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张晓风《孤意与深情》

迦蓝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迦蓝”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散文张晓风《孤意与深情》(共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张晓风散文《孤意与深情》

张晓风散文《孤意与深情》

我和俞大纲老师的认识是颇为戏剧性的,那是八年以前,我去听他演讲,活动是季曼瑰老师办的,地点在中国话剧欣赏委员会,地方小,到会的人也少,大家听完了也就零零落落地散去了。

但对我而言,那是个截然不同的晚上,也不管夜深了,我走上台去找他,连自我介绍都省了,就留在李老师那套破旧的椅子上继续向他请教。

俞老师是一个谈起话来就没有时间观念的人,我们愈谈愈晚,后来他忽然问了一句:

“你在什么学校?”

“东吴--”

“东吴有一个人,”他很起劲地说,“你去找她谈谈,她叫张晓风。”

我一下愣住了,原来俞老师竟知道我而器重我,这么大年纪的人也会留心当代文学,我当时的心情简直兴奋得要轰然一声烧起来,可惜我不是那种深藏不露的人,我立刻就忍不住告诉他我就是张晓风。

然后他告诉我他喜欢的我的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认为深得中国文学中的阴柔之美,我其实对自己早期的作品很羞于启齿,由于年轻和浮浅,我把许多好东西写得糟极了,但被俞老师在这种情形下无心地盛赞一番,仍使我窃喜不己。接着又谈了一些话,他忽然说:

“白先勇你认识吗?”

“认识。”那时候他刚好约我在他的晨钟出版社出书。

“他的《游园惊梦》里有一点小错,”他很认真的说,“吹腔,不等于昆曲,下回告诉他改过来。”

我真的惊讶于他的细腻。

后来,我就和其他年轻人一样,理直气壮的穿过怡太旅行社业务部而直趋他的办公室里聊起天来。

“办公室”设在馆前街,天晓得俞老师用什么时间办“正务”,总之那间属于怡太旅行社的办公室,时而是戏剧研究所的教室,时而又似乎是振兴国剧委员地的兔费会议厅,有时是某个杂志的顾问室……总之,印象是满屋子全是人,有的人来晚了,到外面再搬张椅子将自己塞挤进来,有的人有事便径自先行离去,前前后后,川流不息,仿佛开着流水席,反正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做学术上的或艺术上的打尖。

也许是缘于我的自入,我自己虽也多次从这类当面的和电话聊天中得到许多好处,但我却不赞成俞老师如此无日无夜的来者不拒。我固执的认为,不留下文字,其他都是不可信赖的,即使是嫡传弟子,复述自己言论的时候也难免有失实之处,这话不好直说,我只能间接催老师。

“老师,您的平剧剧本应该抽点时间整理出来发表。”

“我也是这样想呀!”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我每次一想到发表,就觉得到处都是缺点,几乎想整个重新写过--可是,心里不免又想,唉,既然要花那么多功夫,不如干脆写一本新的……”

“好啊,那就写一个新的!”

“可是,想想旧的还没有修整好,何必又弄新的?”

唉,这真是可怕的循环。我常想,世间一流的人才往往由于求全心切反而没有写下什么,大概执着笔的,多半是二流以下的角色。

老师去世后,我忍不住有几分生气,世间有些胡乱出版的人是“造孽”,但惜墨如金,竟至不立文字则对晚辈而言近乎“残忍”,对“造孽”的人历史还有办法,不多久,他们的油墨污染便成陈迹,但不勤事写作的人连历史也对他们无可奈何。倒是一本《戏剧纵横谈》在编辑的半逼半催下以写随笔心情反而写出来了,算是不幸中的小幸。

有一天和尉素秋先生淡起,她也和我持一样的看法,她说:“唉,每天看讣闻都有一些朋友是带着满肚子学问死的--可惜了。”

老师在世时,我和他虽每有会意深契之处,但也有不少时候,老师坚持他的看法,我则坚持我的。如果老师今日复生,我第一件急于和他辩驳的事便是坚持他至少要写二部书,一部是关于戏剧理论,另一部则应该至少包括十个平剧剧本,他不应该只做我们这一代的老师,他应该做以后很多代年轻人的.老师……

可是老师已不在了,深夜里我打电话和谁争论去呢?

