将其词与李清照闺阁词弄混,如《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等,可见其才艺水平之高。今存词十四首,周泳先辑为《鲁国夫人词》一卷。另有诗《虞美人草行》一首:“鸿门玉斗纷如雪,十万降兵夜流血,咸阳宫殿三月红,霸业已随烟烬灭。刚强必死仁义王,阴陵失路非天亡。英雄本学万人敌,何用屑屑悲红妆。三军散尽旌旗倒,玉帐佳人坐中老。香魂夜逐剑光飞,青血化为原上草。芳心寂寞寄寒枝,旧曲闻来似敛眉。哀怨徘徊愁不语,恰如初听楚歌时。滔滔逝水流今古,汉楚兴亡两丘土。当年遗事久成空,慷慨尊前为谁舞。”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云:“曾子宣丞相,元丰间帅庆州,未至,召还,主陕府,复还庆州,往来潼关。夫人魏氏作诗戏丞相云:‘使君自为君恩厚,不是区区爱华山。’”

孙夫人,福建建宁人,名道绚,号冲虚居士。善诗词,笔力甚高,乃黄铢之母。年三十丧夫,生平所作文章诗词甚多,晚年遭回禄,毁焚无余。黄铢为其搜访,仅得词数阕,于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补序抄行于世。其年代较魏夫人稍晚。所作《南乡子》及《清平调》,后人誉之堪可与李清照相媲美:“晓日压重帘,斗帐春寒起未忺。天气困人梳洗懒,眉尖,淡画春山不喜添。闲把绣丝撏,认得金箴又倒拈。陌上人游归也未,恹恹,满园杨花不卷帘。”“悠悠扬扬,做尽轻模样;半夜萧萧窗外响,多在梅边竹上。朱楼向晓帘开,六花片片飞来;无奈熏炉烟雾,腾腾扶上金钗。”其《醉思仙》乃悼亡之作,极尽惨黯凄凉之致,并录于下:“晚霞红。看山迷暮霭,烟暗孤松。动翩翻风袂,轻若惊鸿。心似鉴,鬓如云。弄清影,月明中。谩悲凉,岁冉冉,舜华潜改衰容。前事消凝久,十年光景匆匆。念云轩一梦,回首春空。彩凤远,玉箫寒。夜悄悄,恨无穷。叹红尘久埋玉,断肠挥泪东风。”又有《滴滴金》词云:“月光飞入林前屋。风策策,度庭竹。夜半江城击柝声,动寒梢栖宿。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续。”

还有一位孙夫人,秀州人,郑文之妻。郑文肄业太学,夫人寄以《忆秦娥》。词云:“花深身深,一钩罗袜行花阴。行花阴,闲将柳带,试结同心。日边消息空沉沉,画眉楼上愁登临。愁登临,桃花开后,望到如今。”此词一经写出,传播都下,酒楼歌馆,每与拿来入谱管弦吟唱。两位孙夫人均获大名,故其二人词作,因在各家选本中经常弄混,彼此误认。下面一首《风中柳》,有的书便以为孙道绚所作。词云:“销减芳容,端的为郎烦恼。鬓慵梳宫妆草草。别离情绪,待归来都告。怕伤郎又还休道。利锁名缰,几阻当年欢笑。更那堪鳞鸿信杳。蟾枝高折,愿从今须早。莫辜负凤帏人老。”

天圣中(公元1023—1031年),有女子卢氏,父为县令,起从父乃居,又到汉州归,在泥溪驿站壁上题《蝶恋花》一阕,词云:“蜀道青天烟雾翳。帝里繁华,迢递何时至?回望锦川挥粉泪,凤钗斜[享单]乌云腻,绶带双垂金缕细,玉佩珠珰。露滴寒如水,从此鸾妆添远意。画眉学得遥山翠。”舒氏,王彦岭之妻,夫妇皆善词曲。舒氏父亲乃武将,彦岭常对其失礼,大怒,邀舒氏归宁,竟至离绝!舒氏在父家,偶独行池上,怀念丈夫,遂作《点绛唇》一阕:“独自临池,闷来强把阑干凭;旧愁新恨,耗却年时兴,。鹭散鱼潜,烟敛风初定。波心静,照人如镜,少个年时影。”

