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酒精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酒精”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共8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篇1: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口高志华1康敬青2

(1石家庄经济学院科技处,河北石家庄050031;

2石家庄经济学院图书馆,河北石家庄050031)

【内容摘要】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总结了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依据。根据+对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指出了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说明高等教育在大众化教育中,不仅仅是谋求数量的增长,而是要更加重视教育质量的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建立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本文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创新人才;高等学校;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高志华,石家庄经济学院科技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及高校科技统计研究。

康敬青,石家庄经济学院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服务学及文献检索学研究。

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通过创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与发展,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核心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还是观念创新,都需要有大量的创新人才。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完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目标。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要从数量发展转变为教学质量提高的阶段,为国家建设培养大量合格的专门人才和具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这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

一、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培养创新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教育来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提出了新的学说体系;二是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三是在某个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四是针对具体问题有了新的解决办法。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具有鲜明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1.创新人才具有强烈的创新动机。所谓的创新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方面,外在动机是指外部因素引起人们的创新欲望,内在动机主要体现在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兴趣,内在动机是实现创新的基本因素和动力源泉。为了实现创新,就要对所研究领域的知识技术有深入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密切关注科技前沿的最新信息,及时掌握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在工作中敢于冒险不怕失败,能够在挫折和失败中发现通往成功的道路。

2.创新人才具有敏锐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包括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统一的思维品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应具有敏锐的创新性思维。他们不受传统思维模式的约束,善于用比较、联想、类推、判断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严密的逻辑思维保证了思维的正确性,开放的形象思维保证了思维的原创性。

3.创新人才具有独特的学习方式。创新人才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专业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才能适应社会。自主学习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他们不仅通过课堂学习获得知识,更注重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4.创新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人类的创新始于实践而终于实践,实践贯穿于创新的始终。人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形成,也是在实践中获得提升。人们创新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没有实践就不会有创新能力,实践是创新的根本。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分析

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谋求数量的增长,而是要更加重视教育质量的建设。近年来很多高校开始积极探索大众化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还没有获得培养创新人才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对当前高等教育现状分析,影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创新人才认识的误区。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只有高学历的人才能称之为创新人才,这是对创新人才的认识误区。一个人的学历只代表他的学习经历,并不能等同于能力,更不等于创新力。是不是创新人才,不能只看他的学历多高而在于他是否学有所长,能够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技术,解决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中遇到的问题。对创新人才的作用也存在着片面狭隘的认识,认为从事自然科学和技术才需要创新人才,而其他领域的研究探索工作不需要创新人才。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了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作用,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培养,造成人才知识结构不完整和人才成长不全面。创新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应该使其既具有良好坚实的科技素养,又具有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2.人才培养制度存在的弊端。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科学的制度保证。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按照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制定宽松有序的制度体系和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制度。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制度要求。许多高校在制定学生的评价考核制度时,习惯用一些硬性简单的方法,统一要求集中管理,缺乏管理的灵活性和对学生个性的宽容度。对学生的优良评价主要看他的考试分数,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在对教师的评价中同样也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教学数量轻教学质量的倾向。过分的`注重教师科研的短期效果,使得教师的科研缺乏长期规划,还会造成学术浮躁和学术腐败。

3.在办学层面存在的问题。高等学校要培养创新能力的学生,就必须有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目前,我国的很多高校教师难以达到这种要求,很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以自己为中心,以支配者的角色给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现成知识,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死板,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学方式是启发式教学和实践式教学方式,而不是枯燥死板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一些高校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更新,但是课程改革仍然是缺乏深度。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只重视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忽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所选择的课程内容注重于专业知识的培养,缺乏对知识的通识性和实践性的理解,针对学生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就更加不足。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只是简单的将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部分。学生自选课程的数量和内容不能实现自由选择,不仅课程的数量选择不能按照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灵活的选择,而且课程的内容也是局限在一个较小的范围。造成学生理论素养差、知识面窄、综合能力弱等缺陷。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出更多的不同层次的创新性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思想,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实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能力趋向,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和机会。

