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错位与出路

达克布鲁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达克布鲁”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中国外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错位与出路(共15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中国外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错位与出路

中国外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错位与出路

中国的外语教学在全球化的新语境下面临新的挑战.依据布朗(H.Douglas Brown)的移情说和教育心理学的动机说,对当前中国外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评析,可以看出在强调目的语文化和忘却“母”文化的一元论教育思想中,中国的外语教学出现了在一种虚拟的跨文化交际中逐渐丧失自己的文化、淡却自己的文化身份的现象,不知不觉走进了文化全球化所挖掘的'陷阱.因此,外语教学的文化介入需建立在文化平等的基础上,既要避免文化教育西化,也要避免母文化本质化和绝对化,应该在两极中寻求新的平衡点.

作 者:蒋晓萍 康兆春 JIANG Xiaoping KANG Zhaochun  作者单位:蒋晓萍,JIANG Xiaoping(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康兆春,KANG Zhaochun(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032)

刊 名: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NECE EDITION) 年,卷(期): 6(8) 分类号:H319.1 关键词:全球化   移情   动机   文化   外语教学  

篇2:中国逻辑教育的出路

中国逻辑教育的出路

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逻辑教育的形势是每况愈下。普通高等学校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有一批原来逻辑学作为必修课开设的院、系、专业或者取消或将其改为选修课并普遍压缩了课时,大量逻辑教师...

作 者:王庆英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北京 100875 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年,卷(期): 16(z1) 分类号:B81 关键词: 

篇3:浅析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与学生语言能力培养论文

浅析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与学生语言能力培养论文

论文关键词:社会文化教学 语言能力 语言输出 语言输入

论文摘要: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知识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语言学家提出的不同交际模式中都包括这两种成份,社会文化知识被认为可以使语言学习者言行得体。本文认为,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理解更多的语言输入,增加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进而可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最后得出结论: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1前言

自从社会语言学家Dell.Hymes提出交际能力模式(communicativecompetence)之后,外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没有社会文化知识,语言学习者就不能把自己的语言知识用于交际。Brembeck说,教外语不教文化是培养语言流畅傻瓜的最好方法。〔1〕Hymes之后,Swain及Canal又提出了更为详尽的交际能力模式。不管是Hymes的交际能力模式,还是Swain及Canal的交际能力模式,文化都是一个重要的成份,社会文化知识使语言学习者得体地运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其实,社会文化知识对交际能力的作用不仅限于此,它还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获得及提高语言能力,因为社会文化知识不仅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理解更多的语言输入,还能增加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输出机会,而语言输出及语言输入对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外语中的文化教学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2文化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更多的语言输入

2.1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三大理论都强调语言输入的重要性。〔2〕行为主义观认为,语言学习就是强化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系的过程。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高度自动化时,语言就算是习得了。后来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即语言输入质量低,但语言学习者能输出高质量的语言,同时语言学习者输出的语言不能在语言输入中找到,也就是说语言学习者能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为了解决语言学习者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之间的不对称,乔氏提出了普遍语法。普遍语法是由一系列的原则和参数组成,原则是所有语言共有的,参数是原则适用于具体语言时作出的调整。参数如何调整要取决于所接触的语言,如果接触的是英语,参数就做出适应于英语的调整。普遍语法是潜在于人脑中的,它需要激活才能指导语言学习,然而普遍语法的激活需要语言输入。认知语言学理论分为两派,一种认知语言理论把语言习得看做是语言环境和学习者内在机制之间复杂的相互影响的产物,两者在语言习得中居于同样重要的地位,在语言学习者内在机制的限制之内,语言输入对语言习得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种认知语言理论认为,言语交往对语言学习极为重要,因为它可以使二语特征更明显地呈现给语言学习者,同时也强调言语交往中语言输入的重要性。

2.2文化知识有助于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尽管对语言输入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有不同的认识,主要的语言习得理论都强调语言输入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发展,语言输入不再匮乏了:在家可以通过互联网浏览英语报纸,还可以收听VOA、BBC等英语广播,这些英语广播还为英语学习者开设了特别英语节目。国内也有英文媒体,比如《中国日报》、CCTV9,还有《二十一世纪报》等等。还有好多高校都聘有外教。这一切都为英语学习者学好英语提供了大量的语言输入条件。学习者听懂输入的语言材料,有利于语言学习。Krashen认为,教室比非正式语言学习环境好〔3〕……因为初学者很难在自然语言环境中获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但很可能在教室中获得。他认为被理解的语言输入更有助于学习者学习语言。语言的理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语言心理学家认为,语言的理解方式有两种,〔4〕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理解,一种是自下而上的理解。前者认为高层信息会影响低层信息加工,一个句子的上下文会影响句子中单词的辨认,因为在自上而下的理解方式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或知识对说话者说话的内容会有某种期望,这种期望会帮助学习者辨认听到或看到的单词,甚至把没有发出的音给补出来,把发错的音修改过来:

Thestategovernorsmetwiththeirrespectivelegislaturesconveninginthecapitalcity.

假设说话的人在说到legislatures时咳嗽了一下,没有把第一个/s/这个音发出来,听的人仍然感觉到这个音发出来了,这叫做因素的恢复。这里听话人语言外的经验或知识起了作用。这里的语言外的知识或经验就是文化知识。没有文化知识,听话的人就只能用自下而上的理解方式来加工语言信息了。

自下而上的理解方式是指语言信息的加工开始于最低层,且不受高层次信息的影响。所谓的最底层开始就是从因素开始的。这样做,只要有一个关键的音素没听清,就可能影响一个词甚至一个句子的理解:

AmilitarymeetingwashadinPentagon.

如果说这句活的人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吧“/p/”发出来,不了解美国文化的人可能听不懂这句话,因为他是从每一个因素出发来加工这句话的。但要是听话的人了解美国文化,他就可能把“/p/”补出来,因为他知道“Pentagon”是美国的,是开军事会议的地方,他是可以从大背景出发来加工这句话的,他有可能在听到“military”时就期望着“Pentagon”出现了,这个词一出现就可能帮助他推断出“entagon”是“Pentagon”,进而听懂整个句子。也就是说,文化知识能培养学生的因素恢复能力。

由此可见,社会文化知识对学生理解语言输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文化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出,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3.1MerrillSwain〔5〕认为,语言输出有三大功能。第一个功能是注意/引起注意,就是引起语言学习者注意的功能。学习者在输出目的语时遇到的语言问题能使他们注意到他们不懂或是不全懂的知识,这些语言问题就可能成为学习者下一步学习的内容,并通过加大语言形式学习的力度,为学习者所掌握。Bialystok就认为,语言形式上的训练会使语言学习者将学习过的显性知识转换成隐性知识。〔6〕第二个功能是假设检验。MerrillSwain认为,语言输出实际上就是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所作假设的一个验证,然后根据得到的反馈加以修正。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基于中介语或母语对二语做出一些假设,验证这些假设是否正确要靠输出,因为输出(书面或是口头)是学习者将其内在知识外现的一个过程和结果,只有内在知识外现,别人才能接触到学习者的语言,知道是对还是错,进而对其进行修正。MerrillSwain引用了Pica及其同事的话:“(语言学习者)修正他们的输出,......验证他们有关二语的假设,用新的结构和形式做实验,并创造性地利用他们的中介语资源。”MerrillSwain还认为,修改了的,重新加工过的输出可以被看作是代表了学习者中介语的前锋,即最新进入学习者中介语的成分。〔7〕第三个功能是元语言功能。MerrillSwain认为,学习者通过语言输出验证自己对二语的假设时,学习者是在猜测某事该怎么说或怎么写。正是这种输出体现了怎样使用语言,思考语言怎么使用的元语言功能。这种输出还可以让学习者控制内化这种元语言功能。大多数交际过程中交际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语义表达上,但确有些交际过程,交际者的意图集中于语言形式上,用语言谈论语言形式。实际上这种交际是教室英语的一部分,好多英语学习者都在用语言谈论什么,什么用英语怎么说。尤其在英语角或跟外教谈话时,这种功能也时有出现。

