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鼓浪屿回忆》

麻翻儿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麻翻儿”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鼓浪屿回忆》(共21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鼓浪屿回忆》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鼓浪屿回忆》

写在前面的话

著名作家巴金在《和读者谈〈家〉》中说道:“我可以说,我熟悉我所描写的人物和生活,因为我在那样的家庭里度过了我最初的岁月,那些人都是我当时朝夕相见的,也是我所爱过和我所恨过的。”巴金先生的这段话说明: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本期编选的作文主题,即是以自己的耳闻目睹作为写作素材,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谁要描写人和生活,谁就得经常亲自熟悉生活,而不是从书本上去研究它。然而,也有一种倾向,认为以名著、诗词、历史人物为材料,作文便显得有文化、上档次。这样的作文往往失去的是生活,失去的是真实,失去的是作文的灵魂。以亲身经历作为写作素材,用一双审美的、睿智的眼光从或习以为常、或纷繁芜杂的生活中去形成有价值的思考,这即是选刊本期作文的初衷。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 刘宇新)

作品:

鼓浪屿回忆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  高一年级  陈经宇

伴随着汽笛声,我踏上了鼓浪屿的土地。温暖的海风吹来,带着海的气息和花的芳香。这是一个怎样的所在啊!阡陌的静巷,和煦的阳光,娇艳的花朵,质朴的人们,当然还有那些风格迥异的建筑。虽然像梦境一样虚幻,但又真实地呈现于我的眼前。

鼓浪屿的街道简直就是一幅接一幅的艺术画廊,怪不得,人们走在高高低低、斜斜仄仄的小路上,欣赏着,细数着,惊喜着;街边小贩的叫卖声配合着海浪的撞击声,仿佛是一首海与人的乐章。沿街坐着的老人哄着孩子微笑,孩子们呢,则和趴在老宅院门口的小狗、大猫玩耍。一切是那么的怡然和谐。

鼓浪屿的住宅各具特色,就连门楼和窗户也绝不雷同。有的`门楼雕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人物群像,有的饰有金瓜,有的饰以中国式的龙凤须。要说窗户,鼓浪屿的窗户才可以称之为真正的窗户。它不阔不大,极富有艺术性:尖拱、圆拱、落地、半墙、百叶;有欧式、美式、东洋式、中国式,更多则是中西混合型。它们大多紧闭着,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那屋顶,它们独具风格,色彩缤纷,层次分明。最讨人喜欢的是屋顶上伏卧的大花猫,安详而慵懒,好舒服呀!

岛上的花朵美丽动人,它们一朵一朵竞相开放,各种颜色,美得耀眼。花最多的应该是菽庄花园,很远就能闻到花香。菊花、牡丹、月季、玫瑰,那简直就是花的天堂!妈妈忙着跟这些花儿合影,看着妈妈搂着花枝,幸福地笑着,我的记忆就永远定格在鼓浪屿了。

再往下走,是港仔后浴场。海的气息猛地向我扑来。我脱了鞋,踩上了沙滩,细细的沙子让我有一种痒而又舒服的感觉。海浪哗哗地唱着歌,欢快地像我一样。坐在沙滩上,我想:生活在海边的人们,每天喝着鱼丸汤,吃着沙茶面,吹着不间断的海风,他们的生活是多么地惬意啊!

我悠闲地在漫长的海岸线上来回地走着,不时看看海边的风景。蓝天白云下,有偎依坐着看海的情侣,有拖着洁白裙纱拍照的新婚夫妇,还有三三两两踏浪的人儿。望着浪花,霎时间我好像懂得了什么是生活。

正思忖着,一朵小花在海上漂过。

回忆海浪,回忆鲜花,回忆鼓浪屿……回忆幸福。

点评:

只有源泉丰盈,才能下笔如神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叶圣陶先生一语道破写作与生活的天机。本文写春游鼓浪屿,其鲜明特点是写作素材源于自己亲历的生活。因为源于生活,作者笔下的海浪沙滩、小巷阳光、一花一草、一门一窗无不注满浓浓的深情。你看,鼓浪屿那仄仄不平的街巷竟然让作者感到惊喜;老宅门前老人的微笑、孩童与小动物嬉戏玩闹的平常画面在作者眼里也是那么温馨和谐;妈妈忙着与花儿留影的一幕更给作者留下了幸福温暖的回忆……景,是真的;情,亦是真的。笔底含情,韵味悠长。眼前有画,耳边有乐,心中自然有诗。那首诗,不是律诗绝句,而是海上飘过的那一朵小花,她在海浪的托举下,沐浴着阳光,享受着幸福的生活。我想,这大概就是作者最朴素、最真实的游记感受吧。

点评教师白素云

(点评教师白素云:北京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教研员)

篇2:高中生优秀作文优秀日记点评

高中生优秀作文优秀日记点评

虽为一件小事,但作者却描述得有声有色,结尾处不可或缺的点晴之笔,较好地凸现了文章主题。`

对细节传神的刻画,恰恰相反到好处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文章选材新颖,…这件事,乡村生活气息浓郁,富有儿童情趣。读后令人身心愉悦,舒畅。

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

全文节奏明快,语言清新,始终洋溢着诙谐与风趣,读来其乐无穷。

对…生动而详细的`叙述,是本文的一天特色,也体现了作者观察的敏锐与细致。这是文章成功的一大要素。

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本文是一篇较为成熟的叙事明理之作,文章以准确流畅的语言,展示了实验的全过程,跌宕起伏,妙趣横生。小作者观察仔细,叙述时井然有序

对实验现象的描写,能切中要害,详尽而全面。文章体现了自然科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读来饶有兴味。

文章开头交待得十分清楚,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结尾处寥寥数语,显示了作者探索科学奥秘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心,催人奋进。

本文三大成功之处:首先注意选取最美好的片断来写,其次用词准确,第三文章结构紧凑。

本文围绕…这一中心组织材料,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内容极其丰富具体,不失一篇成功之作

篇3: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明朝那些情》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明朝那些情》

写在前面的话

读书与作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读书可以开阔眼界,积累素材;可以丰富思想,提升境界;可以借鉴方法,学习表达。所以,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期编选的作文,均取材于学生自己的阅读。这几篇作文,不但表达了作者对所读作品的感悟,而且联系现实生活表达了自己的认识。这些作文的可贵之处,是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如何从读书中获取写作的素材,汲取思想的营养。多读书,才能写出好作文,即是编选本期作文的主题。当然,精于立意,巧于构思,善于表达,也是这些作文共同值得学习的地方。(刘宇新)

作品:

明朝那些情――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高一年级 鲁一鹤

读过《明朝那些事》以后,我赞叹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历史。但是读过后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不是金戈铁马,八百里分麾下炙的豪气;不是尔虞我诈,朝廷上明争暗战的钩心斗角,而是一段段沉寂了千年的情谊。那情谊,有爱情,亲情,爱国情。有的因为权力而渐渐消逝,有的情谊却亘古不变。

看多了《甄执》,便以为后宫只有无尽的虚伪与争宠,没有一份真正的爱情,然而我错了。深宫中自有真情!朱元璋与马皇后那一份真情,患难与共,别人不可替代。朱元璋被囚,是马皇后每天将热饼放在胸口送到牢中,胸口被烫出无数伤痕。而朱元璋一代硬汉在马皇后逝去时也流下无尽泪水。几十年,即使朱元璋当上皇帝,也未曾抛弃马皇后,依旧与普通夫妻一般。这份情,真切浓厚。朱祁镇与钱皇后那份爱更为震撼。朱祁镇被俘,无人去管他的安危,唯有她卖尽家当,只求他平安归来,而他在敌军中能活下来,日日站在土坡上,向南迎风眺望,无论刮风下雨,日晒风吹,只因她一句“我等你回来”。