对于我的戏剧演出,老师的意见也甚多,不论是“灯光”、“表演”、“舞台设计”、“舞蹈”他都“有意见”,事实上俞老师是个连对自己都“有意见”的人,他的可爱正在他的“有意见”。他的意见有的我同意,有的我不同意,但无论如何,我十分感动于每次演戏他必然来看的关切,而且还让怡太旅行社为我们的演出特别赞助一个广告。

老师说对说错表情都极强烈,认为正确时,他会一叠声地说:“对--对--对--对--……”

每一个对字都说得清晰、缓慢、悠长,而且几乎等节拍,认为不正确时,他会嘿嘿而笑,摇头,说:“完全不对,完全不对……”

令我惊讶的是老师完全不赞同比较文学,记得我第一次试着和他谈谈一位学者所写的关于元杂剧的悲剧观,他立刻拒绝了,并且说:

“晓风,你要知道,中国和西洋是完全不同的,完全不同的,一点相同的都没有!”

“好,”我不服气,“就算比出来的结果是'一无可比',也是一种比较研究啊!”

可是老师不为所动,他仍坚持中国的戏就是中国的戏,没有比较的必要,也没有比较的可能。

“举例而言,”好多次以后我仍不死心,“莎士比亚和中国的悲剧里在最严肃最正经的时候,却常常冒出一段科浑--而且,常常还是黄色的,这不是十分相似的吗?”

“那是因为观众都是新兴的小市民的缘故。”

奇怪,老师肯承认它们相似,但他仍反对比较文学。后来,我发觉俞老师和其他年轻人在各方面的看法也每有不同,到头来各人还是保持了各人的看法,而师生,也仍然是师生。

篇2:散文张晓风《孤意与深情》

我和俞大纲老师的认识是颇为戏剧性的,那是八年以前,我去听他演讲,活动是李曼瑰老师办的,地点在中国话剧欣赏委员会,地方小,到会的人也少,大家听完了也就零零落落地散去了。

但对我而言,那是个截然不同的晚上,也不管夜深了,我走上台去找他,连自我介绍都省了,就留在李老师那套破旧的椅子上继续向他请教。

俞老师是一个谈起话来就没有时间观念的人,我们愈谈愈晚,后来他忽然问了一句:“你在什么学校?”

“东吴——”

“东吴有一个人,”他很起劲地说,“你去找她谈谈,她叫张晓风。”

我一下愣住了,原来俞老师竟知道我而器重我,这么大年纪的人也会留心当代文学,我当时的心情简直兴奋得要轰然一声烧起来,可惜我不是那种深藏不露的人,我立刻就忍不住告诉他我就是张晓风。

然后他告诉我他喜欢的我的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认为深得中国文学中的阴柔之美,我其实对自己早期的作品很羞于启齿,由于年轻和浮浅,我把许多好东西写得糟极了,但被俞老师在这种情形下无心地盛赞一番,仍使我窃喜不己。接着又谈了一些话,他忽然说:“白先勇你认识吗?”

“认识。”那时候他刚好约我在他的晨钟出版社出书。

“他的《游园惊梦》里有一点小错,”他很认真的说,“吹腔,不等于昆曲,下回告诉他改过来。”

我真的惊讶于他的细腻。

后来,我就和其他年轻人一样,理直气壮的穿过怡太旅行社业务部而直趋他的办公室里聊起天来。

“办公室”设在馆前街,天晓得俞老师用什么时间办“正务”,总之那间属于怡太旅行社的办公室,时而是戏剧研究所的教室,时而又似乎是振兴国剧委员地的兔费会议厅,有时是某个杂志的顾问室……总之,印象是满屋子全是人,有的.人来晚了,到外面再搬张椅子将自己塞挤进来,有的人有事便径自先行离去,前前后后,川流不息,仿佛开着流水席,反正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做学术上的或艺术上的打尖。

也许是缘于我的自入,我自己虽也多次从这类当面的和电话聊天中得到许多好处,但我却不赞成俞老师如此无日无夜的来者不拒。我固执的认为,不留下文字,其他都是不可信赖的,即使是嫡传弟子,复述自己言论的时候也难免有失实之处,这话不好直说,我只能间接催老师。

“老师,您的平剧剧本应该抽点时间整理出来发表。”

“我也是这样想呀!”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我每次一想到发表,就觉得到处都是缺点,几乎想整个重新写过——可是,心里不免又想,唉,既然要花那么多功夫,不如干脆写一本新的…”

“好啊,那就写一个新的!”

“可是,想想旧的还没有修整好,何必又弄新的?”

