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能手作文

无响应小飞船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无响应小飞船”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捕蛇能手作文(共27篇),方便大家学习。

篇1:捕蛇能手作文

捕蛇能手作文

我家住在兰家山的脚下。春季,这里是蛇出没最多的地方,一般人在春季里不敢轻意上后山。我家邻居隋英却例外。他约有十三四岁,高高的个子,黑里透红的圆脸上嵌着对水灵灵的'大眼睛,高鼻梁下长着两片薄嘴唇,一看就知道是个健壮的小伙儿。他可真是个捕蛇的能手。我常看到他,毫无顾忌地玩弄一条条小蛇。

星期天下午,我从外面买菜回来,正碰上李阿姨往屋里拿草垫子。 “蛇!”李阿姨惊叫一声,丢下草垫子跑开了。我心一惊,出了一身冷汗,惊慌地跑了几步,定神一看,这条蛇有二尺来长,二指多粗,蛇皮上有土黄色和褐色的花纹,脖子上的花纹是红色和绿色,全身光滑油亮,我一眼就认出这是一条野鸡脖子蛇。这家伙吐着芯子,挺着脖子爬了 几下。突然,猛地朝前一窜,我吓得“妈呀!”一声,扔下菜篮跑到妈妈身边。这时,隋英从西院跑过来,他镇定地说: “蛇惊了,你们快关门!”我和妈妈急忙跑出去把门关上,我从门缝往里看,只见隋英等蛇平静了,便从后面慢慢地移向蛇。我的心突突地跳着,为他捏一把汗。突然,隋英向前一扑想捏住蛇的脖子,没料到狡猾的蛇掉转头,张开口,瞪着绿得发亮的眼睛向隋英扑来。我急得一身冷汗,蛇要是咬他一口,他可就没命了。只见隋英巧妙地一闪,跳到蛇的身后,两眼盯住蛇头,还没等蛇转过身来,他一步蹿上去,用手一抓,死死地捏住蛇颈,然后往上一提,就把蛇拎了起来。这下蛇急坏了,它发出丝丝的尖叫,尾巴乱甩,但怎么也回不了头。隋英使劲地捏着蛇颈,用力地抡起来,然后朝地上一摔,蛇“啪”的一声掉在地上,身子动了两下就死了。

篇2:捕蛇作文

这个国庆节,我的生活可真是丰富多彩,有第一次坐高铁旅行,有游美丽的千岛湖……其中,最难忘的当属惊险又刺激的捕蛇活动了。

记得那天是10月2号,我们在千岛湖镇下面的一个乡村里,那里山清水秀,真是个让人去了一次还想去的地方。上午,我约上妹妹,跟着爸爸、舅舅一起,去水库大坝上玩。

乡村里的空气真清新,我们一路有说有笑,妹妹还不时地哼着歌。突然,妹妹的歌声嘎然而止,代替的是一声尖叫:“蛇,有蛇!”爸爸赶紧拎起妹妹后退。我也赶紧往后退。果然面前有一条蛇,只见它头大大的呈三角形,与颈部可明显区分,头侧土黄的,背面棕黑色。我们想绕道而行,可是那条蛇毫不知趣地拦在路上,“咝咝”的吐着蛇信子,好像在说:“这是我的地盘,闲人免入!”舅舅气极了说:“看我怎么收拾你!”只见舅舅随手捡起路边的树枝就往蛇的七寸处打过去。蛇一看苗头不对,就赶快飞“爬”而去。眼看那条蛇就要钻进洞了,舅舅一个机灵就固定住了蛇的七寸之处。我们也没闲着,纷纷齐上阵,不一会蛇就被我们打晕了。舅舅顺势把蛇拉了出来。一看,惊道:“这是五步蛇呢,可真惊险!”

我还是第一次在野外看到活的蛇。我连忙用爸爸的手机上网一查,果真是五步蛇,很毒的呢!它一定是出来觅食,不幸碰上了这位捕蛇界的“武林高手”——舅舅。

这是一次又惊险又刺激的捕蛇活动。真是太惊险了,小朋友们见着蛇还是躲着走,可不能自己去捕蛇哦!

篇3:捕蛇作文

蒋氏眼泪汪汪地说完这段话后就含泪道别了柳宗元,走向捕蛇的山路了。留下柳宗元在原地沉思:蒋氏说的这番话完全是这几十年来当地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一字一句都饱含着百姓们的艰苦与悲惨。真是听者落泪,闻者伤悲。有道是“苛政猛于虎也”,今日所闻,果然如此。可是,我又能做些什么呢?想到这里,柳宗元摇头叹息地离去了。过了几天,柳宗元又去找蒋氏。还没去到就远远地看到蒋氏家门口挂着两个白色的灯笼,他心里一惊,快步地走上前去。还没进门口,便听到了妇人和小孩的哭声,刚进屋蒋氏的尸体赫然地摊在厅中央,顿时心里明白了,心中充满了悲痛。跪坐在地上的妇人一见有人来,就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的眼泪,道:“这位大爷来寒舍,不知所为何事?”柳宗元顿首答道:“我本是蒋兄的一位故人,今日突来探访,却见如此悲惨的景象,不知蒋兄遭何变故突然离世?”那妇人一听便恸哭了起来,拉着旁边的小男孩说道:“我俩是他的妻儿,这几十年来我们这里严苛重税,夫君靠捕毒蛇抵赋税,十二年来倒也有惊无险,相安无事。谁知前日上山捕蛇时不小心反被毒蛇所咬不幸身亡。妇人略顿了顿,哽咽着说:“夫君一家三代都死于捕蛇这事儿上。如今儿子尚小,还不懂得如何捕蛇,难继祖业,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我俩今后拿什么去缴纳赋税啊?”说完母子二人又抱头大哭了起来。柳宗元听了心情更加悲痛,心如刀割:如此重税,以致民不聊生,我该何为!肉食者何为啊!一个时代的大儒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永远地留在了中唐的历史坐标上。

篇4:捕蛇作文

在上周二的上午,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搬着凳子,到大操场里临时搭建的电影棚里看电影,电影的题目是《捕蛇少年》。

那是几个小毛孩,其中有两个孩子武艺高强,他们有智有谋,是几个机智勇敢的孩子。

就在这时,前方战线的新四军不知什么原因得到错误消息,不能出战。领导就派了几个军人前去捎个信,可是不到几天,那几个人就牺牲了。正巧,他们就遇到了这几个孩子,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背负着前方战线几百个新四军的生命。

就这样,他们踏上了艰巨又困难的路······

这部电影最令我记忆犹新的地方是:当那个拿着枪的鬼子的头儿,一步步向孩子逼近时,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一个鬼子向那个鬼子头儿的脑袋上“嘣”的一声,鬼子头倒下了。

英烈们,你们安息吧,是你们用生命和鲜血染红了那鲜艳的五星红旗;是你们维护了中国的尊严;是你们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生活环境,我们知足了。英烈们,你们用生命蹭出的熊熊烈火还没有熄灭,你们共同的心愿就要实现了,你们要看清楚。虽然你们的肉身已经消失了,但是,你们的精神还依旧存在,将世世代代用传下去。我们要向那几个懂事的孩子学习,学习他们那种对祖国的热爱。虽然我现在还不能为祖国做贡献,但是,我会好好学习,长大做个科学家,把祖国变得繁荣昌盛。

篇5:捕蛇作文

我家住在兰家山的脚下。春季,这里是蛇出没最多的地方,一般人在春季里不敢轻意上后山。我家邻居隋英却例外。他约有十三四岁,高高的个子,黑里透红的圆脸上嵌着对水灵灵的大眼睛,高鼻梁下长着两片薄嘴唇,一看就知道是个健壮的小伙儿。他可真是个捕蛇的能手。我常看到他,毫无顾忌地玩弄一条条小蛇。

星期天下午,我从外面买菜回来,正碰上李阿姨往屋里拿草垫子。“蛇!”李阿姨惊叫一声,丢下草垫子跑开了。我心一惊,出了一身冷汗,惊慌地跑了几步,定神一看,这条蛇有二尺来长,二指多粗,蛇皮上有土黄色和褐色的花纹,脖子上的花纹是红色和绿色,全身光滑油亮,我一眼就认出这是一条野鸡脖子蛇。这家伙吐着芯子,挺着脖子爬了几下。突然,猛地朝前一窜,我吓得“妈呀!”一声,扔下菜篮跑到妈妈身边。这时,隋英从西院跑过来,他镇定地说:“蛇惊了,你们快关门!”我和妈妈急忙跑出去把门关上,我从门缝往里看,只见隋英等蛇平静了,便从后面慢慢地移向蛇。我的心突突地跳着,为他捏一把汗。突然,隋英向前一扑想捏住蛇的脖子,没料到狡猾的蛇掉转头,张开口,瞪着绿得发亮的眼睛向隋英扑来。我急得一身冷汗,蛇要是咬他一口,他可就没命了。只见隋英巧妙地一闪,跳到蛇的身后,两眼盯住蛇头,还没等蛇转过身来,他一步蹿上去,用手一抓,死死地捏住蛇颈,然后往上一提,就把蛇拎了起来。这下蛇急坏了,它发出丝丝的尖叫,尾巴乱甩,但怎么也回不了头。隋英使劲地捏着蛇颈,用力地抡起来,然后朝地上一摔,蛇“啪”的一声掉在地上,身子动了两下就死了。

篇6:捕蛇作文

唐代散文大家柳宗元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捕蛇者说》,记叙了那个时代捕蛇者悲剧的生活,借以抨击了当时“赋敛之毒毒于毒蛇之毒”的社会政治,也使我们知道了那时候还有一种以捕蛇为生的职业,而且这种职业充满了危险,浸透着劳动者的血泪。

其实,我们的时候也有捕蛇者。我们知道,每到火热的夏天,蛇就会出洞透气。在这个时候,就会有一部分人,带上特别的工具,逾颓垣,钻山洞,四处捕蛇,成为新时代的.捕蛇者。

但是,新旧时代的捕蛇者毕竟是很不同的。

其一,唐代的捕蛇者其捕蛇是出于被逼无奈,为一种职业,而当代的捕蛇者是为利益所驱使,完全出于自愿。

其二,唐代的捕蛇者专捕“黑须而白章”的“异蛇”,而当代的捕蛇者则什么蛇都捕。捕“异蛇”是为了治病,而什么蛇都捕则主要是为了吃。

其三,唐代的捕蛇者是有选择的捕蛇,因此并不破坏生态平衡,而当代的捕蛇者却是焚林而猎,涸泽而渔,所过之后几无孑遗。这无疑是斩断了生物链上的重要一环,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失衡。

当代捕蛇者的过度捕蛇所造成的生态失衡,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严重的鼠患。由于失去了蛇这个天敌,鼠类的繁殖失去了制衡,鼠的家庭迅速地扩大起来,而鼠族的兴旺,立即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鼠要摄入它要毁坏庄稼,糟蹋粮食,鼠是啮齿类,它要咬烂衣服损坏家具;更重要的是,鼠是疾病的传播者,它向人类传播霍乱、疟疾等一系列瘟疫。鼠族与人类可谓不共戴天。

当代的捕蛇者已经给自己包括在内的人类带来了如此重大的损失和伤害,是应该检讨自己的行为,约束自己的捕蛇的时候了。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并不是这样,许多捕蛇者仍在盲目地捕蛇,捕蛇者的队伍在不断扩大,捕蛇的行为也越来越频繁。

