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那片六年级作文

菠萝博士大人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菠萝博士大人”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那山,那水,那片六年级作文(共28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那山,那水,那片六年级作文

那山,那水,那片六年级作文

第一次上象窝山已经是几年以前了,但是真真这样的亲近却是第一次,让我第一次留宿在了象窝山,去深切的体会大山之间的那份宁静,去感受大山深处的夜。

山还是那座山,不同的是登山的心情。放下手头繁杂的工作,不去想那些还未完成的琐事。敞开心怀,闭上眼睛,静静的聆听虫鸣鸟语,别有一番风味。行进在登山的小道上,感受着眼前的那片翠绿;深深的吸一口气,享受着这大自然的氧气。这里没有泰山的雄伟、没有华山的险峻、没有峨眉的奇秀,但是它却带给了我极大的精神享受,8月的阳光照射在身上,和风从山间习习吹来,这里没有城市之中的酷热,丝丝凉意迎面而来。漫步在林间的小路上,穿梭在漫山的树林间,一路向前。站上山顶,看云雾在山间飘过,伸开双臂,做个深呼吸,顿感神清气爽。躺在山顶的草坪上,湛蓝的天空中漂浮着点点白云,轻轻的闭上眼,让所有工作的烦恼,生活的压力都随之飘散。

山顶有山顶的风光,山间也有山间的秀美。徜徉在飞天蚕酒店前的人工湖边,感受着另一份安宁。夕阳的余晖洒在平静的湖面上,倒影出象窝山的倩影,就像一个婀娜的少女在梳妆。突然,一片涟漪打破了这片宁静,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乌龟游了上来。只见它悠然自得慢慢的划动着,向水中的那块巨石游去。我驻足在岸边,静静的欣赏着这份悠然。它慢慢的爬上巨石,享受着这片余晖。就在我准备转身离去的时候,巨石下又游来了一只乌龟,同样的动作,爬上巨石,靠近它的身边。柔和阳光的.照耀下,平静的湖面上映着它们的倩影。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里的象窝山没有仙,也没有寺,但却依然汇聚着灵气,因为这里有一片茶,一片再也普通不过的茶。它没有显赫的身世,也不是名门之后,它相比于云南普洱、祁门红茶、西湖龙井、武夷山的大红袍来说,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出生于大山深处的象窝茶,却让每一个品尝过的贵客,深深难忘,忘不了那入口之时的清醇,更忘不了那过口之后的甘甜。行走在象窝山间的茶树间,错落有致的茶林映入眼帘,薄薄的云雾在微风下轻轻地抚摸着茶树,一片片翠绿的茶叶在微风中慢慢的舒展。闭上眼,伸开双臂,静静的感受着这自然。

山还是那山,水也还是那片水,那片绿油油的茶依然绿油油,同样的上山,不一样的身份。昔日是看他处风景,今日却能静静感受,原来这也是家!

篇2:那山,那水作文

云雾飘渺,如临仙境,是庐山的代名词。

庐山,山里有水,水中有山。每个地方所见的美景截然不同。

驱车至半山腰,下车攀山,放眼望去,群山起伏,巍峨陡峭。远处,大小山峰遥相呼应,连成一条优美的线条,宛如一条蜿蜒的神龙,伏于地表之上,山势之大,气势之壮。

慢慢地前行至仙人塔,又会看到另外一番景。云雾弥漫四周,空气送来了泥土的芬芳。远处的鄱阳湖若隐若现,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妙龄少女向你热情的招手。

很快,到了三叠泉,它可是个气势恢宏的瀑布,垂直于高高的山崖上。瀑布下垂时由一道分为三道,三叠泉的名字就是由此得来的。

俗话说的好,最好的风景总是在山顶,这是对勇敢攀登的人的奖赏,庐山的顶峰——五老峰的风景,就令人赞叹不已,站在山顶,可一眼收尽山下所有的景色,夕阳西下,瀑布被染的金红,山下的怪石则似一群群顽皮的孩童,簇拥着高大威武的巨人。给人一种释怀的感觉,还真是美不胜收啊!云雾笼罩着山腰,像为庐山加了一层金黄的光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代的苏轼可谓是将庐山的美诠释到了极致。

篇3:那山,那水作文

我乘车来到了浙江金华。在环山公路旁的小村庄停了下来,下车步行,询问一条上山的路。

这里是浙江的一个野山。泰山太尊了;黄山太贵了;桂林太俊了。它们虽美,却太过“家化”。没有大自然的原始,没有大自然的清新。

在布满杂草、树枝的地上,生态之美随处可见。虎纹蝶随意地飞着,全然没有都市公园的那般拘束。那炫目的翅膀扑棱着,好奇地打量着我。唉?那不是田鼠吗?它们不知道在忙啥,那两条小细腿扑棱得贼快。看到我这个庞然大物,竟都减慢了速度,唧唧的不知在讨论些什么。我一下抓住它们,竟也不惧,正唧唧地问我来自何方哩!

“哗——”前方出现了水声,我立即奔过去,捧起一把就咕嘟嘟地喝了下去,竟跟矿泉水的味道一样,带着一丝甘甜。我啥都不想,脱掉鞋子,卷起裤子就挑了下去。滑滑的鹅卵石被脚踩着,竟有别样的舒适。我在凸起的大石头上蹦来蹦去,一会儿摸鱼,一会儿抓虾,尽管到头来只是一场空,但还是乐在其中。

上了岸,挑了一根较长的树枝,这儿敲敲,那儿打打。捅一捅蛛网,看看蜘蛛那惊慌失措的模样;戳一戳蚁穴,瞧一瞧蚂蚁落荒而逃的样子。我奔向山顶,俯瞰着大地,大吼道:“野的感觉真好啊!”

篇4:那山,那水作文

面对广阔深沉的大海,面对雄伟挺拔的高山,也许会有一时的激动,但,最终还是倾心于家乡的山与水……

也许的上天的眷顾吧!让我依山傍水而生,使我和山水有了一种不解的情缘。

闲来无事,便邀上三五好友,爬上大坝,临水而坐,一边品幽山远水,一边将手脚泡在水中,让浪穿流在指间;一边让水吻着我的脚丫。抬头看天,这时的天空一尘不染,弥漫着一种蓝,淡淡的,纯纯的,恰似雨后初晴般的清爽;而远处的山逶逶迤迤,盈满苍翠。水中的倒影很清秀,参差不齐的棱角被荡起的涟漪抚平,似一幅水墨画,线条被渗着,浸染无痕。看着这一幅幅宜人的画卷,我的心情更是愉快,便与朋友们打起水仗来。天的那一边,映着一幅和谐的画面――蓝天,绿水,青山之间,一群小女孩在嬉戏,银色的水珠纷纷溅起,爽朗的笑声不断。

夏天来临,每天都会去游泳,天上几点浮云,阳光射进云层,倒映着斑驳的云影,跳进水中,身上的炎热都消失了,水凉凉的,透透的,裹着我的身体;心中所有的尘埃都拂去了,只剩一颗纯纯的,透透的,心。云影间,只剩一群无忧无虑的孩童。

面对广阔深沉的大海,面对雄伟挺拔的高山,也许会有一时的激动,但,最终还是倾心于家乡的山与水――因为这儿有我的快乐,和回忆……

篇5:那山,那水作文

5月2号,我和爸爸登上了玉垒山,途中风景优美令人回味。

脚下的石阶向上延伸,石阶左边是长满野草的陡峭山坡,右边是90°的绝壁。山中浓密的树叶挡住了太阳,大树上传来鸟儿的歌声。一棵松树上一只松鼠欢快地蹦来蹦去,一只四脚蛇贴在树干上休息,到处是一片祥和的自然风光。

顺着石阶向上,我们来到了一座高塔——上塔。我们被那景色迷住了。低头向下看玉垒山被踩在脚下。脚下的山绿得青翠欲滴。一阵风吹来,风中夹杂着草木的清香,令我神清气爽。

把目光望向远处,一条大河流向远方。晌午的太阳把那条河照地发出金光,此时的它像一匹流动的金丝绸,又让人想到贵如黄金的时间流走了。

我们离开高塔下了山,来到江边休息一下。我又一次看向大江,此刻,太阳光不再那么强了,大江也露出了本色——碧绿。大江泛着白浪,它如同一个出自艺术家之手的作品,这位艺术家就是大自然。你看那绿得如此完美,又有谁不喜爱呢?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见过了玉垒山和这条大江,我见过的其它风景似乎都暗淡无光。

篇6:那山,那水作文

手,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行驶着,车窗外山峰耸立,绿树成荫,石林挺秀。车开了大约半小时来到了庐山的半山腰小镇,牯岭镇。

牯岭镇虽然是大山里的一座小镇,但是生活却很便利,这是不仅有医院,餐管公园还播出了一部有名的电影,《庐山恋》,听说,这部电影的播放量还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呢!从牯岭镇出发,向西南方向行驶两公里,就来到了如琴湖。如琴湖因雨形状像一把小提琴而得名,如琴湖游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湖水碧绿清澈,微风吹过,湖面泛起一阵阵微波,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麟麟。相传庐山的著名寺庙大林庙就沉没在湖底,这里也是著名诗人白居易提写《大林寺桃花》的地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比中来。”