3.2输出还有助于促使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换。Krashen〔8〕在谈到第二语言学习环境时,把语言知识的获得途径分为习得和学习。习得指的是在自然语言环境中无意识获得的语言能力,而在课堂上有意获得语言能力的途径叫学习。前者获得的知识叫隐性知识,后者获得的知识叫显性知识。Krashen认为这两种知识是不可以转换的,显性知识只能起监控的作用,交际中使用的是隐性知识。Krashen这种观点被称之为无接口理论(non-interfacehypothesis)。Seliger,Stevick,Bialystok,Mclaughlin等人提出了接口理论(interfacehypothesis)。〔9〕Seliger的弱接口理论认为,显性知识可以缩短习得过程,加快习得速度,从而帮助语言习得。后者提出的强接口理论认为,显性知识经过充分的练习,可以转换为隐性知识,也就是说,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可以经过练习而用在交际中,而练习包括输入(听力联系,阅读练习),也包括输出(口语,写作)。因此语言输出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至关重要。

3.3社会文化对语言输出的作用。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语言就成了没有实在意义、空洞抽象的符号,学生的显性知识不能在输出中得到练习,不能转化成隐性知识,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因此,外语学习者要想大量输出语言,必须有足够的社会文化知识作依托。有了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语言学习者才有思想要交流,语言输出才有可能,语言形式才能在不断的输出中变得熟练起来,学习者的中介语资源也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接近目标语,语言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4结语

社会文化知识对外语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一方面,文化知识可以使外语学习者得体地使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另一方面,文化知识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更多的语言输入,使学习者的中介语更接近目标语,同时还有助于学习者增多语言输出量和输出机会,使课堂上学习到的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文化知识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除了帮助学习者有效地和来自目标语文化中的人沟通(书面的和口头的)之外,还有助于学习者提高语言能力。中国外语学习者的文化知识的获得主要依靠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包括目标语文化教学和母语文化教学,因此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的重要性需要人们重新考虑!

参考文献:

[1]王振亚.以跨文化为目的的外语教学[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5]RodEliss.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Shanghai:SFLEP,

[3][8][9]RodEliss.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Shanghai:SFLEP,1997

[4]DavidW.Carrell.PsychologyofLanguage[M].Beijing:BFLTRP,

[6][7]GuyCook,BarbaraSeidlhofer.PrinciplesandPracticeinAppliedLinguistics[C].MerrillSwain,ThreeFunctionsofOutputinSecondLanguageLearning[z].Shanghai:SFLEP,1997

篇4:谈高校外语教学与创新教育

谈高校外语教学与创新教育

通过概括创新教育的.内涵,分析了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的发展现状,指出了高校外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

作 者:闵玲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 “”(9) 分类号:H3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学   创新教育   实施途径  

篇5:中国广告业的危机与出路

中国广告市场在短短的发展可以用迅猛来形容,但与此形成一个鲜明反差的事实是,我们的广告行业并没有因为广告市场的繁荣而取得相应的成就,按照正常的市场规律,一个市场发展的同时,必然导致这个市场相关行业的完善和发展。但是中国的广告行业的发展在哪里?完善又在哪里?我们却不得而知。

奥美收购黑弧在业界引起了不大不小的震动,正如奥美大中华区董事长宋秩明先生所说的“黑弧熟悉房地产广告业务,我们熟悉品牌的创建,这将是一个互补性质的合作。”这或多或少的说明了一个问题,本土的广告行业最明显的优势只是业务资源,而这优势的形成却只能得益于我们所处的地域,也就是说这业务资源上的优势只是我们的本土地域性优势。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中国的广告市场在走向国际化的同时,我们的广告行业并没有走向国际化,相反是处于被国际化广告公司吞并或者被边缘化的境地。

中国的广告行业何以走到如此的境地?其实我们了解了另外一些事实,也就不会困惑目前中国广告行业的这一现状了,比如,这一两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欧典”地板事件、“全国牙防组”事件,这还算是比较大影响的,至于其他的小的被查处的虚假广告、不良广告就更是不可胜数了。

在我从事接触广告业的时间里,我听到业内人士对广告认识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吹,合理范围内的吹。”这样的一种认识是对品牌传播理解的一种误区,同时也是对市场营销理解的一种歪曲。

一个品牌的形成它是一个持续性长期战略性问题,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广告行业缺乏一个明显的认识姿态,更多的是立足倾向于给予这个品牌赋予内涵的层面,而忽视了品牌一个最基础的因素,就是诚信问题,

当然,造成这样的认识也是和中国的市场环境有关的。

在这里,我们先来分析一个事实,就是中国的广告公司和中国企业的合作现象,目前而言,中国绝大多数的广告公司在和企业合作上,缺乏一种长期战略合作模式,更多的只是短期合作或者一次性合作。在这样的一种模式下,企业的急功近利和广告公司的浮躁就相互助长,企业付出了服务费,就要求广告公司能够在短期内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有一种明显的效益回报,而这样的一种姿态又直接影响到了广告公司对市场的操作分析,更多的倾向于造就短期的轰动效益。而这样的一种姿态又是和品牌的长期战略性这一本质特征相悖的。所以,中国的广告公司在品牌战略认识上是存在着致命的缺陷的。

这样的一种认识不足同时又导致了中国广告公司在市场营销理解的局限,把营销思想独立于产品品牌本身的战略建设之外,而过多的倾向于手段、创意。当然,重创意、重手段在短时期内或许可以利用消费人群的心理弱点赢得巨大的市场效益,但是从长期来看,却完全是一种市场透支行为,短期的市场轰动是以牺牲长期的市场利益为前提的,让市场缺乏了可持续性,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广告公司很难有长期合作的可能性前提。

当然,造成这样两种后果的根源在于中国的广告公司对于自身定位的一种迷失,中国的绝大多数广告公司在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上,一定意义上是完全被动的,是企业的附庸,在关于品牌或者市场营销上是以完全迎合客户为主,而缺乏一种战略性或者建设性的主导作用,事实上也就是属于一种执行层面上工作。

篇6:税收筹划在中国:困境与出路

税收筹划在中国:困境与出路

一、税收筹划的含义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自身的经营或投资活动的适当的安排,在不妨碍正常的经营的前提下,达到税负最小化的目标。