在那深宫中自有一分真情,不要让虚伪掩盖了爱情、真情的光芒。

如果说爱情是两颗陌生的心相互吸引而以身相许、白头偕老的最美好最刻骨铭心的真情,那么血浓于水的亲情就更真挚,更深切,更永久的了。然而当亲情碰上权力,在这里却完全变了!帝王无情,因为无数的人盯着那个位置,一旦你从这个位置上下去,你面临的便不是沦为庶民这么简单了。朱棣、朱允文,一对叔侄反目成仇,叔叔将侄子打下皇位。侄子隐姓埋名,天天害怕被抓,叔叔担惊受怕20年,夜夜辗转反侧,一切都因为权力。朱高炽、朱瞻基一对父子,子弑其父。父子原本是世上最为信任的人,却因权力阴阳两隔,而这操控手是儿子。朱祁镇、朱祈钰一对兄弟,弟夺兄位,囚禁其兄数十载,一切源于权力。这样真的好么?为了权力便不顾浓浓血缘之情?我想他们没有人希望有这样的结局,只叹一句:奈何生在帝王家!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用这诗句来描述你吧――于谦,书中我最敬佩的`人。你为人清白磊落,两袖清风,身居高位却不贪一分一毫,在被人诬陷抄家时家徒四壁,竟抄不出任何东西。我敬你,还因为你有一颗赤子爱国心。土木堡之战,明朝20万精兵全部战死,只留下一座空城。当时的大明朝,皇上被俘,国内无兵,也先带领的蒙军正欲攻下北京,重建元朝。是你,在士气低落时,用自己一介书生的力量鼓舞士气!是你,利用余下的二线士兵打败敌军的数万精兵!是你,在战争打响之际立下军令:临阵,将不顾兵先退者,立斩!临阵,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敢违军令者格杀勿论!而在一个月之前你还是一个儒雅书生,是什么让你变为一个军事家?除了知识,就是那一腔爱国之情了吧!在战中,你立下只可出城不可入城的军令,你要与大明共生死。

就是这炙热的爱国情支撑着你,让你最终在北京保卫战中画上了精彩的一笔!

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爱国情,他们都让人感叹,这叹中有羡慕,有叹惜,有敬佩。明朝那些情,说不完,道不尽……

点评:

视角独特,感慨浓烈。

《明朝那些事》,可谓是反映明朝的百科全书,而作者却仿书名以“明朝那些情”为题,专注于“情”,视角独特、醒目且吸引人。再看作者如何写“情”。一是选材典型,细节传情;二是运用手法,叙抒结合。如写爱情,马皇后烫出“无数伤痕”,朱元璋流下“无尽泪水”;钱皇后卖尽家当“只求他平安归来”,朱祁镇风雨眺望只因她一句“我等你回来”。细节历历在目,令人“震撼”,而又与《甄执》的争宠与虚伪对比,更突出了爱情之坚贞和作者感慨之深沉。再如写亲情,三对人物“当亲情碰上权力”冷酷相残,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再重叹一句:“奈何生在帝王家!”又如写爱国情,对“最崇敬的人”于谦,一连串的“是你”排比句,把自己的感慨推到顶点。明朝那些情,让人感叹,有羡慕,有叹惜,有敬佩……读书贵在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这篇读后感既读懂文本,又读出自我,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融入了自己浓烈的感慨。

点评教师刘国富

(点评教师刘国富:北京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北京第十二中学高中语文组组长)

篇4:高中生作文及点评评语

放暑假时,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我家住在六楼,每天清早八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急急地赶上楼来。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若没开,他就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若虚掩着,他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聊天,得知他每天凌晨5时起床,为200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18000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一大截,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送报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忙说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儿子闻声从床上爬起,接过报纸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

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少爷做派很不满意。八点多钟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的空调一直呼呼作响。每天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喝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一下,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儿子不屑地说:“你的观念早过时了。”

我说:“你看看人家送报的少年,每天5时就起床。”

儿子笑得更干脆:“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第一代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这天8时刚过,送报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讶地不知说什么,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请您多包涵!”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一躬,便下楼去了……

教师评语:这篇写人文章通过自己儿子和送报少年的对比,用儿子的少爷做派和送报少年每天早起送报湿透衣服的情形比较,突出了送报少年的品学兼优、吃苦耐劳的品质。文章中语言描写符合人物身份,最后少年的话更加鲜明地突出了人物形象。

篇5:高中生作文和点评评语

前些日子去市场买菜,一时兴起,想买几条野生鲫鱼炖汤,殊不料,一市之中,竟无大鱼,找了名熟识的摊贩问讯,他却也不多话,端出一盆让我挑选——俱是些不到半斤的小家伙,这实在太小了吧,我忍不住抱怨。现在野生的很少有大鱼,过几年还有没野生鱼都难说了,摊贩叹了口气,那何不把这些小鱼放回去养大呢?您傻了吧,我不卖别人也会卖的,摊贩也是一脸的委屈。

我自然是说不下去了,随便挑了条鲩鱼逃离了鱼摊,经商逐利,天经地义,我又有什么资格指责他们呢?况且,我也确实缺乏这样的立场——小肥羊、烤乳猪、明前茶,虽然并不能时常奢侈,这些“小物”都不可否认都是我所乐食的,甚至我们还想过,以后自己的孩子也要从小对其作“菁英教育”。

等等,打住!我似乎嗅到了一种危险的味道,一种与卖仔鱼一样的危险味道……说不定将来我孩子的命运将与那些鱼仿佛!

或许没那么糟糕吧……我安慰这自己,无论如何,我对孩子的“菁英教育”都是为了孩子,与唯利是图的鱼商不可同日而语。在如今的社会中,激烈的竞争是主导,岂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语文、数学、英语——这些自然是必须的;书法、绘画、音乐——艺术品位是不可少的;舞蹈、戏讲演——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很重要;田径、武术、空手道——健康的身体才是最关键的指标。

孩子能做这么多事吗?不,自然是不能的,不过那仅限于“自然”的状况而已,我的孩子,一定是以成人为范本,否则又如何能在起跑线上便战胜他人呢?——所以,他一定得吃得消,因为我这一切都是为他好,我是毫无私心的。

这些真的毫无私心!——啊!未必,至少有人是有私心的,高昂的培训费恐怕便是其中的证明。一面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帜,一面给孩子压上更重的负担,一面呼喊着还孩子以童年,一面让孩子们成为一个个的“小大人”的不正是这些自然人与法人组织么?在他们眼里,孩子和仔鱼有区别么?

或许,我该考虑下了,是让孩子自然成长,还是提早捕捞上市场——我不得而知……

古人云:“疑则问卜,”也罢,那便排下一卦——竟然如此!“包蒙,凶”。我惊骇地将易经丢在了地上。

一阵风吹过,地上的书翻了页,露出了另一条卦辞。

童蒙,吉!

点评:这篇叙事散文精妙在由幼小的鱼儿想到孩子,又以大人一切为孩子考虑的口吻一一道自己所为之因,本身的不合理性强辩为不得不这样做,不就显得具有讽刺性了吗?体裁新颖,入题角度新颖,很有独创性。

篇6:高中生作文及点评评语

一盏茶,一缕香,一捧古卷细思量,如豆的灯光下,书香浸染,茶香缭绕,馨香氤氲……

犹记得晦涩难懂的《诗经》,在臂弯里浅唱低吟。厚厚的一个精装本,淡蓝灰的封面烫着银白色的字体,古朴的就像一位清清爽爽的秀才,于风中立着,夕阳又照,倦鸟又归。精致的诗行,华丽的感情,高雅的气质,清新的意境,和谐的韵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水中央的梦中伊人象征了多少人心中爱情的完美境界。对于所爱之人,可望而不可即,几多愁苦,几多思念;“振振君子,归哉归哉”,妻子的呼唤饱含着相思的痛苦,无望的期盼,如何能排解萦绕于心头的忧思?;“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的誓言在生离死别的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古韵古风的诗句里,流淌着美丽永恒的情结和无限的憧憬与寄托。像溯流而上的渊鱼,进入“思无邪”纯美的汪洋之境。

书香氤氲,斜靠在软榻上,沉溺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爱情中,憧憬未来……

犹记得催人落泪《红楼梦》,在浩瀚书海中一枝独秀。“新仇旧恨知多少”,想起大观园,就会想起她的泪!红楼古道,寄不出千世情,只有木石前的落花,只有孤影的悠悠红尘…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寥寥数笔,怎能道尽她悲天悯人的哀怨?她会咏叹“人生若只如初见”,恍惚间,仿佛还听见初来贾府时府中传来的声声“林妹妹”,仿佛还看见上一世的木石前盟…几度轮回后,尘垢淡化了前缘,只剩,年华在泛黄的书卷中随暗香散落……

