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问题作文范文

克莱蒂亚的睡梦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克莱蒂亚的睡梦”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素质教育问题作文范文(共13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素质教育问题的看法

关于素质教育问题的看法

关于素质教育问题的看法教育部提出“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口号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并且一段时间以来,教育部门也采取了很多措施,诸如实行新课改、进行考试制度改革等等,欲下大力气扭转应试教育所带来的不利后果。然而,由于应试教育巨大的历史惯性、现行不合理的教育管理评价体制、现行不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加上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全社会也没有达成共识等诸多原因,不仅使素质教育的实施成为一句空话,还使应试教育有愈演愈烈之势。下面就目前的素质教育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以促进人的自由发展为目的,以才智开发、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培养健康的社会人格为任务,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存发展需要的公民为内在价值的教育。因此,素质教育的内涵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以人为本的特质在于,它始终抓住“人”这个教育的中心,不再把知识的灌输和分数的提高作为教育的核心命题。它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精神的成长、心智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侧重培养受教育者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能力,以及培养受教育者完善、健康的心理品格和快速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它区别于应试教育以知识和分数为本的人才选拔方式。以人为本的基点在于它关注差异,尊重个性,遵循人成长发展的一般规律,它给人以发展的自由空间,并为每个人的发展创造广阔的平台。它区别于应试教育企业流水线式的人才培养方式。以人为本的着力点在于它始终关注人内在的成长和完善,人的外在表现则是它的综合效果的显性展现。知识是为人的成长和发展服务的,知识不等于人才,分数也说明不了一切。素质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事业,只有建立在爱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对人的内心产生影响,否则,它就不足以影响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鲁迅讲:“教育根植于爱。”人性化的教育即爱的教育。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自始至终贯彻“爱”这个教育的永恒命题。大到建立规范、合理、符合人性的教育管理制度,小到教育者日常的教育管理活动,都要体现出爱――爱的思想、爱的语言、爱的行为、爱的动作、爱的眼神、爱的表情等。通过教育者的爱,使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人性之美得以展现,从而深刻的影响学生,最后使教育者对学生的爱逐步转化为学生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整个社会的爱。由此,引导整个社会向着良性、和谐的方向发展。素质教育是人文教育。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和发展都建立在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之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脱离自己的历史文化而凭空发展。人文教育即历史教育、文化传统教育和道德教育,它包含了极为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是国家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民族延续的桥梁和纽带。个人做为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组成部分,当然要了解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道德,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顺应时代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必须贯彻人文教育的历史任务,并赋以正确的历史观、道德观、人文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素质教育是公民教育。公民是宪政民主制度下产生的新的主体概念,具有新的含义和内容,区别于历史上的臣民、子民。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和对个人权利的重视和保护,主张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和来源,公民在国家中居于主人翁地位,享有参政、议政、监督、选举和被选举等诸多政治权利,国家权力应当置于社会大众的监督之下。权力应当成为民众的奴仆,民众不应成为权力的奴隶。普及这样的教育,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保证公民参与社会、维持社会制度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措施。素质教育是自由、开放、多元化的教育。现代社会,随着资讯的发达、科技的进步,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思想和文化的交流、合作,观念的碰撞和文明成果的共享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适应这一状态需要的素质教育必然是自由、开放、多元化的教育。自由是思想的自由,它是创造力的前提;开放是观念的开放,它是全球化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多元是教育方式的多样化,是为了满足不同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自由、开放和多元,既顺应了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满足了人才对教育的渴望和需求,又提升了民族的创造力、凝聚力,还加强了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文化的交流和合作。素质教育是求真的教育。教给学生真知识、让学生掌握真学问是教育的必然使命,也是教育的`必然价值选择。假的知识不仅无用,而且有害。他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会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观等做出错误的指引。这要求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慎重选择教育素材,恰当开展教育活动,以对学生的成长发展真正有用的东西作为教育的内容,避免假、大、空,避免陈旧、过时、酸腐无效的内容和方式。不断学习新东西、掌握新动态、探索新方法,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节奏和步伐。素质教育是综合教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态更是如此,必须社会、家庭、学校三管齐下,同步进行,缺一不可。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可以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示范效应和背景力量。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可以为学校教育提供好的基础和前提,可以为社会进步注入良性因素。而学校做为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在整个教育当中则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三者的有机配合、良性互动可以使教育的效果相得益彰、彼此互利,必将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知道了素质教育的内涵,那么怎样推行素质教育?如何来保证素质教育的效果呢?首先,要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弊端和危害,在此基础上推广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的弊端在于以知识和分数的名义禁锢思想,束缚个性,扼杀创造力,继而导致整个民族创造力的萎缩。我国学生中广泛存在的高分低能现象、我国做为第一人口大国多年来竟没有出现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国的科技水平仍处于落后地位便是最好的证明。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遵从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方针,政治凌驾于教育之上,教育成为政治的附庸。教育没有被当做一项独立的、有内在规律的事业在办。这与现代先进国家自由的办教育、办自由的教育的状况大相径庭。长此以往,教育怎能不出问题?差距怎能不拉大。认清这些,才能正本清源、有的放矢,为推行素质教育扫清障碍。所以,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对教育领域实行精神解放,赋予教育以独立的地位。打破意识形态对教育的束缚和控制,在教育领域奉行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的原则,改变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统一参考书、统一考试、统一答案的“五统一”的局面,允许教师独立思考,自由教学。允许学生独立学习,依照自身的天赋才能爱好等自由发展。自由是教育的生命,是创造力的源泉。没有自由的教育,哪来自由的思想?没有自由的思想,哪来独立的个性?没有独立的个性,哪来的创造力?只有教育自由了,教师才自由;教师自由了,学生才自由;学生自由了,学生的个性才能成长和发展,创造力的出现才成为可能。这是精神解放的重大意义所在,也是为世界各国的实践所证明了的。第二,要彻底改变现行教育行政化、官僚化的管理模式。现行中国教育体系内部已经泾渭分明的分成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服从者和被服从者两大阵营,整个教育管理体制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翻版。长期演化的结果便是教育行政化、官僚化,即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考什么怎么考,评什么怎么评,报酬怎么给待遇怎么算全是行政说了算,本是教师主导变成了行政领导,本是行政服务教育变成了行政领导教育。这种现状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的规律和特性,难以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更不用说潜能的挖掘了。长此以往,怎能办好教育?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扩大办学自主权,提高学校的生存空间,改变学校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实行教师治校,学术治校,把民主、自由的空气引进校园。第三,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要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这样才能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我们很难想象,如果一个教师整天为自己的个人生计操心,又怎能指望他安心从事教育?怎能启发其它更优秀的人才也来从事教育?更毋庸说实行素质教育了。教育的真谛是爱。那么,教师的爱来自哪里?来自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教师的尊重。通过全社会对教师的大爱来形成教师对教育和对学生的小爱,这是一个不变的真理。我们不能形成让一个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来选择教育,那样的话将是教育的悲哀。第四,素质教育的进行要遵循人成长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个规律是什么呢?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是农业。”意思是说培养学生就像种庄稼一样。该学什么,我们就安排什么,不拔苗助长。想学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不千篇 一律。能学什么,我们就创造条件让他学什么,不压抑个性。什么办法对学生有用,我们就采用什么办法,不死板教条。一切从尊重教育规律做起,从顺应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做起。幼儿教育专家李跃儿曾说:“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教育者是造鞋者。” 教育者的使命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向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所需要的教育。只有遵循人成长发展规律的教育才是真正有用的教育。第五,要进行考试制度改革。考试的目的是为了选拔真正有用的、富有创造力的、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而不是选拔高分低能、失去创造力、毫无发展前景的人才。很不幸的是,现行教育体制恰恰造成了这样的后果。,中国两大最高学府先后发生了轰动全国的教授“罢教”、“罢招”事件。清华美院著名教授陈丹青愤而辞职,理由之一便是“一些画的比梵高还要好的学生进不来,原因是英语、政治不行”。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著名法学家贺卫方停止招收研究生,理由是“你这个学生明明不是学习这一科的料,却被招进来了。而资质优秀、发展前景广阔学生的却招不进来,我教有何用?”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现行教育招生制度的不满。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变现行考试招生制度。比如,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采取灵活多样的招生政策。具体做法为:义务教育阶段普及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相关课程,但以达标为主,不以高分为主,并且不能有学科歧视。不达标者应当留级一次,对留级生的教育要做为对教师积极奖励考核的内容,而不是负担,要让教师勇于承担留级生的补差任务。学习面宜宽不宜窄,知识点宜难易适中、力所能及,不宜复杂,更不宜拔高。目的是发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基础。要照顾个体差异,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来弥补大众化教学的不足,对资质好的学生优先发展。义务教育结束以后,才真正进入人才选拔培养阶段,这时开始对学生进行第一次分流。分流的目的是让学生进入适口对路的学校和感兴趣的学科继续学习。有发展前景的,通过选拔考试升入高中,为进一步深造做准备。成绩差的,开始进入中等职业教育序列,但学生上升的空间仍不要堵死,要允许这个阶段大多数的学生有进一步进入职业类大学深造的机会。高中阶段最重要的是给学生选择的自由,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选择课程,学生喜欢什么学什么,就考什么,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统一规定。教育管理部门要做的一是根据人才的培养需要设置课程,二是提供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学习,三是考试的科目的确定要多元化,可以分必考科、选考科和加考科。最后,根据分数的高低确定录取的专业和对象。举例说明,高中共开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十二门课程。大学录取共分文科、理科和专业三类进行。比如文科确定语文、历史为必考科,其他为选考课,体育、音乐、美术做为加考科只能三选一。最后由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确定其中的八门功课进行学习考试,而做为大学录取依据的也只是这八门功课中成绩靠前的六门。当然,学生也可以直接确定拿手的六门功课进行学习考试。理科和专业类也可照此办法进行。这样,既照顾了学生的兴趣特长,又实现了人才选拔培养的需要。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还有几项工作要做。一、教育资源的分配要均衡,尽最大可能的做到教育公平。二、教育经费的保障要足额、有力。三、要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加大社会监督。教育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任务,担负着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教育质量的优劣,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如果素质教育能够更好的为这个目标服务,全体教育工作者何乐而不为呢?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一两句话、一两篇文章所能涵盖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探索。面对今日的教育现状,实施素质教育仍任重而道远。