“不到三叠泉,不是庐山家。”顺着台阶往下走,不仅能看到三级飞流直下的瀑布,还能看到形态各异的山峰,时而高耸入云,时而连别不断,难怪诗人苏轼会写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下到一千六百级台阶下,抬头仰望,就看到了飞流而下的三叠泉,宛如一条玉带倾泻而下。水珠落在潭面上,溅起一阵阵水花,好似晶莹的珍珠在玉盘里欢乐的跳跃。

山里的天气瞬息万变,第二天清晨,推开窗户,映入眼帘的是白茫茫的一片。站在屋里,以为外面下着朦朦胧胧的小雨,原来是起雾了,山峰和大树都被大雾所环绕着,若隐若现,仿佛置身在仙境一般。真怕在这大雾中连失了方向。

这山,这水,这云雾,让人迷醉,让人流连忘返。

篇7:那山,那水作文

山路在郁郁葱葱中蜿蜒,尘嚣已在远山外。

这是另一个世界,战马嘶鸣,青铜战士列队相迎。进了山门,遥望齐山,青峰环绕,氤氲蒸腾,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拾级而上,溪水潺潺,青翠欲滴,清香阵阵,不久便到了映佛池。天哪,这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青山绿水相映,翠柳环绕,玉莲初绽。凝神看去,佛在池中隐隐约约,不知不觉间,慈悲之情溢满胸怀。

突闻水声哗哗,急忙赶上前去。一汪碧潭映入眼帘,清波如纹,鳞光闪闪,粉莲绽放,红鲤嬉闹,好不自在。源头处,一股山泉飞流而下,水气弥漫,白雾飘飘,原来是她击碎了这大山的宁静,滋润了万物苍生。观音瀑果然名不虚传,一捧山泉在手,酷暑顿消,醉意朦胧。

好不容易攀爬到顶峰,放眼望去,青冥白云与峰峦相连,苍苍茫茫,蔚为壮观。看脚下,苍松翠柏在危岩巨石中屹立,在悬崖峭壁上盘踞,山花烂漫如霞,有意无意地点染着,好一幅锦绣山川图。

清风习习,鸟语缠绵,花香阵阵袭来,蝉鸣不再焦躁,阳光不再炙热。我微微闭上双眼,轻柔地呼吸着,默默地聆听着,不知不觉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栈道崎岖,我来到了帝王龙脉——齐门洞。山风呼啸而过,我猜,那是远古巨龙腾空欲起时的狂吟,那是齐国帝王雄霸一方的傲岸,那还是古朴民风绵延千年的回声。心灵颤栗间,猛抬头,洞顶竟像极了凤凰,雍容华贵,展翅欲飞……

这就是你——齐山,山山水水让我梦萦魂牵。

篇8:那山,那水作文

一想到凤凰,我浑身就被一种古色古香的'气息所包围。她的美来源于她郁郁葱葱的山、清澈见底的水、自然纯朴的人……(开门见山,直接引出主角――凤凰)

在凤凰众多景观当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凤凰古城”了。

远处矮矮的山在云雾的环绕下,充满神秘色彩。小桥流水,青砖矮楼,那清新的空气不由得让人精神一振。一户户人家的屋檐下挂着一盏盏火红的灯笼,是那样的醒目。屋前木凳上,几位穿着苗族服饰的中年妇女吹着凉爽的风,正眉飞色舞地聊着天。一栋吊角楼的阳台上,几位旅客悠闲地坐在椅子上,一边喝茶,一边远眺着美丽的凤凰古城。石桥上,旅客们摆好造型,用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刻。(由远及近,从点到面,将凤凰的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描写的十分生动,文笔细腻。)

中午,太阳把大地照得金灿灿的,我们被晒得有些头晕眼花,大家找到一处阴凉的地方,坐在椅子上,静静地欣赏沱江的美景……

古城里有许多店铺,这些店铺经过时间的洗礼,渐渐有了年代感,站在门口,仿佛有一双叫“岁月”的手,召唤你进店。店子里有着各种各样独具地方特色的物品,它们小巧而精致,慢慢挑选,总会找到自己喜欢的。

晚上的凤凰更加热闹。酒吧一条街彻夜不息,热烈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个人。吊角楼上挂满了火红的灯笼,染红了沱江,染红了凤凰的夜。整个凤凰在夜里更显活力,更具魅力。

直到现在,凤凰的美仍然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肯散去……

篇9:那山,那水作文

今年过春节,我又回到了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又见到了那山、那水、那树。

那山指的是花果山。满山葱绿,高高耸立。一座威风凌凌的孙悟空像立在山前,手持金箍棒,脚踏筋斗云,火眼金睛眺望远方,仿佛守护着自己的家园一般。走进山里,你会发现树木郁郁葱葱,小鸟轻唱,还会看到几只活泼的小猴跳跃嬉戏。

那水指的是屋后那条连通大海的小河,河水清澈,水草摇曳,时不时还能看见水鸟在河边奔跑,每当清晨,我总喜欢趴在窗口看它轻纱罩面,等待金色阳光将它叫醒又开始奔流入海。

那树指的是白杨林,虽然村上的白杨林没有其他树林那样四季常青或五彩缤纷,但它们朴实的外衣,笔直的身躯让他们像一排排战士一样守护着村庄,更讨喜的是它们为村民提供了柴火,有了它,就有了袅袅炊烟,有了它,就有了欢声笑语。

读到这里你有可能猜到我说的地方了,没错,就是我的外婆家-连云港,我儿时的天堂,也是我现在每年都迫不及待想去的地方!

篇10:那山,那水作文

在路上,路两旁的小山被树木遮挡。后面还有隐隐约约的小山,连绵不断,若隐若现。从远处看,这些小山好像被一层薄雾笼罩着,又好像被一层时而隐形时而显现的屏障保护着,不容任何人靠近。它好像永远不会受到伤害,永远那么快乐,没有忧愁,自由自在。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到了双龙门。下车后,我们开始登山,目的地是天绿湖山庄。刚开始的时候,路不是很陡,可越往上,路越陡越窄,但“无限风光在险峰”,我们努力攀登,终于来到天绿湖山庄。

从山顶俯视山下,一切都变得那么渺小,怪不得大诗人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呢!对面的山,是那么错落有致,有规律地排列,一切都那么美好。

午饭后,我们又来到雪野湖。那湖,不,应该说是海,无边无际、清澈见底。一阵风吹过,湖水荡漾,涟漪是那么美。湖水打在石头上,声音是那么清脆、响亮。那湖面一眼望不到边,只能隐隐约约地看见对面的山,简直可以说是水天相接了。

在陶醉与欢笑中,我们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篇11:那山,那水作文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浙江富春江的景色与之相比倒也毫不逊色。

你若乘船游弋于富春江上,这一路的景色真可谓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江两旁耸立着连绵的高山。放眼望去,满眼的绿色,好像这里一年四季都是夏天。那片绿,点缀着这连绵起伏的山峦,表现出它旺盛的生命力。

清晨,当鸟儿的歌声唤醒整个山峰,当第一束阳光射进茂密的树林,当最后一滴露水也蒸发了,这山,显得那么美好。在猿猴和蝉的鸣叫声中,这山,又是那么富有生机,像个孩童,活力无限。

傍晚,太阳的光不再那么强烈,它的余晖洒满整片山,那因为风而摇晃着的斑驳的树影,和着山中泉水冲击石头的泠泠声,带给人一种绝美的享受。这时候的山,那么沉稳、安详,别有一番美妙之感。

若只有山,似乎略显单调乏味。

富春江的江水清澈见底,山在水中的倒影是那样清晰,随着水波的荡漾而起伏,一层一层的。冥冥之中给人一种在梦境中的幻觉。

你若坐在船上向下看去,那光滑、细小的石块,那游姿优美的鱼,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即使是那些娇小的冲击生物,都能尽收眼底。

江水还很迅猛。像脱缰的野马,不顾一切地向下游奔去。吴均曾在《与朱元思书》中这样描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的,富春江的江水就是这般潇洒,这般不羁,带给你一种豪迈的气息。

天山共色,山水交融。这简直就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那山,那水,那富春江秀丽的景色,叫人怎能不陶醉其中,不痴迷于这旖旎的风光?

篇12:那山,那水作文

家乡,有一处绚丽的风光——老家的云顶。

那山。

一直沿着小径往上走去,几乎看不到汽车之类的交通工具来来往往最多的还是那一些悠闲自在的人们。再朝两边看吧。道路一旁,有一小块、一小块的土地,大部分土地上都种植着青菜、萝卜、白菜什么,都是廉价的品种啊,一看就知道,乡下的农民是有多么朴实、节俭。另一边,就是清秀的山了。

一座座山,没有一点儿杂色,映入眼帘的,也唯独只有一抹翠绿。这翠绿,那么透亮、那么明朗,让人们看了,所有的烦恼之事都会因这良辰美景所忘却的。

那水。

云顶的水,真是无与伦比的美丽……

水面碧波荡漾,显得十分平静,让人不禁淡定下来。有些时候,会有一只狭小的独木船划过,上面会有一位慈蔼的老爷爷正在捕鱼。如果可以将这一画面定格在相机里,那可真是好的没话说啊。

云顶的水,真是清澈见底……

水衬着山、山衬着水。放眼望去,简直就足以让人陶醉其中了。那水,是如此干净。低头俯看,见不到一点儿垃圾,甚至可以在脑海里产生美好的幻想:几条小鱼跃出水面,然后又“扑通”一声跃了回去,在水中嬉戏着、游荡着。

那人。

云顶的人们是淳朴善良的,也就如同他们生存的环境一样,如此单纯。人们心无杂念,天天辛勤劳动,为祖国社会默默付出,留下一点一滴的汗水。

我相信吧,那汗水,是甜润的。你说呢?