1.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一些高等学校虽然已经认识到了传统教育方法的弊端,力图改变不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式,但是如果不能从认识上改变旧的办学思想,变革只会在表面上实现,难以触及教育模式的根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最核心的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小依赖于知识,但并不是决定于单一的知识多少,而是决定于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深入理解,以及对交叉学科知识间相互关联的掌握。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既要强调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要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注重交叉学科知识的融合。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建立知识体系的整体框架,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本身蕴含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

2.确立高等学校办学的主体地位。高校要走特色化和多样化的办学道路,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需要有充分的自主权。高等学校要改变行政办学的形式,发挥专家教授和广大教师在学校决策和管理中的作用,逐步实现政府宏观管理与高校自主办学相结合、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结合的高校管理制度。高校自治管理体制的建立,使高校作为办学者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高校能够独立的行使相应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有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思想交流,将教师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精神。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不能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承担者,也是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实现者。高校要加强学术委员会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明确专家教授在办学、治校方面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调动广大教师在培养创新人才和科学研究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4.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高校要鼓励教师把科研活动引入到教学中去,通过日常教学启发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学校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加强实践教学的体系建设,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一个创造思维和复合思维的环境,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发表自己的观点,力争多元的解决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文系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如何长入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94572204)

参考文献:

1.李志仁:《高等教育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象出版社版。

篇2:海南省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海南省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近年来,随着我省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业规模扩大与旅游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凸现.高校是旅游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探索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我省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 者:陈小燕 汪洁 阳义 Chen Xiaoyan Wang Jie Yang Yi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外企业家 英文刊名:CHINESE AND FOREIGN ENTREPRENEURS 年,卷(期): “”(4) 分类号:G64 关键词: 

篇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从人才视角上进行革新,要培养人们的创新思维习惯。而批判性和发散性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正是创新思维习惯的集中体现。一是不迷信、不盲从,凡事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辨证地看待问题;二是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拘泥于常规,善于从变异、多角度中寻求答案。创新思维习惯的养成有赖于给予人们必须的自由空间、自由时间和自由意志,这种自由不仅仅仅指向让人们拥有各种选取的自由,其根本还在于给予人们思想的自由和表达的自由;创新思维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务必从小抓起,要贯穿人生的全过程,要逐步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创新勇气与创新思维习惯。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在观念上创新。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高智商全能型高素质人才;要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领导,全体干部,促进领导干部全面发展;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取,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的有机衔接,将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加强校园、企业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构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取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要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教育体制与机制。其中,考试评价制度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考试评价制度重在改革高考招生制度,要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逐步构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招生制度,体现高考招生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多给学生一些选取机会,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尤其是原创性思考潜力应予以重点考察。目前,这种改革制度正在实施中。

总而言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在一个全方位、多领域、大环境下有效运行。要面向全体,面向社会全面发展,各级各类教育都应肩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大使命,同时又务必明晰各自的侧重点,透过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途径,真正做到优化人才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和实践潜力,构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总结精选(2):

篇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教育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人才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改革学科专业设置,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一是动态调整学位授权点和专业设置。公布各地就业率较低和发展急需的本科专业名单,健全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警、预测机制,推动各地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状况年度报告制度。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发布实施新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组织指导各高校对照整理4万多个现设专业点,新增1800多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点,撤销717个就业比较困难、布点过多的专业点。三是加快新兴学科建设。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微电子专业和网络空间安全等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用心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支持上海、河南等省份先行先试,试点高校达150所。

实施特殊支持政策,培养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以重大人才工程为抓手,制定实施特殊支持政策,以点上突破带动整体改革创新,推动高校成为高层次人才聚集的战略高地。一是实施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为核心的高校高层次人才计划。支持高校面向海内外聘任长江学者2629名,培育创新团队781个,资助优秀青年学术骨干近万人。清华大学特聘教授薛其坤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被学术界称之为“诺贝尔奖级”的科研成果。二是落实“万人计划”特殊支持政策。筹措专项资金给予入选专家特殊支持,扩大教学名师遴选范围,实现各级各类校园全覆盖。目前,教育系统入选“万人计划”专家476名,占总数的58%。四是改善科研评价支持方式。发布《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校园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及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要点,选取首批56家单位开展科技评价改革试点;落实大学科研间接成本补偿、科研经费中按需列支劳务费、增加大学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力度、大学科技成果的处置权收益权改革举措,为大学科研营造良好环境;增加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投