税收筹划主要是针对难以转嫁的所得税等直接税,通过合法地选择取得所得的时点,或是转移所得等方法使收入最小化、费用最大化,实现免除纳税义务、减少纳税义务,或是递延纳税义务等的目标。

目前,税收筹划在发达国家十分普遍,有关的论著和文章比比皆是,税收筹划已经成为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制定的经营和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在中国从事税收筹划的困难

尽管我国学者已经撰写了一些税收筹划的文章,业内人士已经开展税收筹划的实务工作,但我国的税收筹划的相关研究和运作发展缓慢。以税收筹划的书籍为例,有关税收筹划的专著只有1994年出版的《税收筹划》一书,且大量篇幅着眼于国际税收筹划,对于国内税收筹划谈之甚少。此后虽然出版了不少“避税”、“节税”类书籍,但原理性的介绍居多,与企业经营和国内税法相结合的事例分析寥寥。及至后来,“避税”几乎变成畅销题材,书籍的商业色彩浓烈,根本不重视税收筹划应有的专业性和严肃性。某出版社出版的《避税定式》一书中的不少案例分析讲述的是1994年税制改革前的税率表及有关规定。甚至有一本名为《企业节税规划策略与案例》的书有100多页直接抄袭台湾出版的论著,“中华民国”这样的字样竟堂而皇之出现数次,令人瞠目结舌。

税收筹划在我国发展缓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观念陈旧

由于税收筹划在我国起步较晚,税务机关的依法治税水平和全社会的纳税意识距离发达国家尚有差距,导致征纳双方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了解不够,税收筹划往往被视为偷税的近义词。并且,一些经营者对税收筹划不够重视,难以理解税收筹划的意义和从业人员的收费标准。

2、税制有待完善

如前所述,税收筹划一般是针对直接税的税负的减少。而我国现行税制过分倚重增值税等间接税,所得税和财产税体系简单且不完整,尚未开征国际上通行的社会保障税、遗产与赠与税、证券交易利得税等直接税种。这使得我国的所得税等直接税收入占整个税收收入的比重偏低,大量的个人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很小,税收筹划的成长空间有限。

3、税法建设和宣传滞后

我国的税法的立法层次不高,以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制定的暂行条例为主,每一年由税收征管部门下发大量文件对税法进行补充和调整。一方面,容易造成征纳双方就某一具体概念或问题形成争议(例如,营业税中的“劳务发生地”的概念)。另一方面,造成我国税法的'透明度偏低。除了部分专业的税务杂志会定期刊出有关税法的文件外,纳税人难以从大众传媒中获知税法的全貌和调整情况,无法进行相应的税收筹划。

4、税收征管水平不高

由于征管意识、技术和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原因,我国的税收征管水平距离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尤其是个人所得税等税种,征管水平低造成的税源或税基因流失问题严重。如果偷税的获益远远大于税收筹划的收益和偷税的风险时,纳税人显然不会再去劳神费力地从事税收筹划。

三、我国税收筹划的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整个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税收筹划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首先,由于我国税制将与国际惯例接轨,所得税和财产税体系将日益完善和丰富,在整个税制中的地位将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个人将加入到纳税人的行列,使纳税人的总量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纳税意识会不断提高,对税收筹划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其次,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和税法建设步伐的加快将使得更多的税源和税基被纳入所得税等直接税体系,偷税的机会日益减少、风险日益增加,使得税收筹划变得日益重要。

第三,更多的跨国公司和会计师(律师、税务师)事务所将涌入中国。它们不仅直接扩大税收筹划的需求,而且会带来全新的税收筹划的观念和技术,促进我国税收筹划的研究和从业水平的提高。

因此,目前国内的税收筹划和代理人员应该抓住这次发展机遇,迅速提高从业能力,抢占国内市场,静待未来与外资从业机构和人员的竞争,共同发展。相应地,立法机关和税务机关应积极取得专家的协助,重视对税制的研究和改革,加快税收立法和司法建设的步伐,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减少税法本身和税收征管中的漏洞,引导税收筹划的健康发展。

篇7:我国法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我国法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当前我国法学教育存在着教育目标模糊与错位,教学方法单一落后以及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此我们要树立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观念,创新法学教学方法、改革法学教材并改进法学教学内容.

作 者:杨贝  作者单位: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河南,郑州,450003 刊 名:管理观察 英文刊名:MANAGEMENT OBSERVER 年,卷(期): “”(23) 分类号: 关键词:法学   教育   改革  

篇8:中国保健酒的市场困境与营销出路

近年来,在低碳环保的绿色理念渲染下,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关注都越来越高;在高消费水平的支撑下,追求健康的方式也多样化,保健酒作为经过国家认证的具备养生保健功效的日常消费品,也逐步融入人们的生活中。目前,国内保健酒行业也是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继白酒、葡萄酒和啤酒之后国内酒业市场的第四大市场。

国内保健酒行业可谓是热火朝天,4月份,汾酒集团发布公告,宣布投资24亿元扩建保健酒项目;9月份,茅台酒厂、五粮液集团、山东景芝也相继布局保健酒市场。然而看好保健酒市场的远不只是酒企,众多知名医药企业也开始纷纷试水,江中集团于年底正式推出保健酒产品;还有青岛国风药业、广药集团、修正药业等,都在不同场合表示要着手打造保健酒品牌。更有甚者,连做房地产的展生集团也插足保健酒领域。然而保健酒行业却一直处于鱼龙混杂的局面,原料问题、宣传问题、产品自身等极大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占据国内酒类消费统治地位的白酒行业遭受整体下滑,“禁酒令”整个行业销售遇冷。加上白酒安全事故的频发,这对于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健康的保健酒来说,绝对是一个绝佳的市场发展机遇。那么,国内白酒如何才能更好的把握住这个发展机会呢?中国保健酒的未来又在哪里呢?保健酒的营销出路在哪里?

一、 中国保健酒品牌的困惑:消费人群小众化格局鲜明,领导品牌瓶颈难以突破

在国际市场上,保健酒、养生酒、营养酒的消费量占酒类消费总量的比例约为12%。而在我国,保健酒的100多亿元市场容量仅为白酒市场容量的2%。目前全国市场从事保健酒生产和销售的企业约有100家,分布比较散;拥有国家认定卫食健字批号大约300余个,而真正拥有一定资源优势(主要是技术优势、原材料优势、人才优势)也有约20家左右,

从目前市场销售来看,实力较强、市场表现较好的品牌,主要包括中国劲酒、秦钟皇樽酒、椰岛鹿龟、张裕三鞭酒等一线品牌;仲景药馆酒、天行健、佛也醉养生酒、龟龄集等二线品牌,还有国内一些知名的白酒厂家涉足保健酒行业推出的新品牌。相比国内白酒市场坐拥5000亿的市场空间,发展不太成熟的保健酒市场,数得出名号的就有十几个。总的来说,市场还没有形成主流潮流,缺乏市场的广泛影响力。