篇13:那山那水作文

你要不要去我老家看看,那是一个山村水秀的小山村。

同事阿峰经常对我说,要我有时间去他老家看看。阿峰是广西人,我们相识在八年以前,我们从当初陌生人到现在无话不说的好兄弟。八年的共事,让我们彼此牢记这份难得的情谊。这几年里,我和阿峰都很少回家,他经常会拿出在老家拍的一些照片给我看。

去年夏天,阿峰告诉我,他爸爸的生日,他要回去一趟,问我有没有时间和他一起回去。以前他的多次邀请总是无法成行。这次,我决定和阿峰回去,给他爸爸庆生。

经过8个小时的长途汽车颠簸,我和阿峰来到了广西桂林市龙胜县龙脊镇。这是一个被群山环抱的乡镇。一条狭窄的水泥公路在崇山峻岭中蜿蜒延伸。远远望去,山顶上云雾缭绕,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偶尔传来鸟鸣声和蛙鸣。

车沿着河边缓缓前行,在河边已过古塔边停了下来,阿峰告诉我,这是他们当地文化的象征,这座古塔是祖辈们遗留下来,距今已有好几百年历史了。我仰头一望,塔约有100米高,全是青砖砌成,分为12层。站在塔前,可以听到河水潺潺的声音,时而低沉,时而奔放。来到河边,看到河水清澈见底,一群群小鱼在自由的遨游。好一副观塔听水赏鱼图。

车继续前行,从山脚上到山顶,又下到半山中,翻过几座大山后,听到几声犬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少数民族的吊脚楼。这才知道原来大山深处还有这么美丽的人家。热情好客的主人迎出门来,用壮族人的独特迎客方式迎接我的到来。

在晚餐中,阿峰告诉我他们的民俗,客人去了,他们会特意把肉切成很大一块,蒸熟了再端桌来,这就是蒸笼肉。喝酒是自家酿的米酒。用的是盛菜的碗来喝。所有的家族成员都会敬客人的酒。边喝酒边猜拳。热情的主人无微不至的招待我,让我不知所措。

在阿峰的家里住了3天,让我见到了最美的江南田园风光,他们那里的稻田,最小的一个人通过,最大的也不足一亩,稻田里碧绿的禾苗在微风吹拂下,一道一道的绿色波浪划过。在山脚下,抬头往上看,只看到田坎,半山腰,仿佛置身绿色的海洋,登上山顶来观看梯田,看到时千层碧波叠在一起,层层都透出禾苗争相争鸣的气息。不同的角度观看有不同风景呈现在你的面前。

阿峰告诉我,他们这里的梯田是由政府统一管理,每年到了金秋十月,稻谷成熟的季节,金黄的稻谷飘香,沉甸甸的稻穗惹人醉,虽然这里的四季有不同的风景,但是最佳赏景还是国庆节前后,稻谷要收割的那半个月。

临别时,阿峰的爸爸拉着我的手说:“我们这是大山里的人,没见过世面,招待不好,下次再来玩。”热情好客的主人和家里那只懂事的黄狗送了我们一程又一程。我和他们依依惜别。我心情沉重的说:“叔叔阿姨,其实我也大山里的农村人,我家在八十里南山脚下,也欢迎你能和阿峰去我家里玩,我在那里等着你们的到来,我带你们去欣赏中国第一牧场,南方的呼伦贝尔,湖南南山国家公园。”

篇14:那山那水作文

处在喧闹的城镇,看着街上人来人往的身影,匆匆忙忙的脚步声在你耳边穿过;当你来到一片寂静的环境,环顾着四周的景色,渐渐地,一颗起伏不停的心变得任由外界如何打扰,都不会轻易掀起一阵涟漪,心中没有丝毫杂念。给自己一份安静,去享受太自然给我们的馈赠。

每年春节过后,我们都要回老家进行一次扫墓。今年也不例外,根据天气情况来看,大家就决定年初五那天回老家扫墓。把那些祭祀要用的物品都准备齐全,我们便踏上了回乡之路。

坐在车上,聆听着优美的音乐,嘴里哼着小调。欣赏着车窗外那些美丽的景色。往远处看,那一座座巍然耸立的山峰是墨绿色的,那一点绿色便是树木为纯黑色的山峰增添的色彩。把视线拉近一点,进入你眼球的是一棵棵树木,从你眼前掠过,形成一片奇特的绿色景观。或许是因为我有心欣赏路上的风景,不愿错过一丝美好,便觉得这次的车程不像以往那么远。当我们到达目的地时,我将视线转移到前方。脑海中不由地浮现出四个字:那山那水。

在爬山的过程中,没有了以往的那种胆怯,而是会带着一种努力攀登的勇气。当我站在海拔三百米的山峰向四周望去时,有一种感觉浮上心头:一览众山小。那时的自己多么想呐喊一句,以此来释放束缚在自己心里的那种压抑感。每天生活在喧闹的环境里,无论是在什么地方,都会有竞争和攀比。这难免会蒙蔽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一点纯真。我不想这样,那就只能在一个适当的环境里,释放自己的内心。让大自然的美,解除枷锁,打开我的内心世界。然而,当自己真正站在这高大巍峨的山上时,就仿佛自己进入到了一片灵魂净地。这也许就是山的魅力所在。

在平坦的山路上行走时,俯首望去,我们发现了山泉水。那水有一部分在水田里静静地躺着,在暖阳的照耀下,像一面镜子,映衬着山峰的雄伟壮观。另一部分则泠泠作响,欢快地流淌着。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偶尔还能听见鸟鸣声,像是在你的头顶上盘旋鸣唱。在路上,能看见一些曾经用砖头做的房屋早已变成一堆废墟,或者还残留着一点痕迹的墙壁,这些都是历史的记忆。而如今大都可以看见装修得很漂亮的房屋,外表用一块块美丽的瓷砖砌上,房屋的外边用篱笆围上,种一些蔬菜瓜果,颇有一番农家乐的味道。如此大的变化,不正代表着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了吗?一些年纪较大的爷爷奶奶会坐在一起聊聊家常,这也让我感受到了农村人们淳朴的风土人情。

冬末已至,春天还会远吗?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看见了很多桃树。那些桃树早已开满了鲜艳、娇嫩的花,一阵微风拂面,桃花纷飞。正所谓,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上的美景都会出现在你眼前。多情的我怎能辜负了这一美景,按下快门,让桃花随风飘零的画面定格在我的相机屏幕上。我要留住美好。

家乡的那山那水,足以让我流连忘返。走进乡村,就像是走进了一片灵魂净地。

篇15:那山那水作文

我的家乡是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地处燕山山系西端的黄羊山界,在宣化、怀来之间,涿鹿之北,紧邻北京,地理位置优越。这几年,我的家乡变化很大,我由衷地热爱她。

那山,景观俊秀,伟岸挺拔,孤峰独秀。这里说的山就是我们这的鸡鸣山,是一座雄伟的山,神奇的山,富有灵性的山。它海拔1128.9米,占地17.5平方公里。由于它气势壮观,历史悠久,景色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塞外小泰山。鸡鸣山自古即为名山,北魏文成帝、唐太宗、辽圣宗、元顺帝、明英宗等历代帝王都先后登临鸡鸣山,观赏北国风光。

鸡鸣山山势突兀,草木繁茂,孤峰插云,秀丽壮观。经过近年的改造建设,已经成为国家4A级景区,道路依山而上,半山建有2个停车场。从山门沿碎石铺成的“之”字形小路盘旋而上,依次可观赏到龙骨岩、五指峰、骆驼岩、寿龟峰、朱砂洞、锁路门、避风桥、东顶观日台等几十个景点,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

李寒阳在第八届读书节获得“好书推荐”手抄报评比一等奖。李寒阳供图

那水,沿城环绕,清澈溢彩,赏心悦目。水,就是城东和城西的东河、戴家营河。爸爸给我讲,在七八十年代,因为十年九旱,河道已经衰颓成干涸的沙河,甚至有沿河的村民往河道倒垃圾。如逢雨水多时,大雨滂沱,洪水就像脱缰的野马,到处冲撞,冲毁道路,淹没农田。

随着国家对环境治理的加强,我们这座山城的两条“假河”也换了新装。河道两旁,花圃和草木给河道镶上了多彩的花边,汉白玉的栏杆整洁无瑕,清澈的水在河道缓缓流动。如果周末的晚上,出来遛弯,就可以看到我最喜欢的水幕电影。

那人,传承勤劳,憧憬美好,富有创新。爷爷十六岁,就挣一个成年人的“工分”了,只能解决温饱,只有年底才能分到二斤牛肉,那时猪肉也很少。爸爸上高中,要步行30多里的山路,到城里坐火车,坐半个小时的火车,下车再走10里的土路到学校。这里说的人,就是现在的山城人。暑假里,我在老家住了几天,发现大家的观念变了,思想活了,生活的质量高了。

叔伯们不再埋在黄土里靠天吃饭,他们有的搭建起大棚种上了错季蔬菜,有的凭手艺在城里搞装修,有的自己开了修理加工厂。再看看,农村的房子一排排都是整齐的砖瓦房,引入了自来水,开通了有线电视和宽带网络,用上了洗衣机、电冰箱、煤气灶等,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我的家乡变了样,这是我国千百万山区城镇的一个缩影。那山那水那人,再不是旧模样。我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知识,长大后更好地建设我的家乡,建设我的祖国,让她更加美丽。

教师点评:小作者结合祖父、父亲和自己这三代的事实,从山、水、人等三个角度写了家乡的变化,语言朴素,贴近生活,体现了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渗透出作者浓浓的家乡情、爱国情。文章真挚感人,结尾升华主题,决心好好学习将来建设好家乡,建设好祖国,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爱。

篇16:那山那水作文

“山青青,水澄澄,山下水边是我家……”

稚嫩的童音唱着不知名的歌谣,肉乎乎的小脚丫一下一下撩着河里的一汪春水。

“宝儿,回家吃饭哩!”