为什么人在捕蛇问题上会如此地丧失理智?仔细考察一下,就会发现:原来,捕蛇者的后面存在一个巨大的市场,除医治跌打损伤等病要炮治蛇药需一定数量的蛇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南方以蛇肉为美味,而且食客众多,需要大量蛇肉。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仅广州市一地每年蛇肉的交易量就高达十吨,若每条蛇以一公斤的重量计算,广州每年就有一万条蛇上了餐桌。正由于如此,在利益的驱动下,就有人要不顾一切地去捕蛇了。

因此,要维护生态平衡,防止滥捕滥杀蛇类,除加大有关保护蛇类知识的宣传外,关键是要规范蛇药市场和饮食行业,把蛇肉从餐桌上撤下来,斩断供销链条,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这样才可能彻底地保护人类的朋友——蛇类。

篇7:捕蛇妇

捕蛇妇_900字

立秋的那天,我陪同母亲去乡下参加一位亲戚的婚宴,那时是中午,天气依旧停留在夏日的炎热,我涂抹了大量的防晒霜,可汗水还是不停的流着。好不容易上了车,帮母亲抢了个靠窗的位子,自己只能奔去车的最后一排高坐,由于座位太高,我坐得极不舒服,汗冒得更凶了,我开始有点后悔了。心里头盼望着快点到站。

随着车渐渐的远离这个城市,车上的人也越来越少,座位空出了许多,我于是离开了这个极高的位子来到了一个坐在双座的中年女人旁边,轻声说道,“我坐在你旁边吧。”她极迅速的移到里面,我跨过座位下的一个大竹篓,坐在了她的身旁。过了一会儿,她微笑着问我,“你应该读高中了吧?”我回答道,“是啊,我马上就高三了,您的孩子呢?”她自豪的说,“这才刚通过高考呢,没考好。只上了个二本,原本是可以上重本的。”我微笑着,“二本也算不错的了。”我一不小心踢到了脚下的竹篓,于是就问她,“你天天到城里来卖什么啊?”她说,“就卖点鱼和青蛙,在乡下池塘里捕的。”我望着她:由于生活的艰辛而晒得黝黑的皮肤,然而双目却炯炯有神,高挺的鼻子衬托出农村女子的坚韧与自强。“如果不是皮肤较黑,您其实挺漂亮的。”我对她说道。她对我笑着说,“没办法,家里两个孩子都要上学,负担很重,只有拼命的劳作。”是啊,农村人的生活就正如蜜蜂一样,是不见天日的勤劳与辛苦。而作为一个学生的自己,自恃成绩较优异,就整日的听歌与玩耍,在学习上没有过一丝勤奋。想到这里,我开始羞愧与自己的行为了。

谈话让时间过得很快。我对她说了声再见后就和母亲下了车,开始聊那个妇人。

“那个女人很厉害的,天天跑到城里来卖蛇。”母亲对我说道。

“什么?卖蛇?不可能吧?不是卖鱼和青蛙吗?”我诧异的问道。

“鱼和青蛙也卖,但蛇卖的`最多。”

“那蛇是生的还是死的?”

“肯定是生的啊,她很勇敢的,还当场为买蛇的人杀蛇呢!”

我惊住了,我实在是难以想象一个妇女每天去池沼里捕蛇,然后清早乘车到城里来卖蛇,最后甚至还要赤手空拳去杀蛇!作为一个农村女子,她勇敢;作为一位母亲,她坚毅。她拥有的坚毅与勇气令我深深敬畏。我久久难以忘怀,头脑里一遍又一遍的回忆着她深刻的面孔:黝黑的皮肤,炯炯有神的双目,高挺的鼻子……

作者:断翅膀的天平

篇8:捕蛇者说

捕蛇者说

捕蛇者说

【名师名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说”的特点;

2.理解本文衬托、对比写法;

3.掌握本文的词语;

4.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

[难点、重点分析]

1.这篇课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分析:这篇课文可分三部分。第1段为第1部分,交代捕蛇的缘由。第2~4段,通过与蒋氏的对话揭示赋敛之毒甚于捕蛇。第5段为第三部分,点明“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主旨。全文是按“缘起――访查――询问――感情”的顺序来写的。

2.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以哪件事为主?

分析:本文共写了两件事,即捕蛇之危险和赋敛之毒害,以写后者为主。

写赋敛之毒,是通过捕蛇和纳税两件事的对比,用蛇之毒衬托出来的。两件事又是主要通过访问蒋氏得知的。

3.课文是怎样运用反衬手法卒章显志的?

分析:文章形象介绍“永州之野产异蛇”,“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但永州人却“争奔走焉”,这一矛盾现象,就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接着作者通过一个典型人物的身世经历,解剖了这一奇怪现象的本质。蒋氏已三代人得到捕蛇的“好处”,但说起来却“甚戚”;作者建议他免去这种苦差,他却“汪然出涕”,于是通过他的诉说,我们看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社会黑暗图画,这是以“捕蛇”来反衬“赋敛之毒”。在蒋氏的谈话中也处处运用了反衬手法。如用“斯役(捕蛇)之不幸”反衬“复吾赋之不幸”,用蒋氏“独存”反衬乡邻“非死则徙”,用自己能“弛然而卧”反衬乡民之鸡犬不宁,用“一岁之犯死者二”反衬乡邻的“旦旦有是”等。经过层层反衬铺垫,作者最后感叹“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卒章显志,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主题思想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4.本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1)用对比、衬托手法来突出文章的主题。

文中写了毒蛇和赋敛之毒两方面的内容。而写毒蛇之毒主要是为了通过对比来突出赋敛之毒的。

例如,在第1段中,作者着力去写毒蛇之毒、捕蛇之险,但因献蛇可以顶替交纳租税,所以永州人就争相捉毒蛇。通过这一对比,已暗示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一主题。

第4段中,为了说明“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之不幸之甚”这一情况,作者又把捕蛇和纳税作了一系列对比。例如:文中写出乡邻们被赋税逼得走投无路,到处“死者相藉”,而蒋氏却能“以捕蛇独存”。乡邻们被逼税的悍吏们责骂骚扰,“哗然而骇”,被弄得鸡犬不宁;而蒋氏尚能“弛然而卧”,“熙熙而乐”,“甘食其土之有”。乡邻们遭受折磨熬煎“旦旦有是”,蒋氏“一岁犯死者”仅仅两次。纳税或者捕蛇,最终都是死路一条,可是蒋氏因捕蛇,可以死在交纳租税的乡邻们之后。

通过具体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一主题。

(2)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课文中对异蛇的形象及剧毒的`描写,对“乡邻之生日蹙”的情景的描写,对悍吏骚扰情况的描写,对蒋氏感情的发展和变化、内心活动、神情态貌的描写,都生动传神。教师在讲解这一特点时,可以结合课文具体分析。

5.《捕蛇者说》难句例解。

以啮人,无御之者。

①假设而兼有连贯关系的复句。这类复句通常的次序是假设偏句在前,结果在后。

②“以”,有人认为用法同“而”,连词,这里不取。因为从文气来看,并不通畅。

我们以为,或可看成作“用”讲的介词,后面省去“以”的连带成分“毒牙”一类的东西,也可以用代词“之”代替“毒牙”等。同样结构如《论语・宪问》:“以告者过也。”或说同“已”,时间副词。又如:“其闻之者,吾以除之矣。”(《国语・晋语》)“王以和三晋伐秦,秦必不敢言救宋。”(《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齐王》)

译文:用(毒牙)咬了人,就没有能够抵御它的。

若毒之乎?

“毒”,名词增加了意动用法,“毒之”是“以之为毒”,下文“又安敢毒耶?”就是“又安敢毒之耶?”省去宾语“之”。“毒”作“恨”讲,《广雅・释言》:“毒,憎也。”又如:“死者不毒,夺者不愠。”(《孙膑兵法・行篡》)“如此,则上无私威之毒。”(《韩非子・用人》)或说“毒”作“害”讲,参阅下文“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说明。

译文:你把这差事当作灾难吗?

饥渴而顿踣。

①因果复句的紧缩形式,“而”表示承接,有人曾经认为因果本身就包含着承接的因素。

②“顿”,《说文》:“下首也。”段玉裁认为应当是“顿首”,即以头叩地。引申为“止”为“停”。“踣(b6)”,《说文》:“僵也。”又,“走”部:“逭,僵也。”“踣”、“这”是一个字。《六代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僵”是向前倒覆,“踣”也是向前倒覆。

译文:因为饥饿(到极点),口渴(到极点),就停下来向前面一倒。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往往”不同于今天作频率副词用的“往往”,而是作“从这里到那里,从那里到这里”讲,《说文》:“往,之也。”就是“到”。《陈涉世家》有“卒中往往语”,用法相同。“往往”的后面有连词“而”连接它后面的动词“死”,是“往往”作为动词的句法环境。又,《观巴黎油画记》是19世纪作品,文中“往往留象于馆”的“往往”,跟今天词义相同。解释词义常常需要跟分析句子结构联系起来,不能孤立地就词释词。

段玉裁注《说文》“毒”字:“往往犹历历也。”“相”既不表互指,也不表偏指,而是表示递相,即“一个接着一个”。又如“父子相继”,只能是子继父不能是父继子。

译文:来来往往死掉的,尸体一个压着一个。

吾恂恂而起。

“恂”,《说文》:“信心也。”“恂恂”意思是很有信心。上文说“虽鸡狗不得宁焉”,那是由于没有干捕蛇的事,“捕蛇者”由于有“蛇”,就怀有信心。

译文:我满怀信心地起身。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①包孕句。主语“太医”因承前者,及物动词“募”的宾语又是假设复句,“有能捕之者”是无主句,“当其租入”的主语“莅事者”明显可知,因此省略。

②“租人”不当“税收”讲,不是一个词,《柳河东集》其他地方也不见“租入”。“当其租人”是兼语短语,“租”是兼语,“入”是兼语后面的谓语,音义同“纳”,亦即“缴纳”。有人把“当其租”作为“入”的状语,恐属欠妥。“当”前面或可加上介词结构“以之”。

译文:招募有能够捕到蛇的,就(把蛇)当作那个租税交给国家。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①单句,用设问形式表示强烈的感叹,正面的意思是“不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也”。“孰”,《尔雅,释诂》:“准也。”

②“赋”,税;“敛”,征收。“毒”,一解释为“厚”,跟本句无关;一解释为“害人之草往往而生”。“毒”是漫生的害人的草,译成现代汉语是“毒害”,仍旧是名词,只是比“毒”的本义引申了一步。又如:“若毒之乎?”“毒”增加意动用法,就是“若以之为毒乎”,也就是“你把这差事当作毒害么”;“又安敢毒耶”,“毒”也增加意动用法,后面省宾语“之”,意思是“又怎么敢把这差事当毒害呀”。

③“甚”,音义同“善”,也就是“贤”,江苏泰兴方言还读“善”为xiān。又如《礼记・内则》:“具二牲,献其贤者于宗子。”《广韵・下平声・一先》:“贤,善也。”又如:“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贤”也不是只讲品德,而是讲条件,“贤”就是“善”,也就是“甚”。“贤”古.写作“欧”,《说文》“臣”部:“坚也,古文以为‘贤’字。”杨树达《释贤》:“人坚则贤……坚乃能耐也。”这样看来,“甚”作“胜”讲并非由于假借,而是由于引申。又,在“是蛇”前面可以加上比较的介词“於”。或说“甚”是形容词增加比较性能的用法。

译文:谁知道赋税征收的毒害有比这种蛇更严重的呢?

