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研究

老白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老白”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研究(共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如何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研究

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经提到过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当公立医院需要在新一年购进医疗设备时,要由所需部门在本年年底提出计划,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如何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研究。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于固定资产购买这一块的要求更加细致,医院要想保证固定资产管理控制的完善,离不开一个合理健全的制度约束,所以公立医院必须加强预算管理制度,现在国家实行的预算管理原则是“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新一年的预算控制首先要根据上一年度的收支总体情况做出分析判断,根据上一年的业务活动判断今年的财务收入和支出,做到统筹兼顾,努力实现收支平衡,避免财政赤字的情况。有重点、综合的编制预算表,预算完毕后要由医院相关部门审核后上报主管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财政部门才会根据预算拨款程序给予财政拨款。所以医院必须要在预算阶段就加强管理,因为当医院年中出现计划调整时,或者国家政策有变化,必须根据必要的程序提出调整计划的文件,再由主管部门批复才能调整。

国家医管中心于开始就规定,公立医院在十万到五十万之间的固定资产可以经由医院管理中心报备,五十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购进必须有相关的论证报告。

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专用基金是专款专用的项目基金,不可以挪作他用,也就是不能随意改变用途,修购基金提取方式是在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上提取,科目是“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如果固定资产有损坏则不提取。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修购基金全额转入事业基金科目中去,原本的固定基金和修购基金在此不再使用,折旧问题上与企业的会计处理接近,固定资产的折旧按照年限平均法和工作总量法折旧,无残值。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可以总结为:“当月增加当月不提取,当月减少当月要提取。”并且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下月起不再提折旧,达到报废条件的固定资产和已经提满折旧还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都不需要再提折旧。公立医院的图书也算作固定资产处理。另外为了延长使用时间需要改扩建的设备的修理后续支出成本按照账面价值入账,日常维护的费用仍按费用处理,事业单位的修理支出仍是在修购基金中列支。

采购管理:五万元以下设备由医院按照要求自行采购,五万元以上设备纳入政府采购中心或国际招标机构实施采购,属于政府采购目录或集中采购招标范围的医疗设备应按规定委托招标采购。

验收、领用管理:验收工作必须及时,尤其是进口设备,必须掌握合同验收与索赔期限,以免因验收不及时造成损失。设备验收应有使用科室、设备管理科室及厂商代表共同参加,进口设备按相关部门要求进行验收,验收结果必须由参加验收各方共同签字。注意必须有验收报告,表明资产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和数量再入库。

对于医院价值50万元以上的设备,应有专人保管,专人使用,无关人员不能上机。大型仪器设备须取得卫生部规定的《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证》方能投入使用,使用人员须持有《大型医疗设备上岗人员技术合格证》方能进行操作。设备使用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管理,包括科室设备台账,各台设备的配件附件管理、设备的日常维护检查。大型设备或对临床诊断影响大的设备,发生故障停机时应及时报告院领导,通知医务部门、临床科室停止开单,以免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篇2:内部控制规范―固定资产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和管理,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固定资产业务中的各种差错和舞弊,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有关规定,并结团公司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第三条 本规范适用于xx集团公司及其全资、控股企业以及企业的分支机构、事业部、项目部(以下简称各企业)。

第四条 各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建立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 各企业负责人对本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 第六条 企业在建立并实施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中,至少应当强化对以下关键方面或者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

(二)固定资产取得依据应当充分适当,决策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

(三)固定资产取得、验收、使用、维护、处置和转移等环节的控制流程应当清晰、严密,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工程进度、验收使用、维护保养、内部调剂、报废处置等应当有明确的规定;

(四)固定资产成本核算、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处置等会计处理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第二章 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

第七条 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同一部门或个人不得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全过程。固定资产业务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1. 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审批与执行; 2. 固定资产采购、验收与款项支付; 3. 固定资产投保的申请与审批; 4. 固定资产的保管与清查;

5. 固定资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 6. 固定资产取得与处置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

第八条 企业应当配备合格的人员办理固定资产业务。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第九条 企业应当对固定资产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授权批准的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审批人的权限、责任以及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办理固定资产业务。

第十条 审批人应当根据固定资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经办人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固定资产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固定资产业务,经办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第十一条 企业应当制定固定资产业务流程,明确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编制、取得与验收、使

用与维护、处置与转移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并设置相应的记录或凭证,如实记载各环节业务开展情况,及时传递相关信息,确保固定资产业务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第三章 取得与验收控制