篇2:探讨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问题

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无疑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并因此而受到了广泛关注。那么如何将小学数学教学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呢?本文将就此谈几点认识。

1.苯岷鲜学学科特点,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数学教学要注重通过数学的实际应用,进行学习目的教育;通过数学的严格训练,进行学习素质教育;结合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2.庇呕教学方法,贯彻启发式。优化教学方法,就是要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探求新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1)要突出学习兴趣的激发。启发式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数学学科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2)要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向前发展的时代,不仅要求每个公民具有广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智慧和才能。因1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双基的训练,而且要把发展思维、培训能力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①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经历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的认识过程,促使认识内化,因此教学中要加强观察、操作能力的培养。

②指导学生会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关键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小学数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是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

③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的核心是思维品质。思维品质的优劣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3)要做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在教学中,既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要研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要使学生在探求新知的同时,学会获取知识的思路、方法、技巧。做到依据学习规律确定教法,利用教法指导学法,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在学习过程中,教给学生四种主要的学习方法:①阅读学习的方法,②尝试学习的方法,③操作学习的方2法,④数学思考的方法。

3.备慕教学评价,树立全面质量观改进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构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是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即变单一知识考试为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的全面考查;变单一的笔试考查形式为多种考查形式(笔试、口试、面试、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等)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查;变用分数排名次的相对评价为教学目标达成的水平评价。

4.奔父鑫侍獾墓彩对谛⊙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应达成以下共识:

其一,要承认儿童具有巨大的智能发展潜在力。根据科学家研究,人的脑细胞有100~150亿个,一般的人只利用其中的一小部分。这种发展的潜在力有两种趋势,一种是教育恰当,引导得法,他们智力能量会到惊人的程度;如果教育不当,压制了这种潜在力,学生缺乏自信心,墨守成规,就会产生潜在力倒退的反趋势。

其二,要承认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这种个别差异,往往反映在他们的性格、兴趣和能力等心理特点上。①性格的差异表现在对学习、对集体的态度和活动中意志。②兴趣的差异表现在学习活动中,所指向的对象是各不相同的。③能力的差异可分为一般认识能力的差异和特殊才能的差异两个方面。

其三,要培育学生认识与意向的发展。应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以往在教学活动中,研究学生认识的发展较而对于意向的发展则较弱。从当前教与学的状况看,意向的发展着重培育学生:

(1)参与学习的意识,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探讨活动。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质疑问难的勇气。

(3)较强的意志和毅力。这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性格,也是发展智力的精神支柱。其四,要把握好教学的“度”。在数学教学研究中,常常提到“坡度”、“密度”、“深度”等,对此,也应有我们的共识。

篇3:谈谈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

谈谈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之灵魂和科学与人文是素质教育的两翼,没有素质教育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学生素质教育问题,也已成为理论探讨的`热点.素质教育的提出,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教育理论,更重要的是,它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教育如何接受21世纪的挑战这一问题.在实践上推动了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有鉴于此,本文拟对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做一些探讨.

作 者:阚国栋  作者单位:无锡电大,江苏无锡,214011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7) 分类号:G4 关键词:学生   素质教育  

篇4:浅淡护理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与对策

浅淡护理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与对策

当前我国护理教育模式中人文素质教育不足.护理教育中人文理念长期受生物医学模式理念支配的`历史局限性,人文科目课程结构有待重组,人文教育方法单一.应营造人文氛围;增强人文意识;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开、增设人文课程门类;教师资源共享,加强教师人文素质,发挥教师的导向性作用,提高护理人文素质教育质量,适应社会对现代护理人才的需求.