是什么造成中国保健酒声音大销售规模小呢?目前保健酒的规模企业存在哪些瓶颈,让市场无法得到迅速打开呢?首先从保健酒的消费人群来说,据调查数据显示,当被问及“您经常在哪种场合饮用保健酒?”在1万份问卷调查中发现,64%受访者选择家庭佐餐,16%受访者选择节日聚会,娱乐休息比例为10%,工作应酬为9%。这一连串的数据说明,消费者购买保健酒都是自饮为主,而酒水高消耗的餐饮场合喝的人少的可怜;政商务宴请喝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原本餐饮、政商务是两个酒水消费的大市场,而保健酒在其中却行不通,而且整体的消费氛围都是自我为主,这就很难形成大量的聚餐消费。人群规模不够,消费饮用的场合不多,造成了保健酒虽然好,但是难登大雅之堂,所以在酒类消费大国中,无法与白酒、啤酒、葡萄酒、洋酒等品类抗衡。

其次从行业的规模企业来说,众多保健酒的领导者都存在明显的品牌瓶颈难以突破,以劲酒为例,目前摆在劲酒面前最大的问题是低端化餐饮导致高端化乏力,过去劲酒可以通过小酒横行中低端餐饮市场,让众多中年人成为其忠实消费者。但是,随着劲酒全国化渗透之后,单纯依靠低端化小酒,已经很难承载市场高速发展的了。因此这两年劲酒也一直在尝试高端化,大容量分享性产品,传递劲酒的商务及聚餐消费潮流。而保健酒的传统势力,椰岛鹿龟酒存在的问题则是药效化病态人群带来的聚餐无市,让椰岛鹿龟酒从保健酒的第一位置,逐渐衰败下来。最后,作为保健酒市场的新型品牌黄金酒,曾经一度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但是20却悄悄做出了定位的改变成为功能白酒,究其原因过度强调了礼品化老年市场带来了餐饮无路的困境,没有餐饮市场,黄金酒等于放弃了一块最大的市场。

这些成功的保健酒领导者,曾经都很成功,但是其曾经的成功恰恰是限制了其发展的根源所在,营造了一个不是适合大众场合饮用的品类消费氛围,虽然区隔了其他酒品类,但是也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篇9:中国城市社区工作专业化的困境与出路

中国城市社区工作专业化的困境与出路

中国城市社区工作专业化的困境与出路――基于专业和本土社区工作的比较分析

孙平(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 100872)

【摘要】西方专业社区工作与我国城市社区工作经历了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与取向,本文诉诸于比较分析,呈现出二者在性质、价值观、目标、角色、工作原则、技巧等方面的差异与差距。藉此,通过深入探究这些差异和差距形成的机制,尝试提出促进我国城市社区工作专业化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专业社区工作 城市社区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28( )11-0064-04

DOI: 10. 3969/j. issn. 1672-4828. 2012. 11. 017

一、研究缘起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1962年,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报告明确指出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此后社区工作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并列成为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以英国在社区内开展的慈善和济贫活动为代表,社区工作的专业化实践在西方已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社会基础、专业理念与实践经验。与西方社会比较成熟的社区工作发展阶段相对应的是,专业社区工作在中国城市社区的发展起步不久,由于受到体制、观念、价值定位和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发展较低。本文试图通过专业社区工作与现行中国城市社区工作的比较研究,揭示中国社区工作相对于专业社区工作的巨大差异与明显不足,并通过对差距形成机制的揭示,探索性地提出促进中国城市社区工作专业化的几点建议。

在进行比较研究之前,有必要对本文所涉及的专业社区工作以及现行中国城市社区工作的概念及其各自的特点进行简明的阐述。所谓专业社区工作是指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并列的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它以整个社区为对象,通过组织社区内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界定社区需要,合力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和素质,在参与过程中,让居民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加强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的能力和意识,发挥居民的潜能,培养社区领袖才能,以实现更公平、公义、民主、和谐的社会。

专业社区工作是适应社区发展以及社区人群的需要而产生的,作为宏观层面的社会工作方法,它具有区别于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的一系列基本特征:第一,以社区为对象:解决群体所面临的问题,或居民共同关心的问题;第二,机构导向的视角:个人问题的产生,与社区的环境、社会制度和整个社会有关,重视社区环境如何影响个人的社会功能、资源和权利的分配,旨在改变不合理的制度和政策;第三,广泛的介入层面:从个人、社区到社会制度,再到社会变迁;第四,居民的集体参与:重视团结力量,鼓励居民的集体行动和集体参与,在参与中提升能力;第五,任务和过程并重:既重视任务目标的实现,也重视过程参与的重要性和意义;第六,善用社区资源:重视发掘社区内资源和居民的潜能解决问题;第七,具有政治性:与政府政策、制度紧密相关,还肩负着培养公民权发展的重任,与政府的关系比较微妙。

在介绍专业社区工作的含义与特点的基础上,笔者将对现行中国城市社区工作进行讨论。首先必须再一次明确指出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现行城市社区中的社区工作,这一点之所以需要着重强调,是因为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发展水平由于政策安排、制度设置、资源占有等方面的不平等而存在显著的差距;考虑到我国国情以及生产力水平的现实状况,目前农村社区中所开展的相关工作与专业社区工作尚不具有可比性,因此本文仅就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工作与专业社区工作进行比较研究。

关于现行中国城市社区工作,国内学者给出如下界定: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作为政府主导下的行政性的基层管理与服务,现行中国城市社区工作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强调政府的倡导或统一领导;第二,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工作对象;(管理科学论文 )第三,以政府部门和不同层次的基层社区组织为主体和依托;第四,工作重点为开展各项服务活动,举办各类文化福利设施;第五,目标旨在化解社区矛盾和社区冲突,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区服务质量、福利水平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服务于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大局(高鉴国,)。

二、专业社区工作与本土城市社区工作之差异

通过上述对专业社区工作与本土城市社区工作内涵的叙述,将二者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概括起来主要有几方面:

(一)二者的性质不同

专业社区工作是宏观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以社会运动理论、系统理论、资源动员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遵循一整套科学严谨的价值观与工作原则,由具有专业资质的社会工作者负责实施,具有较强的草根自主性。而中国城市社区工作是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基层管理与服务,社区组织服从于政府的行政命令、活动经费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工作人员由政府任命委派,因而带有浓厚的行政性与强制性的色彩。

(二)二者的价值现不同

专业的社区工作者严格奉行“社会正义、自决、互相学习共同合作、可持续发展、平等参与、反思性实务”的基本价值观,充分接纳并尊重每一个社区居民。而中国城市社区工作者,接受共产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的教育、熏陶,倡导“忠于职守、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埋头实干;深入实际、体察民情”(李少虹,)的价值观。这套价值观反映了对工作者道德操守方面的要求,而在专业性方面并无体现。

(三)二者的目标体系不同

专业社会工作有自己独特的目标体系,按照罗斯曼(Rothman)的划分,包含任务目标与过程目标。任务目标包括“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改进社会政策,改善社会服务的效率及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导致具体现实的改变”;过程目标涉及“社区人士的能力建设,包括促进社区内不同团体的合作,领袖能力培训,社区参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信心和归属感的培养”等。专业社区工作奉行任务和过程并重的原则,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既重视任务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强调过程参与的重要性和意义。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城市社区工作是典型的任务取向,片面强调任务目标,即将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落实相关的政策措施,化解社区矛盾与冲突,预防并解决社会问题上;而忽视对社区居民的“赋权”,提高居民的社会意识与自我觉醒,增强居民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促进公民权的发展。

