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西习俗差异的文化思考

嘻嘻大大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嘻嘻大大”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对中西习俗差异的文化思考(共6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对中西习俗差异的文化思考

对中西习俗差异的文化思考

习俗差异作为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影响与作用更为直接具体。本文通过中西习俗差异之比较分析,揭示其自身的'特点,旨在帮助我们更客观地认识理解中华文化,更深刻全面地认识理解于我们有积极意义的外来文化,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作 者:周可荣 房兰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天津,300072 刊 名:道德与文明  PKU CSSCI英文刊名: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年,卷(期): “”(4) 分类号:B824 关键词:习俗   中西习俗差异   文化研究  

篇2:中西传统丧葬习俗差异的文化解析

中西传统丧葬习俗差异的文化解析

葬礼仪式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其历史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东、西方之间在丧葬习俗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基于它们对死亡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诠释.从儒家思想、基督教、宗族和教会的角度可以解析中西各具特色的丧葬习俗形顾的文化内因.

作 者:倪俭 NI Jian  作者单位: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江苏,常州,213001 刊 名: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INSTITUTE 年,卷(期): 16(1) 分类号:G04 关键词:葬礼习俗   儒家思想   基督教   宗族   教会  

篇3:中西饮酒文化的差异

种类不同

现代,中国饮酒都是以白酒为主,啤酒为辅;西方国家饮酒主要是以葡萄酒、威士忌、伏特加等为主。

在古代中国本土酒主要有白酒和黄酒。白酒、黄酒的原料都是采用粮食作物蒸馏、发酵生产出的。而在西方文明诞生地希腊,由于气候环境不利于粮食生产,有利于葡萄的种植,所以西方是以葡萄酒作为代表的。

西方除了葡萄酒有名气,而啤酒也是西方国家的一种创造发明。在20世界初,啤酒开始传入中国。

酒具的区别

中国与西方国家喝酒的酒具有很大的差别。在中国古代,上层阶级喝酒都是用“尊”来喝的,而在下层阶级则用土陶碗来喝酒。在中国现代社会中,喝白酒时首先将酒倒在一个小酒壶中,再从酒壶中倒入到小酒杯中。这样,喝起来比较优雅。

在西方,喝什么酒用什么酒杯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白葡萄酒酒杯底部宽肚,杯口要窄,这样便于香气集中在杯口且不宜飘散;宽肚是为了能让白葡萄酒充分与空气接触,有利于增加口感。

红葡萄酒杯子上身要比白葡萄酒酒杯修长一点,弧度也要打一点,但整体高度差不多。

香槟酒,酒杯为郁金香形状,杯身是直且是瘦长的。

啤酒杯,因为啤酒杯度数低,饮用量大,所以杯子的容积要大。杯子的为平底的,有把柄。就像我们平时和扎啤所用的杯子一样。

饮酒礼仪不同

中国人饮酒注重的是氛围,西方人饮酒注重的是酒,是充分享受酒的美味。

中国人饮酒体现饮酒对亲人的尊重、朋友之间的维护,是建立人脉的润滑剂。中国酒文化受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酒桌上敬酒有主次区分,有年龄区分。敬酒时要酒要满且不能溢出,要先干为净。同辈人饮酒讲究劝酒,行酒令,划拳等助兴节目,使喝酒气氛显得热闹、高兴,体现一种热情好客的精神。

西方饮酒是一种对酒的尊重,不会借酒来建立人际关系。饮酒时要调动头部的各个器官(眼、鼻、耳、舌)来享受美酒。在西方喝酒,喝多喝少劝由自己来拿捏,不需要客气和客套之类的话。

篇4:中西饮酒文化的差异

做西式牛排:选料、煎制有讲究。

吃牛排就像吃鱼一样,只要鲜度佳,就绝对好吃。目前,愈来愈多餐厅饭店做牛排采用冷藏牛肉,也就是从工厂出品,运送进货到切割烹调前,全程都以低温监控,以保持牛肉的鲜嫩风味。