作 者:何应伍 任小红  作者单位:湖南省财贸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刊 名: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MEDIC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09 11(3) 分类号:G645 关键词:护理教育   人文素质   现代护理理念  

篇5: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是未成年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只有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后,出现临时监护人学习辅导不力,生活照顾不周,亲子接触缺失等现象困难。

但已有调查表明,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严重断层或缺位,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一些外出打工的父母对留在家乡的子女疏于照顾,无法认真履行监护的职责,使孩子失去应有的安全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被拐卖,受到意外作害,失学辍学等现象时有发生。由于缺少亲情关怀和应有的家庭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的成长发育中比较容易偏离正常轨道。

“留守儿童”教育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学习较差,一方面,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不多,将子女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人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过问甚少,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较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上弊端也较多。加之他们还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和学习。

(二)性格缺陷。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回家次数较少,与留守子女联系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而青少年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另外,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比例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家的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

(三)缺乏亲情。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造成亲情欠缺,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点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同时,根据调查和座谈情况看,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龄越大,越表现出对家庭和父母关怀的强烈要求,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留守子女在人际文化、性格、生活感受、人生理想,协作求助,学习成绩等方面发生障碍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

(四)心理障碍。数据显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对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独特的理解与认识,也发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亲近畅通倾诉,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种情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引发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封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心理问题。

(五)行为偏差,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行为发生在文化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调查中发现许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质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经常迟到、早退、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成人混在一起,对留守孩子的种种行为问题,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难以控制。

建立农村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充分发挥农村的教育作用。儿童少年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区共同的责任,目前,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很大部分没有建立相关的儿童少年教育组织,使农村在儿童少年的教育与成长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原来那种稳定的由家长亲自伴孩子走儿童少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父母短期、长期缺位的家庭生活将越来越多。这样,儿童少年的监护与教育的责任就几乎全部落在了学校肩上,但是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只有全部时间的四分之一,而其它时间大部是在家庭和社会度过的,因而,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指导站、乡村教育机构就显得尤为迫切,同时,现在也初步具有了建立农村教育和监护体系的可能性和基础。

从家庭的角度看,有必要改变家长外出的方式和亲子沟通方式,从调查材料可以看出,如果父母双双外出,则对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就比较大,但是如果有一个在家,则影响相对就要少得多,建议父母外出务工时,如果孩子已经上学,而又没有相当的人作为监护,最好就留一个在家监护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保证家庭教育完整性,这样家长可以和学校保持联系。共同承担起教子责任,另外,如果父母都外出,最好把孩子带到务工所在地上学,便于教育,如果条件不允许,则要改变与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保持与孩子经常性的联系,并对孩子的情况非常熟悉。具体来说,一是在沟通时间与机会就比较多,并且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二是在沟通的内容上,不能只学习、考试,更多的关心他们的生活心理与情感,更多的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三是在交流沟通的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

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是儿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建设者,他们能健康成长,不仅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系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光和国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好这一人口城市化、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现象,已在为一项紧迫任务。

如此,留守儿童很难得到父或母贴身的爱和关怀,也得不到父或母的言传真教,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上的帮助,在他们的意识里,父或母是一个长期漂浮的身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希望。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孤独的,他们的成长是寂寞的,他们的价值观是模糊的。

这个时代的孤儿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理上的缺陷,如孤僻内向,情绪消极,胆小怕事,自觉性差等,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他们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生活散漫,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篇6: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而农村人口就达8.8亿之多,因此农村教育问题就应更加的重视,更应加强。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我特地利用暑期走访了我县的一些村庄,对农村教育问题进行实地的调查。通过调查,我发现农村教育存在一些很严重的问题:如很多学校教育经费不足,负债累累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权利,而且阻碍了农民对新知识的吸收以及民主法治的贯彻落实。更甚者它已经不仅仅是农村教育问题,或许将成为我国的教育危机。

一、乡村学校负债累累。

由于农村的学费难收齐,而教师的办公经费又不足,导致很多学校只得向私人借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为达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标准而向私人借贷进行学校硬件的维修与完善,再用新学期的学费来补齐这部分缺额,之后在循环往复的例子数见不鲜,而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却无视这一现状,使得农村教育更加举步维艰;再如一些学校为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各种检查,而不惜花巨额费用加以招待,使得农村教育发展更加不堪重负。致使农村很多适龄儿童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甚至辍学,而只能“望学兴叹”。所以农村学校的负债问题势必会阻碍中国教育的发展。

二、繁重的杂费让学生家长难以承受。

我们国家已经落实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免学费的惠民政策,但实际上,在农村教育学生的财力负担却不降反增,这主要是由于学费免了,而杂费加了。这主要是因为地方财政吃紧,教师工资经常无法到位,所以学校选择了通过对学生加收杂费来调节。据调查,农村学校增收杂费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强行要求学生购买了一些“多余”的课辅资料,以收取出版商提供的回扣,从而增加了学生的财力负担;其二,摊派,如当地架桥修路或学校教学楼的兴建及学校其他硬件设施的完善,都会向学生摊派任务,而靠耕种几亩薄田为生的农民家庭,无疑是比不小的开支,甚至难以承担而选择让孩子弃学。

所以,教育作为国家管理的重要方面,是国家繁荣昌盛的保证,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基地,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久之计,必须受到重视,要继续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方针政策不动摇关键在于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积极完善农村教育的体制,坚持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此外,要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切实贯彻和落实新农村建设方针,统筹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推动农民的发展,促进农村教育的切实改观。

篇7:教育问题之我见作文800字

教育是一个恒久的议题。社会需要发展进步,便需要契合的人才来有意识地推进。而人才从何而来?教育便是其源头。而在当今社会,教育千篇 一律的现象时而有之,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亦给教育这一个过程带来了诸多需要直面与思考的问题。如何应对?答曰:培养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丰子恺先生曾有过画作,一位工匠用同一模具捏出众多一模一样的泥人。借以讽喻教育的死板。而多年过去,这种情况又何曾真正改善?有小学生用“子”字组了“中子”这个词,都被老师判错。原因竟是:没有学过这个概念,与标准答案不符。多么荒唐可笑!当学习成了一味追求标准答案与程式化教育成了这一趋势的引导。人都一模一样,不再不同,世界定将变得毫无生气。人才需要多样化。加之现在面对的已不单单只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人类这一群体本身,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来自于人工智能的挑战,重复和乏味的工作早已不需要人力,机器完全可以取代甚至更好地完成任务。简单的劳动力将被淘汰。面对如此来势迅猛的挑战,人类应充分利用好自己创造力的优势,在重复劳动之上有智慧创新的突破,做机器所做不到的。以此才能稳步立足,将社会更加推进一步。因此,教育培育出的人才要有创造性。