“来了!”

女孩利落的起身,拎起身边的草鞋跑开了。

山没有名字。老一辈说山就是山,他会给自己起名字。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太阳伸着懒腰从山间探出了头,柔和的春风吹来了欢快的笑声。宝儿顶着两个可爱的麻花辫从屋里跑出来,奶奶背着半人高的竹篓,拿着沾着泥土的小铲子跟在后边。

屋后的山上便是竹林,还未上山便能闻到竹的气息,淡淡的清香不绝如缕。

“奶,今年好多笋!”

雨后泥泞的山路边,胖胖的笋偎在竹旁,只堪堪露出一个脑袋。风来了,修竹微动,挤满眼间的竹叶奏出一曲欢歌,余音袅袅,回荡山间。

“真好听啊!”

宝儿坐在竹林里,捡起一节竹枝,挥动双手,成了这支竹乐队的指挥。她晃晃脑袋,长长的辫子一甩一甩的,白白胖胖的藕臂时上时下,那一节竹枝仿佛成了黑色的指挥棒。风又停了,像它来时一样的无影无踪。宝儿像模像样地站起身,向着无人的竹林鞠一躬,又咯咯的笑了起来。

“奶,你多挖些,这些可不够我吃的。”

奶奶颠颠沉甸甸的竹篓,直起腰身,笑着嗔她:“小馋猫!竹子也是要休息的。要是今天多挖点,明年你可就没得吃了!”

宝儿可不懂什么休息,倒是被奶奶的假设吓得一个激灵爬起来,摸着身边的竹子小声说着悄悄话。

“竹大仙,你可得好好长。我今天不挖你了,你明年再多长些给我吃好不好?”

寂静的竹林里自是无人回应。

“你不说话我就当你默认了!我爸可说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不许反悔!”

说着转身便跑,倒还不忘抓起一把竹叶塞进口袋。

竹子的味道,香香的,好闻极了。

水没有名字。老一辈说水就是水,她会给自己起名字。

捣衣声和着欢快的流水声传来。溪水清澈见底,泛着青绿,映着岸边的柳,桥上的人。

宝儿趴在桥边,对着水面做了一个鬼脸,水中的人也回了一个。

雨,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悄悄地来了。贵如油的春雨淅淅沥沥的撒着,细若牛毛,落在树梢染绿了枝丫,落在田野滋润了庄稼,落在果园点红了桃花。

雨点落入水中,荡起层层涟漪,一会儿聚集,一会儿分散,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惊得水中的女孩应声而逃。宝儿红扑扑的小脸带着得意,眸子亮晶晶的,黑得深湛,高扬着头,像极了她们家那只花尾巴的大公鸡。

水中的鱼儿自在的飘着,不时抖一下银白色的鱼尾,粼粼的波光像撒了一池的星星。岸上的柳贪婪的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无数条碧绿的柳枝像绿色的丝带,有的柔柔的飘在风中,有的垂在水面上随波逐流。云不见压抑的感觉,却是一身轻地跑得飞快。

云下的人也在奔跑。

“宝儿,回家了!”

捣衣声已停,宝儿喘着粗气,不甘地瞪一眼天上的云,指着这个老对手向它呼喊。

“下次,下次我一定能赢!”

宝儿气呼呼的转过身,一低头看见自己被拉长的影子,眼睛咕溜一转,又去追这个新对手了。她蹦跳着,又哼起了熟悉的歌谣。

“山青青,水澄澄,山下水边的我家……”歌声追着白云飘向山的那一边去了。

篇17: 那山,那水作文

那山,沉静秀气;

那水,灵动多变;

那狗,淘气机敏。

我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受不了美景的“诱惑”,所以我一到大河东,就“出不来了”。

那里的山,连绵蜿蜒,峰峦叠嶂,树木葱郁。山间清泉湍流,鸟语花香,空气格外的清新。那山并不高,长得很秀气,不像泰山那般雄伟,也没有那么险峻,却刚刚好适合想散心消遣的人。盛夏时节,更是避暑的好去处,凉爽的山风滑过脸颊,带着大自然的气息。

那里的水特别的喜人,如果刚下完大雨的话就更喜人。水势凶猛,都能把人冲的见不着影,震撼的流水声如战鼓擂擂,溅起的水花有数丈高,好像一朵银色的花朵在绽放。等到水面平静了,我就可以下水了,当然要去看我的“老朋友”――那个带着四个可以盛水的小洞的石头,看看它是不是喝饱了。以前,我常常自己给它“浇水”,只因它是我最喜欢的石头。我还经常在那里捡一些漂亮的、精美的石头,爸爸总开玩笑说:“你什么时候盖房子呀?”我就不急不慢的说:“不急不急,再多捡几年再说,这事着啥急呀!”

就在我肆意玩水的时候,大姨家的小狗摇着尾巴也来凑热闹。我们一起玩水,我总是吃亏,不等我“欺负”它,它就先把水扑我脸上了,真是气“死”我了。我想跟它讲道理,但是我发现根本没道理可讲。我还看过它做狗刨呢,我第一次知道狗刨还可以如此可爱。

我喜欢那里的山,喜欢那里的水,喜欢那只小狗。我觉得,那才是最美的风景!

篇18: 那山,那水作文

天雷滚滚,远处的山脉深处发出一声声闷闷的雷。连绵起伏的小丘,一山接着一山,虽没有那么陡峭,但望着这盘龙般的公路,仍觉得障眼。

一席的绿色从山顶上绵延至此。从绿的发黑,到青翠欲流。再至路边嫩绿的草芽,都令人眼前一亮。仿佛大地奶奶肩上的披风,深沉冷静,从不发泄怒火。当我们走进它时,它也只卷起俏皮的`衣角,顽皮的向我们挥挥手,饮下头顶上的晶莹露珠,一干为敬。

乌黑的云团终究会来,一场大雨过后,远远近近的山沟里隐隐约约的显露出几条轻快明亮的小河。细细聆听,水声湍急了许多,并没有山间小溪那般如银铃的清脆声响。一种浑浊咆哮的嘶吼声从山涧中倾泻出来,如战场上的千军万马,奔腾、翻滚、飞跃、纠缠在一起,扭打在一起,倾诉着千言万语向我们袭来。

往着溪流渐近,山坡上散发出雨后泥土独有的香味。清新的种子与甜美的花蕊都在一雨间苏醒过来,抽展出新的枝芽,绿的希望。那山更加生机蓬勃,灿烂的阳光似金蚕丝般柔柔地覆在山坡,夹杂着泥土独有的气息。将人紧紧的包住了,从人体各个细胞钻进去,滋润着生命。

循着声音找到小溪,似乎没有它的声音那么暴怒,团团朵朵的浪花顽皮地扑向圆石,像快乐的孩子那般永无倦态,嬉笑着,打闹着,令人心旷神怡。

哦,这就是内蒙古草原的俏山丽水。

篇19: 那山,那水作文

我的老家在乡下,虽然不经常回老家,但老家的山山水水和那里的鸡及主人让我难以忘怀。

乡下老家那里有两处独特迷人的风景,那就是山和水,我最喜欢享受那里的山山水水。

山,到处可见,我感觉这里的山是最美的。站在远处,抬头一望,就会看见群山连绵起伏,郁郁葱葱。早晨,旭日东升,金光照在绿油油的山上,群山绿得发亮。有时山上会有点雾,极目远眺,群山如同仙境一般。

水,也是那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它是从山脚中流出,顺着小渠缓缓地往下流。这种水叫泉水,人们烧饭靠它,洗衣服靠它,连农田里的稻田也喝过这甘甜的泉水。

每天天一亮,鸡就会用它那洪亮的嗓子打鸣,乡下人家一听到鸡叫,就会立刻穿起衣服,拿着锄头出去干农活。鸡饿的时候,就会自己去寻找食物,只要一看到“大餐”,就会“嗖”的一下,用嘴巴把“大餐”吞进肚里。我老家有的鸡还会防小偷呢!有时,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有小偷来到农民家里,鸡就会“咯咯咯”不停地叫,如同“拉响警报”一样,把贼吓跑。

啊!老家的山山水水,还有那勤劳、聪明的鸡让我彻夜思念。

篇20:那山那水作文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

——题记

踏上这里的第一步,望见它的第一眼,我仿佛置身于一块晶莹剔透的翡翠中,绿得沁人心脾;闭上双眼,放空自己来深呼吸,一股清新的泥土的芳香蹿入鼻尖;耳畔旁响起的是清脆的鸟鸣声,和着潺潺流水,淌入心田。这便是莽山,一个坐落在大山深处的原始森林,一个天然的氧吧,一个洗去尘嚣、寻找自我的地方。