入,总经费额度首次到达30亿元,加大对基础研究领域和青年人才支持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总结精选(3):

篇5: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必须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由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制度、培养方案、过程诸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过程与运行机制的总称。简言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的合成系统,透过构成要素的优化组合能够构建出多种不同的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是我国社会经济现状及其发展的必然要求

最近,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二十大问题”之一,教育部就“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文理分科的思想基础是亚当・斯密的“社会分工论”,认为在文科和理科之间,集中精力专注其一,能提高全社会的效率。我国建国后实行文理分科的直接原因,是全方位仿效了前苏联的高考制度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前苏联在“二战”中损失了大批知识分子,战后重建又急需超多专业人才。于是,便采取并强化了“分科教育”的办法,以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速度。这种“分科教育”,配以计划经济下大学毕业生“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分配制度,周而复始地生产着各行各业所需要的大学生。

建国后,一切从零开始的新中国同样面临专业人才短缺的困境,很自然地拷贝了苏式的“文理分家”之路。客观地讲,文理分科在历史上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21世纪仍然完全是合理的。大学四年,文科生对科学所知甚少,理科生也可能“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种长期局限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学生日益被束缚于狭窄的学科划分之中。而事实是,在校园学的再多,也不可能穷尽社会需求,没有一个稳定的、基本的、综合的素质,在面临新的挑战时,必然茫然失措。

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知识创新不断加速、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才的知识和潜力要素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必然从只强调“专才”教育,到“专才”、“通才”、“复合型人才”和“交叉型人才”并举。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理念,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实现4个转变:即,由单纯的专业对口教育向加强基本素质教育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实践潜力培养转变,由注重共性教育向注重个性教育、因材施教转变,由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向注重工程的综合性转变。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转变教育思想

1、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不是一种培养模式。素质教育是指按照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透过科学的、有效的教育途径,充分开发人的智慧潜能,使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都能得到提高。换言之,素质教育是使知识和潜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教育,简单地把素质等同于“琴棋书画”等才艺,是完全错误的。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师改变单一的专业教育思想,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育是为了培养“人”,而不是把人训练成工具或机器,大学教育的目的应以“君子不器”为准则。大学教育除了给人专业知识外,还就应培养学生有一个清楚的头脑,一颗热烈的心。只有这样,他才会主动去了解和适应社会,具有对是非的决定潜力,对有价值的东西懂得欣赏,他才不至于只理解现成的结论和表面的东西,不至于人云亦云,在大是大非面前丢失自己。

爱因斯坦曾言:“校园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校园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事实上,除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对应聘者专业及专业技能的要求较为严格外,不少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时,已改变了过去那种“一看校园、二看学历、三看专业”的招聘模式,更加务实。他们越来越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的甚至在招聘启示上打出了“专业不限”的字样。

据一项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的调查指出:参加招聘的大学毕业生,除了实际潜力和工作经验不足外,在综合潜力和个人素质方面的表现也不尽人意,具体表此刻部分学生缺乏职业素养,欠缺团队精神,不愿从基层做起,忽视职业职责和人际关系等;有的用人单位还认为一些学生忠诚度和稳定性差,就业期望过高,频繁跳槽,品德素养方面有欠缺等,这些都表现为大学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

学生时代足够多的工程训练、专业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固然重要,但只挑有用的知识学,尽管能够在短期内带来收益,而由此带来的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和思维方法的局限性,必将对青年人长远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后劲还是有赖于理解比较全面的教育,个性是人文的关怀和修养、人格的健全,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2、树立个性化教育的思想

个性就是特色,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就没有特色。把所有的人都培养成同一个类型、同一个规格,就意味着扼杀了教育的生机与活力,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创造性。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就是对学生的正当兴趣和爱好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帮忙,尽可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但不要求其各方面平行发展,以发挥其特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3、树立注重实践、注重创新教育的思想

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比较习惯于传递现成的知识,采用传习性、因袭式的教育方法,很少鼓励学生探究问题。这种教育指导思想极大的制约了学生智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

