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作文150字

茄子飞哟飞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茄子飞哟飞”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作文150字(共20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作文150字

时间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流入大海,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了,在我们生活中一天一天流失了。

在玩游戏的时候,时间从你的屏幕中间划过,在你看电视的时候,在你屏幕前闪过,在你吃饭的时候,时间从你饭l跳了出来,在你讨论问题的时候,从你嘴边划过。

我们要珍惜时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再明日,万事成蹉跎。

篇2: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作文150字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

当我换洗衣服的时候,日子从我手边流过;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电视屏幕上轻巧的滑过;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时候,日子从聚精会神的眼神前匆匆走过;写作业的时候,日子从笔尖一闪而过;玩耍的时候,日子从欢歌笑语中飘过。

篇3: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作文150字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玩电脑游戏的.时候,日子从屏幕下滑过;踢足球的时候,日子从脚下溜去;写字的时候,日子从笔尖下过去;看书的时候,日子从眼前溜去。时间是无形的,你跟他赛跑,但怎么抓也抓不住。过去日子如雪花,被阳光蒸融了;如梦境,被现实打破了;如夕阳,被高山遮住了。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篇4: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作文150字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是怎样的匆匆呢?

当我在操场上踢足球时日子边快速的从足球上跨过当我写字的时候,日子从笔尖划过去当我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电视荧幕前溜过;当我吃饭时,日子从我嘴边飞过;当我看书时,日子从我默默的眼睛前走过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篇5: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散文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散文

林花谢了春红,匆匆太匆匆。春天或许就是这样,满眼的珠光宝气云蒸霞蔚,那些花儿还没有来得及仔细鉴赏就片片飘落了,真有一些哀婉叹息之意。

走在校园的洁净的小路上,走在宽阔的大马路上,走在我回家必经之路小花园里。亲眼所见那繁华似锦就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都已经不存在了。“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道出的不仅仅是世事的变迁更有人事的更迭。面对落花流水,再多的惋惜都阻挡不住日的朝升夕落月的夕升朝落,不管自己是何种心情何种心态,日子还是在匆匆太匆匆中一天天滑过去了。生活是一本大书,生活更是一本小说,只是我们还来不及仔细品味它,这一页就翻过去了,总是感觉慢了半拍滞后了许多,怨恨与惆怅之情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化作一种无法排解的愁绪,让人难以解脱。

抬头仰望,看那落尽繁华的树木也并没有懈怠:玉兰树已满是绿叶子了,在人间四月芳菲尽的时节,留下一片绿荫为树脚下的三叶草遮风挡雨;杨柳刚刚洒尽漫天飞舞的“暴雪”,那片片绿叶子一天一个模样一天比一天大一圈;核桃树累累垂垂的.絮子也散落了一地,核桃叶子却越发馨香了。生命也许不止就蕴含在这片片绿叶之中,那么年轮的加深也许就是岁月的积淀时序的沉香了。叶子呢?叶子总有一天会飘零凋落。不是吗?谁可以解开生老病死这一自然谜题。为什么我身边一些至亲至爱的人都要遭受病痛的折磨?从开学到现在几乎每一周都有探望病人的任务需要完成,这就是人到中年要经历的吗?一段时间以来情绪一直低迷,什么都不愿意去做什么都不愿意去想。机械地去重复一天又一天的日子,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七天加七天这么简单单调而又乏味。爱人警告我:你走出去,走出去看看,每一天早起给自己一个好心情。沐风栉雨十八载,只有他最懂我了,我也最听他的话了。

其实何必走出去?只是自己心境的不平静而已,我自己深深懂得,思绪的信马由缰最难以平复。刚刚看到美国的OmidAsadi创造性的运用美工刀和针在叶子上雕刻精致的画,不由感慨万千:当平凡的落叶遇上有心人,也会变得与众不同。一片红枫叶,当邂逅刀针之后,可以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可以坦然面对世人对待艺术品的默叹,而不再是面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慨叹了!一匹栩栩如生的骏马就镌刻在枫叶之上;一朵硕大无朋的牡丹在火红的枫叶上盛开;一只蝴蝶在引航,后面紧随着的是数以百计的小蝴蝶。在只有手掌这么大小的方寸之间,树叶子在讲述着故事,每一个故事是那么的温婉可人,令人手不释卷!

是的,在看花时只注重花的绚丽多彩,谁会留意一片凋零的叶子呢?而屈指算一算,每一种花都有花期的限制只在三五天一两个月里走过繁华走过辉煌,只在那时引来蜂围蝶阵招来驻足围观。之后就是叶子天下了,从春到夏到秋,每一片叶子又何尝不是一片风景呢?这世界无需渲染只要一个本真就可以了。所有的所有都是可以变化的,只有内心的关照才是自己精神境界的体现。我们都渴望像花儿一样绚烂,“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是泰戈尔的追求。然而更多的人是一生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无所建树了,那么我们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就是负好责任了,是花儿就绽放是树叶就苍翠,无须眷顾谁的脸色谁的颜面了,曾经的迷茫在痛定思痛之后会更加清晰。朋友说:无论如何,守住自己的底线即可。是了,半年之中一直在摇摆,外界的任何变化都可以干扰到情绪的变化。一点点沉静下去沉淀下去,如岁月积淀历久弥香,真的很需要心灵的洁净。

林花谢了,还有绿叶;叶子枯了,还有叶画可以欣赏。一路前行总会有无限风景。这些年朋友来了又去了,步履总是那么匆匆,能够在我身边留下的我会更加珍惜。这么冥思静想,又会坦然面对一切。该来的总会来任谁都无法阻挡自然的法则,该走的总会离开任谁都无法阻挡世事的变迁。这一切犹如过眼烟云一般,繁华落尽也就见真纯了。何为雅何为俗?舒适为度。

林花谢了春红,匆匆太匆匆。这一路走下来,一路接受无数的关注关照,在匆匆忙忙之中保持一颗感恩之心,感谢所有的相识相知相伴,我更感谢的是那在最艰难的时刻的不离不弃。几天前的七八个同学小聚,酒酣耳热之际,大家不由的慨叹:同学三年情谊是那么深厚。我们几个可以说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一般,有事只要说话开口就行,只要能做到的大家都会尽力而为。那一刻陡然间觉得不仅仅是同学之间的情谊了,更是一种情同手足的兄弟姊妹的情分。那一晚我们谈了很多很多,餐桌上我从来都是滴酒不沾的,大家也都很宽容没有人刻意去劝。我们回忆起一起上学的日子老师的呵责自己的糗事,那一幕幕虽然经历了二十多年,一切仿佛发生在昨天,怎能不令人唏嘘。一向不喜欢聚会却默默地恋上那种氛围,也许是对那份温情的迷恋。相聚短暂相忘很难,原来有些事情会在生活中留下很深的刻痕。

当我思绪婉转至此才发现,我用我的文字也可以把那短暂的瞬间保存下来作为永恒的记忆了。虽然林花谢了春红我不会匆匆太匆匆!