第十二条 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调整、审批、执行等环节的控制要求。企业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应当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实际需要,综合考虑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规模、资金占用成本、预计盈利水平和风险程度等因素,在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并按规定程序审批,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科学合理。

第十三条 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对于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关部门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相关手续;对于超预算或预算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由固定资产相关责任部门提出申请,进行审批后再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四条 企业对于外购的'固定资产应当建立请购与审批制度,明确请购部门(或人员)和审批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与审批程序。固定资产采购过程应当规范、透明。对于一般固定资产采购,应由采购部门充分了解和掌握供应商情况,采取比质比价的办法确定供应商;对于重大的固定资产采购,应采取招投标方式进行。

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区分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并根据风险、报酬转移情况,明确固定资产租赁业务的审批和控制程序。

第十六条 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验收制度,确保固定资产数量、质量等符合使用要求。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的验收工作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及相关部门共同实施。企业应当明确固定资产明细及标签,应当具备足够详细的信息,以确保固定资产的有效识别与盘点。企业外购固定资产,应当根据合同、供应商发货单等对所购固定资产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技术要求及其他内容进行验收,出具验收单或验收报告。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企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应由制造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共同填制固定资产移交使用验收单,移交使用部门使用。企业对投资者投入、接受捐赠、债务重组、企业合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外企业无偿划拨转入以及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均应办理相应的验收手续。企业对经营租赁、借用、代管的固定资产应设立登记簿记录备查,避免与本企业财产混淆,并应及时归还。对验收合格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办理入库、编号、建卡、分配等手续。

第十七条 企业财会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及时确认固定资产的购买或建造成本。对于尚未及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但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将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核算。

第十八条 对需要办理产权登记手续的不动产、车辆等固定资产,企业应及时到相关部门办理。

第四章 使用与维护控制

第十九条 企业应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明确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职责权限,授权具体部门或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与维修管理,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要落实到具体个人,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企业应当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固定资产明细及标签,确保具备足够详细的信息,以便固定资产的有效识别与盘点。固定资产移动应当得到授权或批准。

第二十条 集团公司根据国家及行业有关要求和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确定固定资产分类标准和管理要求,并制定和实施集团统一的固定资产目录。

第二十一条 各企业执行集团公司统一制定的折旧政策,包括计提折旧的资产范围、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净残值率等。折旧政策一经确定,除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情况以外,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审批。

第二十二条 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的维修、保养制度,保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行,控制固定资产维修保养费用,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一)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日常维修、保养,定期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固定资产故障率和使用风险。

(二)企业应当制定固定资产维修保养计划,并按计划规定的步骤和方式实施固定资产的日常维修和保养。

(三)固定资产大修理应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出申请,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安排修理。(四)

企业固定资产维修保养费用,应当纳入企业预算,并在经批准的预算额度内执行。 (五)固定资产技术改造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或按管理权限报批,审批通过后予以实施。

(六)固定资产大修理和技术改造,应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二十三条 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固定资产投保范围和政策,投保范围和政策应足以应对固定资产因各种原因发生损失的风险。企业应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应投保的固定资产项目提出投保申请,按规定程序审批后,办理投保手续。对于重大固定资产项目的投保,应当考虑采取招标方式确定保险公司。已投保的固定资产因增减、转移及处置等原因而发生变动时,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提出变更申请,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审批后办理投保、转移、解除等相关保险手续;已投保的固定资产发生损失的,应当及时办理相关的索赔手续。

第二十四条 企业应当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盘点。

(一)盘点前,应当保证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会部门进行固定资产账簿记录的核对,保证账账相符。

(二)企业应组成固定资产盘点小组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根据盘点结果填写固定资产盘点表,并与账簿记录核对,对账实不符,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

(三)企业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固定资产的管理。

第二十五条 固定资产发生盘盈、盘亏,应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逐笔查明原因,共同编制盘盈、盘亏处理意见,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由财会部门及时调整有关账簿记录,使其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

第二十六条 企业应至少在每年年末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会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分析。检查分析应包括定期核对固定资产明细账与总账,并对差异及时分析与调整。固定资产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应当计算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的规定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避免资产价值高估。

第二十七条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对未使用、不需用或使用不当的固定资产应及时提出处理措施,报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实施。对封存的固定资产,应指定专人负责日