唉,这真是可怕的循环。我常想,世间一流的人才往往由于求全心切反而没有写下什么,大概执着笔的,多半是二流以下的角色。

老师去世后,我忍不住有几分生气,世间有些胡乱出版的人是“造孽”,但惜墨如金,竟至不立文字则对晚辈而言近乎“残忍”,对“造孽”的人历史还有办法,不多久,他们的油墨污染便成陈迹,但不勤事写作的人连历史也对他们无可奈何。倒是一本《戏剧纵横谈》在编辑的半逼半催下以写随笔心情反而写出来了,算是不幸中的小幸。

有一天和尉素秋先生淡起,她也和我持一样的看法,她说:“唉,每天看讣闻都有一些朋友是带着满肚子学问死的——可惜了。”

老师在世时,我和他虽每有会意深契之处,但也有不少时候,老师坚持他的看法,我则坚持我的。如果老师今日复生,我第一件急于和他辩驳的事便是坚持他至少要写二部书,一部是关于戏剧理论,另一部则应该至少包括十个平剧剧本,他不应该只做我们这一代的老师,他应该做以后很多代年轻人的老师…

可是老师已不在了,深夜里我打电话和谁争论去呢?

对于我的戏剧演出,老师的意见也甚多,不论是“灯光”、“表演”、“舞台设计”、“舞蹈”他都“有意见”,事实上俞老师是个连对自己都“有意见”的人,他的可爱正在他的“有意见”。他的意见有的我同意,有的我不同意,但无论如何,我十分感动于每次演戏他必然来看的关切,而且还让怡太旅行社为我们的演出特别赞助一个广告。

老师说对说错表情都极强烈,认为正确时,他会一叠声地说:“对——抖抖抖抖抖—抖抖抖…”

每一个对字都说得清晰、缓慢、悠长,而且几乎等节拍,认为不正确时,他会嘿嘿而笑,摇头,说:“完全不对,完全不对…”

令我惊讶的是老师完全不赞同比较文学,记得我第一次试着和他谈谈一位学者所写的关于元杂剧的悲剧观,他立刻拒绝了,并且说:“晓风,你要知道,中国和西洋是完全不同的,完全不同的,一点相同的都没有!”

“好,”我不服气,“就算比出来的结果是‘一无可比’,也是一种比较研究啊!”

可是老师不为所动,他仍坚持中国的戏就是中国的戏,没有比较的必要,也没有比较的可能。

“举例而言,”好多次以后我仍不死心,“莎士比亚和中国的悲剧里在最严肃最正经的时候,却常常冒出一段科浑——而且,常常还是黄色的,这不是十分相似的吗?”

“那是因为观众都是新兴的小市民的缘故。”

奇怪,老师肯承认它们相似,但他仍反对比较文学。后来,我发觉俞老师和其他年轻人在各方面的看法也每有不同,到头来各人还是保持了各人的看法,而师生,也仍然是师生。

有一阵,报上猛骂一个人,简直像打落水狗,我打电话请教他的意见,其实说“请教”是太严肃了些,俞老师自己反正只是和人聊天(他真的聊一辈子天,很有深度而又很活泼的天),他绝口不提那人的“人”,却盛赞那人的文章,说:“自有白话文以来,能把旧的诗词套用得那么好,能把固有的东西用得那么高明,此人当数第一!”

“是‘才子之笔’对吗?”

“对,抖抖抖。”

他又赞美他取譬喻取得婉委贴切。放下电话,我感到什么很温暖的东西,我并不赞成老师说他是白话文的第一高手,但我喜欢他那种论事从宽的胸襟。

我又提到一个骂那人的人。

“我告诉你,”他忽然说,“大凡骂人的人,自己已经就受了影响了,骂人的人就是受影响最深的人。”

我几乎被这种怪论吓了一跳,一时之间也分辨不出自己同不同意这种看法,但细细推想,也不是毫无道理。俞老师凡事愿意退一步想,所以海阔天空竟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最后一次见老师是在国军文艺中心,那晚演上本《白蛇传》,休息的时候才看到老师和师母原来也来了。

师母穿一件枣红色的曳地长裙,衬着银发发亮,师母一向清丽绝俗,那晚看起来比平常更为出尘。

不知为什么,我觉得老师脸色不好。

“救风尘写了没?”我趁机上前去催问老师。

老师曾告诉我他极喜欢元杂剧《救风尘》,很想将之改编为平剧。其实这话说了也有好几年了。“

“大家都说《救风尘》是喜剧,”他曾感叹地说,“实在是悲剧啊!”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我总要提醒俞老师一次“救风尘”的事,我自己极喜欢那个戏。

“唉——难啊——”

俞老师的脸色真的很不好。

“从前有位赵先生给我打谱——打谱太重要了,后来赵先生死了,现在要写,难啊,平剧——”

我心里不禁悲伤起来,作词的人失去了谱曲的人固然悲痛,但作词的人自己也不是永恒的啊!

“这戏写得好,”他把话题拉回《白蛇传》,“是田汉写的。后来的《海瑞罢官》也是他写的——就是给批斗了的那一本。”

“明天我不来了!”老师又说。

“明天下半本比较好啊!”