苛政猛于虎也。

王引之《经义述闻》认为“苛政”的“政”是“征”字的借用,亦即“繁重的赋税”,现在还有人据以为说。王氏所说未必可信,因为“苛政”毒害的方面很多,“苛政”只是一个方面。柳宗元所引出于《礼记・檀弓》,王引之讲的是《礼记》,那里也应当是“苛政”。训诂学有两个原则:凡用本字讲得通的就不用借字;训释某个词义不但在本句讲得通,到了别处也讲得通。古籍中用“苛政”的很多,如:“除其苛政。”(《晋书・武帝纪》)《北史・周武帝纪》)

译文:苛刻的政治比老虎更厉害啊。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819),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早年曾在朝中作官,政治上有抱负,有理想。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王叔文执掌朝政,采取了一些改革政治的措施,如取消巧立名目的额外赋税,查办贪官污吏等等,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积极参加这次革新,是核心人物之一,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这年他32岁。这次革新很快就遭到失败。王叔文被杀,参与者都被惩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十年后,柳宗元又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今广西柳州)任刺史。最后死在柳州,死时才46岁。《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章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触,行文较为自由灵活。“说以感动为先”(李善),文中蕴含着感情,这是“说”的一大特点。《捕蛇者说》中就蕴含着柳宗元当时的悲愤之情。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独具特色,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研究这点。

篇9:《捕蛇者说》

《捕蛇者说》

课题                捕蛇者说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3    本教时为第一教时     备课日期11月 8日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 熟读课文。

2. 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板书课题和作者:   捕蛇者说     柳宗元

简介文体和作者:说,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解(现在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唐德宗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798)又考取博学宏词科。先后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和监察御史里行(即见习御史)。唐顺永贞元年(805),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任礼部员外郎。但这场改革仅历时7个月就失败了,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柳宗元的贬地永州(州治在今湖南零陵市),在当时是相当荒僻落后地区。司马是刺吏的助手,有职无权。柳宗元在这里住了将近十年,到元和十年(815)才被改派到柳州当刺史。在刺史任上取得显著政绩。但因长期内心抑郁,健康状况恶化,终于病死在柳州,年仅47岁。

柳宗元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象生动,语言简练,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他还写了不少政治和哲学/论文。在诗词创作上,善于用简朴疏淡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他的诗文稿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

二、检查预习

学生活动

自读一遍课文,二人小组互读。

教师活动

教师出示投影片,检查学生对下列字音掌握的情况。

啮(niè)   御(yù)   得而腊(xī)之     挛l(luán wǎn)

瘘(lòu)   疠(lì)   当(dàng)其租入   嗣(sì)

几(jī)死者   戚(qī)  莅(lì)事者

篇10:捕蛇少年观后感

捕蛇少年观后感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多媒体教室看了一场有意义的电影,题目是《捕蛇少年》。

故事的内容大致讲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两个小朋友在玩耍的时候,遇见了一位被敌人不停追捕的新四军战士。正在紧急关头,这位新四军吧“地防图”交给了水生,并希望他们把另外半张地图找到后一起交给另一个新四军战士。

四位少年在途中好几次遇到敌人,都用巧妙的方法战胜了敌人,最后,把图交到了新四军手上,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影片中的四位少年非常勇敢,非常机智。他们在遇到敌人的时候不慌张,并与敌人展开巧妙地周旋,躲开敌人的.追杀,而且能够想到用蛇的身体来藏信息,躲过了敌人的搜查,骗过敌人的眼睛,最终在卧底新四军叔叔的帮助下取得了胜利。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多么幸福,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学习,将来建设我们美好的祖国,做个有用的人。

篇11:捕蛇者说

捕蛇者说

捕蛇者说

【名师名案】

[教学目标 ]

1.了解“说”的特点;

2.理解本文衬托、对比写法;

3.掌握本文的词语;

4.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

[难点、重点分析]

1.这篇课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分析:这篇课文可分三部分。第1段为第1部分,交代捕蛇的缘由。第2~4段,通过与蒋氏的对话揭示赋敛之毒甚于捕蛇。第5段为第三部分,点明“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主旨。全文是按“缘起――访查――询问――感情”的顺序来写的。

2.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以哪件事为主?

分析:本文共写了两件事,即捕蛇之危险和赋敛之毒害,以写后者为主。

写赋敛之毒,是通过捕蛇和纳税两件事的对比,用蛇之毒衬托出来的。两件事又是主要通过访问蒋氏得知的。

3.课文是怎样运用反衬手法卒章显志的?

分析:文章形象介绍“永州之野产异蛇”,“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但永州人却“争奔走焉”,这一矛盾现象,就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接着作者通过一个典型人物的身世经历,解剖了这一奇怪现象的本质。蒋氏已三代人得到捕蛇的“好处”,但说起来却“甚戚”;作者建议他免去这种苦差,他却“汪然出涕”,于是通过他的诉说,我们看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社会黑暗图画,这是以“捕蛇”来反衬“赋敛之毒”。在蒋氏的谈话中也处处运用了反衬手法。如用“斯役(捕蛇)之不幸”反衬“复吾赋之不幸”,用蒋氏“独存”反衬乡邻“非死则徙”,用自己能“弛然而卧”反衬乡民之鸡犬不宁,用“一岁之犯死者二”反衬乡邻的“旦旦有是”等。经过层层反衬铺垫,作者最后感叹“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卒章显志,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主题思想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4.本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1)用对比、衬托手法来突出文章的主题。

文中写了毒蛇和赋敛之毒两方面的内容。而写毒蛇之毒主要是为了通过对比来突出赋敛之毒的。

例如,在第1段中,作者着力去写毒蛇之毒、捕蛇之险,但因献蛇可以顶替交纳租税,所以永州人就争相捉毒蛇。通过这一对比,已暗示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一主题。

第4段中,为了说明“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之不幸之甚”这一情况,作者又把捕蛇和纳税作了一系列对比。例如:文中写出乡邻们被赋税逼得走投无路,到处“死者相藉”,而蒋氏却能“以捕蛇独存”。乡邻们被逼税的悍吏们责骂骚扰,“哗然而骇”,被弄得鸡犬不宁;而蒋氏尚能“弛然而卧”,“熙熙而乐”,“甘食其土之有”。乡邻们遭受折磨熬煎“旦旦有是”,蒋氏“一岁犯死者”仅仅两次。纳税或者捕蛇,最终都是死路一条,可是蒋氏因捕蛇,可以死在交纳租税的乡邻们之后。

通过具体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一主题。

(2)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课文中对异蛇的形象及剧毒的描写,对“乡邻之生日蹙”的情景的描写,对悍吏骚扰情况的描写,对蒋氏感情的发展和变化、内心活动、神情态貌的描写,都生动传神。教师在讲解这一特点时,可以结合课文具体分析。

5.《捕蛇者说》难句例解。

以啮人,无御之者。

①假设而兼有连贯关系的复句。这类复句通常的次序是假设偏句在前,结果在后。

②“以”,有人认为用法同“而”,连词,这里不取。因为从文气来看,并不通畅。

我们以为,或可看成作“用”讲的介词,后面省去“以”的连带成分“毒牙”一类的东西,也可以用代词“之”代替“毒牙”等。同样结构如《论语・宪问》:“以告者过也。”或说同“已”,时间副词。又如:“其闻之者,吾以除之矣。”(《国语・晋语》)“王以和三晋伐秦,秦必不敢言救宋。”(《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齐王》)

译文:用(毒牙)咬了人,就没有能够抵御它的。

若毒之乎?

“毒”,名词增加了意动用法,“毒之”是“以之为毒”,下文“又安敢毒耶?”就是“又安敢毒之耶?”省去宾语“之”。“毒”作“恨”讲,《广雅・释言》:“毒,憎也。”又如:“死者不毒,夺者不愠。”(《孙膑兵法・行篡》)“如此,则上无私威之毒。”(《韩非子・用人》)或说“毒”作“害”讲,参阅下文“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说明。

译文:你把这差事当作灾难吗?

饥渴而顿踣。

①因果复句的紧缩形式,“而”表示承接,有人曾经认为因果本身就包含着承接的因素。

②“顿”,《说文》:“下首也。”段玉裁认为应当是“顿首”,即以头叩地。引申为“止”为“停”。“踣(b6)”,《说文》:“僵也。”又,“走”部:“逭,僵也。”“踣”、“这”是一个字。《六代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僵”是向前倒覆,“踣”也是向前倒覆。

译文:因为饥饿(到极点),口渴(到极点),就停下来向前面一倒。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往往”不同于今天作频率副词用的.“往往”,而是作“从这里到那里,从那里到这里”讲,《说文》:“往,之也。”就是“到”。《陈涉世家》有“卒中往往语”,用法相同。“往往”的后面有连词“而”连接它后面的动词“死”,是“往往”作为动词的句法环境。又,《观巴黎油画记》是19世纪作品,文中“往往留象于馆”的“往往”,跟今天词义相同。解释词义常常需要跟分析句子结构联系起来,不能孤立地就词释词。

段玉裁注《说文》“毒”字:“往往犹历历也。”“相”既不表互指,也不表偏指,而是表示递相,即“一个接着一个”。又如“父子相继”,只能是子继父不能是父继子。

译文:来来往往死掉的,尸体一个压着一个。

吾恂恂而起。

“恂”,《说文》:“信心也。”“恂恂”意思是很有信心。上文说“虽鸡狗不得宁焉”,那是由于没有干捕蛇的事,“捕蛇者”由于有“蛇”,就怀有信心。

译文:我满怀信心地起身。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①包孕句。主语“太医”因承前者,及物动词“募”的宾语又是假设复句,“有能捕之者”是无主句,“当其租入”的主语“莅事者”明显可知,因此省略。

②“租人”不当“税收”讲,不是一个词,《柳河东集》其他地方也不见“租入”。“当其租人”是兼语短语,“租”是兼语,“入”是兼语后面的谓语,音义同“纳”,亦即“缴纳”。有人把“当其租”作为“入”的状语,恐属欠妥。“当”前面或可加上介词结构“以之”。

译文:招募有能够捕到蛇的,就(把蛇)当作那个租税交给国家。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①单句,用设问形式表示强烈的感叹,正面的意思是“不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也”。“孰”,《尔雅,释诂》:“准也。”

②“赋”,税;“敛”,征收。“毒”,一解释为“厚”,跟本句无关;一解释为“害人之草往往而生”。“毒”是漫生的害人的草,译成现代汉语是“毒害”,仍旧是名词,只是比“毒”的本义引申了一步。又如:“若毒之乎?”“毒”增加意动用法,就是“若以之为毒乎”,也就是“你把这差事当作毒害么”;“又安敢毒耶”,“毒”也增加意动用法,后面省

[4] [5]

篇12:螳螂捕蛇说课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

(2)、了解按观察过程进行记叙描写的方法。

(3)、懂得故事所阐明的道理。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螳螂捕蛇》。

显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

(2)、了解观察过程进行记叙描写的方法。

(3)、懂得故事所阐明的道理。

3、了解蒲松龄及《聊斋志异》

4、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先朗读课文。比谁读音准确。

(学生开始朗读,教师及时指正,及时评价及时正音。)

结合联系三,读停顿。

同学认真大声朗读课文。

再请几个同学朗读。

齐读课文。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对照注解译读课文,如有疑难,可与同桌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8分钟后,请学生复述故事内容。然后看谁译讲正确。

显示有疑难及关键的字词。

译讲方法,先读一句原文,解释重点词,最后连起来翻译。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错,请帮助纠正。

偶 以尾击柳 攫 行 状 攧 甚 审视 去 厉 殊无所见 竟 觇 大疑 革

围 临

10、自由朗读课文

讨论

在这篇文章中处处流露出他仔细观察的痕迹,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登觇 审视 渐近临之 视

看出按什么样的顺序记叙?借张姓者从远到近的观察顺序。

具体观察到什么事物?蛇和螳螂

观察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蛇,用文中的语句说。

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側倾跌之状。

告诉我们这是一条怎样的蛇?