最近,温家宝总理在科技领导小组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教学改革问题时说:“此刻,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我一向信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

当今社会正发生着快节奏的变化,科技更是异乎寻常地高速发展,新知识在不断地超多涌现,并有部分的知识相应的被淘汰,以致许多新成就来不及写在书本之中,一些过时资料来不及从书本中剔除。应对这种状况,务必以变应变。要下决心、花大气力将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实践(实践环节)、研究问题(论文),减少传习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条件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让学生思想活跃起来,多一点在实践中提高的欲望,多一点在创新中发展的精神,少一点书呆子气。

4、树立教育国际化的思想

21世纪国际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这是一次人类资源的再开发,各国都将面临因此而产生的实力和地位的重新划分。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当是能够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人才,是能够主动适应、用心推进甚至引导一系列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人才。我们要在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注重国际理解、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意识的培养;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多元文化的吸收,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健康的个性、具有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国际交往、竞争与合作潜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本年度校园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实践潜力培养为重点,以“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学建设,优化实践体系,规范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立足于民族地区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大规模的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活动,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潜力和社会竞争力为导向,以深化学分制改革为载体,组织实施200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完善课内外一体化教育体系,构建因材施教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同经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我们务必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教学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真正树立市场导向、社会需求导向的思想,树立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有机结合的思想,树立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想,实现校园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即:培养创新创业实践潜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强烈的职责意识和服务意识,有学习知识和学以致用的潜力、较强的表达沟通潜力、团队协作潜力和组织协调潜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先进思想文化的拥护者和捍卫者;培养利用先进知识和技术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价值的践行者和开拓者。

总结精选(4):

培养模式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思考、倡导和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了。20多年来,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要支撑主体的高等院校,一向在对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必须的探索与实践,但成效并不明显,其中的关键既在于没有弄清楚什么是创新型人才,更在于没有构成完善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本文主要就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展开研讨。

一、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已迫在眉睫

就应说,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适应社会现实、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应对就业形势严峻性的必然反应。它的核心在于,以提高教学和教育的质量来提高培养的人才质量。但我国高校的高等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资料和方法从总体上看还是不能很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构成和变化的需要的。具体表此刻如下两个主要方面:

一是高校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存在系列弊端。

高校虽然在校际之间有所差别,但在创新问题上却有相同的问题。概括起来,其问题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其一,缺少甚至缺乏人才的目标和目的培养。很多校园只有单纯的教学计划而没有系统的培养方案。即使有些校园有了培养方案,其中也多半是没有培养“干什么”和“为什么”资料的。其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脱节不仅仅在专业设置上,更重要的是在所传授的知识和资料上,在品德和品行上,在思角、思维和思想上。其三,教学模式和方法故步自封。长期以来,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灌输轻思维培养和重专业教育轻全面发展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甚至有时还会变本加厉;教学上启发性不足、“照本宣科”比较普遍。其四,部分专业人才的专业和行业特色不明显。学过某个专业与没有学过某个专业并没有明显区别。在培养方案设计和培养过程操作中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和培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专业和行业里也缺乏竞争力。其五,培养模式思路比较狭窄,缺乏整体性、环链性、系统性和有机性,主要是将人才培养混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忽视了活动、管理与服务等因素也能够起到与教学配合的综合育人效应和效果,忽视了对人才的全面和系统的提高和提升性的培养。其六,教学安排不合理。在四年的教学

安排中,必修课、选修课的设置及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比重缺乏系统设计和科学论证,个性是课程设计缺乏特色性、针对性、循序渐进性和实效性,专业模块不够清晰。不少高校仍然存在因教师而设课的问题。其七,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学生的学习目的不甚明确甚至“全无”,由此带来的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对自己究竟要学什么、要干什么和要朝什么方向发展既没有概念更没有理念,也就根本谈不上要创新什么以及要培养什么创新潜力。