海德格尔曾经质问:“在这个技术化的千篇 一律时代,人类是否和如何还能拥有家园?”面对千篇 一律,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其引导润泽的功能,减少刻板的训练,而更为灵活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人的特质加以潜移默化的,有意识的引导。热爱科学的孩子便多带他观察自然激发想象力。热爱艺术的孩子便带他多去博物馆从而有所积淀。这样人与人才是不一样的,花园中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方更美丽而多姿。

而人与机器最大不同则在于人会创造,有情感。教育更应当充分地以情感来滋润孩子的心灵。有了情感之水,头脑方能不会僵化,方能在人际之间有更顺畅的交流,碰撞出更绚烂的火花,从而人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富创造力。

面对教育中的诸多挑战。不应坐视不理亦不要整日烦心。正视挑战,培养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相信人类自身。这样才能应了阿德克拉克所言:“关于未来,我们唯一能准确预测的是它必将无比精彩”。

篇8:农村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问题

农业人口是我国劳动力的主要来源。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进一步实施,农民和农民子女们已不能仅仅局限于以体力谋生和发展,他们也想以自身的智慧和力量服务于祖国的建设事业。农民绝对不是愚昧无知的,他们的`子女更是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但是供孩子上学比下海经商还要危险,它不是家长们所能掌控的,孩子在苦读十几年书后又回到家乡的土地上来“改造地球”的现象已数不胜数,也许使得许多家长都对子女上学失去了信心,不舍得下这个本钱,不敢做这笔生意。但换个角度讲,孩子们毕竟学到了知识,“知识就是力量”,即使它是摸不着看不到的,但它的力量是无穷的,学到的知识会让他们终身受益的。而这些就涉及到农村家长对教育的认识,他们做这笔生意的胆量到底有多大。那么农民家长们是如何认识教育的?他们对教育又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呢?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在寒假期间面向农村家长进行了一次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调查。

报告内容如下:

一、调查及报告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以问卷(见附录3)的形式面向农村家长随机展开,从20xx年1月23日至20xx年2月7日为期两周,共发放问卷80份,在安寨村和西马连固村发放比例为10:70,收回68份,有效63份。由于调查对象的限制,问卷的内容较为通俗浅显、简单明了。

在报告附录中包含了样卷(附录3)、相关数表和对应的图表(附录4)等。

二、数据统计分析

如果孩子在毕业后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家长们会后悔供孩子上学吗?

1.以家长职业分类的统计资料(见附录4表4)显示:在农民当中,有39.13%选择了“一定会后悔”,32.61%选择了“不后悔”,17.39%的家长不知道会不会后悔,10.87%的家长选择了可能会后悔,总的来看农民家长的观点还是比较明确的,但偏重于一定会后悔。在经商人员当中,选择一定会后悔的要明显高于其他三项,占了37.5%。工人们都持模糊的中性观点,选择可能后悔和说不清的各占了半边天。而教师们全部选择了不会后悔。

2.从以家长文化程度分类的统计资料(见附录4表5)中可以看出小学文化和高中文化的家长分别有72.73%和50.00%选择了后悔,而初中文化程度的家长有37.04%选择了不后悔。这些数据都远远超过了其他三项,表面看来文化水平与家长观点好像没有关系,但其实不然,在调查中我发现造成这种结果是有原因的:a.只有小学文化的家长绝大多数是那种只知道挣钱、只顾眼前利益的农民,他们不关心孩子们的学习,不去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整天只会抱怨“孩子花了钱、上了学又学不到东西”,像这样的家长能不后悔吗?b.初中文化的家长有许多都因自己没能完成学业而感到遗憾,他们知道关心孩子的学习,主动从校方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表现。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不便使他们隐约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重蹈他们的覆辙,所以他们不会后悔的。c.大多数高中文化程度的家长,因为他们自己“身怀高中文化而依然改造地球”,他们害怕子女们会同他们一样仍是农民,所以有一半人选择了“会后悔”让孩子上学。

供孩子上学家长们最担心什么问题呢?调查资料显示:有42.86%的家长选择了“毕业后的工作问题”,25.39%的家长选择了“费用和毕业后的工作问题”,选择不担心和担心费用的分别为23.81%和7.94%(见附录4表2)。从这两道题目的回答情况的统计中可以明显看出:子女们在毕业后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仍然是农村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因为从农村经济状况分析,农民们最注重的还是钱,农民们最讲实惠,你在花光家里的钱后没找到工作不就等于学到的知识不能用来挣钱吗?那肯定是不行的,钱是最现实的问题。在受调查的人群中有83.64%的是农民,60.32%的是初中以下(含初中)文化程度(见附录4表1),而且多数只是刚上初一就辍学了。俗话说得好:“老农民就靠那一亩三分地养命哩!”他们农忙时跟土地亲热,闲着时跟扑克牌套近乎,又怎么会有那么高的觉悟?多少年没有碰过笔,没看过书,连自己的名字都险些忘掉了。那“九年义务教育”对于他们来说已成为残缺的历史。在调查过程中,有些家长对子女的受教育情况不屑一顾,甚至于厌烦被问到孩子的学习以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他们的不屑、厌烦与冷漠着实令我感到悲哀!当然,有许多家长在得知我做本次调查后主动找到我向我诉说他们的想法,还有的家长向我寻求解决孩子成绩差的办法,这些又使我深受感动,我都尽我所能向他们一一作了解释。

当孩子因学习差而不愿意上学时家长又会怎样做呢?统计资料显示:有60人作了回答,41.67%的家长能够理智地给孩子分析成绩差的原因,激励其努力学习;22.67%的家长只知道根据自己的意愿逼着孩子继续上学直到拿到了毕业证,这样只会使孩子学习成绩更加糟糕,从而造成恶性循环。而占23.33%的家长对孩子出现的这种厌学情况置之不理,任其辍学。8.33%的家长束手无策,不知该如何做(见附录4表3)。而接受调查的7名教师不约而同全部选择了理智地分析原因,这也在意料之中。但在经商人员当中,有50%的家长只会逼着孩子继续上学(见附录4表7)。另外,由附录4表6可以看出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长的做法。

众所周知,在学习知识上学生自身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内因,而老师和家长只是外因。由辨证唯物主义理论可知: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起辅助作用,但外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内因。孩子们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自制力还是比较差的,而且对上学学知识没有太深的认识,他们很容易因学习成绩差而不愿上学,很容易因贪玩而忘记学习,很容易把老师和家长的教导当作耳旁风,但作为家长、作为老师是绝对不能放任自流,因为他们有义务、有责任去教育子女、教育学生。在对教育或本问卷的建议中有一位农民写到:“学校教学设施落后,老师水平低且不能严格要求学生,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之中。”甚至有家长呼吁:请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点儿吧!还有一位经商的说道:“老师不好好教小孩儿,家长也没有办法!”这朴素、朴实的话语让我深深体会到家长们焦急而无奈的心情。家长们将自己的孩子交给了学校,而老师又是那样的不负责任,农忙时经常回到自己家劳动,反而把学生放在学校不管,就连一点儿职业道德也没有了。小学和初中的师资状况更是令人担忧:跟我年龄相仿的几个同学都通过各种关系去中小学教学了,有的是师范毕业,有的只是高中还不毕业。在师范学习美术的来到初中教数学,学习音乐的反而教授外语,真不敢想象这是怎样一种现象。调查期间正值小学翻盖校舍,小学生们就只好打游击战,在别人家里读书、上课。这些都使我们不禁感叹当代农村的基础教育状况。