常管理,定期检查,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单位启封使用固定资产或将固定资产由使用状态转入封存状态,应当履行审批手续。单位改变固定资产使用状态,涉及变更固定资产保管地点的,应当登记在案。为融资而设定抵押、担保的固定资产应记录在被备查登记簿上,并根据主合同的实际执行情况及时更新相关记录。

第五章 处置与转移控制

第二十八条 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处置的相关制度,确定固定资产处置的范围、标准、程序和审批权限等相关内容,确保固定资产合理利用。

第二十九条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不同类别,在处置环节采取相应的控制程序和措施。

1. 对使用期满、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应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或管理部门填制固定资产报废单,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对该固定资产进行报废清理。企业固定资产损失超过限额的要报集团公司批准。

2. 对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应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提出处置申请,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进行处置。

3. 对使用期限未满,非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应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注明报废理由、估计清理费用和可回收残值、预计出售价值等。企业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技术鉴定,按规定程序审批后进行报废清理。企业要对固定资产盘亏及非正常报废负有责任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4. 对拟出售或投资转出的固定资产,应由有关部门或人员提出处置申请,列明该项固定资产的原价、已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出售价格或转让价格等,报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予以出售或转让。

5、企业对以上各种原因已经销账但未正式处置的固定资产,应该建立“账销案存”管理制度,继续进行实物管理。

第三十条 固定资产的处置应由独立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其他部门或人员办理。固定资产处置价格应当选择合理的方式,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审批后确定。如有必要,应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对于重大固定资产的处置,应采取集体合议审批制度,并建立集体审批记录机制。

第三十一条 固定资产处置涉及产权变更的,应及时办理产权变更手续。

第三十二条 企业出租固定资产,应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会部门按规定报经批准后予以办理,并签订合同,对固定资产出租期间所发生的维护保养、税负责任、租金、运杂费及归还期限等相关事项予以约定。企业不得向集团公司外的单位和任何个人无偿出借固定资产。

第三十三条 企业应当组织相关部门或人员对固定资产的处置依据、处置方式、处置价格等进行审核,重点审核处置依据是否充分,处置方式是否适当,处置价格是否合理。对固定资产处置及出租收入和发生的相关费用,应及时入账,保持完整的记录。

第三十四条 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内部调拨,应填制固定资产内部调拨单,明确固定资产调拨时间、调拨地点、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等,经有关负责人审批通过后,及时办理调拨手续。固定资产调拨的价值应当由企业财会部门审核批准。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 企业应当建立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机构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1. 固定资产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

2. 固定资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在办理请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处置等固定资产业务时是否有健全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

3.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购建固定资产是否纳入预算,预算的编制、调整与审批程序是否适当。

4. 固定资产日常保管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固定资产的归口分级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是否落实,维修保养费用是否超过预算额度。

5. 固定资产处置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处置固定资产是否履行审批手续,作价是否合理。

第三十六条 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负责监督检查的部门应当告知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企业监督检查部门应当按照企业内部管理权限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监督检查情况和有关部门的整改情

况。

篇3: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分析论文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新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首先简要介绍了新医疗改革对于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要求,进而分析了目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就改进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新医疗改革;公立医院;内部控制

近年来,在我国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对于公立医院内部经营管理也不短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新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完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在公立医院内部构建更加规范有序和高效的内部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公立医院自身管理的首要任务,这对于促进公立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实现自身长远稳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新医疗改革对于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要求分析

新医疗改革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奖罚机制,改变国家对医疗卫生系统的补偿方式,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内部人士安排,积极促进医疗机构投资多元化而采取的一系列改革制度措施。新医疗改革的实施对于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管理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要求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环境

新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公立医院必须不断地改进内部控制环境,特别是要不断地改进完善内部的组织机构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高公立医院内部整体运转效率。

(二)要求加强对内部的监督管理

新医疗改革背景下,要求公立医院内部经营活动必须合法合规,对内部控制管理有效性的要求更高,这也进一步要求公立医院必须重视内部监督管理,特别是内部审计工作,通过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以及强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控制管理绩效。

(三)要求应该进一步加强内部资金资产的管理

资金资产管理在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中属于管理的核心内容。在新医疗改革背景下,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也同样应该将资金资产管理作为重要内容,不断改进优化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二、当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内部控制环境需要不断完善