牛排熟的程度直接会影响口感,着重来说一说牛排煎熟的程度。

牛排一般有近生、1分熟、3分熟、5分熟、7分熟和全熟,具体全凭煎的时间长短。一般对于食客来说,如果是装在铁板里吃的6分的比较嫩。直接装盘7分是最普遍的选择,很多人的口味保持在7分熟最佳。看牛排熟没熟,最好切开看从表面到中间都是暗黑色就是全熟了。中间有些红色,大约是7-8分熟。中间有1/3以上是红色,是6分熟。中间红色比较多,而且下刀也许还会发现有少量血丝,基本上是5分以下熟。

西餐牛排呢一般都有配餐,像烤土豆、炸薯条、黄油炒意粉、蒜蓉炒饭 、沙拉、洋葱圈、煎炒时蔬等。因为牛排吃多了会有些腻,所以,放些你喜欢的煎蔬菜,荤素搭配,营养美味。牛肉因其丰富的营养,嫩滑多汁的口感很受西方人士的欢迎!

而中式牛肉的做法却大有不同。

对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而言,家庭、地域等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在中餐中对于牛肉为主材的常见菜酱牛肉、西红柿炖牛腩,土豆牛肉,水煮牛肉、麻辣牛肉干、牛肉酱等,都是非常的常见,而口味也是因人、因地域不同有所变化。

对于美食不能简单以好坏来定义区分,毕竟古话有“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是对于同一种食材用中西餐不同的技法烹饪之后,你会更喜欢哪种呢?

篇5: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

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

毕业论文是每个毕业生都要经过的一道门槛,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下怎么写毕业论文?

摘要:节日,一种文化现象,全方位的表现出孕育这一节日的民族的历史文化意识。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分别是东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对这两个节日的由来、习俗、社会功能、文化内涵、传播变迁等方面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窥见中西文化差异的一斑。

关键词:节日习俗 社会功能 文化内涵

一、春节和圣诞节的由来以及习俗

(一)春节的由来和习俗

春节,在我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中就有记载:“夏曰岁,商曰记,周曰年。”因为其在农历的岁首,又称“岁”。春节的概念,最初的含意都来自农业。周人主要是根据农作物成熟的周期来认识“年”这个概念的,《说文•禾部》:“年,谷熟也”。《谷梁传》中也说:“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在农作物成熟的时候,周人要举行一年一度酬神庆丰收的活动,这就是过年的雏形。汉代太初元年创立了太初历,俗称夏历,确定正月为岁首,初一为元旦,过年的节日就基本定型了,一直延续到今天。但是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国民政府为了顺应农时、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而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节。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

传统意义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封的“司命菩萨”。每逢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天上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灶祭”的仪式一般在黄昏时举行,一家人到厨房向灶王敬香,并用饴糖供奉,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甜言蜜语”。祭灶过后,人们便正式开始做迎接新年的准备。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就是 “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的大扫除。“尘”与“陈”谐音,因此扫尘就有“除旧布新”的涵义,就是要把一切“晦气”扫地出门。春节最热闹的活动当然是放爆竹。其原始目的是驱鬼迎神。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拜年又称“拜正”。正月初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就是自家人对拜,往往是晚辈祝愿长辈健康长寿,然后长辈再给晚辈以期望,并讲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晚辈。春节贴“福”字也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地方人们还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已到。

(二)圣诞节的由来和习俗

圣诞节也称“耶稣圣诞瞻礼”、“主降生节”,在每年公历12月25日。在宗教上它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圣经》的记载上帝决定让独生子耶稣基督投生人间,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和更好地相互关爱。耶稣是因圣灵感孕,由童女玛丽亚所生的。玛丽亚是巴勒斯坦北部小城拿撒勒的木匠约瑟夫的未婚妻。因为玛丽亚在婚前就怀孕,约瑟夫本打算悄悄退掉婚事。一天夜里,上帝派天使在梦中告诉约瑟夫说:“不要嘀咕了,把玛丽亚娶回家。她怀的孩子来自圣灵。她将生下一个男孩儿,你们就给孩子起名叫耶稣,因为他将从罪恶中拯救人们。”后来,玛丽亚在马槽中生下了耶稣。于是这一天也就称为了基督教徒心目中的圣诞节。