青山绿树·天台山

对于它的第一印象,便是漫山遍野的绿。远远望去,它如天地间所覆上的一层绿纱;如荡漾着的翠绿的波涛;如闪着幽光亮晶晶的绿宝石。待慢慢走近,才发现那些绿是隐在一块块奇石中的,旁边立着对石头和隐在石群中的树木的简介的木板,形成一道人文美的风景线。这时我们才发觉,莽山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不浅,上百年的古树,中国特有的珍稀木种,经岁月沉积风雨洗礼的'各种岩石,无不在倾诉着这座山的过去,诉说着自然变迁历史的故事。

细水长流·将军寨

有一条溪流蜿蜒穿过,有一群人从它旁边行过。莽山就像是一幅水墨丹青的画卷。不同与曹操所见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雄伟景象,它所拥有的,只是淡泊宁静的舒缓。很久没有见到如此澄澈的水了,它静静地淌在被阳光照耀得发出灿金色光芒的鹅卵石上,偶尔激起点点斑斓的水花,在阳光下映出七彩的梦想。流水潺潺,发出叮叮咚咚的乐曲声,犹如披着一头柔顺乌黑的秀发的姑娘正在抚琴,素指翻飞间奏出大自然最纯真的旋律。江南水乡中,青石板桥斜。最喜欢的便是在青石板桥上携一知己,听一流曲,聆听这溪流的梦想,拥抱着细水长流所凝结成的浪花。

那摆渡人·博物馆

“我愿做个摆渡人,将对你的喜欢和依赖深深埋在心底,倘若你在河的那岸落水了,我会将你送去河的对岸,看着你再开启属于自己的新 篇章。”这似乎是这几天与莽山相伴,它所让我体会到的。莽山不仅景美,人文价值更美,还记得我们第三天去的莽山博物馆。跨进院子,矗在门前的便是发现烙铁头蛇这一中国独有品种的蛇博士雕像,它象征着科学的威严与力量,不禁让我们心生几分敬意。再往前走进入馆内,宽敞而整洁的大厅便映入了眼帘,左手旁是模拟的莽山生物圈,摆放了各种姿态的国家级珍稀动物的模型,举止逼真,栩栩如生,这又让我们产生与莽山的亲近之感,仿佛融入了与自然的和谐韵律;而右手边,则是描绘着烙铁头蛇的故事的壁画,在它的对面,又陈列了许多在莽山世世代代生活的各类动物的标本。看着它们,我心里似乎化开了一圈圈的涟漪,这是生灵的共鸣,这是生命的感触,映入眼里,刻在心里,久久消散不去。

我觉得莽山就犹一位摆渡者,他不是归人,只是个过客。当我们被学习作业所逼迫,被尘世喧嚣所困扰,被现实生活狠狠击打,而跌入烦恼忧愁的泥潭中时,它会救起你,将你身上的泥泞和污渍洗去,送你至潭的另一头,让你开启自己生活的新 篇章,而它自己,则渐行渐远,渐行渐远,再一次消失在那一边的尽头……

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猝不及防,温暖如光;故事的结局也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世事如书,但我偏爱你这一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去远方,而漫山遍野都是家。

篇21:那山 那水 那檐

那山 那水 那檐

蓝蓝的天像一塘深不见底的湖,透过那薄薄的白云,我总想看到那空的边际。一阵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而那掠过的鸟儿一会儿就消失在远方的云间,像是随我的思绪回到了我的故乡。

故乡的记忆是从雨后的晴天开始的。清新的空气夹杂的泥土的清香是让人闻着就能睡着的。当我还站在那屋檐下直勾勾的望着天上的彩虹发呆时,屋里传来了奶奶的呼唤声。没等我从那彩色的幻想中回过神来时,爷爷从后面将我抱起,拍拍我的头。当屋内飘来的.饭菜味将我包围了起来。我知道奶奶已经准备好午饭了。

故乡的山水都绿得发油,我还记得村口对面有一座奇特的山,奶奶告诉我那叫“鸡笼山”,她常常给我讲当年发生在那儿的故事,可惜大部分我都不记得了。只记得那山是一位仙人随手放下的一个鸡子。我望着那圆圆的山顶问:“仙人是什么,他能给我变出东西吗?”奶奶笑了。

记得那个午后的太阳热辣辣的像要吞噬了座座青山。爷爷给我制作鱼竿,那时我第一次接触田里穿梭。他的笑声回荡在那平静的湖里。爷爷在岸上挖鱼饵,我在水里玩耍,溅起的水花似乎要沾到云朵。爷孙的笑声就怎么一个劲地回荡,回荡在层层的碧波间,回荡在层层的芦苇丛中。最后落进了松软的泥土里。

黄昏的夕阳格外的温柔,在我这个小孩的眼中看来就是奶奶饭桌上的鸭蛋黄,缕缕炊烟飘飘绕绕,看着下面排排的屋檐,像是一扇永远敞开的大门。呼唤着我心中的那天,那水,那檐。也只有这样的呼唤,才能勾起我心灵深处的纯真和快乐。

篇22:那人,那山,那水!

在外漂泊了十多年,也算是扎下了根。可家乡的点点滴滴依然让我魂牵梦绕。

一座小小的苗乡县城,虽小,却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物产丰富,应有尽有。每逢赶集,小小的街道两旁便摆满了各式的山货:大大的梨,鲜红的桃,翠绿的西瓜,金色的香瓜;小而圆的枣,大而甜的地萝卜;还有那个个饱满的花生,刚从锅里捞出,香香的,飘出老远,口水就再也忍不住。暑假回老家,这些都是我必须一一品尝的,早已落下个馋嘴的坏名,却也乐在其中。

一、那山

小时候,我家住在街边的一座小山上,可谓闹中取静。

小小的一座山,不高。没有巍峨的山巅,没有险峻的山道,轻轻巧巧地立于街边。上山的路是父亲带领着我们几兄妹花了好些天流了好些汗亲自铺就,这让我们充满了成就感:既方便了我们放学归来,也方便了众多爬山锻炼者。铺就的山路两边,没有弥漫着芳香的松涛,却有着大片的、散发着清新气息的竹林。到了春天,竹笋发芽,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往外冒,抢着挤着与春天来个约会,沐浴春的暖风的凉。山顶,一块平整的长满杂草的坪子,甚是好客,接纳四方来宾。每天天未亮,便跟着父亲在坪子里锻炼身体。坪子不是很大,但足以让父亲兴致盎然地、煞有介事地摆上几个高难的太极姿势。我也顽皮地学着父亲。有时候我故意地将动作做错,这便惹得父亲不停地笑骂着,纠正着。坪子旁边是几棵高大的山枣子树,每到夏天,树上结满红红圆圆的枣,这便成了我们的乐园:争先爬上树去,比谁爬得高,摘得多。我虽是女孩家,也是不甘落后的,即便是脚板上扎了根刺,也照爬不误。等到晚上,母亲拿着一根长长的针为我挑刺,我才感觉那真的很痛。但,痛在脚底,枣在嘴里,甜在心里。

二、那水

绕着小城,是一湾河流穿城而过,名为锦江。那是大妈大嫂们洗涤各式用品的好去处。

每天天很早,便会见早起的大妈们挎着装满衣服的篮子,拿着棒槌,急急地走着,好赶在别人前面占一方平整的石块濯衣。随着棒槌的一起一落,溅起的水花将脸浇个透湿,水珠挂满眉尖发梢;浅浅的河滩,便是小孩们的乐园:穿着裤衩的,光着屁股的,穿着妈妈正准备浣洗的大人的衣服的,都有。有的嬉戏,有的游泳,有的摸螺蛳,玩得不亦乐乎。忘乎所以间,却忽视了危险:一不小心,被那幽蓝的水草缠住了脚,趔趄中,会让你喝上好几口江水,脸憋得通红。兴奋中带着的几丝惊恐,让孩童们更加疯狂地追逐。妈妈洗完了衣服,孩子却不肯离开,依然像一条条滑溜的鱼一样在水中穿梭。无奈的母亲们便从一开始的叫喊逐渐变成怒吼,急切间,褪去鞋袜,卷起裤腿,一个一个地将孩子们抓上岸。孩子们余兴未了,一步一回头地离开。暂别热闹的水面,只剩下一道道波纹,带着太阳的金光,伴着幸福的欢歌笑语,散了开去。

三、那人

遇到苗乡赶集,我是不愿错过的。我喜欢那份偶尔的热闹。

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平时沉静的小街,突然间喧闹起来:背着背篓的大婶,挽着高高的发髻,不停地解开对襟衣衫,让自己凉快些;赶着鸭子进城的大叔,大声地吆喝着,宛然一副将军的模样,维持着他的鸭子大军的纪律;挑着扁担的大哥,脚步稳重有力,不时地用一块已经被汗水浸湿的毛巾擦拭着;牵着羊的大爷,戴着圆圆的斗笠,费力地拽着用稻草编成的绳索,一会儿拉着羊走,一会儿又被羊牵着走。眼见辛苦费力地一路挥洒着汗水的同时,一个个的笑容依然绽放于黑黝黝的脸盘,一幅幅的满足挂在条条的皱纹间,谈着,赶着。那高耸的背篓上,那沉甸甸的扁担两头,分明装着满筐满篓的希望:早早地赶去,卖个好价钱,家中的油盐酱醋,孩子们的吃穿用度,可全在里面……我融在集市中,好渺小。不甘独处的我,奋力地挤将过去,坐到凉粉摊前,要上一碗凉粉,凉凉的,甜甜的,沁人心脾;去到糟酒汤圆摊前,来一碗冒着热气的汤圆,滑滑的,软软的,惬意之极;买上一大堆的刚从山里挑来的新鲜瓜果,拿回家去,看着家人一个个吃得开怀大笑,赞扬着,我便偷偷地满足着,幸福着。