造成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力度较弱,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就是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层的内控意识薄弱,在内部组织结构管理上,还没有有效的划分权责,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也不够合理,造成了一些关键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无法有效落实。

(二)关键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健全

有的公立医院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关键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完善,预算管理不够严格,货币资金控制存在薄弱环节,成本费用控制管理不力,影响了整个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作用发挥。

(三)公立医院的内部监督管理不到位

很多公里医院的内部审计还存在着不到位的问题,有的没有成立有较强独立性的内部审计机构,问责机制也不够健全,造成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纠正解决。

三、新医疗改革背景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一)优化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建设

在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优化上,首先应该对公立医院的组织机构进行完善,明确公立医院院长办公会、各临床、医技、行政、物资、附属机构等部门的职责,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基础。其次,应该注重不断地扩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覆盖面,并将内部控制管理活动重点不断向内部决策上移,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实施力度。此外,公立医院应该适应新医疗改革的要求,加强医院财务制度改革,健全与现代医院管理相适应的公立医院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与岗位责任制度,形成责、权、利有机结合的运作机制。

(二)加强关键环节的内部控制管理

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更应该突出重点,主要应该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公立医院预算业务的控制,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作好预算的平衡调整,并加强预算的执行控制,确保严格按照计划控制公立医院的资金使用。加强收支业务控制,对公立医院的'各项收入业务严格执行统计稽核,加强对各项支出的审批审核,确保资金收支的规范准确。强化采购业务控制管理,对采购业务的申请准备、审批复核、招标签约、支付验收等环节严格控制。改进资产管理,对公立医院资产的购入配置、维护保养、报废处置等环节细化要求,不断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加强成本控制,把成本核算作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核心,提高成本核算的精准性,降低医院各项消耗成本。

(三)加强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

在公立医院内部设立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立医院监督管理制度,专项开展内部控制管理监督工作,重点检查公立医院内部各个部门是否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条例。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作用,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重点对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收支控制、资金流管理等进行审计,通过强化对医院内部控制的评审和评价,及时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设计和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纠正解决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四、结束语

在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化背景下,改进完善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应该重点完善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并着重加强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的优化设计,同时加强内部控制监督管理,以实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最大化,促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樊行健,刘光忠.关于构建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概念框架的若干思考[J].会计研究,

[2]何云,谢志华.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路径依赖与创新问题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

[3]高春明,王星丹,车飞.中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财务内控管理之路国[J].会计报,

篇4:公立医院审计报告与内部控制分析

医院的经营活动中的各个不同环节,均可能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在发生的范围和时间上也都有着不确定性,最终可能会导致医院的经营出现问题,影响经济效益。由于医院审计工作可以保证财务报表等其他经济活动资料的合法与真实性,起到监督、防范风险的作用,及时将经济活动引发的问题消灭在萌芽中。与此同时,内部控制也具有合理保证医院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运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等重要功能。了解被审计医院的内部控制是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所以加强公立医院的审计报告与内部控制的相关工作就极为重要。

一、公立医院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公立医院的经营现状,通过对公立医院的审计报告进行分析,其中存在不少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将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控制环境的问题

医院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医院内部控制的基础。首先问题体现在组织结构以及责任的划分上,公立医院领导多为上级任命,这样容易出现的情况是使大部分权利都集中在院长手里,而部门分管的领导权力较小,不利于协调和管理。在应对风险时,集权过大会导致院长的决策风险加大,一旦出现错误,损失严重,再加之权利过大容易产生询私舞弊的行为。再加上会计人员可能为了顺从领导意图办事,为了某些非法目的,有意不按照医院会计制度规定进行账务处理,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不实等问题;其次医院的管理者大部分为学科带头人,对财务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再加上一些医院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对风险的意识普遍不足,责任心不强致使医院出现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问题。

2,控制活动和信息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除了内部控制环境中存在问题之外,在内部控制活动中夜巡也存在问题。部分医院内控建立与运行问题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医院内部控制不完善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或是制度之间互相矛盾。再者,由于医院的特殊性,医院各部门之间财务信息难以做到完全公开与共享,致使很多部门的工作划分不清,医院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也只注重自身的管理,与使用科室缺少沟通。

3,内部监督力度不够

在医院运营过程当中,持续而有效的内部监督有利于发现风险,识别缺陷。但是经过对我国公立医院的现实工作情况的分析,由于医院内部实行院长负责制,容易造成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内部审计部门容易受到相关利益集团的干扰。同时,若医院内部审计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性的审计知识,使内部监督不能充分发挥监督与控制作用,并使内部监督流于形式。