(四)二者的专业角色不同

社区工作者在专业社区工作中扮演如下角色:倡导者、使能者、组织者、协调者、支持者(站在居民身后)、教育者(意识提升)、服务提供者、评估者、宣传者。无论专业社区工作者扮演上述的何种角色,都体现了以下的基本理念:社区居民而非工作者是社区的主人,是解决问题的主力与核心,社区工作者是居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站在居民的立场上,与其一起工作,推动并尊重居民对社区事物的决定,强调双方的平等互动。居委会和街道工作人员作为我国社区工作者的主体,在居委会组织法中对其基本角色进行了如下规定:教育者:教育居民遵纪守法,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管理者:管理本社区的公共事务,处理民间纠纷,维护社会治安;服务者:兴办服务事业,开展服务活动,解决居民实际困难(李少虹,2001)。与社区工作者的专业角色相比较,一方面我国社区工作者的角色过于单一,不能适应社区问题日益复杂化,居民要求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城市社区工作者仍然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代表,处在政府的立场上,对居民进行教育、管理和提供服务,居民仅仅作为被管理者,被动地接受教育与服务,这种单向的关系使居民的主体性无从体现。

(五)二者的工作原则不同

作为社会工作的三大专业方法之一,专业社区工作在其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科学严谨的工作原则,包括:“赋权;参与;社区主人翁精神;对质制度性缺陷;个人、集体、政治行动统一;多元化;自力更生;社区建设;非暴力;包容性;共识性;合作性”。上述专业原则充分体现了以社区居民为本的专业理念,将挖掘居民潜力及其意识提升作为促进社区发展的重要手段,这是专业社区工作原则的精髓。与专业社区工作相对应的是作为基层性群众工作的本土社区工作,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奉行三大基本原则:第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原则。这一原则在三大原则中居于核心地位,同时也是我国社区工作的基础与准绳。第二,自治的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在对外要正确处理与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的关系;对内用道德、舆论和社会规范的力量来约束居民的行为,用说服教育的方式来统一思想、协调关系。第三,民主的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在如下方面,首先、传统社区干部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其次、召集、举行居民会议要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再次、解决社区问题要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我国社区工作三大原则实则是在政府集中指导下的自治与民主,是表面层次的有限的自治与民主,其实质是适应政府主导下的行政性的基层管理与服务的需要,强调社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服务于国家建设和发展大局的职能;而忽视最根本的社区居民的政治能力建设以及公民权的发展。

(六)二者的方法技巧不同

作为实践导向的社会工作方法―一专业社区工作真正价值体现在运用一系列科学化、规范化的工作技巧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专业社区工作的基本实施技术包括“了解社区,掌握基本信息;收集资料,评估需求;制定干预计划;执行计划和评估”。其中还涉及与媒体、政客打交道;社区领袖能力培养;志愿者培养与管理;社会政策分析;培训与评估等方面的具体技巧。专业方法与技巧的合理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专业社区工作的效率。本土社区工作一方面较多地吸收了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方法,另一方面在自治管理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独特的技巧,从而形成以下的工作方法:(1)走群众路线的方法;(2)典型示范的方法;(3)重在疏导的方法;(4)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方法(李少虹,1)。从上述工作方法中不难看出中国社区工作行政性的基层管理工作的本质特征,这些本土化的工作方法在我国社区工作的实践过程中确实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其在化解社区矛盾与冲突,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区安定团结方面的功能不容忽视,然而随着公民意识的不断觉醒,社区利益的日益多元化、社区问题的逐渐复杂化,这些带有浓厚行政管理特色的工作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实际需要,而迫切需要对其进行专业化、科学化、系统化、多元化的调整与变革。

三、城市社区工作专业化道路曲折之原因分析

通过与专业社区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的比较分析,不难得出以下的结论: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归结为一条就是专业化程度低。

虽然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结构的深刻转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层面的发展,要求专业化的社区工作去承担从政府和单位中剥离出来的部分社区职能,要求社会工作者用专业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社会转型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系列社区问题,从而为专业社区工作在我国城市社区中的发展提供肥沃的现实土壤。然而任何社会系统的运行机制都有其自身的刚性特征,由于受到体制、观念、价值定位、以及人才等方面的桎梏,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工作的专业化仍然步履维艰。

第一,政府部门对社区工作事务包办代替,某些准政府的群众性政治团体以非社会工作的手段涉足社区事务,挤占专业社区工作的生存空间。一方面,由于“政府主导型”模式的残余势力仍然很强大,在其影响下,某些政府部门如城市的街道办事处等,受本部门权力和利益的驱动,至今仍难以割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某些社区职能,故而自觉不自觉地“以政代社”、“政社不分”,热衷于包办本应由社会服务机构或社会工作人员承担的事务。这种新形势下的“政社不分”,不仅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而且抑制了各类专业社区服务的发育和成长及阻碍社区工作的专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准政府的群众性政治团体,作为政府行政行为的某些有计划的延伸,它们主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等非专业化的工作方法,凭借其自身较为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与专业社区工作争夺部分社区服务的资源,故而在客观上抑制专业性社区服务组织与机构的发育和成长,抑制了我国社区工作的专业化。

第二,大部分社区服务机构或中介组织虽已初步具备专业社区工作机构的雏形,但其在专业化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影响社区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以我国的社区服务中心为例,作为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中从事专业社区工作的主要机构,其专业化程度并不尽如人意。首先,就其价值目标来看,受市场经济下的利益驱动,某些机构的自身定位类似于企业,过于偏重功利性的赢利目的,而非公益性的社区服务;其次,就其工作方法来看,这些机构在开展社区工作的过程中并非严格依照规范化、专业化的社区工作方法,而更多采用的.是一些经验性的或行政性的方法;再次,就其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来看,机构的管理及一线工作人员,绝大多数并未受过社区工作专业知识与方法的训练,其工作的能力、水平和效果远远无法达到专业社区工作的要求。

第三,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专业社区工作的认识不尽一致,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供给相对不足和滞后,且从事专业社区工作的积极性较低。一方面,在政府领导层对社区工作的专业地位认同不够,导致专业社区工作的生存与发展缺乏坚实的合法性基础;另一方面,在社会公众层面专业社区工作被误解为行政性的管理活动或市场化的劳务活动,致使专业社区工作的职业评价和职业声望较低。不利的外部环境势必阻碍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及其从事专业社区工作的积极性。首先、从社区工作教育来看,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其重视程度及扶植力度明显不足,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大多缺乏社区实习的资源与机会,且专业教育师资不足、设施陈旧,极大地落后于国际社工教育的发展水平;其次、从人事制度来看,社会工作师资格认证制度在我国尚未施行,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岗位至今未被设置,这种制度性缺失抑制了高素质人才投身专业社区工作;再次、从福利待遇来看,专业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地位低下、工资福利微薄,极大地打击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特别是高学历的专业人才从事社区工作的积极性。