那山,那水,那人――家乡朴实的人们,多年来,都是我一直的牵挂与想念,魂牵梦绕,久久不去。

梦回我的家乡。愿早日回到你的怀抱。

篇23:那山·那水·那人

在我的心灵深处,难以忘怀的就是家乡的那山、那水、那人,给我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那些琐碎的记忆是我生活的源头,是我心灵永远的驻地。那山,雄伟秀丽,群山连绵,是我童年、少年的乐园;那水,清澈见底,流水潺潺,带走我的童年、少年;那人,正直善良,勤劳朴实,留给我对往事不尽的思念,那山、那水、那人相连,在我脑海里相连,令我寄情于山水间,寄情于乡间,让那山、那水、那人走向笔端。

那山

那山,在我的心目中不是一般的山,她似乎很神圣,虽高不过泰山,美不过黄山,但在我的心灵深处是高而美的,因为那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大山,曾与我朝夕相处的地方,与我有着很深的感情,好像与我有心灵对话,一提起那山,脑海中就似高山流水,思绪随流水延伸,勾起了我美好的回忆,要说那山,那确实是一方百姓得天独厚的宝地,山中的野果是穿梭于山间农人的囊中之物,也是解渴、充饥的天赐之果,据说在“三年困难时期”,家乡父老乡亲就是靠着吃山上的野果、野菜等度过了难关,曾令多少周边的老百姓羡慕不已。山中的蘑菇、鸡冠皮、蚂蚱菜、荠菜、洋槐花等都是农人的美味佳肴;山中的头骨草、山药、桔梗、血参等都是农人们的日常药材,有个头痛脑热、身体不小心磕破损伤,山中临时就能采集药材,土法治疗。山中的苦菜、萋萋菜等都是牲畜喜欢吃的东西;山中茂密的野草、柴禾则是一方百姓日常煮饭的柴草,有了它老百姓就不会忍饥挨饿;山中的野兔、山鸡、鸟类是引诱农人们追逐的对象,农人们常常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追捕鸟类的经过,说者眉飞色舞,听者兴高采烈。山中的风景秀丽多姿,则是农人们闲暇之余攀爬取乐、登高望远的栖息地,这里是大泽山巨龙左爪臂腕处,山上悬崖峭壁,层峦叠嶂,形态各异,这里有大大小小的山峰三十几个,山涧十几个。在东山坳里,北有廓落崮,背北面南;左有石山,鳌山蜿蜒向前,右有长岭环绕西南,形成了一个簸箕型的山坳,在这个山坳里,天然形成了“大石门”和“小石门”,在这个山坳两端遥遥相望,这就是青州至登州古驿道平度至招远段。在西山坳里,有青石劈、仙人桥、沙子涧、石胡同等秀美的山川,这里的最高峰就是青石劈,仿佛是用神工鬼斧劈成的,由此而得名,直上直下,悬崖峭壁,巍巍壮观,山峰上有一条窄窄的人行小道,在奇险处有一步远的一段,只有二十厘米宽,这是常人不敢过的地方,只有仙人经过,故称“仙人桥”,它的两边都是几百米的深渊,望而生畏,在这个山坳里天然形成一个“石胡同”,两边高山耸立,似用神工鬼斧砍成的很直立的胡同,中间形成一条很平坦的四至五米宽的通道,曲径通幽,连接着山里山外,路旁泉水叮咚,胡同里冬暖夏凉,空气清新,就像一个“天然的氧吧”,是一个非常惬意的歇脚地方。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还有先生地、八文章、状元石、元宝石、石婆婆、大鳌山、小鳌山、神仙泉、马虎窝、望蟒台、野猪岭、獾窝子、鹁鸪窝雨晴顶、憋死牛涧等秀美的山川、溢人的山涧和诱人的景点,山中诸峰景色迷人,晨雾暮蔼,奇花异草,俊鸟怪石,山中飞瀑,泉水叮咚,构画出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几乎每座山峰都有着美丽而神秘的传说,在我儿时已走遍了家乡大大小小的山峰,那山上留下了我坚实的脚印,也留下了我少年的梦想。

家乡的山,给我过去的岁月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给我现在的岁月里产生了丰富的想象,给我今后的岁月里增添了美好的向往,它始终寄托着我的无限情思,产生了美好的遐想。

那水

那水,在我的心目中也不是普通的水,它的源头自家乡最高山峰廓落崮下涌起,虽然水流不大,但流出了全国第一座村级塑料防渗大型水库,家乡父老乡亲历时五年,在群山丛中,建起了石拱坝水库。当时的水利部副部长侯捷看后赞扬说:“这是村级自建全国最大的石拱坝水库”。原省长赵志浩看后高兴地对原支部书记乔洪业说:“来之不易,它一定能造福人民!你们是我省第二个‘九间棚’”。水库流出的水,浇到了果园,也浇到了村民的“心田”。在大山深处形成了动中有静、以动助静的一大景观,成为平度市八大景观之一。跃上水库大坝,发现水库就像长江三峡,大坝宛如三峡大坝,坝体由石头砌成,21米多高,雄伟、壮观,在农业学大寨的年代里,能建成如此宏大的水利工程,确实了不起。龙湾水库被两岸的青山夹在中间,似一颗明珠镶嵌在峡谷里,游走在气势宏伟的水库大坝上,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青山绿水,群峰倒影,自然景观奇特,林壑秀丽幽美,水面鱼跃竞斗,水边有人垂钓,山顶松涛飒飒,山腰硕果送香,一阵秋风吹来,沁人心脾,妙不可言,宛如古诗人所描绘的“一带青山中立图”,西北面的山上有龙王庙、动物园,西面的山上有亭台楼阁,向下望去,坝下面修一人工龙王在戏水,此时此景犹如仙境,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在龙湾水库的下游有一道泉,叫“神仙泉”,山泉从来没干枯过,泉水清澈,甘醇可口,农忙时节劳作的人们,都抽空过来饮水解渴,特别舒适清爽。到了晚上很静的时候,泉水敲击着乱石,发出叮咚声响,就像奏着动听的乐曲,过去,人们顺着大石门走亲戚,晚上返回的时候,经过“神仙泉”附近,就说晚上听着有拉胡琴的,晚上再也不敢把这里走了,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

儿时的记忆,河边长满了青幽幽的水草,与河水紧紧相连,成了鱼虾躲藏的天地,河水清澈见底,被河水冲刷过的光滑的石子、洁净的沙子,偶尔会见到几条小鱼水中嬉戏,摇头摆尾,尽情地遨游,河水给我儿时增添了几多乐趣,河里游泳,追逐嬉戏,摸鱼捞虾,好不热闹。

那时候,我也会跟着大一点儿的同伴到河边钓鱼,事先把针用火烧,绕成弯,做成简易的鱼钩,再到地里挖上半小罐头瓶子蚯蚓当鱼饵,然后带上一个小水桶来到河边。有人负责垂钓,有人则在岸边守护着装鱼的小桶,兴致很高,虽说钓的都是些小鱼,但那时充满了乐趣,没有太多的奢求,就像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伴随着流动的河水,乘着钓鱼的乐趣,脑袋里也装着年少时的多少梦想。摸鱼的时候,常常在鱼较大、较多的上游,用沙子截起一道堰,形成了一个水湾,然后,把堰中间开一道小水口,让水慢慢流走,一人专门看住这道小口,防止小鱼从这里溜走,等把水放的差不多了,鱼害怕了,就开始在浅水湾里乱蹦乱跳,这时,每人拿着水桶舀着水往岸上泼,鱼儿一旦到了岸上,蹦跶不几下就不行了,然后,就抢着往水桶里捡拾就行了,等水舀不起来了,就开始浑水摸鱼,谁摸的鱼大、鱼多是一种荣耀,让过去的时光产生了美好的回忆。

那水还是平度市中心现河的源头,沿着老龙湾、大石门、长龙山、小石门、大鳌山、小鳌山、望蟒台、状元石一路风光,顺流而下,盘旋着从村东北角绕过,几乎环绕了大半个个村庄,家乡老人曾站在山峰上望村庄一看,河水把村庄围成了一个“太师椅”型,不由得暗暗称奇。河水从我的家乡流过,潺潺十几里,流经双庙水库、现河,流经平度市中心公园,成为市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市里投资建起了观景桥,引来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

那水是家乡发展的源泉,给父老乡亲带来了实惠,带来了方便,上游林果、农田灌溉,给老百姓发家致富带来了活力,下游女人结伴洗衣,给农家生活带来了几多方便。然而,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天气的干旱,家乡的水几近断流,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鱼虾几近绝迹,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些许遗憾,仿佛失去了多少灵动,多少光莹。想起了家乡那水,我总是发自内心的在企盼、等待着,还给家乡父老乡亲在我梦中索绕的那种生命之水,让她焕发往日的风采,让她重新给家乡人民带来实惠和欢乐,造福于代代后人,让那潺潺的流水始终唱出幸福欢乐的歌┅┅