“这戏看了太多遍了。”老师说话中透露出显然的疲倦。

我不再说什么。

后来,就在报上看到老师的死。老师患先天性心脏肥大症多年,原来也就是随时可以撒手的,前不久他甚至在计程车上突然失去记忆,不知道回家的路。如果从这些方面来看,老师的心脏病突发倒是我们所可能预期的最幸福的死了。

悲伤的是留下来的,师母,和一切承受过他关切和期望的年轻人,我们有多长的一段路要走啊!

老师生前喜欢提及明代的一位女伶楚生,说她“孤意在眉,深情在睫”,“孤意”和“深情”原是矛盾的,却又很微妙地是一个艺术家必要的一种矛盾。

老师死后我忽然觉得老师自己也是一个有其“孤意”有其“深情”的人,他执着于一个绵邈温馨的中国,他的孤意是一个中国读书人对传统的悲痛的拥姿,而他的深情,使他容纳接受每一股昂扬冲激的生命,因而使自己更其波澜壮阔,浩瀚森森…

【作者】

张晓风,中国台湾著名散文名家。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香港浸会学院,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作为亲民党候选人当选台湾地区第八届“立法委员”(不分区“立委”)。

篇3:张晓风:孤意与深情

张晓风:孤意与深情

我和俞大纲老师的认识是颇为戏剧性的,那是八年以前,我去听他演讲,活动是李曼瑰老师办的,地点在中国话剧欣赏委员会,地方小,到会的人也少,大家听完了也就零零落落地散去了。

但对我而言,那是个截然不同的晚上,也不管夜深了,我走上台去找他,连自我介绍都省了,就留在李老师那套破旧的椅子上继续向他请教。

俞老师是一个谈起话来就没有时间观念的人,我们愈谈愈晚,后来他忽然问了一句:

“你在什么学校?”

“东吴――”

“东吴有一个人,”他很起劲地说,“你去找她谈谈,她叫张晓风。”

我一下愣住了,原来俞老师竟知道我而器重我,这么大年纪的人也会留心当代文学,我当时的心情简直兴奋得要轰然一声烧起来,可惜我不是那种深藏不露的人,我立刻就忍不住告诉他我就是张晓风。

然后他告诉我他喜欢的我的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认为深得中国文学中的阴柔之美,我其实对自己早期的作品很羞于启齿,由于年轻和浮浅,我把许多好东西写得糟极了,但被俞老师在这种情形下无心地盛赞一番,仍使我窃喜不己。接着又谈了一些话,他忽然说:

“白先勇你认识吗?”

“认识。”那时候他刚好约我在他的晨钟出版社出书。

“他的《游园惊梦》里有一点小错,”他很认真的说,“吹腔,不等于昆曲,下回告诉他改过来。”

我真的惊讶于他的细腻。

后来,我就和其他年轻人一样,理直气壮的穿过怡太旅行社业务部而直趋他的办公室里聊起天来。

“办公室”设在馆前街,天晓得俞老师用什么时间办“正务”,总之那间属于怡太旅行社的办公室,时而是戏剧研究所的教室,时而又似乎是振兴国剧委员地的兔费会议厅,有时是某个杂志的顾问室……总之,印象是满屋子全是人,有的人来晚了,到外面再搬张椅子将自己塞挤进来,有的人有事便径自先行离去,前前后后,川流不息,仿佛开着流水席,反正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做学术上的或艺术上的打尖。

也许是缘于我的自入,我自己虽也多次从这类当面的和电话聊天中得到许多好处,但我却不赞成俞老师如此无日无夜的来者不拒。我固执的认为,不留下文字,其他都是不可信赖的,即使是嫡传弟子,复述自己言论的时候也难免有失实之处,这话不好直说,我只能间接催老师。

“老师,您的平剧剧本应该抽点时间整理出来发表。”

“我也是这样想呀!”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我每次一想到发表,就觉得到处都是缺点,几乎想整个重新写过――可是,心里不免又想,唉,既然要花那么多功夫,不如干脆写一本新的……”

“好啊,那就写一个新的!”

“可是,想想旧的还没有修整好,何必又弄新的?”