书香氤氲,杯中已凉却的清茶似也在冷眼旁观着“树倒猢狲散”的人情冷暖。

犹记得浪漫抒情的《离骚》,在氤氲书香中,传唱千年!一个生命,渗入了一条长江;一个诗魂,沱回水系与笔端;一个情怀,心系离骚长悠悠。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披发行吟,时而悲叹,时而沉吟。他亦如他的文,散发出点点馨香,遍染层林。司马迁称赞他:“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浩,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他就这样徜徉于汨罗江,国家的灭亡,百姓的哭声,都化作他眼角的泪滴,流入江底。他的诗像用他沸腾的热血飞溅抛洒而成的,感情是那样的澎湃激越。他是千古传唱的歌者,留给后世一片震惊。

书香氤氲,掩卷而思,心中怅然。深深被“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情怀所折服。

茶香袅袅,书香氤氲。在书中,我与远古亲切对话;和现代细诉衷肠;在书中,我饱览了世间万种风情,细品了百味人生,在体验审美愉悦的同时,情满意溢其乐不知返。在书中,我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凄美,体会到了世间的人情冷暖,了解了中国的兴亡盛衰。书,被人类喻为文明世界的“长生果”。书告诉了我,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天使与鲜花,什么是魔鬼与毒草。读书,使我的人生顿然领悟;让我的心灵得到滋养。

在喧嚣的尘世间,微风轻拂,寄情典籍,感受“大隐隐于市”的超脱;在暖日的洗礼下,展卷安坐,排除世俗的纷扰,体会五柳先生“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的感觉;抑或在那幽静的夜晚,守在小窗前,望着那灿烂的星空,憧憬美妙的人生境界,最后吟咏着:“万卷古今逍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酣然入梦……

因为阵阵书香,才会选择细细品味!就像清茶,入口苦涩,回味却甘甜,因为那是跨越了时空留下的记忆。

教师评语:书香氤氲中,作者带我们走进晦涩难懂的《诗经》、催人落泪的《红楼梦》、浪漫抒情的《离骚》,感情中这里深沉,生命在这里浓烈。在喧嚣的尘世间,让我们生活中书香氤氲中。

篇7:高中生作文和点评评语

岩壁斜倚,松柏垂荫,山花烂漫,清泉飞瀑。不过是几尺的山洞,却盘卧着你这令老子感叹,孔圣侧目的人中之龙。你静谧在无拘的山野,饱吟着“阴阳有感,天人合一”的旷达诗经。寒风凛冽,吹不动你坚定的攫取之心;烈日炎炎,燃不尽你涓涓的隽永潮思;环堵萧然,动不了你淡雅的高洁之志。

你,黔娄子,在战火纷飞的战国,群雄争霸、神州割据的**年代,在你面前屹立着家徒四壁、箪瓢篓空的巍峨高山,横亘着荆棘弥途的“究天人,通古今”之路。你淡淡一笑,那么云淡风轻,那笑里含着采薇而食的惬意;那笑里含着白鹭青天的高远;那笑里含着萋萋芳草的清新隽永。

于是四篇着定,《黔娄子》震世,学子们奉它为圭臬;国君卿相奉它为治国安邦之道;名家奉它为传世经典。于是你在出乎意料间高大,又于情理之中不朽。

可你还是浅浅一笑,英眉舒卷,拂袖而去。鲁共公欲拜你为宰相,你扶须而笑,你的心容不下铜臭权贵;齐威王诚请你为国卿,你轻轻摇头,你的性情走不进尔虞我诈。你蓦然远去,惟余下一个背影给世人,俨然间,我看到那背影里竟闪烁着梅花的傲骨,兰花的坚贞。

施良娣为你褪去罗绮,走出显赫,洗尽铅华,插上荆钗。你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携着那清风与蝴蝶漫步在田园小径,伴着那绿水与青波荡漾在空蒙雨色。你们看那云卷云舒,飞鸟相还;你们看那暮气沉沉,枫叶红林;你们看那杨柳依依,晚风习习;你们看那冬雪盈盈,银装素裹。你们吃着汗水浇灌来的山蕨,你们论着人生若只如初见,你们旖旎着幸福的生活。黔娄子、施良娣,一夕渔樵佳话,这是你的魅力,你的人格与贞操。

你同那孤直的松一般高挺,你同那傲雪的梅一般幽香,你同那隐逸的菊一般烂漫。你穷尽一生,奔驰于道家学说,通变古今之言。你终是满足的死去,像那东逝的流水,奔流到海不复回。即使死后布不足以蔽体,床榻不足以长眠,你依然挺挺直直,如生前一样。

曾参吊唁,大为悲恸,言之“何不斜而盖之?”施良娣还是最了解你的人啊!若有所失的替你答道“斜之有余,不若正之不足,先生生而不斜,死而斜之,非其志也。”

曾子后有感叹“惟斯人也,而有斯妇!”是啊,只因有你,才有知你若深的亮洁慧妻啊!

雨色迷蒙,洞周壁上,苔衣墨绿,蜗牛布阵,蝉蜕点点。洞中不再卧龙,卧的是你的白袍纶巾,是你的袅袅雾髯,是你的依依隽永……

【教师评语】黔娄,战国时期齐稷下先生,齐国有名的隐士和著名的道家学。他那安贫乐道,洁身一世的端正品行为世人称颂。 作者用手中妙笔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永远被世人敬仰的黔娄子。

篇8:高中生作文及点评评语

“人生苦短”,一个人降生到世上,浑浑噩噩是一生,轰轰烈烈亦是一生,与其碌碌无为,何不潇洒闯一回?

朱自清先生曾说过:“我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上,转眼间又将赤裸裸地离开。”的确,我们本来就是一无所有地来到世上,家人、朋友、感情、智慧……一切的一切,只不过是上苍给予我们的恩赐,为的是让我们用这些去建立家园、奉献社会、开创事业,能够潇洒地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

传奇股神沃沦·巴菲特自幼家境贫寒,当他长大成人后并外出闯荡时身上仅有300美元,然而他却毅然将他的全部家当投入股市,最终凭借自己灵敏的商业嗅觉和投资判断力,在股市中赚得百万家产,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翁。成功后的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我当时一无所有,没什么可输的,所以我决定用全部的家产去赌一把,当然,我也做了大量的研究,终于,我成功了。”此时巴菲特平静的话语,自信的表情,化作了潇洒的笑容。

不过,正如巴菲特所言,他潇洒的赌博并不是盲目的,事先他用丰富的知识和诀窍,对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科学的评价,然后才作出英明的决定。

失去理智的潇洒是愚蠢的,甚至是危险的。在几百年前,世上还没有任何飞行器,但那时的人们已经有了一颗渴望飞翔的心。于是许多人开始尝试各种千奇百怪的方式让自己能够飞起来,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保证,这些人都没有获得成功,有的人甚至为自己盲目追求的潇洒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因此,潇洒是需要能力和积累为基础的。共产党经历里二十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才会有解放全中国那气贯长虹的潇洒;航天人经过无数次的研究和改进,才会有神州飞船一飞冲天,翱翔太空的潇洒;运动员经过长期的科学训练,顽强的拼搏,才会有赛场上披金夺银的潇洒。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无数伟人潇洒地闯出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创造了事业的辉煌,为人类社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不过这个世界同样需要那辛勤奉献却始终默默无闻的人。母亲几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用无私和博大哺育儿女健康成长;教师躬耕于三尺讲台,呕心沥血,用智慧和辛勤培育祖国的花朵;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任劳任怨,用滴滴汗水浇灌出金色的稻穗……他们闯出的天地同样精彩,这也是潇洒,是平凡而真切的潇洒,是无声胜有声的潇洒,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潇洒。

而与之相形见拙的是那些自甘堕落、有形无魂的行尸走肉,他们有的鼠目寸光,唯利是图;有的吃喝玩乐,腐化堕落;有的是好高骛远,却从不脚踏实地。真正的潇洒对他们来说是永远遥不可及的。