那人

那人,在我心目中也是备受尊敬的人。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每逢在小城的街头听到熟悉的乡音,或者喊着我的名字,我的心不禁会微微一颤,那一切曾经是多么的熟悉,我就会自然地想起那人,想起那一群人。家乡的山水养育了家乡人勤劳的性格,红色根据地锻造了家乡人民同仇敌忾,共同抗争的作风,形成了一种共同的性格特征。在思维空间里,我首先回忆起了我祖辈那代人,他们都是以平度市解放时即任县长乔天华为代表,时间追溯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乔天华就成为驰骋疆场、转战于胶东大地上的“常胜将军”、“游击队贩子”、“兵母子”,他驰骋疆场、转战于胶东一带,是胶东大地上的一个著名的、传奇式的抗日英雄,也是平度历史上一位杰出人物。1932年7月,中共山东省委指定乔天华为烟台特支代理书记,同年10月,因叛徒告密,被迫离开烟台来到青岛,中共青岛地下党组织重新组建,乔天华任青年委员兼左翼党代表,乔天华先后组建了七支、共3000多人的抗日队伍,他迂回乔家北山,指挥全县抗日救国。其妻韩树亭任乔家村支部书记,她发动村民做军鞋、筹军粮,组织乔家村有志之士、进步青年参军报国,英勇杀敌上战场,受乔天华影响,家乡前辈们在1938年前秘密加入党组织的就有20多人,乔星一(我的祖父)、乔平、乔政财、乔洪安、乔礼卿、乔天祥等,1939年8月,到旧店镇东石桥村参加了平度一大成立大会,当时,全县党代表只有20名左右,而乔家村就占了2名。在乔天华的组织下,乔家村群众团体、党组织建立比较早,群众基础好,家乡人民提起日本鬼子就义愤填膺,纷纷抗日,乔天华在本村很快成立了20多个小组,组成一支不小的队伍,乔天华向他们宣传抗日救国的思想,灌输革命道理,并发动大家努力搜集大刀、长矛等武器,用来武装自己,为抗日救国做出了巨大牺牲,到新中国成立时,乔家村有49名烈士为国捐躯,血染疆场,据《平度县志》记载,在全县牺牲的烈士最多。历次战争的幸存者在军队里都荣立赫赫战功,有3位师级以上将领,原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受乔天华之托,为乔家村题写了“乔家村抗日战争纪念馆”碑文。

我回忆起了父辈那代人,我的大舅官先福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村支书,以他为代表的那代人,发扬光荣传统,走集体化道路,从“吃食堂”开始,组织成立初级社、高级社直到人民公社,带领村民在冰天雪地里改河造田,在满山遍野种植林果,在集体经济发展副业,在特色经济发展林业,受抗日战争洗礼,红色根据地老百姓思想觉悟就是高,村党支部一号召,乔家村老百姓一呼百应,在全市挖巧女张水库中声名远扬,在整修现河中逞英豪,在农业学大寨的日子里,乔家村人上了全县的幻灯片,在十里八庄,一提起乔家村人,都翘大拇指。那代人有拼劲,有韧劲,干工作轰轰烈烈,村办副业收入高,当年发展起来的林果业年年大丰收,当年的黄金帅苹果获省优产品称号,黄金帅苹果一炮打响,销往省内外,到了70年代末,全村毛收入就达到了13万元,在当时确实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乔家村人的忠厚朴实、勤劳勇敢的性格,共同创造了乔家村的繁荣,也为今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后来,在改革开放的前夜,乔洪业接任了支部书记,乘借改革开放的春风,乔洪业组织村“两委”班子、林业技术员从外地参观回来,立即对果园进行了分组承包,几个承包大户除了上缴承包费,净赚上万元,当年就出了3个远近闻名的“万元户”,眼看着承包户腰包鼓起来了,村民们眼红了,纷纷要求把果园包到户,班子一商量,千亩果园很快包到了户,这当儿,原来在林业队当技术员的成了“香饽饽”,都像“抢财神”一样抢回家,帮着修剪果树,改良品种,请教果树施肥,如何蔬果,承包当年,家家户户腰包鼓起来了。

上世纪末,村“两委”开始直选,村里形成了派别之争,造成了整个村子乱哄哄的,一乱就是十几年,连续换了几任当家人,虽逐步有了好转,但还是不能令老百姓满意,仍没有原来那种稳定局面,我在心中默默地期盼着,老家的领航人,把乔家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让老根据地重新焕发新姿。

那山,留给我的是永恒的记忆,那水,留给我的是既欣慰又惆怅,那人,留给我的是不尽的思念,不管我身在何方,那山,那水,那人,都会驻留在我的内心深处,它仿佛是一幅秀美的画卷,萦绕在我的脑际,有时是立体的,有时是平面的,总是在我心中灵动。

篇24:那山那水散文

那山那水散文

说起我的母校——绛帐高中,我曾在那里度过了三年的学习生活,在那里度过了一段如诗的青春岁月。好几年不曾回母校了,我常在梦里梦见它,梦见那里的山,那里的水。

绛帐高中座落在因东汉鸿儒马融曾设帐讲学而闻名古今的绛帐古镇的正北约三四里的古水村里,它南临渭水,北依土山。渭水的潺湲,土山的苍莽,为这个本来占地面积不大,条件也不够好的学校平添了几多生趣,也为学生们带来了几多欢乐。

学校大门朝南敞开,出门就是一条小河,因它只是渭河的一个分支,水势较小,当地人便把它叫“渭汇渠”。平时,河中水浅,虽不清澈,但能见底;倘在汛期,河床里满满的,浩浩荡荡,颇具气势。河上有小桥一座,宽约五米许,两边有铁栏杆。桥两头各植有两棵法国梧桐,粗细相当。这几棵法国梧桐不知是何年何月何人所植,树干老粗,两人也合抱不住。树冠颇大,整个树如巨伞一般将小桥全罩在了下面。最好看的是树枝,树枝繁茂,纵横交错,有的枝柯如虬龙飞舞,有的枝梢似凤爪伸空,有的枝节象猿臂探水……真可谓千姿百态,穷形尽相。

小桥是学校的交通枢纽,当然也就是最热闹的地方了。在周内,这桥上常有小商贩摆摊卖货,其中有卖书刊的,有卖吃食的,有修皮鞋的,偶尔也有卖石膏像、卖笛、箫、二胡等管弦乐器的等等。只有这卖石膏像和乐器的地摊上人最多了。那些石膏像全是用橡胶模具灌了石膏汁倒出来的,惟妙惟肖,活泼逼真,形式多样,有维纳斯、思想者、孙悟空、观音菩萨及各种动物的.造型等。我光顾的最多的要算书摊了。书摊上有旧书,也有新书,大体分为两类:学习资料和文学书籍。我便是文学类书籍的忠实顾客。每见桥上有卖书的摊点,我必定要去光顾的。倘若挑到好书,身上只要装钱,就会毫不犹豫的将它买下;若是一时囊中羞涩,就是举债也非要将它弄到手上不可。可以说,在高中时代,我的零用钱甚至伙食费大都花在买文学读物上了,尽管我的家境并不宽裕。也就是从那时起,文学之梦在我心中开始萌生,为了实现我的文学梦,我饕餮古今中外的名著,并开始学着写诗、写散文、写小说,一直到现在。

在晚上,尤其是夏天的晚上,桥上的景色最是迷人。晚自习后,天气闷热、无心睡眠,同学们便三三两两地来到桥上纳凉。天外,明月皎皎、凉风习习。桥下,水声哗哗、波光鳞鳞。树荫里的知了吹奏着醉人的夜曲,桥栏旁的同学漫无边际地闲聊。那些羞涩的女孩们穿出平日里不敢穿的花裙三三两两的在桥上或河畔散步。毕业班的情侣们趁此良夜,在这样的晚上常常互牵了手,在河畔散步,说悄悄话,诉别离情。

学校后边是一座土山。学校一半儿建在山下,一半儿建在山腰。

这座土山可是同学们的好去处,春秋两季,去的最是频繁。常逢着假日或自由活动期间,同学们三五成群相邀登山畅游,好不快活。

春时一到,惠风和畅,草木泛青,山花烂漫。这个时节,同学们便去山上踏青。或是赏景散心,或是登高望远,或是采花扑蝶,或是拍照留影,或是放喉高歌,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怎么疯就怎么疯,这里是属于青春少年的一片自由天地。到了秋天,山崖上的野枣就熟了。那些馋嘴的女孩儿,一个个穿戴的花花绿绿,不怕山高路陡,不嫌枣刺扎手,爬上山坡摘野枣子,将衣兜里装得鼓鼓的。有的一边摘一边吃,有的一边摘一边说笑,有的一边摘枣一边唱歌……她们如快乐的青春小鸟,歌笑婉转入云霞。我们男孩子才没有那份耐心去一颗颗地摘那小小的野枣子,我们虽然不摘,却也想一饱口福,于是,便厚着脸皮向女生讨要,倘若不给便将手直接伸向女生的口袋里去掏。枣子吃够之后,野枣大战便开始上演,男孩用枣子打女孩,女孩以枣子还击男孩,结果扔的满地都是,走路不小心能将人滑倒。土山是我的常去之处,心情高兴时去,情绪低落时也去,不分四季;一个人去,友人邀请也去,一切随我。我去山上除了游玩之外,主要是采风,寻找创作的灵感。每次从山上归来,我总会写好些东西。土山呀,它曾留下了我的脚印、欢笑、歌声、泪水……