唉,这真是可怕的循环。我常想,世间一流的人才往往由于求全心切反而没有写下什么,大概执着笔的,多半是二流以下的角色。

老师去世后,我忍不住有几分生气,世间有些胡乱出版的人是“造孽”,但惜墨如金,竟至不立文字则对晚辈而言近乎“残忍”,对“造孽”的人历史还有办法,不多久,他们的油墨污染便成陈迹,但不勤事写作的人连历史也对他们无可奈何。倒是一本《戏剧纵横谈》在编辑的半逼半催下以写随笔心情反而写出来了,算是不幸中的小幸。

有一天和尉素秋先生淡起,她也和我持一样的看法,她说:“唉,每天看讣闻都有一些朋友是带着满肚子学问死的――可惜了。”

老师在世时,我和他虽每有会意深契之处,但也有不少时候,老师坚持他的看法,我则坚持我的。如果老师今日复生,我第一件急于和他辩驳的事便是坚持他至少要写二部书,一部是关于戏剧理论,另一部则应该至少包括十个平剧剧本,他不应该只做我们这一代的老师,他应该做以后很多代年轻人的老师……

可是老师已不在了,深夜里我打电话和谁争论去呢?

对于我的戏剧演出,老师的意见也甚多,不论是“灯光”、“表演”、“舞台设计”、“舞蹈”他都“有意见”,事实上俞老师是个连对自己都“有意见”的人,他的可爱正在他的“有意见”。他的意见有的我同意,有的我不同意,但无论如何,我十分感动于每次演戏他必然来看的关切,而且还让怡太旅行社为我们的演出特别赞助一个广告。

老师说对说错表情都极强烈,认为正确时,他会一叠声地说:“对――对――对――对――……”

每一个对字都说得清晰、缓慢、悠长,而且几乎等节拍,认为不正确时,他会嘿嘿而笑,摇头,说:“完全不对,完全不对……”

令我惊讶的是老师完全不赞同比较文学,记得我第一次试着和他谈谈一位学者所写的关于元杂剧的悲剧观,他立刻拒绝了,并且说:

“晓风,你要知道,中国和西洋是完全不同的,完全不同的,一点相同的都没有!”

“好,”我不服气,“就算比出来的结果是‘一无可比’,也是一种比较研究啊!”

可是老师不为所动,他仍坚持中国的戏就是中国的戏,没有比较的必要,也没有比较的可能。

“举例而言,”好多次以后我仍不死心,“莎士比亚和中国的悲剧里在最严肃最正经的时候,却常常冒出一段科浑――而且,常常还是黄色的,这不是十分相似的吗?”

“那是因为观众都是新兴的小市民的缘故。”

奇怪,老师肯承认它们相似,但他仍反对比较文学。后来,我发觉俞老师和其他年轻人在各方面的看法也每有不同,到头来各人还是保持了各人的看法,而师生,也仍然是师生。

有一阵,报上猛骂一个人,简直像打落水狗,我打电话请教他的意见,其实说“请教”是太严肃了些,俞老师自己反正只是和人聊天(他真的聊一辈子天,很有深度而又很活泼的天),他绝口不提那人的“人”,却盛赞那人的文章,说:

“自有白话文以来,能把旧的诗词套用得那么好,能把固有的东西用得那么高明,此人当数第一!”

“是‘才子之笔’对吗?”

“对,对,对。”

他又赞美他取譬喻取得婉委贴切。放下电话,我感到什么很温暖的东西,我并不赞成老师说他是白话文的第一高手,但我喜欢他那种论事从宽的胸襟。

我又提到一个骂那人的人。

“我告诉你,”他忽然说,“大凡骂人的人,自己已经就受了影响了,骂人的人就是受影响最深的人。”

我几乎被这种怪论吓了一跳,一时之间也分辨不出自己同不同意这种看法,但细细推想,也不是毫无道理。俞老师凡事愿意退一步想,所以海阔天空竟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最后一次见老师是在国军文艺中心,那晚演上本《白蛇传》,休息的时候才看到老师和师母原来也来了。

师母穿一件枣红色的曳地长裙,衬着银发发亮,师母一向清丽绝俗,那晚看起来比平常更为出尘。

不知为什么,我觉得老师脸色不好。

“救风尘写了没?”我趁机上前去催问老师。

老师曾告诉我他极喜欢元杂剧《救风尘》,很想将之改编为平剧。其实这话说了也有好几年了。”

“大家都说《救风尘》是喜剧,”他曾感叹地说,“实在是悲剧啊!”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我总要提醒俞老师一次“救风尘”的事,我自己极喜欢那个戏。

“唉――难啊――”

俞老师的脸色真的很不好。

“从前有位赵先生给我打谱――打谱太重要了,后来赵先生死了,现在要写,难啊,平剧――”

我心里不禁悲伤起来,作词的人失去了谱曲的人固然悲痛,但作词的人自己也不是永恒的啊!

“这戏写得好,”他把话题拉回《白蛇传》,“是田汉写的。后来的《海瑞罢官》也是他写的――就是给批斗了的那一本。”

“明天我不来了!”老师又说。

“明天下半本比较好啊!”