篇6:林花谢了春红作文

林花谢了春红作文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在你来这个学校之前,你对她是很向往的。她曾占据你梦中的一隅,曾让你挑灯夜战只为入住她的心田,曾让你在考试的地狱里受过煎熬・・・・・・直到某一天,你背起书包,满怀希望地踏进这个校园时,你便知道,等待你的,将是一段艰苦的岁月。

秋天,你来到这里的第一年的那个秋天。秋日的阳光还没褪去燥热的外衣,正如你还保留有些许稚嫩。银杏树叶还未铺满地面,秋天的味道,淡淡的.,在洗墨池畔萦绕着。步云桥在水上交织,桥下是一汪墨绿色的湖水,这水宛如一块晶莹透亮的琥珀,将池畔的房屋、树木的倒影包裹进其中。

不久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祭孔仪式,秋雨潺潺,孔子像前烟雾缭绕。你对着孔子像站立,虔诚地鞠了三个躬,祈求你的学业顺利。你注视着面带微笑的“孔子”,仿佛在注视自己的灵魂。彼时,你心里落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你正在用一种别人听不到的声音问“孔子”:“我以后会怎么样呢?”

冬天,你第一次参加学校的科技艺术节。那几天,你扎堆于各种资料中,疯狂的写论文。虽然写得不怎么样,但你还是庆幸自己得到了几个红本本。除此之外,你还去看了英文歌曲比赛和桥梁模型的展览,你觉得这个节过得挺充实。渐渐地,你喜欢上了这个学校。你喜欢她丰富的文化底蕴,喜欢她给你带来的知识,喜欢她举办的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活动。

春天,你读高二了。岁月终究还是没能磨平你的棱角,你变得叛逆起来。你以为自己读懂了这所学校,便开始见缝插针地数落起她的不是。比如你一边欣赏洗墨池畔的桃花,一边又埋怨洗墨池沾染了墨色的湖水;比如你一边苦思冥想数学题目一遍又试图打碎这无形的压力;比如你一边吃着试探分离的饭菜,一边又抱怨饭菜难吃・・・・・・彼时的你,好像认为这所学校一钱不值,自认为叛逆才是王道。

夏天,你18岁了,你变的成熟了,也理智了许多。你每天都在忙着为未来铺路,已许久没有好好地打量这所学校了。你还是一如既往的调侃她的过往,但是,当别的学校的学生说她的不好时,你却很气愤地反驳他们。尽管你疏于打扫心里的那座城,但每在这时,那城却像被洗刷过一般,显得光芒四射。这或许正应了那句话:“母校就是自己可以骂她千万遍但却不许别人骂她一句的地方”。

6月,你带着对这里的眷念离开了。走的时候,你站在正雅楼前仰望了好久。你走上步云桥,凝视着漂浮着桃花蕊的洗墨池,你看见了过去细细的自己,看见了昔日同甘共苦的同学,看见了水中那张早已涕泪纵横的脸。你绕着学校走了一圈又一圈。英语角里杂草丛生,墙上张贴的英语小知识若隐若现。陶澍、蒋翊武、车胤的铜像依然光彩熠熠,三幢教学楼在阳光下显得雄伟庄重・・・・・・你走在通往校园门口的林荫大道上,边走边读着诗墙上的诗,仿佛在对她做着最后的告别。走出校门,你回头望了望当年你一直看不懂的校门设计。旁边有几个高一高二的弟弟妹妹笑着看你,你却不顾,心里只说他们还太小,还不懂。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你的情绪也随着这三年的时光跌宕起伏过,但是,将要离开的你,此时心里装的,应该都是她的身影吧。

篇7:林花谢了春红作文

林花谢了春红作文

在你来这个学校之前,你对她是很向往的。她曾占据你梦中的一隅,曾让你挑灯夜战只为入住她的心田,曾让你在考试的地狱里受过煎熬・・・・・・直到某一天,你背起书包,满怀希望地踏进这个校园时,你便知道,等待你的,将是一段艰苦的岁月。

秋天,你来到这里的第一年的那个秋天。秋日的阳光还没褪去燥热的外衣,正如你还保留有些许稚嫩。银杏树叶还未铺满地面,秋天的味道,淡淡的,在洗墨池畔萦绕着。步云桥在水上交织,桥下是一汪墨绿色的湖水,这水宛如一块晶莹透亮的琥珀,将池畔的房屋、树木的倒影包裹进其中。

不久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祭孔仪式,秋雨潺潺,孔子像前烟雾缭绕。你对着孔子像站立,虔诚地鞠了三个躬,祈求你的学业顺利。你注视着面带微笑的“孔子”,仿佛在注视自己的灵魂。彼时,你心里落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你正在用一种别人听不到的声音问“孔子”:“我以后会怎么样呢?”

冬天,你第一次参加学校的科技艺术节。那几天,你扎堆于各种资料中,疯狂的写论文。虽然写得不怎么样,但你还是庆幸自己得到了几个红本本。除此之外,你还去看了英文歌曲比赛和桥梁模型的展览,你觉得这个节过得挺充实。渐渐地,你喜欢上了这个学校。你喜欢她丰富的文化底蕴,喜欢她给你带来的知识,喜欢她举办的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活动。

春天,你读高二了。岁月终究还是没能磨平你的棱角,你变得叛逆起来。你以为自己读懂了这所学校,便开始见缝插针地数落起她的`不是。比如你一边欣赏洗墨池畔的桃花,一边又埋怨洗墨池沾染了墨色的湖水;比如你一边苦思冥想数学题目一遍又试图打碎这无形的压力;比如你一边吃着试探分离的饭菜,一边又抱怨饭菜难吃・・・・・・彼时的你,好像认为这所学校一钱不值,自认为叛逆才是王道。

夏天,你18岁了,你变的成熟了,也理智了许多。你每天都在忙着为未来铺路,已许久没有好好地打量这所学校了。你还是一如既往的调侃她的过往,但是,当别的学校的学生说她的不好时,你却很气愤地反驳他们。尽管你疏于打扫心里的那座城,但每在这时,那城却像被洗刷过一般,显得光芒四射。这或许正应了那句话:“母校就是自己可以骂她千万遍但却不许别人骂她一句的地方”。

6月,你带着对这里的眷念离开了。走的时候,你站在正雅楼前仰望了好久。你走上步云桥,凝视着漂浮着桃花蕊的洗墨池,你看见了过去细细的自己,看见了昔日同甘共苦的同学,看见了水中那张早已涕泪纵横的脸。你绕着学校走了一圈又一圈。英语角里杂草丛生,墙上张贴的英语小知识若隐若现。陶澍、蒋翊武、车胤的铜像依然光彩熠熠,三幢教学楼在阳光下显得雄伟庄重・・・・・・你走在通往校园门口的林荫大道上,边走边读着诗墙上的诗,仿佛在对她做着最后的告别。走出校门,你回头望了望当年你一直看不懂的校门设计。旁边有几个高一高二的弟弟妹妹笑着看你,你却不顾,心里只说他们还太小,还不懂。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你的情绪也随着这三年的时光跌宕起伏过,但是,将要离开的你,此时心里装的,应该都是她的身影吧。

林花谢了春红作文1000字\"由小学生作文频道(WwW.unjs.com)网友提供,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8: 林花谢了春红心情随笔

林花谢了春红心情随笔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桃花将谢,迎春才红,沈阳的气温在冷暖交替中逐步上升,一夜间,街边杨树也搭起了嫩绿嫩绿的荫棚。按捺了一个冬的女人们,早已卸下了厚重的衣裤,各色的裙子飞了起来,愈发的短了,愈发的薄了,色彩斑斓,五彩缤纷。

这也就是春了,如果不好好珍惜,转瞬也就过去了,在你还忌惮着前几天瑟瑟发抖的冷的时候,明天可能就要为暴晒的暖阳发愁了,这个时候,据说是一年中最难得的日子,夜里的被子却总是盖也不是,不盖也不是,总之胳膊扔在外面会被冻凉,放在被子里又会觉得热的难受,或者是人们在舒适的环境中退化了,无论的怎样,都会有太多的牢骚和抱怨。