二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内涵要素的认识有所偏差。

国内外对创新型人才的`理解虽有不一致但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即都强调了创新型人才务必具有的创新动力、创新欲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潜力和创新习惯等素质。在我国,通常把创新型人才定义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潜力结构和健全的创新人格,能以创新思维打破常规,创造新成果、新技术或新方法,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其实,创新型人才是既能够分为理论创新型人才、实践创新型人才和生活创新型人才,也能够分为原始创新型人才、组合创新型人才和模仿创新型人才的,总之是生活处处都需要创新。新形势下的创新型人才不仅仅就应充满创新思想,而且还要具备创新型人格。

概括起来,创新型人才起码就应具备以下六方面素质:一是要有一种不懈奋斗的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其中必须要有理想、事业和为之的追求和奋斗;二是会动脑筋,会独立思考,要有别具一格的、别人没有的创新思维,要能想出一般人想不出的东西;三是要有勇气,要想别人不敢想的事情,要接触别人不敢接触的东西;四是要通才识,要广泛涉猎和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思维和技术并且要善于联系联想和乐此不疲,尤其是要具有必须动手的潜力;五是要有豁达心态,不仅仅在学识上要兼容并包,而且在人格上要相互尊重;六是要综合全面,要有文化底蕴,主要是要有必须的文学艺术修养,个性是对艺术,不必须要会操作,但必须要会欣赏。

客观地讲,创新型人才目前虽然从表面看主要是数量和质量问题,其实却是社会和高校及其研究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环境氛围存在问题。个性是成才的环境问题要引起个性注意。所以,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创新和探索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二、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和方案的初步设想

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毕业生能否就业和是否有一个好职业,并不取决于是否受过高等教育,而是取决于是否有一个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一个创新的思维与思路,也取决于是否有专业特长和特色、动手潜力或实际工作潜力、创新潜力。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着眼点要在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内涵上做足文章,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着力于营造民主、活跃、浓厚的学术氛围,给予学生充分的学术权利与多维的学术视野,并强调实践教学与启发式课堂教学相得益彰,从中培育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创新的思维与思路。

高校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思想的创新型人才,首先务必要有一套科学的工作思路。概括起来,它能够由5个方面组成:其一是拓展学科基础,在办学中要坚持加强基础、文理结合、通专结合、脑手结合、拓宽口径,强化通识教育,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潜力的培养;其二是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创设和谐互动的教学和教育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思维活力,构成教学和教育的良性互动;其三是把学生课堂内外获取的不同知识、专业和兴趣,及校园对之的提倡和限制、规范和发散、处分和奖励等以同步、同幅、同度合力向前推进,以便对人才培养产生一种混合和综合的效用、效应和效果。其四是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以鼓励教师辅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用心性,构成以创新教育带动常规教学的长效机制;其五是进一步充实培养方案的资料和内涵,将品德和品行培养、基本知识和见识培养、基本技能培养等综合素质培养的方方面面纳入其中,把“专业培养计划”提升为“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靠“知识学习体系”和“人格培养体系”两大体系结构来保障和保证的。而创新的战略思维其实是对这两大体系结构的具体展开而已,由此构成了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事业战略、品牌战略、平台战略、方案战略、素质战略、结构战略、时间战略、子女战略、机理战略和环境战略等10个子方案。具体如下:(1)事业战略,指的是要引导学生明确上大学和学专业的阶段目标和最终目的是什么,要使学生能有所追求和有所努力奋斗。这其实是创新的最根本动力所在。但现实是,很多人被现实的就业困惑住了。(2)品牌战略,指的是打造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品牌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校园综合实力,其中品牌是一个由校园品牌、学院品牌、学科品牌和学生品牌等四个方面和层次构成的一个立体系统,包含了校园的品牌特色与专业的培养特色。(3)平台战略,不仅仅旨在探索一个“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而且还在建立和搭建各种宽广和平等的机会平台,供学生能在其中比较自由地选取和拓展。(4)方案战略,指的是务必制订长远的、整体的、全面的和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再行制订教学计划的分计划或子方案。(5)素质战略,指的是务必着力于人才的能够长远发挥作用的基本素质,把品德素质和意志素质有机地结