巨大,力量大,痛苦深。但与螳螂比应该是强的。

那么其中的螳螂有是怎样的?从形体上讲,哪句话写出它的特点?

然审视殊无所见。

但是螳螂又是怎样战胜蛇的,课文用哪些语句说?

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

研读这几句话分析螳螂如何战胜,用自己的话语说。

占据有利位置,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刺入深,持之以恒。

这也是这篇文章要告诉大家的道理

12.插图是为了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服务,大家觉得这篇课文的插图有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通过为课文插图指瑕,从课文语句“巨蛇围如碗”和“殊无所见”的分析中得出蛇画得太小,而螳螂画得太大了的谬误。学会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景和物的方法,并能举一反 回忆第四单元的《牡丹图》与《斗牛图》来加深印象,从而养成观察的习惯。

在明确本文的中心之后,可以让学生讲述有类似课文的“以己之长,攻敌之短”道理的故事。[提示]历史上诸如火烧赤壁等历史上“以弱胜强” 的著名战役均可说明问题;还有像济公故事中的蟋蟀斗公鸡等也可。

作业布置

(1)反复诵读,做到熟练背诵

学习古文言文短篇小说,不仅要读懂,还要注意积累,因此学习文言文,特别是名句名篇,更要做到熟练背诵。

(2)读后学写,以写促读

以《螳螂捕蛇》为基础展开丰富想象,按观察顺序,结合心理活动等描写方法,将原文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这样做不仅可以练笔,提高写作水平,还可以加深对原小说的理解,做到以写促读。

《螳螂捕蛇》评课

《螳螂捕蛇》是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训练课文,这一单元的重点是“观察、反映生活(景和物)”。邵老师的这节课能扣住单元重点,教学目标明确,注重朗读及译讲课文,能使学生把握文章中心。

邵老师以介绍作者及作品导入,多次要求学生个别或集体朗读课文,教师并且指出了朗读文言文不仅应注意朗读准字音,还要注意朗读节奏和语调。我觉得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加强文言文朗读的确很重要,能培养良好的语感,能为阅读、理解浅近的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朗读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译讲课文,这样就能化难为简,便于疏通文意。

在译讲基础上,布置的几个思考题

能够让学生深入课文,进行挖掘,从而悟出文章的中心:只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

要求学生观察插图描绘得好不好这个环节,也能够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觉得新鲜,从而更深地理解课文。

有一点可供商榷:讲授课文时,可多联系以前学过的文言文知识,使学生触类旁通。

重视基本功 发挥自主性

让学生懂得观察、反映周围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周围景物的习惯,逐步提高观察和反映周围景物的能力是教材设计《螳螂捕蛇》这篇文言短篇小说的目的所在。邵老师的公开课很好的达到了这一效果。

一.成功处理了教材,克服了文言文相对枯燥的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鉴于学生刚进入中学正式学习文言文,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缺少一定的文言知识的积累;同时不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写此文的现实意义批判功能。所以邵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这一内容进行大胆地舍弃,在课上不作要求,而放在学生课外自主的积累中。

学生初步理顺文章后,邵老师重点让学生分析比较了文中的螳螂和蛇。结合初中生的个性特点,充分利用了动物形象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归纳,弄清了文章的主旨。

二.成功挖掘了教材,拓展了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邵老师特别强调了在对字、词、句的落实,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传统重点。与此同时,邵老师还利用了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剖析插图,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谈自己的看法。这一做法,既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考察了学生对文章的具体理解和掌握程度,更为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和表述观点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把教材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三.结合文言文的特点,突出了朗读训练

“读”是古文学习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邵老师也安排了大量的朗读,而且形式多样,层次清晰,与授课进度、学生掌握的程度结合紧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邵老师对于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读音给予了及时的纠正。并适时讲解文言字词,让学生在纠正自己的错误过程中取得进步。这种做法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了“45分钟内”的效率。

总而言之,邵老师的公开课目标明确,流程清晰。邵老师讲解生动,学生积极活跃。方方面面都值得我好好学习。

篇13:螳螂捕蛇说课稿

一、说教材:

《螳螂捕蛇》这篇文言短篇小说是义务教材浙江版初中第一册第五单元3课。这一单元所选的三篇文章都是围绕既定的单元目标而组织在一起的。其共同点便在于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景与物,才能准确真实地去反映生活。本单元是紧承第四单元“观察、反映生活——人和事”,进一步让学生懂得观察、反映周围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周围景物的习惯,逐步提高观察和反映周围景物的能力。另外,由于本文是初一学生接触的第四篇文言文,因此,应制定以下教学目的:

(1)、能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

(2)、了解按观察过程进行记叙描写的方法。

(3)、懂得故事所阐明的道理。

二、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学法

叶圣陶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教师要成为“善教者”,就必须进行学法指导,因为“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螳螂捕蛇》是一篇短篇文言小说。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也无议论语。但实际上,诗人却巧妙地以事寓理,告诉读者“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可采用“读、讲、想、议”的教学法。

(1)读: 读包括预读和导读。预读就是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包括字典、词语手册),学会文中生字,初步理解文意,为导读铺平道路。导读,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要求的读。

(2)讲: 由于文言语句精炼,句中常常有省略成分,且有“然、以、之、以”等“一词多义”的语法现象,教师如不认真讲解并予以归纳,学生很难理解与掌握。

(3)引: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按什么观察顺序来反映螳螂捕蛇的,并能找出相应的词语加以解说。从对螳螂为何能杀死巨蛇的原因的讨论中来理解课文寄寓的深刻道理。

(4)议: 是想的延伸,是对读、讲、想三个教学过程的升华。结合单元要求,为课文插图指瑕。学会如何观察,要养成观察的习惯。

2.说教具准备

由于文言文非常讲究句读,因而读起来琅琅上口。《螳螂捕蛇》是一篇短篇小说,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掌握句读的停顿,应准备录音机和一盘课文范读带。通过学生的读与磁带范读的对照,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正确读法。

三、说教学设计

1.教学过程

根据这篇小说的特点,所制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其课堂结构具体分以下步骤:

[1]提出要求,布置预习。

由于本文的大部分疑难词语,学生可以通过课文注释及词语手册疏通字词,余下词语可以采用学生提问,小组讨论或集体讨论等形式加以解决。

请学生为文中插图指瑕,借此引起学生注意与兴趣。“书上居然也画错了!”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论语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兴趣才会有动力,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这一环节为学生的自学课文指明了方向。

[2]练习诵读,感知课文。

文言小说,韵律和谐,诵读起来琅琅上口。确定基调、分辨重音、注意停顿、读出节奏。学习古文,必须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反复朗读还不够,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品读,细嚼慢咽,才能静心领会其中所寄寓的深意。进而能口译课文,完成课文的字词教学。要力求有所悟,最后熟读成诵。

[3]抓住核心,深入挖掘。

文章的核心是学会观察的方法,理解寄寓的道理,并养成分析的习惯。联系刚学过的课文《百草园》第二段的写景顺序(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先写静态的植物与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动物),来思考本文作者是按什么观察顺序来反映螳螂捕蛇的,并能找出相应的词语加以解说,同时通过板书1加以明确。

附板书1:

远近观察顺序

觇、见 审视近临 视

蛇 螳螂

展开大讨论,从分析螳螂为何能杀死巨蛇的原因的讨论中来理解课文寄寓的深刻道理。

通过为课文插图指瑕,从课文语句“巨蛇围如碗”和“殊无所见”的分析中得出蛇画得太小,而螳螂画得太大了的谬误。学会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景和物的方法,并能举一反三,回忆第四单元的《牡丹图》与《斗牛图》来加深印象,从而养成观察的习惯。

[4]归纳概括,知识迁移。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省略句。用前面所学课文的“然、以、之、以”等多义词来启发学生对这些多义词的理解。

在明确本文的中心之后,可以让学生讲述有类似课文的“以己之长,攻敌之短”道理的故事。[提示]历史上诸如火烧赤壁等历史上“以弱胜强” 的著名战役均可说明问题;还有像济公故事中的蟋蟀斗公鸡等也可。

2.作业布置

(1)反复诵读,做到熟练背诵

学习古文言文短篇小说,不仅要读懂,还要注意积累,因此学习文言文,特别是名句名篇,更要做到熟练背诵。

(2)读后学写,以写促读

以《螳螂捕蛇》为基础展开丰富想象,按观察顺序,结合心理活动等描写方法,将原文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这样做不仅可以练笔,提高写作水平,还可以加深对原小说的理解,做到以写促读。

篇14:捕蛇的教案

教学目标

一、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理解对比的写法。

三、了解封建社会繁重的赋税及老百姓的痛苦生活,从而增强对新社会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对比的写法。唐代中期的赋税之毒。作者所处的政治环境。

教学难点:了解封建社会繁重的赋税及老百姓的痛苦生活,从而增强对新社会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以情致导

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冬,孔子因鲁国内乱,北行入齐。途中经过泰山之麓时,只见一个妇人伏于坟头上痛哭不止。孔子便命子路前去,询问她何以这般悲伤。妇人含泪答道:“先前,我公公被猛虎所食;后来,我的丈夫又被猛虎所食;现在,我的儿子又被猛虎吞食了。”孔子问:“那你为何不远远离开这里呢?”妇人道:“因为这里没有暴政啊!”孔子听罢,长叹一声,对身边的学生言道:“你们须记住,暴政远比猛虎还要凶残啊!”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柳宗元因主张政治改革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在这个荒僻落后的地区生活了近,目睹当地人民“非死则徙尔”的悲惨景象,感到有责任用自己的笔来反映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希望最高统治者能借此体察民情,推行善政。

唐朝中后期,战争频繁,先后发生过安史之乱,对吐蕃战争等。全国户口锐减,朝廷随意增设税收官,多立名目,旧税加新税,没有限制,使人民负担日益加重。尽管在唐德宗建中元年颁布了两税法(分夏、秋两次缴税,即课文中说的“岁赋其二”),但各类苛捐杂税并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多。人民在重赋逼迫下逃往他乡,但悍吏仍不放过,“有流亡则摊出,已重者愈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非死则徙尔”

三、自读课文,理解文意

1、充分利用书上的注意和工具书,读准字音,扫除阅读障碍。

2、自己边读课文边看书下注释,试着理解文章的意思。

3、同座互相口译课文,找出书中有疑难的词句,以待交流。

四、朗读课文,讨论交流

1、学生朗读(注意从词意上更正学生的读音错误。)

2、学生讨论文章的句读,每组派代表示读,教师指正。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做到发音准确,节奏鲜明。不多读一字,也不少读一字,更不错字一字

4、全班齐读。

5、学生质疑,教师组织讨论,并作好点评讲解。

6、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补充点拨。

注意提醒学生注意文中的特殊语法现象、词类活用、虚词用法及词的古今异义变化。

五、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指名学生谈谈读了课文后的感触。

2、找出文章的抒情句和中心句。

课文在最后一段中议论抒情说:“呜咽!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可见,作者认为赋敛之毒比蛇毒更厉害,下面我们来看看蛇怎么毒,赋敛又怎么毒?