在接受调查的人员当中有52.38%的家庭出现子女中途退学的情况,42.42%的家庭是由于子女学习成绩不好,36.36%是由于家庭困难不能支付高额费用,有15.15%的家庭能够支付费用只是想让孩子早点儿挣钱而出现退学情况,6.06%是由于其他原因(见附录4表8)。而在家长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家庭中有90.91%出现子女辍学情况(见附录4表9),其中60%是由于子女学习成绩不好。这些又表明家长的文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教育的认识。

对农村子女文化程度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69.29%的农村子女是初中以下(含初中)文化程度,而拥有高中以上(含高中)文化程度的仅占30.71%。由当地初中副校长袁勤瑞提供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西马连固中学20xx年的毕业生中仅有48人继续深造,而刚入初一时为215人。从附录4表10可以看出在215人中有20.93%只达到初一文化水平,只有22.33%的农村子女继续深造达到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由此看来,从初一到初中毕业有77.67%的农村子女只拥有初中文化程度。这样算来,每年有数百万低水平、低素质青少年大量流入社会,这必然给社会治安和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九年义务教育仍旧没能普及,在如今分数决定命运的年代素质教育只能是形式化的空口号!制定的政策虽然是利国利民的,但由于没有考虑到当代农村教育现实和经济状况,因此很难贯彻落实。袁勤瑞同志在与我的交谈中重点指出:中小学生流失现象相当严重,每次收学费都会有大批学生退学,这给农村基础教育的开展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此,他提出了三点建议:1.国家应加大教育投资2.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3.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当地小学校长杨秋海同志写道:农村学生收费、就业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教育的根本问题。一位农民家长深情地写道:我的三个孩子学习成绩都不错,只因投资太大,工作又没有保障,且经济力量达不到,只能顾及眼前,让他们退学,所以我建议教育应照顾农村经济条件差而学习好的学生,使好的人才能得到培养,将来为社会服务。这朴实而充满期望的话语不能不令我们深思。

三、综合与建议

农村家长和子女们对教育的认识以及农村中小学师资和教学设备都很大程度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农村依然没有摆脱落后的面貌。农民把温饱问题解决了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他们辛辛苦苦劳作了一年收入无几,却把大部分的金钱都花在了儿女们的受教育上。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当代农村基础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农村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流失严重

2.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费用高,工作没保障使许多学生辍学

3.农村家长对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

4.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质量差。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几点建议:

1.国家应增加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开展资助贫困生活动建立资金利用监督机制

2.降低教育收费,建立合理收费监督管理机制

3.加强对中小学教师水平考核,全面提升教师水平

4.加强对农村家长的教育,避免影响到子女而造成恶性循环

5.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适度增加就业岗位。

附录:

1.本次调查得到我父母和哥、姐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激!对袁勤瑞校长提供数据及其它资料表示感谢!对受调人员的配合表示感谢!对杨琴老师的帮助表示感谢!

2.参考资料:a.《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韦克难四川人民出版社

b.《西马连固中学年度学生数统计表》袁勤瑞

3.问卷:

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调查问卷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子女们的受教育状况,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应学校要求,我们进行本次调查。在此我真心希望您能够如实填写并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一定尊重和保护您的隐秘。谢谢您的合作!

1.您的职业是?

A.教师B.工人C.经商D.农民E.行政官员F.其它

2.您的文化程度是?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专及师范类 E.其它

3.您有没有孩子在上学或者已经毕业?

A.有B.没有

4.您的孩子在毕业后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你会后悔吗?

A.一定会B.可能会C.不会D.说不清

5.供孩子上学您最担心什么问题?

A.费用B.毕业后的工作问题C.费用和工作D.不担心

6.您有几个孩子是高中以上(含高中)文化程度?

A.4B.3C.2D.1E.0

7.您有几个孩子是初中以下(含初中)文化程度?

A.4B.3C.2D.1E.0

8.您的孩子中,最高文化程度是?

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学E.正在上学F.其它

9.您的孩子为什么会退学呢?

A.家庭困难不能支付高额费用B.学习成绩不好

C.早点儿找份儿工作挣钱D.其它原因E.没退学

10.您的孩子因为成绩不好而不愿意上学,你会怎样做?

A.强扭的瓜不甜不想上了就退学吧B.逼他(她)继续上学直到毕业

C.分析成绩不好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激励他(她)努力学习D.不知道该怎样做

11.谢谢您的参与,请问您对本试卷感觉如何?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不满意D.很不满意

*您对于教育或者本问卷的建议(可选填):

篇9:农村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农村适龄人口的减少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农村小学学校规模的不断缩小已成为农村小学发展的瓶颈。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学校的教育现状,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教育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当务之急。本人在基层工作十余年,亲身经历了农村小学的发展、壮大与辉煌,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优良,中心小学配备了微机室。学校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套,学校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但是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农村小学学校规模的不断缩小已成为农村小学发展的瓶颈。

一、调查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普遍推行,在农村小学的教育问题更加明显的暴露出来了。对此,教师抱怨、学生抱怨、家长抱怨,为了找到问题的实质,把握问题的关键,我进行了形式多样的细致调查。本次调查以走访调查和问卷调查的形式为主,走访了3所小学,调查学生25人,教师及家长13人。通过调查,了解了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及总体教育现状,并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方面和模式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1、教学问题。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有62.5%的家长希望孩子拿到高中以上学历,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64.18%的学生选择是因为他们自己喜欢读书,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3.49%,看来,事实上相当多的学生和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从调查情况看,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公共教育经费短缺,导致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学校领导对素质教育重视不够,教学设施简陋,教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目前很多农村小学还是采取“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堂课”的传授模式,现有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落后。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我县通过“远教”配置,各完小的教学设施设备得到长足的完善,中心小学配备有多电脑室。但要使先进的教育设施设备发挥作用,教师使用电教平台的技能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2)师资队伍不稳定,总体素质不高。近几年来,由于没有有效的机制确保教师队伍中的新增人员进入农村小学任教,导致小学教师的年龄结构老化。另一方面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英、美、体、音等专业学科教师缺乏,教师兼科现象较普遍。

2、教师问题:调查发现,相当大数量的教师对生活不满,感到压力大,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不合理的农村教育编制导致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大。