合起来,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知识方法的掌握结合起来,为此务必大力繁荣校园文化活动。(6)结构战略,指的是对广义课堂的结构进行有机构建的战略,推荐构建“第一、二、三、四课堂”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把人才培养设置为一个系统工程。(7)时间战略,指的是两方面:一是把人才培养时段扩展为6年,二是把就业工作时段提前,就是把就业意识和工作从毕业班层面提前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之中,甚至提前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修订阶段。(8)子女战略,指的是视学生如同自己子女的战略,这要求校园和教师就应树立一种“家长”意识,“爱”字当先,着眼学生发展,不断提高管理、教学与服务水平,建立有效、高效运行的学生求助体系。其中尤其要加强教师的职责心教育。(9)机理战略,指的是要在教学管理机理上进行创新的战略,主张把激活学生的学习用心性与制约学生的违纪行为紧密且有机地结合起来,放活培养过程、实行弹性学制,在教学安排上实行主体性、原则性、灵活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10)环境战略,指的是优化校园的校园、校舍、师资、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校风、学风等,校园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校风建设的同时,要在实验、实习和实训条件和学习生活娱乐的硬件设施方面增加投入,为学生

营造一个良好和良性的能促使学生更好成长、成才和成熟的环境。

总结精选(5):

改革发展纲要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到三个注重包括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

一、注重因材施教。

第一,注重学思结合。

实现学思结合,就要改变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被动理解的学习方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把学习的主动权和职责交给学生。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是实现学思结合的有效教学方式,其中的核心是启发式教学,其主要形式是探究和讨论,其主要表现是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启发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用心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第二,注重知行统一。

知行统一,即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也是掌握知识与提高潜力的统一。从总的来说,教学是一个引领学生求知的过程,即掌握人类科学文化制度化的过程,但是,掌握知识不是唯一的目的,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人生的幸福生活奠基。而且,掌握知识的过程也要求既动脑又动手,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保障知识的有效习得。现实中知行脱节、重知识轻实践的现象比比皆是,读死书、死读书的典型案例时有发生。提高教育质量,贯彻知行统一的观念是重要的前提保障。学习知识就应与已有经验相结合,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由于我们的教育过分地看重知识的获得和记忆,过分地看重考试的分数,使得我们的学生不同程度地脱离生活,脱离实践,成为知识考试的机器,害了严重的知识脆弱综合症。

第三,注重因材施教。

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忙机制。改善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改善中学生升学推荐办法,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高中阶段、高等校园拔尖学生培养模式。

综合以上几点,这些不仅仅是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也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

篇6:浅析高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论文

浅析高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论文

作者:王淑芳赵林慧李明海

论文摘要:针对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索。将“企业全程介入”校企合作理念渗透到高校教育中,并提出与企业合作的内容与方式。该模式强调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全程合作,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论文关键词:校企合作 创新人才 全程介入 高职教育

一、高职教育使命以及存在的问题

衡量一个企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产品数量和产量,更重要的是质量。目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一个很窘困的问题是:“中国制造”何时能成为“中国创造”。由此引发了中国产品如何由“低端”向“高端”升级的思索。这不仅是企业面临的困境,也是高校培养毕业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中流砥柱。但不得不承认,高校在培养高质量人才过程中陷入了两极分化的误区:一种是把学生当机器人培养,按照实际操作步骤要求学生一步一步学会操作,结果是学生只学会操作技能,没有全面的知识储备,失去思考能力,更提不上创新。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也会遇到学生总是问老师,这个步骤怎么做,而不是问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考虑;另一种则是盲目地套用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只注重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实践的土壤,学生发现不了问题,同样产生不了创新的种子。

教育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人才,应该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同时,教育不仅是高校的责任,而且是社会和企业的责任。教育必须与企业合作,为师资的培养、学生实习锻炼创造良好的环境;企业也同样需要依靠学校培养的人才来为企业服务。高校不仅要结合企业需求更新教学理念,更要在教学大纲的制订、教学环节的把握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和企业携起手来,共同打造有实力的高职毕业生。只有加强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才能达到共赢,共同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难题的目的。

二、校企合作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

校企合作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想法来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现代工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创新性、实践能力强的人才炙手可热。为培养这类学生,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始思索和探讨教育制度改革,并陆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从而使高校、企业双方共同承担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法律责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形式多样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和加拿大的CBE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的TAFF模式。