春天的风比冬日的风还要肆意,冬日里还指望着北风吹来好空气,春天的西南风除了吹绿了枝叶,吹暖的天气,就是扬得漫天的风沙,风虽然很劲,吹落了桃花,吹飞了杨絮。太阳也照的很足,但如雾般的霾却是纹丝不动,笼在楼宇间,散在草树里。

这个时候的梨花开的最艳了,不象桃花,有那么多的颜色,或粉或霞,梨花只是最透彻的白,而且,梨花也不象桃花,开在光突突的枝干上,梨花开的时候,梨树上早已长出了嫩绿的枝叶,洁白无暇的梨花掩映其间,美丽大方。这个时候的垂柳也早已伸下了腰肢,黄绿的枝条随风摇摆,这个时候的湖里,已经有鸭子在开心的戏耍。这两天的天气已经可以用热来形容了,走在正午的街头,你会渴望冰饮,你会逃避在阴凉处,而不象前几日,还很享受暖洋洋的日头。春天在哪里,好象你还没有好好的看,她就要过去了,好象你还没有好好的去感受,她就要悄悄的走了。春天刚来的时候,有小草在冰雪的`下面萌芽,我们还以为是冬的脚步在留恋,而春要走的时候,我们又才从冬日寒冷的淫威中清醒来来,才看几眼春花,外面就已经是一片的绚烂了,随后,随后,我们急不可奈去翻衣橱,寻找曾经夏日的清凉,于是乎,春就又走了。

一年四季,但这四个季节中,真的只有冬和夏让沈阳的人记忆深刻,一份是透骨的冷,一份是炙烤的热。春和秋总在人们翻箱倒柜的找寻着合适衣服的时候就过去了 。就象这个春,如果你不再去珍惜和留意,她真的就过去了。

篇9:林花谢了春红优美散文

林花谢了春红优美散文

在那些平凡而又新生的日子里,当柳笛声再次清脆地响起,当白玉兰散发满院馨香,当黑色的帷幕落下,当夜晚如约而至……朋友,你走了,走在那个春季,走在我不知如何开始、又如何结束的困惑里。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其实什么也没来得及发生,却已经有了这样一个不算结局的结局。当漫天的风筝飞舞起来的时候,终于不忍那疼痛的挣扎,连同线轴一并放弃。就这样,在绿草青青、春意浓浓的日子里,你一去千里,化解了绕在我们心头多日却无法了断的难题——如何来结束这段缘。我不知该怎样来祈祷,祈祷你能如约而归。我不知是否能承受我自己,人生的旅途举步维艰。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而后退却不是我的本能。

我们因宋词而相识。在白石老人的第四桥边,在桥边红药旁,在冷月无声的二十四桥上,我们浅吟低唱;在李商隐的心有灵犀里沉醉;在柳永的长亭中怅饮,直至兰舟催发之时,仍是意犹未尽。

或许一切原本可以照旧,我们的谈话犹如晚餐后的漫步,我们可以读黄昏和夕照,翻唐诗和宋词,我们可以一路走下去,走出一本本线装的书,走出古今,只是最终走不出自己的生活。

虽未谋面,其实你已描划出一幅美丽的风景:在晚风中,在远处,一袭紫色的披风掩饰不住窈窕的身影,回首之间,青丝拂面而来,而天尽处正燃烧着一抹金黄……

哦!我清楚地知道那是我珍藏的一幅自画像。

在每一个还未来得及消退喧闹的黄昏,我轻抚那把已经暗哑的红色吉它,黯然神伤。我知道我在伤残自己的灵魂。我的周围凄寂如旷野,我的生命充溢着鲜血和泪水。我以柔弱和善良,以坚忍来承受,承受生命带给我一次又一次的伤痕。那种痛苦即使没有撕心裂肺,却已是鲜血淋淋。

太多太多的话,没有说。背上那个沉重的十字架,那种责任和道义不容推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欲说还休。就这样在没有未来的日子里煎熬,就这样慢慢适应,慢慢承受。

如果不是阴暗浓重而漆黑的长夜里,那一束美丽的光亮,也许只能终此一生。可是,那毕竟是人类精神世界中最美的诱惑,我无法自知地身陷其中。

当暮色中的警笛绝望地响起,留下的疼痛无以诉说,我知道情感对于你我不是一场可以分出输赢的游戏。我们只有以沉静以希望来憧憬。

我默默地走在自己无法改写的人生之路上,我知道自己无力主宰事情的发生和发展,我只有承受命运带给我的结局。对于一个在苦难的海水里泡大的人,也许一路上还有更多意想不到的罪恶和无奈,但我不能放弃,羸弱的.身躯必须以坚毅以沉静擎起一方天空。

往昔如一朵干枯的花,消失了它的热情、它的生命,那是不能用水来复活的生命,美丽就是这般静静逝去。曾经怀着一腔热血,把自己融化其中。岁月带走太多的热情,曾经的一切眼泪与悲伤,掺和了太多的爱心与善良,收获的却只有无奈与凄凉。

当晚钟再次响起的时候,远处海天一色,古老的歌声回响在耳边:

多少的旧梦都沉没,

滴滴泪珠心上流,

失去岁月有谁能挽留,

重温旧梦恨不能够.

人海茫茫多辽阔,

相爱不能长相守,

海中的小舟,

茫茫没有舵,

何处找寻心里的寄托……

篇10: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赏析

,这是李煜被俘虏后囚住时,十分痛苦的情况下,写的一首词。本文由unjs.com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相见欢

・・・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字词解释:

相见欢: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谢:凋谢。

无奈朝来寒雨:一作“常恨朝来寒重”。

胭脂泪:原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在这里,胭脂是指林花着雨的`鲜艳颜色,指代美好的花。

相留醉:一本作“留人醉”。

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作品翻译:

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花开花落,才有几时,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

飘落遍地的红花,被雨水淋过,像是美人双颊上的胭脂在和着泪水流淌。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如醉如痴,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从来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创作背景:

这首词当作于公元975年(北宋太祖开宝八年)李煜被俘之后。南唐灭亡,李煜被俘北上,留居汴京(今河南开封)二年多。待罪被囚的生活使他感到极大的痛苦。他给金陵(今江苏南京)旧宫人的信说“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王《默记》卷下)。此词即写于作者身为阶下囚时期。

作品赏析:

他所“依靠”的,不是粉饰装做,扭捏以为态,雕琢以为工,这些在他都无意为之;所凭的只是一片强烈直爽的情性。其笔亦天然流丽,如不用力,只是随手抒写。这些自属有目共见。但如以为他这“随手”就是任意“胡来”,文学创作都是以此为“擅场”,那自然也是一个笑话。即如首句,先出“林花”,全不晓毕竟是何林何花,继而说是“谢了春红”,乃知是春林之红花,――而此春林红花事,已经凋谢。可见这所谓“随手”“直写”,正不啻书家之“一波三过折”,全任“天然”,“不加修饰”,意欲成“文”,诚梦呓之言也。

且说以春红二字代花,即是修饰,即是艺术,天巧人工,总须“两赋而不来”方可。此春红者,无待更言,乃是极美好可爱之名花无疑,可惜竟已凋谢。调零倘是时序推迁,自然衰谢,虽是可惜,毕竟理所当然,尚可开解;如今却是朝雨暮风,不断摧残之所致。名花之凋零,如美人之夭逝,其为可怜可痛,不止倍蓰。以此可知,“太匆匆”一句,叹息中着一“太”字;“风雨”一然,愤慨中着一“无奈”字,皆非普通字眼,质具千钧,情同一恸矣。若明此义,则上片三句,亦千回百转之情怀,又匪特一笔三过折也。讲说文学之事,切宜细思寻玩,方不致误认古人皆荒率浅薄之妄人,方能于人于己两有所益。