2)尽管近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新课改,但老百姓认可的还是考试分数、升学率。受到当前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在高考这一指挥棒的指引下,几十年来农村小学的教师一直走不出应试教育这一怪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学年末均组织统考,进行排名。在加上人事制度的改革,于是教师们也顾不上素质教育,一味“汗水加时间”。学生在如此环境中,如何谈得上“减负”。

3)、教育教研落后,素质教育难以实施

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方法理论上的指导,但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缺乏有效地培训。另外,小学基本上没有专职英语教师,全部由教师兼课,效果不佳。农村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科课程又多,每位教师要教五、六门课程,备好几本教案,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试。

班级管理、安全,特别是安全,家长担心、教师操心、学校提心吊胆,教师不得不在安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安全第一”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全员集中教研、课程辅导无法进行,哪怕是半天时间都不敢安排,生怕出现意外。教师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钻研新课程改革,去开展教研。因而造成不少教师忙于应付,手忙脚乱,心力交瘁,教研、教学相脱离,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效果欠佳。许多教师依然是“经验型”、“辛苦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在农村微乎其微,少之又少。

3、学生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大部分是家长、老师压出来的。成绩认可高,重视分数的达80%。然而对于“你想如何提高”这一问,我原先设计了“自己复习看”,“请家教”和“其他”三个选项,结果有56.3%的学生选择了其他,询问后发现学生们想到的更多的方式包括家长指导,向同学、老师请教等等。调查表明46.1%的农村学生在平时能努力学习,34.5%的农村学生平时学习没规律,主要靠在考前加班学习来应付考试。通过和学生们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制约农村小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小学生学习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学习。但由于59.3%的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差,学习资源匮乏,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学习。

4、家长问题:很多家长对当地教育现状并不满意,当问及“您对孩子在校表现情况了解程度”时,只有17.5%的家长表示很了解,而选择“基本不知道”的占20%.然而在回答“对孩子学习上关心程度”时,却有58.75%的家长表示很关心。这其中似乎存在着矛盾,即对孩子在校表现基本不知道又何以说对孩子学习很关心呢?对此我询问了部分家长,原来很多家长认为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即是对孩子关心的全部表现。综上,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三、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其有效办法是:一是提供教师的工资水平。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选派优秀教师、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英语、体、音、美教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学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关心、帮助、激励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学困儿童,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解构封闭传统体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机构。中国70%的人口在农村,然而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并不理想,多数家庭比较贫困,为减轻家庭负担,个别学生辍学出外打工。现代社会倡导人们关注弱势群体,这些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学生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帮助他们圆自己的读书梦想!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需以政府投入为主,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尽可能向农村倾斜,特别是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学校可充分利用教育网络资源平台,学习优秀教师的备课、教学设计、作业优化等,溶入自己教学实践,为农村教育发展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

我呼吁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应该意识到发展农村教育的迫切性,给予农村教育更多的支持。把更多优秀的教师吸引到农村小学去,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篇10:农村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美术教育具有陶冶情感、辅助道德、增长智能、促劳创美的功能,它对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本调查的一个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探索中小学美术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唤起广大教育行政工作者和学校领导、教师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的意识,促进美术教育改革的发展。

近年来,洪泽县老子山镇九年制学校中小学美术教育虽然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地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要求,特别是21世纪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差距。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对老子山地区中小学现存美术综合能力(生活、学习、技能等)和经过学习达到的平均能力,作必要的调查;以利于掌握其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达到能力要求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探索,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促进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的发展,这是本调查的另一个目的。

老子山镇隶属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地处淮河与洪泽湖交汇处,系大别山山脉,洪泽湖之源,上接江、淮,下连沂、泗诸水,为苏、鲁、豫、皖水上交通枢纽。宁连、宁徐一级公路临镇而过,“十老”公路贯穿镇区,水陆交通便捷。老子山是洪泽湖西南岸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古老、风光秀丽的水乡小镇,面积30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90%,是江苏省百家名镇之一,总人口1.6万人镇区面积4.8平方公里,镇辖1个居委会(老子山);8个村委会(新淮、张嘴、安淮、长山、龟山、洪明、刘嘴、新滩),总人口1.6万人,其中渔民约占60%,分布定居在湖区60多个滩头。XX年8月底我在洪泽县老子山镇九年制学校教学以来,对这里的美术教育进行了一番调查。希望从中了解本地区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找到适合本地特色的美术教育,优化美术教育的结构体质,完善本地地区的素质教育。

根据此次调查的性质和目的,我制定了以下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农村学生对美术的了解、看法,以及学生对美术综合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参与情况。确定10个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美术学习的实际情况,选择答题。

2、统计法:用美术教学环境(资源)现状调查统计表、美术课堂教学情况调查统计表和学生拥有画具情况调查表,对本地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学资源进行统计。

3、抽样调查法和统计形式:在小学四(2)班47人里取47人,填写调查问卷,按百分比统计。

调查问卷统计及结果分析

调查调查项目:

① 你在小学阶段接触过美术学习吗?

a接触过100% b没有接触过0%

② 你喜欢上美术课吗?

a非常喜欢95% b喜欢2% c不喜欢3%

③ 你有时也会不喜欢上美术课,原因是什么?

a没有绘画工具42% b觉得自己不会画50% c不喜欢画画5% d 其他 3%

④ 你有哪些绘画体验呢?

a油棒画2% b简笔画57% c彩铅笔画18% d没有画过画8% e 其他 15%

⑤ 你喜欢上哪种类型的美术课?

a喜欢上手工课23% b喜欢上欣赏课9% c喜欢上绘画课57% d喜欢上综合创作课的21%

⑥ 你认为美术学科重要吗?

a认为美术学科是重要74% b认为美术课可上可不上的14% c认为上美术课就是玩玩的12%

⑦ 你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美术比赛或者经常参与班内黑板报的设计制作吗?

a能参与学校美术活动的14% b能参与布置教室等美术活动的13% d不参与美术活动73%

⑧ 你的家长支持你学习美术吗?

a支持57% b不管43% c反对0%

⑨ 上美术课之前,你能将学习用具准备好吗?

a总能充分准备28% b一般能准备37% c从不准备35%

⑩ 你希望美术课多上哪方面的内容?

a课本上的内容28% b希望增加自己熟悉的本地乡土美术36% c专业素描、色彩知识36%

篇11:浅谈中学生的教育问题

浅谈中学生的教育问题

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作为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被世人研讨和思索,也是大多数身为家长一类的国民所头疼的问题。作为教育本身而言,这个问题可大可小,大到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兴衰,小到个人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今天我就从一个小的方面发表一下我对中学生这一阶段群体教育的看法。

我们都知道,学生和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知识,通过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变得有文化,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作为学生本身而言,他并不是这么认为的,至少大多数的学生不是这么认为的。在他们未成形的三观里面,学习知识为了到考试后拿到一张刻着家长满意分数的试卷作为父母不再唠叨自己的证明,他们的目标就是按照父母或者老师的意愿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然后呢?然后就是上完大学找个工作,如此人生而已,其实这不是他们想要的。