“这戏看了太多遍了。”老师说话中透露出显然的疲倦。

我不再说什么。

后来,就在报()上看到老师的死。老师患先天性心脏肥大症多年,原来也就是随时可以撒手的,前不久他甚至在计程车上突然失去记忆,不知道回家的路。如果从这些方面来看,老师的心脏病突发倒是我们所可能预期的最幸福的死了。

悲伤的是留下来的,师母,和一切承受过他关切和期望的年轻人,我们有多长的一段路要走啊!

老师生前喜欢提及明代的一位女伶楚生,说她“孤意在眉,深情在睫”,“孤意”和“深情”原是矛盾的,却又很微妙地是一个艺术家必要的一种矛盾。

老师死后我忽然觉得老师自己也是一个有其“孤意”有其“深情”的人,他执着于一个绵邈温馨的中国,他的孤意是一个中国读书人对传统的悲痛的拥姿,而他的深情,使他容纳接受每一股昂扬冲激的生命,因而使自己更其波澜壮阔,浩瀚森森……

篇4:我的深情与无情散文

我的深情与无情散文

我,外表亲和、平易近人、不拘小节。我很容易与人成为朋友,却难以成为好朋友。我热情却无情。我不惧离别或者说我只怕过两次。与你在一起时,我是倾注了全部热情的,我说过的我喜欢你,亲爱的我好爱你等等。那些都是真的。但是当离别到来,亲爱的,我真的没有不舍,离别后也绝少有思念。

我不止如此对你,我亲爱的,我对自己亦是如此。我如何对你,就会如何对待自己。我可以放下我的爱情,当我了解到他真的不需要我,我放下爱,放下恨,放下隐匿的不甘与虚荣。没有不舍。这是我的无情,但这一切都出自对他的尊重与接纳,这便是我的深情。我是个适合孤独的人,这是上天的惩罚,也是奖励。

我适合无留恋的告别,我同样能以无限的热情去拥抱重新相遇的你。曾经我惊骇于我的无情,我刻意去改变过。在一段被珍惜的.关系中,我感恩,无以为报,可我真的可以没有你。我强迫自己哭泣,告诉妈妈我想她,其实我只是伪装自己安慰她,这就是我无情中的深情。我刻意做过很多类似的事,可我却真的拥有自由的心。你可以说我冷漠,因为确实如此,可是,你不能否认我的真诚。这样的我,是真的我,无限的深情与无情的结合体。

我是个适合流浪的人,因为我无限的洒脱与热情。我决定遵从我的心,或许我难以有至交好友,但是我早写下,知己只能是自己,所以不为孤独而自怜。如果我的存在有什么使命的话,我认为应该就是成为淡淡的微笑。成为所有与我相遇的人记忆中淡淡的微笑。我不渴求自己难忘,因为我知道过度的深情便是一把刀,我想成为淡淡的香,而非深深的伤。我爱着很多人,可我也不爱任何人。

篇5:耐住寂寞与孤独人的一生才会赢散文

多年来,我一直最棘手的一件事就是耐不住寂寞,忍不住孤独。面对世俗,束之高阁而无可奈何,其实,能够忍耐就是一种能耐,能够成就一番事业需要耐得住寂寞,人只是大干世界里的一粒尘埃,倘若在世间的纷争变化中不能以静制动,耐住寂寞,坚守人生的方向,那么终将被寂寞吞噬而一事无成。因为在寂寞时,人才有空闲沉思,在寂寞中自我剖析,在寂寞中思过,在寂寞中默默奋斗,在焦躁中保持冷静,在等待与徘徊的深思中求证自我,在喧嚣中突围,在诱惑前自律。只有耐住寂寞才能平静自己躁动不安的心,才能漫漫修剪自己的欲望而不被俗物所累。

人贡献社会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你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出了成就,也就是对社会做出了贡献。最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却依然跟着凑热闹。可以断言,只有在心灵上获得了宁静,才能使人专心去做一件事,去做成一件事;急躁会使人失去理智,寂寞会使人产生一种平和和无上的`心境,从而看淡人生得与失,淡泊名利,宁静以致远;找到自己的人生位置,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去开启幸福的大门。

多少次呀!多少次!我渴望独受一盏灯,甘受一份寂寞,专心读几本书,专注做几件事,可一晃人到中年才发觉一事无成,究其原因,关键还是没能耐住寂寞,守住孤独啊!那本该属于自己应寂寞地想点事,孤独地做点事的时光,就在陪领导吃饭,陪朋友唱歌当中灰飞烟灭而一去不返,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是多么想坚守这份淡泊和宁静,可就在回头的那一瞬间,顿感放手是多么的艰难,想要挣脱这个已筑牢的笼子又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早已习惯的热闹喧嚣、觥筹交错,怎能承受这份冷落和清幽。如今,片刻的孤独都会令人感到被世界遗忘的恐惧,总是怕自己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总是生怕被别人淡忘,手机一刻不带都顿感心里郁闷啊?