三、我国城市社区工作专业化的几点建议

由上可知,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杜会管理体制等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限制了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促进我国城市社区的专业化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针对问题的成因,在此探索性地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转变政府职能,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解决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以政代社”、“政社不分”政府包办社区事务的旧弊,明确政府、杜会服务机构、社会自治组织在社区工作中的职能与权限。这就迫切要求政府转变自身职能,由在一线提供社区所需的具体服务转变为用宏观性和前瞻性的眼光制定我国社区建设事业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及相关的政策与法规;调动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探索政府购买等新型的社区服务实践模式推动社区建设与服务项目的开展;指导、监管和考核各类社区服务机构与中介组织的工作,规范它们的价值目标和组织行为。真正做到让权、让利、让位于各类专业社区工作机构及中介组织,保障它们的生存与发展壮大。

其次,充分利用准政府的群众性政治团体的力量,提高其专业化水平。这些半官方的群众性政治团体具有较为丰富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且它们实际上大都具有自身特定的工作对象,已经承担或正在承担着部分社区工作的职能。在社区工作事物尚无法从它们的团体事务中分离出来之前,在社区分工尚未完全清晰明确之前,一方面、专业的社区工作机构及中介组织应尽力争取实现与这些群众性政治团体的合作,利用其所能提供的资源和机会,充分地壮大与发展自身;另一方面,应当努力引导这些团体及其下属机构走向专业化,即积极引导和鼓励工会、妇联、共青团等掌握并运用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介入社区社会工作事务。

最后,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所谓“以人为本”,建立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是实现中国社区工作专业化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对目前社区内的工作人员,要在相关部门的统一指导下,依靠社会工作教育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其进行系统的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改变他们陈旧、僵化的工作理念与工作方法,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首先、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加大对社区工作专业教育的资源投入,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化与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更加自由和丰富的社区实践机会,建立健全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在内的多层次的系统化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其次、各级政府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积极筹划和实施适用于找国社区工作者的资格认证及职务晋升制度,设置更多的社区工作岗位,切实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收人水平,积极吸纳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投身于社区建设事业,提升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整体水平。

篇10:当前中国ERP的市场特点与出路

当前,国际范围内的ERP市场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无论是技术平台、系统框架、商业模型、系统功能,还是企业需求、用户心理,莫不如此。而在国内,中小ERP市场越来越成为国内外竞争者关注的重点。这是由中国企业的管理现状、ERP系统和服务提供商的现状所决定的。

ERP市场当前状况

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当前的市场需求和变化进行考察。

其一,实践证明,有的国内企业采用自主开发的模式,采用了不成熟的系统,在投入较少的情况下,这种模式的应用效果并不好。虽然,从理论上来讲,自主开发模式最能符合企业对信息系统的要求。因为存在升级和昂贵的集成费用等潜在困难,中型用户越来越远离这种定制的ERP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ERP软件的模式已经有了事实上的行业标准,已经完全成熟,这种商品化和模块化的ERP产品越来越获得用户的青睐。

其二,所有的ERP厂商都在和软件系统的复杂性作斗争,使得缺乏IT资源和人力的中型企业能应用ERP系统。SAP、 PeopleSoft、 Oracle和Baan都在缩短实施周期上做出了切实的进展,国内的很多ERP厂商等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这是中型企业实施成功的关键之一。

其三,中国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是比较低的,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利润空间。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从“系统集成”阶段向“应用集成”和“信息集成”等更高级的阶段迈进。也就是说,很多企业经历了购置电脑、构建网络的阶段,跨越了办公自动化的阶段,产生了对ERP等应用软件的巨大需求。

其四,在信息化人员配备方面,企业中既懂管理又对企业信息化有深刻理解的员工越来越多。经过多年的发展,很多企业负责信息化的员工建立起了对大型的、跨越业务领域、跨越地域的企业管理软件系统的概念。而提供ERP咨询和服务的软件商、咨询机构也越来越多。

其五,竞争的加剧使得ERP厂商不得不降低价格,提供针对性的实施方法,缩短ERP软件实施过程,从而使得ERP系统整体拥有成本的下降,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有能力拥有ERP这种过去只有大企业才能用得起的系统。

篇11:当前中国ERP的市场特点与出路

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在企业的`ERP应用中,常常是买了软件,企业管理却没有提升多少,甚至弊大于利,给企业带来负面效果,以致有人喊出“ERP成功率等于零”的悲观感叹。ERP的不尽如人意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具体到每个ERP项目来说,都受到ERP软件技术和功能的限制。很多的时候,由于项目预算和软件公司能力的限制,用户的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所幸的是,国内外软件公司对企业管理的认识和软件开发的水平都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没有将用户对ERP系统的日常操作和使用融入到企业价值观、管理模式、管理流程、工作习惯中来。一句话,后期的实施与服务没跟上。

中国ERP市场的健康发展,有赖于用户和系统供应商的共同努力。我们应该多研究国外ERP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少走弯路。另一方面,要结合中国国情,不盲目崇洋,勇于创新。

首先,作为ERP系统的用户,在规划和建设ERP系统时,可以遵循如下的思路。

-正确认识企业所处的竞争态势,认识到“为什么要用ERP”,要通过ERP解决什么问题。这需要中高层领导的承诺。

-为了达到上面的目标,对ERP方案有什么要求?根据财务状况,选择合适的ERP方案。这可以请专业的、中立的研究和咨询机构作ERP的规划。这是很值得的,可收到“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

-根据方案,进行ERP建设。在建设ERP过程中,注意与企业员工的沟通、对系统用户的培训、与企业业务的结合。对员工采取一定程度的奖励措施很有必要。

其次,ERP市场竞争者也应该更多地关注上面提到的技术和实施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因为,很简单,这些问题得不到改善,用户的ERP投资得不到预想的收益,甚至彻底失败、血本无归,ERP软件和咨询服务商们也收不到项目的后期款。

在推动中国企业的ERP应用方面, ERP软件商和服务商的工作任重道远,前途光明。他们要在管理理念推广、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服务质量、树立典型客户方面做出切实的努力。

作为软件、硬件和服务的提供商,要认识到,企业在建设ERP系统时的所有一切(包括落后)都是无可指责的,需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所处的行业,并做出切实的努力,使整个的ERP产业更加健康地发展。这要求整个ERP行业充分地尊重客户,对客户负责。具体说来,就是要提高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水平,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物有所值。

实际上,国内很多的IT产品和服务商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很多IT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如联想、浪潮、金蝶、实达、用友等无一例外地也都修正了自己的经营策略,提出要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提供商转型。

ERP的成功应用,除了技术层面外,另一极为重要的方面是实施服务。随着企业级软件系统的日趋复杂以及围绕互联网的各种网上服务的不断推出,实施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软件厂商间在产品层次上的竞争也逐渐让位于服务与解决方案层次上的竞争,软件的价值将越来越体现在服务上。