如果你渴望财富,就不要害怕创业的艰辛;如果你渴望成功,就不要害怕反复的失败;如果你渴望圆梦,就不要害怕过程艰难。因为当你潇洒闯过一回时,便会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批改评语】本文语言精炼,开篇点题,非常干练,文中运用朱自清和沃沦·巴菲特的典型事例论证了观点;然后辩证地指出“失去理智的潇洒是愚蠢的,甚至是危险的”;接着联系现实正反对比论证,揭示了观点的现实意义;结尾扣题升华,催人奋发。

篇9:高中生作文和点评评语

几缕清风,拂过素笺,游弋在荒烟蔓草中的斑驳往事,穿透回忆,飘然而来。

透过苦丁茶氤氲的雾气,我仿佛听到了你泠泠的声响,在朵朵水花中撷取三分易安的婉约,三丰仓央的浪漫,三分郑燮的淡然,一份纳兰的心绪,携我细细回首一路以来有你相伴的日子。

回首,在童年,你是让我享受诗意、向往生活,启迪我长大的长者。记得年幼时,我每背会一首诗,便会得到妈妈一个及时的奖励,于是,就在这样“功利性”的鼓励下,我的记忆被“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等句子充斥着。我享受着这诗意的宁静,又向往着真正的生活。第一次感受到了你的魅力,便不能作罢,决定与你如影随形。

回首,在少年,你是让我洞明世事、认识生活,引领我长大的良师益友。我总以为大观园是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你却证明我错了。于是,我终于知道清幽的潇湘馆里那个女孩的痛苦:“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不知道一份缘竟然如此之深,让一颗素心走不出他目光的牵绊;不知道一份情竟然如此之深,让一份相思甘心为他守候千年;不知道一份爱竟然如此之苦,让一段情感向他偿还一世的泪水……你用晶莹的水花,向我展示着青春的爱与怨,笑与泪,告诉我珍惜现在。

展望,在青年,你是让我回味过去、感悟生活,塑造我成长的益友。忘不了江姐就义时的从容和淡定;忘不了齐晓轩用鲜血染红的红岩,你用排空的巨浪向我诉说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越千年,观世事纷纷沧海横流;展宏图,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有所思,看江山如画志在千里。”毛主席气势恢弘的话语昭示着我们人生的价值取向,新世纪的有为青年便是我们在回首中明确的目标。

夕阳西下,寻常巷陌,是谁,徘徊故里,凄然怅叹草木深深?

暮色薄凉,洒暖回忆,又是谁,任花灯瘦尽,含泪系数梧桐细雨?

回眸尘封的记忆,一袭温情逐渐弥散,你如一盏银莲,洗涤我来路的尘埃。穿越红尘的风烟,回首思量间,你教会我睿智,让我看清眼前的路,一往无前。

感谢你——蹚过我心灵的溪水——书籍,让我多了一份感悟,在回味中前行。

一叶一菩提的旅途中,与你为伴,今生何憾!

【教师评语】本文开篇不俗,营造诗意氛围,文采飞扬。然后总起一段,以下分别用中心句“回首,在童年,你是让我享受诗意、向往生活,启迪我长大的长者”、“回首,在少年,你是让我洞明世事、认识生活,引领我长大的良师益友”、“展望,在青年,你是让我回味过去、感悟生活,塑造我成长的益友”,以时间为序,议论每个阶段的收获,其喜悦与享受之意浸透其中。临近结尾,才点出人们早已猜到的歌咏对象,也是巧妙之处。文中大量化用古诗词和典故,足见小作者的文化积淀与语言修养不凡。

篇10:高中生作文及点评评语

破碎的魅力,出于李清照《声声慢》的愁。

破碎的魅力,源于林黛玉《葬花吟》的泪。

破碎的魅力,在于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壮。

破碎的魅力,来自那些优秀的灵魂。

有人说过:只有破碎的人,才是真正活过的人。

金人一锤子咂碎秀美的山河,在战火纷飞硝烟四起时,在相衣为命的丈夫与世长辞之后,她背井离乡过着清贫的生活。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徳”的没落南宋,寻寻觅觅,满腹词藻,却不知谁人能继。孤独寂寞像毒蛇一样缠住她的灵魂,像跌入一个不见人烟的荒野。也正因如此,破碎的《声声慢》披着魅力登上了文坛。

大观园内潇湘馆,绝代佳人泪斑斑。冷冷清清的房间像是一座监狱,房外欢天喜地锣鼓震天。屋内潇湘妃子俯下身子,用手帕捂住口,又是一滩殷红的鲜血。烧了那定情的手绢,只要有那相视一笑,就再也了无牵挂了。最终是应了自己的那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也正是黛玉的香消玉殒,那个用柔弱的手臂搅动封建礼教这坛死水的女子,扯着一段魅力,走进人的心里。

笨重的钢琴遮住了他大半个身子,只有乱蓬蓬的头发可以看的分明。他忘我的弹奏着他永远都不可能听到的美妙音符。树上的鸟儿都听的呆住了,似乎一不小心就会跌落树枝。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出美妙的音符,《命运交响曲》死死扼住命运的喉咙。贝多芬在无声的世界,为这个有声的世界抹了一道永恒的魅力。

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多,开始欣赏这破碎的美丽,感受这破碎的魅力。

连纳维斯都耍了一个小小的心眼,把她那条柔美的手臂藏到了泥土的某个角落,让你留恋于她破碎的魅力。

当这些优秀的灵魂,像一朵朵洁白的云朵,绽满我们头顶上的蓝天。那些破碎的魅力却永恒地留在了这珍贵的人间。

破碎的人生,绽放永恒的魅力。

【批改评语】每一种坚强、每一种感伤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幸的经历,正是这些不幸的经历使原本单纯快乐的人破碎升华,散发出迷人的光彩。我们不追求破碎,但是必须在无奈破碎后去勇敢升华。 本文语言优美,意境高远,值得品读!

篇11:高中生作文及点评评语

清朝始,百年兴。同两岸,便于行。横跨百余米,如虹架波,青山巍巍而立,白塔相依。黄龙奔腾,昂首东去,滔滔万里,独秀金城。巧借杜牧,赋诗一句。长桥卧波兮,未云何龙,复道行空兮,不霁何虹。

岸上杨柳,垂青依依,悠悠水车,灌溉百里。朝朝兮,暮暮兮,日出而转,日落而息。划筏老人,漫花一曲,岸边秦腔,铿锵动地。夕阳西下,华灯乍起,对岸楼阁,疑似穹宇。紫气西来,闪烁琉璃,游人立桥,惊叹不已。

百年风雨,铁桥鉴矣。日军掷弹,谬炸错矣。中山铁桥,险遭毁矣。内战暴矣,雄师战矣,血染黄鳞,红龙血雨。英雄儿女,舍生取义,使无数之英魂,多于满天之大雨,激战数日,终取胜矣。

今朝铁桥,沧桑老矣,众桥林立黄河之波矣。百年风雨,铁桥担矣,后人仰之,如敬长者矣。嗟夫!巍巍铁桥,显我兰州精神矣,河汇百流兮,九曲不回,创新创业兮,和谐共进矣!