想想古今中外那些“耐住寂寞、守住孤独”的成功人士,我真是无地自容!祖冲之研究圆周率,要经过无数次枯燥繁复的计算,经受漫长的寂寞才获得成就。爱迪生研究灯泡,爱因斯坦研究相对论,还有哥白尼等人的研究,都曾经遭受很多的嘲笑,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在他们那个年代,他们是孤独寂寞的,但他们被后人尊成“大师”。还有我们身边那些平平淡淡的“守住清贫、耐住寂寞”默默无闻地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们,哪一个没有付出那份孤独寂寞呢!道理很显然,可我们往往是明知山有虎而偏向虎山行,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面对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诱惑,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忍受孤独寂寞呢?特别是面对名利的诱惑,有几个人能做到,安心于自己的“冷板凳”,“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一笑泯得失,看淡人生苦乐呢?

人的一生非常短暂,能做的事,非常有限。不少人,往往耐不住寂寞,时常被潮流所裹挟,看别人怎么着,也马上跟着模仿。一辈子几乎所有热闹都要参加,任何时髦的事都不放过,可是到了暮年你会发现:这辈子其实一事无成!

每个人出身的环境、天生资质都不一样,不可能在每个领域都擅长。所以,一个门里挤,其实是作践自己。可以想象一下:一个看了杀鸡都头晕的文弱书生,看了几本武侠书却要统领千军万马去攻城拔寨,能成功吗?从政也是如此,连周围几个同事的关系都搞得一塌糊涂,听到一点飞短流长都坐卧不宁,却想当市长、省长,能行吗?同样,连“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水则资车,旱则资舟”这样的基本经济学原理都不懂,却幻想着纵横商海,不赔得精光才怪!记得新闻界的一位前辈,学养深厚,领悟力惊人,文章更写得别具一格。如果精研学术,一定会有所成。可人到中年,却选择了仕途。记得他去世前有位朋友去探视他,老人一脸懊丧:“后面这走错了路!我是个书生,性子又腼腆,其实很不适合搞行政,工作做得很累,还有很多同志不满意。如果我一直做学问,兴许会给后人多留点东西……”

人的一生,个人定位很重要。选准了方向,就需要耐得住寂寞,百折不回。其实,人贡献社会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你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出了成就,也就是对社会做出了贡献。最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却依然跟着凑热闹,到头来又都发出同样的感慨。

诚然,成功的人生和独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起码要有排除烦躁之情的毅力,排除干扰的决心和行动,有耐得住寂寞的耐性,自己静下心来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事,既不被寂寞所吞噬,也能在寂寞中顿悟,吃尽人生五味杂陈,得意淡然,失意坦然。世界是千变万化的,但人不可能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变化,否则就会被尘世的变化拖垮。所以人生本应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宁静”,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拥有的是一份雅士的淡定。可谓,“古来圣贤多寂寞”耐得住寂寞是人生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自信与从容淡定,也是一种坦然与坚守的气质。

篇6:让我的思念与你深情拥抱散文

让我的思念与你深情拥抱散文

清透心骨的思念带走我所有的心事和悲伤,只留下的电话里温馨的关怀便把回忆扑满。

——题记

想你,静听一首歌的时间,念你,却是一个天涯的距离。充斥的感情在心中涌动,是谁看到了我转身的思念。清软的思念,放在我温暖的心里,让我的文字和着灵魂湿润而柔绵。

清清软软的思念哟,深透了心骨,占满了心房,我却只能用文字来自我清欢。天涯各执,怎奈我美好的情思,均化作飘散的花香,飘过心海,香彻心魂。哪天当心真的.倦了累了,我想我会停下来让心灵寻一份自然,给自己寻一方净土。品一盏茶茗,听一曲琴音,就是一段悠实的光阴;吟一首小诗,念一段过往,就是一抹丰满的情怀。天空未留下痕迹,可是鸟儿已经飞过啊。自己奋斗的人生经历已是无悔,你看孤独的生活依然在继续。无所谓开端,也无所谓终结,只希望在时光深处,感叹岁月依然不为我们的意愿而如此静好。亲,今天我说我想要个拥抱,寻找与心爱的人深情相拥的久违感觉,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就只是静静地拥抱,久久不要分开。因为思念的滋味太过痛苦。