二、加强内部监督的策略

优化内控环境。首先应该转变医院领导重医疗轻管理的管理理念,加强会计、审计等部门建设以及专业人员配备,重视审计监督工作,使事前、事中、事后审计不再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加强医院管理者财务、审计等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另外,全面提高财务人员以及其他各部门人员的素质。医院应创造条件组织人员进行相关工作的专业知识学习,通过技能等多方面的培训,及时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除此之外,强化全员参与内部控制的思想意识,使每个员工都能够自觉按照内部控制的制度要求规范自己的意识与行为。

三、加强控制活动和信息沟通

医院应结合自身情况,在各个方面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医院各流程各环节的内部审批制度,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保证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在强化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的同时,医院审计部门与会计部门,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等各部门之间要互相协作,为领导层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加强医院对使用部门信息沟通。

四、加强内部监督

加强内部审计,确保医院经营目标的实现,并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设立医院经济活动管理目标,并编写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加强各部门控制监督、检查以及经济问责制度,做好工程建设、采购、基金、往来款项等各类专项项目的审计工作。此外还应对医院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性进行定期检查,并对盘点资产工作加强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追究责任人并要求及时改正,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经过对我国公立医院审计报告的分析,其中存在不少的问题,问题贯穿在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牵涉着各个部门,本文经过对各方面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最终给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工作的职能,减少由于内部控制出现问题带来的损失,使得医院得到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雪玲.试论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与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2(7)

[2]陈玲娣.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现状思考[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6)

[3]郝玉贵.医院财务报表审计利益相关者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4)

篇5: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论文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论文

一、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立医院相关内部控制规范性文件的出台是一个逐步发展和深入的过程。规范性文件制度的出台对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学者们从控制制度到会计的控制及审计、财务等不同的角度都进行了研究。雒敏认为加强财务风险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全院上下要编制一张有效的“安全网”。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控制机制对医院营运、偿债和发展能力等指标进行动态跟踪,从而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适时监控。丁娜提出要使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现状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并达到最好效果必须同时进行财务控制和行政控制。汪建()基于COSO的五个要素来研究医院内部控制,根据我国各类医院存在的现状指出内部控制环境缺陷,如内部控制意识不强、文化建设滞后、制度不完善、风险评估与分析机制不完善等导致内部控制活动存在问题致使医院内部控制出现问题。冯雁,杨兴宇()基于COSO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对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重新构建以全面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将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引入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框架之中。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研究中,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研究在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理念基础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应清醒的认识到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

1.内控环境不健全

医院的决策机制、组织体系、内部审计等要素建设较为薄弱,直接影响了内部控制执行的效果。外部环境方面由于体制的原因多数医院领导都是由上级政府部门任命,监督缺位;内部环境方面医院领导内部控制意识淡薄,虽有内部控制制度但其往往形同虚设,对各种风险的认识不足,内部控制失效源于内部控制环境的恶化。

2.风险评估薄弱

医院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风险评估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找出内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寻求解决的策略。医院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是在全员参与、各部门联动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的发展阶段持续收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点。现在医院部门间各自独立,工作中难免存在盲点,很难保证风险点的梳理全面完整。

3.内部评价及信息化应用欠缺

内部评价是医院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内部评价查找内控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内控中存在的.漏洞及时的纠偏。内部评价工作是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审的设立应当相对独立,保持权威性。医院内审人员大部分都是非本专业出身,人员综合素质低,业务中缺乏相关专业知识,这些因素都会对内部控制的完善产生影响。内部控制体系平台借助于信息化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通过把内部控制嵌入到信息系统中,一方面可以增强授权审批执行的刚性约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大多数医院领导层对管理方面的信息化的建设还不够重视,医院的信息管理水平严重制约了医院管理的效率和决策。

二、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构建途径

(一)明确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实施的思路

“以预算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应该是实施医院内部控制规范的有效思路。公立医院的预算涉及各项经济活动,通过预算这一抓手可以抓住经济活动控制的关键节点,从而实现对各项经济活动的有效控制。而从目前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限定在经济活动范畴这一规定来看,资金管控是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关键所在。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架构一般应分为业务和组织两个层级。如果只注重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的设计,忽视组织层级内部控制的设计,那么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效果就会由于设计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而大打折扣。在组织层级内部控制的设计中,尤其需要关注组织架构和风险评估机制的设计。