铁桥百年赋

教师评语:《铁桥百年赋》骈散结合,记述了铁桥百年风雨,是一篇文言文佳作。文章仿造《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以短句开头,颇具气势,文中能够自然引用名人诗句、化用历史典故,由此可见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篇12:高中生作文及点评评语

儿子接完电话又行色匆匆地离开了家,母亲缩了缩为偷听儿子电话而拉得有些僵硬的脖子。儿子越来越奇怪了,不对,准确说是神秘,总是让母亲琢磨不定,母亲也纳闷,不知何时自己当起侦探。偷听儿子电话,乱翻儿子书包,甚至连儿子的好友名单也一一记录在案。

母亲困惑地坐在沙发上,好奇心驱使她来到儿子房中。书桌就在眼前,抽屉更像潘多拉的盒子,充满未知。母亲的手在桌面上扶了扶,她犹豫了,可最终探索的欲望打败了脆弱了毅力。她轻轻地拉开抽屉,整齐的文具,教参,男孩热衷的机器模型……突然一本海蓝色的日记出现在眼前,是那样突兀,就像黑白照片上的一抹彩色,母亲的心跳加快了,不知是对这本书内儿子未知世界的兴奋还是对自己小偷小摸行径的紧张。她翻开了,映入眼帘的是儿子熟悉的手迹和一张女孩的照片,母亲像婴儿一样对日记不停的翻动,每一页都是一块处女地,遮掩着纯情的面纱。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儿子回来了。儿子的到来把母亲从伊甸园拉回现实。母亲快速推回抽屉,故作镇静地开了门,儿子莫名其妙看着母亲略微涨红的脸,似乎明白了什么。

儿子回到房间,母亲在沙发上清晰地的听到儿子拉开抽屉的声音,随后“啪”的一声重重地推了回去,儿子愤怒地走出房间,瞪了母亲一眼,走了。瞬间就是一场无声电影,母亲看得不知所措。心中苦恼自己揭开儿子成人世界的面具,就像撕开他的伤疤一样,仿佛听到鲜血喷涌而出,那所做的一切,只在一念之间……

或许只是一念之间。

儿子今天又和谁出去了,母亲的“毒瘾”又犯了,她熟练地进了儿子的房间,开抽屉,看日记,系列的动作就像死板的理科公式。她满足的看完儿子的日记,就像刚进餐的兽,嘴角还残留一丝血腥,她推回抽屉,确保万无一失,正想走出儿子的房间,儿子却意外出现在她面前。儿子的眼光更加犀利了,像法官一样,带着一种鄙夷,一丝失望,一缕幽怨……

母亲内心不住地呐喊,对不起,对不起,但喉中似乎被什么异物卡住,一时发不出声,就像奋力跑完1500米,舌下只有苦涩,母亲想,那所做的一切,只在一念之间……

也许只是一念之间。

儿子上课去了,母亲像机器一样走进儿子房间,条件反射的打开抽屉。空白了,什么也没有了,母亲像电击般浑身打起寒颤。抽屉真的空荡荡的了,母亲的心也变得和抽屉一样,空荡荡的了。那所做的一切,只在一念之间……

真的不能在一念之间,因为一念之间,失去一切。

教师评语:本文作者具有非凡的叙事描写功力,在他的笔下,运用的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无一不在展现母亲的好奇心,无一不在突出母亲在一念之间毁掉了母子间的信任。

篇13:高中生作文及点评评语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题记

是谁在你最需要嘘寒问暖时给你了问候?是谁在你最需要抚慰心灵时给你了安慰?又是谁在你最贫困但又不让你感到贫困?对,她就是我们自己的母亲!

有人说“父爱如山,母爱如灯。”的确,在我们受到困难与挫折时,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就是父爱;但在学习、生活上我们最忠实、最付出的人就是母亲,她用她宽大的胸怀包容了我们的任性,包容了我们的脾气,只是一味的在背后默默的为我们共同的家庭服务。

我,一个十六岁的高中生,不再像小时候与母亲常见面了,每周只能见面依次,每一次总是那么的依依不舍,每次看到的都是被微弱的灯光下衬托母亲慈祥的脸,正向着巷口焦急的等待着什么……她总是在背后默默的看着我,支持着我。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寒风凛冽,天色比较暗,我因为生病而无力地在床上躺者,在生病的这几天里,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动作。“药来了!”妈妈端着碗说。快把药喝了,病好了就可以去上课,别耽误了课程。就在我喝药的同时,我无意间看到了母亲那被烫得发红的一双手,我似乎看到了母亲的手掌中有什么?可是被碗底遮挡住了,我心里一直徘徊着母亲手中的什么,一直……

当我把药喝完了时,我把碗递给母亲时,我故意把碗放在桌上,母亲的手又向桌子伸过去,刹时,我把碗又拿起,我看到了,在母亲的右掌心中有一颗水泡,我把母亲的手伸向我胸前说:“妈,要紧吗?擦点药油好吗?”微暗的灯光衬托微黄的脸,等显得母亲更加慈祥。她只是淡淡的说:“不要紧,水泡干了就没事了,你好好的休息。”

怎么会没事,怎么会没感觉,我的心像被刀割一般,为了我的一碗药,母亲被烫得手起水泡,我作为她的女儿怎么会不心痛?怎么会没感觉?怎么会心安理得?母子连心啊!

心里现在对于母亲我真想让她好好的休息,我来做家务,我宁愿被烫的是我,一切都是我,让母亲好好的给自己放一次假,轻松轻松。我的心里有母亲对我那无私的爱,一种别人无法尝到的爱。

当我回家时,母亲总是在门前遥望巷子中我的归来;当在饭桌前时,母亲总是夹我最喜欢的菜到碗中,她让我感受到她给予我的母爱;当我要远走时,母亲总是眼睛湿润,侧面朝向我,我想是母亲不想让我看见她在哭泣。她总是在离别前叮嘱我要好好照顾自己,那是我带着离别前她给予我的嘱咐!

母亲,当我依偎你时,我想对你说一句“我爱你”;当你为我着想时,我欠你一句“我爱你”;当你为了我手起泡时,我应该说一句“我爱你。”

母爱如灯,的确,她给了我温暖,抚慰我的心灵,为我的前程增添了另一道光彩,开启了另一片蓝天!

教师评语:本文唱响了母爱的赞歌,情真意切。开篇点题,结尾处“母爱如灯,她给了我温暖,抚慰我的心灵,为我的前程增添了另一道光彩,开启了另一片蓝天!”升华了文章主题。

篇14:高中生作文和点评评语

人生中总是有形形色色的事物吸引着我们,以至于我们常常忘记自己。

闲来无事的我游走在街道上。这是一个酷暑的下午,热辣的阳光肆意地照着。我希望能在这条少有人走的街道上发现一些新奇的事物来冲抵这酷暑的煎熬。幸甚至哉,一个在树下的老太婆吸引了我的注意。她安静地躺坐在一把安乐椅上,双眼微闭,脸上布满皱纹,这让我想起了妈妈打衣服用的毛线球。看着她那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我的思维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

带着好奇,我开始兴奋地猜测她在这样一个暖和惬意的下午会想些什么。依我看,她应该是在回忆少女时代的甜蜜恋情。没错,她一定有过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这让我想到了《山楂树之恋》里的故事情节。是的,她一定也经历过“”,兴许就是静秋的翻版。不对,在这种年龄的人应该不会再去对爱情纠缠,世上只有少数一些东西能经受住岁月的冲刷,不会被流逝的时间冲淡。情爱这种东西在我看来也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的,至少是冲淡。

那么,她到底在想些什么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要是我老了,我一定会回味一下年轻时的经历和成就,就算是少时的豪言壮志我也会引以为豪的。也许眼前的这位老人曾经驰骋于战场与日军周旋,是个奋勇杀敌的巾帼英雄。我眼前霎时出现了一个英姿飒爽的女战士指挥士兵对敌人进攻,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看着眼前这样一个老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可是我转念一想,一个人回忆这样不凡的经历,应该眉毛上扬,面带微笑吧?但她似乎没有丁点喜悦自豪的神情,反而眉头紧锁。这不是一个曾经有过丰功伟绩的人应该流露出来的表情,或许她压根儿就不是光荣女战士,也没有什么甜蜜的爱情,只是一个为生计犯愁的孤寡老人而已。兴许此刻她正在为油粮涨价而犯愁,或者盘算着明天如何在第一时间抢到超市的打折商品。但是,一个为生计发愁的老人又如何衣着光鲜?手上戴着的玉镯更是在我眼中闪着光。那她究竟在想些什么呢?我调动着所有的脑细胞试图作出一个合理的推断。啊!她一定是在琢磨着如何安度晚年,在有限的时光里获得更多的乐趣。没错了,她一定是在挂记着这个。完成这个累人的脑力活动,我颇为得意地准备离去。背后突然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老头子,我瞅着孩子们这几天也该回来了,要不咱杀只土鸡给他们补补。唉,也没什么好东西留给他们吃。”这言语如同一把沉重的铁锤狠狠地砸向我那高贵的头颅,又如同一叶纤细的小舟,载着我回到人性的初始。