学生讨论后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1)在第一段中画出表现蛇毒的语句。

分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觉一下黑色地底纹上布满了白色的花纹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如果我们碰到这种蛇会怎么办?永州的人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争”字说明了什么?

(2)有多少人能得到这个差使呢?

(3)蒋氏三代“专其利”,按理来说,应该感到很高兴才对,事实上是不是如此呢?这又说明了什么?

注意引导学生从蒋氏的神态变化(“貌若甚戚者”“蒋氏大戚”)和矛盾心理(捕蛇虽不幸却又比缴赋税幸运的种种生活状况的对比)来感悟文章的主旨。

(4)文章结尾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是期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试想:如果察民情的人得到了它,会不会采取措施减轻农民的负担,让人民过上比较安定的生活?(柳宗元作为一名封建社会的官吏,能够同情下层劳动人民遭受的苦难,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观人风者”身手。我认为,柳宗元的愿望不可能实现。就当时社会现实来说,政治极端腐败,战乱频繁,统治者为了维护政权,千方百计加重赋税,巧取豪夺,根本不顾人民的死活。大多数官吏关心的是如何攫取更大的权力和聚敛更多的财富,哪里有什么善心来减轻人民的负担。

(5)讨论文中“呜咽!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一句应该怎么读。

4、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学生悟读。

5、学生悟读。

6、指句示读,要求:节奏鲜明、语调适当、语速适中。

7、全班齐读。

课后习题

1、《捕蛇者说》的作者是____朝的著名文学家_________,他的字是_____,他的作品收集在《____________》。

2、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通过记述蒋氏祖孙三代的遭遇,发出了“______________”的感慨。

3、文中写蒋氏的自述,始终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蒋氏从各个角度将捕蛇的不幸和赋税带来的不幸加以对比:以他“捕蛇独存”和乡邻“___________”相对比;以他“_______________ ”和乡邻的“鸡狗不得宁”相对比;以他的“一岁之犯死者二”和乡邻“____________ ”相对比;以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乡邻的“先死”说明捕蛇的不幸。

4、文中提到的“永之人争奔走焉”的原因是什么?(用文段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样理解文段中蒋氏“专其利”中的“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足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 )以啮人,( )无御之者。

【参考答案】

1、唐,柳宗元,子厚,《柳河东集》

2、苛政猛于虎也

3、之生日蹙,熙熙而乐,旦旦有是哉,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4、当其租入

5、所谓的“利”是用蒋氏祖父和父亲的生命以及自己的九死一生换来的,其实是更大的不幸,进一步说明了当时封建统治的残暴。

6、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异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篇15:捕蛇的教案

设计意图:

平时在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幼儿玩绳子时,幼儿除了用绳子进行跳绳,还会用绳子玩出许多的花样。会把绳子变成圆圈跳跃,会变成小河进行跨跳,还会变成门玩过城门的游戏,还发现有的幼儿把绳子在地上甩,转着玩。从幼儿的活动中,我捕捉到了一个话题,可以变成蛇玩,于是设计了该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愉悦的游戏中练习甩、躲闪的动作技能。

2、在游戏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以及对民间游戏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塑料长绳、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师幼共同玩“石头、剪刀、布”跨步游戏。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用绳在地上甩,请幼儿说说像什么?(像蛇)

2、提问:刚才老师是怎么玩的?(用手“甩”的)

3、请幼儿自由在原地玩耍,练习甩的动作。

4、幼儿听鼓声快、慢练习甩。

5、教师提问:蛇除了会向前游,还会向哪游?(向后游、向左游、向上游)

6、幼儿自由练习向不同的方向学蛇游,练习甩的动作。

7、游戏《捕蛇》,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强调要求。

(1)幼儿自己一个人玩“捕蛇”的游戏。

规则:听好音乐玩“捕蛇”的游戏,当音乐停顿的地方赶快用脚踩到绳子,表示捕到了蛇。听音乐反复游戏数次。

(2)两个幼儿合作玩“捕蛇”的游戏。

规则:一位幼儿做捕蛇者,另一位幼儿拿好绳做蛇,捕蛇幼儿的脚踩到绳,表示捕到了蛇.

8、幼儿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三、结束放松活动。

把绳当作小动物的尾巴,玩“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幼儿边游戏边进教室。

活动反思:

幼儿园应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发展幼儿动作技能的同时,更应重视幼儿运动兴趣的培养及运动过程中愉悦情感的激发。根据大班幼儿身体协调性强,竞争意识浓,渴求交往。通过活动开发幼儿潜能,获得有关身体、情感、知识和社会性的发展。让孩子们在参与、体验、合作的过程中学习技能,感受快乐。

篇16:捕蛇的教案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二熟读课文,背诵第四、五段。

教学设想:

尽可能多读几遍课文。因为课文读不熟,疏通文意困难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文言语感。本课教学目的和训练重点,都规定了背诵四、五两段,熟读才好成诵。读课文的方法,尽量有所变化,使学生爱读、乐读。

理解课文基本内容,抓住四、五两段适当做些分析。理解全文主旨和蒋氏陈述的主要意思和感情。

疏通文意是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基础,要指导学生认真对照注解完成这项工作。但不搞对评。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熟读课文。

二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一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得顺畅。

⊙生自读一遍课文对照注解,出声朗读。

二人小组互读。纠正读音错误,读好句中停顿。

教师出示小卡片或小黑板,检查学生对下列字音掌握的情况。

啮(niè)御(yǜ)得而腊(xī)之挛踠(luán wǒn)

瘘(lòu)疠(lì)当(dàng)其租入嗣(sì)

几(jī)死者戚(qī)莅(lì)事者日蹙(cù)

殚(dān)转徙(xǐ)顿踣(bó)呼嘘(xū)

曩(nǒng)悍(hàn)吏隳(hūi)突

恂恂(xún)而起缶(fǒu)谨食(sì)之苛(kē)政

孰(shú)知以俟(sì)夫观人风者

[说明]检查字音掌握情况的同时,适当提示字义或词义。

请几位学生读课文,每位读一段。随时正音。

教师范读课文。提出要求:边听边思考每句的大意。

二疏通文意。

二人小组,对照注解疏通每一句大意。

布置作业:

一熟读课文,至少读两遍。二完成课后练习三(做在书上)。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理解全文主旨。

二背诵四、五段。

教学过程:

一集体疏通文意。

二人小组提出有疑难的语句,其他同学解答,都解答不了的,教师提示或自己直接解答。

[说明]书上注解比较详尽,学生能读懂大部分语句的意思。疑难多出在没有注解的语句上。例如“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教师引导学生先弄明白“若”“复”“赋”“甚”四个字的意思,然后启发学生断句(读准句中停顿),最后结合“则吾斯役之不幸”引导学生考虑疑难句的句意,他们便会明白了。疏通文意,切忌逐字逐句的对译,着重在明白每句主要的意思。有时弄明白一个词或两三个词,整句就明白了,但即使这样,也是以疏通句子的大意为重点,不必讲解古代汉语语法知识,确有必要讲时,也要适度,为明白句意服务。同请几个学生每人一段串译大意。

二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判断课文主旨。

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判断全文主旨。

理解第四段内容

讨论:

(1)全段话中,哪一句是蒋氏答话的中心?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2)这一句以下的内容,分作几层意思?具体说一说。

(分作两层:先说过去的60年,极言赋敛之苦;后说现在,极言悍吏扰民,索租之急)

(3)这段蒋氏的自述,哀而不伤,更令人感到悲痛。试举一两例并作简要说明。

(①“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蒋氏捕蛇,“几死者数”,他不以为“病”,反以为“幸”,所以这样说。这是在重复压迫下的一种反常心理,表面上是庆幸的意思,却蕴含着无限凄苦之情。②“曩与吾祖居者……而吾以捕蛇独存”──蒋氏虽能“独存”,然而村中十室九空,生意寥落,亦可谓百无聊赖。③“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蒋氏“一岁之中犯死者二”,何“甘”之有?然而不受悍吏逼租之苦,也算是苦中有“甘”了。这种“存者且偷生”的感情,实际上包含着巨大的隐痛)

引导学生看“阅读引导”,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说明]这一段是教学重点,也有一定难度,所以设计以上几步教学环节。其中,举例说明哀而不伤的要求,以举例为主,说明也不必照教案上所答的这样,学生有所体会即可以了。文中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劳苦人民同情:“余悲之”“余闻而愈悲”“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三背诵第四段。

强记:给5分钟时间,背下来。

范背:教师背第四段,学生心里默背。

试背:请三位学生分别背诵。

齐背:全体学生齐背两遍。

[说明]指导背书时,提示学生结合前面对本段层次、内容的分析来背诵。

布置作业:

一背诵四、五段。

二完成课后练习四。

篇17:捕蛇的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柳宗元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了解“说”的体裁特点。

2、过程与方法:利用资料了解文学常识;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情感;通过交流讨论理解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情劳动人民的不幸,领会作者流露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

2、理解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1、文中“而”等虚词的用法和含义

2、正确评价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在《礼记檀弓下》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从泰山下经过,看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得很伤心。孔子靠在车前的横木上听着,不禁动了恻隐之心,派自己的学生子路前去询问,子路问:“你这样痛哭,一定是遇到了非常悲伤的事吧?”那妇女说:“是呀,从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而后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咬死了。”孔子听了子路的回话后,不禁问:“那她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繁重的赋税、苛刻的法令呀。”孔子于是对他的学生说:“你们这些年轻人要记住,残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啊!”

听了这个故事,也许会有同学觉得难以想象。唐代的文学家柳宗元一开始也是不大相信这样的事,可是当他亲身经历了一件事后,他不但相信了,而且感慨万千,写下了著名的散文《捕蛇者说》。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他的这篇文章。

二、引导朗读

1、小组试读

同座组成学习小组,一人读课文,一人指出他读音或停顿有误的地方。如有不同意见,可查阅工具书,仍然不能确定的做上记号,准备提问。

2、全班交流

学生提出未解决的'问题,同学相互解决,教师可以适时点拨。

(注释以外学生易读错的字:募有能捕之者(mù)几死者数矣(jī)(shuò)曩与吾祖居者(nǎng)隳突乎南北(huī)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fú);学生易读错停顿的句子:永之人|争|奔走焉

而|乡邻之生|日蹙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3、自主朗读

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要求朗读顺畅,停顿正确。

4、齐读课文

三、疏通文意

1、自译课文

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由一个学生对照注释串讲,其他学生随时提出认为不妥之处,借助工具书讨论解决问题,有争论的,做好记号,以便全班交流时提出。

2、学生质疑

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词句,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统一认识。

3、明确要求,分别请几位学生依次翻译课文,师生共同矫正、评点。

要求:(1)关键字词是否落实。

(2)与上下文是否连贯。

(3)表达时,口齿是否清楚。

(4)表达时,仪态是否自然。

四、归纳积累

指明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或用法:

1余将告于莅事者 (向)

积于今六十岁矣 (到)

吾祖死于是 (在)

苛政猛于虎也 (比)

2当其租入(他的)

专其利三世矣 (这种,指捕蛇可以抵税这件事)

视其缶 (那)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那[自己的])

3貌若甚戚 (好像)

更若役 (你的)

4可以已大风 (治愈)

则久已病矣 (已经)

5余悲之 (同情)

余闻而愈悲 (悲痛)

6若毒之乎(怨恨,恨,憎恶)

孰知赋敛之毒…… (毒害)

7太医以王命聚之 (代蛇)

言之 (代蒋氏的话)

余悲之(代蒋氏)

君将哀而生之乎 (我,代蒋氏自己)

8黑质而白章 (表并列)

而乡邻之生日蹙 (表转折)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表承接)

则弛然而卧 (表修饰)

五、布置作业

课后反复熟读课文,将课文内容复述给同座听。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检查作业,指名复述课文。

2、简介“说”: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大多是一事一议,往往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形式上则表现为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叙边议。

二、研读课文

1、提问:本文作者是借什么事来表述他对什么问题的看法?