月下灯火无限,我却只能独剪那一片清影里的阑珊。千江水有千江月,我在一瓢里更有所念。今夜,借潋滟的月华再次把文字敲醒,串连起生命里每一个跳跃的字符,卷一帘东风一点点拉长日子,徐徐碾过尘世的喧嚣,唯独这份思念,这份爱,是我生命中的鎏金暖玉,晶莹、温润又情深款款。老天你何时能落一颗叫“希望”的种子,方便让我守望这一片饱满生根的土地,一帘烟雨后,满山满树翡翠色的葱绿。亲,没有你在身边的日子,我尽力好好照顾自己,保护好自己,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带着些许的好心情,怀揣一颗清彻透亮的心,依然固我地在尘世中等你——只是为了珍藏重逢的喜悦,直至地老天荒。

昨日还在《致青春》中与青春再期相遇,她承诺明天依然等我。我微笑着将青春之手握住,青春告诉我,青春的魅力是在善良与纯洁、宽容与理解、贴心与信任、妥协与原谅、思念与激动、不舍与期待中修炼出来的,我尽心打造着一切,渐渐地浮显出我独特的人格魅力。我努力地适应着命运的安排,但抬首是春,俯首是秋,多少春秋尽消,时光荏苒。我用微笑适应着孤独,细数曾经的感动,无奈最后,泪还是随着微笑流出眼眶,多少次在梦里挂着泪用微笑串起思念与你深情拥抱。

亲,电话再真诚,话语再宽慰,也不足以应付不能拥抱你的遥远。拥抱,真得这么遥不可及吗?但,不管怎样,我还是想从背后深情抱着你,轻轻地从身后环住你的腰,把脸柔柔地靠在你的后背,静静地,无需语言,只是用心灵在对话,倾听彼此内心的声音……此时此刻,我愿意把我的身心统统都交给你,因为在这拥抱里,有着太多太多的思念与倾诉。亲,请相信我,我会用我的双臂,在你看到我的第一眼时拥你入怀。亲,好想好想你,好想好想累的时候能抱抱你……

篇7:让我们在爱与喜欢的边缘深情相守散文

在一个不经意的夏天里,我们在时间的流水线上不期而遇,你飘然而过的那一刻,我被你灿烂的笑容感动了。从此,心中纵生出无限的遐想……

时光流逝,岁月匆匆,转眼间秋天来了,我们不约而同地进入到一个如诗般美妙的季节里去了……

就在这个容易令人动情的季节里,我默默地喜欢着你。喜欢你那份开心爽朗的性格,喜欢你甜美悦耳的笑声,喜欢你写下的每一句动人的话语,喜欢你娇姿撩人的身影……

也许,这就是前世的约定,今生与你相逢相识……

然而,万般的喜悦,终挡不住这般的无奈,你我的相逢竟不在刚刚成熟的年龄。就这样硬生生地生出了相见恨晚却心灵相通的情愫。我恨君生迟,君恨我生早。从此,惹出千般烦恼万般愁……

也许世上有许多命定的情缘,无论是现实还是网络,没有谁会逃过命定的情伤……

在茫茫人海中,命运已注定我们没有了朝朝暮暮的相伴,没有了生生世世的永远。不会有执子之手的浪漫,不会有与子偕老的誓言,不会成为朝夕相处同床共枕的连理。有的`只是如痴如迷的心潮澎湃,只有我恨君生迟,君恨我生早的哀怨……

诚然,哀如此,怨也如此,终是挽不回命定的情伤。面临情感与道德,我们进不能,退又不舍,所有的心痛与无奈,占据了我们的心,在若远若近的距离里,在情感与理智的较量中,在爱与喜欢的边缘上,让我们将心痛沉淀,微笑着,彼此欣赏,彼此倾慕,让彼此的关注渗入彼此心灵的最深处,不再放纵我们的感情,只在网络中做一生一世的知己……

舍掉爱,让我们只做点缀彼此夜空的星星。纵使我始终不是你夜空中最亮的那颗,但是我会守着一份永恒,给你夜夜清辉。我会以我的睿智,我的灵性,穿过生活的喧嚣,走进你的心灵。用一种彼此都能会意的语言,与你进行心灵的长谈……

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我愿当你忠实的倾听者,我用善解人意的平和,安抚你的烦躁。当我遭遇逆境时,只求你全力陪我度过难关,把所有的开心带给我。我的快乐就是你的快乐,你的微笑就是我的微笑。就让我们这样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地,陪伴在彼此的生命里……

在逢年过节时,让我们依靠网络捎去彼此的问候与祝福,让彼此知道对方深情的牵挂。我的悲伤中有你的忧愁,你的心酸中有我的惆怅,你的泪光中有我的爱怜,我的落寞中有你的抚慰……

相关专题 散文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