世界上有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庆祝圣诞节,假期从12月24日到来年的1月6日。今天圣诞节的许多风俗都来源于《圣经》中关于耶稣诞生的传说。与中国的春节不一样,它的节俗活动具有相当浓厚的宗教特色。圣诞节前夕也就是平安夜。根据耶稣诞生在这天夜里的说法,平安夜应该是一个狂欢夜。当天晚上,全家人共进丰盛的晚餐,围绕在圣诞树旁唱圣诞歌曲,互相交换礼物,表达内心的祝福。在这天晚上,人们会看到一群可爱的小孩挨家挨户的唱诗歌报佳音。因为耶稣的出生的那一晚,一位正在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听见有声音自天上传来,向他们报告耶稣降生的好消息。后来人们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里到处向人们传讲耶稣降生的消息。今天,报佳音已经变成圣诞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与中国的春节一样,“吃”也是传统圣诞节的第一要务。像中国人一样,西方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圣诞大餐。这顿圣诞大餐包括:鸡、鸭、火鸡、色拉、面包、蔬菜。最具特色的是各种甜点。只有吃过这几种食物,在新年中才会有好运。

通过比较得出,中国的春节主要来自于民俗,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节日。春节节期的选择是人们对现实生产和生活的总结,是对农事活动节律的概括,是对各种天体运动规律认识的运用。而圣诞节则完全来自宗教。但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说,宗教故事又何尝不是来自民间,来自人们的创作呢?

这两个节日的性质不同,一个是传统的民俗节日,而另一个是全民性的宗教节日,但是它们的节俗活动中也有极为相似的地方。比如:年夜饭和圣诞大餐,压岁钱和孩子们的圣诞礼物,用来装饰的春联年画和圣诞树,对家人朋友的深深祝福,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等等。无论形式多么不同,生活中人类真实的愿望总是相通的。

二、春节和圣诞节的社会功能

(一)交流功能

春节有助于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具有很强的亲和力。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距离越来越大。而春节正好可以为人们提供沟通与交流的好机会、好场合。在春节期间,人们不论多么繁忙,都要从天涯海角、四面八方回到家里,聚在一起倾吐真情、享受温馨。只有这个时候,人们才会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从现实的功利中回过头来,真诚地看看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圣诞节也有家人团聚共进晚餐的传统。这一天全家人团聚在一起亲切交谈,叙述离别之情,吃大餐,唱圣诞颂歌,互赠礼品,迎接新年的'到来,是一年中全家人最激动的时刻。在圣诞节期间,人们也能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加深亲人、朋友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圣诞日上午全家人会在圣诞树下拆礼物。不论春节与圣诞节的形式有多么的不同,但就节日中所传达和交流的真实美好的情感来说,它们是相似的。

篇6:对中西教育体制差异影响教育的思考

对中西教育体制差异影响教育的思考

一、德育机制

德育,顾名思义,是道德教育的简称。西方国家的德育的确指的是道德教育,而我国则认为这只是狭义的德育,广义的德育则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甚至还包括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等等。

应该肯定,中西方学校德育内容都是极为丰富的,但其侧重点不同。相对来说,中国重视家庭伦理教育,而西方重视社会公德教育,产生这种差别是因为双方的社会结构不同。在中国,家庭宗族的地位特别突出,而社会意识却非常淡薄,人们往往把社会等同于国家或家庭,甚至把家与国也等同起来。家庭生活道德规范与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相通而融为一体,因此,中国德育的内容中家庭伦理成分多一些,家庭伦理外化、社会公德弱化现象也比较严重,而西方社会中个人和团体的地位比家庭和宗族的地位要高,所以他们特别重视社会公德教育。

我国有着悠久的德育传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学校德育比较重视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并强调学生自身的内省和了悟,因此,在德育方法上比较常用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情感陶冶、实际锻炼、修养指导等。而西方社会由于受民主、自由、尊重人格尊严等价值观的影响,在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存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价值澄清理论等指导下,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敏感性的培养,从而比较推崇道德讨论、案例研究、角色扮演、价值澄清等德育方法。

二、无奈的高考制度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正在悄然形成。这一变革教育以及课程作出明锐的反应,通过课程改革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的基础教育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教学内容繁多,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已学科为中心,忽视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社会技能的培养,重科学素养轻文化素养,过于重视重视考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进行课程改革与选拔制度,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一场全方位的深刻变革。