对于现在的中学生而言,大多数生活在物质充裕的环境中,他们不再为上学的一切费用而苦恼,相反的他们所苦恼的是父母的唠叨和老师的严厉,他们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就像在沙漠中没有罗盘的迷失者。可是造成这样一种境况的始作俑者是谁?在我看来其实是他们的父母、老师及他们所生长的环境。

现在中学生的父辈一代,可以说是亲身经历了国家有贫穷变强盛的艰辛过程,他们明白这种过程意味着什么,所以他们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孩子在物质上的一切要求,他们忙于工作,忙于奔波,为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会想自己当初上学时候那样为了吃喝这样的生存问题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分散注意力。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给了工作,留给孩子的就只剩下唠叨了。

其实孩子需要的是在他们未成形的人生观里有着父母的引导和疏通。然而这些孩子真正需要的却都变成家长甩给孩子没有有生命的人民币和期望万丈高的成绩单。不是这样的,不应该是这样的,家长想要孩子做到的,其实是自己当初没有做到的梦想,然后想通过自己的孩子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其实你们有没有真正的问问孩子,他们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他们的爱好和兴趣又是什么。

中学生处于人生的.青春岁月,开始摆脱幼稚,逐步走向成熟。中学生又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正面临着人生道路的选择和开拓。学校教育对孩子成长虽处于一定的主导地位,但家庭教育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这是许多家长关注的问题。但是关注的同时,希望家长能够自省一下自己作为一名家长而言是否真正的为孩子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榜样。自己酗酒撒泼,又如何期望自己的孩子性格温顺呢?所以我觉得中学生的教育问题首先应该从家庭方便做起。

每个家庭不一样,每个孩子不一样,面对的问题也大不相同,需要的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家庭教育也可以有一些大原则。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要学会倾听,学习与子女平等交流。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让孩子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严肃而又不严厉指出孩子的错误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要多和孩子一起欢笑:因为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引导孩子积极、轻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不要把当年未曾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实现。关爱孩子但适当时候适当的惩罚也是需要的,不要护孩子的短。教育并不一定只是讲道理,有时适当可以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结合孩子的表现,每天思考至少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问题。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培养孩子高雅的审美情趣,注意引导、丰富孩子的感性认识,在大自然中加深孩子的情感体验,是非常有益的。要常换位思考!对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长应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话,我将会怎样? 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同时给一定的压力和责任! 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了,不用再表现自己。从来不说孩子比别的孩子差。绝不用辱骂来惩罚孩子。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东西。 要引导孩子树立起人生的奋斗目标,从大的目标着手,引导他们制定个人短期的学习目标。家长应告诉孩子,理想是高于现实的东西,美好的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经过努力,经过奋斗。如果说奋斗是达到理想天国的阶梯,那么一个个短期目标则是奋斗的一块块基石,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才能走向成功的道路。每个学期初,家长应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孩子选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不能太高,孩子达不到会有失落感;但也不能太低,轻而易举就能达到,孩子就会有自满感。期末与孩子一起分析,目标达到了应鼓励,没有达到要找原因。总之,要让孩子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拼搏,去进取。期期有收获,年年有进步。

有了正确的学习目标,那么该如何去实现他呢,这是我下面要讲的问题。首先,要给孩子规定一定的学习时间和方式,到了学习的时间,无论什么事情都要给学习让道,要让孩子明白持之以恒是做事成功的关键。其次,要让孩子必须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及预习、复习是学生必须完成的;要让孩子懂得,做事要先做必须要做的事,然后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必须要做的事没有完成,就不能从事其它活动,如果家长严格把好了这一关,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养成孩子的自觉行动。第三,要帮助孩子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在语文学习上,要引导孩子要多看高层次的课外书,培养一定的阅读水品和写作水品,提高鉴赏能力,扩展知识面。在英语学习上,要让孩子产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可以从英文歌、英文电影开始,让孩子感受到英语语言的美丽,进而主动地扩大词汇量,提高听力口语水品。当孩子对自己的这门外语有了信心,敢说、不怕错,自然会有很大的提高。在数理化等理科学习上,要让孩子多做题,独立思考。有的家长看孩子想的很辛苦,觉得提点一下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就想去要教孩子,殊不知,其实思考的过程才是学习的过程,只有通过自己去想清楚问题,才能在做题的过程中有所收获、获得乐趣。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中国家长共同的心愿。为了孩子的明天,作为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认真做好家庭教育,为孩子把好舵,引导孩子珍惜和把握自己宝贵的青春,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龙文教育第一届“龙文杯”教育征文大赛入选作品