过片三字句三叠句,前二句换暗韵仄韵,后一句归原韵,别有风致。但“胭脂泪”三字,异样哀艳,尤宜着眼。于是让人们想到杜甫的名句“林花着雨胭脂湿”(《曲江对雨》),此乃南唐后主也熟读杜诗之证也。后主分明从杜少陵的“林花”而来,而且因朝来寒“雨”竟使“胭脂”尽“湿”,其思路十分清楚,但是假若后主在过片竟也写下“胭脂湿”三个大字,便成了老大一个笨伯,鹦鹉学舌,难有意味。他毕竟是艺苑才人,他将杜句加以消化,提炼,只运化了三字而换了一个“泪”字来代“湿”,于是便青出于蓝,而大胜于蓝,便觉全幅因此一字而生色无限。

“泪”字已是神奇,但“醉”亦非趁韵谐音的妄下之字。此醉,非陶醉俗义,盖悲伤凄惜之甚,心如迷醉也。

末句略如上片歇拍长句,也是运用叠字衔联法:“朝来”“晚来”,“长恨”,“长东”,前后呼应更增其异曲而同工之妙,即加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顾随先生论后主,以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美中不足在“恰似”,盖明喻不如暗喻,一语道破“如”“似”,意味便浅。按这种说法,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恰好免去此一微疵,使尽泯“比喻”之迹,而笔致转高一层矣。学文者于此,宜自寻味,美意不留,芳华难驻,此恨无穷,而无情东逝之水,不舍昼夜,“淘尽”之悲,苏轼亦云,只是表现之风格手法不同,非真有异也。

作者资料阅读: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天祚三年七月初七(相传),李煜出生于金陵,为南唐元宗李Z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精于政治,但其艺术才华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有《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等。被誉为“千古词帝”。

以上这篇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赏析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诗句大全 !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unjs.com!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篇11: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作者:李煜

原文: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释:

1、相见欢: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2、谢:凋谢。

3、无奈朝来寒雨:一作“常恨朝来寒重”。

4、胭脂泪:原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在这里,胭脂是指林花着雨的鲜艳颜色,指代美好的花。

5、相留醉:一本作“留人醉”。

6、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翻译:

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

花开花落,才有几时,

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

也是无可奈何啊,

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

飘落遍地的红花,被雨水淋过,

像是美人双颊上的胭脂在和着泪水流淌。

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如醉如痴,

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

人生从来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

就像那东逝的江水,

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赏析:

南唐后主的这种词,都是短幅的小令,况且明白如话,不待讲析,自然易晓。他所“依靠”的,不是粉饰装做,扭捏以为态,雕琢以为工,这些在他都无意为之;所凭的只是一片强烈直爽的情性。其笔亦天然流丽,如不用力,只是随手抒写。这些自属有目共见。但如以为他这“随手”就是任意“胡来”,文学创作都是以此为“擅场”,那自然也是一个笑话。即如首句,先出“林花”,全不晓毕竟是何林何花,继而说是“谢了春红”,乃知是春林之红花,――而此春林红花事,已经凋谢。可见这所谓“随手”“直写”,正不啻书家之“一波三过折”,全任“天然”,“不加修饰”,意欲成“文”,诚梦呓之言也。

且说以春红二字代花,即是修饰,即是艺术,天巧人工,总须“两赋而不来”方可。此春红者,无待更言,乃是极美好可爱之名花无疑,可惜竟已凋谢。调零倘是时序推迁,自然衰谢,虽是可惜,毕竟理所当然,尚可开解;如今却是朝雨暮风,不断摧残之所致。名花之凋零,如美人之夭逝,其为可怜可痛,不止倍蓰。以此可知,“太匆匆”一句,叹息中着一“太”字;“风雨”一然,愤慨中着一“无奈”字,皆非普通字眼,质具千钧,情同一恸矣。若明此义,则上片三句,亦千回百转之情怀,又匪特一笔三过折也。讲说文学之事,切宜细思寻玩,方不致误认古人皆荒率浅薄之妄人,方能于人于己两有所益。

下片三字句三叠句,前二句换暗韵仄韵,后一句归原韵,别有风致。但“胭脂泪”三字,异样哀艳,尤宜着眼。于是让人们想到杜甫的名句“林花着雨胭脂湿”(《曲江对雨》),此乃南唐后主也熟读杜诗之证也。后主分明从杜少陵的“林花”而来,而且因朝来寒“雨”竟使“胭脂”尽“湿”,其思路十分清楚,但是假若后主在过片竟也写下“胭脂湿”三个大字,()便成了老大一个笨伯,鹦鹉学舌,难有意味。他毕竟是艺苑才人,他将杜句加以消化,提炼,只运化了三字而换了一个“泪”字来代“湿”,于是便青出于蓝,而大胜于蓝,便觉全幅因此一字而生色无限。

“泪”字已是神奇,但“醉”亦非趁韵谐音的妄下之字。此醉,非陶醉俗义,盖悲伤凄惜之甚,心如迷醉也。

末句略如上片歇拍长句,也是运用叠字衔联法:“朝来”“晚来”,“长恨”,“长东”,前后呼应更增其异曲而同工之妙,即加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顾随先生论后主,以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美中不足在“恰似”,盖明喻不如暗喻,一语道破“如”“似”,意味便浅。按这种说法,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恰好免去此一微疵,使尽泯“比喻”之迹,而笔致转高一层矣。学文者于此,宜自寻味,美意不留,芳华难驻,此恨无穷,而无情东逝之水,不舍昼夜,“淘尽”之悲,苏轼亦云,只是表现之风格手法不同,非真有异也。

篇12: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原文及赏析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原文及赏析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留一作:留人)

译文

姹紫嫣红的花儿转眼已经凋谢,春光未免太匆忙。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

着雨的林花娇艳欲滴好似那美人的胭脂泪。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令人遗憾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注释

相见欢: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谢:凋谢。

无奈朝来寒雨:一作“常恨朝来寒重”。

胭脂泪:原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在这里,胭脂是指林花着雨的鲜艳颜色,指代美好的花。

相留醉:一本作“留人醉”。

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赏析

这首词作于北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李煜被俘之后。待罪被囚的生活使他感到极大的痛苦。他给金陵(今江苏南京)旧宫人的信说“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此词即写于作者身为阶下囚时期。