高考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考试,这种统一的大规模考试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在长期实行以后,其弊端日益显露出来。一直以来,一考定终身的观念深入人心,高校招生只看学生的成绩,唯高分录取。偏重知识记忆的考试形式,考试形式单一是我国高考制度的一大弊端,高考唯有笔试,无从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创新精神等等。因此,从实际意义上来说,高考并不是真正能选拔出各方面符合要求的人才的,高校招收的也只是擅长考试的学生罢了,相比于国外的考试制度,我国的考试制度考试内容过于单一,而且门槛较高,每年的高考都会让一大部分的学生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多方面的考核制度值得考虑和采用。

中国的高考制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它造成了学生只埋头苦读而忽略的其他方面的发展的现状,因此中国学生的文化成绩要高于其他国家,但是在创新,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方面欠缺很多。在中国,高考被认为是人生的转折点,是家庭的转折点,学生背负的压力很重很重,而这些压力与学业一起限制了学生的素质的发展。现在所谓的素质教育也因为与考试的形式相矛盾而浮于表面,并未真正实现在教学与学生的成长中。课程改革与考试制度势在必行,培养人才的方法也应当有所改变。

三、高等教育机制

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录取方式就是高考以及占比很少的其他录取方式,高考从以前的全国一张卷到后来的部分省市的自主命题再到后来的高校拿出小部分名额来实行自主招生,其通过统一的考试来决定高等教育的生源是一直没变的!而欧美的高校入学方式则大大不同。美国的高校入学方式有非选拔式入学制和综合选拔式入学制两种。采用前者大多是初级学院和社区学院,后者才是最具代表最主流的招生方式,SAT和ACT是美国最主要的两种入学考试,美国近期又有新政:学生可以多次报考美国高考可以挑选最好一次作为申请大学的凭证,有的`高校还要根据中学的表现来决定入取与否;在中国我们经常听过某某高职位官员的亲戚可以较为轻松的到高校求学,因为高职位官员也许就掌握着这家高校的经济命脉,如果你不安排入学,那么教研经费就会减少!而西方往往那些最著名的大学是那些与政府无关的高校,他们的资金往往是由校友提供,校友也不会擅加要求!

四、教师管理及课程设置机制

从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来看,在中国大学老师吃的是铁饭碗,竞争机制不强,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被动授课。在西方,聘任教授是可以被校方辞退的,受聘者需要和校方签订应聘合同并接受校方考核,如果不合格就会被校方辞退。教师退休后也有被学校重新招聘的,这些老师不拿工资,他们只拿讲课费,西方对教师的管理制度相比我国更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另一方面加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同时也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设置授课内容的侧重点来看,西方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创造性及应用性的能力培养上,例如在结束一门课程时,学生如果没有对该门课程提出自己的创新思想中西教育,那么最多只能拿基础学分。教师布置作业也只是给出大的方向,至于如何解决,则由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实践来完成。而我国在授课内容设置上往往是填鸭式的教育,学生死记硬背,思维模式相比而言固定僵化,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很少有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授课模式的优点在于,学生对基础性的内容掌握比较牢靠,但缺乏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我国社会目前创新能力不强的源头之一,应引起高度重视。

五、人才培养方式

首先,在西方,学生在进入大学的时候没并有区分专业,所学课程都是公共课,然后各个专业便会派出其最好的老师讲自己专业的经典课,以供学生选择。而在我国,大学生在进校的时候无论自己是否喜欢,就已经选择了自己的专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西方的学生较多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或者变更专业,即使基础不如中国学生,但是由于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也会在专研过程中主动弥补。而中国学生似乎基础打得较为牢靠,但是对所学专业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这也体现在创新能力不如西方学生原因之一。其次,西方大学生需要将学习和工作相结合,学生可以半工半读,工作一个学期后要交技术报告,而如果应聘不到工作就算没完成任务,这样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上述两点决定了西方学生与中国学生相比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更强。第三,西方大学采取的宽进严出的教育模式,即进大学容易,但是如果在校期间不能达到学校教学要求,要拿到毕业证书是很难的,反观我国目前是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每年高考万人争过独木桥目的就是要进一所好的大学,而一旦进入了大学学习中西教育,部分学生常常是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不思进取,学校也没有采取更为严格的考核标准,总之只要能进来,出去就容易,不光大学,就连硕士也一样,博士现在也已经批量生产。

相关专题 习俗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