点评:本文运用意识流的写法,以酷暑下午一个在树下若有所思的老太婆为思维起点,展开想象,想到她可能经历的事情,却没想到,她的发愁是不知给即将回家的孩子们吃些什么。结尾“载着我回到人性的初始”,点题升华,含蓄地指出父母对儿女的爱就体现在平常的衣食住行上。朴素而感人。

篇15:高中生作文和点评评语

月光洒落在庭院内,斑驳的树影随风摇曳着。小狗盘膝而坐,假寐着,我和母亲两个人在院中闲坐,没有任何声响。这是一个宁静而又闷热的夜晚。

一把早已褪了色的大葵扇在母亲的手中挥舞着,发出咯吱咯吱地声响。母亲是一个农村妇女,并不懂得打扮。身上的素衣穿得很随便,依稀可以看见补丁的线条整齐的排列着。不知何时我和母亲闲谈了起来,让我出乎意料的是,母亲内心竟埋藏着那么多的苦。或许这些苦早已深深地刻在了她的心中。

父亲的脾气很暴躁,动不动就骂人。有时候父亲生气了就骂母亲,可是母亲却不曾顶嘴过,因为她知道这只不过是徒劳罢了,她只能忍。有时候她天真的认为,在外忙活了一天,回到家可以得到一点欣慰,然而现实的逼迫让她不在敢有这样的奢求。一生在劳累着,在默默奉献着,却没有一个人懂。这一生她不知道自己这样拼命是为了什么?最终又得到了什么?在谈话中我隐隐约约看到母亲的眼瞳里灌满了泪水。母亲哭了,然而她却不敢哭出来,那泪水与眼眶交战着,害怕被我看到,于是她把头微微转了过去。

母亲的侧脸并不好看。眼角的鱼尾纹甩得很长,旁边还有许多皱纹相伴。几绺的银发垂落在耳边,随风摇曳着。干枯的嘴唇紧紧抿着,像是还有许多苦未诉说似的。母亲真的老了,然而她却仍未能放下沉重的担子,家里的计生还是个问题,可是我又能做什么呢?我又该如何去做呢?于是我坐近母亲,紧紧的握住她的手。然而就在那一瞬间,我的心像是被万枝袖箭刺入心扉一样,这令我难以置信,母亲的手竟如此的粗糙、厚实。手上的裂痕错乱排列着,布满了整个手心,再也没有了当年的润色、光滑,如今只有一双长满了老茧的手。

泪水湿润了我的眼睛,然而我却不敢哭,我只能强咽着,因为这也是我唯一能做的。手中那双长满老茧的手,我又如何能放得下?又怎能舍得放得下?母亲对不起,让我来减轻你的痛好吗?让我就这样牵着你的手,永远不放开好吗?

天空不在和谐,下起了大雨,然而,这不再是一个宁静而闷热的夜。

点评:文章饱含真情,写出妈妈对“我”无言的爱。感人之处是对妈妈手的细节描写,读来催人泪下。在困难的情况下,母亲还在默默地为“我”做着事情,令“我”震悚,从而体会出妈妈深挚的爱。

篇16: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不能没有你》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不能没有你》

写在前面的话

著名作家巴金在《和读者谈〈家〉》中说道:“我可以说,我熟悉我所描写的人物和生活,因为我在那样的家庭里度过了我最初的岁月,那些人都是我当时朝夕相见的,也是我所爱过和我所恨过的。”巴金先生的这段话说明: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本期编选的作文主题,即是以自己的耳闻目睹作为写作素材,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谁要描写人和生活,谁就得经常亲自熟悉生活,而不是从书本上去研究它。然而,也有一种倾向,认为以名著、诗词、历史人物为材料,作文便显得有文化、上档次。这样的作文往往失去的是生活,失去的是真实,失去的是作文的灵魂。以亲身经历作为写作素材,用一双审美的、睿智的眼光从或习以为常、或纷繁芜杂的生活中去形成有价值的思考,这即是选刊本期作文的初衷。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 刘宇新)

作品:

不能没有你

北京市第五中学  高一年级  朱瑞珩

下了高铁,登上站台,迎面而来的是闷热、潮湿的空气,嘈杂的人声是熟悉的乡音。跨越长江大桥时,打开车窗,湿润的海风,辽远的入海口,对面目所能及之处是无边的绿色和其中错落有致的砖瓦房。眼前的一切在我的脑海里引出了回忆,湿润了我的眼眶。踏上松软的泥土,看着小河中自在的鹅群,岸边吃草的白山羊,地里即将收获的庄稼,我意识到,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我阔别六年的故乡――崇明岛。

我看见了我们的老房子。它依旧安静地立在田野中,守望着它的主人们。我走近它,抚摸着它砖砌的外墙,水泥的陡峭楼梯,它那张够十个人吃饭的木制大圆桌,还有儿时学大人模样添柴烧火的灶孔。我想起了从前在这里度过的日日夜夜,有哭有笑,不论怎样,老房子默默注视着,接纳着我,我也无时无刻地依恋着它,它让我有一种归属感,让我想留在这一片土地,我不能没有你。

老房子旁边就是那口井,井水清冽。我打了一桶水,捧起一捧,让自己的体温温暖那井水,也让我的皮肤接受了故乡的洗礼。井水是那么柔,那么舒服,好像一条丝带慢慢拂过脸颊。放眼望去,家里的田地全部都因井水的滋润而茁壮,小小的一眼井竟蕴含了如此多的甘泉。人们都说井是故乡的象征,以前我并不明白,现在懂了,所谓故乡的象征,就是那些最平淡,但你却无法没有它,失去它的东西。我不能没有你,故乡的井。

老房子的面前是一直被井水浇灌滋养的一亩三分地,田边是儿时就有的橘子树。走下田,我原本以为会接触到坚硬的土地,然而,我感觉到的却是松松软软的泥土,嗅到的是在清晨阳光照耀下泥土散发的特有芬芳。放眼望去,那低矮粗壮的是落花生和毛豆;那肆意在藤架上攀爬的是白扁豆和丝瓜;那因不堪重负而躺卧在矮砖墙上的是喜人的黄金瓜;那陪伴着小西红柿的是绿油油的菜椒与茄子。成片的苞米地已经结出了大大的棒子。黝黑的泥土奉献给乡亲们丰硕的果实,家乡人世世代代靠着这片田地。我不能没有你,故乡的田。

故乡的一切凝成了我对故乡的思恋与爱,它的一切都是那么美,那么朴实无华。我站在橘子树下,凉风拂过,又想起了儿时与小伙伴一道烧火做饭,还吃得津津有味的情景。我的故乡啊,在我的生命中你是我的归宿,你是我的'港湾,我不能没有你。

点评:

情景交融,一唱三叹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浓烈而深沉的爱。抒情,忌空喊而没有依托,忌单调而没有起伏。此文很好地克服了这两点,靠的是情景交融的描写和一唱三叹的抒情。作者回到阔别6年的故乡,听到熟悉的乡音,走近静立守望的老房子,想起了在这里度过的有哭有笑的日日夜夜,湿润了眼眶,有了一种归宿感。作者捧起清冽的井水,让自己的体温温暖那井水,接受故乡的洗礼,懂得了井是故乡的象征。作者走下田,感触泥土的松软,嗅嗅泥土的芬芳,放眼望去,丰收在望的各类庄稼,如数家珍,涌动着对故乡无限的思恋与爱。作者站在儿时就在的橘子树下,想起了儿时与小伙伴烧火做饭还吃得津津有味的情景,感到故乡就是自己生命的港湾。全文以行踪为线,描写所见,抒发所感,感情起伏喷涌,反复扣题咏唱,真挚地表达了自己对故乡“不能没有你”的深情。真情来自儿时的记忆,生活赋予作文无尽的源泉。

(点评教师刘国富:北京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市第十二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篇17: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人性的“真善美”》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人性的“真善美”》