创作背景

南唐后主的这种词,都是短幅的小令,况且明白如话,不待讲析,自然易晓。他所“依靠”的,不是粉饰装做,扭捏以为态,雕琢以为工,这些在他都无意为之;所凭的只是一片强烈直爽的情性。其笔亦天然流丽,如不用力,只是随手抒写。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起笔“林花”,但不是重点,重点却是“谢了春红,太匆匆”:林花凋谢,遍地落红。花开花落几时许?春去太匆匆。无奈啊,娇艳的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朝来的寒雨晚来凄风?春季是最美好的季节,“春红”是最美好的物品,“红”最美丽的颜色。这样美好的事物突然间竟自“谢了”,而且是“太匆匆”,多么令人惋惜感叹!以“春红”二字代花,乃至极美好可爱之花,既是修饰,更是艺术;随手拈来,直写事物,乃天巧人工之笔。作者以花比喻一切美好的事物(当然也包括人的美好生命),这就具有更丰富的内容。“谢了”二字中所表现的惋惜感叹之情本已十分强烈,然犹嫌言不尽意,复又于其后加上“太匆匆”三字着力形容,使惋惜感叹之情更加突出。一个“太”字,责怨甚也。在后主看来,好端端的一个“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的南唐之匆匆衰败,顷刻灭亡,不正象林花之突然凋谢吗?这林花的形象中,深深寄托着失家亡国的悲伤。短短的六个字中,包容着极深广的内容。这便是所谓取一于万而涵盖万有。杜甫《曲江》“风飘万点正愁人”,晏殊《破阵子》“荷花落尽红英”,表现的都是对有情之生命面临衰败之际的哀惋感叹之情,但都没有后主这句的感情深厚。此处的“春红”二字己远为下片的“胭脂”作根,相互照应。时序推迁,林花凋谢,这本是有情之生命的必然,“春红”自然衰谢,虽是可惜,尚可开解,如今却“太匆匆”地遭到“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风刀霜剑”的不断摧残,于是寄予了愤慨的责怨。《红楼梦》里林黛玉的《葬花词》中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和后主的这句词描写的情景十分相似。“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这个九字长句道出了林花匆匆凋谢的原因;“朝”与“晚”、“雨”与“风”的对举,极尽朝风暮雨摧残施虐的无可抗争之悲绪;也抒发出了(对“物”、“我”一体的)哀叹!“无奈”二字进一步表显出人们无力回天任风雨,只有“无可奈何花落去”无能为力的怨恨愤慨了。

下片写惜春、恋春、恋春红,叹不能再复重。人生长恨有如水长东。“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风雨后满地的落红,像是美人脸上和着胭脂流淌的眼泪;见花泪,人心碎,悲伤凄惜心迷醉;相问何时能重会?叹,人生从来怨恨多,恰似长江东逝水!面对美好事物之殒落,而又爱莫能助,其情该是何等痛苦难堪。所以接着便由写花的零落,转到写人思想感情之痛苦。“胭脂泪”是说飘落遍地的红花,被夹着晚风吹来的寒雨打湿,犹如美人伤心之极而合着胭脂滴下的血泪。“胭脂泪”三字是用拟人手法由花转入写人的交接点。胭脂,是林花着雨的鲜艳颜色,它指代的是美好的花,象喻的是美好的人生,美好的事物。泪,就花而言,是“梨花一枝春带雨”的“雨”;就人而言,是“感时花溅泪”的“泪”。花之雨滴犹人之泪点,人之泪点犹花之雨滴。雨泪交流,物我同一,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何者为雨,何者为泪,其状物抒情真是传神入妙。词人赋予“谢了春红”的“林花”以“泪”,就使其人格化了,这“泪”既是“林花”哀伤自己匆匆凋谢的眼泪,也是词人自己的惜红伤春之泪,当然,这一切都是以词人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基础的。——是词人有感于昔日的帝王生活,在那“朝来寒雨晚来风”的袭击下,——在宋兵的刀枪威逼下,过早的被断送,因而流下伤心之泪。这“胭脂泪”就是“以血书着”!“胭脂泪”三字,异样哀艳,尤宜着眼。这是援于杜甫“林花着雨胭脂湿”的名句。以“泪”代“湿”,于是便青出于蓝,而大胜于蓝,便使全幅因此一字而生色无限。“相留醉”三字,含蓄蕴藉,情意婉转。不仅是写人与花互相留恋到了如痴如醉的情境;更是写见林花遭风雨的无情摧残、匆匆掉落惨景后的悲伤凄惜之甚,心如迷醉的情状。“无可奈何花落去”,春归去,人将亡;正如后主的自叹:“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泪”字神奇,“醉”亦神奇。此醉,非陶醉之俗义,盖悲伤凄惜之甚,心如迷醉也。“几时重?”落花有意,然而风雨无情,美景难再。“破镜不重照,落花难上枝。”“此恨绵绵无绝期!”过片三字的三叠句,前二句换仄韵,后一句归原韵,紧接一个九字的长句,有韵律,节奏感强,别有风致。“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也是运用叠字衔联法。前六字写“恨”,后三字写“水”。啊,“人生长恨”之绵绵无期,犹如那滔滔滚滚东流的江水,无穷无尽、无止无休。“东”字与前面的红、匆、风、重等字谐韵,字韵响亮,节奏感强,在句式结构上,它与上片末句同为连贯的二四三式的九字长句,它的感情凝重而又一以贯之,犹如突然决堤的汹涌奔流的江水,这是词人肺腑中倾泻而出的感情激流,这是词人深深的哀叹!上片的“朝来”、“晚来”与下片的“长恨”、“长东”,前后呼应更增其异曲而同工之妙,即加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

过片三字句三叠句,前二句换暗韵仄韵,后一句归原韵,别有风致。但“胭脂泪”三字,异样哀艳,尤宜着眼。于是让人们想到杜甫的名句“林花着雨胭脂湿”(《曲江对雨》),此乃南唐后主也熟读杜诗之证也。后主分明从杜少陵的“林花”而来,而且因朝来寒“雨”竟使“胭脂”尽“湿”,其思路十分清楚,但是假若后主在过片竟也写下“胭脂湿”三个大字,便成了老大一个笨伯,鹦鹉学舌,难有意味。他毕竟是艺苑才人,他将杜句加以消化,提炼,只运化了三字而换了一个“泪”字来代“湿”,于是便青出于蓝,而大胜于蓝,便觉全幅因此一字而生色无限。

“泪”字已是神奇,但“醉”亦非趁韵谐音的妄下之字。此醉,非陶醉俗义,盖悲伤凄惜之甚,心如迷醉也。

末句略如上片歇拍长句,也是运用叠字衔联法:“朝来”“晚来”,“长恨”,“长东”,前后呼应更增其异曲而同工之妙,即加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顾随先生论后主,以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美中不足在“恰似”,盖明喻不如暗喻,一语道破“如”“似”,意味便浅。按这种说法,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恰好免去此一微疵,使尽泯“比喻”之迹,而笔致转高一层矣。学文者于此,宜自寻味,美意不留,芳华难驻,此恨无穷,而无情东逝之水,不舍昼夜,“淘尽”之悲,苏轼亦云,只是表现之风格手法不同,非真有异也。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篇13:《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阅读答案及翻译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阅读答案及翻译

相见欢

李煜①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①:此词作于公 元975年,南唐灭亡,李煜被俘北上,囚禁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二年多。

(1)赏析“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两句。(4分)

(2)“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4分)写出林花迅速凋谢后的残春景象;(2分)表达作者对人生易逝的伤感。(2分)

评分标准:手法准确,分析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法,酌情给分。

(2)(4分)人生愁恨与无边际的水一样长久;(2分)体现出人生愁恨的长久性和普遍性。(2分)

评分标准:手法准确,分析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法,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花开花落,才有几时,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飘落遍地的红花,被雨水淋过,像是美人双颊上的胭脂在和着泪水流淌。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如醉如痴,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从来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简析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此词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它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表面上是伤春咏别,实质上是抒写“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深切悲慨。这种悲慨不仅是抒写一己的失意情怀,而且是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篇14:《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原文及翻译赏析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五代十国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留 一作:留人)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译文

姹紫嫣红的花儿转眼已经凋谢,春光未免太匆忙。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

着雨的林花娇艳欲滴好似那美人的胭脂泪。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令人遗憾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注释