(二)从风险管控的角度梳理业务流程

在构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途径上引入风险管理、流程管理。内部控制作为风险应对的一种手段,实施风险管理,梳理业务流程,借助信息系统实现内部控制的信息化。首先,在内部控制实施的过程中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集业务流程信息,完善业务流程。其次,对单位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医院文化等组织层面进行评估,打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再次,评估各流程关键的风险点,加强控制活动,从预算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内部授权审批控制、信息系统控制等不同的控制方式、不同的角度对单位的风险进行控制。最后,在实践中不断的发现流程存在的问题,找出关键点为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

(三)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顺利实施的保障,没有内部监督内部控制就会失去约束力。通过内部监督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对于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如果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再完善的内部控制也会形同虚设,难以贯彻执行。

篇6: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报告

XXXX医院有限公司:

依据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管理条例》,我们于 年 月 日至 月 日对XXXX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医院”)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期间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了就地审计。

审计范围:本次审计以贵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与经济责任有关的相关资料为起点,重点审计XX医院改制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合规性、真实性;经营制度建设及管理的有效性;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遵循性;高级管理层对委托责任的执行情况以及职工新酬分配的合理性。

审计目标:提高XX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规范医院经营行为,理顺投资关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最大限度的降低XX医院经营风险。

审计方式:我们的审计是依据《内部审计准则》。在审计过程中,我们结合XX医院的实际情况,实施了包括抽查会计记录、听取XX医院有关人员情况汇报,调查了解XX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制订及执行情况,审阅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延伸审计期间等我们认为必要的审计程序。

审计责任:会计报表、合同、帐册、协议等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由石油医院负责,我们的责任是对这些会计报表、相关资料、经营管理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发表审计意见。

审计局限:本次审计我们只对XX医院进行了就地审计,因专业因素和客观条件限制,对XX医院药品采购价格无法进行审查、核对,对此我们无法发表意见。

现将审计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股权结构

2、股权变动情况

3、组织结构及经营模式

二、财务状况

根据xx医院提供的`相关资料,经审计xx医院资产负债的真实性及经营业绩情况如下:

1、xx医院资产状况

截止 年 月 日,xx医院资本结构和损益情况帐面值和审计调整后实际值如下(审计调整项目详见本章节最后的“审计主要调整事项”部分):

xx医院账面资产总额21278025.08元,经审计调减382780.90元,审计确认资产总额20895757.38元;帐面负债总额7236205.58元(含正常内部单位往来款),经审计调增974868.96元,审计确认负债总额8211074.54元。

账面权益资本13658525.40元,审计调减1364274.86元,审计确认权益资本12677544.64元。

在资产总额中,固定资产14757804.72元,占总资产70.62%,应收款项1XX2195.63元,占资产总额的5.08%,长期投资789282.00元,占总资产的3.77%,存货805431.68元,占总资产3.85%,资产结构基本符合xx医院的企业性质和经营特点,从目前的经营情况分析,xx医院XX中心投资存在较大风险,应切实关注。

在负债总额中,应付款项5776512.70元,占负债总额70.35%,预收账款681002.16元,占负债总额8.29%,长期借款1000000元,占负债总额的12.17%。剔除XXX款2180000元及其资金占用、长期借款1000000元,营运资金-928408.85元,在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出现营运资金不足,经审计查证和分析,一是帐面利润高于实际利润,出现虚盈,二是投资增长过快,三是在潜亏情况下,进行了股利分配,自身资金再生与医院的业务增长不协调。

2、xx医院经营效益状况

(1)xx医院经营效益状况

度实现主营收入12228171.79元,其中医疗收入8238783.77元,医疗收入构成如下:

门诊治疗收入1352554.82元,占主营收入的11.XX%;体检收入1423241.50元,占主营收入的11.64%;住院收入4674392.23元,占主营收入的38.22%;药品收入3989388.02元,占主营收入的32.63%;协作医疗科室管理费收入697405.80元,占主营业务收入5.7%,其他收入395598.42元,占主营业务收入0.75%。审计核实以上收入符合收入确认原则,真实准确。

xx医院20主营业务成本及费用支出审计调整:

投资收益——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864094.52元

医疗支出——折旧费 137000.00元

医疗支出——修理费 46872.25元

管理费用——坏帐损失 85353.04元

管理费用——税金损失 107621.71

以上审计调整20度损益金额1240941.52元。

(2)xx医院20XX年1月份至8月份经营状况

xx医院20XX年1月份至8月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50425.99元,其中门诊治疗收入805810.67元,占主营收入的9.31%;体检收入1083658.00元,占主营收入的12.53%;住院收入3408647.59元,占主营收入的39.41%;药品收入2685381.17元,占主营收入的31.04%;协作医疗科室管理费收入457969.73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29%,其他收入228188.83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42%。

以上收入事项的确认原则是完成医务治疗,同时收讫价款或取得收取价款的凭据,经审计核实,收入确认基本遵循了会计准则要求。

xx医院20XX年度主营业务成本及费用支出审计调整:

医疗支出——折旧费 123333.34元。

依据现场审计期间与xx医院部分员工交流得知,截止20XX年8月31日仍有部分本年度及以前年度维修、采购事项及内部事项未移交财务进行账务处理,由于未见到相关资料,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对此部分影响利润因素我们未予考虑,提请xx医院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当局予以关注。

经审计调整后净利润明细表

单位 :人民币元

年度

20XX年8月31日

净利润

16XX191.50

555899.57

审计调整

-1240941.52

-123333.34

调整后净利润

365249.98

432566.23

3、xx医院股利分配情况

审计核实,实现利润1520308.14元,提取留存收益152030.81元,其余全部分配给股东。

审计主要调整事项:

(1)固定资产调增2197000.00元,累计折旧调增260333.34元,在建工程调减1370000.00元,未分配利润调整-260333.34元,应付帐款调增827000元。

。。。。。。

2005年5项维修工程已竣工决算,发票由xx医院工程管理人员保管,未交财务入帐核算。

以上调整主要遵循重要性原则,并不代表所有应调因素已在审计调整中反映,希望管理当局对审计未列出的调整事项适当关注。

三、经营考核情况

根据董事会制定的《2005年院长经营合同》规定,对院长xxx2005年经营管理业绩激励实行年薪制和超额指标奖励的办法,根据此办法,xxx绩效考核兑现:年薪66000.00元,超额指标奖励:账面利润16XX191.50元,超考核指标226191.50元,分段计提奖金,超额100000.00元内按10%奖励,奖金10000.00元,超过100000.00元部分按18%计提奖金22714.47元,总兑现金额98714.47元(以上兑现按照董事会考核绩效进行,已对财务数据进行了修正)。

根据审计调整后的利润指标分析,xxx院长任职期间影响会计损益的因素5项,XXXX投资中心运营不佳,xx医院投资决策差xxx院长任前责任,不予考虑此部分对其绩效影响,其它4项系xxx同志任职期间所为,根据《会计法》及“xx医院公司章程”规定,xxx同志负有主要责任,剔除以上因素后实际利润指标1229344.50元,距董事会考核指标尚差15XX55.50元。

xxx同志在其任职期间对医院重大投资XXXX中心营运效益低下问题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降低损失和投资风险,致使该部分收入锐减;对重大固定资产投资延迟计提折旧,部分小额投资未及时纳入账内核算,对此xxx同志负有领导责任和经营责任。

2005年度xx医院正式职工101人,支付职工工资3152614.36元,人均工资31526.14元,工资总额占费用性支出30%,属于影响利润的最敏感因素,根据财务账工资及奖金提取、发放情况,我们抽取了内科、检验科、手麻科、妇产科、放射科、儿科6个科室,核实其2005年度至20XX年8月31日之间奖金的领取及发放情况,经核实,二级科室奖金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奖金分配办法自行制定,未通过医院审批或备案

2、部分科室对领回奖金有奖金外支付事项,未能专款专用,体现出对职工的有效激励。如内科奖金3450.00元单列用作支付其人员或事项。

3、部分科室奖金管理不严格,人员工作更替时帐目交接不全或记录不全,如检验科截止20XX年8月31日余2992.90元,妇产科奖金余额1619.00元,放射科奖金余额1941.00元,无相关记录。

4、科室奖金管理人员奖金发放、结余记录不完善,缺乏连续性。

5、xx医院对科室主任实行单独奖励政策,对是否再分配科室奖金无明确规定,各科室主任基本都参与了科室奖金分配。

6、xx医院薪酬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全局性,未形成规范的绩效考核、薪酬管理方法与机制。