与财务软件、进销存软件等部门级应用不同,ERP这种跨部门的应用,使得企业信息化的作用发生了质变,它带来的不仅是一种提高业务数据准确性和员工工作效率的手段,而且触发了企业组织架构、工作流程的重组以及企业管理思想的变革。这种转变的成功实现,有赖于专业化的实施服务。有人认为,在ERP的应用中,实施服务的投资和软件投资的比重至少应该是一比一。实施服务,做好知识转移很重要,要充分考虑到用户的需要并与软件相结合,最大限度的提高用户使用效率,解决企业管理和软件使用两张皮的问题,提升软件应用价值。通过规范的实施服务,提供咨询实施指导,可大大降低实施风险。

由于ERP和CRM的密切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谈到ERP市场,就很难回避CRM这个话题。对于CRM的软件商和咨询商来说,无疑是惨淡经营的一年。大家都没有淘到金暂且不说,很多提供CRM产品或服务的小公司、孵化器没有经得起寒冬的考验,关门了。

刚刚从一个CRM大型研讨会归来,在与同行、用户和专家的交流中,最大的感触就是:CRM市场的不景气,不是用户的错。因为,CRM从业公司的很多专家和顾问,对CRM的流程、框架、行业应用的理解,无法满足用户的心理期望。

- 以客户为中心,听上去不错,但如何才能实现以客户为中心?

- 我接触了很多软件商,他们都说自己的系统是最合适我的。我进行了很多的比较和甄选,但还是下不了

决心。

- 我确实想以客户为中心,但是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软件和实施费暂且不论,管理的调整和重组如果万一不善……。实达电脑,就是例子。

- 除了关注CRM外,我还需要其它系统,特别是ERP系统和SCM系统,这些系统之间,在文化、管理、技术、功能、流程、战略上如何“协调”?

- 我们已经以客户为中心了,我们的口号就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客户就是我们的上帝。

-CRM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怎么才能拥有长期的愿景、行动的路标和当前的行动,做到心中有数,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

上面的诸多问题,有赖于CRM这顶帽子下的形形色色的CRM从业公司(网站、培训、会展、软件、硬件、实施服务……)来思考和回答。如果不能回答这些问题,CRM行业的不景气,还能怪罪于客户吗? 能回答上面的问题的企业,将是从CRM中掘到金子的企业。

另一方面,对于CRM的客户和实施应用来说,需要不断地温习那些老生常谈式的关键成功因素和诀窍,并身体力行,这点怎么样强调也不过分。对CRM的研究和应用越多,就越觉得关键成功因素的重要性。真理,总是简单和朴素的。

国内外的ERP和CRM应用实践表明,它们成功实施的难度和风险很大,企业在规划、建设和应用这些系统的时候,总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就像办公空间、电话和网络设施一样,ERP是企业基础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各种迹象表明,中国ERP和CRM市场正在酝酿着深刻的变化,迎来新一波的发展浪潮。

篇12: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的转型与出路论文

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的转型与出路论文

[摘要]新形势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社会各界面对的国内、国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快速变化。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需求呈现多样化发展,那么职业院校艺术教育如何能够在这种情况下输出社会满意的艺术人才,则是学校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从新形势这个背景出发,探讨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的转型和出路,期望能够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另一种思考方式。

[关键词]职业院校;艺术教育;新形势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2-0036-0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注重培养孩子的艺术技能,从而对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的要求不断增加,且随着我国社会越来越多元化,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的兴趣也在不断的加大,学生自我学习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在以上背景下,职业院校艺术教育既遇到了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转型的压力。

一、职业院校艺术教育新形势下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于新形势尚未有明确的定义,笔者查阅一些资料,大致意思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国内外面对新的社会形势,即经济全球化进行加快,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在快速的发展。这种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我国职业院校艺术教育已经开展了很长时间,其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理论和时间的配比等教学内容和方法多年没有进行更新,所以其培养的人才很难满足新形势下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就是说,我国职业院校艺术教育是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难以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也开设一些艺术类选修课,这类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艺术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正如前文所述,在新形势下,我国职业院校艺术教育也存在着一些不符合新形势的问题。

(一)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职业院校艺术类课程大多是选修课,以欣赏为主,甚至为公共选修课,所以教学课时和教学内容都受到了限制,教师没有办法实行完整的教学目标。

(二)学生艺术基础参差不齐,导致教师授课压力巨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就有艺术方面的基础,但是还有很多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并未拥有艺术方面的知识。这种参差不齐的现状,导致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压力很大,难以系统性的进行教学。

(三)艺术教育缺少多样化教育方式

艺术教育和专业课有很大的不同,不能够专门进行理论方面的听和欣赏,还应该有动手实践的机会,只有把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提高艺术学科的教学质量。

(四)校园内艺术活动不丰富

校园内应该由多样的文化,学生应该丰富课余生活,艺术生活、艺术活动尤其应该丰富起来。学校的艺术活动大多由学生自由组织的社团活动进行,但是这些社团活动缺乏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也缺乏实践的平台,从而打消了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

二、职业院校艺术教育在新形势下的转型

职业院校的艺术教育不但能够在学生日常忙碌的课业学习中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也有利于学生提高个人素质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笔者认为新形势下,社会需要的是符合人才,高职院校应该以提高在校生全方位的素质为目的,对于艺术教育实现转型。

(一)注重在艺术教育进行时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和思维的拓展

好的教育就是应该让工科生了解人文情怀,让文科生了解科技发展,从这一个角度出发,高职院校开设艺术教育课程,要做到的就是把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一环,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

(二)把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环

新形势的特点就是社会的.快速变革,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越来越重要,而艺术教育能够教导学生正统“美”的意义,从而在侧面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怀,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出路

从上文可知,艺术教育在新形势下不但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能有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和心理健康,所以学校应该积极探索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的出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其中体现艺术教育

的价值职业院校培养学生重点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传统艺术教育一般都在公共选修课当中,引不起学生的重视。在新形势下,学校可以考虑到学生整体特点和需求,开设合理的艺术类课程,既能够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

(二)改变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实践

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不应当采用灌输式教育法,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学生之间通过编辑、策划、彩排等环节,能够获得主动性和参与性,不但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创造能力,创新性,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要突出学生自学能力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课时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应该积极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引导学生在课外多实践。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社团,学校给予教师一定的费用让其成为社团活动的指导教师,通过教师的指导,更好地利用社团来提高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实践能力。学校还可以在平时多邀请一些社团艺术团体,到学校进行表演、演讲、讲座等多方面的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更深的认识到艺术知识。

(四)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艺术教育

目前多媒体设备在高职院校内十分普及,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这些设备,通过详尽的课前准备来优化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可以利用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种资料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技能。

(五)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教师调动了学生学习艺术的热情,才能够使艺术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学生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身艺术创造水平和鉴赏水平。

(六)选择优秀的教材,为艺术教育顺利的进行提供保障

高职院校的特点为教育时间短,学生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在选择教材时应该挑选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教材,应当理论内容适当,重视实践内容的学习,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满足社会的需要。

(七)学期初应对学生的艺术水平进行摸底测评

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低,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学生入学时,艺术水平和能力存在着差异,导致教师只能就低不就高。改变这种现状可以在开学时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评,之后通过分班的形式,因材施教,虽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八)丰富校园内的艺术活动

可以在校园内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让学生有平台展示其所学内容,这种活动既能够打响学校的知名度,成为学校的一种品牌,也能够给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学以致用。艺术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才能够出精品,且通过展示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其确立更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艺术教育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学的一部分,艺术教育不但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鉴赏水平,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健康心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于职业院校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改变,所以学校应该重视艺术教育,不断修订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生.职业院校音乐教学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14).