明确:本文作者借蒋氏捕蛇一事来表达自己对唐朝统治者向人民征收赋敛问题的看法。(学生的回答意对即可)

2、提问:这篇“说”在形式上表现为先叙后议,还是先议后叙,还是边叙边议呢?

明确:本“说”主要采用的是先叙后议的形式。

3、追问:文中哪些段落主要是叙?哪些段落主要是议?(学生浏览课文,自由讨论后回答。)再追问:第1段从表达方式看,仅仅只有记叙吗?(学生自由朗读第1段,独立思考后回答)

明确:课文1—4段主要是叙,第5段主要是议;第1段写异蛇毒性之剧及其特殊医疗功效,用的是说明笔法,写“永之人”争捕异蛇的原因用的是记叙的笔法。

4、学生齐读第5段,讨论:这段议论性文字的核心是什么?哪句话集中体现了作者的看法?

明确:“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这一句是作者观点的集中体现,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5、孔子说“苛政猛于虎也”(残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呀!)作者心中开始还存有怀疑,然而当他看到蒋氏的遭遇后,却得出了惊人相似的结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那么,蒋氏的遭遇到底是怎样的呢?文中哪几段叙述出蒋氏的遭遇?(学生回答后追问:第3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第2、4段;第3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6、学生齐读第2段,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中所反映出的蒋氏的遭遇。(学生回答意对即可)

明确:蒋氏一家三代从事捕蛇的差使,爷爷、父亲都死于毒蛇之口,蒋氏自己也是九死一生。

7、讨论:蒋氏的遭遇不可谓不悲惨,可是课文中为什么却说蒋氏是“专其利”呢?蒋氏他自己也认为这是“利”吗?追问:蒋氏认为捕蛇之“利”表现在哪些地方?(引导学生阅读第4段,从蒋氏的答话中仔细揣摩蒋氏的心理,教师在学生充分思考、发表自己见解的基础上,归结并板书。)

明确:蒋氏自己也是认为这是“利”(与纳税比较而言)。蒋氏认为捕蛇之“利”主要表现在:

(1)自己是“以捕蛇独存”,乡邻却因纳税“非死则徙”、“其室十无四五”;(2)自己因捕蛇“弛然而卧”,乡邻却因纳税“虽鸡狗不得宁”;(3)自己因捕蛇“一岁之犯死者二”,乡邻却因纳税“旦旦有是”;(4)自己因捕蛇而后死,乡邻却因纳税先死。

8、提问:蒋氏的这段答话可以用第4段中哪一句话来概括?作者在这里采用了怎样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可以用“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一句来概括,这句话可以看作是蒋氏这段答话的纲。作者在这段话中将“役之利”与“赋之不幸”进行了对比衬托,突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个中心。

9、我们在朗读第4段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才符合蒋氏说话时的心理?(先让一个学生试读,引导学生进行评点后,再让这个同学或另一个同学朗读。)

明确:用“哀而不伤”的语气来读比较恰当。

小结:这篇文章通过蒋氏祖孙三代人宁可死于毒蛇之害而免于苛税的描述,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文中写蒋氏的自述,自始至终采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从各个时期、各个角度将捕蛇者的所谓的“利”与乡邻因赋税带来的不幸进行对比,两相映衬,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从而有力地突出了全文的中心。

三、拓展深化

思考: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互补充,教师适当点拨。)

提示:课文最后一句“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点明了作者写作的动机。这个结句反映了作者把变革这一黑暗社会现实的希望寄托在“观人风者”——封建统治者的身上,幻想最高统治者能够体察民情,从而能革除弊端。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观点是作者思想局限性的表现。但是,作者在文中流露的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关心和同情是真实的、深切的,也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四、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与练习”。

篇18:捕蛇记作文500字

捕蛇记作文500字

这个国庆节,我的生活可真是丰富多彩,有第一次坐高铁旅行,有游美丽的千岛湖……其中,最难忘的当属惊险又刺激的捕蛇活动了。

记得那天是10月2号,我们在千岛湖镇下面的一个乡村里,那里山清水秀,真是个让人去了一次还想去的地方。上午,我约上妹妹,跟着爸爸、舅舅一起,去水库大坝上玩。

乡村里的空气真清新,我们一路有说有笑,妹妹还不时地哼着歌。突然,妹妹的歌声嘎然而止,代替的是一声尖叫:“蛇,有蛇!”爸爸赶紧拎起妹妹后退。我也赶紧往后退。果然面前有一条蛇,只见它头大大的呈三角形,与颈部可明显区分,头侧土黄的,背面棕黑色。我们想绕道而行,可是那条蛇毫不知趣地拦在路上,“咝咝”的吐着蛇信子,好像在说:“这是我的地盘,闲人免入!”舅舅气极了说:“看我怎么收拾你!”只见舅舅随手捡起路边的树枝就往蛇的七寸处打过去。蛇一看苗头不对,就赶快飞“爬”而去。眼看那条蛇就要钻进洞了,舅舅一个机灵就固定住了蛇的.七寸之处。我们也没闲着,纷纷齐上阵,不一会蛇就被我们打晕了。舅舅顺势把蛇拉了出来。一看,惊道:“这是五步蛇呢,可真惊险!”

我还是第一次在野外看到活的蛇。我连忙用爸爸的手机上网一查,果真是五步蛇,很毒的呢!它一定是出来觅食,不幸碰上了这位捕蛇界的“武林高手”——舅舅。

这是一次又惊险又刺激的捕蛇活动。真是太惊险了,小朋友们见着蛇还是躲着走,可不能自己去捕蛇哦!

篇19:《螳螂捕蛇》阅读答案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①,见巨蛇②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③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剌刀攫其者④,攧⑤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注】①觇(chān):探看。②围:此处指蛇的身围。③殊:完全。④以剌刀攫其者:正用刺刀一样的`前足在割蛇的头 ⑤攧(diān):跌,意为“任由蛇怎么翻滚”。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渐近临之 ( ) (2)攧不可去( )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过了很久,蛇终于死了。(姓张的)看到蛇上的皮肉已经被割破了。

B.过了很久,蛇终于死了。(姓张的)看到蛇头上的肉已经被割破了。

C.过了很久,蛇竟然死了。(姓张的)看到蛇头上的皮肉已被割破了。

D.过了很久,蛇竟然死了。(姓张的)看到蛇上的皮已经被割破了。

14.螳螂凭借“ ”这一举动杀死了蛇。(2分)

15.读了上文后,你悟出的道理是 (3分)

参考答案:

12.(1)靠近( 2分) (2)离开(2分)

13.C (3分)

14.“(螳螂)据顶上,以剌刀攫其者,攧不可去”( 2分)

15.只要以已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或: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就能战胜强敌。)(3分)

篇20:《捕蛇者说》 6

.教案示例(之二)

教学目的

一、理解并掌握“质、赋、嗣、蹙、藉、徙、俟”等文言实词,了解“乎”、“而”的多种用法。

二、认识“说”这一文体的特点及对比的写法。

三、理解“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这一中心文句以及作者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感情。

教学设想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说”这一文体和特点;对比手法的运用。

二、第4段从语言角度分析、第5段从思想角度分析是难点,必须引导学生力求正确把握。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捕蛇者说》写于作者在永州任职时,是柳宗元的散文名篇。课文通过捕蛇者蒋氏对其祖孙三代为免交赋敛而甘愿冒着死亡威胁捕捉毒蛇的自述,反映了中唐时期我国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 “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或叙事兼议论,或议论兼叙事,将叙事和评论结合起来,以说明一个道理。

二、讲析课文

引导学生凭借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第1段。教师适时做以下点拨:

1 重点词语和文句

质:质地,东西的主体。这里指基本颜色。

章:花纹。

啮(niè):咬。

腊(xī):干肉。文中用作动词,把肉晾干。

岁:每年。

当(dàng):抵充、顶替。

永之人争奔走焉:永州的老百姓争先恐后地忙着去做这件事。焉,兼词,于此,为这件事。

2 提问: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强调“异蛇”之毒?

明确:(1)这是作者设置的一个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线,暗示了当时的世上还有比毒蛇更毒的东西,使读者产生了急切读下去的愿望。(2)这一段重在写“毒蛇”之异,从三个方面加以描绘:一是颜色之异,二是毒性之异,三是用途之异。(3)注意首句的省略句“触草木尽死”,“尽死”前省去的`主语应是“草木“,其余皆省去“毒蛇”。

小结:写“异蛇”剧毒,而“永之人争奔走焉”。

3 指名朗读第2、3两段

提问:蒋氏的自述反映了什么?文章在这一段着重写什么?

明确:如果说第1段是概述,从第2段开始便转入到具体的描述。引出了主人公“捕蛇者”――蒋氏。先写蒋氏三代捕蛇之“利”,继而写捕蛇之“害”――“吾祖”、“吾父”、“吾”三代有的“死于是”,有的“几死者数矣”一个“且曰”,将写“利”转为写“害”,再用蒋氏的神情“貌若甚戚”极其生动地写出了“捕蛇”并非好事,“争奔走焉”实属无奈,字里行间,深含悲苦。“利”与“害”交错,跌宕有致。

专其利:“专”,独自享有。

提问:第3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第3段起过渡作用。通过作者的提问,将文章引入正题。“更若赋,复若役,则何如?”欲扬先抑,“余悲之”与下文的“余闻而愈悲”相应,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无限同情。

4 齐读1―3段。

三、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有关作业。

2 补充作业:

(1)熟读、意译1―3段。

(2)理解下句句子中加黑的实词。

①黑质而白章(质,原指本质,底色;章,花纹。)

②当其租入(当,抵当,抵充)

③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嗣,继承)

④貌若甚戚者(戚,悲伤)

⑤若毒之乎(毒,怨恨)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 指名朗读、意译第1段。

2 出示小黑板,指名解释有关实词。

二、默读第4段,借工具书及书下注释了解本段的主要意思。

1 教师对重点词语适当点拨:

汪然:眼眶里含泪的样子。

向:先前。

病:困苦不堪。

乡邻之生日蹙(cù):蹙,窘迫。

殚(dān):尽。

庐:家,屋舍。

犯:冒。

藉:原指用草编的垫,文中用作动词,“垫着”;“相藉”,相压。

盖:句首助语词。

熙熙:快乐的样子。

2 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蒋氏“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的?

明确:文章通过对“捕蛇”、“赋敛”之间“利”与“害”的一系列对比,说明了“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板书:

结论:“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小结:2―4段,记叙“蒋氏”一家三代的悲惨遭遇,揭露“苛政猛于虎”的现实。

4 齐读第5段。

疑乎是:对这句话表示怀疑。乎,相当于“于”,介词,对。是,代词,指苛政。

于:介词,比。

犹信:信,真实。

孰:谁。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以,介词,用来。俟,等待。夫,指示代词,那些。观,考察。人风,民风,民情。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故不用“民”而用“人”。得,看到。焉,相当于“之”,指作者写的《捕蛇者说》这篇文章。

小结:点明文章中心,说明.写作目的。

5 齐读课文后讨论。

提问:《捕蛇者说》怎样表现了“说”这一文体的特点的?