该奖金管理方式,现金的安全性、完整性存在一定风险;奖金分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xx医院奖金支出与绩效激励的正相关性;工资总量与职工对单位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存在较大落差。

篇7: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研究

一、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管理松散,会计信息失真

许多企业的财产管理制度很不完善,不能够做到有效的财产清查,内部审计工作不能做到实处,企业对财务会计的管理效力薄弱,导致企业会计内部工作混乱,材料不实,信息失真等情况时有发生。

由于管理疏散,很多会计人员往往随意伪造、编造虚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试图掩盖真实的财务情况。

很多企业,会计人员良莠不齐,素质与专业水平达不到,造成记账随意,设置小金库获得私人利益,续保收入等行为。

长期的管理松散,会计信息失真甚至会导致企业管理失控。

2。企业管理意识不高

许多企业管理人员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意识不明显,只考虑利润最大化,而忽略了对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与革新。

只有企业负责人在思想上有了正确的认识,在工作中才可能带头执行,从组织领导层面解决内部控制执行不力的根本症结。

会计人员良莠不齐,缺少专业技能的培训。

企业内部管理缺少章程,财务管理不遵循原则。

比如某一些企业在材料采购、财产管理、产品销售等环节监控不力,管理不善,缺少管理制度,监管不力,造成国有资产、企业资产大量流失,加大了企业的亏损。

由于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意识不高,导致某些人在制度面前拥有特权,违反制度,造成了会计工作的混乱。

3。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

当前不少企业没有清楚地认识到企业会计内部机制的完善与的重要性,内部控制,审计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

很多企业在进行会计内部控制的时候,缺乏一个明确的规章制度,随意性较大,没有形成完整的财务预算体系,许多的管理工作缺乏确定性,内部控制缺位。

二、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策略的优化措施

1。完善以会计电算化为基础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背景下,企业要加强推进实现会计电算化,实现办公硬件电子化和信息化,提高企业会计工作的效率,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避免人为的失误,而发生会计信息失实真的现象。

培养懂得财务会计和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才。

细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

会计核算中心采用电算化的核算方式,应设置审核记账员、系统维护员、系统操作员、和会计档案管理员等岗位,确定操作人员的岗位,操作人员只限制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工作,

明晰岗位职责以及自己岗位操作权限,要采用密码加锁的方式来加以控制,确保系统能够正常顺利地工作。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优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加强会计人员道德素养的建设;加强内部会计控制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制定标准的招聘要求,在达到业务专业标准的条件下,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更新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促使他们不断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满足时代发展而对他们提出的新需求。

加强会计人员道德建设,对会计人员进行道德素质宣传教育,杜绝个别会计职责不分,徇私和舞弊,做出为了个人私利而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

企业应当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概念,消除某些人的特权,对违反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进行严厉教育,树立道德模范,坚决抵制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行为。

3。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明确考核测评机制

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监督机构,完善的内部审计能够对会计工作进行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要在财务管理过程当中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监督体系,禁止一个人来处理全程业务,防范使用特权做出徇私和舞弊的事情。

实现会计工作透明化,避免因制度不透明而产生的问题。

要使得会计人员自觉养成依法办事,循章办事的习惯,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严守关口。

形成强大的管理力量,明确考核测评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人员处以惩罚,使其树立危机感与风险意识,从而有效杜绝企业在会计管理中出现隐匿、拒绝、谎报会计信息的问题。

4。整合控制流程,岗位分工明确

企业应当结合有关法规与自身经营管理需求,合理、科学地制定岗位,根据企业经营活动、财务管理等的相应需求,合理重塑会计岗位组织结构使得会计团队分工明确,明确工作流程及工作责任及职责范围,避免工作岗位分工不明确而产生的混乱情况。

加强对会计人员对执行程序的分工,贯彻科学管理机制,使得会计行为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条不紊地进行。

明确的`分工能够提升会计工作的效率和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内部会计控制应该与企业的业务流程交织,把会计职责所予落实的工作内容充分明确到个人,防止内部控制缺位的现象发生。

内部控制制度中要明确处理每一项经济业务的人员之间相互制约的方式,相互之间形成制约关系。

三、结语

会计内部控制,是一个企业在竞争市场环境中求发展的重要措施。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在机制,起到自我调节与约束。

是一个企业中枢神经系统,占有非常重要位置,还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有利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