加拿大、美国合作教育CBE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的学术要求确定学制和安排教学的教育教学体系,重点强调的是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掌握和运用。其中,应用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为创新奠定了基础。其核心是从市场的需要出发,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根据企业知识需求制定能力分解表(课程开发表),设置能力培养相关能力的课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组织教学内容,最后按需对学生能力进行评价。英国的“三明治”教育认为学生在学习课程时,还应获取一些工作经验,于是产生了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工作训练的教学模式。德国“双元制”是校企合作模式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也是德国工业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是由澳大利亚政府直接经营和管理的,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提供全国性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该模式已发展成为教育体系的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

借鉴国际高职办学理念,加强校企合作,使工学结合成为高职教育的核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强调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16号)中也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开展企业需要的职业培训,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一方面使企业分享学校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也促使企业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进而形成校企合作培养创新的人才模式。

这些国际国内的办学理念都给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方向,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校企合作方式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如果企业在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配合、教学方法合作、人才共享等方面全程介入学校教育,将有助于培养创新性人才。

三、“企业全程介入”高职办学理念的渗透

“企业全程介入”高职办学理念是指高校吸引企业将职工培养教育阶段移至高校阶段,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成果的评价等阶段全程介入,建立深度产学合作平台,形成联合培养格局,以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夯实理论基础,参加实践锻炼,培养创新意识,真正缩短学生从“学生”到“工程师”角色的转变过程。这样,学校培养了社会需要的人才,企业得到了技术发展和更新的`人才,学生找到自己的职业空间,真正实现高校、企业、学生三赢。

当然,在“企业全程介入”实施过程中,需要借助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平台,使企业能有意识地参与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订、课程体系建设,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制订;需要打破学校企业之间的藩篱,实现师资共享;需要逐步消除高校和企业之间的隔阂,双方达成共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高校和企业共同完成的,其项目成果可由企业和高校共享。   1.合作制订培养计划

按照培训计划要求,学院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草拟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公司依据企业岗位需求派专人对教学计划、教师的授课内容与课时安排进行审订,并对主干课程教学课时的安排、选用的教材、讲授的重点等提出具体修改意见,使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既符合学生毕业的一般要求,又能满足企业的特殊要求。校企双方认可后,再严格据此组织教学。

2.合作建设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的重点就是要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课程体系;同时,加强专业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和单门课程密不可分,应该两者兼顾,整体设计。企业应该参与到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来,包括企业人员的介入、企业标准的引进、职业证书的融合等。

3.师资配备共享

企业技术人员可以到学校讲授实践课程,学校教师也能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教师在为企业员工做培训的同时,可以获得企业最新的动态、最新的资讯、最新的要求。

4.人才共享

学生在企业实践阶段将会有四大收获:第一,通过参与真实的项目,充分检验在校期间的学习,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项目应用能力;第二,更加深入地了解项目完成流程和规范,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根据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加强岗前训练;第三,公司将指派资深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并推荐学生参加企业创新大赛。如果学生的作品能为企业所用,企业也将对其进行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这些活动带来的成就感将大大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同时企业获得需要的技术创新,高校得到人才培养的口碑,学生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四、实施实例

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本专业秉承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与华德液压、北京意欧替起重机等企业建立长期、友好、深入的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把企业实际需求以及需要技术革新的领域与教师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共同研发,学生也参与进来,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得到逐步提高,教师申请并获得专利两项,学生获专利一项。真正形成了校、企、学生三方全赢的局面。

五、结论

根据以上的研究探索,“企业全程介入”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企业来说,能得到更多技术熟练且有创新能力的职员;对高校来说,不仅降低了办学成本,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对学生来说,解决了上学的目的――就业问题。高校、社会与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合作链,才能实现学校与社会、教育与劳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超.高职动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方黛春.高职“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4]方新,赵林惠.应用性本科工科综合性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3-55

[5]杨帆,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14):26-27.

