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艺术特色赏析

小咖啡是只狗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小咖啡是只狗”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题西林壁艺术特色赏析(共12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题西林壁艺术特色赏析

题西林壁艺术特色赏析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一些。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位于江西省北部,耸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的庐山,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 ”的美称。这里不仅冈峦环列,山峰多达九十余座,而且长年云雾缭绕,烟雨弥漫。她那瞬息万变、瑰丽奇迷的山色,为历代文人骚客讴歌不已。唐朝诗人钱起这样写道: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

庐山的风雨云雾使诗人感到惊异骇怪。庐山如此神奇莫测,似乎在于云烟雾霭的作用。然而北宋大诗人苏轼却以他独特的感受,翻出新的意境,这便是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的西林寺时的作品。其实,十几天前他刚入庐山的时候,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风趣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象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往。于是他 “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写出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

在这里,诗人透过云雾的迷纱打算直接体认庐山本体。你看,他从横里看观察,所得到的印象是道道山岭;再从侧面端详,则是座座奇峰。无论是从远处望,近处看,还是高处俯视,低处仰观,所见景象全然不同。然而苏轼并没有象其他诗人那样仅仅止于惊叹和迷惘,而是进一步地思索:人们所看到的万千异态毕竟是局部景致,而并非庐山的本来面目。原因就在于游人未能超然庐山之外统观全貌,一味山间留连,“见木不见林”,自然难见其本象。

结尾二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难道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吗?小而言之,我们研讨某个问题时,不是也有因为钻牛角尖而陷入困境的吗?我们从事某项工作时,不是有时也由于纠缠一些枝节而难以自拔吗?大而言之,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不是常常也有限于某一局部或某一方面的偏见而未能着眼于全局,把握不住客观事物本质吗?…… 这一切不都是由于当事者“身在此山中”,因而“不得庐山真面目”的结果吗?这种种人生境遇与游人看山不得其法何其相似啊!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多少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篇2:《题西林壁》全文赏析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篇3:题西林壁赏析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诗、诗意]

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各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令人迷惑不能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篇4:《题西林壁》赏析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提示深刻的'哲理。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2.横看——从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4.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5.缘——因为。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自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一些。

篇5:《题西林壁》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篇6:题西林壁 赏析

题西林壁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篇7:《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备课教案

学 校:南郊小学

授课教师:徐 凯

年 级:四年级

课 型:新授课

课 时:一课时

课 题: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九课《题西林壁》

教学目的: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 难 点: 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课 时:一课时

教 具: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步骤

一、 ?

9、 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10、 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1、 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篇8:评析:题西林壁

评析:题西林壁

【评析】

一、“实”

实效性、有效性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追求的最终目标。本课的教学无疑是切实有效的。

1、关于字典的运用。字典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本课中,老师花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两次利用字典:一是用部首查字法从字典中查出“缘”,重点理解“缘”字第四、五画的名称,二是通过查字典区分“岭”“峰”意义的不同。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2、关于知识的拓展。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仅要理解本诗的意思。教者拓展的“到底怎样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面目?”以及介绍有关庐山的古诗和最后对苏轼的词的歌唱都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美”

语文是美的,尤其是经典的古诗。

1、古诗的韵律美。古诗具有韵律美,适合朗读与吟诵。语言精炼,寓意深刻,理解时必须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学时多次安排学生自主诵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合朗读热情。

2、古曲的意境美。教学时,教者有机地将四首古曲贯穿全过程,尤其时由学生自主选择后的配乐吟诵,更增添了诗味,使诗意更深远。

三、“活”

1、学生的自主。课堂上,学生是快乐的,自由的,他们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选择学习的方式,研究的途径以及诵读的内容和古曲的名称。因此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主动、轻松。

2、形式的多样。诗意的理解,教者没有拘泥于简单的讲解,而是有效地采用写、画、查、读、议等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研究、去学习、去发现。所以“一堂课就是一湖春波荡漾的活水。”

篇9:题西林壁

【 北宋 】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 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译文