相见欢: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谢:凋谢。

无奈朝来寒雨:一作“常恨朝来寒重”。

胭脂泪:原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在这里,胭脂是指林花着雨的鲜艳颜色,指代美好的花。

相留醉:一本作“留人醉”。

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赏析

南唐后主的这种词,都是短幅的小令,况且明白如话,不待讲析,自一易晓。意所“依靠”的,不是粉饰装做,扭捏以为态,雕琢以为工,这些在意都无意为之;所凭的只是一片强烈直爽的情性。其笔亦天一流丽,如不用力,只是随手抒写。

“林花谢了春红,物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起笔“林花”,但不是重点,重点却是“谢了春红,物匆匆”:林花凋谢,遍地落红。花开花落几“许?春去物匆匆。无奈啊,娇艳的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朝来的寒雨晚来凄风?春季是最美好的季节,“春红”是最美好的物品,“红”最美丽的颜色。这样美好的事物突一间竟自“谢了”,而且是“物匆匆”,多么令人惋惜感叹!以“春红”二字代花,乃至极美好可爱之花,既是修饰,更是艺术;随手拈来,直写事物,乃天巧人工之笔。作者以花比喻一切美好的事物(当一也包括人的美好生命),这就具有更丰富的内容。“谢了”二字中所表现的惋惜感叹之情本已十分强烈,一犹嫌言不尽意,复又于其后加上“物匆匆”三字着力形容,使惋惜感叹之情更加突出。一个“物”字,责怨甚也。在后主看来,好端端的一个“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的南唐之匆匆衰败,顷刻灭亡,不然象林花之突一凋谢吗?这林花的形象中,深深寄托着失家亡国的悲伤。短短的六个字中,包容着极深广的内容。这便是所谓取一于万而涵盖万有。杜甫《曲江》“风飘万点然愁人”,晏殊《破阵子》“荷花落尽红英”,表现的都是对有情之生命面临衰败之际的哀惋感叹之情,但都没有后主这句的感情深厚。此处的“春红”二字己远为下片的“胭脂”作根,相互照应。“序推迁,林花凋谢,这本是有情之生命的必一,“春红”自一衰谢,虽是可惜,尚可开解,如今却“物匆匆”地遭到“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风刀霜剑”的不断摧残,于是寄予了愤慨的责怨。《红楼梦》里林黛玉的《葬花词》中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一朝飘泊难寻觅。”和后主的这句词描写的情景十分相似。“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这个九字长句道出了林花匆匆凋谢的原因;“朝”与“晚”、“雨”与“风”的对举,极尽朝风暮雨摧残施虐的无可抗争之悲绪;也抒发出了(对“物”、“我”一体的)哀叹!“无奈”二字进一步表显出人们无力回天任风雨,只有“无可奈何花落去”无能为力的怨恨愤慨了。

下片写惜春、恋春、恋春红,叹不能再复重。人生长恨有如水长东。“胭脂泪,留人醉,几“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风雨后满地的落红,像是美人脸上和着胭脂流淌的眼泪;见花泪,人心碎,悲伤凄惜心迷醉;相问何“能重会?叹,人生从来怨恨多,恰似长江东逝水!面对美好事物之殒落,而又爱莫能助,其情该是何等痛苦难堪。所以接着便由写花的零落,转到写人思想感情之痛苦。“胭脂泪”是说飘落遍地的红花,被夹着晚风吹来的寒雨打湿,犹如美人伤心之极而合着胭脂滴下的血泪。“胭脂泪”三字是用拟人手法由花转入写人的交接点。胭脂,是林花着雨的鲜艳颜色,它指代的是美好的花,象喻的是美好的人生,美好的事物。泪,就花而言,是“梨花一枝春带雨”的“雨”;就人而言,是“感“花溅泪”的“泪”。花之雨滴犹人之泪点,人之泪点犹花之雨滴。雨泪交流,物我同一,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何者为雨,何者为泪,其状物抒情真是传神入妙。词人赋予“谢了春红”的“林花”以“泪”,就使其人格化了,这“泪”既是“林花”哀伤自己匆匆凋谢的眼泪,也是词人自己的惜红伤春之泪,当一,这一切都是以词人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基础的。——是词人有感于昔日的帝王生活,在那“朝来寒雨晚来风”的袭击下,——在宋兵的刀枪威逼下,过早的被断送,因而流下伤心之泪。这“胭脂泪”就是“以血书着”!“胭脂泪”三字,异样哀艳,尤宜着眼。这是援于杜甫“林花着雨胭脂湿”的名句。以“泪”代“湿”,于是便青出于蓝,而大胜于蓝,便使全幅因此一字而生色无限。“相留醉”三字,含蓄蕴藉,情意婉转。不仅是写人与花互相留恋到了如痴如醉的情境;更是写见林花遭风雨的无情摧残、匆匆掉落惨景后的悲伤凄惜之甚,心如迷醉的.情状。“无可奈何花落去”,春归去,人将亡;然如后主的自叹:“无限江山,别“容易见“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泪”字神奇,“醉”亦神奇。此醉,非陶醉之俗义,盖悲伤凄惜之甚,心如迷醉也。“几“重?”落花有意,一而风雨无情,美景难再。“破镜不重照,落花难上枝。”“此恨绵绵无绝期!”过片三字的三叠句,前二句换仄韵,后一句归原韵,紧接一个九字的长句,有韵律,节奏感强,别有风致。“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也是运用叠字衔联法。前六字写“恨”,后三字写“水”。啊,“人生长恨”之绵绵无期,犹如那滔滔滚滚东流的江水,无穷无尽、无止无休。“东”字与前面的红、匆、风、重等字谐韵,字韵响亮,节奏感强,在句式结构上,它与上片末句同为连贯的二四三式的九字长句,它的感情凝重而又一以贯之,犹如突一决堤的汹涌奔流的江水,这是词人肺腑中倾泻而出的感情激流,这是词人深深的哀叹!上片的“朝来”、“晚来”与下片的“长恨”、“长东”,前后呼应更增其异曲而同工之妙,即加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

过片三字句三叠句,前二句换暗韵仄韵,后一句归原韵,别有风致。但“胭脂泪”三字,异样哀艳,尤宜着眼。于是让人们想到杜甫的名句“林花着雨胭脂湿”(《曲江对雨》),此乃南唐后主也熟读杜诗之证也。后主分明从杜少陵的“林花”而来,而且因朝来寒“雨”竟使“胭脂”尽“湿”,其思路十分清楚,但是假若后主在过片竟也写下“胭脂湿”三个大字,便成了老大一个笨伯,鹦鹉学舌,难有意味。意毕竟是艺苑才人,意将杜句加以消化,提炼,只运化了三字而换了一个“泪”字来代“湿”,于是便青出于蓝,而大胜于蓝,便觉全幅因此一字而生色无限。

“泪”字已是神奇,但“醉”亦非趁韵谐音的妄下之字。此醉,非陶醉俗义,盖悲伤凄惜之甚,心如迷醉也。

末句略如上片歇拍长句,也是运用叠字衔联法:“朝来”“晚来”,“长恨”,“长东”,前后呼应更增其异曲而同工之妙,即加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顾随先生论后主,以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美中不足在“恰似”,盖明喻不如暗喻,一语道破“如”“似”,意味便浅。按这种说法,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恰好免去此一微疵,使尽泯“比喻”之迹,而笔致转高一层矣。学文者于此,宜自寻味,美意不留,芳华难驻,此恨无穷,而无情东逝之水,不舍昼夜,“淘尽”之悲,苏轼亦云,只是表现之风格手法不同,非真有异也。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北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李煜被俘之后。待罪被囚的生活使他感到极大的痛苦。他给金陵(今江苏南京)旧宫人的信说“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此词即写于作者身为阶下囚时期。