[2]尹云芝.高职音乐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篇13: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与出路的论文

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与出路的论文

引言:通过翻阅大量的研究资料我们可以得知,当前我国在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方面的研究数量较多,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有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小学教育因其服务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导致与其他初高中学生相比,小学教学难度更大,并且相比于其他教师对小学教师的能力要求也更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社会的进步,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也在逐渐完善,其研究思路也进一步拓宽,因此本文将着重围绕现阶段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研究思路与出路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一、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研究思路

(一)初期思路

1.小学生更“难教”

在最初的研究思路当中,许多学者认为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生理与心理均未发育成熟,其认知程度也相对较低,因此小学教师的态度将会对小学生产生巨大影响。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虽然中学生相比于小学生拥有更高的独立意识和认知能力,但其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心理更为敏感,因此对于教师的职业态度、教育能力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不仅如此,虽然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比较弱,但且学习知识的难度比较低,而中学生乃至大學生虽拥有加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其学习深度与难度均高于小学生,因此小学生更难教的推论无法成立。

2.小学教师能力更高

目前在小学教育专业研究当中,其专业性已经得到广大人士的认同,但与其他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相比,许多研究人员仍然认为小学教师在教育知识和教学技能方面的需求要更高。但事实上,现阶段的师范教育以及教师教育当中,开设的条件性知识方面课程本身并不存在明显差别,但在本体性知识课程方面的差别比较明显,即中小学教师学习的教育科学课程基本相同,但在学科科学课程上二者有着明显区别。而假设小学教师与其他教师有着不同的专业特性,本身带有一定的先入为主的偏见色彩,因此将其作为研究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路和方法缺乏一定的公正性与客观性。

(二)后期思路

1.小学生素养能力

在后期的研究思路当中,人们提出通过对小学教育专业进行专业定位的方式进行研究,而此种研究思路因立足于小学教育专业自身的客观发展规律,并且能够在确定专业归属的同时为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指明方向,因此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在小学教育的专业定位当中主要有小学生素养能力定位以及教师专业技能定位两方面内容,在前者的定位当中,要求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方式,力求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如此,鉴于小学生拥有较强的感性认识,因此相比于初高中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语言与知识逻辑性更为看重,小学教师更需要注重教学技巧并具备较高的教学心理要求。

2.教师的专业技能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即受到自身专业因素与技能的影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专业知识的构成影响,因此考虑到小学教育以及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在设计小学教育专业的文化课程时,还需要将重点放置在扩大教师的知识面以及综合实践能力方面。根据专业学者对于小学专业知识划分标准来看,在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构成当中以核心知识为主,并成辐射状衍射出其他众多的相关学科知识,因此小学教育专业在重点设计核心课程的同时,还需要做好学科及专业文化课程间的衔接。

二、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研究出路

(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从专业视角来看,学科的渗透往往只负责渗透学科知识,但鉴于小学的知识内容本身难度比较小,即使不是专业的小学教育人士同样也能够进行解释和回答,但小学教育专业中培养的教师人才,其需要具备较高的讲解能力也就是教学技巧。虽然许多非小学教育专业的人士也能够回答和解决部分问题,但其难以使用贴近学生认知能力与理解水平的方法进行教育教学,为此,教师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当中,除了需要注重各种基础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强化渗透实践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岗位和实践当中不断总结和归纳经验、教训。而这也意味着小学教育专业建设需要将定位转向至实践知识方面,在实际教学课堂上尽可能多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3]。通过此种方式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的同时,检验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在日后的教育教学当中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与完善。广大小学教师可以积极向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取经”学习,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不仅如此,还可以利用“微课”等形式,用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完成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引导小学教学专业的学生充分利用强大的互联网,通过自行上网寻找各种小学课堂教学视频,感受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并总结出其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而将其灵活运用在自身的实际教学当中,为日后的小学教师工作奠定坚实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培养教育研究能力

小学教育专业除了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以及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之外,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和提升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以及教学反思能力。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当中,科研教学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要求小学教育专业需要平衡好教育理论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协调好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之间的关系,平衡好科学和人文之间的关系。同时将其与小学教育教学进行高度整合。在此过程中,专业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调查活动,将学生按照专业水平、真实意愿等分成若干活动小组,深入到各小学当中实地调查了解所在地小学教育教学的具体发展情况。不仅如此,各大院校也需要积极推进科学教研基地的建设工作,鼓励学生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教研活动,深入了解和研究现阶段在小学教育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其能够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新和创造能力,避免学生受制于教师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而出现思维僵化的情况。在未来研究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过程当中,在研究其专业内容的同时注重实施方式,了解小学教师职业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与必备能力,进而使得小学教师这一职业得以更加专业化。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当中要求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性格特点,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素养能力进行准确定位,同时小学教师需要不断丰富自身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讲解能力,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技能帮助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而在找准专业定位之后,只有通过坚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加大培养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才能培养出大量的教师人才,真正做好教育教学服务。

篇14:中国与美国的教育

中国毁人不倦的教育

你在幼儿园哭诉着老师为什么打你;你在小学哭诉着为什么你要日夜不眠的上着那该死的补习班;你在中学哭诉着为什么你没有一个有钱老爸和明星老妈;你在高中哭诉着为什么作业多的用3辆大卡车都搬不走。

然而当你踏入大学的那一天,你就解放了。lol的战斗排行榜正等着你,宿舍的木板床正等着你。美丽的学姐学妹们正等着你。你可以熬夜打游戏,可以一觉睡到后天凌晨,可以发挥你泡妞的本事泡几个妹子。反正大学四年且是最美的时光。

你拿着求职信到各个公司去询问要不要招人,当然,你没说完估计就被咔了。然后你只能回家当啃老一族。

美国诲人不倦的教育

你在幼儿园笑着跟老师做游戏;你在小学笑着跟老师围在一起讨论问题;你在中学笑着完成了你第9999个飞机模型,接着你就要帮爸爸打扫车库,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你在高中笑着说你已经完成了6天6夜的生存活动。

然而当你踏入大学的那一天,你必须要忙碌起来了,因为你不仅要认真学习,而且必须去参加社会的实战部署。

大学一读完,你就可以去工作了,你的笑容和你的口才为你赢得了一份好工作,而且你为你父母买了一套300平方的大房子。

篇15: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在中国:回顾与展望

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在中国:回顾与展望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起源于杜威.我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前期阶段和全新阶段两部分.前期阶段是一首对交际法的引进、模仿和批判改造的三部曲,全新阶段则是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外语多媒体教学实验推广阶段.展望未来,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机遇与挑战并存.

作 者:吴敏之 WU Min-zhi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刊 名: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HIGHER EDUCATION STUDY EDITION) 年,卷(期):2008 12(3) 分类号:H319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   外语教学   多媒体外语教学  

相关专题 文化教育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