写在前面的话

读书与作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读书可以开阔眼界,积累素材;可以丰富思想,提升境界;可以借鉴方法,学习表达。所以,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期编选的作文,均取材于学生自己的阅读。这几篇作文,不但表达了作者对所读作品的感悟,而且联系现实生活表达了自己的认识。这些作文的可贵之处,是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如何从读书中获取写作的素材,汲取思想的营养。多读书,才能写出好作文,即是编选本期作文的主题。当然,精于立意,巧于构思,善于表达,也是这些作文共同值得学习的地方。(刘宇新)

作品:

人性的“真善美” ――读《羊脂球》有感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  高一年级  赵文丽

初读法国作家莫泊桑小说《羊脂球》,我只是为其中“先生”“夫人”们的矫揉做作感到可笑,现在重读,更感觉到他们的可憎。羊脂球这个女人,其实是无罪的。她虽是个妓女,但还有着自己的底线――作为一个国民的尊严。然而那一车的人,对羊脂球冷嘲热讽,故作高雅,“委婉”地划清了自己与她的界线。在接受她帮助的那一刻,还要做出一副“羊脂球小姐请我吃的”样子,丝毫不肯放低姿态。遇到威胁自己利益时,就推诿躲避;认为别人为自己牺牲是应该的,这正是这篇小说最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我本没有资格指责他们,因为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同样也是一个自私的人。生活中的自私,大多源于一种不肯吃亏的心理。我们总是相信自己有着比别人强的地方,我们总是忍不住想要别人为自己付出更多。

有时候,我们总是爱结成所谓小帮小派,三五成群地议论着什么,大肆评价着我们眼中的是非对错,似乎自己便是最高贵的存在。其实细细剖开来看,背后更多的是自私。人性中“真善美”本应是最为闪亮的`,然而却经常被一些不大见得了光的品质所掩盖。

人生来不是十全十美的,若不是这般,小孩子们的苦恼、争宠便又何来?人生来都是有些自私之心的,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更要在社会中学习成长,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做人的准则。我们在学校结识朋友,才学会互帮互助,学会团结友爱;我们在学校接受老师们的教导,明白知识的重要性,懂得尊师重教,正如《劝学》中所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人生既然是不完美的,就应该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学习做人之道。

读了《羊脂球》,没有被激发出什么“豪情壮志”,却读懂了人性与人心。我的这些零碎的感悟,就是这篇传世名作给予我最诚挚的教导。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当让人性的“真善美”成为照亮我们前行路上的那盏最柔和却又最坚毅的明灯。

点评:

独特的视角,独特的体验。

阅读名著能够带给人思想的启迪,这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独立思考,就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本文作者正是这样。在阅读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小说《羊脂球》时,作者没有只是简单地批判小说中那些自私自利的“正人君子”,而是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自己,这是一个极为大胆而又有勇气的举动。作者对自己的解剖毫不留情,指出了自己身上的“自私”,揭示“自私”给自己以及日常生活带来的危害,并试图用自己的思考找到解决“不大见得了光的品质”的办法。他认为在社会中学习做人的准则,通过学习可以消除那些品质。也许有人会说这个结论有些幼稚,但是别忘了这正是一个中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他自己点亮了“前行路上的那盏最柔和却又最坚毅的明灯”。这正是阅读带给作者的最大收益。

点评教师张小屹

(点评教师张小屹: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

篇18: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扫尽尘嚣》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扫尽尘嚣》

写在前面的话

读书与作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读书可以开阔眼界,积累素材;可以丰富思想,提升境界;可以借鉴方法,学习表达。所以,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期编选的作文,均取材于学生自己的阅读。这几篇作文,不但表达了作者对所读作品的感悟,而且联系现实生活表达了自己的认识。这些作文的可贵之处,是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如何从读书中获取写作的素材,汲取思想的营养。多读书,才能写出好作文,即是编选本期作文的主题。当然,精于立意,巧于构思,善于表达,也是这些作文共同值得学习的地方。(刘宇新)

作品:

扫尽尘嚣

丰台二中  高二年级  刘雨珂

他说:“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扫尽尘嚣。”

对于一个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的人来说,史铁生先生对墓志铭的思索或许是自然的。他说:“我看好《再别康桥》中的一句: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在我看来,那真是最好的对生死的态度,最恰当不过,用作墓志铭再好也没有。”

他说的“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扫尽尘嚣”这一句,与徐志摩的句子区别并不大,只多了最后的四个字,但却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或许是与史铁生先生的信仰有关,先生信仰基督教和佛教,想必也是相信所谓的清浊之分的。佛教要求人们不要受世间邪恶污秽(即魔)的侵扰和影响,并认为佛是出自尘世而又有洁净不染的境界。“扫尽尘嚣”四个字,使我想到,一个幼小的生命悄悄地降临人世,然后随着他逐渐长大,他得以开蒙,并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他懂的事情越多,便会受到越多的诱惑,受到尘世污浊气息的浸染,直到进入暮年,才懂得清净本心,无欲则刚,拂去纤尘。

然后,轻轻地离去,正如他轻轻地来,扫尽尘嚣。

读《病隙碎笔》这本书,我将这句话着重标注,并在旁边抄录。但其中的另一句话更使我眼前蓦地一亮。先生说:“让寂静,甚至让遗忘,去读那诗句。”起初注意到这句话,或许是因为它的晦涩难懂;但看到另一篇文章,里面的一段话颇使我心仪:死后就不必再留恋任何生的形式痕迹。该记住的,人们会记起;该忘记的,人们便不再有记忆。阔绰的墓园,甚至精致的地宫,有些是生者的生前所愿,是要借此死后哀荣;有些则是生者强加给死者的.“贪婪”。

心灵的告慰与精神的亲近,要远胜过功利的朝拜和流于形式的祭奠。大张旗鼓地吹打喧闹和交通拥堵下的浮躁心境,会有利于死者灵魂的安宁吗?生死两疲惫。是啊,我们口口声声说着让死者入土为安,又为何还用生者的虚荣去惊动了他呢?现在想来,寂静与遗忘,的确是再合适不过的方式,湮灭了一切的喧嚣,让死者安详地睡去,轻轻地离开,不惊动任何人,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扫尽尘嚣。

点评:

带着作品思考,带着思考阅读。

作者阅读史铁生的《病隙碎笔》,这很难得,因为这是一本从哲学的角度谈论人生的书,具有一定的深度。但难得的是作者始终保持一种“主动阅读”的姿态,即始终在寻找、感悟、联系。

作者一开始注意的是史铁生先生的墓志铭,而后来在《病隙碎笔》里又看到一个更喜欢的句子;最后又在别人的文章中读到另一种说法。三种表达各不相同,但指向一致。作者将三种说法互相参照,不仅读懂了句子,更明白了道理。作者由此及彼的阅读过程是主动寻找类似表达的过程,也是不断追求理解这类表达的过程,更是对这几个句子的感悟逐渐清晰、深化的过程。更难得的是,作者还进一步对史铁生生命观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思考,并联系当下的一些现象阐述了这种生命观的现实意义。这篇不长的文章,既读出了对史铁生的理解,也联系了社会现实,更有作者积极主动的思考。

如何阅读,如何阅读有思想品味的书籍?这篇文章做出了一个示范:即寻找动人的点,放进自己的心,想着身边的事,写出真实的文。

点评教师盛志武

(点评教师盛志武: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语文教研员)

篇19: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故乡的老街》

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故乡的老街》

写在前面的话

著名作家巴金在《和读者谈〈家〉》中说道:“我可以说,我熟悉我所描写的人物和生活,因为我在那样的家庭里度过了我最初的岁月,那些人都是我当时朝夕相见的,也是我所爱过和我所恨过的。”巴金先生的这段话说明: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本期编选的作文主题,即是以自己的耳闻目睹作为写作素材,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谁要描写人和生活,谁就得经常亲自熟悉生活,而不是从书本上去研究它。然而,也有一种倾向,认为以名著、诗词、历史人物为材料,作文便显得有文化、上档次。这样的作文往往失去的是生活,失去的是真实,失去的是作文的灵魂。以亲身经历作为写作素材,用一双审美的、睿智的眼光从或习以为常、或纷繁芜杂的生活中去形成有价值的思考,这即是选刊本期作文的初衷。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 刘宇新)