注释

篇10:题西林壁

【北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 庐山 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写在 西林寺 的墙壁上。 西林寺 在庐山 西麓 。题:书写,题写。西林: 西林寺 ,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同“原”,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从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本诗被纳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页以及苏教版练习中

作品解读:

倾蓝紫著《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诗》解读此诗:

1084年,元丰七年,四月,一个诗人行在庐山之中,路遇的僧人和当地老百姓见到他纷纷打招呼:“苏子瞻来了!”苏东坡,第一次做庐山客,却已被当作庐山人。似乎人们在这里等了许久,等他回来赋得庐山一首,而庐山等了许久,就等他到此空山岩径迷。

在他之前,陶渊明回来了,踏着熹微的晨光,回到了这个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地方,鸟倦飞而知还,从此云无心以出岫,只在此山良辰孤往,植杖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李白回来了,登上了香炉峰,往南一看,见到了庐山瀑布,惊为天河落,欲成仙的李白看见了他的仙山――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于是诗人在这个青天削出金芙蓉的地方,欲将此地巢云松。

白居易回来了,“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庐山晚上的雨潇潇直下,他这个刚刚泪打过青衫的江州司马在草堂里给朝堂的`朋友写信:“丹霄携手三君子,白发垂头一病翁。兰省花时锦帐下,庐山雨夜草庵中。终身胶漆心应在,半路云泥迹不同。唯有无生三昧观,荣枯一照两成空。”

跟着陶渊明窈窕寻壑的身影,循着白居易筑堂为诗的心情,苏东坡本为庐山盛景,应接不暇,而不欲作诗,但为这人们等了许久的心情也不得不作诗了。此时,他尚看见的是窈窕萝径上,迎面而来为他露出笑靥的人们――“芒�P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抬头望,他望不见让李白惊落人间而觉人与天之近的银河,他只看见高耸入云的群山,更觉人之渺小,所以说:“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从进庐山的这一刻起,他就一直在迷,偶然的路经客,只为庐山盛名而来,遇不到那些诗人的景,体悟不了那些诗人愿弃置红尘落山而坐的心情,他以为只因他还是个陌生人,所以说,他年再来做故人,便能识得庐山身。

没有等到他年,半个月之后,苏东坡又来了,东林寺的和尚陪着他逛了西林寺。

苏东坡为上次自己入得庐山反而迷失了眼界不识庐山真面目,便想在庐山外再见庐山,把庐山看小是不是就能识得庐山身了呢?他没有登高而是远望,所以不能如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能如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所以他远望的庐山还是让他看得糊涂。

本来人们总是去庐山东林寺,而苏轼偏偏取了西林寺,西林寺与东林寺依庐山而立,相距不过百丈,景观各有千秋。东林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西林寺则小巧紧凑,秀丽严谨。

东林寺,东晋慧远大师携净土宗而来,见庐山闲旷,可以息心,遂驻足弘法,剃草开林,缔构伽蓝,创立了我国佛教第一个社团――白莲社,开佛教中国化之先河。

传说,一天在庐山也建了简寂观的道学宗师陆修静,和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来东林寺与佛学宗师慧远相聚,慧远历来送客不过门前虎溪,这次言谈忘情,竟送过了虎溪,后山的老虎看得不习惯了,吼叫起来,三人会意一笑,于是就有了中国古代“虎溪三笑”的佳话,不过真正陆修静来庐山的时候,陶渊明已去世34年,而慧远更已逝去45年,那虎溪三笑的不过是场空话。苏东坡还曾画过《三笑图赞》,他还真为此虚妄的传说迷了。