建阳人阮逸女,亦好词。逸字天隐,天圣进士,景祐初(公元1034年)知杭州,后迁屯田员外郎。阮女所作,今存《花心动》、《鱼游春水》两词:“仙苑春浓,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乍雨乍晴,轻暖轻寒,渐近赏花时节。柳摇台榭东风软,帘栊静幽禽调舌。断魂远,闲寻翠径,顿成愁结。此恨无人共说!还立尽黄昏,寸心空切。强整绣衾,独掩朱扉,簟枕为谁铺设?夜长更漏传声远,纱窗映银缸明灭。梦回处,梅梢半笼淡月。”“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馀寒犹峭,红日薄侵罗绮。嫩草方抽碧玉茵,媚柳轻窣黄金缕。莺转上林,鱼游春水。几曲阑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佳人应怪归迟,梅妆泪洗。凤箫声绝沉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延安夫人,乃丞相苏子容之妹。现存几首词,均为其寄与姊妹的。《更漏子》:“小阑干,深院宇,依旧当时别处。朱户锁,玉楼空,一帘霜日红。弄珠江,何处是,望断碧云无际。凝泪眼,出重城,隔溪羌笛声。”《临江曲》:“一夜东风穿绣户,融融暖应佳时。春来何处最先知?平明堤上柳,染遍郁金枝。姊妹嬉游时节近,今朝应怨来迟!凭谁说与到家期?玉钗头上胜,留待远人归。”《蝶恋花昌乐馆寄姊妹》(一说为李清照所作,然谭正璧先生《中国女性文学史》称作者乃延安夫人,笔者认为此言不谬):“泪湿征衣脂粉暖,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郑意娘,杨思厚之妻。为撒八太尉自盱眙掠得,不辱而死。有《好事近》云:“往事与谁论,无语暗弹清血!何处最堪肠断,是黄昏时节。倚楼凝望又徘徊,谁解此情切。何计得同归雁,趁江南春色!”慕容岩卿妻,姑苏人,不知姓名作有《浣溪纱》:“满目江山忆旧游,汀花汀草弄春柔。长亭舣住木兰舟。好梦易随流水去,芳心犹逐晓云愁。行人莫上望京楼。”徐君宝妻,岳州人,被掠至杭,居韩蕲王(韩世忠)府。主者欲犯之,其告曰:“待祭先夫。”主许之。乃焚香拜而题壁《满庭芳》一阕云:“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楼舞榭,风卷落花愁。清平三百载,典章人物,扫地都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破镜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题毕,投池而死。韩世忠乃军阀出身抗金名将,对一小女子竟加污辱,短视也!可谓此一举,坏了其一世英名!陆放翁到蜀地,宿一驿站中,见有题壁词《生查子》,乃驿卒女所作,遂纳之为妾。半年后,被其妇所逐,因赋词作别:“只知眉上愁,不识愁来路。窗外有芭蕉,阵阵黄昏雨。晓起理残装,整顿教愁去。不合画春山,依旧留愁住。”

戴复古未遇时,游江西武宁,有富翁爱其才,以女嫁之。三年后,欲归浙江,乃言家已有妻。翁大怒,女反委屈相劝,尽以奁具赠夫。夫别,遗以《碎花笺》词,遂投江而死。词云:“惜多才,怜薄命,无计可留汝!揉碎花笺,忍写断肠句。道旁杨柳依依,千丝万缕,抵不住一分愁绪,如何诉。便教缘尽今生,此身已轻许。捉月盟言,不是梦中语。后回君若重来,不相忘处,把杯酒,浇奴坟上土。”复古,字式之,天台人,曾居陆游门下,著有《石屏集》。范仲胤妻,不知其名姓,因夫久不归家,作《伊川令》寄之云:“西风昨夜穿帘幕,闺院添萧索。最是梧桐零落,逶迤秋光过却。人情音信难托,鱼雁成耽搁。教奴独自守空房,泪珠与灯花共落。”仲胤看了此词,见《伊川令》“伊”字误写为“尹”字,范乃作《行香子》以戏之:“顿首启情人:即日恭维问好音。接得彩笺词一首,堪惊!题起新词客恨生。展转意多情,寄与音书不忘诚。不写伊川题‘尹’字,无心!料想‘伊’家不要‘人’。”妻子接信后复词曰:“闲将小书作‘尹’字,情人不解其中意。共‘伊’间别几多时,身边少个‘人’儿睡。”范得词,大笑称赞,时人亦一并传之为美谈。