[6]梅亚萍.基于校企合作模式培养无锡地区制造业技能型人才问题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篇7: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借鉴

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借鉴

介绍西方几种典型的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应学习和借鉴西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从课程体系设置、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体系等5-面,加强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作 者:余蕾 Yu Lei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刊 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642.0 关键词:高等教育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经验借鉴  

篇8:浅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论文

浅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论文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目前高职院校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分析高职院校的外部环境是发现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步骤。通过对高职院校所处外部环境的研究,可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有效思路。

关键词:PEST;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一、高职院校面临宏观外部环境的PEST分析。

所谓的宏观环境,即一般的社会环境。指的是对所有组织与行业有影响的各种宏观的力量,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环境:政治法律、经济、社会与文化以及技术,取其英文的首字母,即PEST。

第一,关于政治和法律环境[1]。高职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国家政治法律环境的影响。如:1993年颁布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规定不再包分配高职毕业生、学费根据教育成本收取、派遣报到证不再以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名义发放等,在一定时期内对高职教育产生了不利影响;此外,2000年教育部出台了一份与高职院校相关的文件――《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该文件就当时高职学校的日常管理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第二,有关经济因素[2]。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变,主要表现在行业、产业部门,其技术结构的变化,已经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在技术方面,特别是对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高职毕业生需求增加。因此,高职院校在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与设置专业时,应该遵循市场导向原则,并对设计的课程与人才培养的计划进行不断的更新;强化校企合作,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重点培养,进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增加就业机会。

第三,有关社会文化因素[3]。从1999年开始,政府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促使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加快,规模不断加大。但公众对高职认识的偏见仍存在,比如:机构调整与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下岗或者待业的以一线工人为主;许多企业招聘也逐步以本科学历为主。这一现象不仅由于高职生不符合招聘条件所致,同时也受到中国目前毕业生的待遇、用工的制度以及人事管理的体制等影响。总之,由于受到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几方面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目前仍面临着由于经费不足造成的办学资源不足问题,或是由于转型或中职升格造成的办学理念落后、办学特色不突出、“双师型”教师短缺、专业设置不对路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不同层面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第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真正实现专业开发、设置的市场化。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应以市场、以社会为导向,积极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与现代服务业与新兴产业相适应的专业。因此,在专业设置之前,需要进行深入和广泛的人才市场调查,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包括种类和数量的需求,并经过专家论证,从而进行新专业的设置与开发、已有专业的调整,真正实现按需培养人才。没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市场化,就没有真正的高等职业教育。

第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内涵岗位化。对于职业教育而言,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因此,高职院校选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活动,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高职院校教育特点为依据,选择与学校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与用人单位合作的基础上,对用人单位进行深入的了解,对其职业岗位在能力与素养方面的要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其人格与能力培养的规格指标进行分解,以岗位的工作标准、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工作内容等为依据,对岗位在能力内涵及综合素养方面的要求进行分析,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与目标进行分化,从而使其产生的能力与素养培养规格指标可以用于检测,最终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岗位化、定量化、检测指标定性化的规格要求得以实现。

第三,引进优质的办学资源。办学资源的质量可以通过软件与硬件两方面来提高。就软件而言,第一要确保的是高职教师的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逐步提高高职教师企业化,教师类型“双师化”。在加大力度对师资力量进行优化的同时,要深化教学改革,确保学制安排、课程教材、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都能与社会需求及企业需求相适应,重点关注于学生的创业与就业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个性发展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要加以重视,建立各类课程互补、互融、互渗的培养体系,并以培养体系为依照对各类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设置,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并改革。就硬件而言,要加大对高职院校的经济投入,尤其是对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较为稳定的基地用于学生的实习,从而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第四,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高职院校需要通过相关的课程加大力度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可通过适当开展第二课堂与人文社科类课程教育等活动来实现,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思维方式得到提升与改进,在对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锻炼予以加强的同时,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要进行逐步的加深,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培养,促使高职院校的学生从技术劳动者提升为技术人文者,进而使校园文化的内涵得到丰富,使学校教学特色与师生之间凝聚力得到增强。

三、结束语。

中国的职业教育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得以确立,规模不断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改革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但是,人们必须清楚地看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还面临着不少的问题与不足,需要进行理性的探索和实践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崔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2]杜晓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6(01)。

[3]马树超。高职教育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N]。中国教育报,2006―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