而从老虎吼叫声中送走三位宗师后,无数的诗人来了,留下无数的诗而去,满寺万诗咏,一步一惊心。见自己在此已无处可落笔,苏轼转到百丈之外偏寂的西林寺,他要为自己留一曲而艳压庐山客,他远远地眺望庐山,庐山也静静地等着他,生怕惊扰了他作诗的思绪,他看了很久,回望自己的前尘旧事,发现他一生都误在一个迷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时,苏东坡正陷在乌台诗狱案。他被一群大大小小的文化官僚纷纷检举其诗对皇帝有大不敬,就连他的好朋友,那位后来写得《梦溪笔谈》赫赫有名的沈括,拿着苏东坡在湖州与他分别时送给他留作纪念的诗,将其意淫为反对皇帝的句子,一一注释出来向皇帝检举,一百多首诗的大案便因沈括的告密震惊朝野。众位为了自己的政治立场的大臣纷纷出来落井下石,于是苏东坡就从湖州被抓回京城,过了一个月,又被关进御史台监狱。一众人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连苏东坡都以为自己快死了,给弟弟苏辙写了诀别诗:“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这就是中国最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而此时闲居钟山不问朝廷事的王安石终看不下去,上疏劝导宋神宗“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这场文字狱最终“以公(王安石) 一言而决”。苏东坡被释放出狱被贬黄州。

追其原因,苏东坡是因为反对变法,而被执掌王安石变法大旗的吕惠卿为首的变法派整治,其时,苏东坡反对变法了许久,在王安石执政时期相安无事只是不得志而已,在王安石离去后,却被置之于死地,幸得王荆公一句而得搭救,但后来人们纷纷把害苏东坡的屎盆子扣在了王安石头上。怪不得梁启超要把王安石比作英国的克伦威尔,说他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垢。”

苏轼一家一开始就站在王安石的对立面上,他的父亲苏洵更是远远望见不修边幅的王安石一眼,蓬头垢面的(王安石不爱洗脸洗澡洗衣服),就断定此人为大奸,而写《辨奸论》:“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 [1] 。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

而王安石在变法途中,也一直遭到苏东坡的反对。台湾李敖说他:“苏轼虽是达者,但他的思想水准只是超级文人式的……没有思想家式的细腻与深入。他的政治观点,尤其旧派,比王安石差多了,真所谓‘汝惟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了”。比如在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之下,苏东坡在其给宋神宗反对变法的上书中说,“夫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深浅,而不在乎强与弱;历数之所以长短者,在风俗之厚薄,而不在乎富与贫……臣愿陛下务崇道德而厚风俗,不愿陛下有功而贪富强。”这一番叙述实在太天真浪漫了。

后来宋神宗死了,司马光上台,尽废王安石的新法,而苏东坡此时却看到了实施了十几年的新政,有一部分己经有相当的成果,他认识到了新法的可行和有效,他开始反省自己,在给朋友的《与滕达道书》中:“吾齐新法之初,辄守偏见,至有异同之论。虽此心耿耿,归于忧国;而所言差谬,少有中理者。今圣德日新,众化大成,回视向之所执,益觉疏矣”――我们这些人在新法施行当初,动不动就抱守偏见,以至有了同党异党的说法,虽然出于耿耿忠心,出于忧国之情,而所说的差错和谬误,很少符合道理的。当今皇上的品德日益更新,众化有了大成果,回顾当时自己所持观点,越来越觉得有疏漏……

他如登西林寺望庐山一般悟了,原来自己一直都在迷中。当初行在庐山里,望庐山之高,自己只觉偃蹇不相亲,而王安石的变法也如庐山,让他不可亲,不能理解,只一路而去看见人声嚣嚣,他也人云亦云,望不见庐山之貌。而他写此信的时候,却是那位站在西林寺上远望庐山的苏东坡,陡然而觉自己原来一直都在迷津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难能可谓的是他的悟迷,虽还不能全看清,但至少知道自己的眼前不是全部的真相,从此便多了一颗反省的心,审慎对待自己的所见。

24岁四处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杜甫登得泰山顶上,而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此他荡胸生层云,心中有了一个天下,而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0...

篇11: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品赏析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注释

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⑶各不同:各不相同。

⑷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⑸缘: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篇12:题西林壁翻译和赏析

题西林壁翻译和赏析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鉴赏

这首诗表现出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而且借景说理,点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每个人看法都不同。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这首《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相关专题 西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