作品:

故乡的老街

北京密云二中  高一年级  马步青

最近看《追风筝的人》,阿富汗战争前的乡间街市上的那份“繁华与安宁”让我想起了老家村中的那小条街。

这条街是村间宅落交通的主道,因此,也是整个村子除大集以外最为繁华的地方。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街角的叫卖声便交叉作响,不绝于耳。“油条、油条……”“豆浆,新鲜刚磨的哦……”“糖火烧,烫呼烫呼”。叫卖声有节奏地此起彼伏,勾起了我的味蕾,也赶走了迷糊的困意。那叫卖油条、豆浆的声音有些浑厚,是前排广老头儿的。他家的油条香脆可口,只需一口,就满口生香。叫卖糖火烧的,那是邻村的一位中年妇人。我忙忙地披上奶奶的青布大褂,寻着声音在街中央的一条小水沟的桥边找到了她。在我的记忆中,每次她都推着那辆半旧的木车,来到那座桥旁停下,然后,一边撕弄着黄晕晕的包裹纸,一边放声叫着。她的声音清脆悦耳,飞上枝头,都可以与晨雀媲美了。最妙的是“烫呼烫呼”中的一个“”字要拐几个弯,跨越好几个音域。老街的清晨是一天中幸福和乐的前奏,跳跃着,起伏着。

到了晌午,日头已经很毒了。田里的老农们收了工,肩头扛着铁锹,走在回家的老街上,卷起的裤腿随着踢踏的步子落了下来。街两旁低矮的红瓦房顶上的`烟囱升起依依徐徐的青烟,满街飘散着五谷的杂香……“回来啦!嘿,刚才你家大黄把小二黑咬了!”“啥,这畜牲……”这是东边院墙内传来的对话。新鲜事是没有的,而这些平凡的杂事却却给村里人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要说最让大家期盼的,数正月里的大年会。村里的“文艺青年”和“资深表演家”们纷纷搭起各式各样的戏台……喜庆中,透着浓浓的年味;笑声里,露出深深的欢情。

老家的村子不大,村子的环境也算不上优美,不曾有特殊的历史,也没有光彩的荣耀。它永远是平静的,日复一日……但它在我的心中却是无法替代的,那份淳朴,平静,诚挚。生活是一团麻,扯不断的思念。

点评:

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美的生活

本文作者善于从生活中选材。文章选取故乡的老街为写作的对象,用充满情味的语言描述了这条街上演绎的风土人情。文章先是描写老街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显出乡村小街的生机。然后,写午间从田里劳作回来的老农,写他们走路的姿态,笔墨不多,但却传神。写屋顶烟囱冒出的炊烟,写相邻的对话,这一切是那样的纯朴,真切,坦诚,充满了生活的情趣。至于最热闹的过年,因为大家熟悉便一笔带过。最后一句“扯不断的思念”,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文章选材巧妙,剪裁适当。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对故乡浓浓的情思,令我们读后也品味到乡村小街中蕴含的那份情趣。“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者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发现了生活中的美好,并用笔记录下来。想写出好作文的同学都应像本文作者一样,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点评教师韩明英

(点评教师韩明英:中学高级教师,原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

篇20: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读《现代汉语词典》有感

写在前面的话

读书与作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读书可以开阔眼界,积累素材;可以丰富思想,提升境界;可以借鉴方法,学习表达。所以,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期编选的作文,均取材于学生自己的阅读。这几篇作文,不但表达了作者对所读作品的感悟,而且联系现实生活表达了自己的认识。这些作文的可贵之处,是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如何从读书中获取写作的素材,汲取思想的营养。多读书,才能写出好作文,即是编选本期作文的主题。当然,精于立意,巧于构思,善于表达,也是这些作文共同值得学习的地方。(刘宇新)

作品:

篇21:高中生优秀作文点评:读《现代汉语词典》有感

育才学校  徐特立3班  杨芷一

我想和大家分享我最爱的一本书。它很亲民,几乎家家都有,然而每家人对待它的态度大不相同,有些人家将它当作天天翻阅的宝典,有些人家则将它遗忘在书架的角落。我说的就是《现代汉语词典》,列位猜到了吗?

首先,我想问问各位,还记得词典是什么颜色吗?在我和同龄人心中,它是鲜红的。记得我们上小学时,正式出版发行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脱下冷色制服,换上了鲜红的外套。以前,深蓝、淡绿的封面,俨然一位严谨的学者,而现在隆重又热烈的红色封皮,则展现了这使用了几千年的语言的生机与活力。

为什么说它展现了汉语的生机与活力呢?如今《现代汉语词典》已发行第六版,从1960年的试印本到第一版1978年正式发行,历经18年。第一版与第二版则间隔5年(1983年),之后的间隔时间是13年(1996年)、6年(2002年)、3年(2005年)、7年(2012年)。不知各位注意到没有,版本修订越来越频繁,这表明汉语的发展与中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同步,一些应运而生的特殊词语,比如字母词、网络词语先后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从第三版开始收录字母词,第六版中,就有像X光、CCTV、PM2.5、NBA这些字母词。尽管字母词收入词典引发了关于“汉语纯洁性”的争论,但是,你不觉得“NBA”比“美国职业男子篮球联赛”用起来更便捷吗?字母词的收录,一方面反映了中外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和人们日常的表达需求。

《现代汉语词典》是以“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为宗旨并“确定词汇使用规则”的一本书。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称“坚决不收录任何网络语言”。可第六版呢?“宅”“雷”“给力”“山寨”等网络词语纷纷抛头露面。7年时间里,词典编写组为什么会做出这么大转变?很显然,网络技术迅猛发展,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网络语言再也无法小觑!《现代汉语词典》根据“大众普遍使用的词汇”的收词标准,收录早已普遍使用的网络词语,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在多年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人们对它的热情已大不如从前。当初,一本虽然只是十几块钱――可那时好多人一个月只挣百八十块钱啊――日子紧巴巴的,可人们依然愿意凑起一大把零钱,一大早去新华书店排队,然后兴奋地抱着一本回来。而现在,手机软件普及了,工具书可以放在手机里啦!的确,网络、手机让文化传播更方便快捷。可是,有多少人的手机安装了《现代汉语词典》?有多少人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它?喜欢就用“萌”,不喜欢就用“雷”,是我们对汉语词汇的丰富、严谨与精确不在意了吗?那些典雅的语词哪儿去了?

社会高速发展也好,新兴文化盛行也好,新媒体快速崛起也罢,终究不能因为科技进步而忽略了我们最宝贵的`传统文化啊!

说字正腔圆的中国话,写方方正正的方块儿字,让华夏文明的血脉流淌于心间,这才是真真正正的炎黄子孙。坚守、传承、发扬光大汉语文化,这才是我们肩负的责任,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点评:

平凡中蕴育不平凡,词语中饱含大文化。

以“留心”的态度对待平凡的生活,是让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前提。一本看似平常的《现代汉语词典》,由于处处留心,使作者有了很多独特的发现:留心过不同版本的封面颜色,于是发现了颜色表达的寓意;留心版本说明和各版修订时间,从中发现了汉语词汇变化与时代演进之间的关系;留心词条增删的说明,从而发现了字母词和网络词语收入词典的意义;留心人们对《现代汉语词典》态度的变化,进而发现了汉语蓬勃发展中的隐忧。“留心”,让普通的一本字典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教科书,让作者的阅读体验与众不同。

留心不仅出于一份好奇心,还出于一份行动。《现代汉语词典》只标注各版本出版时间,间隔长短则需要动手算一算;收录哪些字母词,得上网找一找;以前多少钱一本,得向父母请教一下。“留心”的背后还有用心的思考,有思考才有对《现代汉语词典》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有了自己理解也才有了对于自己这一代年轻人所肩负的文化责任的认真思索。从书中获得感受,由感受引发思考,有思考又能层次清晰地表达,而且在朴素中显现趣味,在平实中饱含情感,这才是本文的“妙笔”所在。

点评教师苏蓉

(点评教师苏蓉:中学高级教师,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中学语文教研室教研员)

相关专题 鼓浪屿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