明确:全文有叙有议,虽记叙较多,但却处处为议论服务。符合“说”可叙可议,以议为主的特点;全文语言极其形象、生动,亦符合“说”这一文体比较讲究“文采”的特点。

三、练习。

1 完成课后“辨析・比较”题三。

2 补充作业:课外阅读并翻译《苛政猛于虎》这一文言短文。

3 参照课文中“蒋氏”与作者的对话,写一则“捕蛇人的故事”。

篇21:《捕蛇者说》 6

以啮人,无御之者

1)假设而兼有连贯关系的复句。这类复句通常的次序是假设偏句在前,结果在后。

2)“以”,有人认为用法同“而”,连词,这里不取。因为从文气来看,并不通畅。我们以为,或可看成作“用”讲的介词,后面省去“以”的连带成分“毒牙”一类的东西,也可以用代词“之”代替“毒牙”等。同样结构如《论语・宪问》:“以告者过也。”或说同“已”,时间副词。又如:“其闻之者,吾以除之矣。”(《国语・晋语》)“王以和三晋伐秦,秦必不敢言救宋。”(《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齐王》)

译文:用(毒牙)咬了人,就没有能够抵御它的。

若毒之乎

“毒”,名词增加了意动用法,“毒之”是“以之为毒”,下文“又安敢毒耶?”就是“又安敢毒之耶?”省去宾语“之”。“毒”作“恨”讲,《广雅・释言》:“毒,憎也。”又如:“死者不毒,夺者不愠。”(《孙膑兵法・行篡》)“如此,则上无私威之毒。”(《韩非子・用人》)或说“毒”作“害”讲,参阅下文“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说明。

译文:你把这差事当作灾难吗?

饥渴而顿踣

1)因果复句的紧缩形式,“而”表示承接,有人曾经认为因果本身就包含着承接的因素。

2)“顿”,《说文》:“下首也。”段玉裁认为应当是“顿首”,即以头叩地。引申为“止”为“停”。“踣(bó)”,《说文》:“僵也。”又,“走”部:“@,僵也。”“踣”、“@”是一个字。《六代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僵”是向前倒覆,“踣”也是向前倒覆。

译文;因为饥饿(到极点),口渴(到极点),就停下来向前面一倒。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往往”不同于今天作频率副词用的“往往”,而是作“从这里到那里,从那里到这里”讲,《说文》:“往,之也。”就是“到”。《陈涉世家》有“卒中往往语”,用法相同。“往往”的后面有连词“而”连接它后面的动词“死”,是“往往”作为动词的句法环境。又,《观巴黎油画记》是19世纪作品,文中“往往留象于馆”的“往往”,跟今天词义相同。解释词义常常需要跟分析句子结构联系起来,不能孤立地就词释词。段玉裁注《说文》“毒”字:“往往犹历历也。”“相”既不表互指,也不表偏指,而是表示递相,即“一个接着一个”。又如“父子相继”,只能是子继父不能是父继子。

译文:来来往往死掉的,尸体一个压着一个。

吾恂恂而起

“恂”,《说文》:“信心也。”“恂恂”意思是很有信心。上文说“虽鸡狗不得宁焉”,那是由于没有干捕蛇的事,“捕蛇者”由于有“蛇”,就怀有信心。

译文:我满怀信心地起身。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1)包孕句。主语“太医”因承前者,及物动词“募”的宾语又是假设复句,“有能捕之者”是无主句,“当其租入”的主语“莅事者”明显可知,因此省略。

2)“租入”不当“税收”讲,不是一个词,《柳河东集》其他地方也不见“租入”。“当其租入”是兼语短语,“租”是兼语,“入”是兼语后面的谓语,音义同“纳”,亦即“缴纳”。有人把“当其租”作为“入”的状语,恐属欠妥。“当”前面或可加上介词结构“以之”。

译文:招募有能够捕到蛇的,就(把蛇)当作那个租税交给国家。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1)单句,用设问形式表示强烈的感叹,正面的意思是“不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也”。“孰”,《尔雅・释诂》:“准也。”

2)“赋”,税;“敛”,征收。“毒”,一解释为“厚”,跟本句无关;一解释为“害人之草往往而生”。“毒”是漫生的害人的草,译成现代汉语是“毒害”,仍旧是名词,只是比“毒

篇22:《捕蛇者说》 1

教材分析:

《捕蛇者说》选自义务教育江苏版初三课文,这篇课文是柳宗元被贬官永州司马时写的一篇揭露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罪行的文言文。本文主要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理念:

平时文言文教学比较烦索,字、词、句、篇等都要一一落实,学生学得比较枯燥,教师教得也比较乏味。为了摆脱这种局面,我反复思考,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学习兴趣。结论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起来。

教学思路:

对课文大意的理解,改变以往教师逐字逐句讲授的方法,变为让学生提问、教师检查双边互动的模式;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改变以往逐段讲授式或逐题提问式,变为以一点提挈全文,学生讨论式。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文章的朗读和及时巩固。

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a、理解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b、了解“说”的体裁特点;

教学重点:

a、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b、“说”的体裁特点;

教学难点:

a、正确评价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拔、朗读;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同学们,“蛇”在我们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下面请同学来谈一谈。

2、想到了蛇,同学们就联想到了“凶狠、残忍”这些词语,就感到恐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柳宗元又是怎样说说捕蛇人的事的。[师板书课题,作者]

3、学习这篇课文,除了要掌握字、词、句的含义之外,我们还需要学习以下两点内容。[师投影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

二、检查预习,讲授新课:

1、老师首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①指名简介作者;

②检查预习题中字音、字义两项内容。

2、通过检查的结果看,同学们课前作很认真的准备,很好。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圈出含义理解不清楚的词句,然后讨论。

①生自读课文,圈出含义理解不清楚的词句;

②生之间互相讨论;

③生提问老师。

④师强调文中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

⑤归纳.总结练习。

」沤褚宀畋穑

涕 病 可以 虽

⒋世嗷钣

乡邻之生日蹙

君将哀而生之乎

R淮识嘁

食 毒

3、通过同学们刚才对课文的阅读,我们基本上理清了课文的大义。那么,捕蛇者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①生讨论发言,师归纳板书。[全部内容见板书]

②师小结:

∩叩亩拘灾大,至使蒋氏祖父和父亲都因捕蛇而死,可见捕蛇者是“不幸”的,然而他与乡邻们相比却又是大“幸”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他的“幸”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⒉渡哒叩摹靶摇庇胂缌诘摹安恍摇毙纬上拭鞯亩员龋实际上就是什么和什么的对比,又有何作用呢?并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其他的对比。(实际上就是“役”之幸与“赋”之不幸的对比,从而突出“赋税的沉重,人民生活的痛苦”。)

2渡哒呤窃跹形容这种现象的呢?孔子又是怎样说的?作者引用孔子的话有何目的?作者自己又是怎样评价的?

つ敲矗作者对这种现象抱以什么样的感情和态度呢?(进步性和局限性)

テ涫挡还苁墙氏,还是乡邻,他们都是不幸的。他们只是在沉重的赋税的压迫下,生活方式不同而已。作者这样来写,充分的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4、这篇“说”通过蒋氏三代宁可死于毒蛇之害而求免于苛税的描述,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的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罪行。曾经我们也学过一篇“说”,同学们是否还记得,那篇“说”又表现了什么主题呢?联系本文,思考一下“说”这种体裁有什么特点?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第五题。

三、巩固练习,归纳.总结:

阅读理解: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A),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B)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该语段选自课文《 》,作者是 , 朝文学家,著有《 》。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A)是

(B)是

3、文中引用孔子的话,从议/论文的'要素考虑,其作用是 。

4、请从选文中摘出本文的中心句: 。

5、回答下列问题:

①余悲的是:

②余信的是:

③余明的是:

④余期望的是:

6、对作者所期望的,我们应怎样理解?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古文言文,清晰地看到了封建统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比毒蛇和老虎还要厉害,我们对当时的人们怀有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的封建统治怀有无比的愤恨和批判。下面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集齐朗读课文,以加深理解。

师生一起朗读课文,结束本堂课。

板书设计:

篇23:《捕蛇者说》 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说”的特点;

2.理解本文衬托、对比写法;

3.掌握本文的词语;

4.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重点分析

1.这篇课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分析:这篇课文可分三部分。第1段为第1部分,交代捕蛇的缘由。第2~4段,通过与蒋氏的对话揭示赋敛之毒甚于捕蛇。第5段为第三部分,点明“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主旨。全文是按“缘起――访查――询问――感情”的顺序来写的。

2.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以哪件事为主?

分析:本文共写了两件事,即捕蛇之危险和赋敛之毒害,以写后者为主。

写赋敛之毒,是通过捕蛇和纳税两件事的对比,用蛇之毒衬托出来的。两件事又是主要通过访问蒋氏得知的。

3.课文是怎样运用反衬手法卒章显志的?

分析:文章形象介绍“永州之野产异蛇”,“触草木,尽死;以哨人,无御之者”,但永州人却“争奔走焉”,这一矛盾现象,就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接着作者通过一个典型人物的身世经历,解剖了这一奇怪现象的本质。蒋氏已三代人得到捕蛇的“好处”,但说起来却“甚戚”;作者建议他免去这种苦差,他却“汪然出涕”,于是通过他的诉说,我们看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社会黑暗图画,这是以“捕蛇”来反衬“赋敛之毒”。在蒋氏的谈话中也处处运用了反衬手法。如用“斯役(捕蛇)之不幸”反衬“复吾赋之不幸”,用蒋氏“独存”反衬乡邻  “非死则徙”,用自己能“弛然而卧”反衬乡民之鸡犬不宁,用“一岁之犯死者二”反衬乡邻的“旦旦有是”等。经过层层反衬铺垫,作者最后感叹“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卒章显志,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主题思想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4.本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1)用对比、衬托手法来突出文章的主题。

文中写了毒蛇和赋敛之毒两方面的内容。而写毒蛇之毒主要是为了通过对比来突出赋敛之毒的。

例如,在第1段中,作者着力去写毒蛇之毒、捕蛇之险,但因献蛇可以顶替交纳租税,所以永州人就争相捉毒蛇。通过这一对比,已暗示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一主题。

第4段中,为了说明“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之不幸之甚”这一情况,作者又把捕蛇和纳税作了一系列对比。例如:文中写出乡邻们被赋税逼得走投无路,到处“死者相藉”,而蒋氏却能“以捕蛇独存”。乡邻们被逼税的悍吏们责骂骚扰,“哗然而骇”,被弄得鸡犬不宁;而蒋氏尚能“弛然而卧”,“熙熙而乐”,“甘食其土之有”。乡邻们遭受折磨熬煎“旦旦有是”,蒋氏“一岁犯死者”仅仅两次。纳税或者捕蛇,最终都是死路一条,可是蒋氏因捕蛇,可以死在交纳租税的乡邻们之后。

通过具体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一主题。

(2)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课文中对异蛇的形象及剧毒的描写,对“乡邻之生日蹩”的情景的描写,对悍吏骚扰情况的描写,对蒋氏感情的发展和变化、内心活动、神情态貌的描写,都生动传神。教师在讲解这一特点时,可以结合课文具体分析。

篇24:《捕蛇者说》 4

《捕蛇者说》 4

教学目标:

一、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理解对比的写法。

三、了解封建社会繁重的赋税及老百姓的痛苦生活,从而增强对新社会的热爱。

教学重点:

理解第四段对比的写法

教学难点:

一、唐代中期的赋税之毒。

二、作者所处的政治环境。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一课时。

二、读通全文句子,以第四段为重点,从而领会.写作意图。

三、作者的处境,在适当的'地方点明一下,以便读懂课文,但应避免过多地讲史。

四、对比的方法,学生早已熟悉,本文两个对比,指导中已经说明,不必重复多讲,只要体会对比的作用即可。

五、教读文言文,向来有讲解详、课时多的习惯,现作尝试,内容力求精要简明,只用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探索.写作意图。

二、掌握体裁特点。

三、理解对比写法。

四、复习“而”用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预习

参看“阅读指导”和注解,通读课文,根据练习一的要求,反复朗读。

二、教读课文。

朗读,指名读全文,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注音,帮助正音。分段范读,并按段指出应注意词句。抽查提问学生口述大意后,师生共同归纳。(随时板书)

第一段   词语:黑质而白章,“而”表示前后词语并列关系。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得,捕得。“而”表示前后词语承接关系。大意:叙永州人捕蛇缘同 , 先说蛇的毒性和功用 , 后说王命以蛇代租,永州人“争奔走焉”。

独立思考:有多少人能得到这个差使呢?(教师抽查提问)

第二段   词语:数,多次。若,像。大意:叙捕蛇人一家的捕蛇史,三代受毒蛇之害却以为“利”。

独立思考:只有姓蒋的一家人在捕蛇上“专其利”,众多的人仍要交租。(教师抽查提问)

第三段   词语:若,像。告于莅事者:柳宗元当时参加朝廷中革新派,斗争失败,为首的王叔文被杀,他被贬为永州司马,在地方上是没有什么权力的,所以说要代蒋氏转告地方官。大意:叙同情捕蛇人,由毒蛇之害向赋敛之毒过渡。

第四段   词语:大戚,汪然出涕,悲伤之至,可见赋敛更毒。未若,不如,不像。疠:疫气。“乡邻之生日蹙”,总写负担租入者的情况,“殚其 ... 相藉也。”具体写他们的悲惨生活。“曩与吾祖居者 ... 非死则徙尔”,写负担租赋的乡邻的结果。徙,迁移。“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而”表句子之间转折关系。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写悍吏逞凶,两语是“互文”。恂恂,原意是恭顺,这里是“小心谨慎”。哗然而骇、恂恂而起、弛然而卧、时而献焉,“而”都是表示前边的词起修饰作用。退而甘食,退,回来,“而”连接退和食。盖一岁 ... 有是哉!   明知捕蛇最后必死,却宁愿选择捕蛇而避免缴租,可见缴租之害。“今虽死乎此 ... 安敢毒耶?”毒,怨恨,这是极其沉痛的话。

独立思考:阅读指导中提到两个对比,作用是什么?(教师抽查提问)

第五段   苛政:泛指暴政。以俟观人风者得焉,古代把诗叫做风,有采诗官收集民间歌谣用来观察民风。柳宗元写文章目的就是希望在位者能了解民间疾苦,所以比作采风。

独立思考后分组讨论:柳宗元为什么写本文?它的主旨是什么?   “说”是什么意思?(教师抽样提问,其他学生可举手抢答补充。)

小结:(教师评价提问)

1 . 柳宗元当时贬为永州司马,地位很低,   无可能直接用权力来改变重赋毒民的局面,就写下这篇课文,并希望当局者能了解民间疾苦。

2 . “苛政猛于虎”这句话,已成为历来抨击反动派的用语。

3 . “说”这种文体,往往是短论。说,本有释、述的含义。   后来变为因事因理而述说,“与论无大异”,我们比喻它是“杂文”。本篇的特点是在末了点明主旨,即所谓“卒显其志”

自由思考回答:学过本文后,你对封建社会和今天的社会有什么不同认识?

三、整理、复习、巩固。

1 . 朗读全文,并板演:熙熙,徙,腊,曩,隳突

2 . 把板书上的“而”字用法归纳,记在笔记本上。

3.辨析、比较:指名口头讲解

┌然得(捕得)而腊之以为饵

└以俟观人风者得(得到)焉

┌更若(你)役

└貌若(好像)甚戚

┌又安敢毒(怨恨)耶

└孰知赋敛之毒(毒害)有甚是蛇者乎

四、布置作业

背诵第4、5段,互相检查。

附:板书设计(投影片)

“而”字用法

黑质而白章     表前后并列关系

得而腊之以为饵    表前后承接关系

哀而生之乎     表前后并列关系

而乡邻之生日蹙    表前后承接关系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表前对后的修饰关系

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表前对后的转折关系

哗然而骇者     表前对后的的修饰关系

恂恂而起    表前对后的的修饰关系

弛然而卧    表前对后的的修饰关系

视其缶,而吾蛇尚存     表示承接关系

时而献焉    表前对后的的修饰关系

退而甘食    表示承接关系

熙熙而乐    表前对后的的修饰关系

闻而愈悲    表示承接关系

《捕蛇者说》教学设计4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25:《捕蛇者说》 1

不幸

以捕蛇独存 非死则徙尔

幸 驰然而卧,熙熙而乐 哗然而骇

后死 先死

课后反思:

这堂结束了,我教得舒心,学生学得轻松,甚至有学生情不自禁地说:“这么快就下课了,我还没觉得时间这样快过呢!”这说明了学生也比较讨厌逐字逐句的讲授,他们喜欢活跃的课堂,喜欢自由的课堂,喜欢充满辩论味的课堂。这就启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每一篇文章都要深入研究、精心设计,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捕蛇者说》教学设计1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26:《捕蛇者说》 3

以啮人,无御之者。

①假设而兼有连贯关系的复句。这类复句通常的次序是假设偏句在前,结果在后。

②“以”,有人认为用法同“而”,连词,这里不取。因为从文气来看,并不通畅。我们以为,或可看成作“用”讲的介词,后面省去“以”的连带成分“毒牙”一类的东西,也可以用代词“之”代替“毒牙”等。同样结构如《论语・宪问》:“以告者过也。”或说同“已”,时间副词。又如:“其闻之者,吾以除之矣。”(《国语・晋语》)“王以和三晋伐秦,秦必不敢言救宋。”(《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齐王》)译文:用(毒牙)咬了人,就没有能够抵御它的。

若毒之乎?

“毒”,名词增加了意动用法,一毒之”是“以之为毒”,下文“又安敢毒耶?”就是“又安敢毒之耶?”省去宾语“之”。“毒”作“恨”讲,《广雅・释言》:“毒,俗也”又如:“死者不毒,夺者不温。”(《孙膑兵法・行篡》)“如此,则上无私威之毒。”(《韩非子・用人》)或说“毒”作“害”讲,参阅下文“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说明。

译文:你把这差事当作灾难吗?

饥渴而顿路。

①因果复句的紧缩形式,“而”表示承接,有人曾经认为因果本身就包含着承接的因素。

②“顿”,《说文》:“下首也。”段玉我认为应当是“顿首”,即以头叩地。引申为“止”为“停”。“踏(b6)”,《说文》:“僵也。”又,“走”部:“道,僵也。”“踏”、“渲”是一个字。《六代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僵”是向前倒覆,“躇”也是向前倒覆。

译文;因为饥饿(到极点),口渴(到极点),就停下来向前面一倒。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往往”不同于今天作频率副词用的“往往”,而是作“从这里到那里,从那里到这里”讲,《说文》:“往,之也。”就是“到”。《陈涉世家》有“卒中往往语”,用法相同。“往往”的后面有连词“而”连接它后面的动词“死”,是“往往”作为动词的句法环境。又,《观巴黎油画记》是19世纪作品,文中“往往留象于馆”的“往往”,跟今天词义相同。解释词义常常需要踉分析句子结构联系起来,不能孤立地就词释词。段玉裁注《说文》“毒”字:“往往犹历历也。”“相”既不表互指,也不表偏指,而是表示递相,即“一个接着一个”。又如“父子相继”,只能是子继父不能是父继子。

译文:来来往往死掉的,尸体一个压着一个。

吾恂恂而起。

“恂”,《说文》:“信心也。”“恂恂”意思是很有信心。上文说“虽鸡狗不得宁焉”,那是由于没有干捕蛇的事,“捕蛇者”由于有“蛇”,就怀有信心。

译文:我满怀信心地起身。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人。

①包孕句。主语“太医”因承前者,及物动词“募”的宾语又是假设复句,“有能捕之者”是无主句,“当其租入”的主语“莅事者”明显可知,因此省略。

②“租人”不当“税收”讲,不是一个词,《柳河东集》其他地方也不见“租人”。“当其租人”是兼语短语,“租”是兼语,“入”是兼语后面的调语,音义同“纳”,亦即“缴纳”。有人把“当其租”作为“入”的状语,恐属欠妥。“当”前面或可加上介词结构“以之”。

译文:招募有能够捕到蛇的,就(把蛇)当作那个租税交给国家。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平。

①单句,用设问形式表示强烈的感叹,正面的意思是“不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也”。“孰”,《尔雅・释信》:“准也。”

②“赋”,税;“敛”,征收。“毒”,一解释为“厚”,跟本句无关;一解释为“害人之草往往而生”。“毒”是漫生的害人的草,译成现代汉语是“毒害”,仍旧是名词,只是比“毒”的本义引申了一步。又如:“若毒之乎?”“毒”增加意动用法,就是“若以之为毒乎”,也就是“你把这差事当作毒害么”;“又安敢毒耶”,“毒”也增加意动用法,后面省宾语“之”意思是“又怎么敢把这差事当毒害呀”。

③“甚”,音义同“善”,也就是“贤”,江苏泰兴方言还读“善”为?。又如《礼记・内则》:“具二牲,献其贤者于宗子。”《广韵・下平声・一先》:“贤,善也。”又如:“师不必贤子弟子。”(《师说》)“贤”也不是只讲品德,而是讲条件,“贤”就是“善”,也就是“甚”。“贤”古.写作“?”,《说文介“?”部:“坚也,古文以为‘贤’字。”杨树达《释贤》:“人坚则贤……坚乃能耐也。”这样看来,“甚”作“胜”讲并非由于假借,而是由于引申。又,在“是蛇”前面可以加上比较的介词“放”。或说“甚”是形容词增加比较性能的用法。

译文:谁知道赋税征收的毒害有比这种蛇更严重的呢?

苛政猛于虎也。

王引之《经义述闻》认为“苛政”的“政”是“征”字的借用,亦即“繁重的赋税”,现在还有人据以为说。王氏所说未必可信,因为“苛政”毒害的方面很多,“苛政”只是一个方面。柳宗元所引出于《礼记・檀弓》,王引之讲的是《礼记》,那里也应当是“苛政”。训活学有两个原则:凡用本字讲得通的就不用借字;训释某个词义不但在本句讲得通,到了别处也讲得通。古籍中用“苛政”的很多,如:“除其苛政。”(《晋书・武帝纪》《北史・周武帝纪》)

译文:苛刻的政治比老虎更厉害啊。

三、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819),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早年曾在朝中作官,政治上有抱负,有理想。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王叔文执掌朝政,采取了一些改革政治的措施,如取消巧立名目的额外赋税,查办贪官污吏等等,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积极参加这次革新,是核心人物之一,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这年他32岁。这次革新很快就遭到失败。王叔文被杀,参与者都被惩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十年后,柳宗元又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今广西柳州)任刺史。最后死在柳州,死时才46岁。《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章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

篇27:捕蛇者说读书笔记

1.之:的

2.野:郊外

3.产:生产

4.异:奇特的

5.章,花纹

6.触:碰

7.尽:全

8.以:假设连词,如果

9.啮:咬

10.御:抵挡

相关专题 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