篇12:浅谈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

浅谈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

摘 要: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是家庭、学校(幼儿园)以及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独生子女;幼儿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10-0148-01 所谓独生子女:就是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正是因为是家里的“独苗”,所以父母代劳独生子女的许多本应自理的工作,易于形成依赖性,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都差,也缺少劳动自觉性。父母和祖辈溺爱,使孩子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从不知为别人着想。父母代劳独生子女的许多本应自理的工作,易于形成依赖性,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都差,也缺少劳动自觉性。在家庭里没有养成尊重长辈、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而是任性骄横,家庭成员关系颠倒,走向外部社会也不懂得尊重别人。没有兄弟姐妹为伴,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性,所以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 独生子女的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如何教育好独生子女,已经成为每个甚至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期待解决的问题。独生子女的教育,既是社会的、学校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家庭的责任,只要家长能发挥孩子的优势,独生子女的体格和心理都会得到很好的发挥。只有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教育网络,才能更加有利于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 记得近日,一位家长跟我聊了一件事。一天,天气炎热,要吃午饭了,5岁的儿子却说:“我不想吃饭,只想吃雪糕和棒棒冰!”妈妈说:“不行,饭都做好了,不能吃那个!”孩子仍坚持要吃,爸爸说:“那些东西吃多会伤害身体,也不卫生,不能吃,再不好好吃饭我生气了!”于是,孩子大哭,筷子摔了一地。妈妈厉声呵斥,爸爸拉过孩子,扬起了巴掌。奶奶赶快劝说:“乖乖别哭!吃完饭奶奶带你去!”爷爷说:“你俩跟孩子发什么火?不就是一个雪糕和棒棒冰吗?才几块钱呀?走,爷爷带你吃去!”说完摔门而去,父母的“教育”都无济于事了。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 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无论是父母对孩子强制命令而造成的亲子关系的`对立,还是老人缺乏原则地对孩子的迁就,都犯了同一个毛病,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家长被孩子所控制了;家长面对孩子的教育,或愤怒,或无奈,缺乏科学有效的办法。 在一天下午的自由活动中,刚刚玩起了摆在窗台上的电动小警车,她边玩边对我说:“老师,我是小汽车的驾驶员,我正开着它去抓坏蛋呢。”看到我肯定的目光后,她更加得意地摆弄着小警车,忙得不亦乐乎。这时,另一个小朋友东东来了,玩具同样深深地吸引着他,只见他刚伸出小手想拿玩具的时候,刚刚就一把推开他,大声地排斥道:“这是我的,你不准拿。”东东气急了,小手抓到了刚刚的脸上。刚刚用车打东东的手,两人谁也不让谁。我快步走到他俩跟前,说:“老师说过小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的,你们都忘了吗?”刚刚说:“他先动我的玩具!”东东说:“他不让我玩!”他俩都大哭不止,并说要请各自的爸爸妈妈来帮忙。我哭笑不得。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独生子女由于在家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甚至外公外婆的宠爱,导致了其霸道的习惯。大量研究表明,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其同伴关系一般较差,大多数同龄小朋友会对其拒绝态度,故而也不易受老师的欢迎,可想而知,孩子在这种消极、否定的环境中成长,久而久之,各方面的发展必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我认为,在集体生活中,必须要帮助她克服并矫正这一坏习惯,让他们明白幼儿园的玩具要大家一起分享。帮助他不排斥同伴,接纳同伴,并且与同伴共同玩并且共享合作的愉快。 苏霍姆林斯说过: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陈鹤琴所说:做父母,做教师的责任,便是如何教导他们,使之成为健康活泼,有丰富知识,有政治觉悟和良好体现的现代中国儿童,现代中国人。 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幼儿教育至关重要。因为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爱护、尊重、照顾以及父母对孩子严爱适度,能够使孩子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控等积极情感。教师应随时抓住一日生活中教育的契机生成和渗透教育,把“调皮孩子”看成是发展中的人,就会知道孩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也能改正错误。当老师制止和批评他们时,他们还会用哭闹、乱扔玩具、撕纸张等方式表示不满。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何不用转移注意的方法,先制止他的不良行为,等他情绪稳定后再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让他知道错在哪里,这样做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然后和他一起玩玩具,引导他掌握正确的方法,培养他与人交往、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只要他有一点进步,就鼓励、表扬他,并适时地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我们教师应把这种错误行为看成是孩子发展过程中的实践。 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独生子女的教育,你和我们要做出表率。“其身正,不令而行。”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以正确的人生观、幸福观、道德观、价值观来规范约束自己,用自身在家庭中良好的言行举止和思想品德熏陶孩子。要有坚强的意志。“望子成龙”是一仵天长日久的事情,更需要家长“水滴石穿”的精神和顽强地克服困难的意志。积极主动地配合我们的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篇13:因为孩子教育问题吵架

因为孩子教育问题吵架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夫妻会为了孩子的教育经常吵架。那么吵架会带有来什么样的后果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下面的内容吧。

因为孩子教育问题吵架

“孩子两岁了,我希望我的孩子独立,乐观,自信,让她自己自由玩,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我老婆则嫌这里脏,那又危险的,不让孩子尝试,搞得孩子很胆小。有时候她还说我不关心孩子,不在乎她的感受,经常因为孩子的事情跟我吵架,很烦,怎么办?”

“我和老公经常为怎么管教孩子争执,他不听我的,我也不能接受他的方式。他对孩子比较严也很凶,经常对孩子大声呵斥。我觉得他这样对孩子不好,我很不能接受,孩子也不接受,基本不跟他爸说话。现在,我们家的氛围很压抑,我不敢跟他说孩子的不好的事情,因为他知道了又会这样。我也改变不了他,怎么办?”

听说吧婚姻家庭心理咨询解读:

父母双方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出现分歧,这很正常。夫妻二人或许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共性,但由于生活背景、受教育情况、个人性格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双方在对待很多问题上往往不能形成一致的看法。但在育儿观念上的不一致,不仅会影响夫妻感情的和谐,更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一、教育观不一致带给孩子的伤害

家庭教育的不一致性,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不知谁是谁非。

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发生分歧时,孩子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心理,他会利用父母不一致的意见,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一方,不仅使教育力量抵消,家长的威信受到损害,而且也容易使孩子形成两面性,利用家长的矛盾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去反思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

而且,在有的家庭中,当发生分歧之后,一方完全主导,另一方难以表达自己的意见,有损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这样孩子很容易感到压抑,难以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见到困难往往感到无力而选择逃避。

二、伴侣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教育观?

没有人教过我们该如何做家长,我们只能从生活中去模仿,模仿我们的父母或周围的人。面对不合理的教育方式的时候,家长们通常会用这样的两个理由为自己辩解:我的父母当年也是这样教育我的,我现在不是挺好吗?别人家的父母也是这样教孩子的,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问题?很多父母觉得别人在做的一定是对的,父母曾经做过的也一定是对的。面对这样的思维模式,很多教育专家会感慨道:改变孩子其实很容易,改变家长更难!

一个父亲会严厉要求自己的孩子,因为他小的时候就是这样被对待的。他只学会这样与孩子相处的方式,甚至有些人会因为这就是爱的表达方式,而不曾学习真正的爱,不曾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和真正的需要。一个从小不被自己父母关爱的母亲非常溺爱她的孩子,她不想自己的孩子重滔覆辙,但因为这不是孩子真正的'需要而阻碍了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当父母发现自己或伴侣对孩子爱的方式存在偏差,或对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让父母修通过去的创伤,真正看到孩子的需要,学会正确的爱的表达方式,让孩子健康成长。

三、教育观有分歧该怎么处理?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需要避免正面冲突,但这不是意外着撒手不管,而是要积极的去寻找解决方法。

首先,夫妻关系要和谐。父母相互抱怨并认为只有自己的方法是对的,这不是教育,是发泄不满。夫妻两人关系不协调时,夫妻两人把自己的意见、包括对彼此的不满和抱怨强加给孩子,希望孩子能跟自己“同仇敌忾”,从而达到“赢了”的目的。父母一方如果不同意另一方对待孩子的方式,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提出反对意见,甚至争执,而是事后夫妻两人私底下交流,提出自己的意见,共同商讨。

其次,积极解读对方的教育方式。在孩子面前也要尽可能合理化对方的行为。如果孩子向妈妈抱怨爸爸太严厉,妈妈可以说:“那当然了,爸爸是想你长大以后有出息嘛!”同样,如果孩子向爸爸炫耀妈妈说可以玩,爸爸可以说:“妈妈是怕你学累了,玩的时候要好好玩,玩完了在好好学。”这样,孩子不容易在父母有分歧的教育中钻空子,使得父母皆失去权威。

再次,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孩子才是教育的重点,夫妻要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前提下来教育孩子,不能一味地依照自己的意愿,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件物品,随意塑造。如果孩子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以与孩子沟通,征询孩子的意见和想法,一起来解决问题。

婚姻家庭心理咨询提醒:父母双方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出现分歧,这很正常,夫妻两人需要相互理解对方,尊重对方。但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家庭中所有成员对孩子的教育应保持一致(包括态度、要求、方法),即使有矛盾、有冲突,也要避开孩子,共同商量以求一致。

相关专题 素质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