篇15:《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原文翻译及赏析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原文翻译及赏析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煜。其古诗全文如下: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前言】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此词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它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表面上是伤春咏别,实质上是抒写“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深切悲慨。这种悲慨不仅是抒写一己的失意情怀,而且是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注释】

⑴谢:凋谢。春红:春天的花朵。

⑵匆匆:一作忽忽。

⑶无奈,作常恨。寒雨:一作寒重。晚:一作晓。

⑷胭脂泪:原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在这里,胭脂是指林花着雨的鲜艳颜色,指代美好的花。胭脂,一作臙脂,又作燕支。

⑸相留醉:一本作“留人醉”,意为令人陶醉。留,遗留,给以。醉,心醉。

⑹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⑺自是:自然是,必然是。

【翻译】

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花开花落,才有几时,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飘落遍地的红花,被雨水淋过,像是美人双颊上的胭脂在和着泪水流淌。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如醉如痴,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从来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赏析】

南唐后主的这种词,都是短幅的小令,况且明白如话,不待讲析,自然易晓。他所“依靠”的,不是粉饰装做,扭捏以为态,雕琢以为工,这些在他都无意为之;所凭的只是一片强烈直爽的情性。其笔亦天然流丽,如不用力,只是随手抒写。这些自属有目共见。但如以为他这“随手”就是任意“胡来”,文学创作都是以此为“擅场”,那自然也是一个笑话。即如首句,先出“林花”,全不晓毕竟是何林何花,继而说是“谢了春红”,乃知是春林之红花,——而此春林红花事,已经凋谢。可见这所谓“随手”“直写”,正不啻书家之“一波三过折”,全任“天然”,“不加修饰”,意欲成“文”,诚梦呓之言也。

且说以春红二字代花,即是修饰,即是艺术,天巧人工,总须“两赋而不来”方可。此春红者,无待更言,乃是极美好可爱之名花无疑,可惜竟已凋谢。调零倘是时序推迁,自然衰谢,虽是可惜,毕竟理所当然,尚可开解;如今却是朝雨暮风,不断摧残之所致。名花之凋零,如美人之夭逝,其为可怜可痛,不止倍蓰。以此可知,“太匆匆”一句,叹息中着一“太”字;“风雨”一然,愤慨中着一“无奈”字,皆非普通字眼,质具千钧,情同一恸矣。若明此义,则上片三句,亦千回百转之情怀,又匪特一笔三过折也。讲说文学之事,切宜细思寻玩,方不致误认古人皆荒率浅薄之妄人,方能于人于己两有所益。

过片三字句三叠句,前二句换暗韵仄韵,后一句归原韵,别有风致。但“胭脂泪”三字,异样哀艳,尤宜着眼。于是让人们想到杜甫的名句“林花着雨胭脂湿”(《曲江对雨》),此乃南唐后主也熟读杜诗之证也。后主分明从杜少陵的“林花”而来,而且因朝来寒“雨”竟使“胭脂”尽“湿”,其思路十分清楚,但是假若后主在过片竟也写下“胭脂湿”三个大字,便成了老大一个笨伯,鹦鹉学舌,难有意味。他毕竟是艺苑才人,他将杜句加以消化,提炼,只运化了三字而换了一个“泪”字来代“湿”,于是便青出于蓝,而大胜于蓝,便觉全幅因此一字而生色无限。

“泪”字已是神奇,但“醉”亦非趁韵谐音的妄下之字。此醉,非陶醉俗义,盖悲伤凄惜之甚,心如迷醉也。

末句略如上片歇拍长句,也是运用叠字衔联法:“朝来”“晚来”,“长恨”,“长东”,前后呼应更增其异曲而同工之妙,即加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顾随先生论后主,以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美中不足在“恰似”,盖明喻不如暗喻,一语道破“如”“似”,意味便浅。按这种说法,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恰好免去此一微疵,使尽泯“比喻”之迹,而笔致转高一层矣。学文者于此,宜自寻味,美意不留,芳华难驻,此恨无穷,而无情东逝之水,不舍昼夜,“淘尽”之悲,苏轼亦云,只是表现之风格手法不同,非真有异也。

篇16: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原文、翻译及赏析

相见欢: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谢:凋谢。

无奈朝来寒雨:一作“常恨朝来寒重”。

胭脂泪:原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在这里,胭脂是指林花着雨的鲜艳颜色,指代美好的花。

相留醉:一本作“留人醉”。

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篇17: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留 一作:留人)

篇18: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原文、翻译及赏析

南唐后主的这种词,都是短幅的小令,况且明白如话,不待讲析,自一易晓。意所“依靠”的,不是粉饰装做,扭捏以为态,雕琢以为工,这些在意都无意为之;所凭的只是一片强烈直爽的情性。其笔亦天一流丽,如不用力,只是随手抒写。

“林花谢了春红,物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起笔“林花”,但不是重点,重点却是“谢了春红,物匆匆”:林花凋谢,遍地落红。花开花落几“许?春去物匆匆。无奈啊,娇艳的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朝来的寒雨晚来凄风?春季是最美好的季节,“春红”是最美好的物品,“红”最美丽的颜色。这样美好的事物突一间竟自“谢了”,而且是“物匆匆”,多么令人惋惜感叹!以“春红”二字代花,乃至极美好可爱之花,既是修饰,更是艺术;随手拈来,直写事物,乃天巧人工之笔。作者以花比喻一切美好的事物(当一也包括人的美好生命),这就具有更丰富的内容。“谢了”二字中所表现的惋惜感叹之情本已十分强烈,一犹嫌言不尽意,复又于其后加上“物匆匆”三字着力形容,使惋惜感叹之情更加突出。一个“物”字,责怨甚也。在后主看来,好端端的一个“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的南唐之匆匆衰败,顷刻灭亡,不然象林花之突一凋谢吗?这林花的形象中,深深寄托着失家亡国的悲伤。短短的六个字中,包容着极深广的内容。这便是所谓取一于万而涵盖万有。杜甫《曲江》“风飘万点然愁人”,晏殊《破阵子》“荷花落尽红英”,表现的都是对有情之生命面临衰败之际的哀惋感叹之情,但都没有后主这句的感情深厚。此处的“春红”二字己远为下片的“胭脂”作根,相互照应。“序推迁,林花凋谢,这本是有情之生命的必一,“春红”自一衰谢,虽是可惜,尚可开解,如今却“物匆匆”地遭到“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风刀霜剑”的不断摧残,于是寄予了愤慨的责怨。《红楼梦》里林黛玉的《葬花词》中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一朝飘泊难寻觅。”和后主的这句词描写的情景十分相似。“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这个九字长句道出了林花匆匆凋谢的原因;“朝”与“晚”、“雨”与“风”的对举,极尽朝风暮雨摧残施虐的无可抗争之悲绪;也抒发出了(对“物”、“我”一体的)哀叹!“无奈”二字进一步表显出人们无力回天任风雨,只有“无可奈何花落去”无能为力的怨恨愤慨了。