仁宗时,有皇族太尉夫人,一日入宫告帝曰:“妾有夫,不幸为婢妾所惑。”帝怒,流婢千里。夫人亦得罪,谪居瑶华宫。太尉夺俸不得朝请。后经岁,值春暮,夫人制词,鸣其相思云:“柳烟霁色方晴。花露遍金茎。秋千院落,海棠渐老,才过清明。嫩玉腕托香腮脸,相传粉,更与谁情。秋波绽处,相思泪迸,天阻深诚。”词闻,帝命释之。紫竺(一作竹),工词,善笑谑,恒谓天下无其偶。某日,其读李后主词,父元伯问之曰:“后主词何处最佳?”答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秀才方乔,与其偶遇,因羡慕之,托一姥暗通,先以诗词交往,遂得其愿。日久,父闻之。紫竺平生作词甚多,今录其《生查子》云:“晨莺不住啼,故唤愁人起。无力晓妆慵,闲弄荷钱水。欲呼女伴来,斗草花阴里。娇极不成狂,更向屏山倚。”又约方暂会望云门,候于墙阴,闲步花迳,鞋底尽湿,而方未至。俄闻人语,怅然而归,寄赠《踏莎行》云:“醉柳迷莺,懒风熨草。约郎暂会闲门道。粉墙阴下待郎来,藓痕印得鞋痕小。花日移阴,帘香失袅。望郎不到心如捣。避人愁入倚屏山,断魂还向墙阴绕。”后竟谐为伉俪。

幼卿,不知其姓,宣和间人(公元1119—1125)。幼与表兄同研席,雅友好文。未笄,表兄欲与之订婚,幼卿父母因其未禄,不许!后嫁一武弁。表兄旋登科,认职洮房,而幼卿丈夫亦统兵于陕右,相与邂逅于此。兄策马而驰,略不相顾,岂前憾未平耶。因作《浪淘沙》以寄意云:“目送楚云空。前事无踪。漫留遗恨锁眉峰。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客馆笑飘蓬。聚散匆匆。扬鞭那忍骤花聪。望断斜阳人不见,满袖啼红。”李清照女弟子韩文玉(一说韩玉),杭州人,嫁与林子安,爽越未迎。其自去寻找,今传词有二。《且坐令》:“闲院落,误了清明约。杏花雨过胭脂绰,紧了秋千索。斗草人归,朱门悄掩,梨花寂寞。书满纸,恨凭谁托,才封了,又揉却。冤家何处贪欢乐,引得我心儿恶!怎生全不思量著,那人人情薄。”《番枪子》:“莫把团扇双鸾隔,要看玉溪头,春风客。妙将风骨潇闲,翠罗金缕瘦宜窄。转面两眉攒,青山色。到此月想精神,花似秀质。待与不清狂,如何得?奈向难驻朝云,易成春梦,恨又积,送上七香车,春草碧。”