这些年过去了,那山、那水我再没见,它们离我既远又近,似在梦里,犹在心中。

篇25:那山,那水,那人作文

家乡的一切都是迷人的:那明丽的山,那清澈见底的河,那勤劳朴实的人。这一切扎根在我的脑海里。

春天,一个个可爱的小嫩芽从土里探出头来,一切都是充满活力的,一个个小生命让人充满了希望,山恋像铺上了一层嫩绿色的地毯。

夏天,山上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小山像穿上了绿色运动装的七尺男儿,夏天既是热得不行又是很凉快的,这看似很矛盾,但用在我们的故乡却一点也不矛盾,因为山上的树木长得实在是太茂盛了,因此,树下完全是凉快的,但是树外边是很热的。

秋天,片片树叶,丛丛花草都变黄了,山的一切都是金黄的,黄的可爱,微风吹来,一片片树叶飘落下来就像一个个披着金色外衣的小精灵在天空中飞舞。

冬天,大雪纷飞,绝不是一梅独秀,棵棵树上开满了梨花。等到雪停日出,一片银装素裹。风吹树摇,积雪簌簌地落个不停,好看极了。

家乡的水,没有长江的波澜壮阔,但湖水明亮如镜,河水清澈见底。

早晨,河水潺潺流着,太阳照进水里,波光粼粼,早晨的水真静啊!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早晨的水真凊啊!凊的可以看到水底的小虾小鱼;早晨的水真绿啊!好似被周围的小草染成了绿丝带一样。

中午,河水浇灌着绿色的田园,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每到夏天,水涨满了,孩子们和一些游泳爱好者跳到河里游戏,打水仗,成了人们的天堂。

傍晚,一些退了休的老爷爷们来到河边钓鱼,爷爷们一紧一松的钓鱼,不一会儿水桶里就装满了鱼,爷爷看见水桶里那跳动的鱼儿,脸上露出了收获的喜悦。我想他们心里一定比吃了蜜还甜。

家乡的山美,水美,无疑人更美了。

家乡的人们是纯朴勤劳的。一年四季早出晚归,辛勤劳作。是他们把田地里种的金灿灿的一片,是他们用漫山遍野那红艳艳的苹果,黄橙橙的梨,亮晶晶的葡萄,把家乡打扮得绚丽多彩

家乡那迷人的景色扎根在我的脑海里了。

篇26:那山、那水、那人作文

我的家乡——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大直镇那光村,群山环绕、草绿水碧、民风淳朴。如果在这里住上一阵子,你一定会爱上这里!

那山

我的家乡坐落在八寨沟山脚下,群山环绕下的它既幽静又缥缈。尤其是有雾的早晨,山间云雾缭绕,远远望去,一座座山仿若轻挽白纱的仙子,而我的村子便是仙境中的瑶池。

太阳慢慢升起,雾渐渐散去,温和的阳光轻抚着村子里的山山水水,整个村子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等雾气散尽,远处的山才露出真容。你瞧,山高耸入云,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驼峰,有的像马鞍……其中最出名、最陡峭的要数马启山了,登顶俯瞰,家乡全貌尽收眼底,再张开双臂,喊几声,必是心旷神怡!

那水

家乡的水最是柔情。一条弯弯的河绕着村子缓缓流淌,河水清凌凌的,一群群鱼儿在水下嬉戏。河边长满翠竹,一阵风吹过,翠竹摇曳生姿,发出“咯吱、咯吱”的笑声,像是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说:“欢迎你啊,欢迎你啊!”若是往河面上瞧,你就会发现,翠竹、青山、綠草倒映其中,加上水底的鹅卵石点缀,真是一幅动静相宜的山水画。也因河水清澈见底,婶娘们总聚在河边洗衣、洗菜,不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那是她们在打趣哩!过了河,就是广袤的农田,这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春天时,远远望去,就像一块无边的绿地毯;秋天时,稻子熟了,一片金黄,秋风一吹,稻浪滚滚,沉甸甸的稻子随风起舞,真是美不胜收!我总爱伸出手,一路狂奔,与稻子来个亲密接触,惹得正劳作的大人们抬头大喊:“谁家的孩子又来破坏我家的稻子?”而我早已逃之夭夭!

那人

家乡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在这里生活,我感到惬意而幸福。邻里乡亲都很和睦,谁家需要帮忙,不用去请,大家都会主动来。我最喜欢家乡的夜晚,处处透着温馨。村里那棵百年老树——大叶榕下,是乡亲们晚饭后的集合点。几张桌子、几把矮凳、几张吊床……男人们下棋,女人们三五成群地拉家常,孩子们有的在做游戏,有的趴在大人身旁听故事……好不热闹!

最美家乡景,最纯家乡人,这就是我的家乡,欢迎大家来做客!

篇27:那山、那水、那人作文

年轻的人,年轻的水,年轻的山

在夕阳下,斜阳挥洒在平静的水面上,湖水荡漾着一道道火红的霞光,有一个年轻人站在水边,手里拿着鱼竿,过了一会,哗的一声,平静的水面动荡起来了。大声喊道,钓到了,钓到了,那个年轻人赤着脚,抓着鱼往回跑,小鸟也跟着回家,因为他们这里有一间茅屋,其实是给小动物住的,周边有山林围绕着,年轻人呢喜欢这里的美,他非常开心,快乐。所以这时他知道,自己是对的,这里的确很美。

中年的人,中年的水,中年的山

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他依然住在山林里,傍晚,一个人在水面上,手里提着鱼竿,看看鱼儿会不会上来,可过了好久,却一条鱼儿都没上钩,也许这里不是他的目的地。这是,水面上依然很平静,呜的一声,汽笛

声吹向了,可见那天有一辆辆小车开往山林,有两个人走上来,手里拿着

图纸,指指点点,他不明白那些人要干什么,可是心里明白 他爱这里。不会让人破坏的,所以他知道自己依然是对的,这里依然觉得很美,很美

年老的人,年老的水,年老的山

他老了,胡须和头发都染了白霜,山上也盖起了产房,水老了垃圾也飘浮在河面上,傍晚他还是站在湖边,看着那漆黑的水,这时,他手中的鱼竿不在提起,也许鱼竿早就搬家了,这里不在是平静,他开始怀疑自己,不再确定自己是对还是错,因为这里不再美丽,不在美丽。

从前的人,从前的水,从前的山

从前的一切已经不存在了,老人呢去世了,带着不知道对错的因为这里不再美丽,不在美丽。

从前的人,从前的水,从前的山

从前的一切已经不存在了,老人呢去世了,带着不知道对错的疑虑

走了,山也走了,水也走了,那里已经是高楼了,如今只剩下一片繁华,只剩下一片喧闹。

那人,那水,那山,那地,那样的困境,同样围绕着我不知道繁华,不知道平静,那是错,那是对,那这都属于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沧桑与悲情。

篇28:那山、那水、那人作文

我在生命的海滩徜徉,拾起一颗颗奇丽丽贝壳,我用一缕记忆的丝线,串起一段永恒的回忆……

好想好想,好想回到我的快乐老家去。那里的空气里还洋溢着我的笑,那里的森林里还记录着我成长的脚步,那里的山路上还刻着我跟随外婆徘徊的脚印……

多美的季节,多可爱的乡村,多徒峻的山岭,多清澈的泉水,多勤劳的人啊,他们共同编织着一块乡下人生活的“和平安乐图”一缕缕的花香夹杂着泥土的芬芳飘荡在空气中,乡间的林荫小道上鸟儿在歌唱,蝉儿在弹奏,蝴蝶在翩翩起舞。我跨着一只篮子,唱着《拾麦穗的小姑娘》追赶着蝴蝶,拍打着蜜蜂,外婆佝偻着背,头巾后边挽一个结,一巅一巅追赶着我,长满皱纹的脸上裂开了“心花”晌和阳光,透过树林散下斑斑光点,如同外婆慈祥的面孔般温暖。外婆一生与山作伴,她喜欢这溶溶阳光,淡淡清风,缕缕幽香掩映下的大山,而她的胸怀也如同这山,温暖、宽厚、抚育了一代代子孙。

思想与感情像潺潺的流水,再一次淌过时间与空间的桥,流回到了好与乐一般的童年,把我的心也浸润在好浓浓的无忧无虑中,脑际中,又浮现出了那幅宜人的画面。

离外婆家不远,有一个水池子,水清澈见底,在闲暇的日子里,外婆都会拿着衣服安祥地坐在池边,用力搓洗着衣服,口里哼着不成调的曲子,她似乎被眼前的一切陶醉了,我头倚着她的腿,侧身贴在她的脚下,看着倒影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祖母二人的容颜,外婆会心地笑了。她一生勤快,她喜欢水,而她的心也如同这平静的水面,无端加罪而不怒,无幸受辱而坦然。

然而,在一个灰蒙的早晨,鸟儿停止了歌唱,一切都似乎窒息了,而外婆也永远地睡着了,永永远远地刺痛着我的心,我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然而当外婆的灵柩摆在我眼前时,我便沉浸在有雨水的季节里。家里人为了纪念外婆,将她埋葬在半山坡,那里有虫鸣,那里有鸟叫。对面便是一汪清泉,汩汩流淌……

这清秀的山,这清澈的水,这温柔可爱的人!

相关专题 那片那山