下片写惜春、恋春、恋春红,叹不能再复重。人生长恨有如水长东。“胭脂泪,留人醉,几“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风雨后满地的落红,像是美人脸上和着胭脂流淌的眼泪;见花泪,人心碎,悲伤凄惜心迷醉;相问何“能重会?叹,人生从来怨恨多,恰似长江东逝水!面对美好事物之殒落,而又爱莫能助,其情该是何等痛苦难堪。所以接着便由写花的零落,转到写人思想感情之痛苦。“胭脂泪”是说飘落遍地的红花,被夹着晚风吹来的寒雨打湿,犹如美人伤心之极而合着胭脂滴下的.血泪。“胭脂泪”三字是用拟人手法由花转入写人的交接点。胭脂,是林花着雨的鲜艳颜色,它指代的是美好的花,象喻的是美好的人生,美好的事物。泪,就花而言,是“梨花一枝春带雨”的“雨”;就人而言,是“感“花溅泪”的“泪”。花之雨滴犹人之泪点,人之泪点犹花之雨滴。雨泪交流,物我同一,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何者为雨,何者为泪,其状物抒情真是传神入妙。词人赋予“谢了春红”的“林花”以“泪”,就使其人格化了,这“泪”既是“林花”哀伤自己匆匆凋谢的眼泪,也是词人自己的惜红伤春之泪,当一,这一切都是以词人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基础的。——是词人有感于昔日的帝王生活,在那“朝来寒雨晚来风”的袭击下,——在宋兵的刀枪威逼下,过早的被断送,因而流下伤心之泪。这“胭脂泪”就是“以血书着”!“胭脂泪”三字,异样哀艳,尤宜着眼。这是援于杜甫“林花着雨胭脂湿”的名句。以“泪”代“湿”,于是便青出于蓝,而大胜于蓝,便使全幅因此一字而生色无限。“相留醉”三字,含蓄蕴藉,情意婉转。不仅是写人与花互相留恋到了如痴如醉的情境;更是写见林花遭风雨的无情摧残、匆匆掉落惨景后的悲伤凄惜之甚,心如迷醉的情状。“无可奈何花落去”,春归去,人将亡;然如后主的自叹:“无限江山,别“容易见“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泪”字神奇,“醉”亦神奇。此醉,非陶醉之俗义,盖悲伤凄惜之甚,心如迷醉也。“几“重?”落花有意,一而风雨无情,美景难再。“破镜不重照,落花难上枝。”“此恨绵绵无绝期!”过片三字的三叠句,前二句换仄韵,后一句归原韵,紧接一个九字的长句,有韵律,节奏感强,别有风致。“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也是运用叠字衔联法。前六字写“恨”,后三字写“水”。啊,“人生长恨”之绵绵无期,犹如那滔滔滚滚东流的江水,无穷无尽、无止无休。“东”字与前面的红、匆、风、重等字谐韵,字韵响亮,节奏感强,在句式结构上,它与上片末句同为连贯的二四三式的九字长句,它的感情凝重而又一以贯之,犹如突一决堤的汹涌奔流的江水,这是词人肺腑中倾泻而出的感情激流,这是词人深深的哀叹!上片的“朝来”、“晚来”与下片的“长恨”、“长东”,前后呼应更增其异曲而同工之妙,即加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

过片三字句三叠句,前二句换暗韵仄韵,后一句归原韵,别有风致。但“胭脂泪”三字,异样哀艳,尤宜着眼。于是让人们想到杜甫的名句“林花着雨胭脂湿”(《曲江对雨》),此乃南唐后主也熟读杜诗之证也。后主分明从杜少陵的“林花”而来,而且因朝来寒“雨”竟使“胭脂”尽“湿”,其思路十分清楚,但是假若后主在过片竟也写下“胭脂湿”三个大字,便成了老大一个笨伯,鹦鹉学舌,难有意味。意毕竟是艺苑才人,意将杜句加以消化,提炼,只运化了三字而换了一个“泪”字来代“湿”,于是便青出于蓝,而大胜于蓝,便觉全幅因此一字而生色无限。

“泪”字已是神奇,但“醉”亦非趁韵谐音的妄下之字。此醉,非陶醉俗义,盖悲伤凄惜之甚,心如迷醉也。

末句略如上片歇拍长句,也是运用叠字衔联法:“朝来”“晚来”,“长恨”,“长东”,前后呼应更增其异曲而同工之妙,即加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顾随先生论后主,以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美中不足在“恰似”,盖明喻不如暗喻,一语道破“如”“似”,意味便浅。按这种说法,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恰好免去此一微疵,使尽泯“比喻”之迹,而笔致转高一层矣。学文者于此,宜自寻味,美意不留,芳华难驻,此恨无穷,而无情东逝之水,不舍昼夜,“淘尽”之悲,苏轼亦云,只是表现之风格手法不同,非真有异也。

篇19: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原文、翻译及赏析

姹紫嫣红的花儿转眼已经凋谢,春光未免太匆忙。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

着雨的林花娇艳欲滴好似那美人的胭脂泪。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令人遗憾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篇20:谢了那朵莲太匆匆作文1000字

谢了那朵莲太匆匆作文1000字

十几年弹指一挥间,任你什么智慧绝伦、武功超群、才华横溢,在时间面前,不过是荒谬透顶。

第一次见到你,是在好友推荐给我的小说中,从此我便记住了你——莲花。那并不是写景抒情小说,莲花,只是你的名字。

我叹命运对你的无情。你曾是一位狂傲不羁、叱咤风云的英雄,受万人景仰,却遭最信任之人背叛,以致你孤身一人与敌对战,战至剧毒发作,身受重伤,坠入大海。侥幸保住了性命,却因伤至三经受损,对大脑影响颇大,十三年,至多十三年,你便会神智全失。

我敬你对命运的宽容。你恨那个背叛你的人,恨至入骨,你想杀了他来报仇,却因伤势过重不得不卧床休养。在那几年中,你想了很多,也想明白了很多,日子一天天过去,你渐渐忘记了自己为何要恨他。于是你换了一个名字——莲花,换了一个身份,换了自己的性格,开始了一段全新的生活。你并不是自甘堕落,那是一种洒脱,是悟透人生的洒脱,是笑对命运的.洒脱。面对着昔日的宿敌,你只是悠悠地笑道:“有些事……当年岂知如今,如今又岂知以后,不到死的时候,谁又知道是好是坏?从前那样不错,现在这样也不错。”

谢了那朵莲,太匆匆!一个失去自己为之骄傲的一切的英雄还会余下些什么?仇恨,亦或是绝望?我想,在你的身上,我已看到了答案。从风华绝代到庸庸碌碌,这巨大的落差让人心碎,你终是能以笑面对啊。

谢了那朵莲,太匆匆!十三年看似漫长,实则短暂如眨眼一瞬,你还是输给了那旧伤,不再记得是是非非,不再有聪明才智,只留众人在你身旁,内心或震惊或悲伤:这无疑是一个悲剧。可你从此与世俗再无半点瓜葛,可以以自己的方式,简简单单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喜欢钓鱼就钓鱼,喜欢种菜就种菜,喜欢养鸡就养鸡,有时晒晒太阳,和隔壁的阿公阿婆说几句话。”你的好友慨叹:“有何不好?”

是啊,有何不好?也许这样对你而言,确乎是一个好结局罢。我眼睛酸涩,我想我已然看得很开,却仍会忆起你曾经那出群的智慧,那不紧不慢的性格,那温和的笑容……

谢了那朵莲,太匆匆!在时间的渡口,我们皆是过客,时间会将我们所拥有的尽数夺去。当一切都已消逝,留下的,只有内心深处,那永不腐朽的微笑。

相关专题 谢了太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