胡与可,号惠斋居士。父晋臣与丈夫黄由,均为吴人,官皆同为尚书。其自幼俊敏强记,工诗词,尤琴弈书画。相传,其在闺中尝因几上凝尘,戏画梅花一枝,题《百字令》于其上:“小斋幽僻。久无人到此,满地狼藉。几案尘生多少憾,把玉指亲船踪迹。画出南枝,正开侧面,花蕊俱端的。可怜风韵,故人难寄消息。非共雪月交光,这般造化,岂费东君力!只欠清香来扑鼻,亦有天然标格。不上寒窗,不随流水,应不钿宫额。不愁三弄,只愁罗袖轻拂。”蒋氏,浙西人,阳武令蒋兴祖之女。靖康之乱(公元1126),金兵入阕,兴祖殉难,其女被掳,至雄州,题壁词《减字木兰花》云:“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王莹卿,字娇娘,宣和时蜀人,其父为通判。中表(表兄)申纯,字厚卿,客居其家,与其有私。二人唱和甚多,其有《满庭芳》寄生云:“帘影摇花,簟纹浮水,绿阴亭院清幽。夜长人静,赢得许多愁。空忆当时月色,小窗外,情话绸缪。临风泪,抛成暮雨,犹向楚山头。殷勤红一叶,传来密意,佳好新求。奈百端闲阻,恩爱休休。应是红颜命薄,难消受,俊雅风流。须相念,重寻旧越,休忘杜家秋。”有婢女飞红,才貌不亚于娇娘,申偶近之,为娇娘所责,于是百端阻挠,二人即欲见而不得。生使人向女父求婚,以格于中表,不允。娇娘后悟责飞红失计,乃百般笼络,飞红感其诚,反为之从中设策。后女之母亡,王通判立飞红为妾。通判任职在外,申为经纪其家,事事有伦。通判归后,知生才干且妙年高第,前程未可限量,颇有悔意,遂命飞红暗探其详。申生喜之不胜,乃遣媒人至家,得父母允许,择日下聘。其时,当地府官之子,闻娇娘貌美,恳父向王通判求亲,父从其意。通判再三拒绝,官以势逼之,不得以而许之。申生与娇娘穗以死相约,生乃归家。不久,女郁郁而死,申生闻之,亦绝食而亡。通判深自痛悔,将二人合葬于锦江边。人见鸳鸯飞其上,因名之“鸳鸯墓”。明人取此题材为小说,影响遂大。飞红亦善词,据清人叶申芗所辑《本事词》载:“王通判妾名飞红者,貌美而工写染,有词云:‘花低莺踏红英乱。春心重顿成慵懒。杨花梦断楚云平,空惹起,情无限。伤心渐觉多萦绊。奈愁绪寸心难管。深诚无计寄天涯,几欲问,梁间燕。’”显然是记娇娘事。

宣和间,上元节观灯。宝马香车,繁市彻夜,人皆擦肩接踵,倾城而出。文士名流咸聚,商家所崇,官人雅望,俱制灯绕彩笼壁。云为烟花烂漫,红烛齐天。兹时,裙钗佳丽,美媛粉黛,莫不出行。徽宗坐宣德门观灯听曲,甚喜之,旨宫人以赐酒。有许士女,窃得饮酒金杯,被押至御前。帝问其故,俱答之,复作《鹧鸪天》云:“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帝见窃杯者乃一妙龄少妇,即令再作一词。许士女略沉吟,及席赋《念奴娇》曰:“桂魄澄辉,禁城内,万盏花灯罗列。无限佳人穿绣径,几多妖艳奇绝。凤烛交光,银灯相射,奏箫韶初歇。鸣鞘响处,万民瞻仰宫阙。妾自闺门给假,与夫携手,共赏元宵节。误到玉皇金殿砌,赐酒金杯满设。量窄从来,红凝粉面,尊见无凭说。假王金盏,免公婆责罚臣妾。”言毕,龙颜大悦,以金杯赐之,命卫士送归。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对当年灯市之描绘,可谓蔚为大观:“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用辘轳绞水上灯山尖高处,用木柜贮之,逐时放下,如瀑布状,又于左右门上,各以草把缚成戏龙之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周邦彦《解花语上元》云:“风销绛蜡,露邑红莲,灯市光相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柳永《迎新春》:“庆嘉节,当三五,列花灯千门万户。”王诜《人月圆》称:“年年此夜,华灯盛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亦云:“谁教岁岁红莲夜。”可见当时之盛况。

篇10: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原文注释鉴赏

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原文注释鉴赏

元日

作者: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词语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逝去。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古诗释义:

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照耀着,每家每户都在新年的时候取下了旧桃符换上了新桃符。

白话译文

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春风已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碗。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门万户,家家都用新的桃符把旧的桃符更换。

译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今天。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这两句是说: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经来临。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桃符:指画有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意思是: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延伸阅读:

[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国农历的岁首,也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中国民间过春节的习惯,大抵是从原始社会时代的“腊祭”演变而来的。我国古代人民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便用他们的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赐予。

春节又叫“过年”,俗称“年”,“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到了农历腊月三十日,时针移过半夜十二点的时候,春节便来到了。按照我国农历,俗称年初一,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初一前有祭祖、扫除污秽。三十日要贴门神、对联、吃饺子、放鞭炮,除夕“守岁”等仪式;正月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然后到亲友家贺年。亲友第一次见面时,说些 “发财”、“过年好”等话互相祝贺,新女婿要到岳父母家中拜年,一般选在年初三,另外,各地除互相登门拜年,节日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直到元宵节(正月十五)过后,春节才算结束。

篇11:宋代秦观

宋代秦观

减字木兰花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望海潮

星分斗牛,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

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

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望海潮

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千岩万壑争流.鸳瓦雉城,谯门画戟蓬莱燕阁三休.

天际识归舟,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茂草台荒,苎萝村冷起闲愁.

何人览古凝眸,怅朱颜易失,翠被难留.梅市旧书,兰亭古墨,依稀风韵生秋.

狂客鉴湖头,有百年台沼.终日夷犹,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州.

望海潮 洛阳怀古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

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忆误随车,正絮翻蝶舞.

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

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喈.烟暝酒旗斜,

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水龙吟

小楼连远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卷,单衣初试,

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

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鸯.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缰利锁,天还知道,

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

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

春风十里柔情,怎奈何、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

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木兰花慢

过秦淮旷望,迥潇洒、绝纤尘.爱清景风蛩,吟鞭醉帽,时度疏林.

秋来政情味淡,更一重烟水一重云.千古行人旧恨,尽应分付今人.

渔村,望断衡门,芦荻浦、雁先闻.对触目凄凉,红凋岸蓼,翠减汀萍,

凭高正千嶂黯,便无情到此也销魂.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

好事近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骄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浣溪沙

锦帐重重卷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恨人何事苦离家.

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满庭芳草衬残花.

如梦令

遥夜沈沈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如梦令

楼外残阳红满,春入柳条将半.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肠断,肠断,人共楚天俱远.

如梦令

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

调笑令

心素,与谁语,始信别离情最苦.兰舟欲解春江暮,

精爽随君归去.异时携手重来处,梦觉春风庭户.

阮郎归

褪花新绿渐团枝,扑人风絮飞.秋千未拆水平堤,落红成地衣.

游蝶困,乳莺啼,怨春春怎知.日长早被酒禁持,那堪更别离.

篇12:宋代古诗词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吴潜)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拼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

西村・乱山深处小桃源(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黄昏。

感梅忆王立之(晁冲之)

王子已仙去,梅花空自新。

江山余此物,海岱失斯人。

宾客他乡老,园林几度春。

城南载酒地,生死一沾巾。

鹊桥仙・月胧星淡(谢P)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锦江思(李新)

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

得鱼且斫金丝,醉折桃花倚钓船。

病后登快哉亭(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望海楼(米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秋日梨花(张养浩)

雪香吹尽树头春,谁遣西风为返魂?

月影已非前日梦,雨容独带旧时痕。

只知秋色千林老,争信阳和一脉存。

菲讶殷韩太多事,仙家原不计寒暄。

感旧歌者(戴表元)

牡丹红豆艳春天,檀板朱丝锦色笺。

头白江南一尊酒,无人知是李龟年。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鳌4沽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荀巨伯探友(刘义庆)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少年游・离多最是(晏几道)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江城子・清明天气醉游郎(秦观)

清明天气醉游郎。莺儿狂。燕儿狂。翠盖红缨,道上往来忙。记得相逢垂柳下,雕玉,缕金裳。

春光还是旧春光。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惆怅惜花人不见,歌一阕,泪千行。

鹧鸪天・送人(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苏轼)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忆秦娥・情脉脉(程垓)

情脉脉。半黄橙子和香擘。和香擘。分明记得,袖香熏窄。

别来人远关山隔。见梅不忍和花摘。和花摘。有书无雁,寄谁归得。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李清照)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挡腥铮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相关专题 宋代定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